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冠鑫 |
---|---|
論文名稱: |
當男性自拍遇上可愛:台灣年輕男性自拍者之自拍經驗研究 |
指導教授: | 蔡如音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5 |
中文關鍵詞: | 自拍 、可愛 、男性研究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48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過去關於自拍的研究中,對於女性自拍者的討論遠超過男性自拍者,而以男性自拍者為研究對象者更微乎其微。自拍作為自我展示與自我認同的象徵,本研究探討在台灣的男性氣質脈絡下,台灣年輕男性自拍者與可愛自拍風格之連結,包括他們為何擁抱可愛的外貌特質與自拍風格,以及面對主流男性氣質的質疑與挑戰時,他們透過何種回應與實踐,獲得身為男性擁抱可愛的正當性。
Connell在男性氣質的討論中,將男性氣質劃分為霸權、從屬、共謀與邊緣化等四種關係。霸權男性氣質為一種符合當代主流價值觀所能接受的性別實踐,並對於不符合其想像的男性氣質進行壓抑與排斥。過去自拍相關研究顯示,台灣年輕男性自拍作品所展現的風格以「酷」為大宗,貼近於媒體與大眾文化所呈現的男性氣質,也符合多數人對於男性的外在想像。然而本研究的男性自拍者所展現的可愛自拍,相較於「酷」的男性自拍作品,以及在現實生活中對於自身可愛特質多有迴避的男性們,這些可愛的男性自拍者們透過其自拍作品,在線上與線下獲得肯定與讚賞的同時,建立起關於自身可愛特質的認同與自信,也透過自身與他人的相互參照展現自我肯定。
然而在獲得讚賞與肯定之餘,以可愛風格展現自我的男性自拍者們,同時面對著主流男性氣質透過娘、同性戀等和陰性氣質相連結的負面評價,對於男性自拍與可愛特質男性提出質疑與貶抑。對此,這些可愛的男性自拍者們則以「可愛是外貌、娘是行為舉止」的方式,將自身與娘娘腔加以切割,作為自己不為娘的證明。此外,這些可愛的男性們將自身的可愛特質視為一種本質,並作為可愛風格自拍的本錢。在可愛為自拍本錢的脈絡下,可愛風格的男性自拍儼然成為一種新的男性氣質展現,而外貌陽剛、符合主流男性氣質想像的男性們,在缺乏這項本錢的情況下,若以可愛風格進行自拍,反而招來「不舒服」的負面評價。這雖然挑戰了過去對於男性的外在想像,但並不意味著這些可愛的男性自拍者們,無視於主流男性氣質的要求。他們透過不同的活動參與以及自拍引介,削弱了可愛特質及男性自拍和陰性氣質的連結關係,並維持了自身與異性及同性的友好關係,同時以此間接證明自身不娘的事實。
透過自拍的自我展現與日常實踐,可愛風格的男性自拍者們展現出外貌可愛、內在陽剛,表裡不一的男性氣質。而自拍在此也成為男性解放的空間與實踐取徑。更進一步的,自拍所提供的能量在性別認同的議題上,也有助於生理男性之外的自拍者展現並獲得認同與肯定,讓性別解放獲得更多的可能性。
Baron, Robert A., Donn Byrne著,曾華源,劉曉春譯。2000(1999)。《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台北:洪葉文化。
Benjamin, Walter著,許綺玲譯。1998(1931)。《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Walter Benjamin Essais)。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
Berger, John著,吳莉君譯。2005(1972)。《觀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台北:麥田。
Connell, R. W. . Masculinities.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1995.
Connell, R. W.著,劉泗翰譯。2004(2001)。《性/別 Gender:多元時代的性別角力》(Gender)。台北:書林。
Flusser, Vilem著,李文吉譯。1994(1984)。《攝影的哲學思考》(Towards a philosophy of photography)。台北:遠流。
Giddens, Anthony著,趙旭東、方文譯。2002(1991)。《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台北:左岸正中書局。
Gilbert, Jeremy. “Small Faces:The Tyranny of Celebrity in Post-Oedipal Culture.” Mediactive 2,Ed. Jo Littler,(2003): 86-109
Gleitman, Henry著,洪蘭譯。1997(1997)。《心理學(下)》(Psychology)。台北:遠流。
Guantlett, David. Media, Gender and Identity:An Introduction. NY: Routeldge, 2002.
Haywood, Christian and Máirtín Mac an Ghaill. "Schooling masculinities." Understanding Masculinities. Ed. Máirtín Mac an Ghaill , PA: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6, 50-60.
Holland , Patricia著,鄭玉菁譯。2005(2000)。〈「如此貼心地細看著……」個人相片與流行攝影〉,收錄於《攝影學批判導讀》(Photograph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Liz Wells等著,鄭玉菁譯。台北:韋伯。
Jenkins, Richard著,楊淑智譯。1995(1994)。《新男性—掙脫男子氣概的枷鎖》(Man enough fathers, sons, and the search for masculimity)。台北:巨流。
Jimroglou, Krissi M.. “A Camera with a View: JenniCAM, visual representation, and cyborg subjectivity.”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2:4(1999): 439-453
Jukes, Adam著,吳庶任譯。1996(1993)。《為何男人憎恨女人》(Why Men Hate Women)。台北:正中。
Lee, Dong-Hoo. 2009. “Personal Photography and Private/Public Boundari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sian Digital Cultures 2, Taipei, Taiwan, July.
Miller, Laura. "Bad Girl Photography." Bad Girls of Japan. Eds. Laura Miller, Jan Bardsley , NY: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127-141.
Okabe, Daisuke, Mizuko Ito, Jan Chipchase and Aico Shimizu. “The Social Uses of Purikura: Photographing, Modding, Archiving, and Sharing.” PICS Workshop, Ubicomp 2006. 23 Oct. 2006. <http://www.itofisher.com/mito/okabe.purikura.pdf>.
PCuSER研究室。2009。《人氣滿載の自拍系女孩》。台北:電腦人文化。
Pittman, Frank著,王志弘、許妍飛譯。2006(1996)。《社會認同》(Social Identity)。台北:牛頓。
Pultz, John著,李文吉譯。1997(1995)。《攝影與人體》(Photography and the Body)。台北:遠流。
Schmitt, Richard. " Profeminist men and their friends." Men doing feminism. Ed. T. Digby , NY: Routledge, 1998, 81-98.
Senft, Theresa M.. Camgirls: Celebrity and Community in the Age of Social Networks. NY: Peter Lanf, 2008.
Sennett , Richard著,萬毓澤譯。2007(1974)。《再會吧!公共人》(The Fall of Public Man)。台北:群學。
Sharples, J. (1999). Are contemporary men's magazines a progressive force in society?Theory.org.uk. Retrieved December 20, 2005, from http://www.theory.org.uk/ctr-rol5.htm
Sontag, Susan著,黃翰狄譯。1977(1997)。《論攝影》(On photography)。台北:唐山。
Zebrowitz, Leslie A.. Reading Faces: Window to the Soul? Colorado: Westview, 1997.
王振寰。2002。〈全球化的社會變遷〉,收錄於《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王振寰、瞿海源主編,頁 445-466。台北:巨流。
王雅各。2003。〈男性研究〉,《應用心理研究》17期,頁45-50。
王順坪。2008。《似顏寫照-人物肖像神形的誇張表現》。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造形藝術研究所西畫創作組碩士論文。
四方田犬彥著,陳光棻譯。2007(2006)。《可愛力量大》(「かわいい」論)。台北:天下遠見。
卡維波。2004b。〈「減肥瘦身」的女性主義標準答案錯在哪裡?從…「飲食消費與現代性」到「性感美貌的多元與普及」〉,甯應斌編,《身體政治與媒體批判》。桃園縣中壢市:中央大學性別研究社。
卡維波。2003/12/18。〈取締自拍,危及表達自由〉,《中國時報》。http://www.google.com/search?q=%E5%AE%9C%E8%98%AD%E5%A4%A7%E5%AD%B8&ie=utf-8&oe=utf-8&。(2009/4/17瀏覽)
白育珮。2004。《時尚雜誌中的性別角色區隔-男性雜誌與女性雜誌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建璋。2006。《網路相簿之經營及獲益模式》。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宋汝濬。1981。〈人像攝影〉。《攝影藝術》。台北:藝術圖書。
李維仕。2001。〈幫生活做記錄—大頭貼日記〉,《第三波雜誌》222期,頁146-148。
杜聲鋒。1988。《拉康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台北:遠流。
言畢生。2006。〈男生宿舍放A片- TVBS-A〉,《GQ男人在發燒》。台北:女書文化。
卓之玉。2007。《從畫家的自畫像分析梵谷、林布蘭的心理狀況及創作表現技法》。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美術組碩士論文。
周宗禎,2008/8/13。〈創造正妹牆 簡境男網路爆紅〉,聯合新聞網。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142261。(2009/6/15瀏覽)
季惠民。2000。〈話說大頭貼與美少女寫真〉,映像咖啡顯影。http://imagecoffee.net/content.asp?noxcv=40。(2009/6/15瀏覽)
林川欽。2001。〈數位相機前景探索 〉,《台研兩岸產業與投資》20期,頁48-56。
林志祥。2008。《數位自拍照研究》。世新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林佳蕙、陳瓊妤。2008。〈我拍我存在-全民自戀時代來臨〉,《美麗佳人》11月號,頁118-127。
林淳得。2003。〈網路酷兒再現娘娘腔〉,收錄於《跨性別》,何春蕤編,頁 221-282。台北:巨流。
林瑋祥。2006。《網站上沉浸理論對顧客忠誠建立之影響-以「無名小站」為例》。逢甲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慧琪。2006。《「無名」中,成就有名-網路相簿之閱聽人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諭林。2003/6/21。〈另類畢業照 大頭貼留下青春〉,《中國時報》,台北焦點。
范麗娟。2004。〈深度訪談〉,收錄於《質性研究》,謝臥龍策劃主編,頁 81-126。台北:心理。
韋樞。2007。〈雅虎十月中關閉自有相薄鼓勵網友轉進無名〉。http://www.epochtimes.com/b5/7/9/10/n1829470.htm。(2009/5/4瀏覽)
袁支翔。2007。《男色時代:男性時尚雜誌所建構的時尚男性氣質與消費文化》。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荒木經惟著,彭盈真譯。2009(2005)。《寫真的話》(写真ノ話)。台北:木馬文化。
馬培治,2007。〈Yahoo總經理洪小玲:不可能做到零抱怨〉。http://www.zdnet.com.tw/print/?id=20121415。(2009/05/04瀏覽)
張春興。1989。《張氏心裡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晉芬、林芳玫。2003。〈性別〉,收錄於《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王振寰、瞿海源主編,頁 191-214。台北:巨流。
教育部統計處。2008。八年來高中職學生人數性別差異分析。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7857。(2009/0 11/15瀏覽)
畢恆達、洪文龍。2006。〈好男人不是不結婚,不然就是Gay?〉,《GQ男人在發燒》。台北:女書文化。
畢恆達、洪文龍。2006。〈當男人遇見女性主義〉,《GQ男人在發燒》。台北:女書文化。
畢恆達。2003。〈男性性別意識之形成〉,《應用心理研究》17期,頁51-84。
許若書。2004。《性不只是性-網路自拍研究》。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文。
郭力昕。1994。〈我們需要攝影理論〉。《攝影的哲學思考》。台北:遠流。
郭力昕。1998。《書寫攝影:相片的文本與文化》。台北:元尊文化。
郭力昕。2007。〈培力解放,或集體自戀?〉,《張老師月刊》365期,頁44-47。
陳杏枝。2003。〈社會化〉,收錄於《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王振寰、瞿海源主編,頁 76-100。台北:巨流。
陳姵如。2009。《不同年齡族群之網路相簿標籤索引動機與行為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彥文。2008。《國中男學生男子氣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偉鳳。2005。《好攝之途?!青少年自拍文化之認同建構初探》。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莉榛。2005。〈自戀特質與治療〉,《諮商與輔導》234期,頁10-16。
陳榮昌2006。教育環境性別差異分析。教育部統計處。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7857。(2009/0 11/15瀏覽)
創市際。2006。照相行為調查。http://www.insightxplorer.com/specialtopic/kuso_0610_05.html(2009/05/04瀏覽)
創市際(2007)。部落格經營傾向與滿意度調查。http://www.insightxplorer.com/specialtopic/self_blog200710.html。(2009/05/04瀏覽)
創市際。2009。創市際網路社群(部落格)小調查。http://www.insightxplorer.com/specialtopic/2009_8_blog.htm。(2009/12/04瀏覽)
曾冠捷,2004。〈自拍寫日記 三成三接受全裸〉,中時電子報攝迷論壇。http://tb.chinatimes.com/forum9.asp?ArticleID=369(2009/3/22瀏覽)
甯應斌。2003。〈跨性別美學初探:晚期現代性與漂浮的性感〉,收錄於《跨性別》,何春蕤編,頁 283-311。台北:巨流。
黃宗慧。2005。〈自戀及其不滿—《女性自戀》〉,《黃宗慧個人網頁》。http://homepage.ntu.edu.tw/~soeko/articles/Narcissism.htm。(2009/6/22瀏覽)
黃俊一。2002。《當代數位攝影影像消費的特質與意義—以大頭貼為例》。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視覺傳達組碩士論文。
黃玲美。2003。《影像凝視之情色再現》。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黃韻芝。2000/2/21。〈大頭貼開麥拉 照價不菲〉,《中國時報》,台北萬象。
楊詠晴。2007。〈反映或投射?如何看自拍照?〉,《張老師月刊》365期,頁44-47。
葉倩如。2007。〈我與我的納西瑟斯自我影像作為電腦中介溝通之線索--試以網路相簿自拍照為例〉,會議論文發表於「2007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創新、典範與公共性:傳播學門的定位、挑戰與契機」研討會,台北縣淡江大學。
詹明璋(2004 年12 月)。〈網路電子相簿「自拍」文化之研究-從社會依附的角度出發〉,會議論文發表於「2004 年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資訊社會理論與研究工作坊」,桃園縣元智大學。
廖玟瑜。2007。《E世代身體觀-網路少女自拍行為》。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彥汝、翁詩怡、楊先先、葉宜佳。2005。〈數位影像之多元應用發展-以大頭貼消費者為例-〉,《圖文傳播藝術學報》,頁89-104。
劉盈慧、王瑾瑜,2007。〈黑澀會美眉和棒棒堂男孩的性別氣質展演:一個文化研究的觀點〉,會議論文發表於「2007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創新、典範與公共性:傳播學門的定位、挑戰與契機」研討會,台北縣淡江大學。
劉瑞琪。2004。《陰性顯影:女性攝影家的自拍像》。台北:遠流。
劉錫明。2005。《攝影觀念與印象形成之關聯—以人物肖像作為影像符號為例》。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系碩士技術報告。
歐貞延。2004。《GO TO CYBERLOVE— 從網路看親密關係的轉變》。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所碩士論文。
蔡媚伊。2005。《我國數位相機產業結構與競爭動態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百雅。2007。《再探當代社會自戀意涵-從美妝部落格談起》。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意萱。2007。《攝影藝術簡史》。台北:藝術家。
龎惠潔。2005。《美麗人生:網路相簿社群的互動行為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