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詩評 |
---|---|
論文名稱: |
高懷民教授《易》學研究 |
指導教授: | 賴貴三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65 |
中文關鍵詞: | 高懷民 、易經 、台灣易學 、圓道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788 下載:1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灣近當代《易》學前輩,或著述研究,或講學授徒,近百年來持續耕耘,傳承並延續中華經典的文化丰采,為此片學術園地貢獻良多。然目前對於近當代《易》學的研究,多為全面性或概論性,缺乏《易》學人物之專題討論,甚為可惜。高懷民教授乃上世紀首位撰寫《易》學史的學者,並於大學院校教授《易》學相關課程數十年,指導不少新一輩的《易》學研究者,確是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與影響力。本論文乃就高氏之《易》學研究為主體,評述其《易》學史與大《易》哲學之內容,並比較先後期學者的同異說法,以呈現高氏個人學說與特色。
在論文的正文部分,首先,筆者茲就高氏之《易》學史研究相關著述,分作先秦《易》學、兩漢《易》學、宋元明《易》學和邵雍先天《易》學四大部分為開展,以高氏專書與單篇論文所述及之內容,依時間先後次序進行詮說,並就高氏提出之較為獨到的意見,與其他學者的主張同時並列呈現,以說明學術界對此一議題之關切和面向。然因《易》學史涉及之範圍龐雜,筆者個人學力有限,無法閑熟地掌握《易》學流變之全貌;至云其他學者之不同主張,或有理解未殆和搜羅未盡之弊,致使本文有諸多疏漏,乃個人未來仍待努力之空間。
其次,大《易》哲學乃高氏欲於此人心迷亂之時代,發揚的救世哲學。此一部分之論述因與前文部分重疊,故僅就其《易》學史未論及或特別提出之處,擬自「思想精義」、「體系建構」、「人物關係」、「時代意義」,作主題性的討論。筆者認為高氏一系列的《易》學研究,乃為闡明《易》從「案頭知識」到「生命哲學」之認知,推及此學廣至普羅大眾,確立人生的中心思想。
最末,筆者則就「『《易》為哲理之書』的撰述立場」、「《易》學史研究方法的特色」、「述史方式與語言風格」、「未竟之處與研究限制」四點,檢討高教授《易》學研究之得失,以期對此前輩能有一客觀而不失公允之評論。文末,乃就筆者本論文的缺失及展望,簡要敘述。
一、高懷民專著
請見附錄一、附錄二
二、古籍部分(依朝代先後順序排列)
(一)易類專書
01.(漢)焦延壽撰:《焦氏易林》,《四部叢刊.子部》,涵芬樓借印北京圖書館藏元刊殘本烏程蔣氏密韵樓藏影元寫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02.(漢)京房撰,(吳)陸績註,(明)范欽訂:《京氏易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03.(漢)鄭 玄:《周易鄭康成注》,《四部叢刊.經部》,上海涵芬樓景印元刊本原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04.(漢)鄭康成注:《易緯八種》,《四部集要.經部》,臺北:新興書局,1966年10月。
05.(漢)魏伯陽:《參同契》,據明萬曆間刊「百陵學山」本影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55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06.(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據(清)阮元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07.(魏)王弼、(晉)韓康伯疏:《周易王韓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08.(魏)王弼:《周易略例》,據明萬曆二十年刊《漢魏叢書》本影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49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09.(唐)李鼎祚:《周易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10.(宋)司馬光集注:《太玄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
11.(宋)程頤:《易程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12.(宋)張載:《橫渠易說》,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9年。
13.(宋)劉牧:《易數鉤隱圖》,據清康熙十九年「通志堂原刊」本影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43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14.(宋)邵雍:《皇極經世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15.(宋)邵雍:《增廣校正梅花易數》,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8月。
16.(宋)朱震:《漢上易傳》,據宋刊鈔補本影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20、21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17.(宋)朱熹撰,李一忻點校:《周易本義》,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1月。
18.(元)胡雙湖:《周易啟蒙翼傳》,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2月。
19.(明)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8年9月。
20.(明)黃宗羲:《易學象數論》,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98年9月。
21.(清)王夫之:《船山易學》上下冊,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1年。
22.(清)胡渭撰、鄭萬耕點校:《易圖明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23.(清)胡煦著、程林點校:《周易函書附卜法詳考第四種》,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8月。
24.(清)惠棟:《惠氏易學》,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1年1月。
25.(清)惠棟:《周易述》,據清康熙二十一年「雅雨堂刊」本影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73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26.(清)張惠言:《張惠言易學十書》,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0年12月。
27.(清)焦循:《易學三書》,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0年10月。
28.(清)孫馮翼輯、臧庸述:《子夏易傳》,據清嘉慶十二年刊「問經堂叢書」本影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73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29.(清)黃奭:《孟喜易章句》,據民國二十三年刊《黃氏逸書考》本影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73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30.(清)王謨:《京房易傳》,據清嘉慶三年刊《漢魏遺書鈔》本影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73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31.(清)杭辛齋著:《易學叢書》上下冊,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0年5月。
32.(清)杭辛齋著,張文江校點:《學易筆談》,瀋陽:遼寧出版社,1996年12月。
33. 孫劍秋:《清儒黃宗炎易學著作合輯》,臺北:中華文化教育學會,2007年4月。
(二)經部
01.《十三經注疏》,影印清嘉慶南昌府學重刊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初版。
02.(漢)戴德撰,(漢)鄭玄注:《大戴禮記》,《四部叢刊.經部》,上海涵芬樓借無錫孫氏小綠天藏明袁氏嘉趣堂刊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03.(宋)朱熹:《四書集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11月初版。
04.(清)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4月。
05.(清)吳承仕:《經典釋文序錄疏證》,臺北:嵩高書社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4月。
(三)史部
01.(漢)司馬遷著,瀧川龜太郎注:《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33年。
02.(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前漢書》,《四部備要.史部》,中華書局據武英殿本校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03.(宋)范曄撰,(梁)劉昭補志,(唐)章懷太子賢註:《後漢書》,《四部備要.史部》,中華書局據武英殿本校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04.(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四部備要.史部》,中華書局據武英殿本校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05.(宋)歐陽修:《新唐書》,《四部備要.史部》,中華書局據武英殿本校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06.(元)脫脫:《宋史》,《四部備要.史部》,中華書局據武英殿本校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07.(明)黃宗羲撰,(清)全祖望續修,(清)王梓材校補:《宋元學案》,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3月。
08.(清)紀昀、永瑢等:《武英殿本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09. 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編纂:《清史稿校註》,臺北:國史館,1986年。
(四)子部
01.(漢)董仲舒撰:《春秋繁露》,《四部叢刊.經部》,上海涵芬樓景印武英殿聚珍版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02.(漢)揚雄撰,(宋)司馬光注,陸德逵總勘:《太玄經》,《四部備要.子部》,中華書局據明刻本校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965年。
03.(漢)王充:《論衡》,《四部叢刊.子部》,上海涵芬樓藏明通津草堂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04.(漢)桓譚:《桓子新論》,《四部備要.子部》,中華書局據問經堂輯本校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05.(漢)趙君卿注:《周髀算經》卷下,《四部叢刊初編.子部》,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南陵徐氏積學齋藏明刊本,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06.(晉)王弼注:《老子》,臺北:先知出版社,1976年。
07.(晉)郭象注:《莊子》,臺北:先知出版社,1965年。
08.(晉)張湛注:《沖虛至德真經》,據(清)光緒十年刊《鐵華館叢書》本影印,《無求備齋列子集成》第1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09.(宋)周敦頤撰,(清)董榕輯:《周子全書》,臺北:廣學社印書館,1975年6月。
10.(宋)黎德靖編:《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12月。
11.(清)王夫之注:《張子正蒙注》,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0年12月。
12.(清)吳承漸撰:《莊子旁注》,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5年4月。
(五)集部
01.(梁)劉勰著,(清)黃叔琳等注:《文心雕龍注》,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93年5月。
02.(宋)張載:《張載集》,臺北:漢京文化出版社,1993年9月。
03.(宋)張載:《張子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04.(宋)程顥、程頤:《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出版社,1993年9月。
05.(宋)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月。
06.(宋)邵雍:《伊川擊壤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1965年。
07.(宋)朱子:《朱文公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正編》,1979年11月。
08.(明)胡廣等纂修:《性理大全》,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89年7月。
09.(清)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同治十年辛未濟南皇華館書局補訂,臺北:文海書局,1967年。
10. 沈善洪編:《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11月。
11. 朱傑人、嚴佐子、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
三、民國後專著(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一)易類專書
01.王永寬:《河圖洛書探秘》,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
02.王明居:《叩寂寞而求音:《周易》符號美學》,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9年。
03.王鐵:《宋代易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
04.朱伯崑:《易學哲學史》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台北:藍燈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9月。
05.朱伯崑主編:《易學基礎教程》,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2月。
06.朱伯崑主編:《周易知識通覽》,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1月。
07.江弘遠:《京房易學流變考》,臺中:瑞成書局,1996年8月。
08.艾蘭、邢文編:《新出簡帛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
09.曲辰:《解易諸謎》,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7月。
10.邢文:《帛書周易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11.余敦康:《易學今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
12.余敦康:《漢宋易學解讀》,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7月。
13.呂紹綱:《周易闡微》,臺北:韜略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11月。
14.李大用:《周易新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5月。
15.李申:《易圖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16.李申:《周易與易圖》,臺北:大展出版社,2002年9月。
17.李申、郭彧編纂:《周易圖說總匯》上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
18.李尚信、施維整理:《周易圖釋經典》,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6月。
19.李學勤:《周易經傳溯源》,北京:長春出版社,1992年8月。
20.李學勤:《周易溯源》,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1月。
21.吳康:《邵子易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9年9月。
22.林忠軍:《象數易學發展史》第一卷,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7月。
23.林忠軍:《象數易學發展史》第二卷,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
24.林忠軍:《周易鄭氏學闡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
25.林麗真:《義理易學鉤玄》,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11月。
26.屈萬里:《先秦兩漢易例述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9年4月。
27.屈萬里:《讀易三種》,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6月。
28.胡元玲:《張載易學與道學:以《橫渠易說》及《正蒙》為主之探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8月。
29.胡自逢:《周易鄭氏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30.南懷瑾、徐芹庭註釋:《周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2月
31.高亨:《周易大傳今注》,濟南:齊魯書社,1998年4月。
32.高新民:《易學史論》,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
33.施維主編:《周易八卦圖解》,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1月。
34.唐明邦、汪學群:《易學與長江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
35.徐芹庭:《易學源流》上、下,臺北:國立編譯館,1987年8月。
36.徐芹庭:《易圖源流--中國易經圖書學史》,北京:中國書店,2008年1月。
37.徐芹庭:《虞氏易述解》,臺北:五洲出版社,1974年。
38.徐芹庭:《兩漢十六家易注闡微》,臺北:五洲出版社,1975年。
39.徐芹庭:《魏晉七家易學之研究》,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
40.徐志銳:《周易陰陽八卦說解》,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11月。
41.徐志銳:《周易大傳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10月。
42.孫劍秋:《易理新研》,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12月。
43.孫劍秋:《《易》、《春秋》與儒學思想》,臺北:中華文化教育學會,2007年。
44.曹為霖纂述:《易學史鏡》,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0年。
45.常秉義:《易經圖典精華》,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5年9月。
46.郭彧:《易圖講座》,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年1月。
47.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48.陳鼓應:《道家易學建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7月。
49.張立文:《周易帛書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9月。
50.張其成主編:《易經應用大百科》,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4年4月。
51.張其成:《易圖探秘》,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年7月。
52.張其成:《易道主幹》,北京:中國書房,2003年7月。
53.張政烺:《馬王堆帛書周易經傳校讀》,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4月。
54.張善文:《易經初階》,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5月。
55.張善文:《象數與義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
56.張善文:《歷代易學與易學要籍》,福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
57.張善文:《歷代易家考略》,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
58.張濤:《秦漢易學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3月。
59.黃沛榮:《易學乾坤》,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8月。
60.黃壽祺、張善文編:《周易研究論文集》第一輯,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年10月。
61.黃慶萱:《周易縱橫談》,臺北:三民書局,1995年3月。
62.曾春海:《朱熹易學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63.楊慶中:《二十世紀中國易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2月。
64.陳立夫主編:《易學應用之研究》,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2年6月。
65.雷鋒:《易經智慧書》,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8年10月。
66.廖名春、康學偉、梁書弦:《周易研究史》,長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7月。
67.廖名春:《帛書易傳初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11月。
68.廖名春:《《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8月。
69.趙中偉註譯:《易經圖書大觀》,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3月。
70.劉大鈞:《周易概論》,濟南:齊魯書社,1988年。
71.劉正英:《河圖洛書新論》,上海:學林出版社,2006年6月。
72.劉長林:《中國系統思維(修訂本)--文化基因探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11月。
73.潘雨廷:《易學史發微》,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74.潘雨廷:《易學史叢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6月。
75.潘雨廷:《讀易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
76.劉玉建:《兩漢象數易學研究》上下冊,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
77.劉瀚平:《宋象數易學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2月。
78.劉瀚平:《周易思想探微》,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2月。
79.鄭吉雄:《易圖象與易詮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
80.盧央:《京房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81.盧央:《京氏易傳解讀》上下冊,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10月。
82.賴貴三主編:《臺灣易學史》,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2月。
83.顏國明:《易傳與儒道關係論衡》,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3月。
84.簡博賢:《魏晉四家易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
85.戴君仁:《談易》,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74年3月。
86.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2月。
(二)其他
01.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6月。
02.中國文物研究院所編:《出土文獻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03.江弘毅:《周易津梁》,臺北:文笙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7月。
04.李孝定編:《甲骨文字集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4年。
05.林慶彰主編:《五十年來的經學(1950~2000)》,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5月。
06.季旭昇:《說文新證》上下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8年3月。
07.侯外廬等:《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08.唐明邦:《邵雍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4月。
09.高明:《高明文輯》,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3月1日。
10.高鴻縉:《中國字例》,臺北:廣文書局,1964年10月。
11.韋政通主編:《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臺北:水牛出版社,2006年3月。
12.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1990年。
13.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上)》,臺北:三民書局,1990年。
14.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下)》,臺北:三民書局,1990年。
15.張濤:《經學與漢代社會》,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16.陳郁夫:《邵康節學記》,臺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
17.陳榮捷:《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
18.程發軔主編:《六十年來之國學》,臺北:正中書局,1977年11月。
19.馮 時:《天文學史話》,臺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1月。
20.張岱年:《張岱年全集》,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
21.劉興隆:《新編甲骨文字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3月。
22. 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2006年8月。
23.鍾肇鵬:《讖緯論略》,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9月。
24.顧頡剛等編纂:《古史辨》,臺北:藍燈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
四、學位論文(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一)博士論文
01.林文彬:《船山易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02.吳龍川:《王船山乾坤並建理論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 文,2004年。
03.段致成:《道教丹道易學研究--以《周易參同契》與《悟真篇》為核心的開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04.高志成:《王夫之、李光地對朱子《易》學的繼承、批判與發展》,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班,2007年。
05.黃忠天:《宋代史事易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06.劉瀚平:《宋象數易學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年。
(二)碩士論文
01.王基西:《北宋易學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年。
02.江弘毅:《朱子易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03.江婉玲:《易緯釋義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04.江超平:《伊川易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05.周芳敏:《王弼及程頤易學思想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06.林麗雯:《李光史事易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4年。
07.施泳忠:《來知德義理易學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08.陳玉琪:《邵雍「先天圖」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09.陳正榮:《張載易學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10.許朝陽:《胡渭《易圖明辨》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11.喬家駿:《《焦氏易林》易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12.黃忠天:《楊萬里易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13.黃惠香:《古史辨《周易》研究評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14.張新智:《邵康節先天易學之歷史哲學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15.楊雅妃:《周濂溪太極圖說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16.蔡月禎:《王弼易學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17.戴妙全:《周易美學觀探微》,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18.龔鵬程:《孔穎達《周易正義》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五、期刊、學報、網路論文
01.丁穎茵:〈邵雍「皇極經世書」中的自然歷史〉,《鵝湖學誌》,第24期,2000年6月。
02.于豪亮:〈帛書與《周易》〉,《文物》,第3期,1984年。
03.王 青:〈「太玄」研究〉,《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6月。
04.王開府:〈思想研究方法綜論--以中國哲學為例〉,《國文學報》,第27期,1998年6月。
05.王新春:〈哲學視野下的漢易卦氣說〉,《周易研究》,第6期,2002年。
06.王 寧:〈對秦簡《歸藏》幾個卦名的再認識〉,簡帛研究網站,2002年10月8日。
07.杜正勝:〈秦火與焚書〉,《歷史月刊》,第8期,1988年9月。
08.李存山:〈從《易學哲學史》看當前中國哲學史研究〉,《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6期,1998年6月。
09.李尚信:〈讀王家台秦墓竹簡「易占」札記〉,《周易研究》,第2期,2008年。
10.林忠軍:〈王家台秦簡《歸藏》出土的易學價值〉,《周易研究》,第2期,2001年。
11.林忠軍:〈《易緯》宇宙觀與漢代儒道合流的趨向〉,《中國哲學》,第12期,2002年。
12.林啟屏:〈中國古代學術史上的關鍵事件及其意義-以「秦火焚書」為討論的核心〉,《清華學報》,第36卷第1期,2006年6月。
13.孫劍秋:〈書評:《邵子先天易學》〉,《哲學與文化》,第31卷第9期,2004年10月。
14.康香閣:〈哲學大師朱伯崑先生訪談錄〉,《邯鄲學院學報》第15卷第1期,2005年3月。
15.郭 彧:〈《易先天圖--渾天象》非張行成之圖〉,《周易研究》,第26期,1995年。
16.陳立驤:〈周敦頤《太極圖說》「無極」與「太極」關係之研究〉,《鵝湖月刊》,第33卷第1期,2007年7月。
17.張其成:〈陰陽魚太極圖源流考--兼與郭彧先生商榷〉,《周易研究》,第31期,1997年。
18.張其成:〈漢代象數學家的人文關懷〉,《周易研究》,第43期,2000年。
19.張祥龍:〈周敦頤的《太極圖說》、《易》象數及西方有關學說〉,《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2期,2005年5月。
20.梁韋弦:〈孟京易學的來源〉,《中國哲學》,第11期,2003年。
21.張 濤:〈董仲舒與漢代《易》學〉,《山東大學學報(哲社版)》,第1期,1998年。
22.張 濤:〈秦代易學思想探微〉,《漢學研究》,第18卷第2期,2000年12月。
23.許朝陽:〈漢易象數中的五行觀念--以筮法為考察進路〉,《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第31期,2004年7月。
24.黃忠天:〈《周易》與上古史的關係〉,《高雄師大學報》,第11期,2000年4月。
25.黃慶萱:〈評「易經哲學的時空觀」〉,《國際孔學會議論文集》,臺北:國際孔學會議大會秘書處,1988年6月15日。
26.劉慧珍:〈漢代易學的特殊問題--易象陰陽五行化試論〉,《第二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1998年10月。
27.劉大鈞:〈「卦氣」溯源〉,《中國社會科學》,第5期,2000年。
28.鄭吉雄:〈論象數詮《易》的效用與限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9期,2006年9月。
29.賴貴三:〈兩漢易學「氣化宇宙論」思想探析〉,《第二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兩漢論文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2005年8月。
30.顏國明:〈「《易傳》是道家《易》學」駁議〉,《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1期,2002年9月。
五、網路資料
01.「簡帛研究」網站(http://www.jianb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