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季儀 |
---|---|
論文名稱: |
青少年知覺之家庭系統分化、人際因應策略與學校人際適應之相關研究 |
指導教授: |
吳麗娟
Wu, Li-Chu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3 |
中文關鍵詞: | 青少年 、家庭系統分化 、人際因應策略 、學校人際適應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29 下載:6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縣市高中職青少年家庭系統分化、人際因應策略與學校人際適應之相關性。本研究以台北縣市公私立高中職一年級至三年級共 472 位學生為研究對象,並採取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收集,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包含「家庭系統分化量表」、「人際因應策略量表」和「學校人際適應量表」,調查結果分別以典型相關統計方法處理。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家庭系統分化」與「人際因應策略」間有相關存在:家庭系統分化愈好時,則人際因應策略愈傾向使用問題解決、尋求社會支持的因應方式,愈不傾向使用發洩情緒的因應方式。
二、「家庭系統分化」與「學校人際適應」有關係,關係的型式有兩種。第一種關係:家庭系統分化愈好時,則學校人際適應愈佳。第二種關係:家庭系統分化中的婚姻次系統分化愈好時,則在學校人際適應方面,同儕關係愈佳,師生關係愈差。
三、「人際因應策略」與「學校人際適應」間有相關存在:人際因應策略愈傾向使用問題解決、尋求社會支持的因應方式,愈不傾向使用漠視與逃避、發洩情緒的因應方式時,則學校人際適應愈佳。
四、「家庭系統分化」、「人際因應策略」與「學校人際適應」有關係,關係的型式有兩種。第一種關係:家庭系統分化愈好,人際因應策略愈傾向使用問題解決、尋求社會支持的因應方式,愈不傾向使用漠視與逃避的因應方式時時,則學校人際適應愈佳。第二種關係:家庭系統分化的父子次系統分化、親職次系統分化愈好,人際因應策略愈傾向使用負面情緒與自責、尋求社會支持的因應方式時,則在學校人際適應方面,師生關係愈佳,同儕關係愈差。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供建議作為教育、諮商輔導工作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一、中文部份:
王大維(民 84):從 Minuchin 的結構家庭治療理論談家庭系統中的權力關係。諮商與輔導,115 期,5-10 頁。
王大維(民 85):家庭系統分化與大學生的心理社會發展之關係研究。中華輔導學報,4 期,173-202 頁。
朱崑中(民 85):青少年所知覺的親子溝通與其自我觀念,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敬先(民 84):健康心理學。台北:東華。
利翠珊(民 88):家庭心理學的系統觀點與研究。應用心理研究,2 期,21-40 頁。
吳佳霓(民 91):青少年家庭系統分化、自我發展與生活適應之相關性的研究—以台中縣國中生為例。國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武典(民 85):國中偏差行為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探討。教育心理學報,29 期,25-50 頁。
吳武典、莊明貞、黃玉真(民 83):三種班級行為量表的編製(未發表)。
吳武典、簡茂發(民 90):以人事智能為核心的多元智能課程對國小學生個人成長與因應行為的影響。資優教育研究,1 期, 1-28 頁。
吳麗娟(民 86):「個體化」、「自我分化」的另一端—談「共依附」的意義與內涵。諮商與輔導,144 期,33-37 頁。
吳麗娟(民 86):青少年心理發展與適應之整合性研究—父母自我分化、教養方式對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因應方式及適應影響之研究暨親職教育課程效果之實驗研究(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86-2413-H003-011G10)。
吳麗娟(民 87):父母自我分化、教養態度對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因應策略及適應影響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 卷,1 期,91-132 頁。
吳麗雲(民 91):人際歷程取向團體諮商(下)~以不安全依附類型大學生人際困擾輔導為例。諮商與輔導,199 期,40-44 頁。
吳麗雲(民 91):人際歷程取向團體諮商(上)~以不安全依附類型大學生人際困擾輔導為例。諮商與輔導,198 期,29-33 頁。
李文瑄(民 88):客體關係心理治療。台北:天馬。
李佩怡(民 88):人際關係理論。測驗與輔導,152 期,3152-3156 頁。
李坤崇(民 84):教師因應策略量表之編製報告。測驗年刊,42 輯,245-264 頁。
李珮瑄(民 94):國中生同儕互動心理需求及其與人際互動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清茵(民 93):家庭互動行為、心理需求滿足、關係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車先蕙、李璨如、帥文慧、陳正文、彰明玲譯(民 93):人格理論。台北:揚智。 Duane Schultz, Sydney Ellen Schultz (2001).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6th ed.
林杏足(民 92):青少年諮商的破冰之行—建立關係的方法與策略。輔導季刊,39(2),1-9 頁。
林宗鴻譯(民 92):人格心理學。台北:揚智。 Jerry M. Burger (1997). Personality, 4th ed.
林彥佑(民 87):大學生因應策略之訪談評量與調查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清江(民 72):文化發展與教育革新。台北:五南。
林淑梨、王若蘭、黃慧真譯(民84):人格心理學。台北:心理。 Phares, J. E. (1991). Introduction to Personality ( 3rd ed. ).
林淑理(民 89):高職延修生自我概念、學習行為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華(民 86):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童父母管教態度與社會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法務部保護司(民 95):94年少年兒童犯罪概況及其分析。台北:法務部。
邱秀燕(民 89):青少年家庭系統分化、心理分離-個體化、自我發展及情緒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珮怡(民 89):國中轉學生社會支持、制握信念與學校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金蓮玉(民 92):學校適應與自我概念對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影響。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侯崇文(民 90):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探討。應用心理研究,11 期,25-43 頁。
姜明義(民 92):原住民高中學生的文化認同與學校適應—以花蓮高中「原之社」的學生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冬桂(民 75):我國大學生適應問題、因應行為、求助偏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孫淑琴(民 89):學童依附關係、內在運作模式和同儕衝突處理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頌賢、修慧蘭(民 91):以家庭系統觀進行家庭測量之研究—以家庭系統分化為例。中華輔導學報,11 期,25-166 頁。
孫頌賢、修慧蘭(民 91):家族治療理論的家庭系統觀。輔導季刊,35(3),41-47 頁。
翁樹澍、王大維譯(民 88):家族治療理論與技術。台北:揚智。 Irene Goldenberg , Herbert Goldenberg John (1999). Family Therapy: An overview, 4th ed.
張兩溉(民 91):醫師個人屬性、行為特質與壓力感知、趨避意向關係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民 78):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民 80):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民 83):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振成(民 85):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諮商與輔導,123 期,42-44 頁。
張毓凌(民 93):研究生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台北縣市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領導學系碩士論文。
莊明貞(民 73):國中學生學校生活素質與學校適應行為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智鈞(民 93):試題項目反應理論與李克特量表法在壓力知覺測量上之差異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瑞蘭(民 91):國中生依附關係、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廷嘉(民 88):人際歷程心理治療在人際困擾個案諮商上的應用。測驗與輔導,152 期,3168-3170 頁。
郭美岑(民 87):自我分化與婚姻品質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曉蕙、蔣碧君(民 89):家庭系統理論及其在親職教育的應用。教育實習輔導季刊,6 卷,2 期,39-44 頁。
陳靜宜(民 90):自我分化在家庭治療理論中的意義。諮商與輔導,191 期,17-20 頁。
曾瑞真(民 85):婚姻與家族治療。台北:天馬。
曾肇文(民 85):國小學童學校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碩士論文。
黃玉真(民 83):國中資優學生與普通學生學校生活壓力、因應行為及學校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光國(民 88):知其短,守其長:論「系統思維」的特色與限制。應用心理研究,3 期,1-8 頁。
黃宗堅(民 88):家庭系統的測量與應用。應用心理研究,2 期,83-109 頁。
黃俊傑、王淑女(民 90):家庭、自我概念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應用心理研究,11 期,45-68 頁。
黃堅厚(民 88):人格心理學。台北:心理。
黃聖桂(民 91):家庭脈絡中青少年自主行為展現之研究----從系統整合歷程的觀點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博士論文。
黃德祥(民 83):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黃德祥、李介至(民 91):青少年同儕衝突、因應策略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3 期,163-195 頁。
楊錦登(民 89):人際關係相關理論之探討。學生輔導,69 期,104-113 頁。
葉光輝(民 88):家庭中的循環性衝突。應用心理研究,2 期,41-82 頁。
詹文宏(民 93):高中職學習障礙學生自我概念、因應策略、學校適應及其因果模式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所博士論文。
賈紅鶯(民 80):父母自我分化、子女自我分化與子女適應水準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賈紅鶯(民 84):青少年的自我分化及其在輔導上的應用—家庭系統取向。諮商與輔導,119 期,25-29 頁。
趙淑珠(民 88):家庭系統研究中的性別議題。應用心理研究,2 期,125-139 頁。
趙富年(民 69):影響國中學生生活適應的家庭因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滄和(民 77):高中學生校園人際壓力因應風格及有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慧敏(民 88):簡介「青少年因應策略量表」及其應用。學生輔導,63 期,14-23 頁。
蔣桂嫚(民 81):高中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身心健康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恆翠(民 93):國中生知覺之父母關係、家庭氣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婉莉(民 91):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以高中多元入學方案為背景。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慶興(民 92):屏東縣國中中輟復學生輟學原因、學校生活適應與輔導需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玉英、趙家玉譯(民 88):家庭會傷人。台北:張老師文化。 John Bradshaw(1988). Bradshaw on : The family - a revolutionary way of self-discovery.
鄭夙芬(民 77):國中復學學生之學校適應初探--以台北縣芋國中八位復學學生為例。東吳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宇彣(民 93):與父母分離—個體化、貴人經驗與國中生的人我知覺、人際互動模式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怡君(民 91):國小學童情緒智力發展與依附關係、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明伸(民 79):高職學生前途抉擇、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淑梅(民 94):國中生的性別、同儕關係、人際壓力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雪萍(民 89):青少年家庭功能、親子衝突、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珮玲、楊大和譯(民87):客體關係理論與心理劇。台北:張老師。
簡文英(民 90):薩提爾治療模式在親職教育上的應用(上)。諮商與輔導,191期,13-16 頁。
簡茂發(民 75):大學生適應問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8 輯,1-90 頁。
羅浩誠(民 85):高雄地區聯考生與自學方案分發學校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關秉寅(民 90):青少年處理人際糾紛之方式初探。應用心理研究,11 期,141-173 頁。
蘇建文(民 94):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
二、英文部份:
Altmaier, E. M. (1995). Linking stress experiences with coping resource and responses: Comment on Catanzaro, Horaney, and Creasey (1995), Long and Schuts (1995), Heppner et al. (1995), and Bowman and Stern (1995).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2(3), 304-306.
Anderson, S. A., & Sabatelli, R. M. (1990). Differentiaing differtiation and individuation: Conceptual and operational callenges.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18, 32-50.
Anderson, S. A., & Sabatelli, R. M. (1992). Differentiation in the Family System Scale (DIF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20, 77-89.
Arkoff, A. (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 McGraw-Hill.
Atwater, E. (1990).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 Personal growth in a changing world (4th ed.). NJ: Prentice-Hall.
Bomar, & Sabatelli. (1996). Family system dynamics, gender, and psychosocial maturity in late adolescence. Journal of Adolescent-Research, 11(4), 421-439.
Causey, D. L., & Dubow, E. F. (1992). Development of a self-report coping measure for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21, 47-59.
Coan, R. W. (1983).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Cole, D. A., & Jordon, A. E. (1989). Assessment of cohesion and adaptability in component family dyads: A question of convergent and discriminant validity.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6, 456-463.
Compas, B., Malcarne, V., & Fondacaro, K. (1988).Coping with stressful events in older children and young adolescent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6(3), 405-411.
Daniels, J. A. (1990). Adolescence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and family transitions. Adolescence, 25, 105-115.
Endler, N. S., & Parker, J. D. A. (1990). Multidimensional assessment of coping:A critical evalu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8(5), 84.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W. W. North.
Frydenberg, E., & Lewis,A.R.(1991).Adolescent coping: The different ways in which boys and girls cope. Journal of Adolescence,14,119-133.
Gavazzi, S. M. (1993). The relation between family differentiation levels in families with adolescents and the severity of presenting problems. Family Relations, 42, 463-468.
Gavazzi, S. M.(1994). Advances in asse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differen- tiation and problematic functioning in adolescents. Family Therapy, 21, 249-259.
Gmelch, W. H. (1982). What stress school administrator and how they cop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18760)
Goldenberg, I., & Goldenberg, H. (1985). Family therapy an overview. Monterey California: Brooks Cole.
Goldenberg, L., & Goldenberg, H. (1991). Family therapy: An overview (3rd ed.). Pacific Grove, CA: Books/Cole.
Gonzales, A.N., Tein, J.-Y., Sandler, N. R., & Fridman, J. R. (2001). On the limits of coping: Interaction between stress and coping for inner-city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16, 372-395.
Hettema, B. J. (1979). Psychological dimensions of social networks: A Multiply method 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Kaplan, P. S., & Stein, J. (1984).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Kuczynski, L., Kochanska, G., Radke-Yarrow, M., & Girnius-Brown, O. (1987). A developmental interpretation of young chilren’s noncomplian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3, 276-186.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Springer.
Lazarus, R. S. (1976). Patterns of Adjustment (3nd ed.). New York:McGraw-Hill.
Lazarus, R. S. (2000). Toward better research on stress and cop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6), 665-673.
Lazarus, R. S.(1991).Emotion and adapta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hler, M., Pine, F. & Bergman , A. (1975). The psychlogical birth of the human infant. New York: Basic Books.
Munro, B. H. (1981). Dropouts from higher education : Path analysis of a national sampl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8, 131-141.
Noel, L., & Levitz, R. (1985). Increasing student retention. San Francises, CA : Jossey-Bass.
Roth, S., Cohen, L. J. (1986). Approach, avoidance, and coping with stres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1(7), 813-819.
Ruchkin, Vladislav, Eisemann, Martin, & Haeggloef. (1999). Coping styles in delinquent adolescents and controls: The role of personality and parental rearing. Journal of Youth & Adolescence, 28(6), 705-717.
Sabatelli, R. M., & Mazor, A (1985). Differentiation, idividuation, and identity form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family systemand individual developmenta perspective. Adolescence, 20(79), 619-633.
Sabatelli, R. M.,& Anderson, S. A.(1991). Family system dynamics, peer relationships, and adolescents’psychosocial adjustment. Family Relations, 40, 363-369.
Selye, H. (1956). The stress of life. New York : McGraw-Hill.
Shek, D. T L. (1997b). The relation of family functioning to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chool adjustment, and problem behavior.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58(4), 476-479.
Simons, J. A., Kalichman, S., & Santrock, J. W. (1994). Human Adjustment. Iowa: Wm. C. Brown Communications.
Teyber, Edward (2000). Interpersonal process in psychotherapy: A relational approach. (4. th. Ed.). United States: Belmont, CA: Brooks/Cole.
Walsh, W. M. (1980). A primer in family therapy. Illinois: Thomas.
Wilkson, R. B., Walford, W. A. & Espnes, G. A. (2000). Coping styles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 A comparison of moderator and main effects models. Austral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52( 3), 15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