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中模 Chang, Chung-Mo |
---|---|
論文名稱: |
眷村文化資產保存創新策略之探討-以北投中心新村為例 A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ve Strategy of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for the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 A Case Study of the Taipei Heart Village |
指導教授: |
董澤平
Dong, Tse-P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全球經營與策略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Global Business and Strategy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73 |
中文關鍵詞: | 眷村精神 、制度興業 、藍海策略 、永續發展 、長期照護 |
英文關鍵詞: | Spirit of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 Institutional Entrepreneurship, Blue Ocean Strateg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ong Term Care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02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7 下載:3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探討眷村文化保存運動成功後,後眷村時代面臨原眷戶脫離的眷村活化再利用問題,在臺灣眾多文化創意園區的紅海市場,眷村文化資產活化如何發展出特殊價值,及透過公私協力傳承眷村文化與永續經營。
本研究透過資料蒐集的方法以文獻分析與訪談為主,將眷村文化概念化為眷村精神,藉此來分析眷村的制度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以提出更貼近眷村文化的中心新村再發展藍圖。
本研究發現眷村文化工作者在未來經營階段的重要性,對於北投中心新村發展自己的優勢創造特色,建議以高齡化的戰後嬰兒潮眷村二代為主體,創造眷村生活風格的市場區隔,經營複合式的文創及長照,打造樂活長照理想村,發展公私協力的公益信託財務基礎,透過體驗設計吸引跨區域的文化觀光。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the unique value of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s (juancun) as distinct from other cultural parks in Taiwan, and focuses on the revival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Heart Village (where inhabitant had moved out). This research uses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terviews to collect data. Furthermore, this research analyses juancun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in order to propose a blueprint of the Heart Village’s redevelopment, one which is closer to juancun culture.
This research finds that juancun culture professionals will play crucial roles as institutional entrepreneurs in the heritage managing phase of these villages in the future. Thi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e Heart Village is suitable for offering reminiscence therapy and long-term care for the baby boomer generation of waishengren. It also suggests to build an area of juancun lifestyle ideal community (where to create happy, alive, and touched experience), and to develop charitable trust system across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 for an eco-museum in Beitou. This compounded creative LOHAS village may attract cross-regional cultural tourism.
一、中文文獻
王文珊,2011。國軍眷村文化保存政策之研究-以成立「眷村文化園區」為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臺北市。
王甫昌,2005。由「中國省籍」到「臺灣族群」:戶口普查籍別類屬轉變之分析。臺灣社會學,9,59-117。
王沐森,2015。眷村文化資產保存與再利用之探討-以太武新村的變遷為例。私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桃園市。
王嘉真,2019。臺灣眷村空間再利用−以彰化縣中興庄為例。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臺中市。
王鴻薇、陳芸安(2017)。眷村文化保存與再利用策略之探討-以左營明德新村為例。華梵藝術與設計學報,12,65-81。
王韻涵,2018。「空軍三重一村」眷村文資再利用政策研究。淡江史學,30,51-83。
朱民剛,2014。岡山地區空軍眷村觀光對歷史文化保存之研究。私立康寧大學休閒管理研究所,臺南市。
呂耿儒,2017。老舊眷村發展成為文化園區的可行性探討:以南部某眷村為例。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臺北市。
邱上嘉、黃妙婉編,2018。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理念與執行參考手冊。新北:文化部。
邱琪瑄、蕭穎、陳耀竹,2014。中國大陸與臺灣地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公私協力夥伴關係之比較研究。傳播與社會學刊,30,27-69。
吳亭秀主編,2016。國軍眷村改建回顧與變遷-竹籬重生樂活家園。臺北:國防部政治作戰局。
吳美華,2002。日治時期臺灣溫泉建築之研究。私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桃園市。
李威蒂,2011。文化資產保存國民信託機制探討。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臺北市。
李柏諭,2005。公私協力與社區治理的理論與實務:我國社區大學與政府經驗。公共行政學報,16,59-106。
何書瑋,2011。刻痕、共存、新生命-憲光二村保存再利用之整體規劃。私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桃園市。
吳密察,2018。〈「再造歷史現場」計畫的幾個重點〉,《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理念與執行參考手冊》。新北:文化部。
李福鐘、李源德、張秀蓉(2004)。臺灣公立醫院百年紀。臺北:中華民國公立醫院協會。
李廣均等,2015。眷村的空間與記憶。臺中: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李廣均,2015。臺灣「眷村」的歷史形成與社會差異:列管眷村與自力眷村的比較。臺灣社會學刊,57,129-172。
李廣均,2019。眷村保存與多元文化的社會學分析。臺北:遠流。
吳毓星,2011。文化創意產業未來發展之探討。華人前瞻研究,7,113-119。
社團法人外省臺灣人協會,2007。國家眷村文化保存及活化之政策研究與分析成果報告書(未出版)。臺中: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吳慶烜、葉仲超,2008。文化創意產業經營環境探討。嘉南學報,34,806-816。
林思玲、林炎旦,2014。我國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育發展現況與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112,25-51。
周信輝、蔡志豪,2016。價值基礎策略觀點之公私部門夥伴關係的價值共創:以文創產業之駁二藝術特區為例。組織與管理,9(2),31-71。
林志鳴,2013。寶藏巖聚落活保存機制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臺北市。
林冠宏,2013。公私協力建構-「臺北古蹟公益信託基金-北投古蹟專案」之研究。非營利組織管理學刊,15,26-61。
周思諾,2008。想我眷村的婆婆媽媽們:高雄海軍第一代眷村女性的生命經驗研究(1948~1967)。國立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高雄市。
林桶法,2009。1949大撤退。臺北:聯經。
林崇熙,2005。文化資產的消逝、形成、與尷尬。科技博物,9(1),65-91。
林會承,2014。戰後臺灣文化資產保存法制與氛圍的形塑。文資學報,8,27-55。
林萬傳,1986。北投區地名沿革。臺北文獻(直字), 75,53-74。
林樹等,1997。新竹市眷村田野調查報告書。新竹市: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林儷蓉,2015。生命回顧療法的效果-回憶過去可提升失智症患者的認知功能,中華體育季刊,29(3),256-256。
胡台麗,1990。芋仔與蕃薯-臺灣「榮民」的族群關係與認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107-32。
高格孚,2004。風和日暖:臺灣外省人與國家認同的轉變。臺北:允晨。
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福建師範大學歷史系合編,1985。清季中外使領年表。北京:中華書局。
洪祺森,2017。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營運模式與群聚策略之研究。商業設計學報,21,57-76。
馬子修,1998。眷村保存空間再利用原則之研究-以桃園縣憲光二村為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臺北市。
唐克光,2009。論成本計價型契約之體系及條款—以美國聯邦政府採購為例。政大法學評論,110,115-211。
康旻杰、曹羅羿、詹益忠(2010)。「前日軍衛戍醫院北投分院」市定古蹟修復再利用工程規劃設計及監造委託技術服務案結案報告書(未出版)。臺北: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詹益忠建築師事務所。
徐唯宸,2012。眷村文化的保存與再現:以新竹市立眷村博物館的飲食方式展示為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臺北市。
殷寶寧,2008。旅遊全球化下臺灣文化資產保存與文化旅遊:一個歷時性的分析。國際文化研究,4(1),61-85。
高潔純、林麗嬋,2002。運用懷舊治療於失智老人照護。護理雜誌,49(3),83-87。
連子儀,2015。公私協力應用於藝術家故居園區的保存與管理。博物館學季刊,29(4),51-73。
陳介英,2010。臺灣文化創意產業政策的文化基礎探討。勤益人文社會學刊,1,69-85。
張中模,2019。〈林泉里寶地〉,《溫度眷村:2019北投中心新村60週年紀念》p.15-16。臺北:五倍創意。
張立伶、黃光男、董澤平,2014。文創產業創業投資評價機制建構之探討-以臺灣官民合作模式為例。企業管理學報,102,23-50。
陳右勳,2004。知識經濟的經營模式與創新策略。中華技術學院學報,31,327-337。
曹平霞,2013。銀髮族休閒養生產業發展之建議。臺灣經濟論衡,11(10),63-105。
張全一,2007。閒置地再利用的改善規劃:澎湖篤行十村轉型眷村文化園區建議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高雄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張聿文,2009。時光倒影:回憶與回味。臺北:台北市北投區林泉社區發展協會。
張聿文2010。臺北市北投中心新村口述歷史訪談紀錄總結報告書(未出版)。臺北:財團法人喬大文化基金會。
張聿文,2011,從參與者的歷史探究里長在社區發展的角色。私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在職專班,臺北市。
張聿文等,2019。溫度眷村:2019北投中心新村60週年紀念。臺北:五倍創意。
陳岳廷,2012。眷村文化資源文創觀光轉型研究:以光復新村為例。私立南華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管理研究所,嘉義縣。
陳佳穗,2019。從文化資產到文化創意產業。通識論叢,22,9-26。
陳佳鑫,2007。從日本到臺灣-新北投溫泉的在地化。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臺北市。
陳宣吟,2011。眷村歷史意涵與保存之研究-以桃園縣憲光二村為例。私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桃園市。
陳勇志,2016。眷村閒置空間再利用與文化光觀策略研究:以臺南水交社眷村文化園區為例。私立東方設計大學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高雄市。
陳秋政、彭俊亨,2011。臺灣公益信託實務發展之分析。政策與人力管理,2(2),97-135。
陳柏琪、張靜貞、陳肇男,2015。臺灣老年長期照護需求之推計-GEMTEE模型之應用。人口學刊,51(12),43-93。
張茂桂,2016。〈觀看眷村的不同視角:隔離與穿透流動〉,《眷村的空間與記憶》p.87-113。臺中: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張家榮,2020。高齡者智慧運動場館商業模式—以新莊健康樂活促進中心為例。臺大體育學報,38,39-52。
張漢光,1970。北投區之歷史沿革。臺北文獻,直字11-12,1-10。
張慧君,2004。北投休憩空間演化的機制及歷程。私立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臺北市。
張翰璧等,2011。扶桑花與家園想像。臺北:群學。
陳鯤生,2013。眷改後眷村文化的蛻變與重生:以嘉義原建國二村及復興新村為例。私立靜宜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新北市。
曹羅羿,2017。北投中心新村保存與再發展計畫期末報告書(未出版)。臺北:曹羅羿建築師事務所。
曹羅羿,2019。〈十年中心努力夢想心中仍存〉,《溫度眷村:2019北投中心新村60週年紀念》。臺北:五倍創意。
張譽騰,2004。生態博物館。臺北:五觀藝術。
黃少瑋,2013。以生態博物館再現地方集體記憶之研究:以桃園眷村故事館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黃秀端等,2020。眷村裡的女人。臺北:五南。
黃英銓,2015。黃埔新村發展為旗艦型眷村文化園區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土木與水資源工程學系研究所,嘉義市。
黃郁秀,2018。從公私協力觀點探討臺中光復新村之活化與再利用。國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臺中市。
曾冠球,2017。良善協力治理下的公共服務民間夥伴關係。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5(1),67-79。
馮國豪、戴士欽、賴文山,2013。地方文創產業之價值共創:產官學夥伴關係之觀點。東吳經濟商學學報,82,1-33。
傅朝卿,2012。國際文化遺產保存與經營管理。研考雙月刊,36(1),40-51。
黃淑惠、陳俊良,2018。凝聚創新商業模式共識研究之服務設計:The World Café 焦點對話。工業設計,138,38-42。
黃鼎倫、王玉霞、李虹叡,2015。以眷村文化保存觀點探討屏東勝利新村活化策略。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刊,1(2),47-60。
黃鼎倫、王榆清、高華聲,2014。屏東眷村園區結合德文咖啡產業之探討。發展與前瞻學報,6,1-15。
黃鼎倫、蔡欣辰、林爵士,2015。閒置空間再利用之研究-以駁二藝術特區為例。經營管理學刊,10,1-15。
黃煌雄、葛永光,2014。〈為保存臺灣多元文化與住居型態之共同生活記憶,行政院相關部會已推動眷村文化保存工作多年,究其執行現況、遭遇困難、資源整合、工作進度及保存內容等為何?〉,《監察院調查報告》。
黃靜惠,2015。臺灣文化創意產業政策發展過程的定位問題(1981-2015)。國家與社會,17,181-203。
黃蘭燕,2016。一個文化治理的角度-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的籌備與誕生。博物館季刊,30(3),81-99。
塗至濤,2008。眷村文化園區保存、再利用之規劃探討-以馬祖新村為例。私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桃園市。
鈕文英,2016。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雙葉書廊。
董俊仁,2015。2015 Idea Taipei 創意工作營創意提案企劃書:城市裡的文化聚落能不能更有創意的活化?-以臺北市的眷村為例(未出版)。臺北: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創意發展部。
董俊仁,2016。跨越竹籬笆-臺灣眷村文化保存實踐與政策研究。國立臺北藝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楊昀嫻,2018。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之研究-以清水眷村文化園區為例。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臺中市。
楊長鎮、莊豐嘉主編,2006。認識臺灣眷村。臺北:民主進步黨。
楊彩玲、何明泉、李傳房,2006。文化創意產創新業事業之策略研究。設計研究,6,119-127。
楊凱成,2013。臺灣糖業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的人力資本治理。科技博物,17(2),45-66。
廖世璋,2009。文化資產空間作為博物館再利用之法規研究。博物館學季刊,23(1),25-45。
廖芯苡,2016。老眷村再利用的觀光真實性、體驗價值及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雲林縣。
榮芳杰,2017。以價值為基礎的古蹟管理維護計畫架構:臺灣、澳大利亞與英國之比較研究。建築學報,99,97-121。
榮芳杰、傅朝卿,2008。古蹟委外經營制度對文化遺產管理功能之影響: 以 R.O.T.與 O.T.模式為例。建築學報,66,167-188。
管仁健,2016。外省新頭殼。新北:方舟文化。
裴笛,2008。從遷徒過程探討眷村文化的形成與變遷-以台北市北投區中心新村為例。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新北市。
趙淑員、陳曉容、吳秋燕、劉杏元,2004。懷舊治療對於老人照護之運用。長期照護雜誌,8(2),213-222。
劉子瑄,2013。眷村文化保存與再利用之研究-以信義公民會館暨文化公園(四四南村) 為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臺北市。
蔡政安、王博仁、洪鉛財,2014。音樂表演藝術文化創意產業的價值創新策略探索研究-臺灣國家交響樂團。創業管理研究,9(2),23-47。
蔡政安、程雨萍,2019。探索大稻埕社區之實虛整合創新商業模式。電子商務學報,21(1),121-146。
歐素華、葉毓君,2018。服務創新:跨域複合的商業模式變革。臺北:華泰文化。
劉婉珍,2006。從博物館意識談博物館人的誕生與形塑。博物館學刊,20(3),7-21。
謝小韞,2015。〈眷村是我們的集體記憶-眷村文化保存工作的回顧與檢討〉,《眷村的空間與記憶》p.116-143。臺中: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蕭文杰、堀込憲二,2011。由文化創意和公益信託的角度思考永續規劃的 理念-以「迎新北投火車站回家」與「守護白海豚」活動為例。設計學研究,14(S),257-276。
繆正西,2019。臺灣地區現存老舊警察宿舍的活化探討。警察通識叢刊,11,139-155。
鄧英志,2017。尋找第三種可能:未來文創場域新思維,臺灣設計研究院-人物觀點,7月20日。取自https://www.tdri.org.tw/11936?fbclid=IwAR0Zm5
RLYvEN3U3ERdQheep2GpLqzpoFnsZl3cmqo8K-wD3sPkGHmqB5GHQ
蕭瑞麟,2016。思考的脈絡。臺北:遠見天下文化。
蕭瑞麟、歐素華,2017。資源流:聯合報系複合商業模式的形成。組織與管理,10(1),1-55。
魏玫娟、湯京平,2016。文化資產治理與公民參與:大陸培田古民居的案例分析。臺灣政治學刊,21(1),113-156。
顧雅利、顧超光、顧柔利,2009。運用懷舊照片探索一位眷村老年婦女之生命經驗。護理雜誌,56(1),52-62。
二、英文文獻
Almquist, E., Senior, J., & Bloch, N. (2016). The Elements of Valu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94(9), 46-92.
Binder, M. (2016). Taking to the Sea: The Modern Seasteading Movement in the Context of Other Historical Intentional Communities. Indiana Journal of Global Legal Studies, 23 (2), 765-794.
DiMaggio P.J., & Powell W.W. (1983). 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8(2), 147-160.
Fligstein, N. (2001). Social Skill and the Theory of Fields. Sociological Theory, 19(2), 105-125.
Gallagher, M. (2015). Intentional Communities: Something Old, Something New. Communities, 169, 48-51.
Ho, T. Y., Tsai, H. T., Chen, H. P., & Lin, P. H. (2017). A Case Study on Service Quality of Historical Heritage Combined With Cultural and Creative Merchandise. Journal of Quality, 24(5), 348-359.
Kleber, D. M. S., & Volkova, T. (2016). Value Innovation Frameworks for Delivering Superior Customer Responsiveness.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 12, 34-45.
Lindic, J., Silva, C. M. (2011). Value Proposition As a Catalyst For a Customer Focused Innovation. Management Decision, 49(10), 1694-1708.
Plummer, J. T. (1974). The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of Life Style Segment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38(1), 33-37.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2017). 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6th Edi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Roig, J. C. F., Garcia, J. S. Tena, M. A. M., & Monzonis, J. L. (2006). Customer Perceived Value in Banking Servi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 Marketing, 24(5), 266-283.
Rubin, Z., Ludwig, M., & Willis, D. (2017). Happy, Healthy, Functional, Fit: What Works Best in Present-Day Intentional Communities. Communities, 176, 42-46.
Schein, E. H. (1983). The Role of the Founder in Creat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12(1), 13-28.
Sheehan, N. T., & Vaidyanathan, G. (2009). Using a Value Creation Compass to Discover "Blue Oceans". Strategy & Leadership, 37(2), 13-20.
Tamburo, E. (2020). High-Rise Social Failures: Regulating Technologies, Authority, and Aesthetics in the Resettlement of Taipei Military Villages. Focaal: Journal of Global and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86,36-52.
Xia, J., & Chiou, S. C. (2016). On the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cience, 14, 29-53.
Yang, M. H. & Chang, M. K. (2010). Understanding the Nuance of Waishengren: History and Agency. China Perspectives, 3, 108-122.
Zuckerman, E. W. (1999). The Categorical Imperative: Securities Analysts and the Illegitimacy Discount.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4(5), 1398-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