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耀慶 Tsai, Yao-Ching |
---|---|
論文名稱: |
19-20世紀碑帖收藏文化之研究—以三井高堅「聽冰閣」舊藏為例 A Study of Chinese Rubbing Collection Culture During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 Drawing on Examples from Mitsui Takakata’s “Chohyokaku” Collection |
指導教授: |
白適銘
Pai, Shih-Ming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43 |
中文關鍵詞: | 碑帖拓本 、收藏 、書法 、印記 、三井高堅 |
英文關鍵詞: | inscription rubbing, collection, calligraphy, imprint, Mitsui Takakata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087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07 下載:1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拓本的產生到收藏,從作為學習對象到成為一種文化知識符號,從商品到文物等等是許多涵義交織的結果。本研究有兩大議題,其一是以碑帖拓本為主體的討論,以東亞圖書館所藏「聽冰閣」舊藏碑碣拓本為主,研究版本早晚、拓本內容真偽,以及作品印記所代表的意義與碑帖在書法史上的意義。另一議題則探索收藏拓本的緣由,關注拓本收藏文化的拓本流傳的相關問題,碑帖拓本被收藏的歷史脈絡。
研究進行分為三個階段,首先針對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東亞圖書館收藏碑帖進行細節檢視,關注所藏碑帖的實際狀況,進行版本、優劣的判讀,重視拓本本身的價值。其次從碑帖拓本上可見的印記、題記等資料進行查索,考察拓本的傳遞過程。最後將前述兩段資料進行審視,後續思考這批數量龐大,品類眾多的碑帖,為何會聚集於一人?他們之間有哪些相互關係?碑帖拓本從學習書法的範本角色,逐漸轉為收藏的對象,收藏者是基於何種心態進行收藏,它背後是否還有其他意義?本研究聚焦於三井高堅的「聽冰閣」舊藏拓本,探究碑帖出現的社會因素,以及將碑帖拓本收藏的意義。
對於碑帖拓本的本體研究,是以傳統鑑別碑帖拓本的比對方式進行,將現有的鑑定資料做為檢視的參照點,細查東亞圖書館中的拓片,考訂拓本早晚版本,推測拓本完成的可能年代。藉由淸人對於碑帖的著錄資料,以及拓本上的相關註記、原石所在地,檢視拓本上所出現的印記,針對印記進行比對與查索,掌握該拓本原為何人所有等基礎研究工作。後續收集與拓本相關的文獻進行閱讀,除了查看與拓本有直接相關的專書,作為對拓本必須通過的查驗資料外,對於拓本出現的印記加以追蹤,追索原有者的身分,將文獻閱讀擴大到與印記所有人相關的研究文本,討論這些所有人對於碑帖的認識,進而檢視清代盛行的金石學的影響狀況。
經由整理與歸納拓本的年代、印記及附屬資料,確認「聽冰閣」收藏拓本是條理分明的收藏概念下成形。這與19、20世紀的金石學有所關連,即是書法學習、重碑之風對收藏碑帖拓本都有所影響。藉著碑帖拓本的印記與題記,發現碑帖拓本聯繫著碑帖愛好者與研究者,不僅是建立了彼此的關係脈絡,也開展碑帖的文化意義。
What inscription rubbings yield as far as collecting is concerned is results with many interconnected meanings, from serving as study objects to becoming types of symbols of cultural knowledge, from merchandise to artifact, etc. This research concerns two main issues. The first is primarily a discussion about rubbings from stone inscriptions, focusing on the old collection of Chohyokaku stone tablet rubbings in the collection of the C. V. Starr East Asian Library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in the United States, researching the chronology of the versions and whether the content is true or false, as well a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mprints on the work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rubbings from stone inscriptions in the history of calligraphy. The second issue is an exploration of the reasons for collecting inscription rubbings, focusing on questions of rubbing collection culture to do with the circulation of inscription rubbings and the historical context in which stone inscription rubbings have been collected.
The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in three stages. First a detailed examination was made of the collection of the library’s rubbings from stone inscriptions, focusing on the actual condition of the rubbings, conducting an evaluation of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versions, an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value of the inscriptions themselves. Next, from the imprints and epigraphs on the rubbings, etc., an investigation was undertaken of the process by which they had circulated. Finally, the data from these two stages were closely examined for the purpose of follow-up deliberation as to why this huge quantity of highly varied rubbings from stone inscriptions had been assembled by one person. What connections were there between them? In line with the ideals of the study of calligraphy, rubbings from stone inscriptions gradually become objects for collection. What is the mentality with which the collector collects? Is there some “other” meaning behind his decision to do so? This study focuses on Mitsui Takakata’s old collection of rubbings to explore the social elements that appear on rubbings from stone inscription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collections of such rubbings.
As far as the substantive research of rubbings from stone inscriptions is concerned, this was undertaken by means of the tradit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such rubbings, using pre-evaluated data as the points of reference for examination, meticulously examining the library’s tablet rubbings, checking and correcting the chronology of the versions, and speculating on their possible period of completion. By means of data on rubbings from stone inscriptions recorded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as well as related annotations on the rubbings themselves and the original locations of the stones, basic research work was performed to inspect the imprints that appear on them and compare such imprints in order to ascertain who originally owned each rubbing, etc. In the follow-up data collection and review of rubbings-related literature, apart from the checking of specialist books directly related to rubbings and performance of the necessary inspections of data concerning rubbings, imprints appearing on the rubbings were tracked, the identities of the original owners pursued, and the literature review expanded to research texts concerning imprint owners in order to discuss these owners’ understanding of stone rubbing inscriptions and go on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the epigraphy that prevailed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By sorting out and summarizing the rubbing period, imprints and related data, it was confirmed that the Chohyokaku rubbings collection took shap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cept of collecting for the purpose of arranging and distinguishing. This has something of a relationship with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y epigraphy, namely that the study of calligraphy and the fashion for enjoying stelae have all had their influence upon the collection of rubbings from stone inscriptions. By means of the imprints and epigraphs on rubbings from stone inscriptions, we discover that such rubbings are connected to those who love them and those who research them, having not just established a network of mutual connections but also expande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ulture surrounding them.
壹、 中文
一、 圖版資料
北京圖書館金石組編《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滙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
西安文物管理委員會,《秦漢瓦當》,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年。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秦漢研究室編,《新編秦漢瓦當圖錄》,陝西:三秦出版社,1986年。
柏克萊加州大學圖書館編,《柏克萊加州大學東亞圖書館中文古籍善本書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柏克萊加州大學圖書館編,《柏克萊加州大學東亞圖書館藏碑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二、 中文古籍
[宋]李昉等編纂,《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本,1966年。
[宋]王黼等編,《博古圖錄》,清乾隆刻本。
[宋]歐陽棐編,繆荃孫輯,《集古錄目》,雲自在龕叢書本。
[宋]王俅,《嘯堂集古錄》,中華書局1985年。
[宋]王象之,《輿地碑記》,叢書集成初編本。
[宋]婁彥發,《漢隸字源》,清道光姚氏咫進齋重刊本。
[宋]鄭樵,《通志•金石略》,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宋]趙明誠,《金石錄》,結一廬叢書本。
[宋]洪适,《隸釋》,清晦木齋翻刻汪氏本。
[宋]陳思纂,《寶刻叢編》,清光緒末年海豐吳式芬校刻本。
[宋]佚名,《寶刻類編》,叢書集成初編本。
[明]趙崡,《石墨鐫華》,叢書集成初編本。
[清]朱彝尊,《曝書亭全集》,四部叢刊本。
[清]朱楓,《雍州金石記》,乾隆二十四年(1759)刻本。
[清]翁方綱,《兩漢金石記》,乾隆三十六年(1771)刊本。
[清]翁方綱,《復初齋文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
[清]武億,《偃師金石遺文記》,乾隆五十三年(1788)徐宣武、穆淳校刻本。
[清]畢沅、阮元,《山左金石志》,嘉慶二年(1797)刊本。
[清]孫星衍,《寰宇訪碑錄》,嘉慶七年(1802)平津館自刻本。
[清]阮元,《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嘉慶九年(1804)刻本。
[清]錢大昕,《潛研堂金石文字跋尾》,潛研堂全書本。
[清]王昶,《金石萃編》,清嘉慶十年(1805)刊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洪頤煊,《平津讀碑記》(三續),嘉慶二十一年(1816)自刻本。
[清]黃本驥編,《古志石華》,道光八年(1828)三長物齋叢書本。
[清]杜春生,《越中金石記》,道光十年(1830)詹被館自刻本。
[清]馮登府,《浙江磚錄》,清道光十六年(1836)刻本。
[清]馮雲鵷,《濟南金石志》,道光庚子(1840)本。
[清]吳榮光,《筠清館金石文字》,道光二十二年(1842)吳氏筠清館刊本。
[清]沈濤,《常山貞石志》,道光二十二年(1842)刻本。
[清]馮雲鵬、馮雲鵷,《金石索》,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6年。
[清]張廷濟,《清儀閣所藏古器物文字》,北京:商務印書館,1925年。
[清]孫三錫,《昭陵碑考》,咸豐八年(1858)初本。
[清]趙之謙,《補寰宇訪碑錄》,同治三年(1864)自刻本。
[清]李佐賢,《古泉匯》,同治三年(1864)刊本。
[清]潘祖蔭,《攀古樓彝器款識》,同治十一年(1872)自刻本。
[清]吳雲,《兩壘軒彝器圖釋》,同治十一年(1872)吳氏刻本。
[清]李遇孫輯,《括蒼金石志》,清同治十二年(1874)刊本。
[清]萬方田、羅秀書,《褒谷古跡輯略》,同治甲戌(1874)刊本。
[清]李佐賢,《石泉書屋金石題跋》,房山山房叢書本。
[清]汪鋆,《十二硯齋金石過眼錄》,光緒元年(1875)刻本。
[清]鮑昌熙摹,《金石屑》,光緒二至三年(1876-1877)刻本。
[清]呂世宜,《愛吾廬題跋》,光緒五年(1879)刊本。
[清]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嘉業堂刊本。
[清]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袪偽》,嘉業堂刊本。
[清]劉喜海輯,《長安獲古編》,劉氏精刊初本。
[清]劉喜海,《海東金石苑》,希古樓刊本。
[清]顧炎武,《金石文字記》,四庫全書本。
[清]吳大澂,《恆軒所見所藏古金錄》,光緒十一年(1885)吳縣吳氏刻本。
[清]阮元,《兩浙金石志》,光緒十六年(1890)浙江書局重刊本。
[清]陸心源,《吳興金石記》,光緒十六年(1890)刊本。
[清]劉心源,《古文審》,光緒十七年(1891)劉氏原刊本。
[清]劉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光緒二十八年(1902)石印本。
[清]王懿榮,《漢石存目》,光緒十八年(1892)諸城尹氏斛經室刻本。
[清]方履,《金石粹編補正》,光緒二十年(1894)上海醉六堂石印本。
[清]陸心源輯,《千甓亭古磚圖釋》,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1991年。
[清]毛鳳枝,《關中金石文字存逸考》,清光緒二十七(1901)年刊本。
[清]吳大澂,《憲齋集古錄》,民國七年(1918)涵芬樓影印本。
[清]錢大昕《潛研堂金石文字跋尾》。
[清]武億《金石一跋》、《二跋》、《三跋》、《續跋》。
[清]包世臣《藝舟雙楫》,北京:中國書店,1983年。
[清]康有為《廣藝舟雙楫》祝嘉編《廣藝舟雙楫疏證》,香港:中華書局,1979年3月
[清]嚴可均,《鐵橋金石跋》,光緒三十年(1904)秀水王氏補刻本。
[清]徐同柏,《從古堂款識學》,光緒三十二年(1906)蒙學報館石印本。
[清]繆荃孫,《藝風堂金石文字目》,光緒三十二年(1906)刻本。
[清]王森文,《石門碑釋》,涉文梓舊本。
[清]朱善旂,《敬吾心室彝器款識》,光緒三十四年(1908)刊本。
[清]趙魏集,《竹崦盦金石目錄》,宣統己酉(1909)刊本。
[清]端方,《陶齋藏石記》,宣統元年(1909)上海商務印書館石印本。
[清]王杰等編撰,《西清續鑒甲、乙編》,宣統三年(1910)涵芬樓依甯壽宮寫本石印本。
[清]吳式芬,《攈古錄》,廣陵古籍刻印社1993年影印本。
[清]曹載奎,《懷米山房藏器目》,靈鶼閣叢書本。
[清]程敦,《秦漢瓦當文字》,民國影印本。
[清]李世芳,《宜賓金石志》,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袁大化、王樹枏,《新疆圖志》,宣統三年(1911)新疆官書局印行。
劉體智,《善齋吉金錄》,原印本。
劉體智輯,《小校經閣金石文字》,1935年石印本。
吳隱輯,《遯盦秦漢瓦當存》,清宣統二年(1910)西泠印社。
[日]大村西崖,《支那美術史•雕塑篇》,佛書刊行圖像部1915年。
孫祥霖,《曲阜碑碣考》,民國四年(1915)鉛印本。
鄒安,《周金文存》,民國五--九年(1916-1920)刊本。
陳介祺藏,鄧實輯《簠齋吉金錄》,,民國七年(1918)風雨樓刊本。
陳介祺,《簠齋藏古目》,商務印書館1925年。
羅振玉、番禺沈氏,《昭陵碑錄》,宣統元年(1909)。
羅振玉輯,《秦漢瓦當文字》,民國三年(1914)刻本。
羅振玉,《再續寰宇訪碑錄》,光緒十九年(1893)面城精舍石印本。
羅振玉,《殷文存》,民國六年(1917)倉聖明智大學刊本。
羅振玉,《洛陽存古閣藏石目》,雪堂叢書本。
羅振玉,《貞松堂吉金圖》, 1935年影印本。
羅振玉,《墓誌徵存目錄》, 1953年油印本。
羅振玉,《三代古金文存》,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羅振玉,《歷代符牌圖錄》,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1998年。
羅振玉,《貞松堂集古遺文補遺》,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
陸耀遹、羅振玉,《金石續編》,民國十三年(1924)校正補釋本。
鄒壽祺輯,《廣倉專錄》,姬佛陀,上海廣倉。
王國維,《三代秦漢金文著錄表》,墨緣堂1933年本。
魯迅,《俟堂磚文雜集》,文物出版社。
黃立猷,《石刻名匯》,民國十五年(1926)排印本。
吳闓生集釋,《吉金文錄》,民國二十一年(1932)刊本。
徐乃昌編,《小檀欒室鏡影》,民國二十二年(1933〉刊本。
王寀廷,《新城金石志》,民國二十二年(1933〉刊本。
彭作楨等纂,《河北完縣新志》,1934年鉛印本。
武樹善編,《陝西金石志》,民國二十三年1934)陝西通志本。
王陶廬,《漢魏六朝磚文》,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
方濬益,《綴遺齋彝器款識考釋》,商務印書館1935年石印本。
王振鐸編,《漢代壙磚集錄》,考古學社專集第四種1935年。
何士驥等,《南北響堂寺及其附近石刻目錄》,國立北平研究院1936年。
[美]福開森,《歷代著錄吉金目》,廣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影印本。
郭玉堂,《洛陽出土石刻時地記》,民國三十年(1941)初版本。
容庚輯,《寶蘊樓彝器圖錄》, 1929年影印本。
容庚,《武英殿彝器圖錄》, 1934年哈佛燕京學社影印本。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北京:哈佛燕京學社影印本,1941年。
容庚編,《秦金文錄》,文物出版社。
容庚編,《漢金文錄》,文物出版社。
容庚著、張振林等摹補,《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容庚編,《叢帖目》,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80年。
三、 今人論著
丁福保,《古錢大辭典》,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丁福保,《歷代古錢圖說》,上海:上海書店,1986年。
支偉成《清代朴學大師列傳》,湖南:岳麓書社,1998年8月。
王壯弘,《碑帖鑒別常識》,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年。
王壯弘,《校碑隨筆增補》,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年。
王壯弘,《崇善樓筆記》,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年。
王壯弘,《六朝墓誌檢要》,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年。
王壯弘,《帖學舉要》,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年。
王壯弘,《藝林雜談》,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年。
王壯為,《書法叢談》,台北︰國立編譯館,1982。
王思社、焦德森、賴非《雲峰山石刻調查與研究》,山東:齊魯書社,1992年。
王鈞等編,《四山摩崖刻經》,知識出版社,1990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釋文》,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出版,2000年。
白益民,《三井帝國在行動:揭開日本財團的中國佈局》,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年9月。
白謙慎,《傅山的交往和應酬:藝術社會史的一項個案研究》,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年。
白謙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
白謙慎,《吳大澄和他的拓工》,北京:海豚出版社,2013年。
朱劍心,《金石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朱錫祿,《武氏祠漢畫像石》,山東:美術出版社,1986年。
朱錫祿,《嘉祥漢畫像石》,山東美術出版社,1992年。
仲威,《中國碑帖鑑別圖典》,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
仲威,《善本碑帖過眼錄》,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年。
仲威,《碑帖鑑定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仲威,《碑帖鑑定要解》,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5年。
李玄伯藏,《漢晉磚圖錄》,臺北:藝術圖書館,1974年。
李域錚等編《西安碑林書法藝術》,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年。
李慧,《陝西石刻文獻目錄集存》,三秦出版社,1990年。
吳鎮烽,《陝西金文彙編》,三秦出版社,1989年。
巫鴻,《時空中的美術—巫鴻中國美術史文編二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12月。
沈尹默等著,《中華藝林論叢》,臺北:文馨出版社,1976年。
岑仲勉,《金石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1月。
邱德修編,《商周金文總目》,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5年。
邱德修編著,《商周金文集成釋文稿》,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5年。
河南省博物館等主編,《中嶽漢三闕》,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碑誌敘錄》,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
香取潤哉,《近代日本書道の祖--日下部鳴鶴》,台北:蕙風堂,2013年9月。
馬子雲,《碑帖鑒定淺說》,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6年。
馬子雲、施安昌,《碑帖鑒定》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
馬宗霍,《書林藻鑒》,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馬成名,《海外所見善本碑帖錄》,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4年。
馬衡,《凡將齋金石叢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馬寶山,《書畫碑帖見聞錄》,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
施安昌,《善本碑帖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
高文,《漢碑集釋》,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85年。
宮衍興,《濟寧全漢碑》,山東:齊魯書社,1990年。
泰安市文物局編,《泰山石刻大全》,山東:齊魯書社,2006年。
殷蓀,《中國磚銘》,江蘇:江蘇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年。
徐自強主編,《北京圖書館藏墓誌拓片目錄》,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袁維春,《秦漢碑述》,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1990年。
袁維春,《三國碑述》,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1993年。
陳直,《秦漢瓦當概述》,香港:神州圖書公司,1973年。
陳忠凱等著,《西安碑林博物館藏碑刻總目提要》,線裝書局,2006年。
陳振濂,《維新:近代日本藝術觀念的變遷-近代中日藝術史》,浙江:浙江古籍初版社,2006年10月。
梁披雲,《中國書法大辭典》,香港:書譜出版社,1984年。
陸明君《簠齋研究》,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005年1月。
張小莊,《趙之謙研究》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008年8月。
張西帆,《善本碑帖品目》,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
張沛,《昭陵碑石》,三秦出版社,1993年。
張意,《文化與符號權力:布爾迪厄的文化社會學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7月。
張彥生,《善本碑帖錄》,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張鴻傑《咸陽碑石》,三秦出版社,1990年。
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北京:科學出版社1957年。
郭榮章,《石門摩崖刻石研究》,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年。
喻蘭,《書法新鑒:碑帖新鑒》,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
華人收藏家大會編,《收藏文化研究》,上海:華人收藏家大會,2008年。
馮天瑜,《“千歲丸”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國觀察》,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楊家駱,《清人書學論著》,台北︰世界書局,1990年。
楊家駱,《近人書學論著》,台北︰世界書局,1990年。
楊震方,《碑帖敘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楊殿珣,《石刻題跋索引》,台北:商務印書館,1957年。
趙力光,《中國古代瓦當圖典》,文物出版社,1998年。
趙汝珍編著,《古玩指南》,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
趙康民、李小萍,《臨潼碑石》,三秦出版社,2006年。
葉昌熾,《語石》,《語石•語石異同評》,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蔣文光、張菊英,《中國碑帖藝術論》,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1993年。
蔣英炬、吳文祺《漢代武氏墓群石刻研究》,山東:山東美術出版社,1995年。
賴非,《齊魯碑刻墓誌研究》,山東:齊魯書社,2004年。
顧峰,《雲南碑刻與書法》,雲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廖新田,《清代碑學書法研究》,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年6月。
蘇友泉,《吳昌碩生平及書法篆刻藝術之研究》,台北︰蕙風堂,1995年。
釋聖嚴,《金山有礦》,台北:法鼓文化,1998年。
劉景龍、李玉昆,《龍門石窟碑刻題記匯錄》,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
駱承烈彙編,《石頭上的儒家文獻─曲阜碑文錄》,山東:齊魯書社,2001年。
四、外文譯著
井上清著,宿九高、林少華、劉小冷等譯,《日本帝國主義的形成》,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布爾迪厄著,包亞明譯,《文化資本與社會鍊金術—布爾迪厄訪談錄》,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
湯木森著,馮建三譯,《文化帝國主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
王靜芬著,毛秋瑾譯,《中國石碑—一種象徵形式在佛教傳入之前與之後的運用》,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4月。
坂本雅子著,徐曼譯,《財閥與帝國主義:三井物產與中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
富田升著,趙秀敏譯,《近代日本的中國藝術品流轉與鑒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阿倫特編,張旭東、王斑譯《啟迪:本雅明文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9月。
柯馬丁著,劉倩譯,《秦始皇石刻—早期中國的文本與儀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楊美惠著,趙旭東、孫珉譯《禮物、關係學與國家:中國人際關係與主體性建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
雷德侯著,張總等譯《萬物:中國藝術中的模件化和規模化生產》,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
雷德侯著,許雅民譯《米芾與中國書法的古典傳統》,杭州:中國美術出版社,2008年。
關西中國書畫收藏研究會編著,蘇玲怡、黃立芸、陳建志等譯,《中國書畫‧日本收藏—關西百年收藏記事》,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15年。
五、學位論文:
吳濟仲,《晚清金文學研究》,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李陽洪,《梁章鉅的書法題跋與翁方綱的關係》,西南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05年。
何碧琪,《翁方綱與乾嘉時期碑帖書風及鑑藏文化》,台北: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年。
林容加,《中國書法對日本「唐樣書」影響之研究—兼探日本出版書法全集物涵攝之中國書法文化》,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年。
香取潤哉,《「昭和書豪」山本竟山—日本治台時期旅臺書家研究》,台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中國書畫組碩士論文,2006年。
黃世錦,《清代金石學對書法的影響》,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
程仲霖,《晚清金石文化研究》,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論文,2013年。
蔡宜璇,《古樹新花︰吳昌碩的石鼓文》,台北: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六、期刊論文:
王文英,〈三井財閥形成研究〉,《蘇州大學學報》,2004年7月,第四期。
王正華,〈藝術史與文化史的交界:關於視覺文化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2001,第32期,頁76-89。
王正華,〈女人、物品與感官慾望:陳洪綬晚期人物畫中江南文化的呈現〉,《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002年,第10期,頁1-57。
王正華,〈生活、知識與文化商品:晚明福建版「日用類書」與其書畫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3年,第41期,頁1-85。
王正華,〈乾隆朝蘇州城市圖像:政治權力、文化消費與地景塑造〉,《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5年,第50輯,頁115-184。
王正華,〈羅振玉的收藏與出版:「器物」、「器物學」在民國初年的成立〉,《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2011年9月,第31期,頁277-325。
王正華,〈走向「公開化」:慈禧肖像的風格、運作與形象塑造〉,《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2012年3月,第32期。
王冬齡,〈趙之謙的書法篆刻藝術〉,《書法》,第26期,1982年9月。
王淵清,〈對清代碑學的成因及其文化意義的現代解釋〉,《書法研究》,1994-2。
王岡,〈乾嘉道的碑學新聲〉,《書法研究》,1990-3。
方波,〈文化資本與文化商品:明代江南私家刻帖的一個面向〉《文藝研究》2012年第12期,頁110-116。
白謙慎,〈清初金石學的復興對對八大山人晚年書風的影響〉,《故宮學術季刊》, 12︰3,1995春。
田梅著,蔡家丘譯,〈田長霖東亞研究中心及史達圖書館〉,《漢學研究通訊》27:2,總106期,2008年,頁53-56。
任曉煒,〈晚清士大夫與碑帖收藏〉,《收藏》,2013年017期,頁98-101。
朱樂朋,〈翁方綱的金石考察活動〉,《山東科技大學學報》2007年第9卷第1期,頁75-77。
西林昭一,〈清代的書法流派〉,《藝術家》,19︰6,1984.11。
伊藤滋撰,谷川雅夫譯,〈日本書道博物館與三井聽冰閣的拓本收藏〉,《中國書法》,1992年第四期,頁50-52。
李明,〈從"墨法”道拓本—道咸年間金石畫家山水畫與金石學關係的一種假說〉,《藝術設計研究》,2012年2期,頁15-21。
阮圓,〈近代日本的書法革新:論六朝派及中村不折的中國式碑學風〉,《清華學報》,2010年九月,新四十卷第三期,頁485-511。
何平立,〈略論晚清碑學人文精神與社會變革思潮〉,《學術月刊》2000年第10期,頁67-72。
何如月,〈碑刻文獻在歷史研究中的價值-以《金石錄》和《集古錄》為例〉,《考古與文物》,2005年第4期,頁89-92。
沈揆一,〈19世紀晚期和20世紀初上海與日本之間的美術交流〉,《美術館》,2008年第1期,頁133-141。
沈揆一,〈吳昌碩和海上金石畫派〉《與古為徒──吳昌碩書畫篆刻學術研討會》,2007年澳門藝術博物館,頁222-229。
沈津,〈美國主要東亞圖書館所藏中國古籍文獻及其展望〉《國家圖書館館刊》,2001年,90 (1),頁97-114。
汪燕翎,〈故物與新詞:近代西學衝擊下的古器物研究〉《西南大學民族學學報》,2016年第7期,頁212-216。
林春鵬,〈略論康有為尊碑的思想淵源〉,《書法研究》,1991-2。
胡建人〈石鼓文歷代拓本考〉,《寶雞文理學院學報》,1995年第2期總第53期,頁111-113。
河內利治〈引自明治時代之書論的考察〉《紀念傅狷夫教授—現代書畫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2007年,頁127-138。
洪再新,〈自立於國際藝術市場上的”遺老”—試論羅振玉流亡京都期間的學術建樹與藝術交易〉《中國美術學院學報》2010年,第一期。
桑椹,〈沈樹鏞與晚清印人交遊考略_以碑帖鑒藏印為中心〉《榮寶齋》2016年,頁214-227。
馬欽忠〈論書法學和書法史學的幾個方法論問題〉《二十世紀書法研究叢書:品鑑評論篇》,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12月,頁589-605。
郭玉海,〈試論傳拓的歷史角色和地位〉《故宮學刊》,2008年第四輯,頁487。
簡月娟〈書法美學研究方法論的省思〉《興大中文學報》2006年,第18期,頁213-232。
莫家良〈近百年來中國書學研究的發展〉《書法研究》,上海書畫出版社,1999年第6期,頁70-86。
侯開嘉,〈清代碑學的成因及碑帖論戰的辨析〉,《美術史論》,1988︰2。
封治國,〈項元汴書畫收藏的遞藏鏈研究—以安國和文氏父子為例〉《美術史研究》2011年06期,頁77-91。
徐文平,〈古代碑帖、刻帖與碑拓市場探析〉上,《榮寶齋》2015年七月,頁262-271。
徐文平,〈古代碑帖、刻帖與碑拓市場探析〉下,《榮寶齋》2015年八月,頁244-253。
徐興慶,〈近代日中知識份子的自他認識 ─從思想交流史的角度探討〉〈近代日中知識人における自他認識―思想交流史からのアプローチ―〉,京都: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2013 年,頁1-18。
耿慧玲,〈從金石學探索史學方法中的座標觀念〉,《止善》,2010年12月第九期,頁55-79。
黃雅宜,〈日下部鳴鶴與楊守敬的交流〉《書畫藝術學刊》,台灣藝術大學,2012年6月,頁421-448。
趙力光,〈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東亞圖書館藏中國金石拓片略述〉《碑林集刊》,2007年13期,頁1-8。
許雅惠,〈評Patricia B. Ebrey, Accumulating: The Collections of Emperor Huizong〉《新史學》二十一卷三期,2010年9月,頁241-248。
陳振濂,〈「金石學」研究的當代意義與我們的作用〉《西泠印社社刊》,2009年3月,總第二十三期,頁4-9。
陳雅飛,〈乾嘉幕府的碑帖風尚—以錢泳為視角〉《書海觀瀾》二,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8年,頁147-180。
陳玉龍,〈鄰邦一衣帶水,翰墨萬斛深情—中日書法藝術交流的歷史回顧與前瞻〉《中日文化與交流》(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85年),頁99-120。
程章燦,〈拓本聚瑛—芝加哥富地博物館藏中國石刻拓本述論〉,《中國文化研究》,2012年秋之卷,頁27-35。
程章燦,〈玩物:晚清士風與碑拓流通〉,《學術研究》2015年第12期,頁141-150。
傅申,〈王鐸及清初北方收藏家〉,《朵雲》,1991年第一期。
傅申,〈明末清初的帖學風尚〉,台北:何創時基金會,1996年。
葉碧苓,〈楊守敬對日本書法的影響〉,《1995書法論文選集》。
楊明剛,〈清代碑學轉向的革命意識〉,《雲南社會科學》,2013年第四期,頁177-181。
鄭大華,〈包世臣與嘉道年間的學風轉變〉,《安徽史學》,2006年第四期,頁42-48。
暴鴻昌,〈清代金石學及其史學價值〉,《中國社會科學》,1992年第5期,頁209-233。
應成一,〈碑學與帖學〉,《書法研究》,1980年第二期。
劉兆程,〈羅振玉的碑帖收藏概述〉,《藝術品》,2015年第11期,頁10-21。
劉連香,〈得知千載下時有打碑聲—美國富地博物館藏中國拓本〉,《文史知識》,2012年10月,頁69-75。
魏麗莎,〈吳昌碩與白石六三郎〉,《浙江工商學報》,2009年第一期,頁70-74。
貳、 外文:
一、參考圖版
二玄社編,《原色法帖選》,東京:二玄社
三井文庫編,《聽冰閣舊藏碑拓名帖撰--三井文庫別館藏品圖錄》,東京:三井記念美術館,1998年。
二、日文專書
二玄社編,《書蹟名品叢刊˙總索引》,東京:二玄社,1981年。
二玄社編,《二玄社書道美術圖書目錄 2004》,東京:二玄社,2004年。
二玄社編,《二玄社書道美術圖書目錄 2005》,東京:二玄社,2005年。
二玄社編,《二玄社の五十年》,東京:二玄社,2005年。
三井文庫編集,《三井家文化人名錄》,東京:三井文庫,2002年。
三井文庫別館,《1995年新春展展示目錄:館藏 聽冰閣舊藏の拓本名帖》,東京:三井文庫,1995年。
玉村霽山,《法帖學》,京都:同朋舍,1896年。
足立豐、石田肇,《書道金石學》,京都:同朋舍,1896年。
榊莫山,《書の歴史 中国と日本》,大阪:創元社,1970年。
近藤高史,《明治書道史夜話》,東京:藝術新聞社,1991年。
冨田昇,《流転 清朝秘宝》,東京:東京放送出版協會,2002年。
鈴木廣之,《好古家たちの19世紀》,東京:吉川弘文館,2003年。
《墨》第45號-11月號,東京:藝術新聞社出版,1983年。
《墨》第63號-11月.12月號,東京:藝術新聞社出版,1986年。
《墨》第110號-9 .10月號,東京:藝術新聞社出版,1994年。
《墨》第113號-3 .4月號,東京:藝術新聞社出版,1985年。
《墨》第114號-5 .6月號,東京:藝術新聞社出版,1995年。
書論編輯室,《書論第二號》,京都:書論研究會,1955年。
書論編輯室,《書論第五號》,京都:書論研究會,1955年。
書論編輯室,《書論道第六號》,京都:書論研究會,1955年。
書論編輯室,《書論第九號》,京都:書論研究會,1955年。
書論編輯室,《書論第十一號》,京都:書論研究會,1977年。
書論編輯室,《書論第十四號》,京都:書論研究會,1979年。
書論編輯室,《書論第二十六號》,京都:書論研究會,1990年
三、日文論文
大庭脩,〈江戶時代に舶載された法帖の研究〉《書學書道史研究》(東京:書道研究會,1998年),頁3-27。
中田勇次郎,〈明治時代の書における伝統と革新〉,《中田勇次郎著作集》,卷六,東京:二玄社,1985年10月,頁280-298。
中田勇次郎,〈日本印章概說〉,《中田勇次郎著作集》,卷十,東京:二玄社,1987年4月,頁375-783。
中村史朗,〈「大河內文書」にみる明治期の日鍾書法交流-楊守敬來日前後の事情をめぐって〉,《書學書道史研究》Vol.2008(2008)No.18,頁31-41。
近藤高史,〈現代書の源流 幕末の三筆と近代書道〉,《圖說 日本書道史》12,東京:藝術新聞社,1992年7月。
伊藤滋,〈「石鼓文‧整拓最旧本」考〉《墨》2013年11-12月225號,2013年12月,頁116-119。
洪再新,〈ストックホムから東京へ〉,《うごく モノ—時間•空間•コンテクスト—》,東京:東京国立文化財研究所,2004年。
杉村邦彥,〈楊守敬と日下部鳴鶴—近代中日書法交流史の发端〉《書學書道史研究》Vol.1994(1994)No.4,頁29-44。
杉村邦彥,〈日下部鳴鶴の山本竟山に与えに書簡〉《新書鑑》231號-248號,1994年7月-1995年11月,奈良:雪心會。
杉村邦彥,〈楊守敬の來日とその影響に関する幾つかの問題〉《書學書道史研究》Vol.2000(2000)No.10,頁23-35。
富田淳,〈槐安居コレクションと聴氷閣コレクション―高島菊次郎氏と三井高堅氏〉《関西中国書画コレクションの過去と未来》頁57-70。
四、英文論文
John Calvin Ferguson,Outlines of Chinese art,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19.
Dorothy C. Wong, Chinese Steles: Pre-Buddhist and Buddhist Use of a Symbolic Form,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4.
Martin Kern, The Stele Inscriptions of Ch’in Shih-huang: Text and Ritual in Early Chinese Imperial Representation, New Haven: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2000.
Lothar Ledderose, Rubbings in Art History, ”Catalogue of Chinese Rubbings from the Field Museum,1981,pp.xxviii-xxxvi.
Sherman, Roger (1982) "Acquisition of the Mitsui Collection by the East Asiatic Libra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Journal of East Asian Libraries: Vol. 1982: No. 67, Article 2
Aida Y Wong ,"Reforming Calligraphy in Modern Japan: The Six Dynasties School and Nakamura Fusetsu’s Chinese ‘Stele’ Style." The Role of Japan in Modern Chinese Art. Ed. Joshua A.Fogel.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3. 13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