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夏偉清 Hsia, Wei-Chin |
---|---|
論文名稱: |
中國青年服務社假期活動服務員服務經驗對其生涯發展影響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impacts of voluntary serving experiences upon career development for the China Youth Service Association (CYSA) attendants. |
指導教授: | 顏妙桂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3 |
中文關鍵詞: | 中國青年服務社假期活動服務員 、服務經驗 、生涯發展 |
英文關鍵詞: | CYSA attendants, Voluntary serving experience, Career development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0 下載: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國青年服務社假期活動服務員參與服務的動機、了解服務經驗過程以及個人對服務經驗的省思,並探討服務經驗與其生涯發展之關聯。本研究採取現象學取向之質性研究,以滾雪球式取樣方式邀請六位研究參與者,進行深度訪談以蒐集資料。獲得研究結果如下:
研究參與者最初參與動機為「參與救國團活動的感動」、「感受不同生活方式」、「追求個人成就感」、「與學校課程接軌」、「對訓練活動感興趣」。參與訓練及服務活動後,持續參與動機則轉變為「對組織的回饋」、「對組織的認同」、「基於傳承的責任」、「服務伙伴的影響」、「服務活動產生正面感受」、「對活動的熟悉感」、「增加個人經驗」。
研究參與者對服務經驗的省思可分為「個人內在改變」、「人際相處」、「協助個人社會化」三部分。個人內在改變如涵養人格態度、奠定基本能力、培養挫折容忍力、勇於面對挑戰、感受正向經驗;人際相處部分包含取得他人認同、結交知心好友、奉獻自身專長;協助個人社會化則如提供職業試探、獲得歷練機會、體驗不同生活。
服務經驗對個人生涯發展之影響包含職業尋求、待人處事、生活調劑三方面:職業尋求方面影響尋職意願、促成職業轉換以及增加轉業決心;待人處事部分如培養人格態度、善於協調工作、勇於面對挑戰;生活調劑部分為提供生活調平衡、獲得休閒管道、體會歸屬感受、結識知心好友、提供嚕友聯繫。
本研究根據研究發現與結論提出建議供相關機構組織及未來研究者參考。
關鍵字:中國青年服務社假期活動服務員、服務經驗、生涯發展
The attendants of CYSA have a nickname called “Lulal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aimed for the motivation to be Lulala attendants, personal reflection upon the voluntary serving experiences,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voluntary serving experiences and personal career development. Based on phenomenology approach, this study invited six participants by snowball sampling. The results are listed as follows:
The motivation of taking part in the drill of Lulala include the pulsation when joining China Youth Corps activities, experiencing different ways of life, the pursuit of achievement, connection to the college curriculum, and being interested in the drill. After participating in the drill and activities, the motivation was transferred. The transferred motivation included feedback toward the organization,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organization, duty to passing down organization’s tradition, influence of the peers, positive feeling generating from joining serving activities, familiarity with the activities, and enhancing personal capabilities.
The reflection that research participants have for the voluntary serving experience can be separated into three aspects: intra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socializing aspect. The intrapersonal aspect includes cultivated personalities, acquired skills, tolerated adversities, confronted challenges, and tasted positive experiences. The interpersonal aspect contains being accepted by others, consorting with intimate good friends, dedicating personal specialty. The socializing aspect includes providing the occupation probe, additional chance for drilling, and experiencing different lifestyle.
The influence that the voluntary serving experiences have on personal career development can be separated in three aspects: occupation seeking,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 and relieving personal life. In occupation seeking aspect, the experiences help the participants raise their interests in specific career and become the assistance for career transition. In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 aspect, the experiences make participants be more familiar with matters in interacting with others and daring to confront challenges. In relieving personal life aspect, the experiences apply participants chance to consort friends, join additional leisure activities, and acquire the feeling of belongingness.
Based on the findings above, suggestions were offered to affiliated organizations and further researches.
KEYWORDS: CYSA attendants (Lulala), Voluntary serving experience, Career development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內政部志願服務網(2008)。志願服務現況。2008年6月7日。取自http://vol.moi.gov.tw/now.aspx
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編(1992)。飛躍青春四十年: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成立40週年團慶特刊。台北市:幼獅。
王培瑾(1997)國中教師生涯轉變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余建業(1999)。回首來時路:救國團與我。台北市:幼獅。
何振宇(1996)。青少年福利服務義務工作人員對專業倫理的認知、困擾、及其因應之研究--以「幼獅育樂營」義務張老師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何福田、簡春安、葉重新、張慶勳、林建隆(1991)。大專校院學生參與社會服務之研究。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委託研究。
呂雅燕(2005)。大學社團參與經驗對其畢業後生涯發展影響之研究—以東吳大學畢業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學生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增祿、呂民璿、王美珍(1993)。八十年度大專學生社會服務對象之意見調查研究。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委託研究。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中心研究。
李增祿(1992)。青年參與社會服務之探討。東海學報,33,235-246。
李鍇偉(2001)。慈濟精神對慈濟教師生涯發展之影響研究-以台北市國小慈濟教師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志願服務法(2001)。
吳坤良(2006)。志工的參與動機、服務學習、參與程度與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佳燕(2003)。國家公園志工解說員離職因素之探討。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建明(2008)。非營利組織志工參與動機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台東縣救國團所屬社會基層團務組織志工為例。國立台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吳美惠、吳春勇、吳信賢(1995)。義工制度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心理。
吳淑鈺(2000)。太魯閣國家公園義務解說員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宋世雯(2000)。成人參與志願服務之工作投入與滿足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少茹(2004)。台北市扶輪社社員參與社會服務滿足感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幸台(1989)。我國國小教師生計發展之研究。輔導學報,12,265-298。
林東泰(1997)。青年對志願服務之看法。台北:青輔會。
林招蓉(2004)。社區志工參與國民小學生命教育課程服務學習經驗之研究--以嘉義市興仁社區發展協會成員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美珠(1994)。家庭主婦與志願服務對家庭關係的影響。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瑞卿(2006)。志願工作者心理契約違反對工作滿意及離職意向之研究-以義務「張老師」為例。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萬億(1993)。現行公務機關義工人力運用情形之探討。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金樹人(1997)。生涯諮商與輔導。台北:東華。
施孋娟(1984)。志願服務人員工作動機與工作滿足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台北:巨流。
胡愈寧(1984)。志願工作者在社會服務過程中之工作分析-以義務張老師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徐曼瑩(1997)。生涯規劃。台北:華杏。
許良后(2006)。助念團志工參與動機及其成長之研究-以西方蓮社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張春居(2003)。志工的休閒活動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以救國團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張英陣(2006)。志願服務的發展趨勢。研習論壇月刊,63,1-8。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5)。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添洲(1993)。生涯發展與規劃。台北:五南。
張德聰(1999)。運用焦點解決法於成人生涯轉換諮商效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金英、余宣憓、陳慧真、林怡臻(2001)。大學參與服務性社團對個人生活經驗之影響。生活應用科技學刊,2(4),353-380。
陳金貴(2003)。志願服務的內涵。人事月刊,36(5),6-14。
陳金貴(1994)。美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台北市:瑞興。
陳武雄(2004)。志願服務理念與實務。臺北市:揚智。
陳秋蓉(2001)。國民小學家長參與學校義務工作的動機和滿意度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泰元(2003)。國人參與志願服務之決定性因素。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淑貞(1998)。文化義工生涯規劃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儀珊(1989)。婦女志願工作者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湖中鴨(譯)(1989)。志願服務動機淺介。社會福利,75,33-35。
黃乙軒(2006)。「張老師」基金會台北分事務所志工管理之研究:生涯管理的觀點。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天中(1995)。生涯規劃概論:生涯與生活篇。台北市,桂冠。
黃志弘(2004)。成人參與志願服務工作其人格特質、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明慧(1987)。志願服務機構組織環境與志願工作者工作滿足之研究--以張老師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黃惠惠(1998)。邁向成熟—青年的自我成長與生涯規劃。台北:張老師。
黃富順、陳如山、黃慈編(2006)。成人發展與適應。台北:空中大學。
葉良琪(2000)。醫院志願管理內在動態系統之研究—以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為例。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曾華源、曾騰光(2003)。志願服務概論。臺北市:揚智。
彭淑芬(2002)。非營利組織公益活動策略規劃之研究-以救國團假期青少年活動為例。銘傳大學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彭敏松(2006)。成人參與學校志願服務學習歷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程紹平(2003)。縣市救國團社會義工參與志願服務凝聚力之質性研究。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馮懷德(2002)。非營利組織志願工作者離職相關因素之探討研究-以救國團義務張老師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永森(2002)。社團經驗對初任教師班級經營影響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教育行政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趙珍妮(1989)。義務「張老師」在織訓練方案之評估研究--以大台北地區四個「張老師」中心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漢賢(主編)(1991)。社會工作辭典。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中心。
賴玫凰(2003)。家庭主婦志工參與動機、督導關係與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簡秀昭、孫本初(1998)。公部門志工管理(上)。人事月刊,26(3),11-25。
蕭秀玲(1984)。志願人員對社區服務工作之認知及滿足感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蕭慧津(2001)。國中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之研究—以終身學習四面向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嚕卅七編(2007)。蓉弦廿二版。未出版(中國青年服務社自編)。
羅文基、朱湘吉、陳如山(1991)。生涯規劃與發展。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鐘任琴(1989)。救國團基層社會團務組織氣氛與義務工作同志工作滿足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西文部分
Beigbeder, Y. (1991). The role and status of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volunteers and organizations : the right and duty to humanitarian assistance. Dordrecht,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Groups.
Creswell, J. W. (1998).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five traditions. Thousand Oaks, CA: Sage.
Ellis(1993). Volunteerism as an enhancement to career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mployment Counseling, 30(3), 127-132.
Fenzel, M.; Peyrot, M.; Speck, S.; Gugerty, C. (2003, April) Distinguishing attitudinal and behavioral differences among college alumni who participated in service-learning and volunteer servi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hicago, IL.
Fischer, L. R. & Schaffer, K. B. (1993). Older volunteers: a guide to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wbury Park, California : Sage Publications.
Francies, G. R. (1983). The volunteer needs profile: A tool for reducing turnover. The journal of volunteer administration. 1 (4), 17-33.
Heppner, M. J. (1998). The career transition inventory: measuring internal resources in adulthood.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18 (1), 33-39.
Herr, E. L., Cramer, S. H., & Niles, S. G.(2004). Career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through the lifespan: Systematic approach(6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Krumboltz, J. D. (1994). Improving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 from a social learning perspective. In M. L. Savickas & R. W. Lent(Eds.), Convergence in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ies: Implications for science and practice, pp. 9-31, Palo Alto, CA: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Lefrancois G. R.(1990). The lifespan. Belmont, Calif. : Wadsworth Pub. Co.
Levinson, D. J. (1996). The season of a woman’s lif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Mortimer, J. T. and others(1992). Influences on Adolescents' Vocational Development: Berkeley, CA: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ivce No. ED352555)
Patton, M. Q. (2002).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methods(3rd ed).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 Sage Publications
Robbins, P. I.(1978). Successful midlife career change. New York:AMACOM.
Schlossberg, N. K.(1984). Counseling adults in transition. New York:Springer.
Sharf, R. S.(2002). Applying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 to counseling (3rd ed.). Monterey, CA: Brooks/Cole.
Smith, D. H.(1981). Altruism, volunteer and volunteerism. Journal of voluntary action research. (10), 21-36.
Super, D. E.(1990). A 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In D. Brown, L. Brooks, & Associates(Eds.),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 (2nd ed.). San Francisco, Oxford:Jossey-Bass.
Telep, V. G.(1986). The relationship of volunteer perception of organization climate to volunteer work satisfaction. Ph. D Dissertation of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