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安哲
Liu, An-Che
論文名稱: 賞有常典:「義民」旌表與明代地方社會
Award with Regular Rule: Honour Conferring of Yimin and the Local Society in Ming Dynasty
指導教授: 林麗月
Lin, Li-Yueh
口試委員: 王鴻泰
Wang, Hung-Tai
何淑宜
Ho, Shu-Yi
林麗月
Lin, Li-Yueh
口試日期: 2023/12/26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0
中文關鍵詞: 勸分旌表義民義官明代捐納
英文關鍵詞: encouraging donations, honour conferring, Yimin, Yiguan, Ming Dynasty, donation
研究方法: 歷史研究法文件分析法內容分析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08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7下載:4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明代「義民旌表」制度,以及被國家旌表為「義民」、「義官」的人民為核心,透過民間助賑探討國家對社會財富的重視與運用,以及獲旌富民對地方建設與社會秩序的影響。

    獲旌表的「義民」、「義官」為響應官方勸分號召,於災荒時提供物資賑災的富民。他們懷有貧富相資的無私精神,願捐獻私產紓緩政府救荒、賑貧的財政負擔,並為災民帶來生計上的援助,降低天災人禍對社會秩序的衝擊。政府為勸富戶出賑,以國家殊榮作為誘因與補償之道,但並非每次都能奏效,其中隱藏著官民之間的角力。統治者表彰賑濟之民並非起自明代,但自明代起,政府訂定詳細的旌表標準,並將這些旌格推行至全國各地,故得見為數可觀的「義民」,義民旌表趨於制度化。然稍晚施行的捐納制度,亦由官方勸誘平民捐獻錢糧,與義民旌表之間存在競爭關係,使家產豐饒者有旌義以外的選擇。

    旌獎表揚與徭役優免使義民名利雙收,他們多以此殊榮結交士紳,並且鼓勵族內親人同樣出粟賑濟,使一家內有多位義民;或是栽培後人從事舉業,提升家族的社會地位。地方上的公共建設常有義民參與其中,他們利用家中財富與影響力協助政府推動政務,有利於當地社會發展。然而,有的不肖義民被旌表後目無法紀,危害鄉里秩序。明廷決議追討義官的冠帶,以此作為對違法義民的警惕,顯示義民所具有的旌表榮譽並非永久,政府保有追奪的權力。

    晚明地方官吏為節省支出,將額外的力役加諸於義民身上,形成「義民差役化」的現象。此舉導致許多富戶失去追求旌義的動力,因而避不出賑。官方為彌補財政缺口,只好尋覓新的勸分對象,改將旌義榮譽授予宗室成員或官吏,打破旌表對象通常為平民的慣例。官員與宗室獲旌,象徵著明末國勢衰頹、國庫收支入不敷出,最終導致獎勵人民捐賑的制度淪為官方開源以及權貴階級增添名譽的手段。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system of "Yimin Jingbiao" (義民旌表 honour conferring of righteous citizens) in Ming Dynasty and the individuals recognized by the state as "Yimin" (義民 righteous citizens) and "Yiguan" (義官 righteous officials). It explores the government's emphasis and utilization of social wealth through private donation during times of disaster. Additionally, it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honored rich people on loc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order.

    Those honored as "Yimin" and "Yiguan" were individuals who responded to official calls and provided material assistance to the government during times of famine or disaster. They possessed a selfless spirit of sharing wealth, willingly donating private property to alleviate the financial burden on the government for famine relief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Their contributions also assisted disaster victims, reducing the impact of natural disasters on social order. The government, in order to encourage wealthy individuals to contribute, used national honors as incentives and compensation. However, this approach did not always succeed and involved power struggles between officials and the citizens.The honour conferring of citizens for charitable deeds did not originate in the Ming Dynasty, but during this time, the government established detailed standards for such recognition and implemented them nationwide. This institutionalization led to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recognized "Yimin", making the system of honour conferring of righteous citizens formalized. The later implementation of donation systems by the Ming government competed with the the system of "Yimin Jingbiao", providing wealthy individuals with alternative options for contributing beyond receiving honors.

    The recognition and exemption from certain duties made "Yimin" benefit both socially and economically. Many of them used this honor to connect with the privileged class, encouraging family members to also donate and thus having multiple "Yimin" within a family. Some even cultivated successors to engage in Imperial examination, elevating the social status of their families. Public constructions in local areas often involved the participation of "Yimin", who used their wealth and influence to assist the government in promoting local development. However, some unworthy "Yimin", once honored, behaved recklessly, and disrupting local order. The Ming government decided to withdraw their recognition, serving as a warning against unlawful actions by "Yimin", emphasizing that the honor of recognition was not permanent, and the government retained the power to revoke it.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local officials imposed additional corvée labor on "Yimin" to save expenses, leading to the phenomenon of "Yimin Chayi Hua" (義民差役化 the compulsory service of righteous citizens). This caused many wealthy households to lose their motivation to seek honour conferring, resulting in a decline in contributions. To compensate for the financial shortfall, the government sought new targets for encouragement, shifting the honour conferring of righteous deeds to family members of the imperial clan or officials. This violated the tradition of recognizing commoners, and signaled the weakening state of the Ming Dynasty,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ultimately causing the system of rewarding people for charitable contributions to become a means for the government to generate revenue and add prestige to the privileged clas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勸分之法與元明荒政 17 第一節 「勸分」之法的理念 17 第二節 元代的旌表義行 30 第三節 明代義民旌表的制度化 42 第三章 明代義民旌表制度的演變 54 第一節 捐賑標準與「義民」旌格的確立 54 第二節 「義民官」與捐納補官的並行 65 第三節 嘉靖以後義民旌表的變化 76 第四章 義民及其家族的鄉里活動 87 第一節 義民家族的社會網絡 87 第二節 義民與地方公共事務 99 結論 111 附錄 明代的義民及其家族關係 116 徵引書目 121

    (一) 傳統文獻
    1、 官書古籍
    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十三經注疏.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十三經注疏.尚書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引,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63。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4。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十三經注疏.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華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梁.沈約撰,《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北宋.王欽若等修,《冊府元龜》,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7。
    北宋.司馬光,《司馬溫公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
    北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註,標點資治通鑑小組校點,《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76。
    北宋.歐陽修、北宋.宋祁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北宋.歐陽修撰,北宋.徐無黨註,《新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南宋.王栐,《燕翼詒謀錄》,北京:中華書局,2007。
    南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收入南宋.朱熹撰,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祥主編,《朱子全書(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冊20至25。
    南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別集》,收入南宋.朱熹撰,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祥主編,《朱子全書(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冊25。
    南宋.洪邁,《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9。
    南宋.徐天麟,《西漢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南宋.葉適,《葉適集》,北京:中華書局,2013。
    南宋.董煟編著,元.張光大新增,明.朱熊補遺,明.王崇慶釋斷,明.顧雲程校閱,《救荒活民書》,收入李文海、夏明方主編,《中國荒政全書》,第1輯,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頁1-146。
    南宋.戴埴,《鼠璞》,收入《叢書集成初編》,冊319,北京:中華書局,1985。
    元.吳師道著,邱居里、邢新欣校點,《吳師道集》,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
    元.貢師泰,《玩齋集》,收入四庫全書珍本三集,冊289,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1986。
    元.張光大,《救荒活民類要》,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冊84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北京圖書館藏明刻本影印,2002。
    元.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
    元.脫脫等撰,《金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
    元.脫脫等撰,《遼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北京:中華書局,2008。
    元.陶宗儀等編,《說郛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元.揭傒斯著,李夢生標校,《揭傒斯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元.虞集著,王頲點校,《虞集全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元.蘇天爵著,陳高華、孟繁清點校,《滋溪文稿》,北京:中華書局,2007。
    元.蘇天爵編,《元文類》,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明.毛伯溫,《毛襄懋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冊63,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據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毛仲愈等刻毛襄懋先生集本影印,1996。
    明.王士性,《廣志繹》,北京:中華書局,1997。
    明.王圻,《續文獻通考》,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冊185至189,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據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曹時聘等刻本影印,1995。
    明.王廷相著,王孝魚點校,《王廷相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
    明.王直,《抑菴文集》,收入清.永瑢、清.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宫博物院藏本影印,1986,集部,冊1241至1242。
    明.王直,《抑菴文後集》,收入清.永瑢、清.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宫博物院藏本影印,1986,集部,冊1242。
    明.王錡,《寓圃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
    明.王鏊,《震澤先生集》,收入明.王鏊著,吳建華點校,《王鏊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明.丘濬,《大學衍義補》,收入王德毅主編,《叢書集成三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
    明.朱元璋,《御制大誥續編》,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冊86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明洪武內府刻本影印,1995。
    明.朱元璋敕修,《諸司職掌》,收入明.張滷輯,《皇明制書》,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明萬曆年間刻本影印,1969。
    明.朱廷立等撰,《鹽政志》,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冊273,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據天津圖書館藏明嘉靖刻本影印,1996。
    明.朱國楨,《湧幢小品》,臺北:新興書局,1960。
    明.何喬遠撰,張德信、商傳、王熹點校,《名山藏》,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明.佚名編,《皇明成化條例》,收入邱仲麟主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古籍珍本叢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21,冊17至21。
    明.吳尊,《初仕錄》,收入《官箴書集成》編纂委員會編,《官箴書集成》,冊2,合肥:黃山書社據明崇禎金陵書坊唐氏刻官常政要本影印,1997。
    明.呂坤,《新吾呂先生實政錄》,收入《官箴書集成》編纂委員會編,《官箴書集成》,冊1,合肥:黃山書社據明末影鈔本影印,1997。
    明.宋濂,《宋文憲公全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
    明.宋濂,《宋濂全集(新編本)》,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明.宋濂等撰,《元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
    明.李東陽纂,明.申時行重修,《大明會典》,臺北:文海出版社據明萬曆刊本印行,1984。
    明.李時勉,《古廉文集》,收入清.永瑢、清.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宫博物院藏本影印,1986,集部,冊1242。
    明.李景隆等修,《明太祖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李樂,《見聞雜紀》,收入《筆記小說大觀》,第四十四編,冊8,臺北:新興書局,1987。
    明.李樂,《續見聞雜紀》,收入《筆記小說大觀》,第四十四編,冊9,臺北:新興書局,1987。
    明.沈周著,張修齡、韓星嬰點校,《沈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明.邵寶,《容春堂前集》,收入宋衛平、徐海榮主編,《文瀾閣欽定四庫全書》,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集部,冊1295。
    明.俞汝楫編,《禮部志稿》,收入清.永瑢、清.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宫博物院藏本影印,1986,史部,冊597至598。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明.徐光啟撰,王重民輯校,《徐光啟集》,北京:中華書局,2014。
    明.徐復祚,《花當閣叢談》,臺北:廣文書局,1969。
    明.徐階等修,《明世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徐學聚,《國朝典彙》,臺北:學生書局,1964。
    明.耿定向著,傅秋濤點校,《耿定向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
    明.袁宗道著,錢伯城標點,《白蘇齋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明.張自烈,《正字通》,收入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明.張居正等修,《明穆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張貞運編,《皇明詔制》,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冊57,北京:北京出版社據南京圖書館藏明崇禎刻本影印,2000。
    明.張萱輯,《西園聞見錄》,臺北:明文書局,1991。
    明.張詡撰,黃嬌鳳、黎業明編校,《張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明.張瀚編,《皇明疏議輯略》,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冊462至46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南京圖書館藏明嘉靖三十年(1551)大名府刻本影印,2002。
    明.陳子龍等選輯,《明經世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62。
    明.陳文等修,《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陳循,《芳洲文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冊132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山東省圖書館藏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陳以躍刻後印本影印,2002。
    明.陳龍正,《幾亭全書》,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刋》編纂委員會編,《四庫禁燬書叢刋》,集部,冊11至12,北京:北京出版社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圖書館藏清康熙雲書閣刻本影印,2000。
    明.陳獻章撰,黎業明編校,《陳獻章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
    明.陸容,《菽園雜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
    明.陸基忠纂,《平湖陸氏景賢祠志》,收入吳平、張智主編,《中國祠墓志叢刊》,冊59,揚州:廣陵書社,2004。
    明.焦竑編,《國朝獻徵錄》,臺北:明文書局,1991。
    明.費宏等修,《明武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黃仲昭,《未軒公文集》,收入陳明光、侯真平主編,《中國稀見史料》,第2輯,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冊2至3。
    明.黃瑜,《雙槐歲鈔》,北京:中華書局,2006。
    明.楊士奇等修,《明太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楊士奇等修,《明宣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楊士奇著,劉伯涵、朱海點校,《東里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
    明.楊守陳,《楊文懿公文集》,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未收書輯刊》,伍輯,冊17,北京:北京出版社據明弘治十二年(1499)楊茂仁刻本影印,2000。
    明.溫體仁等修,《明熹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葉盛,《水東日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
    明.葉權,《賢博編》,北京:中華書局,1997。
    明.賈三近輯,《皇明兩朝疏抄》,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冊46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十四年(1586)蔣科等刻本影印,2002。
    明.劉吉等修,《明憲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劉明俊撰,明.孔貞時輯,《居官水鏡》,收入《官箴書集成》編纂委員會編,《官箴書集成》,冊1,合肥:黃山書社據明萬曆刊本影印,1997。
    明.劉健等修,《明孝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蔡清,《虛齋蔡先生文集》,臺北:臺北市閩南同鄉會據國立中央圖書館珍藏善本影印,1975。
    明.蔣廷璧,《璞山蔣公政訓》,收入《官箴書集成》編纂委員會編,《官箴書集成》,冊2,合肥:黃山書社據明崇禎金陵書坊唐氏刻官常政要本影印,1997。
    明.戴金編修,《皇明條法事類纂》,收入劉海年、楊一凡總主編,《中國珍稀法律典籍集成》,乙編,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冊4至6。
    明.韓雍,《韓襄毅公家藏文集》,臺北:文海出版社據明葑溪草堂刊本影印,1970。
    明.歸有光著,周本淳校點,《震川先生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明.嚴嵩,《鈐山堂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冊133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刻增修本影印,2002。
    明.顧秉謙等修,《明神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
    清.允祿等監修,《大清會典(雍正朝)》,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77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95,冊766。
    清.余治,《得一錄》,收入王見川、柯若樸(Philip Clart)等主編,《明清以來善書叢編》,續輯,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21,冊3至5。
    清.李向榮等纂,《三田李氏重修宗譜》,收入謝東榮、鮑國強編,《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早期稀見家譜叢刊》,第十二種,北京:線裝書局據清乾隆間刻本影印,2002。
    清.孫之騄輯,《二申野錄》,收入《中國野史集成.續編》編委會、四川大學圖書館編,《中國野史集成.續編》,四川:巴蜀書社,2000,冊14。
    清.徐松纂輯,《宋會要輯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清.清高宗敕撰,《續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清.陳芳生,《捕蝗考》,收入宋衛平、徐海榮主編,《文瀾閣欽定四庫全書》,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史部,冊672。
    清.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書局,1977。
    清.勞大與,《甌江逸志》,收入《叢書集成初編》,冊3173,北京:中華書局據龍威祕書本排印,1991。
    清.鄂爾泰等修,《清實錄.世宗憲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鄂爾泰等修,《清實錄.世祖章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趙翼著,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
    清.顧公燮,《消夏閑記摘抄》,收入上海書店出版社編,《叢書集成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4,子部,冊96。
    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校點,《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明清史料己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58。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明清史料辛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
    李修生主編,《全元文》,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
    周烈孫、王斌校注,《元遺山文集校補》,成都:巴蜀書社,2012。
    陳述輯校,《全遼文》,北京:中華書局,1982。
    陳高華等點校,《元典章》,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北京:中華書局,2011。
    黃彰健編著,《明代律例彙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9。
    楊一凡、王旭編,《古代榜文告示彙存》,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臺灣學生書局編輯部彙輯,《明代登科錄彙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據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本影印,1969。
    龔延明主編,《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寧波:寧波出版社,2006。

    2、 地方志
    元.張鉉撰,《至正金陵新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元至正四年(1344)刊本影印,1983。
    明.王崇纂修,〔嘉靖〕《池州府志》,上海:上海古籍書店據寧波天一閣藏明嘉靖刻本影印,1962。
    明.王僖徵修,明.程文纂,〔弘治〕《句容縣志》,上海:上海古籍書店據寧波天一閣藏明弘治刻本影印,1964。
    明.王懋德等修,明.陸鳳儀等編,〔萬曆〕《金華府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5。
    明.王鏊等纂,〔正德〕《姑蘇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冊11至14,上海:上海書店,1990。
    明.朱朝藩修,明.汪慶百纂,〔崇禎〕《開化縣志》,收入中國科學院圖書館選編,《稀見中國地方志彙刊》,北京:中國書店,1992,冊17。
    明.李士元修,明.沈梅纂,〔嘉靖〕《銅陵縣志》,上海: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據寧波天一閣藏明嘉靖刻本影印,1962。
    明.杜思修,明.馮惟訥纂,〔嘉靖〕《青州府志》,上海:上海古籍書店據寧波天一閣藏明嘉靖刻本影印,1965。
    明.周文龍修,明.孫紹等纂,〔嘉靖〕《磁州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冊3,上海:上海書店,1990。
    明.邵時敏修,明.王心纂,〔嘉靖〕《天長縣志》,上海:上海古籍書店據寧波天一閣藏明嘉靖刻本影印,1962。
    明.姚鳴鸞修,明.余坤等纂,〔嘉靖〕《淳安縣志》,上海: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據寧波天一閣藏明嘉靖刻本影印,1965。
    明.范淶修,明.章潢纂,〔萬曆〕《新修南昌府志》,收入中國科學院圖書館選編,《稀見中國地方志彙刊》,北京:中國書店,1992,冊25。
    明.唐交修,明.陳瑋纂,〔嘉靖〕《武安縣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冊4,上海:上海書店,1990。
    明.夏玉麟、明.郝維嶽等修,明.汪佃等纂,〔嘉靖〕《建寧府志》,上海:上海古籍書店據寧波天一閣藏明嘉靖刻本影印,1964。
    明.夏良勝纂修,〔正德〕《建昌府志》,上海:上海古籍書店據天一閣藏明正德刻本影印,1964。
    明.孫維禮、明.楊鈞纂修,〔嘉靖〕《懷遠縣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冊35,上海:上海書店,1990。
    明.秦鎰修,明.饒文璧纂,〔嘉靖〕《東鄉縣志》,上海:上海古籍書店據寧波天一閣藏明嘉靖刻本影印,1963。
    明.荊州俊修,明.唐懋德纂,〔萬曆〕《臨洮府志》,收入中國科學院圖書館選編,《稀見中國地方志彙刊》,北京:中國書店,1992,冊9。
    明.袁應祺修,明.牟汝忠等纂,〔萬曆〕《黃巖縣志》,上海:上海古籍書店據寧波天一閣藏明萬曆刻本影印,1963。
    明.郭大綸修,明.陳文燭纂,〔萬曆〕《淮安府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冊8,上海:上海書店,1990。
    明.陳光前纂修,〔萬曆〕《慈利縣志》,上海:上海古籍書店據寧波天一閣藏明萬曆刻本影印,1964。
    明.陳威、明.喻時修,明.顧清纂,〔正德〕《松江府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冊5至6,上海:上海書店,1990。
    明.陳能修,明.鄭慶雲、明.辛紹左纂,〔嘉靖〕《延平府志》,上海:上海古籍書店據寧波天一閣藏明嘉靖刻本影印,1961。
    明.陳煃修,明.吳敏道纂,〔萬曆〕《寶應縣志》,北京:線裝書局據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刻本影印,2003。
    明.黄仲昭修纂,〔弘治〕《八閩通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
    明.彭澤修,明.汪舜民纂,〔弘治〕《徽州府志》,上海:上海古籍書店據寧波天一閣藏明弘治刻本影印,1964。
    明.程楷,明.楊儁卿纂,〔天啓〕《平湖縣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冊27,上海:上海書店,1990。
    明.馮曾修,明.李汛纂,〔嘉靖〕《九江府志》,上海:上海古籍書店據天一閣藏明嘉靖刻本影印,1962。
    明.馮繼科等纂修,〔嘉靖〕《建陽縣志》,上海:上海古籍書店據寧波天一閣藏明嘉靖刻本影印,1964。
    明.黃春纂修,〔嘉靖〕《武義縣志》,收入中國科學院圖書館選編,《稀見中國地方志彙刊》,北京:中國書店,1992,冊17。
    明.萬廷謙修,明.曹聞禮、明.鍾相業纂,〔萬曆〕《龍游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明萬曆四十年(1612)原修,民國十二年(1923)重刊排印本影印,1983。
    明.董邦政修,明.黃紹文纂,〔嘉靖〕《六合縣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冊7,上海:上海書店,1990。
    明.熊相纂修,〔正德〕《瑞州府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冊42,上海:上海書店,1990。
    明.劉天授修,明.林魁、明.李愷等纂,〔嘉靖〕《龍溪縣志》,上海: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據寧波天一閣藏明嘉靖刻本影印,1965。
    明.劉芳修,明.汪用霖纂,〔崇禎〕《碭山縣志》,收入國家圖書館地方志和家譜文獻中心編,《明代孤本方志選》,冊2,北京: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制中心據明崇禎十二年(1639)刻本影印,2000。
    明.劉應鈳修,明.沈堯中纂,〔萬曆〕《嘉興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刊本影印,1983。
    明.鄭相修,明.黃虎臣纂,〔嘉靖〕《夏邑縣志》,上海:上海古籍書店據寧波天一閣藏明嘉靖刻本影印,1963。
    明.韓浚修,明.張應武纂,〔萬曆〕《嘉定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刻本影印,1983。
    明.羅炌修,明.黃承昊等纂,〔崇禎〕《嘉興縣志》,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據日本宮內省圖書寮藏明崇禎十年(1637)刻本影印,1991。
    明.羅青霄纂修,〔萬曆〕《漳州府志》,收入《明代方志選》,冊3,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據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明萬曆元年(1573)刊刻本影印,1986。
    清.王彬修,清.徐用儀纂,〔光緒〕《海鹽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光緖二年(1876)刊本影印,1975。
    清.王錫元修,清.高延第等纂,〔光緒〕《盱眙縣志稿》,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光緖十七年(1891)刊本,二十九年(1903)重校本影印,1970。
    清.令孤亦岱修,清.沈鹿鳴纂,〔乾隆〕《縉雲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刊本影印,1983。
    清.吕燕昭修,清.姚鼐纂,〔嘉慶〕《新修江寧府志》,南京:鳳凰出版社據清光緖六年(1880)刻本影印,2008。
    清.朱奎章修,清.胡芳杏纂,〔同治〕《樂安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同治十年(1871)刊本影印,1975。
    清.吳坤修等修,清.何紹基、清.楊沂孫纂,〔光緒〕《重修安徽通志》,南京:鳳凰出版社據清光緖四年(1878)刻本影印,2011。
    清.宋如林修,清.孫星衍、清.莫晉纂,〔嘉慶〕《松江府志》,收入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上海市松江區地方志辦公室編,《上海府縣舊志叢書.松江府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清.宋瑛等修,清.彭啟瑞等纂,〔同治〕《泰和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光緒五年(1879)刊本影印,1989。
    清.李士棻、清.王維新修,清.胡業恒纂,〔同治〕《東鄉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同治八年(1869)刊本影印,1989。
    清.李景嶧、清.陳鴻壽修,清.史炳、清.史津纂,〔嘉慶〕《溧陽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嘉慶十八年(1813)修,光緖二十二年(1896)重刻本影印,1983。
    清.李衛、清.嵇曾筠等修,清.沈翼機、清.傅王露等纂,〔雍正〕《浙江通志》,收入宋衛平、徐海榮主編,《文瀾閣欽定四庫全書》,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史部,冊527至531。
    清.定祥、清.特克紳布修,清.劉繹、清.周立瀛纂,〔光緒〕《吉安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光緒元年(1875)刊本影印,1975。
    清.承霈修,清.杜友棠、清.楊兆崧纂,〔同治〕《新建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同治十年(1871)刊本影印,1989。
    清.高國楹修,清.沈光曾等纂,〔乾隆〕《平湖縣志》,收入中國科學院圖書館選編,《稀見中國地方志彙刊》,北京:中國書店,1992,冊16。
    清.高龍光修,清.朱霖纂,〔乾隆〕《鎮江府志》,南京:鳳凰出版社據清乾隆十五年(1750)增刻本影印,2008。
    清.常琬修,清.焦以敬等纂,〔乾隆〕《金山縣志》,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民國十八年(1929)影印本。
    清.張士範纂修,〔乾隆〕《池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刊本影印,1985。
    清.張廷珩修,清.華祝三纂,〔同治〕《鉛山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同治十二年(1873)刊本影印,1989。
    清.許瑤光修,清.吳仰賢等纂,〔光緒〕《嘉興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光緖五年(1879)刊本影印,1970。
    清.許應鑅、清.王之藩修,清.曾作舟、清.杜防纂,〔同治〕《南昌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同治十二年(1873)重刊本影印,1989。
    清.許應鑅、清.朱澄瀾修,清.謝煌等纂,〔光緒〕《撫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光緒二年(1876)刊本影印,1975。
    清.陳鍾英等修,清.王詠霓纂,〔光緒〕《黃巖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光緖三年(1877)刊本影印,1975。
    清.傅觀光等修,清.丁維誠纂,〔光緒〕《溧水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光緖九年(1883)重刻本影印,1970。
    清.單此藩修,清.蔣學元、清.陳廷藩纂,〔康熙〕《灌陽縣志》,收入故宮博物院編,《故宮博物院藏稀見方志叢刊》,冊129,北京:故宮出版社據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刻本影印,2013。
    清.彭潤章 等修,清.葉廉鍔等纂,〔光緒〕《平湖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光緖十二年(1886)刊本影印,1975。
    清.童範儼修,清.陳慶齡等纂,〔同治〕《臨川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同治九年(1870)刊本影印,1989。
    清.舒懋官修,清.王崇熙纂,〔嘉慶〕《新安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嘉慶二十五年(1820)刊本影印,1974。
    清.華椿等修,清.周贇等纂,〔光緒〕《青陽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光緖十七年(1891)刊本影印,1985。
    清.黃壽祺修,清.吳華辰、清.任廷槐纂,〔同治〕《玉山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同治十二年(1873)刊本影印,1975。
    清.楊開第修,清.姚光發等纂,〔光緒〕《重修華亭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光緒四年(1878)刊本影印,1970。
    清.葉滋瀾修,清.李臨馴纂,〔光緒〕《上猶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光緒七年(1881)修,十九年(1893)重訂本影印,1975。
    清.趙惟崳修,清.石中玉、清.吳受福纂,〔光緒〕《嘉興縣志》,北京: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藏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刻本。
    清.趙翰鑾、清.李承光纂,清.畢炳炎、清.胡建樞修,〔光緒〕《鄆城縣志》,南京:鳳凰出版社據清光緒十九年(1893)刻本影印,2004。
    清.蔣繼洙纂修,〔同治〕《廣信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同治十二年(1873)刊本影印,1970。
    清.盧思誠、清.馮壽鏡修,清.季念詒、清.夏煒如纂,〔光緒〕《江陰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光緒四年(1878)刻本影印,1983。
    清.謝延庚、清.呂憲秋修,清.賀廷壽、清.唐毓和纂,〔光緒〕《六合縣志》,南京:鳳凰出版社據清光緖十年(1884)刻本影印,2008。
    清.雙貴、清.王建中修,清.劉繹等纂,〔同治〕《永豐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同治十三年(1874)刊本影印,1989。
    孫毓琇修,賈恩紱纂,〔民國〕《鹽山新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民國五年(1916)刊本影印,1976。
    梁秉錕等修,王丕煦等纂,〔民國〕《萊陽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民國二十四年(1935)鉛本影印,1968。
    魏元曠纂修,〔民國〕《南昌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民國二十四年(1935)重刊本影印,1970。

    (二) 今人論著
    1. 中文
    (1) 專書
    《中國歷代文官制度》叢書編委會編著,《文官之品級》,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4。
    牛建強,《明代中後期社會變遷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王曾瑜,《宋朝階級結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王曾瑜,《點滴編》,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10。
    王德毅,《宋代災荒的救濟政策》,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70。
    伍躍,《中國的捐納制度與社會》,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21。
    朱開宇,《科舉社會、地域秩序與宗族發展—宋明間的徽州,1100-1644》,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4。
    何炳棣著,徐泓譯注,《明清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20。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增訂版)》,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7。
    吳四伍,《清代捐納與國家治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1。
    巫仁恕,《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7。
    李華瑞,《宋代救荒史稿》,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4。
    李豐春,《中國古代旌表研究》,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11。
    周榮,《明清社會保障制度與兩湖基層社會》,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
    林文勛等著,《中國古代「富民」階層研究》,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8。
    林麗月,《明代的國子監生 》,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78。
    林麗月,《奢儉.本末.出處—明清社會的秩序心態》,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4。
    苗書梅,《宋代官員選任和管理制度》,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
    唐文基,《明代賦役制度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孫文良,《中國官制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徐 泓,《聖明極盛之世:明清社會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21。
    徐茂明,《江南士紳與江南社會:1368¬—1911年》,上海:中西書局,2021。
    袁祖亮主編,邱雲飛、孫良玉著,《中國災害通史.明代卷》,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9。
    高壽仙,《變與亂:明代社會思想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明人傳記資料索引》,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66。
    張佳,《新天下之化:明初禮俗改革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
    梁方仲,《明代糧長制度(校補本)》,北京:中華書局,2008。
    梁庚堯編著,《中國社會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
    許大齡,《清代捐納制度》,北京:燕京大學哈佛燕京學社,1950。
    許大齡,《清代捐納制度》,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40輯,冊399,臺北:文海出版社,1977。
    郭培貴,《明史選舉志考論》,北京:中華書局,2006。
    陳業新,《明至民國時期皖北地區災害環境與社會應對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陳寬強,《清代捐納制度—陳寬強畢業論文之(二)》,臺北:三民書局,2014。
    費絲言,《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8。
    馮賢亮,《明清江南的州縣行政與地方社會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黃仁宇著,阿風等譯,《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
    黃寬重、柳立言編著,《中國社會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14。
    楊 陽,《明清旌表制度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20。
    楊宇勛,《取民與養民:南宋的財政收支與官民互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2003。
    楊宇勛,《先公庾後私家:宋朝賑災措施及其官民關係》,臺北:萬卷樓,2013。
    趙克生,《明代國家禮制與社會生活》,北京:中華書局,2012。
    潘星輝,《明代文官銓選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蔣武雄,《明代災荒與救濟政策之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
    鄧拓,《中國救荒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
    薛政超,《規模.品格.角色.範式:唐宋「富民」考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
    蘇 力,《元代地方菁英與基層社會:以江南地區為中心》,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
    邢方明,《晚明河南的災荒救治(1573-1644)》,長春: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宇文思理,《明代旌表制度研究》,臨沂:山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
    朱倍儀,《宋代士人之義行》,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3。
    江豐兆,《國之元氣:明代經世思想中保富論述的開展與衍變》,臺北:東吳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4。
    吳大昕,《從未入流到不入流—明代雜職官制度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3。
    吳啟琳,《《皇明條法事類纂》所見明成化、弘治時期社會經濟》,南昌:南昌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李政宇,《萬曆四十三至四十五年的山東災荒》,臺北:東吳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4。
    李豐春,《傳統旌表活動與基層社會的控制》,上海:上海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
    張忠磊,《論魏晉南北朝旌表制度》,濟南: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張煥卿,《明代災荒及其救濟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66。
    張麗萍,《元代旌表制度研究》,濟南: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陳秋安,《明末江南地區的災荒與救濟活動》,南投:國立暨南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8。
    陳寬強,《清代捐納制度》,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68。
    游仲賢,《明代遣官賑濟之研究:以何喬新被遣賑濟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費絲言,《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楊治玉,《試述明代的旌表制度》,濟南: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葛志嬌,《遼朝旌表制度研究》,長春: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
    詹慧貞,《晚明河南水災與災荒救濟之研究-以鍾化民救災為例》,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4。
    劉園園,《北宋旌表制度初探》,上海:上海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蔣武雄,《明代災荒與救濟政策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
    鄭銘德,《義利之間:宋代士大夫眼中的富民》,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鞠明庫,《災害與明代政治》,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8。
    韓 帥,《漢代旌表制度初探》,濟南: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蘇 力,《元代地方精英與基層社會——以江南地區為研究中心》,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
    蘇 研,《隋唐五代旌表制度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20。

    (2) 論文
    卜風賢,〈中國農業災害史研究綜論〉,《中國史研究動態》,2001年第2期,北京,2001.2,頁2-9。
    方志遠,〈「冠帶榮身」與明代國家動員—以正統至天順年間賑災助餉為中心〉,《中國社會科學》,2013年第12期,北京,2013.12,頁136-157。
    方志遠,〈「冠帶榮身」與明代國家動員—以正統至天順年間賑災助餉為中心〉,收入林文勛、張錦鵬主編,《中國古代農商‧富民社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頁302-335。
    牛建強,〈明萬曆二十年代初河南的自然災傷與政府救濟〉,《史學月刊》,2006年第1期,開封,2006.1,頁84-97。
    王宏旭、王衛平,〈樹風化民:明代旌善舉措探析〉,《安徽史學》,2019年第2期,合肥,2019.3,頁44-52。
    王曾瑜,〈宋朝賣官述略〉,《史學集刊》,2006年第4期,長春,2006.7,頁60-78。
    王曾瑜,〈秦漢至隋唐五代賣官述略〉,收入武漢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編,《石泉先生九十誕辰紀念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頁368-389
    王曾瑜,〈遼金元賣官述略〉,收入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編,《鄧廣銘教授百年誕辰紀念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頁925-936。
    伍 躍,〈明代捐納制度試探〉,收入朱誠如、王天有主編,《明清論叢》,第7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頁55-80。
    伍 躍,〈關於明代捐納制度的幾點思考〉,收入田澍、王玉祥、杜常順主編,《第十一屆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頁42-68。
    伍 躍,〈明代的社會:納貢與例監—中國近世社會庶民勢力成長的一個側面〉,《東吳歷史學報》,第20期,臺北,2008.12,頁155-191。
    伍 躍,〈明清中國社會成員的制度選擇-以捐納制度為中心〉,《明代研究》,第26期,臺北,2016.6,頁1-41。
    邢義田,〈從制度的「可觀性」談漢代的印綬和鞶囊〉,收入閻步克等著,《多面的制度:跨學科視野下的制度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1,頁43-106。
    向 靜,〈明代的義民義官〉,收入朱誠如、王天有主編,《明清論叢》,第7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頁81-101。
    向 靜,〈理學官員勸分與南宋江西民眾的政策認同〉,《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3卷第5期,南昌,2012.9,頁106-110。
    向 靜,〈《金瓶梅》喬大戶納義官考〉,《明清小說研究》,2013年第1期,南京,2013.2,頁74-83。
    向 靜,〈《金瓶梅》喬大戶納義官考〉,收入吳艷紅主編,《明代制度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頁182-191。
    向 靜,〈感仁興義、樹立風聲:明代正統年間義民形象的塑造〉,《北大史學》,第19期,北京,2015.5,頁96-116。
    向 靜,〈論明代捐賑的「尚義」觀念及其實踐〉,《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4期,煙臺,2019.7,頁91-100。
    向 靜,〈旌表義民與明代的鄉村治理〉,《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6卷第5期,重慶,2020.9,頁164-175。
    向 靜,〈義民義官與明代的鄉村捐賑〉,《古代文明》,第15卷第3期,長春,2021.7,頁121-134。
    安介生,〈明代北方災荒性移民研究〉,收入曹樹基主編,《田祖有神—明清以來的自然災害及其社會應對機制》,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頁156-193。
    衣若蘭,〈另一種旌表:明代女性的名留青史〉,收入輔仁大學歷史學系編,《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成立四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輔仁大學歷史系,2003,頁347-407。
    衣若蘭,〈誓不更娶—明代男子守貞初探〉,《中國史學》,第15卷,京都,2005.9,頁65-86。
    何孝榮、張慧,〈明朝宗室旌表制度的建立〉,《江西社會科學》,2017年第1期,南昌,2017.1,頁132-143。
    何朝暉,〈明代的縣級地方公共工程建設〉,《北大史學》,第11期,北京,2005.8,頁256-273。
    余英時,〈士商互動與儒學轉向—明清社會史與思想史之一面相〉,收入郝延平、魏秀梅主編,《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上冊,頁3-52。
    余新忠,〈1980年以來國內明清社會救濟史研究綜述〉,《中國史研究動態》,1996年第9期,北京,1996.9,頁18-24。
    吳 滔,〈建國以來明清農業自然災害研究綜述〉,《中國農史》,1992年第4期,南京,1992.12,頁42-49。
    吳啟琳,〈明成化、弘治時期的地方豪強與地方豪強與地方社會—以《皇明條法事類纂》為核心的考察〉,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編,《明史研究論叢》,第10輯,北京:故宮出版社,2012,頁149-165。
    呂士朋,〈明代預備倉之研究〉,收入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明清與近代史組》,臺北:中央研究院,1989,上冊,頁123-136。
    宋 晞,〈宋代士大夫對商人的態度〉,收入宋史座談會編,《宋史研究集》,第2輯,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83,頁199-212。
    李卓穎,〈聖人復作.水歸其壑—夏原吉治水江南與永樂政權正當性之建立〉,《新史學》,第22卷第4期,臺北,2011.12,頁55-108。
    李俊麗,〈明代前期北方地區的災荒與荒政〉,《明史研究》,第10輯,合肥,2007.8,頁211-221。
    李華瑞,〈勸分與宋代救荒〉,《中國經濟史研究》,2010年第1期,北京,2010.3,頁51-61。
    李華瑞,〈宋明對「巨室」的防閑與曲從〉,《歷史研究》,2015年第5期,北京,2015.10,頁107-119。
    李新峰,〈論明初的里甲輪役方式〉,《明代研究》,第14期,臺北,2010.6,頁17-43。
    李龍潛,〈明初遷徙富戶考釋〉,收於氏著,《明清經濟探微初編》,臺北:稻鄉出版社,2002,頁385-408。
    李豐春,〈社會評價論視野中的旌表制度〉,《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7卷第5期,開封,2007.9,頁52-57。
    那曉凌,〈從「義夫」的進化史看「義」的走向〉,《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2期,延安,2010.4,頁115-119。
    那曉凌,〈傳統社會晚期以喪妻不娶為特徵的義夫旌表〉,《北京社會科學》,2015年第8期,北京,2015.8,頁82-89。
    周致元,〈洪武時期的農業自然災害和救災措施〉,《中國農史》,第19卷第2期,南京,2000.6,頁18-24。
    周致元,〈明代對鳳陽府的災蠲和災折〉,《中國農史》,第21卷第2期,南京,2002.6,頁63-71。
    周榮,〈20世紀50年代以來海外學者明清荒政、救濟和慈善事業史研究述評〉,收入赫治清主編,《中國古代災害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頁451-467。
    林文勛,〈唐宋時期財富力量的崛起與社會變革〉,收入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主編,《轉變與定型:宋代社會文化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2000,頁233-258。
    林文勛,〈宋代富民與災荒救濟〉,《思想戰線》,第30卷第6期,昆明,2004.11,頁96-102。
    林正同,〈簡論中國古代富民思想〉,《中國農史》,第16卷第4期,南京,1997.11,頁35-42。
    林麗月,〈晚明「崇奢」思想隅論〉,《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19期,臺北,1991.6,頁215-234。
    林麗月,〈陸楫(1515—1552)崇奢思想再探—兼論近年明清經濟思想史研究的幾個問題〉,《新史學》,第5卷第1期,臺北,1994.3,頁131-153。
    林麗月,〈明代禁奢令初探〉,《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22期,臺北,1994.6,頁57-84。
    林麗月,〈衣裳與風教──晚明的服飾風尚與「服妖」議論〉,《新史學》,第10卷第3期,臺北,1999.9,頁111-157。
    林麗月,〈世變與秩序:明代社會風尚相關研究評述〉,《明代研究通訊》,第4期,臺北,2001.12,頁9-19。
    邱仲麟,〈明代北京的粥廠煮賑〉,《淡江史學》,第9期,臺北,1998.9,頁113-130。
    邱仲麟,〈耆年冠帶—關於明代「壽官」的考察〉,《臺大歷史學報》,第26期,臺北,2000.12,頁207-262。
    邱仲麟,〈明代世醫與府州縣醫學〉,《漢學研究》,第22卷第2期,臺北,2004.12,頁327-359。
    邱仲麟,〈敬老適所以賤老—明代鄉飲酒禮的變遷及其與地方社會的互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6本,第1分,臺北,2005.3,頁1-79。
    邱澎生,〈「動態制度史」研究如何可能—評介《明代中央司法審判制度》〉,《明代研究通訊》,第6期,臺北,2003.12,頁129-142。
    邵永忠,〈二十世紀以來荒政史研究綜述〉,《中國史研究動態》,2004年第3期,北京,2004.3,頁2-10。
    施由明,〈義與譽:明代贛中鄉紳賑災的驅動力〉,《農業考古》,2012年第4期,南昌,2012.8,頁199-203。
    胡衛偉、劉利平,〈明前期民間賑濟的初步考察〉,《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6期,南昌,2003.11,頁78-83。
    孫競昊,〈經營地方:明清之際的濟寧士紳社會〉,《歷史研究》,2011年第3期,北京,2011.6,頁91-111。
    徐 泓,〈明代前期的食鹽運銷制度〉,《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23期,臺北,1974.10,頁221-266。
    徐 泓,〈明代中期食鹽運銷制度的變遷〉,《臺大歷史學報》,第2期,臺北,1975.6,頁139-164。
    徐 泓,〈明代的私鹽〉,《臺大歷史學報》,第7期,臺北,1980.12,頁231-266。
    徐 泓,〈明末社會風氣的變遷—以江、浙地區為例〉,《東亞文化》,第24輯,漢城,1986.12,頁83-110。
    徐 泓,〈明代後期華北商品經濟的發展與社會風氣變遷〉,《第二次中國近代經濟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89,頁107-174。
    徐 泓,〈明代的鹽務行政機構〉,《臺大歷史學報》,第15期,臺北,1990.12,頁197-206。
    秦永洲、韓帥,〈中國旌表制度溯源〉,《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52卷第6期,濟南,2007.11,頁131-134。
    馬國莉、房樹輝、宋小芳,〈一通獎諭真定縣民的聖旨碑〉,《文物春秋》,2009年第2期,石家莊,2009.4,頁67-68。
    高文德,〈元朝賑恤制度淺談〉,收入翁獨健主編,高文德、盧勛編,《中國民族史研究》,冊1,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7,頁18-38。
    商 傳,〈從蠲賑到減賦—明朝災害政策轉變的三個個案〉,《史學集刊》,2006年第4期,長春,2006.7,頁22-32。
    商 傳,〈從蠲賑到減賦—明政府災害政策轉變的三個個案〉,收入赫治清主編,《中國古代災害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頁219-246。
    張 文,〈兩宋賑災救荒措施的市場化與社會化進程〉,《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1期,重慶,2003.1,頁124-130。
    張 佳,〈彰善癉惡,樹之風聲—明代前期基層教化系統中的申明亭和旌善亭〉,《中華文史論叢》,2010年第4期,上海,2010.12,頁243-274。
    張兆裕,〈明代萬曆時期災荒中的蠲免〉,《中國經濟史研究》,1999年第3期,北京,1999.9,頁102-110。
    張兆裕,〈明後期地方士紳與災蠲—災荒背景下明代社會的政策訴求〉,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編,《明史研究論叢》,第11輯,北京:故宮出版社,2013,頁176-186。
    張建民,〈貧富相須與保富救荒:中國傳統社會後期貧富觀的新趨向〉,收入陳鋒主編,《中國經濟與社會史評論》,第10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2,頁198-217。
    張繼瑩,〈平糴、給米與施粥——明季荒政的個案分析〉,《明代研究通訊》,第6期,頁27-46。
    梁方仲,〈田賦史上起運存留的劃分與道路遠近的關係〉,收於氏著,《明清賦稅與社會經濟》,北京:中華書局,2008,頁260-277。
    梁方仲,〈明代糧長制度〉,收於氏著,《明代賦役制度》,北京:中華書局,2008,頁319-348。
    梁庚堯,〈豪橫與長者:南宋官戶與士人居鄉的兩種形象〉,收於氏著,《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1997,下冊,頁474-536。
    郭學勤,〈明代災荒中的官員勸賑〉,《蘭州學刊》,2015年第4期,蘭州,2015.4,頁66-70。
    陳 旭,〈明代預備倉創立時間新論〉,《農業考古》,2010年第1期,南昌,2010.2,頁236-247。
    陳支平、孟兆鑫,〈明代嘉靖朝的災異與政治生態演變〉,《中國史研究》,2022年第4期,北京,2022.11,頁138-156。
    陳文石,〈明代馬政研究之一—民間孶牧(上)〉,《食貨月刊(復刊)》,第2卷第3期,臺北,1972.6,頁155-170。
    陳文石,〈明代馬政研究之一—民間孶牧(下)〉,《食貨月刊(復刊)》,第2卷第10期,臺北,1973.1,頁497-509。
    陳弱水,〈早期中國思想中的「義」及其演變〉,收於氏著,《公義觀念與中國文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20,頁209-256。
    陳弱水,〈傳統中國思想與文化中的「義」—兼論「義」與「正義」(justice)〉,收於氏著,《中國歷史與文化的新探索文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21,頁179-215。
    陳時龍,〈一位理學家的日常生活—讀明儒李呈祥《古源山人日錄》〉,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編,《明史研究論叢》,第14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頁62-73。
    陳高華,〈元朝賑恤制度研究〉,《中國史研究》,2009年第4期,北京,2009.11,頁105-128。
    陳國棟,〈有關陸楫「禁奢辨」之研究所涉及的學理問題—跨學門的意見〉,《新史學》,第5卷第2期,臺北,1994.6,頁159-179。
    陳國棟,〈經濟發展、奢侈風氣與傳統手工藝的發展—以明代為中心的例證〉,收入曹添旺、賴景昌、楊建成主編,《經濟成長、所得分配與制度演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9,頁43-77。
    陳業新,〈明代鳳陽府災後稅糧折色初探〉,《中國農史》,第27卷第2期,南京,2008.6,頁48-57。
    陳業新,〈明代國家的勸分政策與民間捐輸—以鳳陽府為對象〉,《學術月刊》,第40卷第8期,上海,2008.8,頁139-147。
    陳寶良,〈明代的士大夫、士大夫家族及其關係網絡〉,《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2期,福州,2012.2,頁88-94。
    傅衣凌,〈明代江南富戶經濟的分析〉,《廈門大學學報》,1956年第1期,廈門,1956.3,頁22-36。
    鈔曉鴻,〈明清人的「奢靡」觀念及其演變—基於地方志的考察〉,《歷史研究》,2002年第4期,北京,2002.8,頁96-117。
    鈔曉鴻,〈明代社會風習研究的開拓者—再論近二十年來有關明清「奢靡」風習的研究〉,收入陳支平主編,《第九屆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暨傅衣凌教授誕辰九十週年紀念論文集》,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3,頁9-17。
    馮賢亮,〈傳統時代江南的中層社會與鄉村控制〉,《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2002年第2期,上海,2002.5,頁166-175。
    馮賢亮,〈明清江南的富民階層及其社會影響〉,《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3年第1期,廈門,2003.3,頁44-56。
    馮賢亮,〈明清江南的士紳階層與地方社會〉,收入熊月之、熊秉真主編,《明清以來江南社會與文化論集》,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4,頁43-56。
    馮賢亮,〈明清時期中國的城鄉關係—一種學術史理路的考察〉,《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3期,上海,2005.5,頁113-120。
    馮賢亮,〈萬曆年間江南的大水災與社會反應〉,《明代研究》,第16期,臺北,2011.6,頁27-46。
    馮賢亮,〈明清江南的州縣行政與社會控制〉,《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3卷第3期,無錫,2014.5,頁76-82。
    馮賢亮,〈晚明的縣域社會與紳士家族—以嘉善陳龍正為中心〉,《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1期,蘇州,2018.1,頁172-181。
    馮賢亮,〈族以人重:明清之際魏塘錢氏的家族網絡與政治變動〉,《學術月刊》,第51卷第7期,上海,2019.7,頁149-163。
    馮賢亮,〈「國家元氣」:明清時期的富戶階層論述與地方社會〉,《社會科學》2020年第8期,,上海,2020.8,頁148-159。
    馮賢亮,〈晚明鄉村士人的科舉生活與社會交往—以魏大中的坐館與舉業為中心〉,《古代文明》,第14卷第4期,長春,2020.10,頁87-99。
    楊宇勛,〈動員民間資源賑濟:宋朝的勸分與敷配〉,收入杭州市社會科學院、浙江大學歷史系主編,《第三屆海峽兩岸「宋代社會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頁112-126。
    楊聯陞著,張永堂譯,〈明代地方行政〉,收於氏著,《國史探微》,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頁127-156。
    楊聯陞著,陳國棟譯,〈侈靡論—傳統中國一種不尋常的思想〉,收於氏著,《國史探微》,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頁169-188。
    楊聯陞著,陳國棟譯,〈從經濟角度看帝制中國的公共工程〉,收於氏著,《國史探微》,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頁189-266。
    趙克生,〈義民旌表:明代荒政中的獎勸之法〉,《史學月刊》,2005年第3期,開封,2005.3,頁47-52。
    趙經緯、趙玉坤,〈元代賑災物資來源淺述〉,《河北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第22卷第2期,石家莊,1998.6,頁108-112。
    劉志琴,〈晚明城市風尚初探〉,《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4,頁190-208。
    劉俊珂,〈富民階層與基層控制—以明代江南為考察中心〉,《中國經濟史研究》,2011年第1期,北京,2011.3,頁165-172。
    劉俊珂,〈「富民」階層與地方教育發展探論—基於明代江南地區的考察〉,《唐山師範學院學報》,第37卷第1期,保定,2015.1,頁68-72。
    鄧小南,〈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代官僚政治制度史研究為例的點滴思考〉,《浙江學刊》,2003年第3期,杭州,2003.6,頁99-103。
    鄧小南,〈再談走向「活」的制度史〉,《史學月刊》,2022年第1期,開封,2022.1,頁103-111。
    鄭銘德,〈宋代地方官員災荒救濟的勸分之道—以黃震在撫州為例〉,收入第二屆海峽兩岸「宋代社會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編集小組編,《第二屆海峽兩岸「宋代社會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文學院&歷史系,2012,頁247-266。
    蕭發生、方志遠,〈明代前期荒政中的腐敗問題〉,收入赫治清主編,《中國古代災害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頁247-272。
    薛政超,〈從國家無償賑給到「勸諭」富民出資—唐宋國家實物救災職能轉變之考察〉,《雲南社會科學》,2011年第1期,昆明,2011.1,頁136-140。
    薛政超,〈唐宋「勸富濟貧」救荒政策研究〉,《江西社會科學》,2016年第2期,南昌,2016.2,頁97-105。
    羅曉翔,〈明中後期南京士紳家族的社會形態〉,收入唐力行主編,《江南社會歷史評論》,第2期,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頁290-304。
    羅麗馨,〈明代災荒時期之民生—以長江中下游為中心〉,《史學集刊》,2000年第1期,長春,2000.2,頁37-48。
    蘇 力,〈「有補於王政」:元代江南民間賑災淺論〉,收入中國元史研究會編,《元史論叢》,第11輯,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頁343-353。
    龔小峰,〈論明代的賑粥〉,《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4期,南京,2003.7,頁75-79。

    2. 外文(含譯著)
    〔日〕岸本美緒著,熊遠報譯,〈明清時代的身分感覺〉,收入〔日〕森正夫等編,周紹泉、欒成顯等譯,《明清時代史的基本問題》,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頁364-386。
    〔日〕宮崎市定著,〔日〕礪波護編,林千早譯,《宮崎市定人物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頁189-246。
    〔日〕森正夫著,南炳文譯,〈十六至十八世紀的荒政和地主佃戶關係〉,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6卷明清》,北京:中華書局,1993,頁26-73。
    〔日〕溝口雄三著,林右崇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臺北:國立編譯館,1994。
    〔日〕溝口雄三著,鄭靜譯,孫歌校,《中國的公與私.公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
    〔日〕濱島敦俊著,吳大昕譯,〈明代中後期江南士大夫的鄉居和城居—從「民望」到「鄉紳」〉,《明代研究》,第11期,臺北,2008.12,頁59-94。
    〔韓〕李瑾明,〈南宋時期荒政的運用和地方社會—以淳熙七年(1180)南康軍之饑饉為中心〉,收入姜錫東、李華瑞主編,《宋史研究論叢》,第8輯,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7,頁209-228。
    〔美〕包筠雅(Cynthia Joanne Brokaw)著,杜正貞、張林譯,《功過格:明清時期的社會變遷與道德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
    〔加〕卜正民(Timothy Brook)著,方駿、王秀麗、羅天佑譯,《縱樂的困惑:明朝的商業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4。
    〔加〕卜正民著,孫競昊譯,〈家族傳承與文化霸權:1368年至1911年的寧波士紳〉,《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3年第4期,廈門,2003.12,頁92-106。
    〔法〕魏丕信(Pierre-Étienne Will)著,徐建青譯,《18世紀中國的官僚制度與荒政》,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日〕佐藤學,〈明代「義民」旌表制度考―創行期正統年間を中心に―〉,《明代史研究》,第13號,東京,1985.3,頁7-25。
    〔日〕酒井惠子,〈明代後半期の旌表―規定改定をめぐって―〉,《名古屋大學東洋史研究報告》,第31號,名古屋,2007.3,頁23-47。
    〔日〕酒井惠子,〈明代正統.景泰年間における義民旌表と納粟入監〉,《名古屋大學東洋史研究報告》,第33號,名古屋,2009.3,頁51-75。
    Lawrence Lok Cheung Zhang, Power for a Price: The Purchase of Official Appointments in Qing China.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22
    Ping-Ti Ho,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