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秀寬 CHANG,HSIU-KUAN |
---|---|
論文名稱: |
陳雷kap陳明仁台語劇本主題研究 |
指導教授: | 李勤岸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台文 |
論文頁數: | 150 |
中文關鍵詞: | 台語文學 、主題研究 、陳雷 、陳明仁 、劇本 |
英文關鍵詞: | Taiwanese Literature, Theme Study, Lei Chen, Ming-Ren Chen, Script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54 下載:2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陳雷kap陳明仁的台語劇本創作是用現代戲劇的方式,用台語文為書寫工具,以五○年代以來到今的台灣風土、民情、社會價值觀、人文樣貌為題材,運用象徵、隱喻、語言khau-sé、情節投射的手法表達in對社會的關懷、抗議不公kap政治批判。
本論文用文本整理、分析來了解陳雷kap陳明仁in密集koh大量創作劇本的動機kap理念;並對in劇作中的主題作研究,暸解劇本中所呈現出來的在地情感,社會教化理念kap堅持台語文書寫的時代性意義。
兩位台語文學家的戲劇故事雖然lóng kap台灣的景物相連結,tī腳色的塑造上嘛lóng表現出台灣中、低層人民的勤、儉、土直、善良本性,m̄-koh tī情節鋪排、人物刻劃…等劇劇行動方面,有in無kāng的差異,本文用對比的方式來探究各自的特色,深化對台語劇作的價值kap瞭解。
Lei Chen and Ming-Ren Chen’s Taiwanese script creation uses modern drama with Taiwanese language as writing tool to express their concern for society, and protest against injustice and political criticism by using symbols, metaphors, language irony, plot projection approach with Taiwan customs, sentiments, social values and human faces since the fifties as themes.
This paper uses text analysis to understand Lei Chen and Ming-Ren Chen’s motivation and concept for intensive and massive script creation, and study the theme of their play,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emotion, social education philosophy, and persistence in Taiwanese writing presented by the script.
Even though both Taiwanese writers’ drama stories are linked to scenery in Taiwan and characters created demonstrate diligence, thrift, upright and kind-hearted nature of Taiwanese middle and low class people, there is still difference in drama actions such as plotting and character creation etc.. This paper uses the comparison method to explore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deepen the value and understanding of Taiwanese play.
壹、台語劇本作品集:
Png方耀乾 (2007)。《方耀乾台語詩選》。台南:金安。
Lū呂毅新 (1999)。《呂毅新戲劇作品集》。台南:台研市立文化中心。
Ong汪其楣 ( 2000 )。《一年三季》。台北:遠流。
Tân陳 雷 (1996)。《陳雷台灣話戲劇選集》。台中:台中市教育文教基金會。
Tân陳 雷 (2001)。《陳雷台語文學選》。台南:臺南縣交化局。 (二刷)
Tân陳明仁 ( 2002 )。《陳明仁台語文學選》。台南:金安。
Tân陳明仁 ( 2007 )。《路樹下的 tōo-peh-á》。台北:李江却臺語文教基金會
Tân陳慕義 (1993)。《過溝村的下哺》。台北:周凱基金會
Khóo許瑞芳 (1993)。《帶我去看魚》。台北:周凱基金會
Khóo許瑞芳 (1995)。《鳳凰花開了》。台北:文建會
Iû游源鏗 (1993)。《噶瑪蘭歌劇》。台北:周凱基金會
Iû游源鏗 (1993)。《走路戲館》。台北:周凱基金會
Thsuà蔡明毅 (1993)。《台語相聲》。台北:周凱基金會。
貳、學位論文:
Î于善祿 (1996)。《變與不變:一九七○年代台灣現代戲劇研究》。國立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Si̍t石婉舜 (2001)。《一九四三年臺灣「厚生演劇研究會」研究》。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Gôo吳曉芬 (2001)。《揚逵劇本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Lîm林安英 (1997)。《楊逵戲劇作品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Lîm林純芬 (2002)。《張深切及其劇本研究》。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Ong翁瑋珮 (2003)。《陳雷台語小說研究》。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Tân陳瑤玲 (2004)。《陳雷作品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Tân陳龍廷 (2005)。《臺灣布袋戲的囗頭文學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土論文。
Tân陳銘鴻 (2005)。《「拒絕漂流」--李國修劇作主題之研究》。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N̂g黃惠禎 (1994)。《楊逵及其作品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Iû楊斯顯(2004)。《陳明仁台語小說中e5台灣人形象kap價值觀研究》。
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Tshuà蔡瑋芬 (2005)。《戰後台語文學運動的開展:1986-199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Tsong鍾政榮 (1986)。《由日據下台灣文學的發展論張深切的戲劇活動》。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Lâu劉玟伶 (1997)。《王禎和作品論:小說、劇本與影評》。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Lô羅聰欽 (2002)。《選舉買票與資金回收-以公共工程為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Sòng宋治生。《工業區區域聯防體系運作之探討》(碩士論文 長榮大學2008)。
Tsiúnn蔣茉春。(2006)。《新劇《閹雞》之研究一1940年代與1990年代演出活動之比較》。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參、專書:
一、文學、語言類:
Gôo吳達芸、方耀乾 ( 2005)。《台語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
Lí李勤岸(2001)。《李勤岸台語詩選》。台南:真平。
Lí李勤岸 (2006)。《母語文學tī母語教育中的角色》。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Lí李筱峰(1999)。《台灣史100件大事》。台北:玉山社。
Lū呂興昌 (1999)。《台語文學運動論集》。台北:前衛。
Lîm林央敏 (1997)。《台語文學運動史論》。台北:前衛。
Tiunn張春凰、江永進、沈冬青合著 (2001)。《台語文學概論》。前衛,台北。
Tân陳 雷 (1988)。《百家春》。台北:自由時報出版社。
陳 雷 (2008)。《鄉史補記》。台南:金安。
陳 雷 (1994)。《永遠的故鄉》。台北:旺文。
Tân陳明仁 (1994)。《油桐花若開》。台北:自由時報出版社(二版一刷)。
陳明仁 (2000)。《Pha荒的故事Asia Jilimpo(陳明仁)的散文故事集》。台北:台語傳播。
陳明仁 (1995)。《流浪記事:陳明仁臺語詩集》。台北:台笠。
陳明仁 (1998)。《A-chhun:Babuja A.Sidaia e短篇小說集》。台北:財團法人李江卻台語文教基金會。
Tiunn張德明(1995)。《語言風格學》。高雄:麗文文化。
Tshing清文 (2006)。《虱日仔的滋味》。台北:李江卻文教基金會。
N̂g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一台灣語言社會學研究》。台北:文鶴出版公司。
Phînn彭瑞金(1995)。《台灣文學探索》。台北:前衛。
Ia̍p葉石濤 (2003)。《台灣文學史綱》。台北:春暉。
Iûnn楊允言、張學謙、.呂美親 主編 (2008)。《台語文運動訪談暨史料彙編》。台北:國史館。
Iûnn楊允言 (1995) 。(台語這條路---台文工作者訪談錄)。台北:台笠。
Tshuà蔡金安(2006)。《台灣文學正名》。台南:開朗。
二、戲劇、劇本、劇場類:
Ting丁樹南譯 (1967)。《人物刻劃基本論》。台北:文景
Png方寸 (1978)。《戲劇編寫法》。台北:東大。
Si̍t石光生譯 (1978)。《現代劇場藝術》。台北:三越。
Pòo布羅凱特 著 胡耀恆 譯 (1974)。《世界戲劇藝術欣賞》。台北:志文。
Tsu朱生豪譯 (2006)。《莎士比亞全集---第十二夜》。台北:世界。
Lū呂訴上 (1961)。《台灣電影戲劇史》。台北:銀華。
Gôo吳念真、朱天文 。(1989)《悲情城市》。台北:遠流。
Lîm林國源 (1981)。《現代戲劇批評》。台北:聯鳴。
Khu邱坤良 (1992)。《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1895~1945)》。台北:自立晚報社。
邱坤良 (1998)。《台灣戲劇發展概說》。台北:文建會。
Kì紀蔚然 (2006)。《現代戲劇敘事觀一建構與解搆》。台北:書林。.
Iâu姚一葦 (1969)。《戲劇論集》。台北:開明。
姚一葦 (1989)。《戲劇與文學》。台北:聯經。
姚一葦 (1996)。《戲劇與人生:姚一葦評論集》。台北:書林。
姚一葦 (1992)。《戲劇原理》。台北:書林。
Khiong姜龍昭 (1983)。《戲劇編寫概要》。台北:五南。
Tshî徐鉅昌(1968)。《戲劇哲學:舞台劇、電視劇、電影劇、廣播劇的原理》。台北:東方。
Má馬 威 (1991)。《戲劇語言》。台北:淑馨。
Tiunn張信業 (1982)。《戲劇的政治社會化功能》。台北:黎明。
Tân陳龍廷 (2007 )。《臺灣布袋戲發展史》。台北:前衛
N̂g黃美序 (1995)。《讀戲、看戲、談戲---戲劇欣賞》。台北:三民
Tsiau焦桐 (1990)。《台灣戰後初期的戲劇》。台北:臺原出版社。
Tsan曾道明 (1993)。《戲劇美學》。台北:洪菜。
Tsô曹其敏 (1993)。《戲劇美學》。台北:五南。
Iûnn楊渡 (1994)。《日劇時期台灣新劇運動(一九二三~一九三六)》。時報出版,台北。
Iûnn楊昌年 (1983)。《話劇的創作鑑賞與批評》。台北:中央文物。
Lâu劉效鵬 (2005)。《戲劇評論集》。台北:秀威.。
Tsiong鍾明德 (1999)。《台灣小劇場運動史一尋找另類美學與政治》。台北:揚智。
N̂g黃仁(2000)。《台灣話劇的黃金時代》。台北:亞太。
三、其他:
Tsan曾貴海 (2006)。《戰後台灣反殖民與後殖民詩學》。台北:前衛。
Liāu廖炳惠 ( 2003)。《關鍵詞200》。台北:麥田。
Si施敏輝 (1989)。《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
Tiunn張京媛 (2007)。《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
Tiunn施正鋒 (2006)。《語言政治與政策》。台北:前衛。
Sì薛化元 等著(2003)。《戰後台灣人權史》。台北: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
Khu瞿海源、張笠雲(2005)。《台灣的社會問題2005》。台北:巨流。
Lē勵馨基金會(1993)。《雛妓防治問題面面觀》。台北:雅歌。
Tsiu周英雄 劉紀蕙(2000)。《書寫台灣》。台北:麥田。
肆、期刊:
Kueh郭麗娟。〈飛過故鄉的田園一陳明仁的台語詩歌〉,《源雜誌》(95.03)。
Kí紀佑明。〈豬哥亮tī《豬哥亮與廖添丁》內底的語言風格〉,2007台語文學學術研討會
Lí李勤岸。〈從愛爾蘭看台灣---愛爾蘭語言運動與台語文運動之比較),《台灣歷史學會》18期
Lí李勤岸。〈平埔族主體性論述的重現:以陳雷的長篇小說《鄉史補記》做例〉,《海翁臺語文學》(96.05)
Liāu廖瑞銘〈臺語Iáu Tī文學體制門口徘徊--檢討1990年代以來的臺灣語文運動 〉,臺灣史學雜誌》96.12
Liāu廖瑞銘〈臺語小說nih 的都市人氣口一論陳明仁《路樹下的 tōo-peh-á》的都市書寫〉,《海翁台語文學》97.01。
Liāu廖瑞銘〈在地異鄉人的情詩:論陳明仁《流浪記事》以後的詩作〉,《2005年台語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Má馬 森。〈文化、語言、戲劇〉,《表演藝術》5期。
Má馬 森。〈別忘了觀眾是誰〉,《表演藝術》8期。
Má馬 森〈戲劇中的肢體說了什麼?〉,《表演藝術》90.06。
Má馬 森〈劇作導讀〉,誠品好讀月報89.06。
Má馬 森〈如果我們用台灣國語寫戲〉,《演藝藝術》10期,1993年8月。P108
Má馬 森〈含苞待放---二十世紀的臺灣現代戲劇〉,《文訊》88.11。
N̂g黃美序〈對發展我國劇運的幾點芻議〉,《幼獅文藝》48卷2期296期。
N̂g黃美序〈民國五○~六○年之台灣舞臺劇初探〉,《文訊》13期。
N̂g黃美序〈我對當代劇場的省思與建言〉,《聯合文學》4卷11期47期。
N̂g黃英哲〈與其反賄選,不如建立制度〉,《經濟前瞻》1994,P146-148
Ngôo吳重禮、嚴淑芬〈候選人賄選動機之分析〉,《理論與政策》2000,P1-21
Ông 王一如。(2008)。〈論陳明仁台語劇本的語詞風格—以《A-Chhûn》為例〉,《2008 A-Khioh賞》。
Ông王榮裕。(金枝演社〉,2007 台語文學學術研討會
Si施如芳。〈孤獨而自由一我的歌仔戲編劇之路〉,《傳藝》第64期 雙月刊。
Sòng宋澤萊。〈論台語小說中驚人的前衛性與民族性--《台語小說精選卷》導讀〉
Tân陳明仁〈tshiau-tshuē文學的過程—兼小說集話頭〉,《台文Bong報》19期 P5
Tân陳龍廷〈李天祿布袋戲的時代意義〉,《臺灣風物》88.06。
Tân陳龍廷〈臺語電影所呈現的臺語意象與認同〉,《臺灣風物》、97.03。
Tân陳龍廷〈聆聽文學的聲音---布袋戲對臺灣口頭文學的意義〉,《台灣交學館通訊》96.11
Tsio̍h石光生。〈現代劇場研討會中的西方借鏡〉,《文化視窗》88.06。
伍、英文專書:
1. Jeffrey C.Alexander、Steven Seidman著 吳潛誠 譯《文化與社會》。台北:立緒。(2002)
2. Ismail S.Tailb (2003)《The Language of Postcolonial Litertures an introduction》,USA ,New York:Routledge。
陸、網站:
1.台灣咁仔店台語歌謠資料庫
http://www.taiwan123.com.tw/musicdata/index.htm
2.文建會 台語及客語(現代文學專題網站) http://140.116.10.241/NCKUTaiWeb/View/Main.aspx
3.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試用版)
http://twblg.dict.edu.tw/tw/index.htm
4.台語文數位典藏資料
http://iug.csie.dahan.edu.tw/nmtl/dadwt/pbk.asp
5.台灣文學作家系列─戲劇家系列
http://www.rti.org.tw/ajax/recommend/Literator_Default.aspx?i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