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洪子涵 Hung, Tzu-Han |
---|---|
論文名稱: |
電影《無間道》和《神鬼無間》之文化意象比較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ultural images in film between " Infernal Affairs " and "The Departed" |
指導教授: | 劉立行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圖文傳播學系 Department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5 |
中文關鍵詞: | 表現形式 、文化意象 、改編電影 |
英文關鍵詞: | visual form, cultural images, adaptation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197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8 下載:4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電影是文化的表徵之一,亦是當代社會中快速傳遞文化意識、民族理念的一種途徑。在全球化與後殖民主義的背景下,好萊塢電影以其強勢的行銷手法和資金,長期佔據各國電影主流市場,其中改編他國賣座電影亦是其慣用的操作手法之一。 近年好萊塢更掀起了一股亞洲電影改編風潮,透過中西文化風情的轉換及表現形式之差異,能使相同的劇本激盪出不同的火花。由香港電影經典黑幫電影《無間道》,於亞洲地區創下票房佳績,在華人地區引起一股警匪片旋風 。而後《無間道》的劇本獲得美國導演Martin Scorsese之青睞,注入西方文化重新拍攝,名為《神鬼無間》,該片上映後與《無間道》的命運大相逕庭,除了在歐美地區廣受好評外,更榮獲多項奧斯卡金像獎,卻在港台地區則普遍評價不高。
電影作為一門「綜合藝術」,無論建築、雕塑、舞蹈、繪畫、音樂、文學、戲劇等各類先輩藝術的許多傳統,都有部份被電影沿用,因此電影是一種必須奠基於他種藝術的藝術。電影的拍攝手法及視覺形式之表達,與文化系統及美學思維有著緊密的連結。 本研究主要以文本分析方式進行,透過葛雷瑪斯(Greimas)所提出之敘事語意分析理論,解構出電影文本之敘事結構,再將文本內容劃分為時代背景與文化、表現手法,以及聲音與對白分析等三大類別,深入探討比較,援引相關文獻、影視理論等作為輔助的推論,期望從外顯的「表現形式」及內隱的「文化意象」中,深入探究中西文化系統、美學觀點,如何影響到其電影作品的表達,以何種形式呈現,企圖了解外在形象背後所潛藏之內含意義及其文化意識形態。
Hollywood films have occupied the main-stream market of every country with its strong marketing strategy and bankroll. In recent years the trend of adapting Asian movies has blown up in Hollywood. The transform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customs and the difference of performing ways make the same scrip spark different sparks. Hong Kong classic gangster film” Infernal Affairs” created success at the box office in Asia and gangster film raised a burst of upsurge in Chinese region. Infernal Affairs’ script obtained American director, Martin Scorsese, favor. The director reshot Infernal Affairs by adding western culture and then named the film “The Departed”, and it’s well-received and won several awards of Oscar, but it is generally not highly regarded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The way of filming and the expression of visual forms are closely linked to culture system and aesthetic thinking. This study quoting relevant documents, film theories, narrative theories and so on as assisted inferences, intends text analysis, and it divides the elements of the film into the actor roles, body languages, costumes, background music and settings to carry out an exhaustive comparative research. Wit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film texts of Infernal Affairs and Departed, expect to make a thorough study on how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systems and aesthetic perspectives affect the expressions of the film and on what forms to be presented form the explicit visual forms and implicit culture images and attempt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s and culture ideology hidden behind external images/characters.
一、中文文獻
王文正(2011)。電影文化意像。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
王立民(2008)。中西方繪畫的傳統美學思想。文藝研究,2008(10),149-150。
王岳川(1999)。現象學與詮釋學文論。大陸:山東教育出版社。
王菲林(1986)。當代美國電影批評和理論。電影欣賞,4(19) ,6-13。
尤煌傑(2007)。宇宙觀與透視法的表現:中西視覺藝術在透視法所呈現的差異。哲學與文化,31(1),181-200。
史俊英(2006)。從中西思維方看中西戲劇。重慶工學院學報,12(20),125-127
李丁讚(1996)。「邊緣帝國」:香港、好萊塢和(殖民)日本三地電影對台灣擴張之比較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1,141-170。
朱家昆(2008)。香港類型電影漫談。大陸:長江文藝出版社。
朱維忠(1986)。警匪電影類型發展簡史。電影欣賞,22(4),8-14。
汪獻平、王平(2007)。對亞洲電影翻拍與好萊塢的全球戰略。電影藝術,2007,4,105-107。
沈乃慧(2013)。李安的中國奇幻想像:解析電影《臥虎藏龍》。長庚人文社會 學報,6(7),197-211。
林逸安(2005)。中國繪畫與生活題材初探。造型藝術學刊,2005,127-146。
周慶華(2007)。語文教學方法。台北:里仁。
金鍵(2007)。是明燈還是幻象?《神鬼無間》。電影欣賞,25(3),80-83。
胡智鋒(2013)。影視文化概論。 台北市:新銳文創。
范麗芳(2009)。空間意識在中外繪畫中的體現。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9(2),76-77。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
馬行奎(2007)。中國山水畫與西方風景畫構圖之比較。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7(5),152-155。
孫祖玉(2008)。電影藝術中的東方修辭視覺化研究-以電影《李小龍傳》為例。商業設計學報,12,157-174。
孫祖玉、姚村雄(2008)。電影藝術體現的中國視覺文化研究-以電影《大地》為例。設計研究學報,2,10-30。
陳筱筠(2016)。情感作為概念:從焦慮情感看《無間道》系列的身分建構與經營策略。文化研究季刊,155,19-34。
陳曉偉(2006)。從繪畫到銀幕:中西古典繪畫與電影影像關聯探析。中州學刊,2006(2),241-244。
張譽鋮(2012)。警匪片中暴力美學的符號反思。商情,18,94。
黃美序(2013)。戲劇欣賞:讀戲.看戲.談戲。台北:三民。
鹿炳君、譚紅梅(2007)。從透視看中西傳統繪畫審美觀念不同。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117-118。
梁漱溟 (2002)。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台灣:臺灣商務。
曾西霸(1988)。走入電影天地。台北:志文。
楊靜(2011)。中西戲劇審美差異。文藝生活,11,38-44。
詹成(2007)。香港黑幫電影中的男性形象探析。惠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7(2),124-126
廖金鳳(2001)。電影指南:警匪犯罪、恐怖驚悚、歌舞音樂、文藝愛情。台北市:遠流。
寧夏(2007)。攝影與西方繪畫空間觀念的演變。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5),110-111。
劉立行 (2009)。國家電影制度:政治、經濟、文化、產業之理論與實務。 台北:正中。
劉立行(2012)。當代電影理論與批。台北:五南。
劉信成(2010)。論中外戲劇對「仇殺親人」題材之詮釋。北臺灣科技學院通識學報,2010,6,119-128。
劉麗娟(2009)。中西方繪畫藝術的比較與方展研究。長春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8(1),155-157。
潘天壽(1997)。潘天壽談藝錄。台北:中華文物學會。
鄭樹森(2005)。電影類型與類型電影。台北:洪範。
蘇明如(2004)。解構文化產業。高雄:春暉。
羅永生(2007)。殖民無間道。香港:牛津大學。
Aumont, J., & Marie, M. (1996) 。當代電影分析方法論(吳珮慈譯)。台北市:遠流。(原著出版於1988年)。
Bywater, T., & Sobchack, T. (1997)。電影批評面面觀(李顯立譯)。台北市:遠流。(原著出版於1989年)。
Fiske, J. (1995) 。傳播符號學理論(張錦華等譯)。台北市:遠流。(原著出版於1990年)。
Giannetti, L. (2005)。認識電影(焦雄屏、曾偉禎、林宜欣譯)。台北市:遠流。(原著出版於1996年)。
Jensen, K. B., & Jankowski, N. W., (1996)。大眾傳播研究方法—質化取向(唐唯敏譯)。台北:五南。(原著出版於1991年)。
Kawin, B. (1996)。解讀電影(李顯立譯)。台北市:遠流。(原著出版於1992年)。
Metz, C. (1996)。電影語言—電影符號學導論(劉森堯譯)。台北市:遠流。
(原著出版於1994年)。
Morley, D. (1996)。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馮建三譯)。台北:遠流。(原著出版於1992年)。
Riessman, C. K. (2003)。敘說分析(王勇智、鄧明宇譯)。台北市:五南。(原著出版於1993年)。
Rudolf, A. (1984)。藝術與視覺心理學 李長俊(譯)。台北:雄師圖書公司。
Schatz, T. (1999)。好萊塢類型電影—公式、電影製作與片場制度(李亞梅譯)。台北市:遠流。(原著出版於1981年)。
Stam, R., & Burgoyne, R., & Lewis, S. H., (1997) 。電影符號學的新語彙(張梨美譯)。台北市:遠流。(原著出版於1992年)。
Turner, G. (1997)。電影的社會實踐(林文淇譯)。台北市:遠流。(原著出版於1988年)。
Zettl, H. (2001)。映像藝術(廖祥雄譯)。台北市:志文。(原著出版於1973年)。
二、英文文獻
Denzau, A. T., & North, D. C. (1994). Shared Mental Models: Ideologies and Institutions. Kyklos, Fasc. 1, 3-31.
McArthur, C. (1972). Underworld USA. NY:The Viking Press.
Seiter, E. (1992). Semiotics, structuralism and television. In R. Allen (ed.),
Channels of Discourse, Reassembled. London: Sage. Pp. 125-45.
Warshow, R. (1962). The Immediate Experience. NY:Atheneum.
三、碩士論文
呂婉瑩(2007)。李安《斷背山》與張藝謀《十面埋伏》電影美學觀之比較
研究(碩士論文)。台南大學,台南市。
莊婷伃(2009)。男性「英雄形象」的鞏固與拆解-從《硫磺島浴血戰》到
《硫磺島的英雄們》、《來自硫磺島的信》(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彭光偉(2007)。全球化與好萊塢華裔導演—作品探討與型態分析(碩士論
文)。臺灣大學,臺北市。
四、網路資源
區嘉儀(民101年4月19日)。林夕《無間道》與《無間道》【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cantonpopblog.blogspot.tw/2012/04/blog-post_6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