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清代竹塹地區(南崁溪至大甲溪之間)為範圍,探討本區水、陸交通路線、道路狀況及交通與地理、政治、經濟、社會的關係。
竹塹地區的地理環境多台地及丘陵地,道路崎嶇起伏,故山區及丘陵之茶腦均用人力肩挑運輸,沿海狹小平原及河谷地帶之米糖運輸則使用板牛車。本區河川幾無舟楫之利,內陸水運不發達,陸路交通設施極不完善,不過小港眾多可與島內及大陸對渡貿易。
康熙五十年(1711)竹塹地區設置七個塘站,形成從大甲至南崁的官道,嘉慶十三年(1808)以後官道改走新竹、中壢、桃園至新庄。在官道上因交通便利而形成最早的街市,交通帶動商業繁榮,並築成七個土堡以防盜匪。本區農業從沿海往山區開墾,隨著開墾者腳步,道路也隨之形成。山區街市為農產集散地,沿著山路將農產運銷至港口輸出。
清代竹塹地區的交通以步行為主,因此日常生活受到雙腿「日行五十里」速度的限制極大,舉凡街莊組織、祭祀圈、婚姻圈、市場圈等,都在五十里範圍內。甚至生活步調也因受此速度影響,而顯得時間的流逝特別緩慢,生活節奏也較現代社會悠閒的多。
參考書目
一、 史料
(一)方志
不著撰者,《淡水廳築城案卷》,文叢171種,台北:台銀,1963
不著撰者,《新竹縣制度考》,台灣文獻叢刊第101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以下台灣文獻叢刊簡稱「文叢」,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簡稱「台銀」,中國方志叢書簡稱「方叢」)
尹章義,《後龍鎮誌》,苗栗:苗栗鎮公所,2002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中國方志叢書9號,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文叢121種,台北:台銀,1962
李元春,《台灣志略》,文叢18種,台北:台銀,1958
周元文,《重修台灣府志》,文叢66種,台北:台銀,
周鐘瑄,陳夢林,《諸羅縣志》,方叢7號,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林百川、林學源,《樹杞林志》文叢63種,台北:台銀,1960
范 咸,《重修台灣府志》文叢105種,台北:台銀,1961
高拱乾,《台灣府志》,文叢65種,台北:台銀,1959
張榮樓、李夢愚編,《臺中縣志稿‧大事記》,方叢第72號,台北:成文出版,1983
連 橫,1920,《台灣通史》上下冊,台北:黎明文化,2001
郭薰風主修,《桃園縣志》,方叢68號,台北:成文出版,1962
陳培桂,《淡水廳志》1~4冊,方叢15號,台北:成文出版,1983
陳朝龍,《新竹縣采訪冊》,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9
陳朝龍、鄭鵬雲,《新竹縣志初稿》,文叢61種,台北:台銀,1959
黃旺成,《新竹縣志》,方叢69號,台北:成文出版社,1957
黃純青、林熊祥主修,《臺灣省通志稿》方叢64號,台北:成文出版,1983
黃新亞、鍾建英等纂,《苗栗縣志》,方叢70號,台北:成文出版,1983
劉良璧,《重修福建台灣府志》,文叢74種,台北:台銀,1961
蔡振豐,《苑裡志》,方叢28號,台北:成文出版,1984
(二)文集與雜著
丁日健,1867,《治台必告錄》文叢17種,台北:台銀,1959
丁紹儀,1848,《東瀛識略》,文叢2種,台北:台銀,1957
不著撰者,《台灣慣習記事》,台中市:台灣省文獻會,民73-82年
不著撰者,《淡新檔案選錄行政編初集》第一至四冊,文叢295種,台北:台銀,1971
不著撰者,《清代台灣大租調查書》,文叢152種,台北:台銀,1963
不著撰者,《清會典台灣事例》文叢226,台北:台銀,1966
不著撰者,《新竹市長和宮媽祖顯聖事蹟簡介》,新竹:長和宮管理委員會,2003
不著撰者,《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第四冊,台北:台銀,文叢218種
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南投市:台灣省文獻會,1996
朱景英,1772《海東札記》方叢50號,台北市:成文出版,1983
佐倉孫三,《臺風雜記》,文叢107種,台北:台銀,1961
吳子光,1875,《台灣紀事》文叢36種,台北:台銀,1959
林 豪,1862-70,《東瀛紀事》文叢8種,台北:台銀,1959
林宜華,同治11-12年,《臺灣兵備手抄》,文叢222種,台北:台銀,1966
姚 瑩,1829,《東槎紀略》,文叢7種,台北:台銀,1957
郁永河,1700,《裨海紀遊》,方叢46號,台北:成文出版,1983
徐珂,1917《清稗類鈔》,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66,(共48冊)
陳 璸,《陳清瑞公文選》,文叢116種,台北:台銀,1961
陳倫炯,《海國聞見錄》,文叢第七輯26種,南投:文獻會,1996
陳盛韶,1833,《問俗錄》,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7
陳盛韶著,小島晉治譯注,1833,《問俗錄》,台北:武陵出版,1991,
黃叔璥,1722,《台海使槎錄》,方叢47,台北:成文出版,1983
翟灝,嘉慶18年(癸酉年),《臺陽筆記》,文叢20,台北:台銀,1958
劉 璈,1881-1884,《巡台退思錄》,文叢21種,台北:台銀,1958
鄭萬總編,《塹港富美宮沿革簡介》,新竹市:富美宮管理委員會,1994,
藍鼎元,《平台紀事本末》,文叢16種,台北:台銀,1958
藍鼎元,《平台紀略》,文叢14種,台北:台銀,1958
藍鼎元,1721,《東征集》,文叢12種,台北:台銀,1958
(三)輿圖照片
山本三生編輯,《日本地理大系》台灣篇,東京:改造社,昭和五年(1930)
不著撰者,《台灣地輿總圖》,方叢60號,台北:成文出版,1984
不著撰者,《台灣府輿圖纂要》,文叢181,台北:台銀,1963
不著撰者,《台灣堡圖》,台北:遠流出版社
不著撰者,《淡新鳳三縣簡明總括圖冊》,文叢197種,台北:台銀,1964
不著撰者,《臺灣地輿全圖》文叢185種,台北:台銀,1963
仲摩照久編輯,《日本地理風俗大系》第十五冊,東京:新光社,昭和六年(1931)
李增昌,《客家‧竹塹‧老照片》,新竹:新竹縣文化中心,1999
周宇廷發行,《台灣省縣市鄉鎮地圖集》,台北市:大輿出版,2001
周盟桂撰文,《台灣老明信片—原住民篇》,高雄:串門企業,2003
松本曉美、謊森展,《台灣懷舊1895-1945》,台北:創意力文化,1993
洪英聖,《畫說乾隆台灣輿圖》,南投:文建會中部辦公室,1999
洪英聖,《畫說康熙台灣輿圖》,南投:文建會中部辦公室,1999
夏獻綸,《台灣輿圖》,文叢45,台北:台銀,1959
陳漢光、賴永祥,《北台古輿圖集》,台北:台北文獻委員會,1957
蕭瑤友主編,《台灣遊透透2桃竹苗百科大事典》,台北:戶外生活,2000
網路地圖: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臺灣歷史文化地圖系統,
1683-1710台灣港口分佈圖http://thcts.ascc.net/tempmap/rc09_1.jpg
1731-1783台灣港口分佈圖 http://thcts.ascc.net/tempmap/rc09_3.jpg
1784-1830台灣港口分佈圖 http://thcts.ascc.net/tempmap/rc09_4.jpg
1831-1860台灣港口分佈圖http://thcts.ascc.net/tempmap/rc09_5.jpg
1861-1870台灣港口分佈圖http://thcts.ascc.net/tempmap/rc09_6.jpg
二、專書
山崎繁樹,野上矯介,《台灣史》,台北市:武陵出版,2000
尹章義,《台灣開發史研究》,台北:聯經,1989
巴諾(Victor Barnouw)著,瞿海源、許木柱譯,《心理人類學》,台北:黎明文化,1979
王世慶,《清代台灣社會經濟》,台北:聯經,1994
布勞岱爾(F.Braudel)著,曾培耿、唐家龍譯,《地中海史》第一卷,台北:台灣商務,2002
石再添主編,《台灣地理概論》,台北:中華書局,2000
任重譯注,《戰國策》,台中:暢談國際文化,2003,
光復書局編輯部,《創造歷史的交通》,台北市:光復書局,1988
安倍明義,《台灣地名研究》,台北市:武陵出版社,1998
吳連賞,《臺灣地名辭書卷九雲林縣》,南投市:國史館台灣分館,2002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研究》上下冊,新竹:新竹縣文化中心,2000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1834-1895》,台北:國立台灣師大歷史研究所專刊,1986
呂淑梅,《陸島網路—台灣海港的興起》,江西南昌:江西高校,1999
李正萍,《從竹塹到新竹:一個行政、軍事、商業中心的空間發展》,台北:師大地理研究所,1991
李伯重,《多視角看江南經濟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
李明賢,《咸菜甕鄉街的空間演變》,新竹:新竹縣文化局,1999
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台北:遠流出版社,2003
李乾朗、俞怡萍,《古蹟入門》,台北市:遠流出版,1999
沈文台,《台灣老街圖鑑》,台北市:貓頭鷹出版,2002
卓克華,《從寺廟發現歷史》,台北市:揚智文化,2003年
周婉窈,《台灣歷史圖說》,台北市:聯經,2003
周傳義,《大清臺灣驛站寶典》,高雄:道明圖文,1999
周憲文,《清代台灣經濟史》,臺灣研究叢刊第45種,台北:台銀,1957
房仲甫、李二和著,《中國水運史》,北京:新華出版社,2003
林永匡、袁立澤,《中國風俗通史—清代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2001
林玉茹,〈一個傳統地區性市場圈的構成:以清代竹塹地區為例〉《台灣文獻》49(1),87年3月,145-202頁
林玉茹,《清代台灣港口的空間結構》,台北縣:知書房,1996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台北:聯經,2000
林立樹,《美國通史》,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1999
林美容,《人類學與台灣》,台北縣:稻香出版社,1995
林美容,《台灣人的社會與信仰》,台北:自立晚報,1993
林美容主編,《信仰、儀式與社會》,台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2003
林朝棨,《台灣地形》,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1957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台北:聯經,1997
林衡道,《台灣的歷史與民俗》,台北:青文出版社,1972年3版
松浦章著,卞鳳奎譯,《清代臺灣海運發展史》,台北縣:博揚文化,2002
花松村編纂,《台灣鄉土精誌》上冊,台北市:中一出版社,1999
邱淵惠,《台灣牛》,台北市:遠流出版,1997
邱瑞杰,《清末關西地區散村的安全與防禦》,新竹:新竹縣文化局,1999
金平歐,《交通學概論》,台北:中國交通建設學會,1959
姜善鑫編,《揭開福爾摩沙面沙—臺灣的人文地理》,南投:文建會中部辦公室,2001
姜善鑫編,《揭開福爾摩沙面沙—臺灣的自然地理》,南投:文建會中部辦公室, 2000
施添福,《台灣的人口移動和雙元性服務部門》,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9
施添福,《清代台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
施添福,《清代在台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87
洪敏麟,《台灣舊地名之沿革》,台中:台灣省文獻會,1983
英鮑爾赫特(C.Imbault-Huart)著,黎烈文譯,1885,《台灣島之歷史與地誌》,臺灣研究叢刊56種,台北:臺銀,1958
席龍飛,《中國造船史》,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翁瑞祐,陳俞君,《老街漫步》,台北市:生活情報,2002
馬偕(G.L.Mackay)著,陳宏文譯,《馬偕博士略傳‧日記》,臺南市:臺灣教會公報,1972
康 豹,《台灣的王爺信仰》,台北市:商鼎文化出版,1997
張 研,《十八世紀的中國社會》,台北市:昭明出版社,2000
張勝彥,《清代廳縣制度研究》,台北:新化圖書公司,1993
張琬如、王曉薇、黃志賢,《關西上羅姓村的形成與發展》,新竹:新竹縣文化局,1999
梁宇元,《清末北埔客家聚落之構成》,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0
許雪姬,《清代臺灣的綠營》,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87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合訂本,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郭城孟,《福爾摩沙的生命力—臺灣的實用植物》,台北市:文建會,2001
陳孔立,《清代台灣移民社會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
陳其南,《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1
陳東有,《走向海洋貿易帶—近代世界市場互動中的中國東南商人行為》,江西南昌:江西高校,1998
陳國川,《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八新竹市》,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1996
陸傳傑,《裨海紀遊新注》,台北:秋雨文化,2003
凱恩克羅絲(Cairncross France)著,黃喻麟譯,《地球零距離》,台北縣:新新聞,1999
勞勃‧勒范恩(Robert Levine)著,馮克芸等譯,《時間地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
喬治馬偕(G.L.Mackay)著,林耀南譯,《台灣遙寄》,台北市:臺灣省文獻會, 1959
富田芳郎,《台灣鄉鎮地理學的研究》,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1955
曾少聰,《東洋航路移民—明清海洋移民台灣與菲律賓的比較研究》,江西南昌:江西高校,1998
曾汪洋,《台灣交通史》,臺灣研究叢刊第37種,台北市:臺銀,1955
覃 力,《中國建築—中國的城010》,台北縣:天龍出版社,2003
黃博全,《台灣史地新考》,台北縣:龍文出版,2001
黃智偉,《省道台一線的故事》,台北市:貓頭鷹出版社,2002
楊國楨,《閩在海中—追尋福建海洋發展史》,江西南昌:江西高校,1998
楊碧川,《台灣歷史年表》,台北市:自立晚報出版部,1988
萬幼楠,《中國建築—牌坊013》,台北縣:天龍出版社,2003
葉振輝,《清季台灣開埠之研究》,台北:標準書局,1985
裴家騏,《與野生動物共舞》,台北市:幼獅文化公司,2001
蔣丙然,《台灣氣候誌》,臺灣研究叢刊26種,台北市:臺銀,1954
蔡福貴,《木本觀賞植物》,臺灣自然觀察圖鑑8,台北市:渡假出版社,1997
燕 仁,《中國民間俗神》,台北縣:漢欣文化,1998
戴昌鳳編著,《台灣的海洋》,台北縣:遠足文化,2003
戴炎輝,《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1979年
戴寶村,《近代台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台北市:玉山社出版,2000
謝海泉,《運輸學原理》,台北:交通出版社,1965
鍾仁嫻主編,《義民心鄉土情—褒忠義民廟文史專輯》,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
簡後聰編,《福爾摩沙傳奇—臺灣的歷史源流》,南投:文建會中部辦公室,2000
藍達居,《喧鬧的海市—閩東南港市興衰與海洋人文》,江西南昌:江西高校,1999
魏英滿、陳瑞隆編,《台灣鄉鎮地名源由》,台南市:世峰出版社, 2000
魏淑貞總編,《臺灣廟宇文化大系(一)天地諸神》,台北市:自立晚報社,1994
魏淑貞總編,《臺灣廟宇文化大系(一)天地諸神卷》,台北:自立晚報,1994
魏淑貞總編,《臺灣廟宇文化大系(二)天上聖母卷》,台北市:自立晚報社,1994
魏淑貞總編,《臺灣廟宇文化大系(四)五府王爺卷》,台北市:自立晚報,1994
羅烈師,《大湖口的歷史人類學探討》,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
藤崎濟之助著,全國日本經濟學會譯,《臺灣史與樺山大將—日本侵臺始末》上下卷,台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
三、論文
上田信,〈解說〉《問俗錄》,台北市:武陵出版,1991,184-235頁
林玉茹,〈清代台灣中港與後壠港口市鎮之發展與比較〉《台北文獻》直字111期,84年3月 ,59-107頁
林玉茹,〈閩粵關係與街庄組織的變遷—以清代台灣吞霄街為中心的討論〉,《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台北市:樂學出版,2001,81-99頁
林昭媚,〈市街與騎樓的探討〉《臺灣文獻》,32卷第二期,1981年6月,123-141頁
林美容,〈土地公廟—聚落的指標,以草屯鎮為例〉,台灣風物,37(1),53-81頁
林美容,〈由祭祀圈南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2:53-114頁
松浦章著,劉序楓譯,〈清代臺灣航運史初探〉《臺北文獻》直字125期,87年9月,205-228頁
邱淵惠,〈牛與台灣傳統農村社會之研究〉,東海大學史研所碩士論文,1994
施添福,〈清代臺灣市街的文化與成長:行政、軍事和規模的相關分析(上)〉,《台灣風物》39卷二期,台北,自立晚報出版,1989,1-41頁
施添福,〈清代臺灣市街的文化與成長:行政、軍事和規模的相關分析(中)〉,《台灣風物》,40卷一期,台北,自立晚報出版,1989,37-66頁
盛清沂,〈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下)〉,《台灣文獻》32卷一期,1981
盛清沂,〈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台灣文獻》31卷四期,1980
許雪姬,〈竹筏在臺灣交通史上的地位〉《台灣風物》33卷3期,72年9月,1-9頁
許雪姬,〈清季台灣武備制度的研究--臺灣的綠營〉,台大歷史博士論文,1982
許嘉明,〈祭祀圈之於居臺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67年6月,59-68頁
連文希,〈客家入墾台灣地區考略〉《台灣文獻》22卷三期,1971,1-25頁
陳金田,〈天上聖母遶境〉《台灣風物》33卷1期,72年3月,45-52頁
黃卓權,〈苗栗內山開發之研究〉,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0
黃國峰,〈清代苗栗地區街庄組織與社會變遷〉,暨南大學歷史碩士論文,2004
黃智偉,〈統治之道—清代台灣的縱貫線〉,台大歷史碩士論文,1999
劉枝萬著,余萬居譯,〈臺灣的民間信仰〉《臺灣風物》39卷第一期,78年3月,台北,自立晚報,79-107頁
薛化元,〈開港貿易與清末臺灣經濟社會變遷的探討〉《台灣風物》33卷4期,1983年12月,1-24頁
鍾仁嫻,〈褒忠義民廟歷史初探〉《義民心鄉土情》,新竹縣文化局,2001,19-35頁
羅烈師,〈竹塹客家地方社會結構的拱頂石—義民廟〉《義民心鄉土情》,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136-14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