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蕭恩芳 En-Fang Shiau |
---|---|
論文名稱: |
運用Moodle教學平台提升國中學生音樂學習興趣之行動研究 An Action research of Using the Moodle E-Learning Platform to Promot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Interests in Music Classes |
指導教授: |
吳舜文
Wu, Shun-W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7 |
中文關鍵詞: | Moodle教學平台 、音樂學習興趣 、行動研究 |
英文關鍵詞: | Moodle e-learning platform, interests in music learning, action researche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586 下載:4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運用Moodle教學平台對國中生音樂學習興趣之改變,研究者以所任教班級,透過二個單元九個月之行動研究歷程,蒐集教學錄影、學生訪談、教室日誌、音樂興趣量表、線上滿意度調查表等文件進行分析。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壹、教師運用Moodle教學平台於音樂課能有效提昇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一、運用教學平台能有效提昇學生音樂欣賞興趣:於適當單元運用線上音樂,加深及加廣音樂欣賞曲目。
二、運用教學平台能有效提昇學生音樂知識興趣:將電腦輔助軟體及教學多媒體利用教學平台融入教學單元,在樂理及音樂知識部分深獲學生喜愛。
三、運用教學平台能有效提升學生歌唱學習興趣:透過教學平台多媒體影音進行歌唱教學,學生可於課後溫故知新。
四、運用教學平台能有效提昇學生直笛吹奏興趣:將相關輔助軟體及自製教學影片融入教學平台引導學生直笛吹奏,使之有明確的練習指引。
五、運用教學平台能促進學生接受評量意願:於教學平台加入線上評量模組及線上立即回饋功能,學生普遍持有高度興趣。
貳、Moodle教學平台運用於國中音樂教學能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一、運用於音樂教學之省思:於音樂整合性教學有其功能;善用資訊科技特性,可發掘提引學生學習動機之素材與建立自我學習管道;良好的資訊環境對教學可發揮相乘的效果;教師信念是推動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關鍵;音樂單元測驗的改良方案可以線上音樂評量方式實施。
二、教學準備之省思:Moodle教學平台配合ADDIE教學設計之方案,能提供運用資訊科技於音樂教學之具體做法,且可獲致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之成效。
三、教學策略之省思:於教學平台之學生意見發表須耐心引導與等待其創念之呈現;可視教學需要建置教學平台各模組,主要配合教學主題進行調整。
四、行動研究歷程之省思:透過特定議題之行動研究可協助教師專業發展,並使理論與實踐結合,達至專業合作、建構自我知識、與終身專業學習。
研究者再依上述結論,提出給教育行政機關、國中音樂教師及未來研究之相關建議。
This research mainly focused on the using of Moodle E-learning platform to promot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terests in musical learning. The researcher set two teaching units which lasted nine months. Documents, including musical interest inventory and on-line satisfaction survey, and interviews were used to collect data along with video / audio recording and teaching logs. The findings were stated as follows:
First, Moodle could promote sufficiently students’ musical learning interest such as: 1) For the interest in music appreciation, it could deepen and widen the music repertoire through adding on-line music programs. 2) For the interest in music theory and knowledge, using computer-assisted software and multimedia on the platform raised students’ preference to music theory and knowledge. 3) For the singing, it could provide ways for students to review song at home by using the multimedia videos. 4) For the recorder playing, it could also provide a concrete direction for students by putting related assisted software and teacher-made instruction films on the platform. And 5) for the inspiration to attend the musical assessments, students would be greatly attracted by using on-line assessment modules and instant feedback from the platform.
Second, Moodle could promote sufficiently the music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uch as: 1) For reflections on music teaching, the Moodle had great effectiveness for the music integrative teaching, the advanta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inspire students, building channels for self-learning, and constructing the improved on-line music assessment. In addition the teacher’s belief was the key success to make progress. 2) For reflections on teaching readiness, using ADDIE learning design program on Moodle platform could help to create an effective curriculum which could raise students’ interests. 3) For reflections on teaching strategies, the teacher should encourage and be patient to students’ expressive learning results. In addition the teacher should build up respective teaching modules in the platform to fit the music teaching themes. And 4) For reflections on the action research, the researcher found that specific topic through action processes could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cluding the practicum of theories, the construction of self knowledge, the life-long learning.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above,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for music teachers, related educational bureaus, and future studies.
壹、中文部分
于正雯(2005)。角色扮演於電腦教學遊戲之研究-以五上社會科台灣的自然環境單元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2001)。2005年10月20日,取自http://masterplan.educities.edu.tw/conference/total.shtml。
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80,23-31。
王貴媖(2006)。國小三年級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音感教學遊戲策略應用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音樂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南。
古志騰(2005)。伴奏音樂光碟輔助直笛練習對兒童音樂學習的影響。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音樂研究所音樂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台中縣推動國民中小學資訊教育旗艦計畫(2008)http://study.boe.tcc.edu.tw/word/縣推動成果/縣總計畫/台中縣資訊教育推動旗鑑計畫.htm。
台中縣教育網(2010) :http://163.17.40.11。
何榮桂、郭再興(1996)。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在網路上的發展趨勢。資訊與教育雜誌 ,55,25-31。
李芳如(2007)。運用多媒體電腦協助國中音樂教學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琴娟(2003)。遊戲化直笛課程對國小中年級學生直笛學習興趣、直笛成就及音樂成就之影響。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沈竹安(2006)。肢體律動應用在國小節奏教學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教育處教師在職進修音樂學系音樂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岳修平、林一鵬(1998)。網路非同步輔助教學評估計畫,國科會研究計畫。
林幼雄(2000)。合作生活電腦輔助音樂教學網行動研究。台南師院學報,33,429-451。
林奇賢(1998)。全球資訊網輔助學習系統網路與國小教育。資訊與教育,58,2-11。
林于琳(2005)。律動畫音樂欣賞教學對音樂美感影響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進修部音樂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新竹。
林其融(2005)。運用流行音樂要素導入國小高年級古典音樂欣賞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音樂藝術研究所音樂教育組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宜玫(2006)。國中直笛教學實施合作學習之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雨青(2005)。「達克羅士教學法」應用於國小三年級藝術與人文領域之個案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音樂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邱連煌(2007)。成就動機:理論、研究、策略與應用:如何激發與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台北:文景。
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7)
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1539&ex=1&ic=0000015。
施融樺(2006)。台中市國小四年級學生直笛學習興趣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音樂教學碩士學位班論文,未出版,台北。
夏林清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遠流。
孫世民(1996):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育實習輔導,3月31日,42-44。
孫晉梅(2006)。運用流行音樂提升國小高年級音樂美感判斷力之實驗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教育處教師在職進修教育研究所音樂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孫德珍(1995)。幼兒音樂創作教學之電腦學習環境之發展與研究(報告編號:NSC84-2511-S134-004-CL)。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高玉祥、陳勃、李焰與吳志超(1994)。興趣與成才-高尚興趣是成才的萌芽。台北:新雨。
高廣孚(1988)。教學原理。台北:五南。
國科會(2002)。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總體規劃書。台北:行政院。
張春興(1994)。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從汝(2002)。杜威民主教育理念之探討。中國文化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雅芳 (2001)。 資訊科技融入英語教學之模式與過程。菁莪季刊,13(3),2-13。
張雅雯(2000)。兒童英語網路化多媒體教材之發展,私立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靜嚳(1995)。何謂建構主義?建構與教學,中部地區科學教育簡訊,3。彰化:彰化師大科學教育中心。
許譽豑(2006)。融入肢體探索於音樂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三年級為例。台北市立育大學音樂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連啟瑞、盧玉玲(1995)。都會區小學高年級學童自然科學興趣主題及其影響因素研究。載於國立臺北師範學院主編,八十四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頁149-179)。臺北: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郭玉生 (1985)。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文景。
陳玉玫(2001)。應用電腦輔助國小音樂教學之探討。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陳姿光(1998)。流行音樂運用於國中音樂欣賞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美玉(1999)。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臺北:師大書苑。
陳萬福(2005)。科學故事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毅安(2007)。以開放原始碼建置課程管理平台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章順慧(2001)。性別角色與國中學生生活科技學習興趣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佩宜(2004)。應用資訊科技融入音樂科教學設計之實證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憲雄、李允中、陳德懷(2001)。網路教學系統平台與內容標準化規劃書。新竹:交通大學。民國92 年4 月17日,取自
http://rss.cis.nctu.edu.tw/refdata/網路教學系統平台與內容標準化規劃書.pdf。
黃淑貞(2007)。「開放網路教學平台」模式於國中音樂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薇芬(2006)。資訊科技情境化在音感教學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音樂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楊文碩(2004)。器樂教學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童音感及節奏能力─以直笛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音樂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楊家興(1995)。隔空教育下的傳播科技:新舊教學媒體的省思。教學科技與媒體,21,5-12。
楊裕灝(2001)。高中學童對生態課程興趣的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詹棟樑(1979)。從兒童人類的觀點看兒童教育。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兒童教育研究。臺北:幼獅。
壽大衛(2001)。建構資訊、教學創新之理念與行動。教師天地,112,14-21。
廖翊妏(2007)。運用電腦輔助國小音樂欣賞教學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屏東。
盧麗蓉(2007)。國民中學音樂課「古典音樂融入流行音樂」之行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賴美鈴(1994)電腦輔助音感教學成效研究,臺北師院學報。
謝苑玫(1987)。電腦輔助音樂教學研究─音符與休止符認知教學之成效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蘇宏仁(1997)。 美國中學生環境問題興趣之調查研究 ,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報,10,449-477。
饒桂香(2002)。資訊科技融入音樂教學之相關探究與應用 七大領域學習手冊 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推動工作小組。
貳、英文部分
Baldwin, T. T. & Ford, J. K. (1988). Transfer of training: A review and direc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Personnel Psychology, 1, pp. 63-105。
Clark, R. E. (1985). Confounding in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Journal of Clark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1, 137-148。
Dick, W. & Carey, L. (1996). The systematic design of instruction (4th e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Krapp, A. (2000). Interest and human development during adolescence: An educational psychological approach. In J. Heckhausen ( Eds. ). Motivational psych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pp. 109-128). London: Elsevier.
Krapp, A., Hidi, S., & Renninger, K. A. (1992). Interest,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InK. A. Renninger, S. Hidi, & A. Krapp (Eds.), The role of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development (pp.3-25). Hillsdale, NJ: Erlbaum.
Martin. (2003). Moodle document–philosophy. Retrieved May 12, 2010 http: //Moodle.org/doc/?frame= philosophy.html
Moore. (1989). Classroom teaching skills. New York: Random House Inc.
Paris, S. G., & Winograd, P. (1990). How metacognition can promote academic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In B. Jones & L. Idol (Eds.), Dimensions of thinking and cognitive instruction (pp. 15-51). Hillsdale, NJ: Erlbaum.
Perterson, M. (1998). Creating Hypermedia learning environments: Guidelines for designers.
http://www.jaist.ac.jp/~mark/articleguidelines.htm.
Porter, Michael E.(1996). What is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74(6). pp.61-78.
Preece, J. (Ed) (1993). A Guide to Usability: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Wokingham, England: Addison Wesley.
Radocy, R. E. & Boyle, J. D. (2003).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of musical behavior(4th ed). Springfield,IL: Charles C.Thomas.
Reiser, R. A. & Dempsey, J. V. (2002). Trends and issues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Prentice Hall.
Renninger, K. A., & Hidi, S. (2002). Student interest and achievement: Developmental issues raised by a case study. In A. Wigfield & J. S. Eccles. (Eds.), Development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pp. 173-195). New York: Academic.
Sandholtz, J. H., Ringstaff, C., & Dwyer, D. C. (1997). Teaching with technology: Creating student-centered classroom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Schiefele, U. (1991). Internet,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6, 299-323.
Turoff, M. (1995),”Designing a visual classroom, In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Hsinchu, Taiwan, S14-1-S14-12.
Turoff, M., (1995), Designing a virtual classroom, In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S14-1 – S14-12.
Wilson, B., & Cole, P. (1991). A review of cognitive teaching model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39(4), 4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