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建基
Yang, Chien-Chi
論文名稱: 中國大陸職業教育與培訓之研究
A Stud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China
指導教授: 范世平
Fan, Shi-Ping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94
中文關鍵詞: 職業教育職業培訓專業建設校企合作理實一體
英文關鍵詞: vocational education, vocational training,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Practice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DIS.NTNU.GPS.001.2018.F0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0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共建國以來,尢其是改革開放近40年,職業教育博採眾長,在借鑒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澳大利亞的繼續與技術教育、加拿大和美國的社區學院教育等多種職業教育模式的基礎上,逐步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大陸社會主義特色的職業教育發展之路。在職業教育辦學模式、管理機制、發展理念、投資制度、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職業教育發展的體系和機制,為中國大陸政經社文發展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取得了很大成就。
    然而,與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相比,職業教育的發展理念相對陳舊,人才培養模式缺乏創新,治理思路相對薄弱,層次結構不相對應,基礎制度不完善,國際化程度不高,職業教育體系還不能有效地跟進經濟發展轉變的需求,不能很好地調適中國大陸參與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的挑戰,不能更好地調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的期盼。
    本研究希望通過對中國大陸職業教育體系的探析,全面梳理出職業教育與培訓政策現況、面臨問題、發展前景,並吸納國內外經驗,最後提出研究結論與對策建議,比如,建構理實一體的五合一專業建設教學體系、形塑四位一體的支撐體系執行策略、產學訓研創五位聯盟的職業培訓機制,在專業建設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的基礎上,總結提出職業教育與培訓之發展挑戰、趨勢與發展策略。以提供在政府決策、學術研究與教育教學實踐運作上有益的參考。
    關鍵字:職業教育、職業培訓、專業建設、校企合作、理實一體

    Since the founding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specially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over the past 40 years, occupation education learned widely from others' strong points. On the basis of the "dual system" occupation education of Germany, the technology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Australia, the community college education of the US and Canada, and many other occupation education modes, China gradually created an own development way of occupation education with Chinese socialis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aspect of school mode, management mechanism, development concept, investment system, and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China has formed a system and mechanism of occupation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cultivated a large number of high-quality skilled talents for the China’s society,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us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However, compared with the current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of occupation education is relatively old,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is lack of innovation, the idea of governance is relatively weak, the hierarchy does not correspond, the foundation system is not perfect as well as the 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not high. The occupation education system can not effectively follow up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 and can not properly adjust to the participation in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challenge, and can not well adapt to the expectations to build the modern socialist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study hopes tha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hinese occupation education system, can comprehensively combine the status of occupatio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olicy, problems that were faced, an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and can absorb the experience at home and abroad,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s.
    for example, to integrate academic theory with practice to construct five in one professional instruction system; to shape up four in one supporting system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adopt the five in one vocational training mechanism including industry , school , training,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docking of th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and industrial demand,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production, the graduate certificate and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the occupation educ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 then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challenges, trends, an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the occupatio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government in decision-making, academic research, and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vocational training,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Practice

    目次 謝誌 Ⅰ 中文摘要 Ⅱ ABSTRACT Ⅲ 表次 Ⅴ 圖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1 壹、研究背景 1 貳、研究動機 2 第二節、研究意義與目的 7 壹、研究義意 7 貳、研究目的 8 第三節、主要章節安排與研究架構 9 壹、主要章節安排 9 貳、研究架構 10 第四節、研究方法與研究成果 13 壹、研究方法 13 貳、預期的研究成果 14 第五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15 壹、研究範圍 15 貳、研究限制與價值 16 第二章 中國大陸職業教育與培訓之文獻與理論探討 19 第一節、中國中國大陸職業教育與培訓之概念界定 19 壹、職業教育 19 貳、職業培訓 27 第二節、中國大陸職業教育與培訓之國內外文獻分析 29 壹、臺灣現有之博碩士論文 29 貳、中國大陸職業教育國內外文獻分析 34 參、中國大陸職業培訓國內外文獻分析 49 第三節、中國中國大陸職業教育與培訓之相關理論探討 55 壹、職業教育相關理論探討 55 貳、職業培訓相關理論探討 58 第三章 國外職業教育與培訓之經驗與借鑒 61 第一節、國外職業教育體系 61 壹、美國職業教育 61 貳、德國職業教育 68 參、澳大利亞職業教育 75 第二節、國外職業培訓體系 85 壹、美國職業培訓體系 86 貳、英國職業培訓體系 92 參、德國職業培訓體系 103 第三節、國外職業教育與培訓品質保障體系 111 壹、國外職業教育與培訓品質保障體系概況 111 貳、國外職業教育與培訓品質保障體系比較 112 參、國外職業教育與培訓品質保障體系借鑒 122 第四章 中國大陸職業教育與培訓之沿革進程 125 第一節、中國大陸中等職業教育之沿革進程 125 壹、中共建國後至改革開放前的中等職業教育政策 125 貳、改革開放後至 1996 年的中等職業教育政策 127 參、1996 年至今的中等職業教育政策 129 第二節、中國大陸高等職業教育之沿革進程 130 壹、中國大陸高等職業教育政策變遷 130 貳、中國大陸高等職業教育政策的發展軌跡 133 第三節、中國大陸職業培訓之沿革進程 136 壹、中國大陸公共職業培訓制度的現況分析 136 貳、中國大陸公共職業培訓制度的對象 138 第五章 中國大陸職業教育與培訓之特點、影響與問題分析 147 第一節、中國大陸中等職業教育的特點、影響與問題分析 147 壹、中國大陸中等職業教育的特點分析 148 貳、中國大陸中等職業教育建設之影響 151 參、中國大陸中等職業教育建設之問題分析 156 第二節、中國大陸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影響與問題分析 162 壹、中國大陸高等職業教育辦學模式介紹 162 貳、中國大陸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 171 參、中國大陸高等職業教育的影響 174 肆、中國大陸高等職業教育之問題分析 183 第三節、中國大陸職業培訓的特點、影響與問題分析 191 壹、中國大陸職業培訓的特點分析 191 貳、中國大陸職業培訓的影響 197 參、中國大陸職業培訓的問題分析 200 第六章 中國大陸職業教育與培訓之挑戰、發展趨勢與策略分析 203 第一節、中國大陸職業教育與培訓發展挑戰 203 壹、教學方案不能對應市場需求 203 貳、企業的參與流於形式 204 參、大數據時代下職業教育面臨的挑戰 204 肆、打破傳統模式真正落實產教融合 205 伍、職業教育依舊面臨舊思維的多重困局 206 陸、職業教育耦合“一帶一路”戰略發展面臨多重挑戰 206 柒、不完善的職業教育與培訓品質保障體系 207 捌、職業教育與培訓在開發綠色技能方面存在的問題 208 第二節、中國大陸職業教育與培訓政策發展趨勢 210 壹、中國大陸職業教育政策發展趨勢 210 貳、中國大陸職業培訓政策發展趨勢 213 第三節、中國大陸職業教育與培訓的發展策略 216 壹、構建職業教育與培訓的治理體系 217 貳、完善職業教育與培訓法律法規體系 223 參、健全職業教育與培訓的管理體制 227 肆、強化職業教育與培訓的政府公共服務制度 230 伍、完善中國大陸職業教育與培訓的專業建設 233 陸、優化職業教育與培訓的人才培養體系建設 235 柒、構建職業教育與培訓的產、學、訓、研、創合作機制 238 捌、精實職業教育與培訓的教師隊伍建設 242 玖、落實公共實訓基地建設的保障機制 245 拾、強化職業教育與培訓的配套制度 258 第七章 全文總結、建議與展望 261 壹、總結 261 貳、建議 263 參、展望 270 参考文献 273 中文文献 273 英文文献 278 附录 280 附录4-1中共建國後至改革開放前有關職業教育與培訓重要決定與頒佈分析 280 附錄4-2 1996 年至今職業教育政策重要的決定與頒佈分析 283 附錄4-3 1949~1985年高等職業教育政策重要的決定與頒佈分析287 附錄4-4 1985~1998年高等職業教育政策重要的決定與頒佈分析 288 附錄4-5 1998年~2000年高等職業教育政策重要的決定與頒佈分 290 附錄4-6 2001年至今高等職業教育政策重要的決定與頒佈分析 293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2017),《2017中國高等職業教育品質年度 報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敏勤(2003),〈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研究〉,《職業技術教 育》,6卷(期),頁10-13。
    王斌華(1996),《澳大利亞教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頁40。
    毛澤東文稿編輯組(1990),《毛澤東早期文稿》,長沙:湖南出版社,頁676。
    毛澤東(2004),《毛澤東論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頁20-22。
    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1991),《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頁181。
    石偉平(2001),《比較職業技術教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頁336.
    仝瑞(2007),〈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歷史演變及其發展趨勢〉,《商丘職業學院報》,2卷(期) ,頁23-26。
    朱益明(1999),〈從國際發展看中國中國大陸的職業技術教育前景〉,《教育發展研究》,(8),頁54-57。
    朱永新、王繼平(2016),《中國教育改革大系( 職業教育卷)》,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呂紅(2013),〈澳大利亞職業教育品質保障的新舉措一從品質培訓框架到品質框架的過渡〉,《職業技術教育》,34期,頁90-93.
    呂紅(2009),《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課程品質保障的研究》,重慶西南大學碩士論文, (未)出版。
    杜威(1990),《民主主義與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頁85。
    李新功(2002),.《歐盟職業培訓政策與實踐》,上海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頁30-40。
    李藺田、王萍(1994),《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頁65-365。
    李藺川(1994),《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簡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頁15-35。
    李志宏(2003),〈高等職業教育:積極發展,規範管理〉,《中國高等教育》,7卷(期),頁33-35。
    李夢卿、安培(2016),〈職業教育耦合一帶一路戰略發展的機遇挑戰與策略〉,《執教時論》,頁46-51。
    何東昌(1998),《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要教育文獻:1949~1975》,海口:海南出版社, 頁95。
    匡瑛(2006),《比較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與變革》,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頁243。
    屈書傑 等(2017),《職業教育教師的國際比較》,北京:科學出版社。
    吳建新(2000),〈專科教育轉向高職教育的相關因素分析〉,《職教通訊》,12卷(期),頁14。
    吳啟迪(2001),〈本科院校如何辦好高等技術教育〉,《中國高等教育(半月刊)》,8卷(期),頁1-3。
    吳曉鬱(2000),〈美國教育的銜接與溝通〉 ,《教育研究資訊》,1卷(期),頁41-45。
    吳雪萍、金晶(2012),〈英國職業教育品質評價探究〉,《比較教育研究》,頁2。
    金一鳴(2000),《中國社會主義教育的軌跡》,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頁34。
    周明星(2007),〈職業教育學物件體系與範式的反思〉,《職業技術教育》,3卷(期),頁17-20。
    周南照、陳樹清譯(1985),《終身教育引論》,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周建松,陳正江,吳國平(2017),《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畫精解》,杭州: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
    孟廣平(1993),《當代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4卷(期),頁43。
    彼得•杜拉克(2003),《21世紀的管理挑戰》,北京:三聯書店,頁63。
    紀秩尚、郭齊家、餘博(1996),《職業教育法實務全書》,北京: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胡偉、王曉敏、鄭彩雲(2010),〈國外職業技能培訓與啟示〉,《繼續教育研究》,第 2 期,頁118-121。
    姜大源(2009),〈職業教育立法的跨界思考:基於德國經驗的反思〉,《教育發展研究》,19卷(期),頁32。
    胡小秡、匡建江、瀋陽(2015),〈學徒制將被納入英國企業法案〉,《世界教育資訊》,14卷(期),頁74。
    畢誠、程方平(2000),《世界教育大系.中國教育》,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頁200-420。
    畢結禮(2005),《高技能人才開發探索與實踐》,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頁28。
    郝克明(2000),〈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幾個問題〉,《教育研究》,9卷(期),頁 45-48。
    閆智勇、吳全全(2017),《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目標研究》,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郭笙、王炳照(1989),《新中國教育四十年》,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7卷, 頁69、81-83。
    黃日強、黃勇明(2005),〈德國企業參與職業教育初探〉,《外國教育研究》,32卷(8期),頁74-77。
    張建榮(2006),〈德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特徵及其啟示〉,《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卷(期),頁 75-79。
    張耀嵩(2014),《高等職業教育品質評價與保障體系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陳至立(1999),〈千秋基業壯麗詩篇〉,《教育研究》,9卷(期),頁4。
    陳馨(2009),《中澳現代遠端高等教育品質保障體系比較研究》,廈門:廈門大學教育學院,頁5。
    陳玉餛、代蕊華、楊曉江(2004),《高等教育品質保障體系概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頁55-56。
    陳琴、龐麗娟(2002),〈論教師專業化〉,《教育理論與實踐》,頁6。
    許麗麗(2009),《建國後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研究》,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頁34-50。
    梁茂信(2006),《美國人力資源培訓與就業政策》,北京:人民出版社。
    梁忠義、李守福(2000),《世界教育大系-職業教育卷》,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頁56。
    淩玲(2007),〈英國再就業培訓保障機制探析〉,《中國成人教育》,3卷(期),頁45-53。
    曹曄 等(2016),《當代中國中等職業教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程延園(1998),《勞動法學》,北京: 中國勞動出版社,頁43-46。
    馮瑞(2003),〈五年制高職優勢漸明晰〉,《中國教育報》,3卷(期),頁23-26。
    馮秋婷,齊先樸(2008),《西方領理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頁259。
    溫家寶(2005),〈大力發展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34卷(期),頁21-23。
    溫景文(2002),〈德國高等職業教育體系的考察與分析〉,《遼寧高職學報》,頁19。
    開軍(2003),〈中等職業教育:解答五大難題得創新策略〉,《職業技術教育》,2卷(期),
    頁13-16。
    傅志明、福斯特、巴羅夫(2003),〈論戰對當前中國職業教育改革的意義〉,《職業技術
    教育》,22卷(期),頁59。
    董仁忠,楊麗波(2015),〈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與培則系統演變一基於政策的分析〉,《外
    國教育研究》,42卷(02期),頁221。
    董聖足、馬慶發(2008),〈基於專業建設的高職發展研究〉,《教育與職業》,頁9。
    賈俊玲(2003),《勞動法學》,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頁58。
    楊金土(2002),《90年代中國教育改革大潮叢書。職業教育卷》,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
    版社, 頁166-183
    楊緒利(2000),〈論職業技術教育學在國外的發展〉,《河南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學報》,4
    卷(期),頁5-7。
    楊進(2016),《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報告2015》,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頁16。
    範國睿(2011),〈教育政策的理論實踐〉,上海教育出版社, 頁154。
    範珍(2006),〈用系統的觀點探索高職專業建設〉,《中國職業技術教育》,頁4。
    劉春生、徐長髮(2002),《職業教育學》,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頁28。
    劉春生、馬振華(2006),〈職業教育的中國特色問題〉,《教育研究》,5卷(期),頁44-46。
    劉育峰(2015), 〈我國高職院校國際及地區合作辦學專案:現狀,特點與方向〉,《中國職業技術教育》,(6)卷(期),頁5_8。
    劉傑(2004),〈回歸職業教育本質,實施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工程〉,《電腦教育》,4卷(期),頁63。
    蔣春洋(2013),《制度分析視角下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研究》,吉林:東北師範大學,頁 74-77。
    謝作栩(2001),《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道路的研究》,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頁61-75。
    魏麗青(2009),〈英國職業資格證書教育的經驗與啟示〉,《教育與職業》,3卷(期),頁6。
    羅毅(2015),〈經合組織報告:德國職業教育為年輕人創造良好就業機會〉 ,《世界教育資訊》,18卷(期),頁74。
    闞麗(201),《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研究》,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
    關晶(2009),〈美國中等職業教育的現狀、特點與改革趨勢〉,《教育發展研究》,頁13-
    14、98-102。
    關晶(2016),《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的比較與借鑒》,湖南: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顧明遠(1998),《教育大辭典(增訂合編本下卷)》,上海教育出版社,頁2010-2030。

    二、英文
    Arnold L.Roblan etc. (2001),School to Work at Marshfield High School. The CEIC Review, 10(8):102-123
    Benson.C.S.(1995),New vocationnalism in the US:Potential.problems and outlook.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16(3):p60-65
    Bettina Lankard Brown.(2002),School to Work after the School to Work Opportunities Act. ERIC. Myths and Realities,24(1):134—156
    Bettina Lankard Brown.(1998),What is Happening in School to Work ERIC. Digest,1998.190(2):203-212
    CHRISTINE TRAMPUSCH. (2009),European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Austria and Germany. Governance 22:3, p369-395.
    Chris Zirkle.(1998),Perceptions of Vocational Educators and Human Resource/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s Regarding Skill Dimensions of School-to-Work Transition Program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1):p305-411。
    Curtis R. Finch(2002),( Errol Vishnu Ramsaroop Committee Chairpers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Changes that are Potential Contributors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rinidad and Tobago.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3):p51-62
    European Commission.(1997),Report on Access Conti-nuing Training in the Union Luxembourg[R].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1997.
    EURPEAN COhAfISSION(2001),"Surrey and analysis projects in the Leonardo da Vici programme”Educat ion training youth,p50.
    Hodgson, Ann.(2010),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and progression to higher education: the case of the 14-19 Diplomas in the English system[J]. Journal of Education & Work; (23), p95-110
    Georg Spool. Berufliche Schulen als ‑Kompetenzzentren"-sierung and staatlicher Regulierung[J].Die berufsbildende 2003(4): 121-122.zwischen Privati-Schule (BbSch)。
    John H. Bishop,Feman Mane.(2004),The Labor Market Success.Economics Impacts of Career-Technical Education on High School of Education Review ,(23): p34-36
    James Bowen.(1981),A History of westem Education.Methuen & Co.Ltd London,(Vol.1):p20-45
    Josie Misko(2006),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Australia, the United Kingdom and Germany National Center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p1-12.
    MANFRED WALLENBORN.(2010),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nd Human Capital Development: current practice and future options[J].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45(2):p82-195
    M.Skibeck ,etc.(1994),The Vocational Quest: New Directions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London:Routledge.p8.
    Prosser.C.A.,& QuigleyT.H(1949),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a democracy Chicago, IL:American Technical society,10(2),p30-31
    R.Bozick and K.MacAllum.(2002),Does Particpation in a School to Career Program Limit Educational and Craeer Opportunities? Journal of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18(2):p56-78。
    R. Freeman Butts.(1995),A Cultural History of Western Education.McGraw-Hill Book Inc. New York ,Toronto London,p30-68
    Raffe, David, Andy Biggart, Joan Fairgrieve, Cathy Howieson, John Rodger and Stephen Burniston(1998), The Thematic Review of the Transition from Education to Working Life, United Kingdom Background Report,P35-36.
    Ruth Listen(2001), Towards a Citizens' Welfare State: The 3+2 'R's of Welfare Reform. Theory Culture Society.p18; p91.
    Sheppeck.M.A. & Cohen,S.L.(1985), Put a dollar value on your training programs.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nal,39(11):p59-62
    T. Bailey.(1999),Reassessing a Decade of Reform: Work force Development and the Changing Econom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p45-56
    Wallenborn, M.(2008), Are recent development strategies really doing better? The new aid architecture for VET'.NORRAG NEWS, 41:p92–9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