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啓銘
Lin, Chi-Ming
論文名稱: 愛滋助人工作者關懷倫理經驗之研究
A Study on Experience of Ethic of Care Among AIDS Helpers
指導教授: 徐敏雄
Hsu, Min-Hsi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1
中文關鍵詞: 愛滋病愛滋感染者愛滋助人工作者關懷倫理學
英文關鍵詞: HIV/AIDS,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 AIDS helpers, Ethic of Care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66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0下載:3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鑑於愛滋助人者也會受到社會大眾對愛滋刻版印象的影響,在工作岡位上常會遇到兩難困境,加上國內外愛滋助人工作者的文獻多以公共衛生角度探究助人者不願提供愛滋感染者服務的原因,較少深入瞭解某些能擺脫外界歧視,並以關懷倫理投身於愛滋領域助人工作的研究。
    為此,本研究以關懷倫理學為研究主軸,採取質性研究的方式,透過紮根理論蒐集、分析資料,了解十位愛滋助人工作者的助人動機、與愛滋感染者建立關係的方式,以及擔任愛滋助人者對個人生命的影響。期待透過研究結果,提供未來的助人者在服務愛滋感染者,或愛滋機構培育人才時的參考。
    本次研究結果發現,愛滋助人者的助人動機大多與個人生命事件有關,並透過與愛滋感染者真實接觸,改變對愛滋病或愛滋感染者的認知,開始以真誠及開放的態度與服務對象建立關係。在助人關係裡,愛滋助人者會在具體的情境,同理服務對象的處境,以彈性、開放的方式提供服務,並且透過服務對象的回應,了解彼此在關係間的感受及狀態。當遇到關係困境時,愛滋助人者也會接納自己的情緒反應及限制,以對話、溝通的方式與服務對象持續維持關係。不僅如此,愛滋助人者也會嘗試擴大關懷行為,改變社會大眾對愛滋病的刻版印象,以及爭取對愛滋感染者更加友善的政策及服務制度。此外,服務愛滋感染者的過程中,愛滋助人者也會因為服務對象的生命故事或正向回饋,看見自我的專業能力及價值,改變對於自我疾病身分或性取向的認知,有機會在肯定自我的途中,深化關懷他人的能量及意圖。

    The stereotypes toward HIV/AIDS and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 have surrounded with the AIDS helpers and clients and put the AIDS helpers in a dilemma during helping process. However, the previous studies focusing on helpers’ barriers to help clients in public health field have rarely revealed the voice of AIDS helpers.

    Therefor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helping motivations, the strategy of building caring relationship with client, and the influence of caring practices on life among AIDS helpers. Based on qualitative approach, a grounded theory method involving ethic of care was conducted to capture and analysis the data from ten AIDS helpers. I expect the study result would propose implications to HIV/AIDS organizations for training and be a facilitator that enabling the helper to work with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

    The current study reveals that, based on contact with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 and the own life events, most AIDS helpers have transformed their cognition of AIDS, involved with caring motivations, and been willing to build caring relationship with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 sincerely and openly. In the caring relationship, the AIDS helpers were brave to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and duty; the way in which the dialogue was implemented to empathize with clients and provide flexible, open, and individual service. When AIDS helpers encounter moral dilemmas in the caring relationship, they would not only keep having a dialogue with clients but also accept their own limit, and find the way expressing negative emotions. Besides, as becoming aware of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environment on clients, AIDS helpers attempt to eliminate the 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ion from society and create better service system for clients. Last, based on the accomplishment of ideal caring image or the positive feedback from clients, AIDS helpers advanced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ffirmed self-value as an AIDS helper, and are willing to perform continually caring practice to others.

    第一章 緒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及重要性 7 第三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研究問題 1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3 第一節 西方主要的道德流變 23 第二節 Noddings的關懷倫理學 34 第三節 愛滋助人工作者 55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踐 68 第一節 研究方法 68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71 第三節 研究程序 7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73 第五節 資料蒐集、整理與分析 76 第六節 研究倫理 78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結果 79 第一節 愛滋助人者的關懷動機 79 第二節 關懷關係的建立 90 第三節 在關係中看見服務對象需求時的感受與想法 111 第四節 在關係中實踐關懷行為 124 第五節 愛滋助人者面對關係中的困境及因應 147 第六節 助人者在關懷關係中的反思 170 第五章 結論、研究限制與建議 186 第一節 結論 186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95 參考文獻 201 附錄一、「愛滋助人工作者關懷倫理經驗之研究」研究參與者邀請函 210 附錄二、「愛滋助人工作者關懷倫理經驗之研究」訪談同意書 211

    中文
    1.丁志音、李芳盈、方啟泰(2013)。醫師對愛滋病照護經驗、知識及態度的變遷:1994及2012年調查之比較,台灣公共衛生雜誌,32(5),435-448。
    2.丁志音、涂醒哲(2004)。傳染病照護的選擇性歧視:醫師及牙醫師的愛滋病專業倫理觀與照護意願,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3(1),45-58。
    3.于天龙(譯)(2003)。學會關心──教育的另一種模式(原作者:Nel Noddings)。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2)
    4.方志華(2000b)。諾丁關懷倫理學之理論發展與教育實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5.尹祚芊(2001)。建立本土愛滋長期照顧模式。台北榮民總醫院護理部。
    6.王雅各(譯)(2002)。不同的語音:心理學理論與女性的發展(原作者:Carol Gilligan)。新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82)
    7.方志華(2004)。關懷倫理學與教育。台北市:洪葉文化。
    8.朱美珍、李秀鳳、吳怡慧、洪鼎堯、莊易霖(譯)(2008)。教育道德人:品德教育的關懷取向(原作者:Nel Noddings)台北市:巨流圖書。(原著出版年:2002)
    9.田沛雯、蔡佩娗、吳忻哿、彭威誠(2018)。助人工作者於小型社區服務的多重關係議題探討。諮商與輔導,385期 ,37-40。
    10.江巧鈴(2007)。愛滋助人者助人熱情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台北市。
    11.同志諮詢熱線(2017)。台灣同志 (LGBTI) 人權政策檢視報告。取自:https://goo.gl/cfYahm
    12.李美枝(1996).兩性關係的社會生物學原型在傳統中國與今日台灣的表現型態.本土心理學研究,5,114-174。
    13.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原作者:Anselam Strauss and Juliet Corbin)。台北:濤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98)
    14.李少軍、杜麗燕、張虹(譯)(2003)。正義論(原作者:John Rawls)新北市:桂冠。(原著出版年:1971)
    15.吳姿宜(2008)。關懷倫理學及其在護理教育上之意涵(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7ne3ap
    16.吳姿儀(譯)(200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原作者:A. Lieblich, R. Tuval-Mashiach & T. Zilber)。嘉義:濤石。(原著出版年:1998)
    17.呂育生(2009)。以關懷為核心的師生關係-Noddings之關懷倫理學在道德教育上的應用(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33c3p5
    18.吳嘉振(2010)。非營利組織社工員工作滿足與留任意願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
    19.李秋零主編(2013)。Kant著作全集第4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吳孟姿(2014)。一位愛滋社工之助人實踐與敘說反思(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e6s6af。
    21.李明晉(2017)。《心理諮詢的常用基礎技術》上課內容
    22.社團法人台灣露德協會(2013)。2017年台灣地區愛滋感染者生活現況調查報告。取自:https://www.lourdes.org.tw/OnePage_List.aspx?tid=241&id=185
    23.林火旺(1998)。Rawls正義論。台北市:台灣書店。
    24.林火旺(2004)。倫理學。台北市:五南。
    25.林本炫(2005)。紮根理論研究法評介-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二版)。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26.林美珠、田秀蘭(譯)(2006)。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原作者:Clara E. Hill)台北市:學富文化。(原著出版年:1999)。
    27.邱伊翎(2010)。新聞自由、隱私與個資法。新社會政策,10,24-29。
    28.武云斐(譯)(2014)。關心:倫理和道德教育的女性路徑(原作者:Nel Noddings)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84)
    29.周勵志、 江美珠 、 呂健弘、 魏惠志(1993)。護理人員對愛滋病之知識與態度調查,台灣公共衛生雜誌,20,124-134。
    30.林婉婷(2011)。男性志工關懷倫理經驗之研究-以台灣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為例(碩士論文)。取自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nclcdr&s=id=%22099NCNU0142006%22.&searchmode=basic
    31.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質化研究:一 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原作者:Maxwell, Joseph A )。台北,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年: 1996)
    32.柯乃熒(2017年09月25日)。污名是助長愛滋罪魁禍首。蘋果日報。取自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70925/37792199
    33.徐美苓(2001)。愛滋病與媒體。台北:巨流。
    34.徐美苓、吳翠松、林文琪(2003)。愛滋陰影下的情慾規範:新聞論述中的他╱她者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0,頁81-143。
    35.徐宗國(譯)(2004)。質性研究概論(原作者:Anselam Strauss and Juliet Corbin )。台北:巨流圖書公司。(原著出版年: 1990)
    36.徐美苓、陳瑞芸、張皓傑、賴奕帆、林佳韻(2006)。愛滋新聞閱讀與對感染者與病患的態度:以針對年輕族群的訊息設計實驗為例。新聞學研究,87,1-49。
    37.徐敏雄(2009)。培養現代公民的社區大學課程連結原則之研究。當代教育研究,17(2),71-101。
    38.徐森杰(2016)。從愛滋感染者到帕斯堤聯盟的培力歷程探究(博士論文)。東海大學,未出版:台中市。
    39.孫煒(2004)。非營利組織人力資源策略管理之體系建構。中國行政評論,13(3),119-138。
    40.袁曉波(2006)。論隱私權與新聞自由的法律衝突及調適。河北法學,24(9),65-67。
    41.晏涵文、劉潔心、李思賢、馮嘉玉(2009)。台灣國小、國中、高中職學校性教育成果調查研究。台灣性學學刊,15(2),65-80。
    42.郭濟芳(1993)。護生及護理人員對愛滋病的認知態度與照顧愛滋病病人意願之研究,疫情報導。
    43.張秋麗、 鄒海月、 任新菊(1999)。護理人員之愛滋病照護知識、態度及行為趨向之探討,護理研究,7(2),104 – 118。
    44.莊苹、劉仲冬(1997)。愛滋風暴—愛滋之烙印對感染者及一般民眾之意義.護理研究,5(1),52–64。
    45.莊慶信(2009)。宗教倫理與關懷倫理:基督宗教的愛與關懷倫理的關懷之對話。哲學與文化,36(2),23-46。
    46.莊登閔(2011)。 愛滋感染者權能增強影響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未出版。
    47.陶蕃瀛(2004)。行動研究:一種增強權能的助人工作方法。應用心理研究,第 23 期,P33-48。
    48.張芬芬(譯)(2005)。質性研究資料分析(原作者:Miles, Matthew B. and A. Michael Huberman )。台北市: 雙葉書廊。(原著出版年: 1994)
    49.陶文娟(2016)。從關懷倫理論臺灣精神病患的護理照護(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339mjm
    50.陳玟如(2013)。十年長照計畫:協助老年愛滋病患的長期照顧與安置的策略。愛之關懷季刊,第85期,29-40。
    51.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52.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化的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53.陳怡伶、宋麗玉(2014)。毒癮愛滋感染者社會適應之探討。社會工作實務與研究學刊,1,117-147。
    54.陳柏任(2019)。愛滋污名與存在主義心理治療的孤立終極關懷 。諮商與輔導,400期,49-52。
    55.張春興(2015)。教育心理學。台北市:台灣東華。
    56.張語晴、鄭思秋、歐天心、陳亮晴、吳芝儀(2018)。從台大潑酸事件探討助人工作倫理議題。輔導季刊,54(3),21-30。
    57.曾漢塘、林季薇(譯)(2000)。教育哲學(原作者:Nel Noddings)台北市:泓志文化。(原著出版年:1965)
    58.黃怡菁(2003)。社會工作專業實踐之研究-關懷倫理學觀點(碩士論文)。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4232zh。
    59.黃惠惠(2005)。助人歷程與技巧。台北:張老師文化。
    60.黃道明(2012)。愛滋治理與在地行動。桃園: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61.黃克先(2013)。助人專業與多元情緒勞動: 社工員與常民助人者服務外籍配偶的比較研究。台灣社會學期刊,24,99-154。
    62.游惠瑜(2005)。諾丁的關懷倫理學極其問題。哲學與文化,32(3),95-109。
    63.游惠瑜(2006年12月)。關懷是一種德行嗎?亞里斯多德倫理學與當代關懷倫理。游惠瑜(主持人),德行倫理學的詮釋與創新。德行倫理學的詮釋與創新,國立政治大學。
    64.游惠瑜(2008)。關懷倫理是女性所獨有的道德特質嗎?。哲學與文化,35(4),171-180。
    65.游惠瑜(2009)。關懷取向的專業倫理教育。哲學與文化,36(6),103-115。
    66.游惠瑜(2017)。關懷倫理作為一種文化視域下的哲學諮商。哲學與文化,44(8),103-120。
    67.游玉文(2018)。淺談助人工作者、家庭教育的介入與有效的介入模式。家庭教育雙月刊,71期,P68–72。
    68.齊力,林本炫(2005)。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南華大學教社所。
    69.管意璇(2009)。壓力對助人工作者專業枯竭的影響:以創造力、幽默風格為調節變項(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70.廖修寬(2013)。Nel Noddings關懷倫理學之師生關係形貌-身教、對話、實踐、肯定。教育人力與發展期刊,30(5),61-67。
    71.廖婉如、陳耿雄(譯)(2017)。凝視太陽:面對死亡恐懼(原作者: Irvin David Yalom)。台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 2008)。
    72.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2018)。台灣愛滋污名與歧視調查發布記者會。取自https://praatw.org/news/905
    73.鄭泓鎂、鄭麗芬、李明峰 (2018)。社區關懷訪視員在危機助人工作情境中的衝擊及因應歷程。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學報,32,53-78。
    74.劉紹華(2013)。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新北市:群學。
    75.劉莘(譯)(2015)。當代政治哲學導論(原作者:Will Kymlicka)台北市:聯經。(原著出版年:1990)
    76.蔡春美(2016)。監獄中的監獄: 我見矯正機關藥癮愛滋收容人的健康處境。東吳社會工作學報,31期, P119 – 144。
    77.盧幸馡、高碧霞、羅美芳(2011)。台灣醫療人員對於愛滋感染者的態度與照顧意願之探討.當代醫學,38(1),60-66。
    78.賴玫娟、劉昌邦、蘇世強、李聰明、邱南昌、黃富源(1998)。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病患流行病學及醫護人員照顧意願調查,感染控制雜誌,8(5),648-649。
    79.謝菊英(2007)。〈漫談矯正機構戒護人員與愛滋收容人之困境〉,《法務通訊》,第 2353期、2354 期。
    80.羅士翔(2010)。反AIDS歧視與法律動員-以台灣AIDS防治法制為中心(1981-2009)(碩士論文)。臺灣大學法律學系。2010。1-243。
    81.薛絢(譯)(2014)。民主與教育(原作者:John Dewey)台北市:網路與書。(原著出版年:1990)
    82.簡成熙(2000)。正義倫理與關懷倫理的辯論:女性倫理學的積極意義。教育資料集刊,25,118-211。
    83.鐘道詮(2009)。從老年愛滋病毒感染者的需求檢視現今臺灣長期照顧制度。愛之關懷季刊,第68期,48-55。
    84.顧肅、劉雪梅(譯)(2010)。Rawls與《正義論》(原作者:Thomas Pogge)台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2007)

    英文
    1.Bugental, J. T .(1965). The search for authenticity. New York:Holt, Rinehart &Winston.
    2.Cowen, E. L.(1982). Help is where you find it. American Psychologist, 37, 285-389.
    3.Chippindale, S. & French, L. (2001). HIV counseling and the psychosocial management with HIV or AIDS.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322(7301), 1533-1235.
    4.Corey, G.(2003). Issues and ethics in the helping professions(6th ed.).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Wadsworth.
    5.Dewey, J. (1897). Ethical principles underlying education. In J. A. Boydston.
    6.Dubois, B., & Miley, K. K.(2002). Social work、An empowering profession. (4th edition).Boston:Allyn and Bacon.
    7.UNAIDS(1999). "From Principle to Practice: Greater Involvement of People Living with or Affected by HIV/AIDS (GIPA)." http://data.unaids.org/publications/IRC-pub01/jc252-gipa-i_en.pdf (August 22, 2007).
    8.Glaser, B., & Strauss, A. (1967).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Mill Valley, CA: Sociology Press.
    9.Green, E. C., & Witte, K.(2006).Can Fear Arousal in Public Health Campaigns Contribute to the Decline of HIV Prevalence?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11(3), 245-259.
    10.Mallory, C. (2008). African American women's experience of infection with HIV in the rural southeastern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Nurses in AIDS Care, 19(1), 28-36.
    11.Orlinsky, D.E., & Rønnestad, M.H. (2005). How psychotherapists develop: A study of therapeutic work and professional growth.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2.Pryor,J.B.&Reeder, G. D.(1993).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HIV Infection.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13.Parker R, Aggleton P.(2003). HIV and AIDS-related stigma and discrimina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implications for action. Soc Sci Med. 2003 Jul;57(1):13-24.
    14.Positive Women’s Network (2012). Women-centered care. Retrieved from http://www.pwn-usa.org/policy/policy-agenda/women-centered-care-2.
    15.Sussman, M.B. (1992). A curious calling: Unconscious motivations for practicing psychotherapy. Northvale, NJ: Jason Aronson.
    16.Strauss,A., Corbin,J.(1998)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Thousand Oaks,CA:Sage.

    17.Skovholt, T.(2001)。助人工作者自助手冊:活力充沛的秘訣(劉小菁譯)。台北: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於 2000)。
    18.Skovholt, T.M., & Jennings, L. (2004). Master therapists: Exploring expertise in therapy and coun- seling. Boston: Pearson.
    19.Sandelowski, M., Lambe, C., & Barroso, J. (2004). Stigma in HIV-positive women. 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 36(2), 122-128.
    20.The Joint United Nations Programme on HIV/AIDS, UNAIDS. (2012). Global report: UNAIDS report on the global AIDS epidemic. Joint United Nations Programme on HIV/AIDS (UNAIDS).
    2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1). Violence against women: Intimate partner and sexual violence against women. Retrieved from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239/en/index.html.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