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顏卲玫
論文名稱: 自行車通勤族的持續騎乘行為之探討
指導教授: 王順美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環境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2
中文關鍵詞: 自行車通勤行為持續綠色運輸
英文關鍵詞: cycle commuting, behavioral maintenance, green transport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5下載:1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運輸部門是僅次於能源及工業部門的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部門,為此,政府提出相關的運輸政策以達成節能減碳之效,鼓勵騎乘自行車是其中一項重要計畫。持續性的自行車騎乘行為,對於環境有實質的益處,因此本研究以自行車通勤族為研究對象,探討其持續騎乘自行車上、下班的行為。目的在瞭解自行車通勤族的持續騎乘行為的特質。本研究的主題涉及人們在自行車通勤行為之下的複雜心理,因此以質性研究作為研究取向。訪談、觀察和文件蒐集為本研究蒐集資料的方式,而後進行資料的編碼與分析。研究者與六位騎乘自行車通勤達3年以上的通勤族,訪談之內容為主要的資料分析來源。
    研究結果顯示自行車通勤族是騎乘自行車上、下班的主動學習者,他們藉由騎乘經驗獲得了騎乘自行車通勤的技能,接著是在騎乘經驗的反思中,認知騎乘自行車通勤的可行性,同時影響了他們對於騎乘自行車的態度。無論自行車通勤族是中性地看待騎乘自行車通勤的行為,或者視其為生活的一部分、賦予它環保意義,可見自行車通勤族在騎乘行為之後有所學習與成長。自行車進而將新技能、新觀點與新態度推及生活的各個面向: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以持續騎乘自行車通勤、鼓勵親友加入騎乘自行車的行列。
    研究者依研究結果,分別提出關於教育及後續研究之啟示與建議。教育啟示:1.增強自我效能是促使個人騎乘自行車通勤的首要任務;2.滿足自行車通勤族的安全需求為先;3.將外在動機轉化為內在誘因;4.形成開放且接納的自行車騎乘環境。

    Transport sector is the third contributor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in Taiwan. Government implemented policies in order to conserve energy and reduce carbon emission, and cycling is one of it. Maintaining cycling do really help environment, so the research aims to discuss the maintainability of commuters who cycle to work. The topic of the research involves people’s life experience and complex psychology, qualitative research was used. Interview, observation and documents collection are the way to collect data. The interview content from six cycling commuters who cycle to work over three years is the main data resource.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cycle commuters are active learners. They got cycling skill from cycling experiences, and perceived that cycling is workable from reflection. Cycling commuters’ attitudes toward cycling behavior is neutral, life or pro-environmental, showing that they learned and grown after cycle to work. Cycling commuters even extend their new skill, new perception and new attitude to their lif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 are: 1. to strengthen cyclists’ self-efficacy is primary; 2. to satisfy cyclists’ safe demand is important; 3. turning external motivation into internal incentive.

    謝誌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次 iv 表次 viii 圖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四節 名詞界定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綠色運輸(Green Transportation) 6 第二節 臺灣的自行車運輸發展 8 一、自行車產業既自行車使用概況 8 二、自行車的使用類型 9 三、自行車相關計畫的推動 10 四、自行車道系統 12 第三節 影響自行車使用之因素 13 一、都市型式對於自行車使用之影響 13 三、氣候對於自行車使用之影響 15 四、社會因素對於自行車使用之影響 16 五、個人態度及社經背景對於自行車使用之影響 17 第四節 行為模式 18 一、負責任環境行為 18 二、跨理論模式 20 三、經驗學習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0 第一節 質性研究取向 30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30 一、研究參與者的抽樣依據 31 二、研究參與者的背景簡介 31 第三節 研究設計 36 一、資料蒐集方式 36 二、研究工具 39 第四節 資料分析 42 一、資料分析方式 42 二、資料處理方式 42 第五節 研究倫理與信效度 46 一、研究倫理 46 二、研究信效度 47 三、研究限制 48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49 第一節 持續騎乘自行車通勤 49 一、騎自行車上、下班 49 二、自行車通勤行為之持續 50 第二節 自行車通勤的阻力及因應策略 53 一、通勤路上的絆腳石 53 二、行而未得,反求諸己 58 第三節 自行車通勤的助力及樂趣 62 一、通勤路上的墊腳石 62 二、騎乘自行車通勤樂趣多 67 第四節 自行車通勤之意義 70 一、自行車變成生活的一部份 70 二、騎乘自行車的環保論 71 第五節 自行車通勤的發酵作用 72 一、推己及人 72 二、生活改變了,人也變了 7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7 第一節 自行車通勤的行為持續是經驗學習的歷程 77 一、自行車通勤族的持續騎乘行為之建構 77 二、持續騎乘自行車通勤對於通勤族之影響 79 第二節 研究啟示 81 一、自行車通勤行為的教育啟示 82 二、後續研究之建議 84 參考文獻 85 中文部分 85 英文部分 89 附件 受訪同意書 92

    中文部分
    王文科及王智弘(2009)。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志弘(1999)。減速慢行。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主計處(無日期)。「各國人口統計表」。臺北市:行政院。2011年6月28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dgbas03/bs1/handbook/bs2/p2-19.xls
    皮連生、朱杰人、李其維、楊治良、金瑜、俞文釗及繆小春(譯)(2003)。自我效能:控制的實施。(原作者:Bandura, A.)。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7)
    朱慧珍、陳冠伶及鍾智偉(2010)。台灣自行車運動發展之探討。「2010年國際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發展趨勢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吳鳳科技大學旭光中心。
    行人文化實驗室(譯)(2010)。鐵馬革命。(原作者:Mapes, J.)臺北市:行人。(原著出版年:2009)
    吳芝儀及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原作者:Patton, M. O.)。臺北市:桂冠。(原著出版年:1990)
    吳芝儀及廖梅花(譯)(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原作者:Strauss, A., & Corbin, J.)。臺北市:濤石。(原著出版年:1998)
    宋明律(2008)。戶外休閒活動新趨勢:自行車推動計劃之探討。學校體育,106,28-34。
    李佩璇(2009)。自行車的休閒化:休閒實作型式的象徵鬥爭。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fb110703174656)
    李政賢(譯)(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原作者:Marshall, C. & Rossman, G. B)。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99)
    李新鏘、林宜美、陳美君及陳碧玉(譯)(1999)。健康心理學 : 行為與健康入門。(原作者:Brannon, L. & Feist, J.)臺北市: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6)
    周政德(2002)。國際產品生命週期之探索性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fb110703162538)
    林秀珍(2007)。經驗與教育探微:杜威(J.Dewey)教育哲學之詮釋。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貞岑(2006)。倦怠、提不起勁?都是潮濕惹的禍[電子版]。康健雜誌,88。2011年6月12日,取自http://www.commonhealth.com.tw/。
    林惠忠(2003)。台灣單車風情畫。臺北市:上旗文化。
    林進修(2010年8月2日)。空氣髒濕 北市小一童2成易患氣喘。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udn.com/NEWS/ main.html
    林瑞穗(譯)(2004)。社會學概論。(原作者:Calhoun, C., Light, D. & Keller, S.)。臺北市:雙葉書廊。(原著出版年:2002)
    侯良憲(2008)。自行車通學之環境行為研究──以花蓮女中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fb110704192935)
    俞慧芸(2004年12月)。台灣自行車產業轉型的歷史考察(1970-1990)。「2004台灣社會學年會」發表之論文,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洪雙臨等人(2008)。綠色運輸系統與土地使用規劃整合之研究(1/2)。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合作研究計畫(編號:96-TBB004)。臺北市: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研考會(無日期)。「民眾對節能減碳新措施及能源政策的看法」民意調查加權百分比摘要表【公告】。台北市:研考會。2010年6月16日,取自:http://www.rdec.gov.tw/public/Data/884109371.pdf
    紐文英(2007)。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能源局 (無日期)。「87年全國能源會議結論執行成效與檢討」【公告】。台北市:經濟部。2010年6月16日,取自:http://www.moeaboe.gov.tw/Download/Policy/98EnergyMeeting/meetingpolicy/important/files/87%E5%B9%B4%E5%85%A8%E5%9C%8B%E8%83%BD%E6%BA%90%E6%9C%83%E8%AD%B0%E7%B5%90%E8%AB%96%E5%9F%B7%E8%A1%8C%E6%88%90%E6%95%88%E8%88%87%E6%AA%A2%E8%A8%8E.pdf
    能源局 (無日期)。「94年全國能源會議結論執行成效與檢討」【公告】。台北市:經濟部。2010年6月16日,取自:網址 http://www.moeaboe.gov.tw/Download/Policy/98EnergyMeeting/meetingpolicy/important/files/94%E5%B9%B4%E5%85%A8%E5%9C%8B%E8%83%BD%E6%BA%90%E6%9C%83%E8%AD%B0%E7%B5%90%E8%AB%96%E5%9F%B7%E8%A1%8C%E6%88%90%E6%95%88%E8%88%87%E6%AA%A2%E8%A8%8E.pdf
    高申春(2001)。人性輝煌之路: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臺北市:貓頭鷹。
    張世昌(2006)。騎單車是為了休閒還是實用:單車休閒與單車通勤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張春興(200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出版社。
    張美香、周家瑜及徐嘉怡(2003)。都市地區通勤者路徑/出發時間選擇行為分析──以新竹地區為例。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6(6),82-97。
    張勝雄(2010)。發展都市自行車運輸的另類思維與策略。運輸計劃季刊,39(4),359-380。
    張鐸瀚、蔡漢忠(2009)。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自行車環台之行為意圖。「2009 服務業行銷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統計處(2010年3月25日)「自行車使用狀況調查」摘要分析【公告】。台北市:交通部。2010年6月29日,取自:http://www.motc.gov.tw/mocwebGIP/wSite/public/Attachment/f1269514382824.doc
    許修豪、曾志煌及許書耕(2009)。交通部推動自行車道系統政策之研究。「中華民國運輸學會98年學術論文研討會」發表之論文,開南大學。
    許添本及劉欽瑜(2004)。都會區永續發展目標下之運具分配比例。 都市交通季刊,19(2),3-18。
    陳向明(2006)。社會科學 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建銘(1999)。腳踏車使用者轉乘捷運系統之個體選擇行為模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陳賓權、黃新薰及黃運貴(2009)。綠色運輸系統發展政策之探討。交通部運輸研究所自行研究計畫(編號:96-TAA002)。臺北市: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馮正民(1999)。邁向永續運輸。看守台灣,1(2),16-23。
    黃明月(2000)。成人經驗學習理論之探討。社會教育學刊,29,35-56。
    黃富順(2002)。成人學習。載於黃富順(主編),成人的經驗學習。臺北市:五南。
    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臺北市:明文。
    楊智凱、黃新薰與黃運貴(2010)。我國運輸部門節能減碳政策與作法。能源報導,5-7。
    廖桂賢(2009)。好城市,怎樣都要住下來:讓你健康有魅力的城市設計。臺北市:野人。
    劉仲冬(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載於胡幼慧(主編),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臺北市:巨流。
    劉佩雲(2000)。自我調整學習模式之驗證。教育與心理研究,23(1),173-205。
    劉皓寧(2002)。腳踏車轉乘捷運之使用者偏好研究──以明德站、六張犁站與七張站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fb110704194635)
    潘欣彤(2011年5月11日)。自行車危險路段 和平東路居冠。中時電子報。2011年5月23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511/4/2rbdt.html
    潘慧玲(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蔡子彥(2010)。臺北市微笑單車之體驗感受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碩士論文)。取自CETD中文電子學位論文服務。(系統編號:NTUE-99-G109742027-1)
    鄧文華(譯)(1993)。自我對話的藝術。(原作者: Butler, P. E.)臺北市:生命潛能。(原著出版年:1981)
    蕭再安(2010)。結合社會創新與技術創新之綠色運輸策略。應用倫理評論,48,85-100。
    賴均韋(2009)。台東市區發展自行車使用環境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碩博士班(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fb110703163118)。
    瞿宛文(1993)。成長的因素:台灣自行車產業的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5,65-92。
    羅仁羚(2008)。高雄市自行車騎乘者的騎乘動機、環境知覺與行為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英文部分
    Aarts, H. & Dijksterhuis,A.(2000). Habits as Knowledge Structures: Automaticity in Goal-Directed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1), 53-63.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 179-211.
    Badgett, S. I., Niemeier, D. A. & Rutherford. G.S., (1993, January) Bicycling Commuting Deterrents and Incentives: A Survey of Selected Companies in the Greater Seattle Area. Paper presented at 73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Washington, D.C., 1994.
    Bagley, M. N. & Mokhtarian, P. L. (2002). The impact of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 type on travel behavior: A structural equations modeling approach.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36, 279-297.
    Baltes M. R. (1996). Factors Influencing Nondiscretionary Work Trips by Bicycle Determined from 1990 U.S. Census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 Data.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1538, 96-101.
    Bandura, A. (1982). 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7(2), 122-147.
    Beck, M. J. H. & Immers. L. H. (1994). Bicycling Ownership and Use in Amsterdam.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1441, 141–146.
    Bergstrőm, A. & Magnusson, R. (2003). Potential of transferring car trips to bicycle during winter.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37, 649-666.
    Gardner, G.T. & Stern, P.C. (2002).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human behavior. Boston, MA: Pearson Custom Publishing.
    Gatersleben, B. & Appleton, K. M. (2007). Contemplating cycling to work: Attitudes and perception in different stage of chang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41, 302-312.
    Handy, S. (1996). Urban form and pedestrian choice: study of Austin neighborhood.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1552, 135-144.
    Hines, J. M., Hungerford, H. R. & Tomera, A. N. (1987).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 Meta-Analysis.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8(2), 1-8.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2009)[Announcement]. KEY WORLD ENERGY STATISTICS. France: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Retrieved May 27,2010,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iea.org/Textbase/nppdf/free/2009/key_stats_2009.pdf
    Kahn, M. E. (2007). Do greens drive Hummers or hybrids? Environmental ideology as a determinant of consumer choic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54, 129-145.
    Martens , K. (2007). Promoting bike-and-ride: The Dutch experienc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4, 326-338.
    Moritz, W. E. (1997). Survey of North American Bicycle Commuters: Design and Aggregate Result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1578, 91-101.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1996, March 24-27). Conference highlights and overview of issues. Retrieved May 28,2010,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oecd.org/dataoecd/28/54/2396815.pdf
    Pinjari, A. R., Pendyala, R. M., Bhat, C. R. & Waddell, P.A. (2007). Modeling residential sorting effects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on commute mode choice. Transportation, 34, 557-573.
    Prochaska, J. O. & DiClemente, C. C. (1984). Stages and Processes of Self-Change of Smoking: Toward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Change.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1(3), 390-395.
    Prochaska, J. O. & Velicer, W. F. (1997).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Health Behavior Change.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12(1), 38-48.
    Prochaska, J.O., DiClemente, C.C. & Norcross, J.C. (1992). In search of how people change: Applications to addictive behavior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7(9), 1102-1114.
    Rothman, A. J. (2000). Toward a theory-based analysis of behavioral maintenance. Health Psychology, 19(1), 64-69.
    Saelens, B. E., Sallis, J.f. & Frank, L. D. (2003). Environment Correlates of Walking and Cycling: Findings From the Transportation, Urban Design, and Planning Literatures. 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5(2), 80-91.
    Sallis, J. F., Bauman, A. & Pratt, M. (1998). Environmental and Policy Interventions to Promote Physical Activity.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15(4), 379-397.
    Stinson, M. A. & Bhat, C. R. (2004). Frequency of Bicycle Commuting: Internet-Based Survey Analysis. (TRB 2004: FOR PRESENTATION & PUBLICATION Paper # 04-3493). Retrieved from Http://pubsindex.trb.org/view.aspx?id=663873
    Wardam, M., Tight, M. & Page, M. (2007).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ropensity to cycle to work.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41, 339-35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