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雯娟 Wen-chuan Huang |
---|---|
論文名稱: |
日治時代宜蘭三星地區的區域發展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On San-Sin Plain Of I-lan In Japanese Colonical Regime |
指導教授: |
施添福
Shih, Tien-Fu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37 |
中文關鍵詞: | 邊區 、土地開發 、區域發展 、區域特性 、社會結構 、空間結構 |
英文關鍵詞: | frontier, land cultivation, regional development, regional specialty, the structure of society, the structure of spac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287 下載:12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的研究區域:三星,為台灣的一個邊區地域,論述的重點,在於理解一個邊區地域的歷史社會過程,由於邊區的開發,需要較為強勢的力量始能進行,國家力量介入的深淺與環境本質必然影響區域的土地拓墾與發展,因此邊區環境特性及國家政策為本文研究的焦點,目的在於釐清:國家與環境如何形塑三星地域的區域特性,基於此本文的研究目的有六,分別是:
1. 分析三星地區的區位環境特色,以理解此一邊區地域的特色。
2. 釐清清代三星地區土地拓墾的方式與空間過程
3. 分析日治時期國家如何介入邊區的經營
4. 了解日治時期三星地區土地拓殖的特性
5. 了解三星地區經濟發展的特色與國家環境的改造成果
6. 解析三星地區社會的空間建構原則及社會特性
研究結果如下:
一、三星位居泰雅族溪頭群與南澳群出入的門戶,直接面臨的是全台最兇猛的泰雅族,也因此一直是宜蘭廳番害最嚴重的地方。地處蘭陽溪沖積扇扇面地形,河道紛流,相當不穩定,洪水頻率之高,為宜蘭之最,水患頻繁發生的環境不穩定地區,番害的威脅、環境的變動不居,構築了三星邊區地域的特殊性。
二、由於三星地區番害威脅的嚴重與自然環境的變動不居,這也造成有清一代,三星地區的開墾一直難以順遂。一直到道光年間,阿里史等流番,憑著他們有屯務的經歷,又對於防禦生番之事頗為熟悉,因此遷移至三星開墾。然而生番的威脅與環境的不穩定,使得本區的拓墾困難度增加,必須要有強大的武力保護才得以進行,陳輝煌乃結合阿里史流番以武裝拓墾的方式展開三星地區的土地拓殖,拓墾區域則自東北向西、向南推進,然而受到環境險惡的影響,拓墾仍侷限於零星的據點。
三、國家由綏撫而討伐,以隘勇線的推進方式達到邊區地域的穩定,自1903-1911先後完成清水溪等隘勇線,將宜蘭西、南山區的泰雅族溪頭群及南澳群,完全被封鎖在隘勇線外,終於控制了山地的治安。番害威脅漸除,進而也讓漢番接觸帶的邊區得以穩定發展,讓三星土地的墾殖事業更能積極的進行。
四、透過隘勇線的推進,不但解決了番害問題,且又增加隘勇線的新包容地。三星地區,也是日本據台後,宜蘭平原中唯一能大規模開墾的地域。
因此引起本島及日本企業家紛紛獨資或合資編成共同拓殖團體,企圖移民開墾。自明治36-42申請許可的面積達4880.75甲,開墾成功地亦高達3742.3281甲,充分反應三星地區在國家積極介入後,土地墾殖即快速進行。
五、經過日治初期大規模墾殖,三星地區的耕地已逐漸擴張。再加上隘勇線擴張後,不但樟腦事業蓬勃發展,又進一步發現內山蘊藏著豐富的檜木資源,而繼續展開另一波的森林開發事業;此外平原大規模的新闢土地,也成為資本家積極經營的重點,台南製糖會社的進駐宜蘭,也主導了三星地區的土地利用結構。
隨著產業的發展,國家與資本家更積極投入資本進行環境改造,以成就更大規模的經濟發展,造成三星區域環境有明顯變化的重大的建設,分別是天送埤水力發電廠、濁水溪堤防工程及三星土地改良事業。
六、日治時期才大規模開發的三星地區,根據人口資料的分析,可以歸納三個主要特色:(1)是宜蘭客家人主要的分布地域,由於三星近山的樟腦事業與太平山林場有相當多的山區工作機會,而山區工作的經驗是客家人所熟悉的,因此三星也成為宜蘭地區客家人主要的集中地區。(2)是宜蘭平埔族主要的分布地域,平埔族人口達976人,佔全宜蘭廳熟蕃總數之35.8﹪,為各堡之冠:雖然到了昭和10年,宜蘭地區的熟蕃人數已明顯減少,但三星庄的熟蕃人數仍為宜蘭各街庄之冠。充分顯示三星地區族群組成的特殊性。(3)由於土地與新的就業機會使三星成為一個人口高度成長的新的移民社會。
而此一社會,是在國家積極介入下形成,因此其社會建構的原則保有濃厚的國家色彩。國家透過行政空間的建構,將區域空間結構為街庄民、警察官及部落民三層空間,這三層空間,不但層次分明,界限清楚,而且統合內疊;成為國家深入民間、行使權力的管道,事實上地方社會的各個組織亦利用這樣的空間進行各種政治、經濟及社會活動。
此一體系不但具備橫的連結,各階層空間因包含各種活動,而強化該空間的內部凝聚;此外,此一體系更具備縱的連結,透過三層空間的串聯由部落到街庄、由地方到中央。此一空間結構系統雖然與日本統治下臺灣全島各地一致,但三星地區是在國家主導空間建構下進行社會凝聚,而非如臺灣西部,國家是利用既有的地方網絡系統。也因此三星地區民間自發的地域組織亦接合此一空間架構,從祭祀空間及寺廟管理階層可以發現,寺廟不但作為地方的公共空間,亦以其祭祀圈的空間範疇與行政空間一致,而更形強化行政空間的地域化特性,也可以說:國家利用寺廟的場域,透過地方領導階層的媒介,而與地方接軌。使得國家建構的空間因為結合各種活動,增加地方人民互動的機會,不但形成一個更具地域化的社會,也將國家與社會充分結合為一個體系。
綜合言之,三星地區的區域特質是建立於環境的高度不穩定,但也因為環境的威脅大,區域的發展必須借助於國家的高度投注,才得以進行,這也構成了三星地區國家色彩濃厚的地方特質。然而也因為是國家主導下的社會,其地方特色反而較為淡化了。
Abstract
The essay is a study in the frontier area, San-sin of I-lan, which dealing with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is frontier society. It has focus on illustrating the regional specialty of this frontier area, by its original environment and nation mechanism.
Thus, the author attempt to express the following 6 topics:
(1) Analyzing the character of San-sin regional environment,
(2) Constructing the spatial process of land cultivation in Ching Dynasty,
(3) Exploring how the nation mechanism guided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frontier area,
(4) Understanding the pattern of land cultivation in Japanese’s colonial regime,
(5) Finding the detail of economical production of San-sin area in Japanese capitalism and how the nation mechanism reconstructs the environment,
(6) Analyzing the rule of space structure and the character of society in San-sin area,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the follows:
1. San-sin plain is sited on the gate of Tai-Yia tribe, where it was the most dangerous region in Taiwan close-mountainous areas. Meanwhile,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San-sin is an alluvial fan, accompanied with several furious floods annually.
Both of the two factors make the crucial key-point to influence San-sin region development.
2. Due to the dangerous environment, Han People experienced very hard time to cultivate this frontier area,but they gains few achievement ,finally.
It’s not until 1850, shugfan (the more civilized aborigines)begun to immigrate into the San-sin plains and developed their community by force.
They built their settlements from north to south, and from east to west on the southern I-Lan. But all the settlements were still sparse on San-sin plain during Ching Dynasty.
3. Japanese colonial authority had diversified its governing aborigine’s policy by setting up cordons from 1903 to 1911, and activated San-sin plain becoming a safe frontier for new immigrants to move in.
4. Shortly after Japanese colonial regime had controlled the aboriginal boundary, it attracted various groups to cultivate this great virgin land.
Under the powerful control of the colonial authority, Japan’s private corporations and I-lan land-owners cultivated the wild land, San-sin plain was well cultivated eventually.
5. After finishing land cultivation, nation mechanism and the capitals make more investments to transform the landscape to a stable area.
Forest resources, camphor trees and cane-sugar become the main business of the San-sin plain, too. In other words, San-sin plain pave its way to a capitalized economical system, ultimately.
6. In the meantime, nation mechanism was also the main power to influence the social structure on San-sin plain. Nation mechanism constructed a good space stratum, and the regional social activities also held in the sam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The local society was constructed by nation mechanism. It helped the cultivation of San-sin, but in another way, it also made San-sin the same as all other areas in Taiwan.
參考書目
一、報紙、公報、統計
《台灣新報》,台北:台灣新報社,宜蘭縣史館藏微卷影本。
《台灣日日新報》台北:台灣日日新報社,宜蘭縣史館藏微卷影本。
《台灣總督府報》,明治30-昭和11年份,台北:台灣總督府。
《台灣總督府事務成績提要》,台北:台灣總督府。
《台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明治31-大正7,台灣日日新報。
《台灣總督府職員錄》,大正8-大正12,台灣日日新報。
《台灣總督府及官員職員錄》,大正13-昭和17,台灣日日新報。
台灣總督府地方自治協會
《台灣街庄職員錄》,昭和3年,昭和12年。台灣總督府地方自治協會。
台灣總督府總督官房文書課
1898-1904《台灣總督府統計書》(台北:台灣日日新報社)
臨時台灣戶口調查部
1905,《臨時台灣戶口調查集暨原表:明治38》,台灣日日新報
1905-1919《台灣現住人口統計:明治38-大正8》,台灣日日新報。
台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
1920-1937《台灣現住人口統計:大正9-昭和12》,台灣日日新報 。
1938-1941《台灣常住戶口 統計:昭和13-16》,三和印刷廠
國勢調查
1920《第一回台灣國勢調查表:大正9年》,台灣總督府官房國勢調查部。
1925《第二回台灣國勢調查表:大正14年》,台灣總督府官房國勢調查部。
1930《第三回台灣國勢調查表:昭和5年》,台灣總督府官房國勢調查部。
1935《第四回台灣國勢調查表:昭和10年》,台灣總督府官房國勢調查部。
殖產局糖務課
1914-1932《台灣糖業統計》:大正3年至昭和7年,台灣總督府殖產局糖務課。
總督府殖產局
1921《農業基本調查書(第四):栽培戶數與付作面積》
台北州編
《台北州統計書》各年度,台北州。
宜蘭廳編
1911,《宜蘭廳第五統計書》,宜蘭:編者。
1914 《宜蘭廳第六統計書》,宜蘭:編者。
1916 《宜蘭廳第七統計書》,宜蘭:編者。
1917 《宜蘭廳第八統計書》,宜蘭:編者。
1920 《大正八年宜蘭廳統計要覽》,宜蘭:編者。
1985 《宜蘭廳治一斑》,台北:成文影印。
二、檔案
三星鄉戶政事務所
日治時期三星庄本籍戶口調查簿。
日治時期三星庄本籍除戶簿。
日治時期三星庄各地段土地臺帳。
日治時期三星庄寄留戶口調查簿。
日治時期三星庄寄留除戶簿。
王學新編譯
2001《日據時期宜蘭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 《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中譯本第二輯,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7 《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中譯本第十輯,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台灣總督府
1897-1938 《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藏。
吳萬煌、古瑞雲譯
1997 《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三卷,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9 《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四卷,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宋建和譯
1999 《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二卷(上卷、下卷),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金田譯
1997 《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原名理蕃誌稿》第一卷,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
1905 《宜蘭廳管內埤圳調查書》上卷,台北: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
1902 《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第一回事業報告》,台北: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
羅東地政事務所
日治時期三星庄各地段土地臺帳。
三、地圖
大日本帝國陸地測量
1925 《二萬五分一地形圖》
內政部
1991 《經建版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
臺灣總督府陸地測量部
1897《臺灣五萬分一圖》
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番務本署
1907-1916《番地地形圖》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1904 《臺灣堡圖》
四、論著(中日文)
一宮弘
1937,〈宜蘭濁水溪治水工事〉,《台灣的水利》7(3):69-82。
三星庄役場
1937,《三星庄勢要覽》,編者。
上沼八郎 監修
1987 《臺灣協會會報》,東京都 : 書房。
大租調查
1963,《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文獻叢刊第15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中越榮二
1937,《台灣の社會教育》,台北:台灣の社會教育刊行所。
井出季和太
1937,《台灣治績志》,台北:台灣日日新報社。
日本專賣公社
1956,《樟腦專賣史》,東京:編者。
王世慶
1985,〈談清代蘭陽地區之農田水利開發史料〉,《臺灣文獻》,39(4):181-196。
王慧芬
2000《清代臺灣的番界政策》,臺北:臺大歷史所碩論。
王鑫
1991,《宜蘭縣的地形與地質》,宜蘭縣政府。
古仁榮
1995,〈懷舊羅東森林鐵道〉,《宜蘭文獻》(15):98-110。
台北州
1930,《台北州社會教育概覽-昭和5年度》,栗田商行。
1934,《台北州社會教育概覽-昭和9年度》,栗田商行。
1938,《台北州社會教育概覽-昭和11年度》,小塚本店印刷工場。
1926,《台北州學事一覽-大正15年度》
1932,《台北州學事一覽-昭和7年度》
台北州水利組合
1934,《台北州水利梗概》,山科商店。
台北州聯合同風會
1930,《同風會概覽》,台北州聯合同風會
台北州聯合青年團、女子聯合青年團
〈宜蘭郡青年團〉,《台北州青年》2:64-113,台北州聯合青年團。
台北州警務部
1924 《台北州理蕃誌―舊宜蘭廳(上、下編)》台北:編者。
四朝奏議
1971,《道咸同光四朝奏議選輯》,台灣文獻叢刊第288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田代安定
1896,《殖產報文》第一卷第一冊,台北:台灣總督府民政局殖產部。
白長川
1993,〈宜蘭先賢陳輝煌協臺評傳〉,《台灣文獻》42:3-4。
伊能嘉矩
1991,《台灣文化志(中譯本)》中卷,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09,《大日本地名詞書續編,第三:臺灣》,東京:富山屋。
1904,《臺灣蕃政志》(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
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註
1996,《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台北:遠流。
吳文星
1992,《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
吳永華
1994,《蘇花古道宜蘭段調查研究報告》,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吳進喜
2001,《高雄縣二仁溪流域的開發與區域特色:1895年以前》師大地理博論
李壬癸
1996, 《宜蘭縣南島民族與語言》,宜蘭縣政府。
李文良
1996,《日治時期台灣林野整理事業之研究—以桃園大溪地區為中心》,台大歷史所碩論
2001,《帝國的山林—日治時期台灣山林政策史研究》台大歷史所博論。
李亦園
1963,《南澳的泰雅族人:上冊》,中研院民族所專刊之五,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李英茂等
1995〈南澳鄉耆老座談會紀錄〉,《宜蘭文獻》(14):40-71。
沈葆楨
1959,《福建台灣奏摺》,台灣文獻叢刊第29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私法物權
1963,《臺灣私法物權編》,臺灣文獻叢刊第150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官治平
1973 ,〈宜蘭平原之土地利用〉,《臺銀季刊》,24(3):p.294-333。
宜蘭郡教育會
1938,《宜蘭郡教育要覽》,王活版所。
宜蘭郡(佐藤啟一)
1941,《州指定宜蘭郡青年團指導經營實績發表要項》,王活版所。
幸田青綠
1927,《蘭陽》,台灣新聞社宜蘭通信部。
林玲玲
1997,《宜蘭縣文職機關之變革》,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林清池
1996,《太平山開發史》,羅東:浮崙小築。
林朝棨
1957,《台灣地形》,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75 ,《臺灣省通志槁:土地志地理篇》,臺灣省文獻會。
林黃木川
1941,《羅東街東町振興會概況》,薛長興印刷部。
松下芳三郎
1924,《台灣樟腦專賣志》,台北:台灣總督府史料編纂委員會。
芝田三男
1942 〈三星地方土地改良事業概況〉,《台灣の水利》12:3。
姚瑩
1961,《東槎紀略》(台北:台灣銀行經研室)。
持地六三郎
1912,《台灣殖民政策》,東京:著者。
施雅軒
2001,《竹苗區域的變遷歷程-新區域地理的歷史分析》,台大地理博論。
施添福
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臺灣風物》,40:4頁1-68。 (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90)
1995a,〈清代台灣岸裡地域的族群轉換〉,收錄於潘英海、詹素娟編,《平埔研究論文集》(台北: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1995b,〈日治時代臺灣東部的熱代栽培業和區域發展〉《臺灣史研究百年回顧與專題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1996,《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理論與基本資料(上冊)》(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1996b 〈宜蘭的聚落發展及實查〉,《宜蘭文獻》(22):38-56。
1999,〈開山與築路——晚清臺灣東西部越嶺道路的歷史地理考察〉《師大地理研究報告》,3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2000a,〈地域社會與警察官空間——以日治時代關山地方為例〉《東臺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臺東:臺東縣政府文化局)。
2000b,〈臺灣東部的區域性:一個歷史地理學的觀點〉,收於夏黎明、呂理政主編,《族群、歷史與空間》,頁1-10。臺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
2001a,〈國家與地域:以清代屏東平原為例〉,《平埔族族群與歷史文化論文集》:33-112,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2001b,《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竹北:新竹縣文化局。
2001c,<日治時代台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以民雄地方為例>,《台灣史研究》8(1)。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2002,〈國家、環境與台灣內山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中部罩蘭埔為例〉
《環境史論討會論文》。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的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柯培元
1961《噶瑪蘭志略》,台灣文獻叢刊第92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洪敏鱗
1984,《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一冊,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胡傳
1960,《臺灣日記與稟啟》,台灣文獻叢刊第71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胡曉俠
1996,《日據時期理蕃事業下的原住民集團移住之研究》,桃園: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獻綸
1959,《台灣輿圖輯纂要》,台銀文叢第45種,台銀經濟研究室。
徐泓
1983 ,《清代臺灣天然災害史料彙編》,臺大歷史系。
桂長平
1937,《理番誌稿 第四卷》,南方資料叢書10-4,東京:青史社。
馬淵東一
1953,〈高砂族的移動及 分布(第一部)〉,《民族學研究》,18(1-2):123-154。
高宗實錄
1964,《清高宗實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186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張文義
1997,〈純誠人懷穎水。經歷績舉羅東〉,《宜蘭文獻》(21):48-86。
張振岳
1994,〈噶瑪蘭族打那岸、打朗巷社之遷移〉,《宜蘭文獻》(26):43-52。
張素玢
2001,《台灣的日本農業移民(1900-1945)―以官營移民為中心》,台北:國史館。
張智欽
1994,《宜蘭地區地下水之研究》,師大地理系博論。
張瓊文
2001,《土地、社會與國家:新店地區的空間性轉化》,師大地理碩論
清季申報
1968,《清季申報臺灣紀事輯錄》,臺灣文獻叢刊第24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移川子之藏
1935,《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 研究:第一冊(本篇)》,東京:刀江書院。
莊振榮、莊芳玲譯
1964〈噶瑪蘭熟番移動與漢族之殖民〉,《台灣風物》14:4。
許阿生等
1995〈大同鄉耆老座談會紀錄〉,《宜蘭文獻》(15):78-97。
許淑娟
1991,《蘭陽平原祭祀圈的空間組織》,師大地研所碩論。
陳正祥
1959,《台灣地誌》,上、下冊,台北:南天書局
陳志梧
1998,《空間之歷史社會變遷,以宜蘭為個案》,台北:台大土木工程研究所都市計劃室。
陳怡宏
2001,《忠誠與反逆之間―1895~1901年間台北、宜蘭地區「土匪」集團研究》,台北:台大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碩
2002,《日治時代玉井盆地的農林土地開發》,師大地理碩論。
陳秋坤
1994,《清代台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的土地變遷,1700-1895》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陳國棟
1995〈「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頁123-156。
陳培桂
1963,《淡水廳志》,臺銀文叢172種,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淑均
1961,《噶碼蘭志略》,台灣文獻叢刊第92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淑均總纂,李祺生續輯
1983,《噶瑪蘭廳志》,台北:成文出版社。
陳進傳
1995,《宜蘭傳統漢人家族之研究》,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森丑之助
1917,《台灣蕃族志》第一卷,台北: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
森重秋藏
1929,《羅東街と太平山》,台北:編者。
程大學、吳定葉
1985,《日據前期台灣北部施政紀實》,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黃于玲
1998 《清代噶瑪蘭土地租佃制度的形成與演變―以國家與階級關係為中心的分析》(台北:台大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敬
1736,《臺海使搓錄》:22,台銀文叢4種,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黃富三
1995〈板橋林本源家與清代北臺山區的發展〉《臺灣史研究》2:1,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黃雯娟
1990,《清代蘭陽平原的水利開發與聚落發展》,師大地研所碩論。
1997,《宜蘭縣水利發展史》,宜蘭縣政府。
2000,《台灣地名辭書卷一:宜蘭縣》(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楊萬全
1982 ,《水文學》,師大地理研究叢書第二號,師大地理系。
溫吉編譯
1957,《台灣番政志》(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溫振華
1986,<二十世紀上半業宜蘭地區的人口流動>,《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4期,p.239-292。
詹素娟
1994,〈宜蘭平原噶瑪蘭族之來源、分布與遷徙〉,《平埔研究論文集》:41-76,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
1988,《族群、歷史與地域―噶瑪蘭人的歷史與變遷(從史前到1900年)》台北:師大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廖守臣
1984,《泰雅族文化-部落遷徙與拓展》,台北:世界新專觀光宣導科。
廖英杰
2001,《宜蘭近山地區發展過程之研究(1796-1920)―樟腦、泰雅與叭哩沙平原》,台北:文大歷史碩論。
廖風德
1982,《清代之噶瑪蘭》,台北:里仁書局。
臺案彙錄
1964,《臺案彙錄辛集》,台銀文叢172種,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灣日日新報編纂
1921,《新舊對照管轄便覽》,台灣日日新報。
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編
1918,《理蕃誌稿》,第一、二編。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
1921,《理蕃誌稿》,第三編。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1932,《理蕃誌稿》,第四編。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1938 ,《理蕃誌稿》,第五編。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1914 ,《臺灣林野法規》。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1915 ,《臺灣林野調查事業報告》。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1937 ,《森林計畫事業報告書》,上卷。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臺灣總督府專賣局
1903,《台灣樟腦局事業第一年報》,台北:編者。
1938,《台灣の專賣事業》,台北:編者。
臺灣總督府
1916,《台灣列紳傳》,台北:編者。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
1926《全島青年團、處女會、家長會、主婦會調》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
1933 ,《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一編。臺北:編者。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
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編
臺灣警察協會(筱原哲次郎編纂)
1933,《台灣市街便覽》,台灣日日新報 。
台灣總督府民政部蕃務本署編
1923,《理蕃概要》,台北:編者。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
1938,《宜蘭濁水溪治水事業概要》台北:編者。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
1917,《台灣林業史》第一卷,台北:編者。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2《台灣之樟腦》,台灣特產叢刊第10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灣教育彙編
1935,《台灣教育沿革志》,台北,南天書局。
臺灣社寺宗教刊行會
1934,《台北州下社寺教會要覽》,編者。
臺灣守備混成第一旅團司令部編
1900 《臺灣史料》,東京:編者。
劉敖
1958,《巡台退思錄》,台灣文獻叢刊第21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劉銘傳
劉銘傳
1958,《劉壯肅公奏議》,台灣文獻叢刊第27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撫台檔案
1969,《劉銘傳撫台前後檔案》,台灣文獻叢刊第276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蔡慧玉
1994,<保正、保甲書記、街庄役場 -口述歷史(二)>,《台灣風物》44(2):69-111。
1998,〈1930年代台灣基層行政的空間結構分析—以「農事實行組合為例」〉,《台灣史研究》5(2):53-100,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戴炎輝
1979,《清代台灣的鄉治》,台北:聯經出版社。
鍾郁芬
1995,《南澳山地之聚落發展—從清代到光復後》,師大地理研究所碩論。
羅大春
1972,《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台灣文獻叢刊第308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羅東公學校編
1936,《羅東鄉土資料》,林本源基金會重印。
羅東郡郡勢振興委員會
1938,《羅東郡郡勢振興實施計劃指針》,精美堂。
藤井志津枝
1987《日據前期台灣總督府的理蕃政策》,台北:師大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藤埼濟之助
1931,《台灣全誌(三)》,中國方志叢書第146號,成文出版社重印。
鶴見祐輔
1990,《後藤新平》第二卷,東京:勁草書房。
鷲巢敦哉
1938,《台灣警察四十年史話》,台北:編者。
1942,《台灣保甲皇民化讀本》,日東印刷株式會社。
Gibert,A.
1988.The New Regional Geography in English and French Speaking Countries.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2(2):208-228.
Hart,J.F.
1982.The Highest Form of the Geography’s Art,Annals of the American Geographers,72(1):1-29。
Sherpherd,J.R.
1993.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antier(1600-1800),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