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韻年 |
---|---|
論文名稱: |
臺北市特殊教育教師及職業重建服務人員對高職學生社區化就業轉銜服務之瞭解與期待 |
指導教授: | 林幸台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復健諮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Rehabilitation Counseling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1 |
中文關鍵詞: | 特殊教育教師 、職業重建服務人員 、就業轉銜服務 、身心障礙學生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3 下載:2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探討特殊教育教師及職業重建服務人員對於高職身心障礙學生社區化就業轉銜服務的現況瞭解及理想作法,並進一步研究彼此之間的差異。本研究運用自編之調查問卷,以臺北市特殊教育教師及職業重建服務人員為研究對象進行資料蒐集,有效問卷共計199份,其中特殊教育教師有126份,職業重建服務人員有73份。研究結果如下:
1. 關於高職學生社區化就業轉銜服務的現況,多數特殊教育教師較瞭解轉銜評估及學生篩選階段的進行過程,也是這兩階段主要參與人員;多數職業重建服務人員則較瞭解工作開發與媒合、密集輔導、及追蹤輔導階段的進行過程,也是這三階段主要參與人員。
2. 在高職學生社區化就業轉銜服務的理想方面,多數特殊教育教師對於五個階段的現況和理想的看法大致相同,但期待能召開轉銜會議討論,更多的相關專業人員參與就業轉銜服務,及轉銜評估、學生篩選、工作開發與媒合的時間提早在高二下學期開始進行;職業重建服務人員對於五個階段的現況和理想的看法相同,大多希望維持現狀。
臺北市高職身心障礙學生提早參與社區化就業轉銜服務已實施多年,教育及勞政單位皆有提供學生就業轉銜服務,然而從研究中可以得知,彼此對於現況瞭解及理想作法有些差異,若雙方能共同訂定相關法令、建立合作互動模式、讓更多相關專業人員參與、及釐清彼此觀點,如此應能提供學生更完整的服務,提高學生的就業率,真正做到無接縫就業轉銜服務。
王天苗(2003)。特殊教育相關專業服務作業手冊。台北:教育部特教組。
王保進(2006)。中文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心理。
王雲東(2007)。身心障礙者社區化就業服務方案之成本效益與成本效能分析─以臺北市92-94年度就服方案為例。臺大社工學刊,14,123-166。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2)。身心障礙者社區化就業服務工作手冊。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3)。促進身心障礙者就業中程計畫。
李玉錦(2010)。臺北市高職綜職科身心障礙學生就業轉銜現況探討。特殊教育季刊,117,33-40。
李佳縈(2008)。身心障礙者社區化就業服務員工作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崇信(2003)。社區化就業支持網絡。載於胡若瑩等,身心障礙者就業轉銜之社區化就業服務理念與實務-作業流程與工作表格使用手冊(27-31頁)。臺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周台傑、葉瓊華、詹文宏(2003)。啟智學校高職部學生就業轉銜服務現況與需求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8,181-211。
林世瑛(2000)。就業服務員及督導員對身心障礙者社區化就業服務意見之探討。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宏熾(2002)。美國身心障礙者「就業轉銜」的作法與省思。特殊教育季刊,83,1-12。
林宏熾(2003)。身心障礙者生涯規劃與轉銜教育。台北:五南。
林宏熾(2006)。轉銜服務特教中途之回顧與前瞻-身心障礙學生成年轉銜服務之發展與省思。特殊教育季刊,100,16-27。
林宏熾、張瑋珊(2005)。身心障礙者生態觀生涯發展理論之運用與啟示:以智能障礙者職業重建為例。身心障礙研究,3(2),88-101。
林幸台(2002)。高職特教班智能障礙學生轉銜模式之研究-組織與運作模式之探討。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2,189-215。
林幸台(2004)。高職特教班教師參與轉銜服務工作及其對專業合作態度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6,1-17。
林幸台(2007)。身心障礙者生涯輔導與轉銜服務。台北:心理。
陳玟玲(2004)。身心障礙者的社區照顧-社區支持性就業服務之困境與建議。社區發展季刊,106,245-259。
陳美利(2010)。高職輕度智能障礙畢業生就業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靜江(2002)。自然支持在支持性就業之應用情形分析。特殊教育學報,16,229-260。
陳靜江(2003)。身心障礙者社區化就業服務模式。載於胡若瑩等,身心障礙者就業轉銜之社區化就業服務理念與實務-作業流程與工作表格使用手冊(11-18頁)。臺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陳麗如(2000)。高中職特殊教育學校(班)學生離校轉銜服務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麗如(2002)。從美國DCDT研討會議省思台灣地區身心障礙者轉銜服務工作之發展。特殊教育季刊,85,12-17。
楊琇雅(2011)。高中職階段教師實施與應用身心障礙學生轉銜評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Brolin, D. E., & Loyd, R. J. (2004). Career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 services (4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Merrill.
Certo, N. J., Luecking, R. G., Murphy, S., Brown, L., Courey, S., & Belanger, D. (2008). Seamless transition and long-term support for individuals with severe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Research & Practice for Persons with Severe Disabilities, 33(3), 85-95.
Certo, N. J., Mautz, D., Pumpian, I., Sax, C., Smalley, K., Wade, H., Noyes, D., Luecking, R., Wechsler, J., & Batterman, N. (2003). Review and discussion of a model for seamless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38(1), 3-17.
Certo, N. J., Pumpian, I., Fisher, D., Storey, K., & Smalley, K. (1997). Focusing on the point of transition: A service integration model. Education & Treatment of Children, 20,68-84.
Gannon-Leary, P., Baines, S., & Wilson, R. (2006). Collaboration and partnership: A review and reflections on a national project to join up local services in England. Journal of Interprofessional Care, 20(6), 665 – 674.
Hughes, C. (2008). Postsecondary outcomes in the 21st century—a change is gonna come. Research & Practice for Persons with Severe Disabilities, 33(3), 100-102.
Johnson, D. R. (2004). Supported employment trends: Implications for transition-age youth. Research & Practice for Persons with Severe Disabilities, 29, 243-247
Luecking, R. G., & Certo, N. J. (2003). Integrating service systems at the point of transition for youth with significant support needs: A model that works. American Rehabilitation, 27, 2-9.
Luecking, R. G., & Wittenburg, D. (2009). Providing supports to youth with disabilities transitioning to adulthood: Case descriptions from the youth transition demonstration. Journal of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30, 241-251.
Neburt, D. A. (2006). Legisl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secondary special education and transition services. In P. L. Sitlington, & G.. M. Clark (Eds.), Transition education and services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4th ed.) (pp.35-70). Boston: Pearson Allyn and Bacon.
Repetto, J. B., & Correa, V. I. (1996). Expanding views on transition. Exceptional Children, 62(6), 551-563.
Rutkowski, S., Daston, M., Kuiken, D. V., & Riehle, E. (2006). Project SEARCH: A demand-side model of high school transition. Journal of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25, 85-96.
Wehman, P. (2001). Life beyond the classroom: Transition strategies for young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3rd ed.). Baltimore: Paul H. Brookes.
Wehman, P. (2006). Integrated employment: If not now, when? If not us, who?. Research & Practice for Persons with Severe Disabilities, 31, 122-126.
Wehman, P., Revell, W. G., Brooke, V. (2003). Competitive employment. Journal of Disability Policy Studies, 14, 16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