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雅婷
論文名稱: 朱得之《老子通義》研究
指導教授: 江淑君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0
中文關鍵詞: 朱得之老子通義明代老學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4下載:2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朱得之《老子通義》為研究主題,共分為六章:
    第一章〈緒論〉,共分為三節,第一節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為研究概況的說明,述明目前學界對朱得之及《老子通義》的相關研究內容;第三節為研究方法與架構,藉由蒐集明史等相關歷史背景資料,並熟讀《老子通義》及儒家相關經典,進行分析及理解,並歸納出朱得之的老學架構。
    第二章〈朱得之的生平、著作及《老子》相關問題〉。主要查考相關正史、方志、文集等文獻,將朱得之的生平、師承及著作等加以歸納整理,進一步勾勒出朱得之的身世背景及學術性格。期能透過此章的分析,對朱得之達到更深入的理解。其次,則是透過老子相關問題的討論,掘發朱得之的老學思想脈絡。
    第三章〈《老子通義》之道論〉主要說明朱得之的形上思想,分別從道之表述方式、道之體用一原與道的生成三個面向分別說明。
    第四章〈《老子通義》之心性修養論〉主要說明朱得之對心、性、道一貫的看法,以及如何透過養心、養氣等修養工夫回復心性。
    第五章〈《老子通義》之政治論〉從此章很明顯可以看出其儒道融合的企圖,其政治的理想型態仍依循老子之說為太上之世、小國寡民,然其對聖人的觀點則是行動上具儒家積極向善,參贊天地化育,同時也具有老子自然無為,大公無私,功成身退的精神。在治國方針上,施政上要行無為之治、教化則注重復民之本性,而用兵則須謹記,不得已而用之,且以慈守之,如此太上之世可復。
    三、四、五章是朱得之老學思想最主要的觀點,可以呈現出朱得之對《老子》原典的理解,以及如何將儒家典籍、思維與《老子》結合,延伸出獨特觀點,而此獨特觀點是否與《老子》原義相違,抑或闡發《老子》未發之義,亦是筆者企欲探求、釐清的問題。
    第六章〈結論〉,總結前面三、四、五章的內容,主要提出朱得之《老子通義》之中心思想、特色,以及《老子通義》一書在中國老學史之地位與評騭,最後並說明本論文未來研究的方向與期許。

    第一章 緒論……………………………………………………………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01 一、研究動機…………………………………………………………01 二、研究目的…………………………………………………………06 第二節 研究概況與範圍………………………………………………0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14 一、研究方法…………………………………………………………14 二、研究架構…………………………………………………………15 第二章 朱得之生平、著作及《老子》分章問題……………………17 第一節 生平傳略………………………………………………………17 第二節 著作介紹………………………………………………………23 第三節 關於《老子》的分章問題……………………………………30 第三章 《老子通義》之道論…………………………………………52 第一節 道之表述………………………………………………………53 第二節 道之體用一原…………………………………………………56 第三節 道之生成………………………………………………………62 第四節 結語……………………………………………………………71 第四章 《老子通義》之心性修養論…………………………………73 第一節 道與性命的關係………………………………………………74 一、性命根源…………………………………………………………74 二、性之本質…………………………………………………………77 第二節 心體……………………………………………………………81 一、心之本體:純粹至善的道德主體………………………………82 二、心之內涵:率性的自然流露……………………………………85 三、心之作用:黜跡絕學……………………………………………92 第三節 修養論…………………………………………………………95 第四節 結語……………………………………………………………99 第五章 《老子通義》之政治論………………………………………101 第一節 政治之理想型態………………………………………………101 第二節 聖人之特質……………………………………………………104 一、兼德位而言…………………………………………………………104 二、抱樸守一……………………………………………………………105 第三節 治國之方針……………………………………………………110 一、施政:行無為之治…………………………………………………110 二、教化:復民之本性…………………………………………………114 三、兵事…………………………………………………………………116 (一)不得已用之………………………………………………………116 (二)以慈守之…………………………………………………………118 第四節 結語……………………………………………………………121 第六章 結論……………………………………………………………123 第一節 本文之回顧……………………………………………………123 一、朱得之老學思想要義………………………………………………124 二、朱得之老學思想評騭………………………………………………128 第二節 未來之展望……………………………………………………129 參考書目…………………………………………………………………130 附錄一:朱得之《老子通義》點校(楊雅婷點校)…………………139

    一、古籍(依撰著者年代先後排列)
    (一)《老子》原典及相關傳注
    【漢】嚴遵,《老子指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魏】王弼,《老子道德經注》,臺北:世界書局,1996年。
    【宋】林希逸,《老子鬳齋口義》,收錄於嚴靈峰,《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第五十四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宋】王安石,《老子注》收錄於嚴靈峯輯校:《老子崇寧五注》臺北:成文出版社,1979年10月。
    【宋】王雱,《老子注》收錄於嚴靈峯輯校:《老子崇寧五注》臺北:成文出版社,1979年10月。
    【宋】劉槩,《老子注》收錄於嚴靈峯輯校:《老子崇寧五注》臺北:成文出版社,1979年10月。
    【宋】劉涇,《老子注》收錄於嚴靈峯輯校:《老子崇寧五注》臺北:成文出版社,1979年10月。
    【宋】陸佃,《老子注》收錄於嚴靈峯輯校:《老子崇寧五注》臺北:成文出版社,1979年10月。
    【宋】董思靖,《道德經集解》,收錄於嚴靈峰:《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元】吳澄,《道德真經註》,收錄於嚴靈峰,《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第六十四、六十五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明】明太祖,《大明太祖高皇帝御註道德真經》,收錄於《正統道藏》,第十一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2年。
    【明】薛蕙,《老子集解》,收錄於嚴靈峰,《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第七十五、七十六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明】王道,《老子億》,收錄於嚴靈峰,《無求備齋老列莊三子集成補編》,第一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82年。
    【明】朱得之,《老子通義》,收錄於蕭天石主編,《道德經名注選輯》第五冊,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印行,1978年。
    【明】林兆恩,《道德經釋略》,收錄於嚴靈峰,《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第一百二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明】徐學謨,《老子解》,收錄於嚴靈峰,《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第一百五至一百六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明】沈一貫,《老子通》,收錄於嚴靈峰,《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第九十五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明】焦竑,《老子翼》,收錄於嚴靈峰,《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第九十七至九十九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明】釋德清,《老子道德經解》,收錄於嚴靈峰,《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第八十一至八十二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明】陸長庚,《老子道德經玄覽》,收錄於嚴靈峰,《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第八十六至八十七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明】張登雲,《老子道德經參補》,《無求備齋老子集解‧初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二)其他古籍
    【周】莊子原著,【清】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1982年。
    【周】左丘明原著,徐元誥撰:《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漢】許慎:《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圖書,2000年。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廣文書局,1962年。
    【東漢】班固原著,施之勉著:《漢書集釋》,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
    【魏】王弼,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2006年。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後漢書》,臺北:錦繡文化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年1993年。
    【宋】朱熹,《周易本義》,收於《周易二種》,臺北:大安出版社,2006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宋】謝守灝:《混元紀世》,《正統道藏》第30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年。
    【宋】張載:《正蒙》,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元】吳澄:《吳文正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一三六,第119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元】脫脫等人原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82年。
    【明】朱得之,《靖江縣志》,明隆慶三年刊本,影印自日本內閣文庫,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0年
    【明】朱得之,《列子通義》,收錄於嚴靈峰,《無求備齋列子集成》,第七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明】朱得之,《莊子通義》,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道家類,第25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明】朱得之,《宵練匣》,收入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百子秘笈彙函》下冊,明隆慶刊,萬曆重編印,百陵學山本,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基金會,1978年。
    【明】王陽明,《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明】王陽明:《傳習錄——附大學問》,臺北:正中書局,1982年。
    【明】王陽明,陳榮捷編著,《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學生書局,1998年。
    【明】王穉登《燕市集》,國立故宮博物院微卷資料,明代隆慶庚午靖江朱宅快閣刊本。
    【明】朱得之述,(日)水野實、永富青地、三澤三知夫校注,張文朝譯,《稽山承語》,收錄於《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八卷,第三期,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8年9月
    【明】李維楨,《大泌山房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縣:莊嚴文化,1997年6月)第153冊。
    【明】葉夔,《毘陵人品記》臺北:國家圖書館微卷資料。
    【明】孫繼臯,《宗伯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230,別集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劉基,《誠意伯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清】黃宗羲、全祖望,《宋元學案》,北京:中國書店,1990年。
    【清】方懋祿、李珥修、夏之翰纂:《江西新城志》,清乾隆(1736-1795)刻本,收入《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第29冊,北京:中國書局,1992年。
    【清】吳世榮等重修:《嚴州府志》,據清光緒九年增修重刊本影印,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五十五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清】張廷玉等著,《明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清】鄭重:《靖江縣志》,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0年。

    二、近人專著(依姓名筆畫排列)
    方勇:《莊子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著:《中國哲學史》,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王邦雄,《老子的哲學》,臺北:東大圖書,2004年。
    左東嶺,《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北京:人民文學,2000年。
    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1990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學生書局,1993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所涵蘊之問題》,臺北:學生書局,2002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69年。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臺北:聯經出版,2003年。
    牟宗三,《原善論》,臺北:學生書局,1985年。
    江淑君,《宋代老子學詮解的義理向度》,臺北:學生書局,2010年。
    吳怡,《中國哲學的生命與方法》,臺北:東大圖書,1981年。
    吳怡,《老子解義》,臺北:三民書局,2010年。
    吳震,《陽明後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3年。
    呂錫琛,《道家、道教與中國古代政治》,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李明輝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臺北:喜馬拉雅基金會出版,2002年。
    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李零:《孫子古本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林月惠,《詮釋與工夫》,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8年。
    林慶彰:《明代經學研究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侯外廬、邱漢生、張岂之主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日]岡田武彥著,吳光、錢明、屠承先譯《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上海古籍,2000年。
    洪漢鼎,《詮釋學史》,臺北:桂冠圖書出版社,2002年。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臺北:大林出版社,1981年。
    卿希泰,《中國道教思想史綱》,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卿希泰編,《中國道教史》(修訂本),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卿希泰編,《道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出局,1986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7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59年。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袁保新,《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臺北:國立編譯館,2008年。
    高峰,《拾獲馬沙——靖江歷史研究》,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年。
    翁韶軍,《中國學術思潮史》卷六《心學思潮》,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2006年。
    張立文編,《理》,臺北:漢興書局,1994年。
    張立文編,《道》,臺北:漢興書局,1994年。
    張立文編,《性》,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1995年。
    張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文化,1997年。
    張默生,《莊子新釋》,臺北:漢京文化,無出版年。
    許地山,《道教史》,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許抗生,《老子研究》,臺北:水牛出版社,1992年。
    許抗生,《老子與道家》,上海:中華書局,1984年。
    陳少峰,《宋明理學與道家哲學》,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陳來,《宋明理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陳來,《中國近世思想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臺北:佛光文化,2000年。
    陳鼓應、白奚:《老子評傳》,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臺北:台灣商務出版社,2007年。
    陳鼓應,《老莊新論》,臺北:五南書局,2007年。
    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陳尊媯:《中國天文學史》,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
    彭國翔,《良知學的開展---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北京:三聯,2005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04年。
    曾春海等,《中國哲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2005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藍燈出版公司,1989年。
    湯一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道釋》,中國和平出版社,1988年。
    楊國榮,《王學通論---從王陽明到熊十力》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3年。
    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喜馬拉雅基金會出版,2002年。
    黃釗,《道家思想史綱》,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
    楊祖漢,《中庸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2002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葛兆光,《道家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導論》,臺北:萬卷樓,1993年。
    詹劍峰,《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
    熊鐵基、馬良懷、劉韶軍著,《中國老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熊鐵基、劉韶軍、劉筱紅、吳琦、劉固盛著,《二十世紀中國老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蒙文通,《道教史瑣談》,四川:巴蜀書舍,1987年。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
    蒙培元,《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劉小楓、陳少明主編,《經典與解釋的張力》,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
    劉固盛,《宋元老學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1年。
    劉武,《莊子集解內篇補正》,臺北:漢京文化,1988年。
    劉笑敢,《老子》,臺北:東大圖書,2005年。
    劉笑敢,《老子古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劉笑敢,《詮釋與定向──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劉笑敢著,陳靜譯,《道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劉笑敢編,《中國哲學與文化:注釋,詮釋,還是創構?》第二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劉韶軍,《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老子》御批點評》,長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初版。
    寧鎮疆,《《老子》早期傳本結構及其流變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6年。
    潘德榮,《詮釋學導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1999年。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鄧立光,《老子新詮──無為之治及其形上理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盧國龍,《道教哲學》,華夏出版社,1997年。
    錢明,《陽明學的形成與發展》,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魏元珪,《老子思想體系探索》,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年。
    嚴靈峰,《中外老子著述目錄》,臺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57年。
    嚴靈峰,《周秦漢魏諸子知見書目》臺北:正中書局,1975年。

    (三)期刊論文
    [美]韓祿伯:〈再論《老子》的分章問題〉,《道家文化研究》第14輯(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7月)。
    李慶,〈明代的《老子》研究〉,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五輯》北京:三聯書局,1999年。
    李慶,〈論王道及其《老子億》〉:明代的《老子》研究之二〉,日本:《金沢大學言語文化論叢》第3期,1999年。
    李慶,〈焦竑的《老子翼》:明代的《老子》研究之三〉,日本:《金沢大學言語文化論叢》第4期,2000年。
    李慶,〈論沈一貫及其《老子通》:明代的《老子》研究之四〉,日本:《金沢大學言語文化論叢》第5期,2001年。
    尹志華,〈明代道士王一清的《道德經釋辭》略析〉,《中國道教》第1期,2001年。
    杜保瑞:〈儒道互補價值觀念的方法論探究〉,《哲學與文化》28卷11期,2001年。
    江淑君,〈死生無變於己──莊子生死觀析論〉,《淡江大學中文學報》第六期,2001年3月。
    李慶,〈林兆恩的《老子釋略》:明代的《老子》研究之五〉,日本:《金沢大學言語文化論叢》第6期,2002年。
    李慶,〈陸西星和他的老子道徳經玄覽:明代的《老子》研究之六〉,日本:《金沢大學言語文化論叢》第7期,2003年。
    陳松柏,〈憨山《道德經解》中「道」之詮釋特質與價值定位〉,《南開學報》,2卷2期。
    王建光,〈李贄《老子解》的「無為」思想〉,《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2期,2005年3月。
    李慶,〈論薛蕙的《老子集解》──明代的《老子》研究之七〉,安徽:《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總第109期,2006年1月。
    【日】三浦秀一,〈16世紀中国における陽明学と老荘思想の出会い〉「首屆東亞經典詮釋中的語文分析國際學術研討會」,2006年8月23日。
    蔡振豐,〈憨山德清的禪悟經驗與他對老莊思想的理解〉,《法鼓人文學報》3期,2006年12月。
    李蕙如,〈薛蕙老學思想初探〉,《東吳中文研究集刊》14期,2007年6月。
    江淑君,〈薛蕙《老子集解》對程朱老學之評議〉,《國文學報》第四十五期,2009年6月。
    黃紅兵,〈朱得之的莊學思想研究〉,《宜賓學院學報》第10期,2009年10月。
    江淑君,〈薛蕙《老子集解》性命思想探析〉,《國文學報》第四十六期,2009年12月。
    江淑君,〈老子非陰謀捭闔之術──以明人詮解《老子》三十六章為觀察之核心〉,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二期春季號,2010年3月。
    【日】三浦秀一著,廖肇亨、石立善合譯,〈王門朱得之的師說理解及其莊子注〉,《臺日學者論經典詮釋中的語文分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0年8月)。

    (三)學位論文
    洪芬馨:《焦竑老子翼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張玲芳:《釋德清以佛解老莊思想之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黃申如:《晚明諸子學的復興-以道家的儒學化為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蔡僑宗:《明太祖御製道德真經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韋東超:《明代老學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獻學博士論文,2004年)。
    蔡金昌:《憨山德清三教會通思想硏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劉怡君:《吳澄《道德真經註》研究──兼論理學與老學的交涉》(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林玉琴:《薛蕙《老子集解》研究》(臺北: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班,2009年)。
    翁琬婷:《王道《老子億》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
    年)。
    張博勳:《薛蕙老學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2013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