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良玉 LIN, LIANG-YU |
---|---|
論文名稱: |
中高齡家庭主婦終身學習與生命發展歷程之研究 Lifelong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iddle-Aged and Elderly Housewives |
指導教授: |
李明芬
Li, Ming-F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0 |
中文關鍵詞: | 中高齡家庭主婦 、終身學習 、生命歷程 、角色轉換 |
英文關鍵詞: | middle age and elderly housewives, lifelong learning, life course, role change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494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57 下載:8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高齡家庭主婦終身學習及生命發展歷程,透過四位國立空中大學的畢業生和在學生,採取深入訪談做個案研究,以探討生命歷程和終身學習過程及轉變對個人的影響。
研究目的主要闡明終身學習的意義和價值,從終身學習者歷經遭遇困境克服阻力之學習過程,顯示此價值啟發且支持著終身學習者努力不懈的自我省思、自我勉勵、增進知能與成長的學習歷程。她們作為家庭主婦和學習者的同時,學著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保持自省並克服各種挑戰以應付角色改變的衝擊。在本文中研究者簡介了個人在獲取知能及改善與他人關係的成長歷程。是以,個人的發展和轉變是經由學習,書寫,反思和體悟的過程逐步培養而成的,研究者本身正是一名終身學習者。
研究發現,這些終身學習者的學習歷程不僅有助於改善人際關係和心理健康,同時也增強其自我實現。對於年紀較長的學習者,其終身學習較少受年齡影響。若終身學習的阻力來自家庭,則學習者自我實現的學習激勵機制不太可能受到阻礙。然而,若阻力是來自心理和認知因素,則學習者的學習意志和反思能力促使轉換困境、反思、體悟與改變抗拒,繼而可能激發更深層次的學習動機,是可預期的。本研究期使激勵更多中高齡家庭主婦邁入終身學習之路,並提供終身學習教育機構做為辦理教育訓練時的參考。
This study examines lifelong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iddle-aged and elderly housewives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four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graduates and students. Based on the in-depth interviews, the study explores their personal life course and lifelong learning process and change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shed light on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lifelong learning, which support and enable the lifelong learners to go through the many obstacles challenging them. Being housewives and learners at the same time, they learn to look at things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overcome challenges while keeping self-reflection and coping with the impact of role changes. The researcher, a lifelong learner herself, also describes how she acquires knowledge and improves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s. Personal developments and changes are cultivated through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writing, introspection and self-adjustment.
The study points out that these lifelong learning could not only helps improv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mental health, but also enhances their self-fulfillment. Lifelong learning for the older learner is less affected by age. If resistance of lifelong learning comes from family, the learners’ self-realization and learing incentives are not likelt to be held back. However, if they come from the psychological and cognitive factors, the learners’ learning awareness and reflective ability, adjustment of changes and elimination of their resistance could inspire deeper learning motivation.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study will inspire more middle age and elderly housewives, and provide insights for lifelong-learning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正彥、黃富順(1996)。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振寰、瞿海源(2003)。《社會學與台灣社會》。臺北市:巨流出版社。
內政部戶政司(2008)。人口政策白皮書。2011年10月10日擷取自
www.ris.gov.tw
內政部統計處 內政統計通報 2015年第3季內政部統計處(103年底人口結構分
析)。2015年9月30日擷取自
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x
朱敬先(1997)。教育心理學:教學取向。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3)。就業服務法。勞動基準法。(民國 102 年 12月25
日修正)擷取自http://law.moj.gov.tw/
李強、鄧建偉、曉箏(1999)。社會變遷與個人發展:生命歷程研究的範式與方
法,社會學研究,6,(頁1-18)。
李欣慈、林青蓉、胡文郁(2011)。角色轉換概念分析:以專科護理師角色轉換
為例。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第十卷 第二期,(頁66-70)。
何青蓉(2002)。學習評估概念的澄清與分析。成教雙月刊,23,(頁41-
46)。
吳秀碧(2001)。角色的意義與重要性。載於吳秀碧主編,角色扮演在輔導
上的應用。台北市:教育部,(頁5-14)。
吳怡卿(2004)。我的單身何必議論紛紛?—催婚情境中的未婚單身女性。
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碩士論文)。
吳明烈(2004)。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終身學習的發展。社教雙月刊,122,(頁
23-35)。
吳明烈(2004)。邁向富有的人生:成為終身學習者。T&D飛訊,28,(頁1-
13)。2014年5月29日擷取自
http://www.nacs.gov.tw/NcsiWebFileDocuments/b3fc6376eb95a541a3f79a59ffb693d3.pdf
吳明烈(2005)。UNESCO、OECD與歐盟推展終身學習之比較。終身教育,
2005(2),(頁29-38)。
吳明烈(2011)。終身學習關鍵能力的架構內涵與發展策略之探討。教育政策
論壇,14卷3期,(頁67-96)。
林美和(2006)。成人發展、性別與學習。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建平(1997)。學習輔導理論與實務。學習輔導─理論與實務(動機:篇第十
章)。臺北市:五南書局。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
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
林麗惠(2006)。台灣高齡學習者成功老化之研究人口學刊。第33期,2006年
12月,(頁133-170)。
周文欽(2005)。健康心理學。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頁169)。
周慧洵(2000)。她們眼中的學校教育與文憑:不同口合高學歷性的女生命史
研究。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麗端、唐先梅(2003)。家庭主婦的處境—生命歷程觀點探討。行政院國科學
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1-2413-H-003-016)。臺北
市: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周麗端、曾慶玲、陳芳茹(2007)。家庭研究新取向—生命歷程理論。載於中華
民國家庭教育學會編著,當前家庭教育的挑戰與對策。臺北市:師大書苑,
(頁57-78)。
周麗端、唐先梅(2008)。以生命歷程觀點分析不同世代女性婚姻抉擇之研究。
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周業謙、周光淦(譯),Jary, D., & Jary, J. 原著(1999)。社會學辭典
(The HarperCollins Dictionary of Sociology)。臺北市:貓頭
鷹出版社。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
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
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出版社,(頁141-158)。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
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出版社,(頁159-170)。
胡夢鯨(1997)。終生教育典範的發展與實踐。臺北市:師大書苑,(頁
116)。
倪鳴香(2004)。童年的蛻變:以生命史觀看幼師角色的形成。教育研究集刊
,50(4),(頁17-43)。
許道然(2001)。組織信任之研究:一個整合性觀點。空大行政學報。第十一期
北市蘆洲:國立空中大學,(頁253-296)。
郭靜晃、吳幸玲(譯)(1993)。發展心理學:心理社會理論與實務。臺北市:
揚智文化。
郭靜晃、黃志成、黃慧如(2005)。兒童發展與保育。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頁27-28)。
教育部(2006)。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曾慶玲(2006)。家庭主婦的生活滿意—以生命歷程理論剖析。臺北市: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博士論文。
張春興(2000)。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臺灣東華書
局。
張秀麗(2009)。中年離婚婦女自我認同轉化學習歷程之研究。嘉義縣:國立中
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思嘉(2001)。擇偶歷程與婚前關係的形成與發展。中華心理衛生期刊,14
(4),(頁1-29)。
黃富順、陳如山、黃慈(1996)。成人發展與適應。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黃富順(1999)。成人心理與學習。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富順(2004)。高齡社會與高齡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頁1-29)。
黃鼎倫、陳啟明、邱政鋒(2007)。以終身學習觀點論述回流教育的價值。(第
31期)。屏東縣:大仁科技大學 。
葉重新(2000)。心理學。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頁319)。
蔡沛婕(2001)。初為人媳角色轉換經驗之探討。嘉義:國立嘉義大學碩士論
文。
蔡承家、葉秀菊(2011)。高齡者參與終身學習障礙之研究。高雄市: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
鄭秀足(2000)。已婚男女研究生學習與家庭衝突、因應策略及社會支持需求
之研究。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 蓉(2007)。眷村居民的生命歷程與身分認同研究-以忠貞新村個案為例。
臺北市: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96級社科組專題研究論文。
鄭金謀(2008)。 終生學習與知識管理講義。鄭金謀教師 編授。高雄市:私立
輔英科技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
鄭稼棋(2008)。「球場?還是我的家?」:女性教練角色衝突歷程之個案研
究。
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劉瑾雯(2004)。在職碩士專班已婚婦女進修歷程之研究。臺北市: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靖國(2005)。成就動機理論及其在教學上的應用。中等教育。56(4),
2005.卷,(頁96-110)。
劉秀蘭(2010)。已婚中年婦女進修研究所學習動機困境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南
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松濂(2001)。細說社會心理學。臺北市:建安出版社,(頁107)。
潘彥秀(2010)。在家庭與工作之間-已婚女性成為全職家庭主婦之抉擇歷程分
析。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學院心理輔導學所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錢芷娟(1994)。師範院校已婚婦女學生家庭-學生角色衝突及其相關因素之
研究。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頁422-23)。
鍾 年(1999)。中國傳統家庭的人生角色:以幾種女性角色為例。載於漢學研
中心主編,中國家庭及其倫理研討會論文。臺北市:李寧出版社,(頁361
-385)。
顏秀香(2002)。國小校長領導特質、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屏東市: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韓楷木聖(2001)。學習動機的輔導。載於李永吟(主編),學習輔導,臺北
市:心理出版社,(頁209-242)。
蘇進棻(1989)。國民中小學校長角色衝突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二、英文部分:
Elder, G. H., Jr.(1995). The life course paradigm: social change and individual development. In P. Moen, G. H. Elder, Jr., & K. Lüscher(Eds.),(pp.101-140).
Examining Lives in Context.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Elder, G. H., Jr. (1998a). Life course and human development. In W. Damon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pp.939-991). New York: Wiley.
Merriam S.B. (1998).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case study applications in education. USA:Jossy-B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