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謝淑熙
論文名稱: 孔子禮樂觀所涵蘊教育思想之研究
指導教授: 林安梧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1
中文關鍵詞: 孔子、教育、禮、樂、仁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91下載:14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至聖先師孔子(551BC-479BC)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早年有志於世,知其不可而為之,擔負起復興宗周禮樂制度之道德使命、文化使命,成為傳承中國儒家學術思想之一大宗師。晚年返回魯國杏壇講學,廣授門人士子,以「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的教育宗旨,實行「有教無類」的教育方針,化育三千弟子躬行踐履,來開發生命的源頭活水「仁」道。《史記.孔子世家》太史公說:「《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祇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主,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的確,孔子的學術思想、教育理念與道德言行,已為中華文化樹立永恆的指標。因此本研究以記錄孔子話語的《論語》為寫作論文的基礎,深究其禮樂觀所涵蘊的教育思想,並廣納《孟子》、《荀子》、《禮記》等書,闡述禮樂思想的讜論,兼容並蓄,綜合歸納,比較分析,企盼能開拓宏觀的視野,以發皇儒家的教育思想,作為重振人文教育的典範。
    本研究共分十章,旨在豁顯孔子禮樂教育思想的特質,並以「孔子禮樂觀所蘊涵教育思想」一詞含括之。
    第一章緒論,首先闡明我國儒家傳統的禮樂教化,蘊涵著人與人間之責任及義務。以目前高級中學所列的《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為例,四書為其主要內容,涵蓋孔孟思想的精髓,希望藉著孔子禮樂觀所涵蘊的教育思想,來落實人文教育,以重建校園倫理。其次本文所闡述的儒家思想以《論語》一書為基礎,並廣納《孟子》、《荀子》及《禮記》一書中深化禮樂思想的論述,加以比較分析,兼旁及新儒學代表牟宗三、唐君毅、徐復觀、蔡仁厚、曾昭旭、林師安梧等學者的作品,綜合歸納兼容並蓄以裨補闕漏,來建構孔子禮樂觀所蘊含的教育思想。
    第二章論述論孔子禮樂觀產生之時代背景,首先是因為春秋亂世,內憂外患使得國家分崩離析;其次,是因為周室衰微,天下大亂,導致天下禮崩樂壞;再者,是為社會人文精神式微,辟世隱居之風盛行。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早年有志於世,知其不可而為之,以宗周禮樂制度的捍衛者自居,因而力挽狂瀾,擔負起維護禮樂制度的神聖使命。
    第三章探討孔子之人格世界,孔子上承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之教,下開百世之學。孔子是仁智雙彰圓融透顯之典範、內聖外王天人合德之表徵、傳承禮樂道揆法守之圭臬,成為萬世之師表,所以能夠集三聖之大成。
    第四章闡述孔子禮樂思想的規模,以及提供給我們人生哲學的啟示,一是陶冶心性以豁顯美善之人格;二是體現倫常以提昇道德意識:三是推衍政教以落實禮樂教化。
    第五章論述孔子禮樂思想之源流;首先說明禮之本質是仁道;禮之根源意識有三:(一)由敬天法祖衍生宗教意識;(二)由戒慎恐懼凝成憂患意識;(三)由克己復禮體現道德意識;(四)由因革損益豁顯文化意識。其次說明音樂之本質是中和;音樂之根源意識也有三點:(一)個體生命原創之根源;(二)道德性體之實踐;(三)萬物和諧之體現。
    第六章闡述孔子孔子禮樂思想深化人性之啟示,以下列三點概括之:第一從良知的自覺彰顯中和美善的人格修養;第二由愛人的實感培育恭儉端莊的君子風範;第三從人我的感通建構仁民愛物的社會風氣。
    第七章論述孔子禮樂教育思想之特質:在個人道德方面:一在經典的生活世界裡契入知識的融通、二在生命的源頭活水中培養美善的人格;在社會倫理方面:一在生命的點燃與照亮中傳承固有的文化、二在倫常日用生息之所涵養孝悌倫理道德。在政治教化方面:一在政治之推展中建構仁民愛物的風氣、二在教育之陶鑄裡豁顯仁義道德的教化。
    第八章闡述孔子禮樂思想的時代意義有三個面向,一是儒家人文精神的自覺;二是儒家經典語言的詮釋;三是禮樂文化的再創。
    第九章論述孔子禮樂思想的時代意義有三點特質:第一是人文關懷的落實;第二是公民教育的提昇;第三是美感教育的陶冶。
    第十章「結論」,旨在對孔子禮樂教育思想作一回顧,並關連著本論文的論點,指出在科技文明發達的知識經濟時代,功利之風猖獗,社會價值體系低俗,使得倫理道德日益式微,傳統的校園倫理面臨嚴重的挑戰。因此,落實孔子禮樂教育思想,以提昇全民的人文素養,乃是廿一世紀學校教育最重要的課題。「附錄」可作為筆者研究孔子禮樂思想的根源所在,與全篇論文有密切關係,故置於卷末,以為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2 第三節 前輩學人研究成果之考察………………………………….2 第二章 論孔子禮樂觀產生之時代背景 第一節 春秋亂世國家分崩離析…………………………………….5 第二節 周室衰微天下禮崩樂壞…………………………………….7 第三節 人文精神式微辟世隱居之風盛行………………………….8 第三章 論孔子之人格世界 第一節 仁智雙彰圓融透顯之典範………………………………….11 第二節 內聖外王天人合德之表徵………………………………….13 第三節 傳承禮樂道揆法守之圭臬.…………………………………17 第四章 論孔子禮樂思想之規模 第一節 陶冶心性以豁顯美善人格………………………………….22 第二節 體現倫常以提昇道德意識………………………………….23 第三節 推衍政教以落實禮樂教化………………………………….25 第五章 論孔子禮樂思想之源流 第一節 禮之涵蘊:仁道…………………………………………….29 第二節 禮之根源意識 一、由敬天法祖衍生宗教意識………………………………….31 二、由戒慎恐懼凝成憂患意識………………………………….33 三、由克己復禮體現道德意識………………………………….35 四、由因革損益豁顯文化意識………………………………….36 第三節 樂之涵蘊:中和…………………………………………….38 第四節 樂之根源意識 一、個體生命原創之根源……………………………………….41 二、道德性體之實踐…………………………………………….42 三、萬物和諧之體現。………………………………………….44 第六章 論孔子禮樂思想深化人性之啟示 第一節 從良知的自覺提昇中和美善的人格修養………………….47 第二節 由愛人的實感培育恭儉端莊的君子風範………………….49 第三節 從人我的感通塑造仁民愛物的社會風氣………………….51 第七章 論孔子禮樂教育思想之特質 第一節 個人道德方面 一、在經典的生活世界裡契入知識的融通…………………….56 二、在生命的源頭活水中培養美善的人格…………………….59 第二節 社會倫理方面: 一、在生命的點燃與照亮中傳承固有的文化………………….62 二、在倫常日用生息之所涵養孝悌倫理道德………………….66 第三節 教化方面: 一、在政治之推展中塑造仁民愛物的風氣…………………….70 二、在教育之陶鑄裡彰顯仁義道德的教化…………………….76 第八章 孔子禮樂思想的時代意義 第一節 人文精神的自覺…………………………………………….82 第二節 經典語言的詮釋.……………………………………………88 第三節 禮樂文化的再創…………………………………………….94 第九章 由孔子禮樂思想反思當前的學校教育 第一節 人文關懷的落實…………………………………………….103 第二節 公民教育的提昇…………………………………………….107 第三節 美感教育的陶冶…………………………………………….113 第十章 結論 ………………………………………………………….121 附 錄: 《論語》原文記載有關於禮樂的篇章………………………………….125 參考書目………………………………………………………………….133

    一、 【書籍部分】
    (一)、古籍部份
    《論語》(清)阮元校勘 《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93年9月
    十二刷
    《孟子》(清)阮元校勘 《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93年9月十二刷
    《禮記》(清)阮元校勘 《十三經注疏本》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93年9月十二刷
    《荀子集解》楊倞注 王先謙集解 楊家駱主編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73年9月三版
    《論語譯注》楊伯峻 臺北 源流出版社 1982年10月
    《孟子譯注》楊伯峻 臺北 源流出版社 1983年9月
    《廣解四書》朱熹集注 蔣伯潛廣解 臺北 東華書局 1970年4月四版
    《四書集註》朱熹 臺北 鵝湖出版社 1996年10月四版
    《論語正義》劉寶楠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79年初版
    《四書釋義》錢穆 臺北 學生書局 1978年7月再版
    《經學通論》皮錫瑞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8年臺五版
    《禮記集解》孫希旦 臺北 蘭臺書局 60年5月初版
    《東塾讀書記》陳澧 《四部備要》 臺灣 中華書局 1965年
    《傳習錄》(明)王陽明 葉鈞點述 臺北 臺灣書務印書館 56年4月一版
    《孔子家語》王 肅 (《四部叢刊》本)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出版年月不詳
    《史記會注考證》(漢)‧司馬遷撰、瀧川龜太郎注 台北 萬卷樓 1994年1月
    《經典釋文》陸德明 臺北 鼎文書局 61年9月初版
    《經學通論》皮錫瑞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8年臺五版
    《增注經學歷史》(清)皮錫瑞著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96年8月
    《十三經概論(上、下)》 夏傳才著 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6年6月
    《十三經概論》蔣伯潛 臺北 中新書局 1977年4月
    《易程傳‧易本義》宋‧程頤、朱熹撰 臺北 世界書局 1986年
    《孟子本義》胡毓寰編著 臺北 正中書局 71年9月臺五版
    《老子探義》王淮注釋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1年4月二版
    《新譯四書讀本》謝冰瑩等同編譯 臺北 三民書局 75年
    《禮記今註今譯》王夢鷗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4年1月
    《尚書今註今譯》屈萬里註譯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2年12月五版
    《荀子今註今譯》熊公哲註譯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4年11月修訂二版
    《新譯易經讀本》郭建勳注譯 黃俊郎校閱 臺北 三民書局 85年1月初版一刷
    《新譯莊子讀本》黃錦鋐註譯 臺北 三民書局 63年1月初版
    《新譯老子道德經》林安梧先生譯著 宜蘭 道教總廟三清宮 89年10月初版
    (二)、近人論著(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論語義理疏解》 臺北 鵝湖出版社 1983年1月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83年10月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73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89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 臺北 正中書局 1989年
    牟宗三《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 林清臣記錄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90年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 臺北 臺灣學生書 1990年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91年
    牟宗三 唐君毅等《寂莫的新儒家》 臺北鵝湖出版社 81年8月初版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94年
    牟宗三《人文講習錄》 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84年8月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 臺北 三民書局 民國59年9月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85年
    朱光潛《美學再出發》 臺北 丹青圖書公司 1987年
    朱漢民、李弘祺《中國書院》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年1月
    李明輝《儒家思想的現代詮釋》 臺北 中研院文哲所 民國86年
    李明輝《儒學與現代意識》 〈儒學如何開出民主與科學〉臺北市 文津出版社
    民國80年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第一卷 臺北 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1986年
    杜維明《人性與自我修養》 臺北市 聯經 民國81年
    吳 康《孔孟荀哲學》 臺北 商務印書館 1987年10月
    貝塚茂樹《孔子》 專心企業有限公司 李君奭譯 1976年10月
    林安梧先生《論語︰走向生活世界的儒學》 明文書局 民國84年5月初版
    林安梧先生《儒學革命論:後新儒學的革命向度》 臺灣學生書局 國87年
    林安梧先生《儒學革命論》 臺灣學生書局 1998年11月初版
    林安梧先生《臺灣文化治療:通識教育現象學引論》 黎明文化公 1999年2月出版
    林安梧先生《教育哲學講論》 讀冊文化 2000年9月初版
    林安梧先生《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 明文書局 2001年7月再版
    林安梧先生《兩岸哲學對話:廿一世紀中國哲學之未來》臺灣學生書局
    2003年12月
    林素英《古代生命禮儀中的生死觀》 文津出版社 1997年8月初版
    林義正《孔子學說探微》 東大圖書公司 1987年9月
    林素玟《禮記人文美學探究》 文津出版社 2001年10月
    周 何《古禮今談》 國文天地 1992年初版
    周 何《禮學概論》 三民書局 1998年1月初版
    周 何《說禮》 萬卷樓圖書公司 民國87年9月初版
    周群振《荀子思想研究》 文津出版社 1987年4月
    胡 適《中國古代哲學史》 臺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59年4月臺一版
    苗潤田《解構與傳承-孔子、儒學及其現代價值研究》 濟南齊魯出版社2002年3月
    姚式川《論語體認》 東大圖書公司 民國82年11月
    徐復觀《中國的人性論史》 中央書局 民國52年4月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96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9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 臺灣 學生書局 1981年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82年5月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84年
    高仲華《禮學新探》 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中文系 1963年1月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 正中書局 民國66年11月
    唐君毅《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 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75年4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 》 臺灣學生書局 民國75年9月
    唐君毅《哲學概論》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85年
    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88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91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二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93年
    唐君毅《人生之體驗續編》,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96年
    張蕙慧《儒家樂教思想研究》 文史哲出版社 1985年6月
    張蕙慧《中國古代樂教思想論集》 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91年1月
    秦家懿《王陽明》 東大圖書公司 民國76年7月 初版
    陳大齊《論語臆解》 臺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57年3月 初版
    傅武光《孔孟老莊思想的平等精神》 文津出版 2000年 3月
    曾昭旭《論語的人格世界》 漢光叢刊 1982年2月
    曾昭旭《孔子和他的追隨者》漢光文化事業公司 1993年7月
    曾昭旭《儒學傳統與現代生活:論儒學的文化面相》 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3年8月
    曾昭旭《存在感與歷史感:論儒學的實踐面相》 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3年8月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 臺北 三民書局 民國70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 臺北 三民書局 民國70年1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 臺北 三民書局 1987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 臺北 三民書局 1993年10月增訂七版
    褚斌杰等《儒家經典與中國文化》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年1月
    楊伯峻等《經書淺談》 台北 國文天地雜誌社 1989年10月
    楊伯峻《孟子譯注》 五南出版社 1992年11月初版
    楊祖漢《當代儒學思辨錄》 臺北 鵝湖出版社 1998年
    楊 華《先秦禮樂文化》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年3月
    熊十力《論六經》 臺北 明文書局 1988年3月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84年
    蔡仁厚《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 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87年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大綱》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99年
    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 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90年
    蔡仁厚《儒家的常與變》 臺北 東大圖書公司 1990年
    蔡仁厚《宋明理學‧南宋篇》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93年
    蔡仁厚《宋明理學‧北宋篇》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95年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大綱》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95年
    蔡仁厚〈儒家倫理基軸之省察〉 《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五輯 臺中 東海大學哲學系 1998年
    蔡仁厚《孔子的生命境界:儒學的反思與開展》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98年
    蔡仁厚《孔門弟子志行考述》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9年
    蔡仁厚《論語人物論》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9年
    蔡仁厚《哲學史與儒學論評:世紀之交的回顧與前瞻》 臺灣學生書局 77年8月
    蔡仁厚《新儒家的精神方向》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99年8月
    駱承烈《孔學研究》 濟南齊魯出版社 2002年3月
    劉述先《當代儒學論輯-挑戰與回應》 台北 中研院中國文哲所 民國84年
    錢 穆《先秦諸子繫年》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民國79年9月再版
    錢 穆《論語新解》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民國80年8月二版
    錢 穆《論語要略》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8年3月
    龔道運《先秦儒家美學論集》 文史哲出版社 民國82年2月
    龔鵬程《儒學反思錄》 臺灣學生書局 2001年9月初版
    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員會主編《人文教育十二講》臺北 三民書局民國76年7月
    二、【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王靜芝著〈孔子與六經中的樂〉 孔孟學報 第廿一期 一九七一年四月 頁一至一四
    王開府著〈四書的智慧:《論語》論詩禮樂〉 國文天地 第十卷第四期 一九九四年
    孔德成〈禮記成書時代及其在經典中之性質〉 臺北 孔孟月刊 第十八卷第十一期 民國六十九年七月
    李正治〈孔子「以仁貫禮」型的禮樂思索〉 鵝湖月刊第二二卷第一期
    李美燕〈孔、孟、荀三子對於「欲」的省察與對治之道〉 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 第3期 2000.9
    李哲賢〈荀子「禮義之統」思想之理論依據(上)〉 鵝湖月刊第20卷第7期 1995.1
    李哲賢〈荀子「禮義之統」思想之理論依據(下)〉下)》 鵝湖月刊 第20卷第8期 1995.2
    李曰剛〈三禮研究論集〉 臺北 黎明 1991年1月
    李正治〈孔子「以仁貫禮」型的禮樂思索〉 鵝湖月刊 第廿二卷第一期一九九六年七月 頁一七至二四
    李宗薇著〈禮記樂記之義涵及對人格教育的啟示〉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 第十二期 一九九九年六月 頁三三至五四
    林安梧先生〈儒家思想與成人教育-論孔子「仁教」哲學中的成人教育思想〉鵝湖月刊第十九卷第十期
    林安梧先生〈由內聖到外王:以「社會公義」論為核心的儒學-後新儒學的新思考〉(民88)第二屆台灣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南 成功大學中文系
    馬國瑤〈荀子禮學思想探索〉 北市師語文學刊 第1期 1994.5
    范玉秋〈孔子的聖人觀初探〉 鵝湖月刊第二七卷第一一期
    張靜如〈儒家政治哲學:從孔子到荀子〉中正嶺學術研究集刊 第16期 1997.12
    張 亨〈荀子的禮法思想試論〉 臺大中文學報 1988年11月
    張銀樹著〈禮記‧樂記〉音樂教育思想之探析與評論〉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 第廿六期 一九九七年六月 頁一至二五
    陳德和〈孔子的創造性人文主義〉(民88) 鵝湖月刊 二十五卷 三期
    黃俊傑〈傳統中國的思維方式及其價值觀〉(民88) 本土心理學研究 十一期
    郭齊家〈儒家的教育思想傳統與未來教育〉 山西師大學報 1999年10月
    華仲著〈周公孔子與六經〉 孔孟學報 第五十期 一九八五年九月 頁一至一一
    鄔昆如〈從禮記論儒家社會哲學思想〉 哲學與文化 1988年3月
    楊祖漢〈牟宗三先生對孔子的理解〉 鵝湖月刊 第28卷第10期第334
    楊秀宮〈從「禮衍生法」的觀點論荀子禮法思想的特色〉 東海學報 第39卷第1期1998.7
    楊秀宮〈孔子與荀子「正名論」之比較〉 東海學報 第40卷第1期 1999.7
    楊海文〈先秦禮樂文明與孔孟道德理想主義〉孔孟月刊 第卅七卷第二期 1998年10月 頁九至一六
    趙吉惠〈論荀學與孔孟哲學的根本區別〉 哲學與文化 第26卷第7期,19997月
    熊公哲〈孟子仁義荀子禮義其辨如何〉(民57) 孔孟學報 十六期
    熊公哲〈孔子與六經〉 中華學苑 第廿一期 1978年九月 頁一至一三
    蔡明田〈論孔子仁學中的正名思想〉(民73) 孔孟學報 48期
    蔣忠益〈論孔孟荀三儒的君主與臣民倫理關係〉 國立高雄海專學報 第12期
    劉真倫〈論荀子禮論的道德屬性〉 孔孟月刊 第34卷第4期 1995.12
    劉述先〈理一分殊的現代解釋〉《儒家思想與現代化》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1992年
    韓德民〈論荀子的禮樂觀〉 中國文化月刊 第225期 1998.12
    潘重規〈儒家禮學之精義〉 香港 人生半月刊 第二十二卷第二五六期 民國五十年七月一日
    蘇嫈雰〈荀子禮樂教育思想之研究〉 哲學與文化 第29卷第7期 2002.7
    龔建平〈從儒家的宇宙觀看禮的內在根據〉 鵝湖月刊 1999年2月
    三、【學位論文】(依年代排序)
    (一)、碩士論文
    吳清淋《荀子禮分思想之研究》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碩士論文 1975年
    吳文璋《荀子「樂論」在其思想上之重要性》 師大碩士論文 74年2月
    黑木澤夫《儒家生活藝術之哲學:生命之造詣與人格形成》 臺大碩士論文78年5月
    林啟屏《孔孟文學關念中的道德反省及其意義》 臺大碩士論文79年5月
    蔡朝益《道德經所涵蘊的教育思想》 師大 碩士論文80年6月
    涂艷秋《荀子禮學研究》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1981年
    蕭淑芳《孔孟荀禮思想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82年
    林玫伶《孔子美育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84年
    孔炳奭《孔子禮學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 碩士論文 86年
    屠乃瑋《孔子理想國之研究》 台大政研所 碩士論文 1986年
    鄭貴和《荀子的禮治思想》 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1988年
    劉公展《先秦禮樂的依據》 文化哲研 碩士論文1989年
    李宗定《先秦儒家政治理論研究》 成大中研所 碩士論文 1998年
    陳正忠《荀子禮治思想研究:儒家傳統命題創造性轉化之嘗試》 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2001年
    林慧貞《禮記教育思想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2003年6月
    (二)、博士論文
    李美燕《先秦兩漢樂教思想研究》 臺北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六月
    林文琪《禮記中的人觀》 臺北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87年12月
    楊受宮《先秦儒家禮法思想的演變與發展》 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 博士論文 1998年
    林素玟《禮記人文美學研究》 臺北師大國研所博士論文 1998年
    林文琪《禮記中的人觀》 臺北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87年12月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