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昀霖 Wu,Young-Lin |
---|---|
論文名稱: |
台灣現代文藝電影創作與其政治社會環境(1930~1980s) Modern Taiwanese Literary Films and their Social political Circumstances(1930~1980s) |
指導教授: |
許佩賢
Hsu, Pei-Hsien 張隆志 Chang, Lung-Chih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20 |
畢業學年度: | 10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7 |
中文關鍵詞: | 文藝電影 、台灣歷史 、本土意識 、認識台灣 |
英文關鍵詞: | Literary films, the history of Taiwan,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understanding the history of Taiwan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31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73 下載:2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文藝電影是一種模仿人類情感再現的創作型態,也是人類相當重要的精神資產,當我們希望認識台灣歷史的時候,我們必然要對於台灣的文創相關產業發展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透過研究台灣的文藝電影隨著不同政權、社會、文化的演變,在影片質感呈現、創作風格、演員選取、文本設計、語言使用,可以看到不同的時代氛圍。日治時期的女性情節劇與辯士文化,代表漢文化與大和文化的角力。國語文藝電影與外省人政治權力的鞏固,以及華僑資本對於臺灣文創產業造成的影響有關係。鄉土文藝電影則隱含本土意識與國民黨威權的拮抗競爭,總之,透過了解台灣的文藝電影演變史,我們可以更加瞭解諸多台灣的意識形態形塑的歷程,這是認識台灣歷史所不可以或缺的一步。
Literary films are artistic creations that imitate and represent human emotions. Such films are also essential
emotional assets of human beings. Examining the history of Taiwan entails a specific level of understanding of it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Literary films in Taiwan have evolved with changes in politics, society, and culture.
Accordingly, various changes in film quality, creation styles, actor selection, script design, and language usage can be observed in such films during different eras. Well-made plays regarding women and orator culture during the Japanese rule in Taiwan represent the conflict between Han Chinese and Japanese culture. Chinese literary films often depict Mainlanders’ attempt to secure political power or the effect of overseas Chinese capital on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in Taiwan.Literary films that focus on local culture reflect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local Taieanese and the ruling of the Kuomintang of regime.Overall, examining the evolution of Taiwanese literary films enables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es that have shaped the ideology of Taiwan. To sum up such literary films are indispensable in understanding the history of Taiwan.
一、史料與官方檔案、統計書
《總統府公報第一三三四號》
二、報章雜誌、期刊
《台灣時事新報》
《台灣民報》
《台灣日日新報》
《聯合報》
《台灣時報》
《台南新報》
《臺中新報》
《華視綜合周刊》第 655 期
《影劇週報》
《電影欣賞》第七十期
《自立晚報》
《新星日報》
《時報月刊》
《中華民國電影年鑑》1982、 1984 、1986 、1978 、1979 年
《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六輯:民國七十七年至七十八年》
《銀色世界》44 、45 、46 、72 、405 期
《銀色畫報電影小說雜誌》, 第 10 期
《風月報》第 19 號、第 47 號
《人間福報》
三、地方府志、古籍
清.周鍾瑄,《諸羅縣志》
清.周喜,《彰化縣誌》
清.高拱乾,《臺灣府志》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卷十七
四、專書(按姓名筆畫)
小山三郎,《台湾映画―台湾の歴史・社会を知る窓口》,京都:晃陽書房,2008 。
三澤真美惠,《帝囯と祖囯のはざま》,京都:岩波書局,2010。
王君琦,《百變千幻不思議:台語片的混血與轉化》,台北:聯經,2017。
白先勇,《孽子》,台北:允晨文化,1992。
朱實,《中國における俳句と漢俳》,東京:日本語學,1995。
江新興,《近代日本家族制度研究》,台北:崧燁文化,2018。
佐藤忠男,《 日本電影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
呂訴上,《台灣電影戲劇史》,台北:銀華出版社,1961。
彼得·柏克,《欧洲文艺复兴: 中心与边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卓意雯,《清代臺灣婦女的生活》,台北:自立晚報社,1993。
林奕華,《是銀幕不是熒幕,是放映不是播映: 當女明星還是大女明星》,香港:三聯書店,2014 年。
洪郁如,《近代台灣女性史》,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7。
洪惟仁,《台灣語言危機》,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
莊永明,《台灣紀實》,台北:時報,1989。
鈴木清一郎,《台灣舊慣習俗信仰》,台北:仲文圖書公司,1984。
許梅貞,《葉俊麟先生紀念專輯》,基隆:市立文化中心,2001。
郭千尺,《日據時期北市社會剪影》,台北:台北文物,1956。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2011。
陳飛寶,《台灣電影史話》,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8。
黃仁,《日本電影在台灣》,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8。
黃仁,《悲情台語片》,台北:萬象,1994。
黃宣範,《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北:文鶴出版,1993。
張錦華譯,《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出版社,1995。
葉龍彥,《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台北:玉山社,1998。
葉龍彥,《西門町電影史》,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7。
葉龍彥,《新竹市電影史》,新竹:文化中心,1996。
張京媛,《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出版,1998。
葉龍彥,《正宗台語電影史》,台北:台灣快樂學研究所,2005。
張靓蓓,《龔弘—中影十年暨圖文資料彙編一版》,台北:文化部,101.12。
蔡國榮,《中國近代文藝電影研究》,台北:中華民國電影圖書館,1985。
賴正哲,《去公司上班:新公園男同志的情慾空間》,台北:女書文化, 2005。
蔣竹山,《當代史學研究的趨勢方法與實踐—從新文化史到全球史》,台北:五南出版社,2012。
蕭阿勤,《回歸現實—台灣一九七零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中研院社會所,2008。
石文誠、陳怡宏、蔡承豪、蕭軒竹、謝仕淵,《簡明台灣圖史》,台南: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2012。
洪光遠、程淑華、王郁茗譯,《社會心理學》,台北:雙葉,2017。
五、回憶錄(按姓名筆畫)
山口淑子,《私の半生—李香蘭》,台北:商周,2008。
王歡,《烈火青春:五零年代白色恐怖證言》,台北:人間出版社,1999。
白虹口述,《特務、妖姬、梅花鹿白虹的影海人生》,台北:一人出版社,2018。
李敖,《傳統下的獨白》,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
林青霞,《窗裡窗外》,台北:時報,2011。
侯麗芳,《侯麗芳的一案個春天》,台北:商周 2016。
龔弘口述,《影塵回憶錄》,台北:皇冠,2005。
六、期刊論文(按姓名筆畫)
石宛舜,〈追憶湖山片場〉,《電影欣賞》第七十期,台北:1949。
李毓嵐,〈日治時期台灣傳統文人的女性觀〉,收錄於《台灣史研究第十六捲》第一期,台北:2009。
李福鐘,〈以黨領政,以政養黨—黨國威權體制下的國民黨黨營企業〉,收錄於《戰後檔案與歷史研究第九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台北:國史館,2008。
李政亮,〈日治時期台灣人的電影實踐–通俗空間下的望春風與可愛的仇人〉初稿。
林積萍,〈文學與影像的對話—台灣新電影之教材編篡〉,收錄於《黎明學報》第二十四卷,新北:2013。
柯裕棻,〈電視的政治與論述—1960 年代台灣的電視設置過程〉,收錄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 69 期,台北:2008.3。
徐亞湘,〈日治時期臺灣報刊之戲曲資料分析─以《臺灣日日新報》與《臺南新報》為例〉,收錄於《日治時期臺灣戲曲史論─現代化作用下的劇種與劇場》,台北:2006。
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收錄於《臺灣文獻叢刊》第 37 期,台北,1987 。
翁嘉禧,〈戰後台灣經濟發展路向的解析〉,收錄於《興大歷史學報》第十五期,台中:2004.10。
梁其姿,〈評davidjohnson、andrewNathan、evelynrawski編popular ca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收錄於《新史學》創刊號,台北:1990.3。
陳君愷,〈戰後台灣校園文化的轉型〉,收錄於黃翔瑜,《臺灣 1950 - 1960 年代的歷史省思:第八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台北:2007。
陳景峰,〈 瓊瑤電影的思想教育與角色特質〉,收錄於《全人教育》集刊,台南:2014.10。
陳培豐,〈由閨怨、港邊男性到日本唱腔:1930–1960 年代台語流行歌的流變〉,《台灣史研究》第二卷第四期,台北:2015。
葉龍彥,〈台灣的電影辯士〉,收錄於《台北文獻直字》121 期,台北:1997。
葉月瑜,〈民國時期的跨文化傳播:文藝與文藝電影〉,收錄於《傳播與社會學刊》第 29 期,香港:2014.7。
黃冠儀,〈言情敘事與文藝片瓊瑤小說改編電影之空間形構與現代戀愛想像〉,收錄於《東華漢學》第 19 期,花蓮:2014.6。
黃仁,〈台語片勃興的社會背景與影響〉,收錄於《電影欣賞》期刊,台北:1990。
張俐璇,〈問題化『寫實主義』:以《飛燕去來》與《家在台北》的臺北(人)再現為例〉,《 文史台灣學報》第七期,台北:2013。
駱明慶,〈高普考分省區定額錄取與特種考試的省籍篩選結果〉 ,收錄於《Taiwan Economic Review》,台北:2003。
鄭政誠,〈評介中村孝志編《日本 U 南方關與 t 台灣》〉,收錄於《歷史教育》第二期,台北:1997。
駱明慶,〈高普考分省區定額錄取與特種考試的省籍篩選結果〉 ,收錄於《TaiwanEconomic Review》,台北:2003。
七、學位論文(按姓名筆劃)
王啟明,〈1960 年代反叛文化隊台灣的影響〉,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王真如,〈葉俊麟及其歌詩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學位論文,2011。
施慶安,〈日治時期唱片業與台語流行歌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張佳玲,〈桂花巷及其改編電影研究〉,逢甲大學中文所文,2005。
賴昭呈,〈台灣政治反對運動:歷史與組織分析(1947-1986)〉,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所論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