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廖思媛
LIAO, Szu-Yuan
論文名稱: 照見關係中的自我:合作取向對話實踐者的自我敘說
Meeting the Relational Self: A Self-Narrative Study of Being a Collaborative-Dialogic Practitioner
指導教授: 王玉珍
Wang, Yu-Chen
口試委員: 王孟甯
Wang, Meng-Ning
姜兆眉
Chiang, Chao-Mei
王玉珍
Wang, Yu-Chen
口試日期: 2023/01/12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1
中文關鍵詞: 自殺者遺族合作取向對話實踐助人者自我覺察自我敘說
英文關鍵詞: survivors of suicide, collaborative-dialogic practice, self-awareness of the psychological helpers, self-narrative study
研究方法: 自我敘說研究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23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2下載:3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的源起於研究者9歲時媽媽自殺離世的經驗,生命的時鐘因自殺的創痛而停格在9歲,也因此失去了聲音,停留在孤寂的世界。為了平撫9歲時的羞恥感、罪惡感與遺憾,竭力成為緘默的乖孩子與完美的助人者,但破碎的自我認同,僅在得到他人認可的時刻,才得以短暫映照出好的自我。而自殺者遺族身份,與對自己緘默、乖與完美的期待,形成關係中對彼此的壓迫,以及在助人者角色上的困境。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為了讓緘默多年的自殺者遺族身份能夠現身透氣,不再需要被藏在面具底下。希望透過自我敘說論文的書寫,理解身為自殺者遺族的自己,讓「我」與自殺者遺族身份、與自我,有機會發展出不同的關係。
    研究者採取合作取向對話實踐與文本對話,先從書寫成為自殺者遺族的經驗、以及一步步走向完美的助人者這兩個故事文本開始;透過研究者自身與文本的反思對話,以及邀請反思團隊閱讀文本,並在閱讀後與研究者進行反思對話,擴展研究者對陳舊故事的全新敘說,也擴大原本著眼於個人究責的視野;並透過反覆在關係中的對話實踐,帶來關係中的靠近與成長。
    研究結果部分,研究者在書寫後,與他人、助人、及自我產生新的關係,生命因此有了轉化。另透過對話產生新的詮釋,重新與曾經斷裂的關係──媽媽、爸爸、祖母、家族、核心家庭連結;並在研究後,整理出給自殺者遺族、想關心自殺者遺族的人們、給同在完美中的人們、給想開展反思與對話的人們的各種聲音,讓這些聲音有機會被認識。

    As a survivor of suicide and a psychological helper, the researcher tried to get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er own inner tangle through Collaborative-Dialogic Practice. By self-narrative, the researcher told her own stories: (1) a survivor of suicide who suppressed her guilt, shame and remorse forcing herself to be well-behaved; (2) a psychological helper who compelled herself to be perfect and reliable in every aspect. With the self-reflection and the participation of reflecting team, the researcher tried to explore (1) how she thought about herself as being a survivor of suicide and the following impact on her different roles in life; (2) what kind of transformation would be generated by the dialogues between herself and the self-narrative, and the ones between herself and the reflecting team; (3) how she reconnected to herself and her family afterwards; (4) what were the influences on her life, relationship and career afterwards. Through Collaborative-Dialogic Practice, the dialogues and reflections generated new interpretations and helped the researcher reconnect to her mother, father, grandmother, family, and her own core family. With the study, the researcher tried to speak out for the survivors of suicide, for those who were accompanying the survivors of suicide, for those who were struggling for perfection, and for those who were interested in dialogues and reflections.

    第一章 敘說之必須1 第一節 孤單1 第二節 打開深鎖的保險箱2 第三節 敘說動機3 第四節 想透過敘說達成的與理解的4 第二章 敘說開始前的文獻對話與準備7 第一節 關於自殺者遺族7 第二節 後現代合作取向對話實踐10 第三節 助人者的自我看見17 第三章 我會如何敘說23 第一節 為何選擇自我敘說研究23 第二節 自我敘說後想帶來的轉化25 第三節 我對故事文本、反思對話與實踐行動的構思26 第四章 第一個敘說:保持緘默的自殺者遺族31 第一節 失去了媽媽31 第二節 混亂的日子35 第三節 成為自律的乖孩子37 第四節 與反思團隊對話41 第五節 反思對話後浮現關係中的自我49 第五章 第二個敘說:用完美餵養助人者角色57 第一節 踏入輔導工作之初57 第二節 一波又一波的生命變動60 第三節 我應該要是最好的64 第四節 不得不移動的開始67 第五節 與反思團隊對話71 第六節 反思對話後浮現關係中的自我80 第六章 重新連上關係線85 第一節 看見家庭韌力與我的關係85 第二節 牽起媽媽的手87 第三節 看見我的爸爸98 第四節 走近祖母身旁 103 第五節 回到我與我的家107 第七章 自我敘說與對話旅程後的反思113 第一節 歷程反思113 第二節 返回我的生活117 第三節 返回助人的日常127 第四節 自我敘說研究後的聲音135 參考文獻147 中文部分147 英文部分149

    Worden, J. W.(2011):《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心理衛生實務工作者手冊(第三版)》(李開敏、林方晧、張玉仕、葛書倫譯)。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2008)
    丁興祥(2012):〈自我敘說研究:一種另類心理學〉。《應用心理研究》,56,15–18。
    王玉珍、葉倪秀、酒小萍、王詩敏、林欣儀、張至行、洪子喬、葉亦芷
    (2017):《青少年優勢力卡》。心理出版社。
    王麗斐(主編)(2020):《教育部學生輔導工作參考手冊第二版》。教育部。
    方俊凱(2008):〈國內遺族的現況〉。《自殺防治網通訊》,3(2),5–6。https://doi.org/10.30126/NSPN.200806.0003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2018):〈2018世界自殺防治日主題:同心協力防自殺〉。《自殺防治網通訊》,13(3),2–3。
    安德森(2008):《合作取向治療:對話.語言.可能性》(周和君譯)。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1997)
    安德森、葛哈特(2010):《合作取向實務:造成改變的關係與對話》(周和君、董小玲譯)。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2007)
    李如珺(2005):《諮商師自我照顧經驗研究──以協助自殺企圖者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李素芬、金樹人(2016):〈憂鬱症團體領導者心理位移之影響分析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7,473–499。https://doi.org/10.6251/BEP.20150319
    呂欣芹、方俊凱(2008):《我是自殺者遺族》。文經社。
    邱珍琬(2010):〈學習成為一個諮商人:自我敘說研究〉。《應用心理研究》,48,141–180。
    吳美麗(2017):《目睹雙親自殺之遺族青少女生命故事之敘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周昕韻(2017):〈自殺者遺族複雜性悲傷之心理治療〉。《諮商與輔導》,380,8–12。
    林家興(2014):《諮商專業倫理:臨床應用與案例分析》。心理出版社。
    亞隆(2002):《生命的禮物:給心理治療師的85則備忘錄》(易之新譯)。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2001)
    金樹人(2010):〈心理位移之結構特性及其辯證現象之分析:自我多重面向的敘寫與敘說〉。《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8,187–229。https://doi.org/10.7082/CJGC.201009.0187
    紀岳良、楊郁婷、趙姿婷(2017):〈自殺的本質──心理助人工作者對自殺態度再檢視〉。《諮商與輔導》,381,33–36。
    祝硯滴(2017):《自殺者遺族污名化經驗中自我位置的變化》(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洪瑞斌、陳筱婷、莊騏嘉(2012):〈自我敘說研究中的真實與真理:兼論自我敘說研究之品質參照標準〉。《應用心理研究》,56,19–53。
    郭奕宏(2016):〈諮商工作中運用社會建構論觀點於自殺者遺族的社會污名之初探〉。《諮商與輔導》,368,43–45+59。
    格根(2014):《醞釀中的變革:社會建構的邀請與實踐》(許婧譯)。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2009)
    倪雅琪(2020):《後現代取向諮商師之專業認同歷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https://doi.org/10.6345/NTNU202000466
    陳增穎、顏原達(2019):〈雙重「被污名化的死亡」對遺族悲傷經驗影響之探究〉。《輔導與諮商學報》,41(1),1–20。
    許育光(2013):〈知行於「我注六經」與「六經注我」之間:自我敘說探究的善、美、真、聖等人生處境面對與追尋〉。《應用心理研究》,57,8–20。
    許秀哖(2010):〈悲傷輔導〉。《中南盟臨床專刊》,3(1),55–59。https://doi.org/10.29954/JMCSA.201008_3(1).0006
    莊佩芬(2019):〈一名心理師在自我敘說研究後對生命歷程與意義之覺察〉。《諮商與輔導》,406,24–27。https://doi.org/10.29837/CG.201107.0017
    傅利曼(2005):《行動的反思團隊:家族治療中的合作式應用》(李淑珺譯)。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1995)
    曾德慧(2007):《重重探尋、輕輕綻放:一個實習諮商師自我覺察與尋找專業認同的故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路加斯、賽登(2001):《難以承受的告別:自殺者親友的哀傷旅程》(楊淑智譯)。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97)
    路加斯、賽登(2001):〈第十四章:藉由傾聽給予協助〉。見周旻君(主編),《難以承受的告別:自殺者親友的哀傷旅程》(楊淑智譯),頁243。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97)
    葉安華、李佩怡、陳秉華(2017):〈自我敘說研究取向在臺灣的發展趨勢及研究面向:1994–2014年文獻回顧分析〉。《臺灣諮商心理學報》,5,65–91。
    黎欣怡、田秀蘭、吳熙琄、王孟甯(2021):〈後現代敘事合作取向團體督導歷程中的督導思維與督導策略〉。《教育心理學報》,53,199–222。https://doi.org/10.6251/BEP.202109_53(1).0009
    邁可納米、格根(2017):《翻轉與重建:心理治療與社會建構》(宋文里譯)。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92)
    邁可納米、格根(2019):《關係的責任:永續對話的資源》(吳菲菲譯)。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99)
    盧鴻文(2011):〈從「難以承受的告別」一書來看自殺遺族的心路歷程〉。《諮商與輔導》,307,38–41。https://doi.org/10.29837/CG.201107.0017
    Anderson, H. (2020, September 5–6). Collaborative-dialogic practice [Paper presentation]. The Practice of Collaborative Dialogue Workshop, Taipei, Taiwan. https://ccdtaiwan.weebly.com/3153219977236222151220316235263636835469356573550631243.html
    Anderson, H., & Gehart, D. R. (2022). Collaborative-dialogic practice: Relationships and conversations that make a difference across contexts and cultures. Routledge.
    Calhoun, L. G., Selby, J. W., & Abernathy, C. B. (1984). Suicidal death: social reactions to bereaved survivors.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16(2), 255–261. https://doi.org/10.1080/00223980.1984.9923645
    Callahan, J. (2000). Predictors and correlates of bereavement in suicide support group participants. Suicide and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 30(2), 104–124. https://doi.org/10.1037/0003-066X.52.3.212
    Kelman, H. C. (1997). Group processes in the res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Experiences from the Israeli-Palestinian case. American Psychologist, 52(3), 212–220. https://doi.org/10.1037/0003-066X.52.3.212
    Stains, R. R., Jr. (2020, December 11–13). Bridging chasms: The power and practice of reflective structure dialouge [Paper presentation]. The Practice of Collaborative Dialogue Workshop, Taipei, Taiwan.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2FLqagTYPataM5xsS65bzcBWmVUoxiMgXYccX6QjdGppit7yX6WDy4AT6NcqExWKFl&id=806655042821732&__cft__[0]=AZX6c9NX1293Gc3NSRyYjvMPR1eYTrmiLXBF2yA0uic3WYrlk1bDGlYdMPVTizrrczSi9NUOAW6lHsaCqgpccRQIswig45tdW0yE1fbLgxpFSs1RYC5SD_i8CQHP1nlStFU&__tn__=%2CO%2CP-R
    St. George, S. & Wulff, D. (2018, October 19–21). Reflecting process [Paper presentation]. The Practice of Collaborative Dialogue Workshop, Taipei, Taiwan. https://ccdtaiwan.weebly.com/201821453246052352636368--2231223478242373328731038263712403720316303403693929992.html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