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冠人
chen kuan-jen
論文名稱: 臺北縣國中「十八條學習路線」校外教學實施之研究
THE STUDY OF「18 PATHS OF LEARNING TRAVEL」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OUNTY
指導教授: 黃乃熒
Whang, Nai-Y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4
中文關鍵詞: 十八條學習路線校外教學
英文關鍵詞: THE STUDY OF「18 PATHS OF LEARNING TRAVEL」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7下載:1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利用縣內之自然景觀與文化資源設計了「十八條學習路線」,作為北縣學校實施校外教學之參考路線,然而,「十八條學習路線」之實施成效如何?並無相關之研究進行調查,因此,本研究即針對「十八條學習路線」之實施情況與面臨困境進行調查,並針對面臨之困境,進行相關意見之收集整理及提出改善方案。本研究以半結構式問卷進行資料之收集,以臺北縣國民中學之教育人員作為意見調查之對象,共蒐集503份有效問卷,並以敘述統計分析以及百分比分析就不同背景變項之教育人員在實施成效、面臨困境與困境解決方案上之意見進行分析比較。本研究之研究結果發現,受訪教師普遍認同「十八條學習路線」在自然、人文領域具有實境教學之功能,並且可以增進學生對於自身生長環境的了解;然而,學生安全、教師缺乏「十八條學習路線」之相關知識以及解說教學能力不足是當前最主要之困境。本研究依據資料分析之結果,針對如何解決「十八條學習路線」在學習上之困境亦提出了相關之改善建議,供各校作為推動以「十八條學習路線」實施校外教學之參考。

    關鍵字:十八條學習路線、實施成效、實施困境、困境解決方案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cultural assets and nature resources, Taipei County Education Bureau designed “18 Paths of Learning Travel” for the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students. However, there are few researches about the effects of 18 Paths of Learning Travel.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execution effects of 18 Paths of Learning Travel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ounty. Half-structure questionnaire was used for data collection by measuring the effective of execution, dilemmas, and solution programs. 503 samples were draw randomly from the teach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ounty. The obtained data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perecntage, ranking, mean valu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The result pointed out that most teachers agree that 18 Paths of Learning Travel can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ir home land and get the knowledge about the nature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of Taipei County. The lack of knowledge about “18 Paths of Learning Travel”,the ability of explanation to teachers and the safty of activity are the main difficult 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and conclusions, recommendations and improving suggestions were offered for the dilemmas about execution.
    Keyword: 18 Paths of Learning Travel, effective of execution, dilemmas, and solution programs.

    目 次 謝誌……………………………………………………………………….….………………...i 摘要…………………………………………………………………………….……………...ii 目次………………………………………………………………………….………………..iii 表次………………………………………………………………………………….……….. v 圖次……………………………………………………………………………….………….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待答問題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臺北縣十八條學習路線 7 第二節 校外教學意涵 27 第三節 校外教學相關理論基礎 41 第四節 校外教學相關研究 4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7 第四節 研究步驟 69 第五節 實施程序 70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72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73 第一節 十八條學習路線之現況分析 73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教師對實施成效之意見差異性分析 85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教師對實施困境之意見差異性比較 112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教師對困境改善方案之意見差異性分析 13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89 第一節 結論 189 第二節 建議 193 參考文獻 198 中文部分 198 外文部分 204 附錄……………………………………………………………………………………. …...205 附錄一 專家效度意見彙整表 205 附錄二 本研究正式問卷 207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十分國民小學(2010)。臺北縣平溪鄉十分國民小學。2010年1月13,取自:
    http://www.tsfes.tpc.edu.tw/
    丁冰如(1998)。國民小學校園內「戶外教學資源區」之規劃與使用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仁榮(2003)。國民小學教師與家長對親師合作辦理戶外教學的認知、動機與障礙研究:以臺中市為例。國立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王甫昌(1993)。省籍融合的本質。載於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53-100)。臺北市:業強書局。
    王洪文(1992)。再談鄉土地理和野外實察。菁莪,12,143。
    王美文(2000)。臺南市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王郁華(1995)。臺灣南區中學數學科教師信念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淑芬(2004)。國民中學戶外鄉土地理教學模式及其評量之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順美(1994)。解決環境問題教學模式之探討。環境教育,22,38-45。
    王靜如(2004)。高屏地區國小戶外教學現況因難之調查分析。初等教育研究,3,363-396。
    王鑫(1992)。自然中心鄉土教學之意義與初步構想。環境教育季刊,15,36-41。
    王鑫(1997)。鄉土教學概說。載於國語日報臺灣鄉土教育資源中心(主編),臺灣的自然生態與鄉土教學(頁1-7)。臺北市:國語日報社。
    王鑫、Steve Simpson、李淑媛(1995)。發展教師環境教育哲學之研究。環境教育季刊,26,1-16。
    有木國民小學(2010)。臺北縣三峽鎮有木國民小學。2010年1月13,取自:http://dns.ymps.tpc.edu.tw/
    朱妍蓓(2006)。國民中學教師對校外教學風險管理的認知與態度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朱慶昇(1992)。地理環境教育戶外教學單元活動設計概念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汐止國民小學(2010)。臺北縣汐止市汐止國民小學。2010年1月13,取自: http://www.hjes.tpc.edu.tw/
    余宗翰(1999)。花蓮縣國小教師運用戶外環境教育教學資源之調查研究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余雅芳(2003)。動物園環境教育方案評鑑-以臺北市國小四年級校外教學參觀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呂雅芸(2008)。以生態旅遊為基礎探討國小學童校外教學考量因素-以臺北市國小教師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崑山(1995)。認為開放教育中的戶外教學。環境教育,24,58-63。
    李雅菁(2001)。走出教室-校外教學中教師的行動與反思。教育研究月刊,81-82,78-83。
    李晶(2001)。國小教師對休閒農場提供資源態度校外教學活動之評估研究。師大學報,46(1),93-110。
    杜玥潾(1999)。國小鄉土教學課程實施現況與教材評鑑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沈六(1997)。臺灣省各級學校校外教學參考手冊。臺灣省教育廳。
    周孟志(2003)。戶外教學在社會學習領域的實務應用。教師之友,44(4),35-44。
    周業登(1994)。戶外教學之初探。社會科教育學刊,3,226-243。
    周儒、呂建政(1999)。戶外教學。臺北市:五南。
    東山國民小學(2010)。臺北縣汐止市東山國民小學。2010年1月13,取自:http://wwwdsps.tpc.edu.tw/
    林秋萍(1998)。臺北市野鳥學會協助國小戶外教學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清山(1976)。科學教育的心理學基礎(上)。科學教育,1,27-36。
    林清財(1999)。我國國民小學教師教育信念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智慧(2001)。臺中地區現職國小自然科教師在校園中實施自然科戶外教學之現況調查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瑞榮(1996)。國民小學鄉土教育的理論與實際。論文發表於國立臺東師範學院主辦之「八十五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研討會,臺東縣。
    林儷蓉(1999)。休閒農場資源與國小校外教學目標之相關研究—以學童及教師之觀點。朝楊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邱婉麗(2000)。學校與社區資源互享互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姜文閔(譯)(1992)。John Dewey著。經驗與教育。臺北市:五南。
    姜孟佑(2004)。國小六年級學童鄉土知識與鄉土認同關係之研究---以新店市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社會科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建安國民小學(2010)。臺北縣三峽鎮建安國民小學。2010年1月13,取自:http://www.caes.tpc.edu.tw/
    洪金洲(2003)。專題本位的教學與學習對國小五年級學生科學創造力之影響。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瑞佑(1999)。戶外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生在鄉土地理學習效果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胡安慶(1995)。影響國小教師利用學童農園從事戶外教學活動意願之因素研究—以彰化地區辦理過校外教學國小為例。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徐治霜(2006)。臺南市國民小學實施戶外教學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徐榮崇(1996)。國小戶外教學鄉土地理教學之設計與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徐薇(1999) 。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運用社區教學資源之調查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溪崑國中(2010)。臺北縣藝術人文十八條學習路線-崑溪國中製作。2010年1月13,取自:http://163.20.25.5/bensonli/十八line/十八line.htm
    張幸愉(1994)。國民小學運用社區資源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春興(1998)。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基礎。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碩玲(2001)。臺北市國民小學與社區資源共享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霄亭(1999)。視聽教育與教學媒體。臺北市:五南。
    教育部(200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2008年7月27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brief/brief4.php。
    教育部(2009)。走讀臺灣網站。2009年7月27日,取自:http://readtw.ncl.edu.tw/
    郭重吉(1992)。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科學發展月刊,20(5),548-570。
    陳玉玲(1995),目標設定、目標投入與自我效能對國小學生數學作業表現的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黛娜(2010)。高美濕地戶外環境教學之研究-以國小六年級學童為對象。國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曾兆興(2004)。中部地區國民小學教師運用社區教學資源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游家政(1996)。社區資源在教學上的運用。國教園地,59,63-69。
    程健教(1991)。國小社會科教學研究。臺北市:五南。
    黃政傑(1996)。重建學校與社區的教育關係。桃縣文教,3,16-18。
    黃朝恩(1990)。戶外教學在地理教育中扮演的角色。環境教育季刊,5,24-31。
    黃朝恩(1991)。中學地理科戶外教學活動的編寫和實施。中等教育,40(2),30-42。
    黃朝恩(2004)。地理科戶外環境教學之實驗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21,173-201。
    黃義添(2010)。臺北縣國小六年級學童鄉土知識認同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楊志誠(1993)。國中教師戶外環境教學現況與障礙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松樵(2008)。海洋博物館對校外教學團體教師教學需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在職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思偉 (1997)。日本中小學有關鄉土教育之教材概念與教學實施之分析。史聯雜誌,30,3-20。
    楊淑芳(1999)。國民小學教師鄉土美術教育理念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熊湘屏(2002)。屏東縣國小教師實施戶外鄉土教學活動之調查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屏東縣。
    臺北市教育局(2007)。臺北市國民小學暨幼稚園校外教學實施要點。2009年2月18,取自:http://www.edunet.taipei.gov.tw/public/pub2_content.as?SEQ=2899&QryKey=校外教學。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2007)。臺北縣政府教育局藝術與人文教育網。2010年1月13,取自:http://arts-culture.tpc.edu.tw/html/modules/news019/
    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10)。臺北縣博物館家族。2010年1月13,取自:
    http://www.museum.tpc.gov.tw/web/Home
    臺北縣教育局(2008)。十八條學習路線由家長會長協會首先起跑,出發囉!。2009年7月27日,取自:http://www.tpc.gov.tw/web/News
    劉文勝(2010)。環境教育融入戶外教學之協同行動研究-以羅東運動公園為例。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歐用生(1994)。國民中小學鄉土輔助教材大綱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研究報告。
    蔡居澤(1995)。國民中學戶外教育課程實施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居澤(2006)。戶外教育的涵義及其發展之探討。公民訓育學報,5,283-302。
    蔡婉緩(2004)。社會學習領域中鄉土教學之研究-以新竹市國小四年級教師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蔡淑惠(2004)。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對生態旅遊認知及以生態旅遊進行戶外教學意願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鄭坤昌(2004)。苗栗縣國民小學教師實施校外教學調查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鄭俊明(2003)。主題探索戶外教學活動實施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宜蘭市南屏國小鄉土教育「河與人」教學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鄧天德(2000)。國小環境教育落實之道—鄉土化。教育研究,15,27-34。
    鄧好周(2003)。臺北縣國小教師戶外環境教學現況與障礙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賴佩芳(2008)。國小教師對校外教學目的地之滿意度與再選擇意願之研究-以臺一生態教育休閒農園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謝鴻儒(2000)。國小教師戶外教學現況與障礙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簡後聰(1997)。社區資源與學校教育。教師天地,86,16-21。
    羅元駿(2004)。以體驗學習為本之戶外教育活動對個人生活效能的影響與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外文部分
    Arora, R., & Duncan,C.(1986).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owards Good Practice. New York: Plenum Press.
    Cochran, W. G.(1977). Sampling Techniques (3rd edition ed.). New York: Wiley.
    Dale, E.(1946) Audio-Visual Methods in Teaching. New York: The Dryden Press.
    Donald R. H.(1994). Teaching in The Outdoor. Minnesota: Amazon.com Incorp.
    Donaldson, G., & Donaldson, L.(1958). Outdoor Education. A Definition.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29(17),17,63.
    Ford, P. M.(1981). Principle and Practices of Outdo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Garrett, L.(1997). Dewey, Dale, and Bruner: Educational Philosophy, Experiential Learning, and Library School Cataloging Instruc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38(2),3-6.
    Lewis, C. A.(1975). The Administration of Outdoor Education Programs. Iow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144777).
    Rillo, T. J.(1985). Outdoor Education: Beyond The Classroom Wal. Phi Delta Kappa Education Foundation.
    Sleeter, C., & Grant, C. A.(1988). Marking Choices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oronto: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Smith, P. R.(1987). Outdoor Education and Its Educational Objective. Geography, 72 (3), 209-216.
    Vosniadou,S.(1996). Toward a Revised Cognitive Psychology for New Advances in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6(2), 95-109.
    Vygotsky, L. S.(1978). Mind in Socie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