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煒倫
LIN, WEI-LUN
論文名稱: 從簡帛《老子》看《老子》思想與《莊子》外雜篇之關係
Mutual Influences between Unearthed Laozi Documents and the Outer and Miscellaneous Chapters of Zhuangzi
指導教授: 陳麗桂
Chen, Li-Kuei
口試委員: 林明照
Lin, Ming-Zhao
劉滄龍
Liu, Tsang-Long
陳麗桂
Chen, Li-Kuei
口試日期: 2022/05/30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1
中文關鍵詞: 老子郭店楚簡莊子後學出土文獻道家思想
英文關鍵詞: Laozi, Guodian Chu Slip, Zhuangzi’s followers, unearthed documents, Taosim
研究方法: 歷史研究法比較研究文件分析法內容分析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80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5下載: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主要聚焦在出土的簡帛《老子》研究。1993年郭店楚簡《老子》的出土,即為二十世紀末重大的學術發現,亦是截至今日所發現最早的《老子》傳本。「老子」一詞,實含老子其人、其學以及其書三個意涵,而郭店《老子》的發現,對於老子其人的時代,其學於戰國的發展狀況,其書如何流傳、改變而成現今所見的傳世本《老子》,提供了新的研究材料。老子之學於戰國之時,各自有著不同的支派,如莊子之學以及黃老之學,這些流派分別發展與結合後產生的文獻,大量出現傳世本《莊子》外、雜篇中,使《莊子》外、雜篇儼然成為戰國道家思想之集大成者。
      本文擬在前輩學者的研究成果上,藉由《老子》形成期與成型期的文本對勘,以及《莊子》外、雜篇中所見的戰國時期道家思想,研究《老子》成書過程中思想的演變。首先,討論郭店《老子》的文獻性質,以及在《老子》一書形成過程中,郭店《老子》居於重要的地位。其後在「《莊子》外雜篇中的思想議題」上,透過對於《莊子》外、雜篇的分析,主要討論戰國晚期道家各支派的思想特徵以及發展狀況。最後「《莊子》外雜篇思想與《老子》的關係」,提出《老子》文本於郭店本到帛書本,其中可能呈現了什麼戰國晚期道家各支派的思想特徵,如無君派思想、黃老思想等,並推論《老子》文本形成與莊子後學的關係。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textual studies of the unearthed Laozi documents. The Guodian document, unearthed in 1993, is the earliest Laozi manuscript ever excavated up to the present and is therefore of great academic value. The term “Laozi” is used to refer to Laozi the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er, his learning, and his book. The Guodian document has offered new material for the study of all the three aspects.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study of Laozi had various schools, primarily Zhuangzi and Huanglao. Each of these schools offered their respective discourses, which may also influence those of other schools. The literature of these forms a major part in the outer and miscellaneous chapters of Zhuangzi.
    This thesis seeks to offer a textual criticism and elaborate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thoughts in Laozi during its process of writing.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author explores why the Guodian documen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Laozi 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 The second chapter offers a textual analysis of the outer and miscellaneous chapters of Zhuangzi, especially on the different schools of Taoism in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author argues that some of the discourses of these schools, such as Anarchism and Huanglao thoughts, are included in the Guodian and Bamboo-silk Laozi documents. This finding leads the author to suggest the possible mutual influences between the Laozi document in its formation and Zhuangzi’s follower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之回顧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議題 8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2 第五節 研究成果之限制 19 第二章 簡帛《老子》及其流傳 23 第一節 老子其人其書 23 第二節 郭店《老子》的文本性質 34 第三節 帛書《老子》與漢簡《老子》的文本性質 58 第四節 簡、帛本《老子》間文本與思想的差異 74 第三章 《莊子》外雜篇中的思想議題 79 第一節 「道」與宇宙論 81 第二節 修養論 94 第三節 政治論 107 第四節 小結 118 第四章 《莊子》外雜篇思想與《老子》的關係 121 第一節 從「道」與宇宙論觀測 122 第二節 從修養論觀測 149 第三節 從政治論觀測 156 第五章 結論 171 參考書目 177

    壹、古籍
    一、傳世文獻(按朝代排序)
    [周]左丘明撰、[漢]韋昭注、明潔輯評,《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周]老子撰、[魏]王弼等著:《老子四種》(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周]老子撰、[魏]王弼注、樓宇烈校釋:《老子道德經注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2月)
    [周]莊周撰、[清]郭慶藩集釋:《莊子集釋》(臺北:商周出版,城邦文化出版社,2018年1月)
    [周]列禦寇撰、楊伯峻集釋:《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漢〕劉安撰、高誘注,根據武進莊氏本校刊:《淮南子》(台北:中華書局,1983年)
    [漢]司馬遷撰、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台北:萬卷樓出版社,1999年)
    [漢]劉向撰、高誘注:《戰國策》(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
    〔東漢〕班固:《漢書》(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6月)

    二、出土文獻(按出版年月排序)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編:《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
    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年)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馬王堆漢墓帛書》(北京:文物出版社,1974年)

    貳、研究專著
    一、簡帛總論類(依出版年月排列)
    李 銳:《新出簡帛的學術探索》(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
    馮勝君:《二十世紀古文獻新證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池田知久著、曹峰譯:《池田知久簡帛研究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駢宇騫:《簡帛文獻概述》(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05年)
    饒宗頤:《新出土文獻論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淺野裕一著、佐藤將之監譯:《戰國楚簡研究》(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04年)
    劉祖信、龍永芳編著:《郭店楚簡綜覽》(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04年)
    廖名春:《新出楚簡試論》(台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駢宇騫、段書安:《本世紀以來出土簡帛概述》(台北:萬卷樓出版社,1999年)

    二、簡帛《老子》校注類(依出版年月排列)
    魏元珪:《竹簡老子》(台中:賴志岳,2020年7月)
    陳錫勇:《郭店楚簡老子論證[增補本]》(台北:國家出版社,2020年1月)
    裘錫圭:《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肆》(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6月)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6月)
    彭裕商、吳毅強:《郭店楚簡《老子》集釋》(成都:巴蜀書社,2011年10月)
    丁四新:《郭店楚竹書《老子》校注》(武漢:武漢大學,2010年)
    李 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
    尹振環:《帛書老子再疏義》(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5月)
    鄧各泉:《郭店楚簡老子釋讀》(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
    劉 釗:《郭店楚簡校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聶中慶:《郭店楚簡《老子》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廖名春:《出土簡帛叢考》(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廖名春:《郭店楚簡老子校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年6 月)
    陳 偉:《郭店竹書別釋》(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徐志鈞:《老子帛書校注》(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年)
    朱謙之:《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8月)
    彭 浩:《郭店楚簡老子校讀》(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
    魏啟鵬:《楚簡《老子》柬釋》(台北:萬卷樓出版社,1999年)
    劉信芳:《荊門郭店楚簡《老子》解詁》(台北:藝文印書館,1999年)
    侯 才:《郭店楚墓竹簡老子校讀》(大連:大連出版社,1999年)
    戴 維:《帛書老子校釋》(湖南:岳麓書社,1998年)
    丁原植:《郭店竹簡老子釋析與研究(增修版)》(台北:萬卷樓出版社,1999年)
    高 明:《帛書老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5月)
    黃 釗:《帛書老子校注析》(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許抗生:《帛書老子注譯及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三、簡帛《老子》思想類(依出版年月排列)
    陳師麗桂:《近四十年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2013年)
    劉笑敢:《老子古今──五種對勘與析評引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寧鎮疆:《《老子》「早期傳本」結構及其流變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6年5月)
    邢 文:《著乎竹帛──中國古代思想與學派》(台北:蘭臺出版社,2005年)
    邢 文編譯:《郭店老子與太一生水》(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鄭 剛:《楚簡道家類文獻辨證》(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2004年)
    韓祿伯:《簡帛老子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
    李若暉:《郭店竹書《老子》論考》(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李 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北京:三聯書局,2004年)
    朱心怡:《天之道與人之道──郭店楚簡儒、道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
    劉樂賢:《簡帛數術文獻探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林素英:《從郭店簡探究其倫常觀念》(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03年)
    郭 沂:《郭店竹簡與先秦學術思想》(江蘇: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尹振環:《楚簡老子辨析──楚簡與帛書《老子》的比較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
    崔仁義:《荊門郭店楚簡《老子》研究》(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年)
    尹振環:《帛書《老子》釋析》(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

    四、《莊子》思想類(依出版年月排列)
    吳 怡:《新譯莊子內篇解義》(台北:三民書局,2004年1月)
    劉榮賢:《莊子外雜篇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
    池田知久著、黃華珍譯:《莊子「道」的思想及其演變》(台北:國立編譯館,2001年)
    莊萬壽:《莊子史論》(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00年)
    黃華珍:《莊子音義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封思毅:《莊子詮言》(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劉笑敢:《兩種自由的追求:莊子與沙特》(台北:正中書局,1994年)
    鄭世根:《莊子氣化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陳德和:《從老莊思想詮詁莊書外雜篇的生命哲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錢 穆:《莊子纂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5年11月)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3月)
    葉海煙:《莊子宇宙論試探》(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9年)
    蔡明田:《莊子的政治思想》(台北:牧童出版社,1974年)
    張默生:《莊子新釋》(台北:樂天出版社,1971年)

    五、道家思想類(依出版年月排列)
    陳師麗桂:《《老子》異文與黃老要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20年7月)
    [美]陳漢生著、周景松等譯:《中國思想的道家之論:一種哲學解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20年5月)
    [日]池田知久、王啟發, 曹峰等譯:《問道:老子思想細讀》(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年10月)
    蕭振聲:《老子之人性論與無名思想》(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18年12月)
    楊穎詩:《老子思想詮釋的開展:從先秦到魏晉階段》(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17年3月)
    王中江:《出土文獻與道家新知》(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11月)
    陳鼓應:《中國哲學創始者:老子新論》(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10月)
    劉笑敢:《老子:年代新考與思想新詮》(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15年)
    王邦雄:《老子十二講》(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11年)
    吳 怡:《新譯老子解義》(台北:三民書局,2010年)
    張鴻愷:《先秦至漢初老子思想之發展與變遷》(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09年)
    王邦雄:《老子的哲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6年)
    陳德和:《道家思想的哲學詮釋》(台北:里仁書局,2005年)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王增田:《黃老治道及其實踐》(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陳鼓應:《管子四篇詮釋──稷下道家代表作》(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
    呂錫琛:《道家道教與中國古代政治》(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熊鐵基:《秦漢新道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朱 哲:《先秦道家哲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丁原明:《黃老學論綱》(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0)
    白 奚:《稷下學研究──中國古代的思想自由》(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張運華:《先秦兩漢道家思想研究》(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
    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
    王 博:《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陳鼓應:《老莊新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錢 穆:《莊老通辨》(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陳師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1991年)
    楊儒賓:《先秦道家「道」的觀念的發展》(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1987年)
    吳 光:《黃老之學通論》(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六、其他(依出版年月排列)
    蔣重躍:《道的生成與本體化:論古代中國的本體思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21年3月)
    呂文郁:《先秦諸子蠡測》(北京:科學出版社,2018年9月)
    [日]武內義雄著、汪馥泉譯:《中國哲學小史》(北京:民族與建設出版社,2017年6月)
    高華平:《先秦諸子與楚國諸子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4月)
    [日]谷中信一著、孫佩霞譯:《先秦秦漢思想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年12月)
    徐炳主編:《黃帝思想與先秦諸子百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3月)
    吾 淳:《中國哲學的起源:前諸子時期觀念、概念、思想的發生發展與成型的歷史(修訂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台北:聯經出版社,2014年)
    李澤厚:《說巫史傳統》(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年)
    曾春海:《先秦哲學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0年10月)
    鄧國光:《聖王之道:先秦諸子的經世智慧》(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5月)
    [日]池田知久著、王啟發、曹峰譯:《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以《莊子》為中心》(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5月)
    李存山:《氣論與仁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5月)
    鄭吉雄:《觀念字解讀與思想史探索》(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
    郭沫若:《十批判書》(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8年2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2007年1月)
    馮 時:《中國古代的天文與人․弁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馮鐵流:《先秦諸子學派源流考》(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年5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5月)
    曾振宇:《中國氣論哲學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1年)
    韋政通:《中國哲學辭典》(台北:水牛出版社,1999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5月)
    葛兆光:《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年)
    楊儒賓:《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7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台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張舜徽:《周秦道論發微》(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
    朱淑瑤、徐碩如:《春秋戰國史話》(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
    錢 穆:《先秦諸子繫年》(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方克立:《中國哲學範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臺灣學生,1983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
    徐復觀:《周秦漢政治社會結構之研究》(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年)
    羅根澤:《古史辨‧第四冊》(台北:明倫出版社,1970年3月)
    羅根澤:《古史辨‧第六冊》(上海:上海書店,1938年)

    叁、單篇論文
    一、簡帛《老子》類(依出版年月排列)
    吳戰洪、王紅:〈《老子》與《太一生水》關係再檢討〉,《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020年第7期,頁1-24
    李 健:〈老學晚於孔學新證──對木齋《先秦文學演變史‧老子》的評論與補證〉,《哈爾濱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54期(2019年10月),頁128-133
    高華平:〈先秦《老子》文本的演變——由《韓非子》等戰國著作中的《老子》引文來考察〉,《中州學刊》2019年第10期(2019年10月),頁107-118
    郭梨華:〈論《老子》與《經法》的正靜功夫之異同〉,《哲學與文化》46卷8期(2019年8月),頁75-91
    張瀚墨:〈載[OC]*[ts]ˤәʔ+營[OC]*[ɢ]ʷeŋ=精[OC]*tseŋ:「載營」試析與《老子》第十章首句的解釋〉,《饒宗頤國學院院刊》第6期(2019年8月),頁309-329
    工藤卓司:〈近二十年來日本學者郭店《老子》之研究〉,《漢學研究集刊》28期(2019年6月),頁1-40
    洪千雯:〈郭店竹簡《老子》與〈太一生水〉之「道」的內在聨繫-兼論〈太一生水〉的定位探究〉,《鵝湖學誌》62期(2019年6月),頁29-59
    喬 洋:〈關於郭店《老子》的古典文獻學研究綜論〉,《北方文學》2019年6期(2019年2月),頁242-244
    馬文增:〈《史記‧老子列傳》新解——兼及老學源流及其與「郭店簡」「清華簡」等新出土文獻之關係〉,《老子學刊》第13輯(2019年),頁14-26
    張其賢:〈郭店《老子》思想管窺〉,《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30卷4期(2018年12月),頁571-609
    史 林:〈從出土文獻看漢代《老子》文本及流傳〉,《史林》2018年第6期,頁20-27
    鄔可晶:〈郭店《老子》甲組21號簡有關異文的解釋〉,《人文中國學報》25期(2017年12月),頁231-257
    陳師麗桂:〈近年出土文獻與《老子》研究〉,《老子的學說與精神:歷史與當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16年3月),頁133-146
    馬文增:〈〈太一生水〉新釋新解——兼論〈太一生水〉與簡本《老子》之關係〉,《老子學刊》2016年第1期,頁31-39
    趙雄健:〈郭店楚簡〈太一生水〉與今本《老子》的思想聯繫〉,《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30期(2015年6月),頁1-15
    蕭順杰:〈有幾位書手-關於郭店楚簡《老子》〉,《書畫藝術學刊》18期(2015年6月),頁279-322
    丁四新:〈早期《老子》文本的演變、成型與定型——以出土簡帛本為依據〉,《中州學刊》2014年第10期(2014年10月),頁103-115
    袁 青:〈老子「小國寡民」新論〉,《中州學刊》2014年第4期,頁124-128
    劉笑敢:〈簡帛本《老子》的思想與學術價值——以北大漢簡爲契機的新考察〉,《國學學刊》2014年第2期,頁34-45
    周 贇:〈「无」字再探──以《老子》「有生於无」為中心〉,《弘道》第3期(2014年),頁30-34
    李 零:〈從郭店《老子》看老子的入世思想〉,《國學》2013卷12期(2013年12月),頁18-19
    陳錫勇:〈讀漢簡《老子》雜記〉,《鵝湖學誌》51期(2013年12月),頁163-184
    楊穎詩:〈竹簡本《老子》「絕智棄卞」章與今本〈十九章〉義理內涵之異同辨析〉,《世新中文研究集刊》9期(2013年7月),頁159-182
    陳錫勇:〈《老子》論證〉,《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25期(2012年10月)頁85-93
    盧桂珍:〈《老子》十六章文本研究與意義詮釋〉,《東華人文學報》20期(2012年1月),頁1-32
    陳錫勇:〈《史記.老子傳》辨正〉,《鵝湖學誌》47期(2011年12月),頁71-91
    陳錫勇:〈郭店楚簡《老子》指瑕〉,《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23期(2011年10月),頁1-8
    譚寶剛:〈郭店《老子》成書考〉,《史學月刊》2011年第7期(2011年7月),頁23-29
    廖名春:〈〈老子〉首章新釋〉,《哲學研究》第9期(2011年),頁35-42
    池田知久:〈《老子》對於儒學的批判-以郭店《老子》第十八章的「仁義」批判為中心〉,《宗教哲學》53期(2010年09月),頁39-53
    程 林:〈從出土文獻論《老子》的「道」與「德」〉,《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0卷4期(2010年7月),頁24-27
    譚寶剛:〈從郭店《老子》看老子的入世思想〉,《周口師範學院學報》26卷6期(2009年11月),頁5-9
    馬振凱:〈楚簡《老子》中的重文識讀與分類〉,《東方論壇》2009卷4期(2009年8月),頁39-41
    劉勝男:〈略論郭店楚簡《老子》(甲本)通假字的類型〉,《現代語文》2009卷6期(2009年2月),頁152-153
    安海民:〈從歷史語言學的角度解讀《老子》〉,《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5卷1期(2009年1月),頁120-124
    丁 亮:〈《老子》文本形成的形式規律-從認知圖式對簡本、帛本及傳世本進行的新觀察〉,《臺大中文學報》29期(2008年12月),頁1-48
    徐臨江:〈郭店楚墓竹簡《老子》聖人觀探微〉,《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5卷4期(2008年07月),頁155-160
    李 剛:〈〈太一生水〉新探——論〈太一生水〉在老子和黃老之學之間的承前啟後作用〉,《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期,頁41-46
    林建德:〈《老子》有無觀之哲學新解〉,《長庚人文社會學報》第一卷第二期(2008年),頁357-388。
    陳文采:〈「老子年代」問題在民初(1919-1936)論辯過程的分析研究〉,《台南科大學報》第26期(2007年9月),頁1-22
    姜廣輝:〈關於郭店簡《老子》三組簡文的傳本問題〉,《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1卷1期(2007年1月),頁5-7
    張 勇:〈從詩人之情到哲人之思-《詩經》二雅與竹簡《老子》的契合與演進〉,《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5卷1期(2007年1月),頁28-31
    寧鎮疆:〈結構研究視野下的《老子》材料討論〉,《漢學研究》24卷2期(2006年12月),頁425-447
    鄭倩琳:〈從《郭店•老子甲》「絕智棄辯、章探析《老子》相關思想之詮釋發展〉,《國文學報》39期(2006年6月),頁81-109
    高華平:〈對郭店楚簡《老子》的再認識〉,《江漢論壇》2006卷4期(2006年4月),頁93-96
    趙彤:〈郭店楚簡《老子》乙組「閉其門」章新解〉,《南陽師範學院學報》5卷1期(2006年1月),頁89-90
    陳師麗桂:〈〈太一生水〉研究綜述及其與《老子》丙的相關問題〉,《漢學研究》第23卷第2期(2005年12月),頁413-437
    李泰瑋:〈郭店楚墓竹簡〈老子〉〈太一生水〉書法探析〉,《造形藝術學刊》2004年度(2004年12月),頁67-85
    陳錫勇:〈《郭店楚簡老子校釋》指瑕〉,《鵝湖學誌》31期(2003年12月),頁201-219
    金春峰:〈郭店《老子》的文史哲意義〉,《第六次儒佛會通論文集》(2002年7月),頁189-204。
    丁四新:〈簡帛《老子》思想研究之前緣問題報告──兼論楚簡《太一生水》的思想〉,《現代哲學》2002年第2期,頁84-91
    晁福林:〈論老子思想的歷史發展〉,《孔子研究》2002年第1期(2002年1月),頁21-35
    丁四新:〈從簡、帛、通行本比較的角度論《老子》文本演變的觀念、過程和規律〉,《人文論叢》2002年卷,頁84-97
    王葆玹:〈郭店楚簡的時代及其與子思學派的關係〉,《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0年5月),頁644-649
    唐明邦:〈竹簡《老子》與通行本《老子》比較研究〉,《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0年5月),頁429-435
    張正明:〈郭店楚簡的幾點啟示〉,《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0年5月),頁43-46
    程水金:〈郭店簡書《老子》的性質及其學術定位〉,《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0年5月),頁499-505
    李存山:〈郭店楚簡研究散論〉,《孔子研究》2000年第3期,頁33-43
    谷中信一:〈從郭店《老子》看今本《老子》的完成〉,《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頁436-444
    陳 偉:〈〈太一生水〉校讀並論與《老子》的關係〉,《古文字研究》第22期(2000年),頁227-231
    陳鼓應:〈從郭店簡本看《老子》尚仁及守中思想〉,《道家文化研究》第17輯(1999 年8月),頁64-80
    丁原植:〈從出土《老子》文本看中國古典哲學的發展〉,《哲學與文化》26卷4期(1999年4月),頁317-335
    沈清松:〈郭店竹簡《老子》的道論與宇宙論──相關文本的解讀與比較〉,《哲學與文化》26卷4期(1999年4月),頁298-316
    龐 樸:〈古墓新知──漫讀郭店楚簡〉,《郭店楚簡研究》(《中國哲學》第20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頁7-12。
    許抗生:〈初談郭店竹簡《老子》〉,《宗教哲學》16期(1998年10月),頁125-131
    郭 沂:〈從郭店楚簡《老子》看老子其人其書〉,《哲學研究》1998年第7期(1998年7月),頁47-55
    郭 沂:〈試談楚簡〈太一生水〉及其與簡本《老子》的關係〉,《中國哲學史》1998年第4期,頁33-38
    鄭良樹:〈論帛書本老子〉,《書目季刊》13卷2期(1979年9月),頁43-51

    二、《莊子》思想類(依出版年月排列)
    劉滄龍:〈心物之間的美學辯證──從牟宗三的《莊子》詮釋談起〉,《清華學報》第51卷第3期(2021年9月),頁513-537
    丁四新:〈莊子思想的三大本原及其自然之義〉,《人文雜誌》2020年第2期,頁2-14
    蘭輝耀:〈《莊子》外雜篇之「德」論〉,《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4卷第2期(2014年3月),頁16-21
    楊儒賓:〈莊子與儒家──回應《莊子四講》〉,《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第3期(2012年9月),頁137-141
    吳肇嘉:〈《莊子‧應帝王》中「即內聖即外王」的應世思想〉,《清華中文學報》第5期(2011年6月),頁205-230
    陳德和〈從《莊子‧養生主》論心靈的突破與生命的安頓〉,《鵝湖學誌》第44期(2010年6月),頁135-172
    張偉偉、吳玉嬌:〈《莊子》外、雜篇歸屬新探〉,《焦作大學學報》24卷2期(2010年5月),頁10-11
    黄瑞云:〈《莊子》雜篇疏解〉,《黃石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科版)》27卷2期(2010年4月),頁11-14
    馬 耘:〈論莊子哲學中「政治」之意義與地位〉,《止善》第7期(2009年12月),頁169-184
    徐 瑩:〈莊子學說之獨立性研究──以《莊子》內七篇為中心〉,《文史哲》2009卷6期(2009年11月),頁34-48
    彭富春:〈論莊子的道〉,《湖北社會科學》2009年第9期(2009年9月),頁117-121
    丁懷軫:〈道的複調-老子與莊子的比較分析〉,《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哲學社會科學版)》29卷5期(2008年10月),頁65-69
    徐國峰:〈論老莊思想中的數字「一」〉,《東方人文學誌》7卷2期(2008年6月),頁77-97
    鮑 宇:〈莊學稷下黃老學價值觀比較〉,《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7卷2期(2006年6月),頁1-4
    賴錫三:〈《莊子》精、氣、神的功夫和境界──身體的精神化與形上化之實現〉,《漢學研究》第22卷第2期(2004年12月),頁121-154
    陳政揚:〈莊子的治道觀〉,《高雄師大學報》第16期(2004年),頁255-272
    劉榮賢:〈《莊子.外雜篇》中「理」觀念的發展〉,《靜宜人文學報》第17期(2002年12月),頁53-63
    晁福林:〈《盜蹠》篇看莊子後學的無為思想〉,《山東社會科學學報》(2002年2月),頁59-62
    劉榮賢:〈《荘子•外雜篇》對戰國諸家子學的批判〉,《東海中文學報》13期(2001年7月),頁19-42
    朱謙之:〈《莊子》書之考證(下)〉,《社會科學研究》2001年第5期,頁64-69
    朱謙之:〈《莊子》書之考證〉(上)〉,《社會科學研究》2001年第4期,頁74-80
    王運生:〈《莊子》外篇存在的問題〉,《昆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3卷第1期(2001年3月),頁10-14
    王運生:〈《莊子.天下》篇的真偽及學術價值〉,《昆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2卷第3期(2000年9月),頁1-4
    劉榮賢〈《莊子‧外雜篇》中的養生思想〉,《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第41卷(2000年7月),頁59-78
    陳水德:〈《莊子.天地》篇三重混雜思想體系概說〉,《華僑大學學報》哲社版,2000年第3期,頁123-127
    黎廣基:〈《莊子.庚桑楚》篇雜志〉,《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0年1月),頁10-12
    葉海煙:〈《太一生水》與莊子的宇宙觀〉,《哲學與文化》第26 卷4 期(1999 年4月),頁336-343
    王葆玹:〈試論郭店楚簡的抄寫時間與莊子的撰作時代—兼論郭店與包山楚墓的時代問題〉,《哲學研究》1999年第4期(1999年),頁18-29
    劉榮賢:〈《莊子》內外雜篇之形成及其先後問題〉,《中山人文學報》第6期(1998年2月),頁57-75
    葉海煙:〈莊子哲學的「陰陽」概念〉,《宗教哲學》第三卷第三期(1997年7月),頁88-100
    陸建華:〈《莊子》外雜篇中的莊子〉,《淮北煤師院學報》社科版(1997年3月),頁55-57
    李叔華:〈《莊子.天下》篇的主旨和成文年代新探〉,《哲學研究》1995年第5期,頁72-81
    王邦雄〈莊子系列(七)──應帝王〉,《鵝湖月刊》第18卷12期(1993年6月),頁22-34
    高齡芬:〈莊子外雜篇之老子義理之詮釋〉,《鵝湖學誌》7期(1991年12月),頁87-106
    王邦雄:〈莊子思想及其修養工夫〉,《鵝湖月刊》第193期(1991年7月),頁1-12
    劉笑敢:〈莊子後學中的黃老派〉,《哲學研究》(1985年6月),頁59-65、77

    三、其他(依出版年月排列)
    陳師麗桂:〈范應元《老子道德經古本集註》的異文價值-以范氏注文所及《韓非子》、王弼本、河上公本、指歸本、傅奕本為討論核心〉,《哲學論集》49期(2018年2月),頁1-32
    李 銳:〈上博簡〈凡物流形〉的思想主旨與學派歸屬〉,《陜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5期,頁69-76
    竹田健二:〈戰國時代的氣概念:以出土文獻為中心〉,《東亞觀念史集刊》第11期(2016年12月),頁23、25-59
    楊 菁:〈戰國黃老道家重「時」觀之探討〉,《台北大學中文學報》第18期(2015年9月),頁101-120
    王中江:〈《太一生水》的構成和概念層次再證〉,《船山學刊》第1期(2015年)頁56-65
    陳師麗桂:〈由道到術──漢代道家相關文獻對「道」的理解與詮釋〉,《政大中文學報》22期(2014年12月),頁43-68
    林麗玲:〈《荀子》與《老子》、《莊子》關係重探-從詞彙用例考察〉,《人文中國學報》20期(2014年9月),頁35-68
    陳師麗桂:〈「道」的異稱及其義涵衍化──「一」與「亙」〉,《成大中文學報》第46期(2014年9月),頁1-32
    郭鶴鳴:〈「無」、「有」之義與老子思想系統之釐定──《老子》首章義理新詮〉,《世新中文研究集刊》13期(2017年7月),頁1-15
    曹 峰:〈《太一生水》「天道貴弱」篇的思想結構——兼論與黃老道家的關係〉,《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3期,頁164-173
    謝君直:〈郭店楚簡〈太一生水〉的天道思想及其重詮〉,《揭諦》第27期(2014年7月),頁47-84
    王中江:〈〈凡物流形〉「一」的思想構造及其位置〉,《學術月刊》2013年第10 期,頁48-58、93
    丁四新:〈「察一」(「察道」)的工夫與功用——論楚竹書〈凡物流形〉第二部分文本的哲學思想〉,《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3年第1期,頁19-24
    鄭吉雄:〈《太一生水》釋讀研究〉,《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14輯(2012年6月),頁145-166
    王文隆:〈道家哲學的邏輯〉,《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49期(2012年3月),頁1-32
    林忠軍:〈論上博簡〈凡物流形〉「豸」字的內涵及哲學意義〉,《哲學研究》2010年第5期,頁63-66
    李若暉:〈試論先秦道家思想〉,《欽州學院學報》25卷2期(2010年4月),頁49-54
    馮勝君:〈從出土文獻看抄手在先秦文獻傳佈過程中所產生的影響〉,《簡帛》第4期(2009年10月),頁411-424
    王中江:〈〈凡物流形〉的宇宙觀、自然觀和政治哲學——圍繞「一」而展開的探究並兼及學派歸屬〉,《哲學研究》2009年第6期,頁48-58、93
    劉榮賢:〈先秦兩漢所謂「黃老」思想的名與實〉,《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8期(2009年6月),頁1-20
    鄒濬智:〈傳世典籍與出土文獻所見東周楚人宇宙觀念試構〉,《通識教育學報》13期(2008年6月),頁83-115
    鄒濬智:〈傳世文獻及出土資料所見戰國楚人迷信思想綜論〉,《康寧學報》第10期(2008年6月),頁273-288
    梅 廣:〈從楚文化的特色試論老莊的自然哲學〉,《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7期(2007年11月),頁1-38。
    劉群棟:〈《文子》撰作年代考〉,《中州學刊》2007卷6期(2007年11月),頁202-204
    譚寶剛:〈近十年來國內郭店楚簡〈太一生水〉研究述評〉,《史學月刊》2007年第7期,頁102-109
    陳師麗桂:〈從出土簡帛文獻看戰國楚道家的道論及其相關問題--以帛書〈道原〉、〈太一生水〉與〈亙先〉為核心〉,《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9期(2006年9月),頁123-144
    陳師麗桂:〈先秦儒道的氣論與黃老之學〉,《哲學與文化》33卷8期(2006年8月),頁5-18
    鄭萬耕:〈楚竹書《恒先》簡說〉,《齊魯學刊》第1期(2005年1月),頁21-25
    丁四新,〈有無之辯和氣的思想〉,《中國哲學史》第3期(2004年),頁100-105
    劉學文:〈論郭店楚簡〈太一生水〉本體生成系統〉,《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3期(2003年9月),頁72-79
    丁四新:〈「察一」(「察道」)的工夫與功用——論楚竹書〈凡物流形〉第二部分文本的哲學思想〉,《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3年第1期(2003年1月),頁19-24
    蕭 兵:〈《太一生水》的神話學研究〉,《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6期(2003年),頁18-24
    劉振維:〈論《老子》書中的「一」與「道」〉,《朝陽學報》8卷1期(2003年9月),頁133-151
    鄭振偉:〈道家與原始思維〉,《漢學研究》第19 卷第2 期(2001年12 月),頁113-140
    趙東栓:〈〈太一生水〉篇的宇宙圖式及其文化哲學闡釋〉,《齊魯學刊》第163期(2001年4月),頁72-79
    林俊宏:〈《老子》政治思想的開展─從「道」與幾個概念談起〉,《政治科學論叢》第10期(1999年6月),頁171-194
    陳德和:〈略論老子的年代與思想―對劉笑敢《老子》的幾點質疑〉,《鵝湖學誌》22期(1999年6月),頁179-188
    莊萬壽:〈太一與水之思想探究—《太一生水》楚簡之初探〉,《哲學與文化》26卷5期(1999年5月),頁394-401
    杜維明:〈郭店楚簡與先秦儒道思想的重新定位〉,《中國哲學》第20輯(1999年1月),頁1-6
    李學勤:〈先秦儒家著作的重大發現〉,《中國哲學》第20輯(1998年10月),頁13-17
    向松柏:〈水生型創世神話在現代民族習俗中的沈積〉,《中南民族學院學報》第85期第2期(1997年),頁34-35。
    劉笑敢:〈關於老子考證的歷史考查與分析〉,《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0號第5  卷第4期(1995年12月),頁77-94
    劉笑敢:〈先秦無君派的批判哲學〉,《孔子研究》1984年第4期,頁62-69

    肆、學位論文
    一、博士論文(依出版年月排列)
    林勝彩:《郭店楚簡與先秦學派問題》(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鍾彩鈞指導,2006年)
    謝君直:《郭店楚簡的天道思想》(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袁保新指導,2004年)
    朱心怡:《天之道與人之道——郭店楚簡儒、道思想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林聰舜、徐漢昌指導,2003年)
    黃漢青:《莊子內篇與外雜篇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王邦雄指導,1992年)
    陳師麗桂:《淮南鴻烈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高明、于大成指導,1983年)

    吳勁雄:《郭店楚簡與諸子研究新視野》(湖南大學博士論文,于振波指導,2015年)
    陳成吒:《先秦老學考論》(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方勇指導,2014年)
    李培志:《《黃帝書》與簡帛《老子》思想淵源研究》(河南大學博士論文,李振宏指導,2010年)
    譚寶剛:《老子及其遺著研究》(河南大學博士論文,李振宏指導,2008年)
    劉 晗:《《老子》文本與道儒關系演變研究》(陜西師範大學博士論文,臧振指導,2007年)
    聶中慶:《郭店楚簡《老子》研究》(復旦大學博士論文,吳格指導,2003年)

    二、碩士論文(依出版年月排列)
    吳雅婷:《從《莊子》書看老、莊思想的關聯》(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學位論文,林文彬指導,2018年)
    張沐一:《漢簡本《老子》與郭店、馬王堆簡帛本用字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陳師麗桂指導,2016年)
    蘇上毓:《老子與馬王堆黃老帛書的政治觀之比較研究》(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謝君直指導,2012年)
    劉書羽:《《莊子》引《老子》考》(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陳錫勇指導,2009年)
    謝君萍:《莊子後學與《老子》、黃老之學關係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師麗桂指導,2007年)
    方連全:《郭店簡《太一生水》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徐漢昌、楊濟襄指導,2005年)
    申寶峻:《郭店楚簡《老子》校理》(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錫勇指導,2005年)
    陳哲音:《先秦時期老子學說的傳播與影響》(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沛榮指導,2004年)
    張鴻愷:《先秦至漢初老子思想之發展與變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蔡崇名指導,2003年)
    鄭倩琳:《戰國時期道家之宇宙生成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陳師麗桂指導,2003年)
    吳勇冀:《郭店楚簡《太一生水》研究》(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劉文起指導,2002年)
    房慧真:《陰陽刑德研究──黃學、陰陽與黃老三者之間的交會融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陳師麗桂指導,2002年)
    謝㑉霓:《郭店楚簡《老子》訓詁辨疑》(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林慶勳、林清源指導,2002年)
    易天任:《先秦「氣」思想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周虎林指導,2001年)
    邱惠聆:《《莊子》內篇與外雜篇修養論之比較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高柏園指導,2000年)
    陳明恩:《氣化宇宙論主體架構的形成及其開展》(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李正治指導,1998年)
    陳師麗桂:《王充自然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林耀曾指導,1974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