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傅國禎
Fu, Kuo-Chen
論文名稱: 黑暗之光—社會議題之水墨創作研究
The Light of Darkness—Ink Painting Study of Social Issue
指導教授: 林昌德
Lin, Chang-De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7
中文關鍵詞: 水墨創作摹擬再現扭曲拼貼象徵化
英文關鍵詞: Ink painting creation, Representation, Distortion, Collage, Symboliz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4下載: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社會的脈動和變遷,與大眾息息相關,而藝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隨著時間與藝術思維的開展有了遞嬗。在西方,藝術由早先的柏拉圖所提的「美」與「善」;亞里斯多德的「藝術淨化人心」,降至現代,藝術不單只是為了「美」而存在,不僅只提供美的愉悅感,藝術開展到了這個階段,不直接藉由藝術來批判社會,試圖改變社會,也不單只有表現與再現的美感。藝術家的創作更多時候僅是為了提供許多「素材」、「媒介」等,讓觀者能夠藉由直接與作品的接觸後,得到屬於自我的啟發或感受。
      藝術作品的表現所帶給觀者的,不單單只有理智分析得到的畫面構成、形式、色彩、符號等訊息,還有直覺接受到作品所傳達的感受。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中認為,藝術的行為無非在求人類原慾的滿足,藝術品不過是人類藉著昇華、替代等方式,表達不被社會所接受的潛意識中的慾望,因而滿足快感。而本文中也試圖藉由藝術心理學的分析,找出關於自我的藝術創作方式。當西方的藝術思維,快速且大量的輸入進入後,筆者想藉觀察多元藝術思潮衝擊下的當代,探討關於台灣的社會現象與反映在水墨藝術上的表現,以及藝術家是如何回應當下時空所存在的社會議題。
      水墨,這個媒材對於以文化正統自居的台灣來說,自國民政府遷至台灣後,也就隨著落地生根且成為主流,水墨發展也從跟隨政府遷移到台灣的傳統水墨畫風格,然後逐漸受到西方藝術的影響,而有了形式與本質上的鉅變。現代水墨除了傳統的筆墨功夫外,也吸收了西方的藝術理論與思想,並且不斷融合與開展,所以在文化劇烈變動的七零年代,水墨也有了截然不同於傳統的面向來呈現。隨著資訊、網路等發展,也造就了訊息、思想流通快速的當代,全球化帶來的藝術衝擊,更不下於當初,於是藝術所關心及探討的議題也就自然多元了起來。然而社會與文化,更是直接涵蓋整個人類活動變遷的重要場域,所以社會及水墨畫關係、水墨畫變革歷程的探究,也就是筆者所欲探討的基本架構及議題。

    Form of Art will evolve with the change of society. In the west, Art is regarded as beauty and goodness by Plato in the earlier decades, and Aristotle thinks Art can purify or cleanse human heart. Till now, Art does not only exist for beauty, also providing the joyfulness. As Art develops to this stage, it is not directly been used to criticize the society, and not only to show or reappear the aesthetic beauty. Most of time, the creations of artists are providing materials and medium to the viewer so afte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m, the self enlightenment and feelings are obtained.
      The art work brings the signals of structure, form, color and symbols from mind analysis, and the direct perception from the art piece. In Freud's psychoanalysis, the behavior of art is seeking for the satisfaction of human desires.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pleasant sense, the art works are represented in a way of sublimate or replacement by the artist to express the unaccepted desires from the subconsciousness in the society. In this context, the author tries to find more self relating art creation ways by the analysis of Psychology of Art. When western art thinking massively and rapidly been imported, the author wants to discuss the social phenomena in Taiwan and the reflection on Ink Painting. Also, how the artist respond to the current social issue.
      Ink Painting, after KMT government moved to Taiwan, has became the main stream. However, from then on, the traditional Ink Painting is gradually influenced by the western art, as to the changes in forms and essences. The modern Ink Painting is combin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chnique and the western art theory to blend and develop. In the 70's, Ink Painting has a brad new look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one. As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Internet, the information and thinking are interchanged rapidly. The globalization brings great impacts on Art. Thus, what art concern and discuss about become diversity. However, society and culture almost cover the transition of human activities, s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ety and Ink Painting, and the Ink Painting transformation process are the main structures and issues in this context.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V 目次 VI 圖次 VIII 謝誌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前言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 5 第四節 研究與創作的關係 5 第二章 從藝術心理到藝術行為之研究 7 第一節 社會性的藝術再現 7 第二節 潛意識的藝術理念 13 第三節 從符號到解構的藝術思潮 20 第四節 社會修正的文化批評理論 28 第三章 西方藝術思潮對水墨畫發展的影響 33 第一節 現代水墨畫的發展 33 (一)傳統的表現 33 (二)近代的變革 34 (三)發展的困境 36 第二節 文人畫的變革 44 (一)文人畫的背景及變革 44 (二)文人畫再表現的困境 44 第三節 台灣社會現象的水墨表現 53 第四章 創作理念的分析 59 第一節 真實的體驗 59 第二節 議題的思辨 61 第三節 形式與造型 63 (一)形式的採用 63 (二)「扭曲」的物象造型 65 (三)「裱貼」的肌理構成 68 (四)「拓印」的肌理製造 69 第四節 藝術思維與表現 70 (一)語言與畫面之間 70 (二)暗示性的呈現 72 (三)媒材的限制 76 第五章 創作的實踐(作品說明) 78 第六章 結論 102 參考書目 105

    一、專書
    Hebert Read,李長俊譯,《現代繪畫史》,台北市:大陸書店,民71年8月。
    Hebert Read,梁錦鋆譯,《藝術的意義》,台北市:遠流,2006年。
    Jeff Collis,安原良譯,《德希達》,台北縣:立緒文化,民87年。
    Ralph Mayer,《藝術名詞與技法辭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2年。
    Victoria D. Alexander;張正霖、陳巨擘譯,《藝術社會學:精緻與通俗形式之探索》,台北市:巨流,民95。
    王秀雄,《台灣美術發展史論》,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民84年。
    王秀雄,《美術心理學》,高雄:三信出版社,1975年。
    王南溟,《藝術必須死亡》,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5年9月。
    安海姆,李長俊譯,《藝術與視覺心理學》,台北市:雄獅,1985年。
    呂清夫,《藝術史的軌跡(上冊)》,台北市:史博館,民90年。
    呂清夫,《藝術史的軌跡(下冊)》,台北市:史博館,民90年。
    呂清夫,《藝術批評與藝壇生態(上)》,台北:北市美術館,民86年。
    呂清夫,《藝術批評與藝壇生態(下)》,台北:北市美術館,民86年。
    呂清夫,《藝評家群像》,台北市:生智,民86年。
    李長俊,《西洋美術史綱要》,台北市:雄獅圖書,民87年8月。
    林宏璋,《後當代藝術徵侯:書寫於在地之上》,台北市:典藏藝術,2005年12月。
    倪再沁,《台灣美術的人文觀察》,台北市:雄獅圖書,1995年。
    高木森,《中國繪畫思想史》,台北市:東大出版,民81年。
    馬克‧杰木乃茲(Marc Jimenez);欒棟,關寶豔譯,《阿多諾:藝術、意識形態與美學理論》,台北市:遠流,民79年。
    高宣揚,《論後現代藝術的『不確定性』》,台北市:唐山,民85年。
    陳秉璋、陳信木,《藝術社會學》,台北市:巨流,民82年。
    陳樹升策辦,《現代與後現代之間:李仲生與台灣現代藝術》,台中市:台灣美術館,民94年。
    彭修銀,《墨戲與逍遙—中國文人畫美學傳統》,台北市:文津,民84年。
    渡邊戶,葉長海、翁敏華、孫紅譯,《藝術學》,台北:駱駝出版社,民80年6月。
    楊大春,《後解構主義》,台北市:揚智文化,民85年。
    葛路,《中國古代繪畫理論發展史》,台北市:丹青圖書,1980年
    趙雅博,《文學藝術心理學》,台北市:藝術圖書,民65年2月。
    豪澤爾,居延安譯,《藝術社會學》,台北:雅典出版社,民77年9月。
    劉思量,《藝術與創造-藝術創作與欣賞之理論與實際》,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89年。
    劉國松《中國現代畫的路》,台北市:文星書店,1965年4月。
    滕守堯,《藝術社會學描述》,台北市:生智,1997年。
    歐崇敬,《從結構主義到解構主義》,台北市:揚智文化,民87年。
    蔡錚雲,《另類哲學—現代社會的後現代文化》,台北市:邊城出版‧城邦文化,2006年3月。
    魯道夫‧阿恩海姆(同安海姆),郭小平、翟燦譯,《藝術心理學新論》,台北市:台灣商務,民81年。
    韓叢耀,《圖像:一種後符號學的再發現》,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
    羅青,《什麼是後現代主義》,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民78年。
    羅青,《水墨之美》,台北市:幼獅,民80年。
    羅蘭‧巴特,《符號學要義》,台北市:南方叢書出版社,民78年11月。
    羅蘭‧巴特,董學文、王葵譯,《符號學美學》,台北市:商鼎文化出版社,1992年5月。

    二、期刊
    何懷碩〈傳統中國畫批判〉聯合報1965年7月3日,文收《苦澀的美感》,大地出版社,1973年11月。
    李仲生,〈國畫的前途〉《新藝術》,創刊號,頁4-5,台北,1950年。
    汪瑜菁,〈具象藝術作品情感的傳達—論Rothko Chapel作品〉,《議藝份子》第九期,2007年。
    陳瑞文,〈法蘭克福學派的美學主軸:阿多諾美學的批判思想初探〉,《美育》,民86年。
    楚戈,〈水墨與世界—廿一世紀「國際」美術之展望〉,陳樹升總編輯,《現代中國水墨畫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暨研討紀錄》,台中市:省美術館,民83年。

    三、網路資料
    《美國夢工廠》說出年輕人的話,《中時電子報》,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522/4/263p4.html,2010/6/6瀏覽。
    氣韻生動的定義,《HUNG的藝術欣賞》,http://pitayastudio.myweb.hinet.net/art19_1.htm,2010/5/25瀏覽。
    蒙太奇,《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tw/%E6%B0%B4%E5%A2%A8%E7%95%AB,2010/5/30瀏覽。
    樂生院迫遷∕人權侵害議題始末,《樂生院人間寫實》,http://blog.roodo.com/losheng/archives/94139.html,2010/6/6瀏覽。
    (以上順序皆依照筆劃多寡排列)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