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郁玲
Huang, Yu-Ling
論文名稱: 華航、長榮旅行文學獎作品研究
Research on awarded travel literary works of China airlines travel literary awards and EVA airlines reavel literary award
指導教授: 鍾宗憲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7
中文關鍵詞: 旅行文學獎旅行文學女遊書寫
英文關鍵詞: travel literary award, travel literature, female travel writing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21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3下載:1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灣社會進入一九九○年代以後,越來越多人有旅行經驗,藉由文字紀錄出遊的所見所聞,帶動了文學創作風氣,也有許多作家紛紛投入此行列,而經由文學作品的呈現,也吸引更多人們出走旅行。這股文學熱潮在中華航空公司舉行三屆「華航旅行文學獎」、長榮航空公司舉辦「長榮環宇文學獎」達到高峰。
    本文探討一九九○年代的臺灣政治、經濟與社會風氣何以能讓旅行文學獎的舉行引發全民創作能量,另外觀察得獎者的背景,如何影響寫作內容,旅人選擇的旅遊路線,與在旅途中觀注的角度,如何在作品中呈現。旅行文學獎在文學創作上開發新題材,也發掘寫作人才,得獎者因性別不同,寫成的旅行文學作品有何不同的特色也是本文關注的重點。
    華航、長榮兩大旅行文學獎的推行,具體而微呈現了一九九○年代臺灣社會的一個片段。一篇好的旅行文學,取決於旅人主觀的觀看視線與表達方式,在旅程的往與返之間,旅人內在的檢視與省思,成為創作的必然要素。從得獎作品中可知,旅行寫作中個人能有獨特的觀看,意識型態的適當發揮,對人性價值、人道議題的關照,加上妥善運用文字的功力,上述策略可以做為旅行散文創作的書寫參考。

    In 1990’s, traveling becomes popular in Taiwan, more and more people have travel experience. Therefore, they write down their experience, including some famous writers. People are encouraged by these traveling prose and go for traveling. At the same time, China airlines and Eva airlines held the travel literary awards from 1997-1999, led the “literary fever” reached a climax.

    This essay focuses on how the writing energy could be exploded by these two travel literary awards in 1990’s, what was the political and the economic factors, and what was the social trends at that time in Taiwan. The awarded travel literary works will be analyzed in this essay.

    Meanwhile, the content also shows how the travelers choose their travel routes, their observation and thoughts about the journey. For instance, different backgrounds of the writers, such as gender, make the works diverse. It may be shown in some perspectives, one is the reflection of the stereotype of gender, another is the persuit of selfness. In general , traveler’s specific observation and internal variation become the indispensable parts of a profound travel literary work.

    By working on this essay, I hope to present the orientation of leisure activities influence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in the 90’s in Taiwan and sort out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travel writing.

    目次 謝 辭 I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目次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11 第二章 休閒旅遊與文學獎的設立 24 第一節 臺灣社會的休閒發展概況 24 第二節 文學獎影響與意義 28 第三節 得獎者與作品主題 33 第三章 旅行的足跡 40 第一節 歐洲地區 42 第二節 美洲地區 46 第三節 亞非地區 51 第四章 得獎作品的視界 61 第一節 自然景觀的探索 61 第二節 藝術文化的追尋 70 第三節 人文關懷的表現 78 第五章 得獎作家的寫作特色 85 第一節 舒國治 86 第二節 鄭寶娟 94 第三節 鍾怡雯 101 第四節 鍾文音 107 第六章 結論 114 參考資料 120

    參考資料
    一、專書(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Brian Boniface、Chris Cooper,尹駿、曾祺譯:《觀光地理–全球觀光目的地》,(鼎茂圖書,2010年9月)。
    Chris Barker著、許孟芸譯:《文化研究智典》(臺北:韋伯文化,2007年1月)。
    Mike Crang著,王志弘等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3年8月)。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臺北:桂冠,1989年8月)。
    林志豪等:《在夢想的地圖上:第三屆華航旅行文學獎作品集》,(臺北:天培文化,2000年11月10日初版)。
    東海大學中文系編輯:《旅遊文學論文集》(臺北:文津,2000年2月)。
    孟樊:《旅行文學讀本》(臺北:揚智,2005年3月,初版二刷)。
    胡幼慧《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2008年5月)。
    胡錦媛:《20世紀臺灣文學專題II:創作類型與主題》(臺北:萬卷樓圖書,2006年9月初版)。
    張瑞芬:《五十年來女性散文.評論篇》(臺北:麥田出版,2006年2月15日初版)。
    張雙英:《文學概論》(臺北:文史哲,2002年10月)。
    張翰璧等:《臺灣全志》(南投:臺灣文獻館,2006年12月)
    鹿憶鹿:《走看臺灣一九九○年代的散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4月初版)。
    陳伯軒:《文本多維:臺灣當代散文的空間意識及其書寫型態》(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0年2月)。
    陳室如:《相遇與對話—臺灣現代旅行文學》(臺南:臺灣文學館,2013年8月初版)。
    湯世鑄等:《魔鬼.上帝.印第安:第二屆華航旅行文學獎精選作品文集》(臺北:元尊文化,1998年12月25日)。
    舒國治等:《國境在遠方:第一屆華航旅行文學獎精選作品》(臺北:元尊文化,1997年12月10日)。
    舒國治等:《縱橫天下:長榮環宇文學獎》(臺北:聯合文學,1998年12月初版)。
    蔡文川:《地方感:環境空間的:經驗、記憶和想像》(高雄:麗文文化,2010年7月初版三刷)。
    簡義明:《寂靜之聲—當代臺灣自然書寫的形成與發展(1979-2013)》(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年10月初版一刷)。

    二、單篇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一)期刊論文
    呂湘瑜:〈打開心靈與世界的連結—「旅行與旅行書寫」的意義與價值〉,《通識教育學報》第3期,2015年3月,頁61-82。
    林永福:〈文學獎的性質與功能〉,《文訊》第98卷136期,1997年2月,頁20-21。
    林秀蘭:〈創作者的孤獨之旅—論鍾文音的旅行書寫(以my journal系列為討論主軸)〉,《中國現代文學》第8期,2005年12月,頁75-100。
    林積萍:〈孤俠之旅與無方之遊—談舒國治的旅行散文〉,《文學新鑰》第8期,2008年12月,頁23-47。
    吳婉茹採訪整理:〈相約天涯—羅智成談旅行與文學〉,《聯合文學》第187期,2000年5月,頁68-73。
    邱琡雯:〈過猶不及:解構千禧年後臺灣女遊書寫下的日本意象〉,《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第48卷第2期,2010年6月,頁159-210。
    胡錦媛:〈繞著地球跑(上)-當代臺灣旅遊文學〉,《幼獅文藝》,1996年11月,頁24-28。
    胡錦媛:〈繞著地球跑(下)-當代臺灣旅遊文學〉,《幼獅文藝》,1996年12月,頁51-59。
    洪鐮德:〈全球化下的認同問題〉,《哲學與文化》第29卷第8期,2002年8月,頁689-695。
    莊坤良:〈迎∕拒全球化〉,《中外文學》第30卷第4期,2001年9月,頁8-25。
    陳怡齡:〈異同之間—論旅法作家鄭寶娟旅行書寫中的異文化現象〉,《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5期,2012年10月,頁37-76。
    張堂錡:〈跨越邊界—現代散文的裂變與演化〉,《文訊》167期,1999年9月,頁42-50。
    張錯:〈文學獎的爭議性與執行〉,《文訊》222期,2004年4月,頁4-7。
    陳慧樺:〈她的靈氣點亮了她的文字意境—鍾怡雯散文的敘述策略〉,《文訊》,1995年4月,頁7-10。
    須文蔚:〈大專校園文學獎類型及在文學場中之位置〉,《東華漢學》第6期,2007年12月,頁315-341。
    黃冠翔:〈與權力/利交纏—從文學獎的「屬性定位」及「得獎行為」談起〉,《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19期,2011年1月,頁29-53。
    賴佳琪:〈鍾怡雯:寫作和真實應該分開〉,《文訊》第137期,1997年3月,頁48-49。
    廖炳惠:〈文化研究與文學教育〉,《中外文學》第272期,1995年1月,頁21-28。
    廖炳惠:〈文學獎與文學創作〉,《文訊》第218期,2003年12月,頁55-56。
    劉俊裕:〈文化全球化:一種在地化的整合式思維與實踐〉,《國際文化研究》第3卷第1期,2007年6月,頁1-30。
    鍾怡雯:〈從理論到實踐—論馬華文學的地誌書寫〉,《成大中文學報》第29期,2010年7月,頁143-160。
    鍾怡雯:〈旅行中的書寫-一個次文類的成立〉,《臺北: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4期,2008年3月,頁35-52。
    蘇碩斌:〈旅行文學之誕生:試論臺灣現代觀光社會的觀看與表達〉,《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9期,2014年10月,頁255-286。

    (二)專書論文
    李天鐸、何慧雯:〈遙望東京彩虹橋〉《媒介擬想第一期:日本流行文化在臺灣與亞洲》(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2年3月1日初版)。
    南方朔:〈旅行有如閱讀〉《魔鬼.上帝.印第安:第二屆華航旅行文學獎精選作品文集》(臺北:元尊文化,1998年12月25日)。
    阮桃園:〈從憂傷到浪漫-現代臺灣旅遊文學中的情懷轉折〉《旅遊文學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何寄澎:〈當代臺灣散文的蛻變:以80、90年代為焦點的考察〉《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建會,2000年6月)。
    吳惠珍:〈國境在遠方-論華航及長榮環宇旅行文學獎的評審意向〉《臺灣旅行文學論文集》(臺北:五南圖書,2006年6月)。
    胡錦媛:〈臺灣當代旅行文學〉《20世紀臺灣文學專題II:創作類型與主題》(臺北:萬卷樓圖書,2006年9月初版)。
    席慕蓉:〈祝福〉《國境在遠方:第一屆華航旅行文學獎精選作品》(臺北:元尊,1997年12月10日)。
    郝譽翔:〈「旅行」?或是「文學」?—論當代旅行文學的書寫困境〉《旅遊文學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焦桐:〈文學獎〉,《臺灣文學的街頭運動—1977—世紀末》(臺北:時報文化,1998年)。
    陳芳明、張瑞芬編:〈在母性與女性之間—五○年代以降臺灣女性散文的流變〉,《五十年來臺灣女性散文.選文篇》(臺北:麥田出版,2006年2月15日,初版一刷)。
    陳芳明:〈臺灣女性文學的意義〉《臺灣新文學史.下》(臺北:聯經出版,2011年10月初版)頁770。
    陳室如語、許舜傑側寫整理,〈出走.觀看.記遊—旅行文學〉《無邊的航道—現當代六種類型寫作》(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年7月初版一刷)。
    詹宏志:〈硬派旅行文學〉《縱橫天下:長榮環宇文學獎》(臺北:聯合文學,1998年12月初版)。
    楊澤:〈在文明的邊緣流浪〉,《國境在遠方》(臺北:元尊,1997年12月10日)。
    歐宗智:〈開拓旅行文學的新領域—評介《縱橫天下》〉(臺北:《書評》43期,1999年12月)。
    鍾怡雯:〈臺灣散文史的另一種讀法〉《天下散文選I》(臺北:遠見天下文化,2014年9月30日二版)。
    簡義明:〈在家園與異鄉之間—旅行文學〉《臺灣文學.精彩一百》(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1年10月初版一刷)。
    應蕙芬:〈從兩大旅行文學獎談產業跨界的藝文聯盟〉《臺灣旅行文學論文集》(臺北:五南圖書,2006年6月)。
    羅秀美:〈2000年後日常的都市文學—全球化都市、消費文化與都市漫遊〉《文明.廢墟.後現代—臺灣都市文學簡史》(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年)。
    羅智成:〈旅行文學是旅行的再出發〉《魔鬼.上帝.印第安:第二屆華航旅行文學獎精選作品文集》(臺北:元尊文化,1998年12月25日)。
    羅智成〈關於這個星球的知識是不可分割的〉《縱橫天下:長榮環宇文學獎》(臺北:聯合文學,1998年12月初版)。
    羅智成:〈好的旅行,以及好的文學〉《縱橫天下:長榮環宇文學獎》(臺北:聯合文學,1998年12月初版)。
    羅智成:〈神遊於娓娓陳述的海角天涯〉,《在夢想的地圖上:第三屆華航旅行文學獎作品集》(臺北:天培文化,2000年11月10日初版)。

    三、學位論文(依年代先後次序)
    (一)博士論文
    譚惠文:《臺灣當代女性旅行散文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年。
    林韻文:《一九九○年代以降臺灣女性旅行書寫的自我建構與空間》,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
    (二)碩士論文
    李淑宏:《因為旅行,所以存在-旅行世紀的臺灣新世代》,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許茹菁:《掙扎輿圖-女性/旅行/書寫》,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陳室如:《出發與回歸的辯證-臺灣現代旅行書寫研究(1949-2002)》,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黃孟慧:《臺灣90年代以來旅行文學研究(1990-2002)》,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廖瑋琳:《漂泊與釘根—論鍾文音的旅行與家族書寫》,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4年。

    林大鈞:《心遊於物:席慕蓉、舒國治、鍾文音的旅行書寫》,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王小莉:《當代臺灣旅行文學研究(1990-2004)》,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黃恩慈:《女子有行-論施叔青、鍾文音女遊書寫中的旅行結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尹維誠:《臺灣90年代以後旅行文學獎作品研究-兼論舒國治旅行散文書寫》,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何琬琦:《臺灣女性與旅遊的對話-臺灣女遊書寫研究(1949-2007)》,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
    洪依欣:《舒國治散文中的旅行、浪遊與生活展演》,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孫于清:《九歌年度散文選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李婷君:《空間與移動—論鍾文音作品中的原鄉意識與女性主體》,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吳莉瑩:《鍾文音作品研究(1998-2008)》,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王羽家:《臺灣當代男性旅行文學研究—以舒國治、劉克襄、吳祥輝為主》,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沈品真:《拼貼的島嶼、生命的凝視—論鍾怡雯的散文創作》,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陳淑鈴:《南洋風情與臺灣經驗的交融—鍾怡雯散文研究》,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
    曾怡菁:《穿越時空的長廊—鍾怡雯散文研究》,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楊忠彬:《晃蕩中的堅持—舒國治的閒散書寫》,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年。
    陳欣竺:《地方,記憶與想像:「臺中文學獎」報導文學類的地誌書寫》,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四、報刊
    漢寶德:〈第二屆華航旅行文學獎決審記錄〉《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8年9月15日。

    五、網路資源
    臺積電青年文學獎http://www.tsmc-foundation.org/talent/kimage_02001.aspx
    交通部觀光局網站http://admin.taiwan.net.tw/statistics/year.aspx?no=134
    吳明益:《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4658
    顏杏如:〈在櫻花象徵意義的轉變中重新認識日本——以及我們自己〉 http://www.sanmin.com.tw/activity/2014/0922distorted_cherry/9789570844351p3html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