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朴民庭
論文名稱: 比字句的語用分析及否定形式
指導教授: 鄧守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6
中文關鍵詞: 漢語比字句比字句的否定形式不比句沒有句比字句的語用分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5下載:10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主要探討漢語 「比」字句在一般語言生活中的使用原則。目前為止語言學者對「比」字句給予的研究及篇幅很有限,在對外漢語教學上所佔的地位也並不很高,所以,「比」字句的語用規則長時間被忽略掉了。筆者希望此一論文能呼籲更多語言學者及語言教學工作者開始進行對「比」字句研究的一個契機。本論文將結合語義、語用的觀點分析及歸納「比」字句表現出來的一些規律。以下是本文的主要內容:
    第一章 介紹本論文的研究動機、目的及方法;
    第二章 有關「比」字句的文獻探討;
    第三章 考察包括漢語為什麼不能說*我喜歡喝咖啡比中國茶的「比」字
    句相關的一些問題,第四章 從語用層面解析「比」字句的使用
    現象;
    第四章 探究漢語比字句的語義內容及語用原則。
    第五章 試探「比」字句中的否定形式「不比」和「沒有」句的選用機制;
    第六章 歸納說話者使用「比」字句的種種策略及語用原則,做本論的總結。

    第一章 導論 ……………………………………………………………1 1. 前言 ……………………………………………………………………1 1.1 研究的目的及範圍 …………………………………………………1 1.2 研究方向 ……………………………………………………………2 1.3 研究目的及論文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2.1. 對「比」詞類的幾種分析 …………………………………………5 2.1.1. 古漢語中的 ‘比’………………………………………………7 2.1.2 ‘比’為動詞的比字句 ……………………………………… 8 2.1.3. ‘比’的連詞特徵 ………………………………………………9 2.2. 有關比字句的句法分析 …………………………………………11 2.2.1. 傅一勤(1978) ………………………………………………12 2.2.2. Li&Thompson(1992) …………………………………………13 2.2.3. 曹逢甫(1989) ………………………………………………14 2.2.4. 戴浩一(1989) ………………………………………………15 2.2.5. 屈承熹(1979) ………………………………………………16 2.3. 小結 ………………………………………………………………17 第三章 有關比字句的一些問題 ………………………………19 3.1 比較的概念 …………………………………………………………19 3.2 英語、漢語、韓語比較句分類 ……………………………………23 3.2.1 英語比較級 ……………………………………………………23 3.2.2漢語比較級 ……………………………………………………26 3.2.3 韓語的比較級 …………………………………………………27 3.3. 比字句的先決條件 ………………………………………………32 3.3.1. 比較項 ………………………………………………………33 3.3.2. 比較內容的語義格 …………………………………………38 3.4. 比字句的分類 ……………………………………………………40 3.4.1. 比較不同個體之同一項目時 ………………………………40 3.4.2. 比較同一個體之不同項目時 ………………………………43 3.5. 漢語為什麼不能說*我喜歡喝咖啡比中國茶? ………………45 3.5.1. 有關比字句病句的相關探討 ………………………………45 3.5.2. 句法和詞類上的探討 ………………………………………47 3.5.3. ‘比’為動詞時的探討………………………………‥………52 3.6 小結 …………………………………………………………………55 第四章 比字句的語用分析 ……………………………………57 4.1. 引言 ………………………………………………………………57 4.2. 溝通的過程 ………………………………………………………60 4.3. 比字句的語用分類 ………………………………………………65 4.3.1. 比1的語用 …………………………………………………68 4.3.2 比2的語用 ……………………………………………………69 4.3.3. 比3的語用 ………………………………………………… 70 4.3.4. 比4的語用 ………………………………………………… 71 4.3.5. 比5的語用 ………………………………………………… 72 4.3.6. 比6的語用 ………………………………………………… 73 4.3.7. 比7的語用 ………………………………………………… 74 4.4. 比字句的語用特徵 …………………………………………‥‥ 75 4.5. 比字句的語用原則 ……………………………………………‥ 76 4.6. 小結 ……………………………………………………………… 82 第五章 比字句的否定形式 ………………………………… 83 5.1 前言…………………………………………………………………83 5.2 文獻探討……………………………………………………………84 5.2.1. 劉月華(1996) ………………………………………………84 5.2.2 呂叔湘(1980) …………………………………………………86 5.2.3. 教材中的比字句否定形式 ………………………………… 88 5.3. 比字句否定形式的使用情況 ……………………………………89 5.3.1. ……………………………………………………………… 89 5.3.2. ‘不比’句 …………………………………………………91 5.3.2.1. 表示A不如B時 ………………………………………93 5.3.2.2. 表示A和B差不多時 …………………………………94 5.3.3. ‘沒有’句 ……………………………………………………95 5.4. ‘不比’句和 ‘沒有’句的使用情況…………………………97 5.4.1. 引言 ………………………………………………………… 97 5.4.2. 問卷分析 …………………………………‥…………… 98 5.4.3. ‘不比’句和 ‘沒有’句的選用機制…………………… 106 5.5. 小結……………………………………………………………… 108 第六章 結語 ………………………………………………………110 6.1. 總述………………………………………………………………110 6.2. 建議及自省………………………………………………………113

    中文部分
    呂叔湘 . 1992 .《中國文法要略》.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 357-75
    陳蔚 . 1984 . <試探比較句的句法>. 於《中國語文》第54卷 第五期 .
    鄭毓瑜. 1985 . <比較句中如、似、比的問題> . 《幼獅學誌》第18卷 第四期 .143-59
    劉月華等編 鄧守信策劃 .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台北:師大書苑
    Charles N.,Sandra A.Thompson , 黃宣範譯 .1992. &laquo;漢語語法&raquo; 台北:文鶴 .401-06.
    劉鑫民. 1995 . <焦點、焦點的分布和焦點化>. 於《寧夏大學學報》(社科版) . 79-84
    陳昌來 .1994 . <試探句型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於《煙臺大學學報》(哲社版) . 83-89
    沈開木. 1996 .<論語義指向> .於《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 . 67-74
    屈承熹. 1996 . <現代漢語中句子的定義及其地位> 於《世界漢語教學》. 16-23
    姚振武 .1996 . <漢語謂詞性成分名詞化的原因及規律> 於《中國語文》 . 31-39
    袁毓林. 1996 . <話題化及相關的語法過程> 於《中國語文》 . 241-254
    陳平. 1996 . <漢語中結構話題的語用解釋和關係化> 於《國外語言學》 . 27-36
    戴浩一 .1988 . <時間順序和漢語的語序> 於《國外語言學》 .第1期 .. 10-20
    徐燕青.1997 .< “沒有”型比較句的初步考察 – 兼及 “不像”型比較句> 於《世界漢語教學》 . 第1期 . 42-48
    楊惠芬.1998 . <表比較的 “沒有”句句型探析> 於《語言教學與研究》 .第1期 .121-127
    石毓智. 1989 . <現代漢語的否定性成分> 於《語言研究》 .第2期 . 12-21
    張孝忠. 1984 . <“不”和”沒有”用法舉例 – 兼與英語 “not”和“no”的對比> .於《語言教學與研究》 .第4期 . 77-85
    沈開木. 1984 . <“不”字的否定範圍和否定中心的探索> 於《中國語文》 .第6期 .404-412
    李瑛. 1992 . <“不”的否定意義> 於《語言教學與研究》 .第2期 . 61-70
    石毓智. 1992 . <現代漢語的肯定性動詞成分> 於《語言研究》.第2期 .41-45
    肖揚等. 1999 .<通比性 “很”字結構> .於《世界漢語教學》.第1期. 36-44
    傅雨賢. 1997 . 《現代漢語介詞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
    許德楠 .1990 . 《實用詞彙學》 . 北京:燕山出版社
    楊慶蕙主編 .1996 . 《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語法難點剖析》 . 北京: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屈承熹 .1986.《語言學論集 : 理論、應用及漢語法》台北:文鶴
    何三本等. 1995 . 《現代語義學》. 台北:三民書局 .
    石安石. 1994 . 《語義研究》. 北京:語文出版社 .
    詹人鳳. 1997 . 《現代漢語語義學》. .北京:商務印書館
    鄧守信 .1984. 《漢語及物性關係的語意研究》. .台北:學生書局 .
    杜厚文 .1995 . <模糊語義定量分析> . 於《語言教學與研究》 .第1期 . . 64-81
    魏岫明. 1992 . 《漢語詞序研究》. 台北:唐山論叢 .
    斬衛衛 .1986 . <漢日語比較句的異同> . 於《語言教學與研究》 .第2期 .70-75
    趙永新 . 1997 .《對外語言文化對比與對外漢語教學》. 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
    李宇明 .1999 . <程度與否定> .於《世界漢語教學》 .第1期 . .28-35
    李成才 .1991 .<跟 ~ 一樣 用法淺談> . 於《語言教學與研究》 .第2期 .112-122
    北京語言學院. 1994 .《基礎漢語課本修訂本》.北京: 華語教學出版社 .
    賈彥德. 1992 . 《漢語語義學》.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徐烈炯 .1995 . 《語義學》(修訂板).北京:語文出版社 .
    郭熙. 1999 . 《中國社會語言學》.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
    馮廣藝 .1999 . 《語境適應論》.湖北: 湖北教育出版社
    方經民. 2000 . 《漢語語法轉換研究》. 河南人民出版社 .
    馬慶株. 1998 .《漢語語義語法範疇問題》. 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
    屈承熹. 1999 . 《漢語認知功能語法》. 台北:文鶴出版社 .
    李宗江 .1999 . 《漢語常用詞演變研究》.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
    王維賢 .1997 .《現代漢語語法理論研究》. 北京: 語文出版社 .
    徐烈炯 .1988 . 《生成語法理論》.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
    邵敬敏 .1998《句法結構中的語義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
    彭增安. 1998 . 《語用 ,修辭,文化. 》上海:學林出版社 .
    吳繼光. 1990 . <動詞性“比”字句的分化及其他> 於《語言教學與研究 .第1期 .32-36
    馬真. 1986 . <“比”字句內比較項Y的替換規律試探> .於《中國語文》 .第2期 ..97-105
    邵敬敏 .1990 . <“比”字句替換規律趨議> .於《中國語文》 .第6期 .410-415
    孔慶成. 1998 . <否定修辭作用的語用機制> .於《語言文字應用》 .第1期 . 59-66
    賈甫田 . 1987 . <西班牙語、漢語比較方式的對比> .於《世界漢語教學》 .創刊號 . .50-53
    趙永新 .1986 . <談談英語和漢語比較方式的異同> .於《語言教學與研究》 .第1期 . 16-25
    李德真 .1988 . 《外國人實用漢語語法》. 華語教學出版社 .
    趙永新. 1992 . 《漢語語法概要》 . 北京語言學院 .北京
    洪偉美.1987. 《漢語的比較句》. 清華大學碩士論文.台灣
    外文部分
    何慕等 . 1997 . 《Speed中國語會話初級》 . 東洋文庫 .Seoul Korea
    Th.R.Hofmann .1996著,Sun –Woo Lee等譯 . 《Realms of Meaning 》. Hanshin .Seoul Korea .
    Gotz Hindelang著 Kim Gab-Nyoun譯 .1999 . 《Einfuhrung in die Sprechakttheorie》. Hanguk . Seoul Korea
    D.Sperber ,D.Wilson共著 Tae-ok Kim等譯 .1993 . 《Relevance .》Hanshin . Seoul Korea .
    R.W.Langacker 著Lee Gi-Dong譯 . 1991 . 《Cognitive Grammar》 . Hanshin .Seoul
    鄧守信 . 1978. < Negation In Chinese : Mandarin and Amoy > . 於《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98.1 : 50-60
    Quirk, Randolph ,et al. 1985 .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 New York:Longman .458-69
    工具書
    《中央研究院平衡語料庫》. http://www.sinica.edu.tw/ftms-bin/kiwi.sh
    《瓊瑤語料庫》
    《三毛語料庫》
    《海外中文書庫》
    http://www.back2china.com/book/
    呂叔湘主編. 1980 . 《現代漢語八百詞》.香港:商務印書館 .
    王寅主編. 1993.《簡明語義學辭典》. 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
    嚴棉等著 .1997 . 《 Interaction II 》. Indiana University
    萬仁 . 1991 《兩代母女三代情》 . 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
    李安. 1991. 《推手》 . 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柯玉雪 .1992 .《錦瑟恨史》.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王瑞琪. 1994 . 《與青春對話》. 台北:幼獅出版社 .
    柯淑卿 .1993 . 《高山上的熱氣球》.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
    白先勇. 1990 . 《玉卿嫂》. 台北: 風雲時代 .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