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魯靜芳
Lu, Ching-Fang
論文名稱: Jean Baudrillard消費社理論研究及其在博物館公民教育的意義
指導教授: 林振春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0
中文關鍵詞: J. Baudrillard消費社會理論博物館公民教育符號
英文關鍵詞: J. Baudrillard, consumer society theory, museums, civic education, sig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6下載:1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科技昌明為博物館公民教育帶來極深遠的影響。媒介通過符號,表現消費社會現象。本研究文旨以J. Baudrillard消費社會理論為視角,從而對博物館公民教育呈現的意義進行探討。

    本研究一開始得力於G. Deboard、R. Barthes、H. Lefebvre對消費社會符號意涵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從而得以就J. Baudrillard消費社會理路,作為深入探析的基礎。本研究從符號消費的意涵對博物館公民教育帶來的蘊涵進行認識:(一)進入消費社會中,博物館通過媒介渠道,造成符號增生,過往博物館對公民教育的功能產生變革,符號形構博物館公民教育何種意義?(二)符號消費,帶來公民不同的體驗,符號形構博物館公民教育何種的意義?(三)工藝品、典藏文物通過符號意指形構博物館公民教育何種意義?(四)博物館展示空間開展出美學與想像社會呈現非凡、例外的日常生活形式,通過符號形構博物館公民教育何種意義?

    研究發現(一)博物館通過符號激起人們欲望,博物館公民教育透過物件,表達出有關創意累積、時尚博物館文化,經由實踐博物館功能,促使博物館展示作品與公民互動呈現意涵,而得以形構公民學習新型態,再現公民美學素養。(二)博物館試圖經由體驗教育,達到寓教於樂合一。(三)博物館以科技媒介呈現展示物,企盼對博物館角色進行定位,此舉將有益於博物館推動公民教育,並藉此推廣公民科技素養能力。(四)博物館生產脈絡,表徵出公民集體歡快感,為博物館經營及營運,帶來長足的成長,博物館商品文化時尚化與創新化,對公民誘惑及收編,以便於進入博物館傳遞的知識體系,形構社會潮流、風尚的轉向。

    然而媒介呈現的內爆,展現了符號的飄盪性,鬆脫了公民教育的社會實在,此一影響,值得博物館公民教育研究,進行深入的檢視。

    學者們較少從社會學領域觀點,對博物館公民教育進行深入的透析。隨著消費社會的臨來,本研究希冀能對公民教育的研究,起一點推波助瀾的效果。

    關鍵字:J. Baudrillard、消費社會理論、博物館、公民教育、符號

    Technology advancements have extremely far-reaching implications for the museum civic education. Through the medium of sign, they have the performance of consumer social phenomenon. Take the J. Baudrillard's consumer society theory for example, the end of this paper, we try to understand how the museum display(or exhibition)have the significance in this research.

    The beginning of the study thanks to G. Deboard, R. Barthes, H. Lefebvre ,They use the sign to implications for consumer society, not only analysis the simple terms, but also description the consumer society mapping. Through the J. Baudrillard consumer society principles, we have the fundamental to analysis the consumer society figuration.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from sign meaning for museum civic education, the research spending to bring the implication : (1) When citizens enter the consumer society, museum through media channels, resulting sign hyperplasia, past the museum functional civic education to create have changed, what the sign to configuration Museum have the significance of civic education meaning? (2) The sign consumption always brings different experiences to the citizens, what the sign to configuration Museum has the significance of civic education meaning? (3) When the museum produces, coll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what the sign to configuration Museum has the significance of civic education meaning? (4) When we carry out the museum exhibition space and imagine society presents extraordinary aesthetics, daily life in the form of an exception, what the sign to configuration Museum have the significance of civic education meaning?

    This study find out that; (1) The museum objects, representation citizen aesthetic qualities. (2) The museum through experience education, to entertaining one. (3) The museum presents the exhibit technology media, hoping to locate the role of the museum, which will benefit the museum to promote civic education, including the citiz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teracy skills. (4) Representation museum production context, showing the civic collective pleasure for museum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s, it bringing museums fashion and innovation culture, and temptation to citizens incorporated in order to enter the knowledge system, the museum formation the social trends and the fashion steering.

    However; implosion of the media rendering, showing the sign of the drift, releasing of the civic education of social reality, such an impact, must to depth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sociology, few issue of point of view from the sociological consumption, the scholars less discussion about the civic education for the museum depth dialysis. We hope that have fruitful research in the consumer society.

    Keywords: J. Baudrillard, consumer society theory, museums,
    civic education,sign.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0 第三節 研究方法、研究步驟與研究架構 12 第四節 研究範圍、研究論文預期價值與研究限制 21 第二章 JEAN BAUDRILLARD理論淵源 29 第一節 JEAN BAUDRILLARD思想淵源及其學術背景的透析 29 第二節 JEAN BAUDRILLARD消費社會理論思想的承接與影響 38 第三節 小結 48 第三章 JEAN BAUDRILLARD消費社會理論及其在博物館消費文化探究 51 第一節 JEAN BAUDRILLARD消費社會理論探討 51 第二節 博物館消費文化探析 58 第四章 JEAN BAUDRILLARD消費社會理論及其在博物館公民教育的意義 63 第一節 JEAN BAUDRILLARD消費論述及其對博物館公民教育的影響 63 第二節 JEAN BAUDRILLARD擬像理論及其對博物館公民教育的詮釋與反思 69 第三節 JEAN BAUDRILLARD消費社會理論觀點在博物館公民教育的意義探索 7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8 參考書目 92 表次 表4-1 擬像次序、符號意義與擬像發展階段 72 圖次 圖1-1 研究步驟簡圖 18 圖1-2 研究架構 19

    一、中文書目
    于瑞珍(1997)。科技教育在博物館,《科技博物》,1(5 & 6):146~154。
    王文科、王智弘(2009)。《教育研究法》(增定第17版)。臺北市:五南。
    王文松與張兵(2012)。消費社會中博物館角色轉換對博物館文化產業發展的影響,《建築與文化》,pp.122~127。
    王振萍(2007)。淺析博物館教育的對象--觀眾,《文物春秋》,3:69~76。
    王啟祥(2001)。博物館在學習社會中的角色與實踐,《科技博物》,5(2):5~17。
    王啟祥(2005)。博物館觀眾研究的進路,《博物科技》,9(4):33~46。
    王嵩山(2015)。《博物館、思想與社會行動》。臺北市:遠足文化。
    仰海峰(2011)。超真實、擬真與內爆-後期包德里亞思想中的三個重要概念,《江蘇社會科學》,4:14~21。
    朱元發(1993)。《韋伯思想概論》。台北:遠流出版。
    李如菁(2007)。溝通的物與物的溝通:談博物館文化商品的本質、角色與可能性,《科技博物》,11(4):53~69。
    李亞傑(2007)。從商品符號消費與商品流行美學的角度探討臺灣當代設計趨勢,《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3(1):41~55。
    李蘇萍(2008)。穿著城市--AMO的秀場設計,《建築知識》,3:52~57。
    林怡安(2002)。《以旅客服務滿意度探討博物館服務品質之研究》。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信宏(2003)。《運動廣告中的符號消費現象》,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林輝明(2003)。參觀博物館於教學上的意義與學習模式,《科技博物》,7(1):76~86。
    吳學昆(2002)。《數位博物館之展示與教育-以國科會數位博物館計劃為例》。國立暨南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靜欣(2006)。《從符號消費觀點探討化妝品包裝對消費者購買之影響》,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註重(2003)。久被遺忘的誘騙原型-從「商品美學批判」:資本主義社會中的表象、情慾及廣告」反思現代設計,《城市與設計學報》,13 &14:411~429。
    翁註重、林榮泰(1998)。布希亞擬像理論與後現代的商品形貌,《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9:111~118。
    涂銘宏(2008)「電出上的陌生人」:《電車男》、序列性、與御宅族的世界主義,《NTU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19:35~60。
    耿鳳英(2011)。展示三部曲,《博物館研究專刊》,(4):379~396。臺北:臺灣博物館。
    陳坤宏(2009)。《消費理論》。新北市:揚智。
    陳宗盈(2003)。當運動和時裝談了場戀愛-從外/內爆談起,《中華體育》,17(4):132~143。
    陳國寧(2006)。博物館角色的轉變與專業人才培養,《中國博物館》,3:42~47。
    陳淑菁(2012)。「科技教育理論」應用在科技博物館藏品分類研究: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為例,《科技博物》,16(4):65~79。
    陳龍城(2002)。《由博物館面向解讀當代歐洲社會的轉型》。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世文(2008)。擴增實境應用於博物館展示的初探,《科技博物》,12(4):25~37。
    莫佳樺(2010)。博物館特展觀眾消費決策研究:以「燃燒的靈魂•梵谷」特展商店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碩士論文。
    許毅瑞、黃昱翔、陳振瑜與向麗容(2007)。靜態展示設計對國小學童學習經驗之探討:以國立臺灣博物館「生物密碼:拯救生命多樣性」展覽為例,
    《科技博物》,13(1):5~33。
    梁佳玲(2001)。《失去影子的世界── 失去影子的世界-布希亞以擬象論當代實在》。臺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一兵(2005)。景觀意識形態及其顛覆-德波《景觀社會》的文本學解讀,
    《學海》,5:67~72。
    張一兵(2007)。青年布希亞:從后克思主義到反馬克思主義,《現代哲學》(Modern philosophy),pp.1~4。
    張紅岭、魏新龍(2008)。鮑德里亞的 “消費"與“勞動"概念──兼論包德
    亞與馬克思之間的理論關聯,《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0(1):60~68。
    張婉真(2009)。消費文化、博物館與社會大眾,《博物館學季刊》,23(2):5~20。
    張群(2006)。論布希亞的符號消費理論及其現實意義,《玉溪師範學院學報》,22(5):31~33。
    黃光男(2006)。博物館展覽理念與規劃,《書畫藝術學刊》,1:1~14。
    黃孝宗、蔡俊彥與黃台珠(2013)。公民科學家意象與參觀博物館對科學研究利
    益知覺之影響,《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8(3):1~22。
    黃宏昭(1997)。《符號、擬仿、內爆--布希亞媒介社會論述探析》。臺北市: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俊儒、簡妙如(2010)。在科技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出發,《新聞學研究》,105:127~166。
    黃振中(2002)。博物館休閒教育展演活動的研究:火金姑的夏天,《科技博
    物》,6(3):20~32。
    黃嘉郁(2000)。博物館的非制式科學教育,《科技博物》,4(4):48~57。
    曾琪淑(2006)。從社區文化觀點談博物館的圖書資訊服務,《科技博物》,10(4):23~32。
    曾瑞蓮(2008)。博物館的兒童科技教育,《生活科技教育》,41(2):17~31。
    鄔少芳(2009)。沙龍、博物館、美術館:油畫大眾消費與商業導向反思,《商業現代化》,567:194~195。
    趙軍(2002)。對博物館教育與觀眾消費的思考,《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4):130 ~131。
    葉啟政(2005)。《現代人的天命:科技、消費文化的搓揉摩盪》。臺北市:
    群學。
    葉啟政(2013a)。《象徵交換與正負情愫交融:一項後現代現象的透析》。臺北市:遠流。
    葉啟政(2013b)。《深邃思想繫鏈的歷史跳躍:霍布斯、尼采到佛洛依德以及大眾的反叛》。臺北市:遠流。
    蔡其睿(2000)。《文化消費空間研究:書店文化工業產品消費現象觀察--以誠品書店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婉珍(2011)。《博物館觀眾研究》。臺北市:三民書局。
    賴春潤(2007)。博物館與終身學習的推動: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開放圖書室
    為例,《科技博物》,11(3):97~106。
    賴嘉玲(2014)。當流動科技闖進藝術殿堂:從博物館視聽導覽之使用談其藝文消費之介入,《新聞學研究》,119:(121~159)。
    盧詩青(2010)。虛擬的符號:以虛擬的偶像影片為例解說布希亞的擬象超真實主義,《國立臺南大學藝術研究學報》,3(2):15~26。
    蕭揚基(2001)。公民與公民教育--新世紀公民教育發展方向。《公民教育學報》,10:125~148。
    蘇芳儀(2003)。傳統博物館教育與網路博物館教育比較之研究,《科技博物》,7(3):53~64。
    蘇芳儀(2014)。藏品作為外界溝通橋樑: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訴心相印:印刷文物」特展為例,《科技博物》,18(3):49~78。
    蘇孟鴻(2012)。「靈光持存:重讀(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藝術研究學報》,5(1):15~28。
    嚴亮一、許肇源與林金城(2008)。文化產業與空間重構:塑造鶯歌陶瓷文化城,《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1:41~69。

    二、翻譯書目
    仰海峰譯(2005)。《生產之鏡》(原著作者:Badrillard, J.)。北京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林志明譯(1997)。《物體系》(原著作者:Badrillard, J.)。臺北市:時報文化。
    李延輝等譯(2009)。《當代社會理論大師》(原著作者:Elliott, A. & Turner, B.S.)新北市:韋伯文化。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原著作者:吳芝儀、廖梅花譯)。臺北市:濤石。
    洪凌譯(1998)。《擬仿物與擬像》(原著作者:Baudrillard, J.)。臺北市:時報出版。
    徐亮、陸興華譯(2003)。《表徵-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原著作者:Hall,S.)。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夏業良、魯煒譯(2008)。《體驗經濟時代》(原著作者:Pine, J. H. & Gilmore,J.H.)。臺北市:城邦文化出版。
    敖軍譯(1998)。《流行體系》(原著作者:Barthes, R.)。臺北市:桂冠出版社。
    許薔薔、許綺玲譯(1997)。《神話學》(原著作者:Barthes, R.)。臺北市:桂冠出版社。
    張君玫譯(2004)。《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原著作者:Story, J.)。臺北市:巨流出版社。
    張君玫譯(1995)。《社會科學的理念》(原著作者:Winch, P.)。臺北市:巨流出版社。
    葉浩譯(2007)。《觀光客的凝視》(原著作者:Urry J.)。臺北市:書林出版社。
    詹乃璇、周汶昊譯(2002)。《布希亞與千禧年》(Baudrillard and the Millennium)(原著作者:Horrocks, C.)。臺北市:城邦文化出版。
    趙偉妏(2009)。《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原著作者:Featherstone, M.)。臺北:國立編譯館。
    劉成富、全志鋼(2006)。《消費社會》(原著作者:Baudrillard, J.)。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三、網路檢索
    社會科學方法論的歷史發展及其評析。http://www.ed.ntnu.edu.tw。截取資料時間:2014年3月19日。
    高鼎壹、蘇文伶編(2009)。尚.布希亞。ttp://english.fju.edu.tw。截取資料時間:2014年3月20日。
    張譽騰譯(1987)。神聖的叢林:博物館隨筆,《博物館學季刊》(原著作者:Thompson, B.),譯自Museum Studies Journal, 1985年春季號。網路檢索:web2.nmns.edu.tw/PubLib/Library/quaterly/198710_77.pdf。擷取資料時間:2015年5月3日。

    四、英文書目
    Adorno, T. W.,1991. Free Time, in Bernstein, M.(ed.),The Culture Industry: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Press
    Alberti, S. J. M.,2005.Objects and the Museum. Isis,96(4):559~571.
    Banz,R.2008.Self-Directed Lrarning:Implication for Museum,The Journal of Museum Edccation.33:43~54.
    Bauman, Z., 1998. 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England:Open University Press.
    Bauman, Z., 2007. Consuming Life. Combridge:Polity Press.
    Badrillard, J., 1975. The Mirror of Production. St. Louis, Missouri:Telo Press.
    Baudrillard, J.1981. 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 St. Louis, Missouri:Telo Press.
    Baudrillard, J.1993. Symbolic Exchange and Death, Trans. by Iain H.Grant,London:Sage Press.
    Baudrillard, J. 1998.The Consumer Society:Myth & Structures. London:Sage Press.
    Bennjamin,W. 1970. Illuminations. London:Cape Press.
    Bocock,R.,1993.Consumption.London:Routledge Press.
    Brown,C.K. 2008.Museum,Communicaties, and Artists, Visual Artist,Research.43(2):5~13.
    Bryx, A.2006., "The Matrix": From representation to simulation and beyond. Masters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5(3):98.
    Campebell, C. 1995. The Sociology of consumption, in Miller, D.(ed.), Acknowledge Consumption. London: Routledge.
    Dean, D., 2000.Museum Exhibition-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Routledge Press.
    Durbin, G., 2001. Developing Museum Exhibitions for Lifelong Learning. London: Stationery office.
    Edson, G., 2013. Structure and Order;Changing Roles of Museum Management,《科技博物》,17(2):7~21。
    Edwards, T., 2000. Contradictions of Consumption:Concept, Practices and Politics in Consumer Society. 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Gane, M.,1991. Baudrillard:Critical and Fatal Theory. London:Routledge Press.
    Gane, M., 1993. Baudrillard live:selected interviews. London: Routledge Press.
    Gane, M., 2000.Jean Baudrillard:in radical uncertain. London:Pluto Press.
    Grace, V., 2000. Baudrillard's Challenge:A feminist reading. London: Routledge Press.
    Hastrup, K. & Hervik, P., 1994. Social experience and anthropological Knowledge. London:Routledge Press.
    Highmore,B.,2001. Everyday Life and Cultural Theory. London:Routledge Press.
    Huizinga, J., 1955. Homo Ludens:A study of the play-element in Culture. Boston:Beacon Press.
    Kellner, D.1989. Jean Baudrillard:From Marxism to Postmodernism and Beyond. Combridge:Polity Press.
    Lane, R. J., 2000. Jean Baudrillard. London:Routledge Press.
    Lefebvre, H., 1968/1984.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 Trans. by Robinovitch, S. New Brunswick:Transaction Press.
    Lefebvre, H.,1991.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 by Smith, D. Oxford:Blackwell.
    Leach,D.B.2007.Dynamic Museum Place:Exploring the Multi-Dimensional Museum Environment,The Journal of Museum Environment.32(3):199~209.
    Lister, G., 2003.Citizenship (Second Edition).London:Palgrave Macmillan Press.
    McCracken, G.,1988. Culture and Consumption:New Approaches to the Symbolic Character of Consumer Goods and Activities. Blooming and Indianapolis: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Mauss,M.1970.The Gift:Forms and Functions of Exchange in Archaic Society.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Oliva, D. A., 2012 .Technological mediation:The implications of technology on the human experience. M.A. United State: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ng Beach.
    Rabb, M., 1990. Museum, New England Review. 22 (4):146~155
    Slater, D., 1997. Consumer Culture & Modernity. Cambridge:Polity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