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育華 Chang, Yu-Hua |
---|---|
論文名稱: |
黃土水藝術成就之養成與社會支援網絡研究 The research of artistic achievement developing and social support---A Case Study of the Sculptor Huang Tu-Shui |
指導教授: |
謝國興
Hsieh, Kuo-Hs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53 |
中文關鍵詞: | 黃土水 、日治時期 、帝展 、臺灣日日新報 、社會支援 |
英文關鍵詞: | Huang Tu-Shui,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he Imperial Art Exhibition (Teiten), Taiwan Daily News(Taiwan Nichi Nichi Simpo), social support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539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31 下載:2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黃土水(1895-1930)幼時生長在木匠家庭,並學習民間神像雕刻的技藝,耳濡目染造就對木雕的興趣和喜好。出身寒微的黃土水,透過新式教育洗禮,憑其智力與努力突破家庭經濟的障礙,不但進入國語學校就讀,並受到民政長官內田嘉吉的提拔,得到東洋協會的學資補助赴東京美術學校學習雕刻,成為臺灣第一位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簡稱帝展)的藝術家,以具有「台灣特色」題材為創作主題,活躍於日本及臺灣的藝術文化圈,成為臺灣近代美術先驅。
藝術專業化讓黃土水獲取社會地位,卻也因「雕刻」材料必須耗費大量的金錢,終其一生在金錢和時間之間拔河。除了創作帝展作品,在總督府官員的仲介之下,黃土水受邀為日本皇室訂製藝品,吸引日臺紳商向他訂製人物胸像。在資本主義的消費市場框架之下,黃土水除了努力「生產」,還必須主動利用傳播媒體和人際網絡提振藝術品的「消費」,建構自己的藝術市場。黃土水如何在不同的時機,憑藉何種機緣、條件,如何進入這些權力機制,維持藝術的自主性,進而去實踐他理想中的「福爾摩沙藝術」。日治時期的政治、教育、經濟及文化制度對其藝術生涯又什麼樣的影響。
本文的研究方向,在廣闊的社會脈絡中,從歷史與社會的整體性角度重新檢視黃土水,以其人物研究來深入討論日治時期的藝術家所經歷的時代樣貌。透過新史料的發掘,重新建構黃土水的歷史圖像,探討雕刻技藝的學習及養成,參加日本官展的目的與意義,藝術風格遞嬗的轉變,從中思考「政治權利」「人際網絡」、「傳播媒體」與「藝術品」的互動關係與流動意義。黃土水研究不應只侷限在意象思維和精神性的討論,具體地重構黃土水日常生活的情境,放置在一個巨大而密實的人際網絡之中,關注藝術背後的社會現實與經濟的動因,建構更為真實的日治時期臺灣藝術的圖景。藉此動態的發展過程,探尋支持黃土水藝術成就的社會基礎,由此理解日治時期的臺灣藝術在傳統和現代交織的文化表現,如何在具體的社會情境與歷史過程中形成、發展,探求其在社會經濟史、社會文化史的意義。
Mr. Huang’s family was not wealthy when he was young. After the Japanese colonial education, he entered to Normal school, and got support from the officer of Taiwan Government to go to Tokyo Bijutsu Gakko to learn sculpture with public funds. Mr. Hung was Taiwan’s first artist whose works won Japanese recognition. Besides his efforts, the political and educational systems of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brought his outstanding life experiences.
Mr. Huang created the works for Japan Empire Exhibition, accepted the order from Japan royal family, and extended his artificial field to general life hood to customize the portrait and artificial decoration for Japanese and Taiwan gentries. This led to various public arts. However, he personally regarded himself as a weird man because he had no time to have interaction with others. If he was not good at social relationship, how could he get financial funds to support his creation? In the records of Taiwan Daily News, Mr. Huang attended many public social activities to enhance his social relationship. He also made friends with some officers of Taiwan Government, businessmen and artists from Japan and Taiwan. Since 1927, Taiwan Daily News had kept assisting selling his works. It was the beginning of artificial work commercialization.
The transition of conservation and modernity not only reflected on his works but also influenced of establishment his social relationship and development of his work creation. This article, in a social history perspective is to review Mr. Huang again, and analyze Taiwan’s cultural development; hope to compensate the insufficiency of existing researches.
一、史料與官方檔案
(一) 官方檔案
《寺廟台帳》,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
臺灣教育會,《臺灣教育沿革誌》,臺北:南天,1995。
臺灣教育會,《臺灣教育》,東京:不二出版,2014-2016。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數位化檔案。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職員錄》、《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1902-1942,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數位化檔案。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府報》,漢珍數位圖書。
(二) 報紙雜誌及其他
吳青霞總編輯,《臺南新報》,臺南 : 國立臺灣 歷史博物館、臺南市立圖書館,2009。
國會圖書館藏,《近代日本人の肖像》。
《臺灣日日新報》,大鐸資訊。
《臺灣時報》,漢珍數位圖書。
《臺灣民報》,得泓資訊。
《臺灣人物誌》,漢珍數位圖書。
《臺灣舊照片資料庫》,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7。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資料庫》,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數位典藏。
《線上台灣歷史辭典》,智慧藏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 學校檔案、沿革誌
大稻埕公學校,《卒業生名簿》,台北:太平國小校史室典藏。
吉田千鶴子,《近代東アジア美術留学生の研究:東京美術学校留学生史料》,東京:ゆまに書房,2009。
阿部洋,《日本植民地教育政策史料集成(台灣篇)》,東京:龍溪書舍,2013。
百年史資料集編集委員會編集,《拓殖大学百年史. 資料編一》,東京:拓殖大學,2003。
東京美術學校編,《東京美術学校一覧》大正3年至4年,東京:東京美術學校,1915。
東京美術學校編,《東京美術學校一覧》大正4年至5年,東京:東京美術學校,1916。
東京美術學校編,《東京美術學校一覧》大正5年至6年,東京:東京美術學校,1917。
東京美術學校編,《東京美術學校一覧》大正6年至7年,東京:東京美術學校,1918。
東京美術學校編,《東京美術學校一覧》大正7年至8年,東京:東京美術學校,1919。
東京美術學校編,《東京美術學校一覧》大正8年至9年,東京:東京美術學校,1920。
東京美術學校編,《東京美術學校一覧》大正10年至11年,東京:東京美術學校,1922)。
東京美術學校編,《東京美術學校一覧》大正11年至12年,東京:東京美術學校,1923)。
東京美術學校編,《東京美術學校一覧》大正12年至14年,東京:東京美術學校,1925。
東京美術學校校友會,《東京美術學校校友會月報》1906-1936,郭双富庋藏: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數位典藏。
渡辺利夫,《拓殖大学百年史 明治編》,東京:拓殖大学百年史編纂委員会,2010。
渡辺利夫,《拓殖大学百年史 大正編》,東京:拓殖大学百年史編纂委員会,2010。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校友會,《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校友會雜誌》1-25,臺北: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1899-1909。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公學師範部乙科生徒學籍簿》,台北教育大學校友中心暨校史室典藏
臺北師範學校,《臺北師範學校創立三十週年記念誌》,臺北:臺北師範學校,1926。
臺北師範學校,《臺北師範學校創立三十週年記念寫真帖》,臺北:臺北師範學校,1926。
二、回憶錄、傳記、口訪資料
王白淵、陳才崑譯,《莿棘的道路》,彰化市: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
友聲會,《顏雲年君小傳》,臺北 : 臺灣日日新報社,1924。
朱昭陽口述、吳君瑩紀錄、林忠勝撰述,《風雨延平出清流──朱昭陽回憶錄》,臺北:前衛,1994。
長濱實,《顏國年君小傳》,臺北 : 臺灣日日新報社,1939。
林獻堂著、許雪姬、何義麟編,《灌園先生日記》,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臺灣日記知識庫。
吳文星編,《臺灣總督田健治郎日記》,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台灣日記知識庫。
吳濁流,《無花果》,臺北:前衛,1993。
李澤藩,《藝鄉情真:李澤藩逝週年紀念畫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9。
李文、陳郁秀合著,《百歲流金-陳慧坤100年人生行道》,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06。
馬有成、張于純,《嘉義市醫療業口述歷史》,嘉義市:嘉義市文化局,2005。
處,2001。
陳慧坤,《陳慧坤畫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1。
張深切,《張深切全集卷一里程碑──又名:黑色的太陽(上)》,台北:文經舍,1998。
許雪姬編著,《黃旺成先生日記》,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日記知識庫。
黃美娥,《魏清德全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4。
辜顯榮翁傳記編纂會原著、楊永良譯,《辜顯榮傳》,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7。
楊肇嘉,《楊肇嘉回憶錄》,臺北,三民書局,2004。
楊金虎,《七十回憶(上)》,臺北:龍文,1990。
劉捷,《我的懺悔路》,臺北:九哥,1998。
顏水龍,《顏水龍畫作與文書》,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數位典藏1998。
三、時人論著
矢內原忠雄、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帕米爾書局, 1985。
林進發,《臺灣人物評》,臺北:成文,1999。
林進發,《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成文,1999。
竹本伊一郎,《昭和十六年臺灣會社年鑑》,臺北 : 成文出版社,1999。
新高新報社,《臺灣紳士名鑑》,臺北:該社,1937。
劉克明,《臺灣今古談》,臺北:新高堂書局,1930。
福田廣次,《專賣事業の人物》,臺灣實業興信社,1937。
臺灣刊行會,《臺灣實業家名鑑》,臺北:臺灣雜誌社,1926。
臺灣新民報社調查部,《臺灣人士鑑》,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4。
臺灣新民報社調查部,《臺灣人士鑑》,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7。
臺灣總督府,《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16。
臺灣新民報調查部編,《臺灣人士鑑》,臺北:臺灣新民報,1934。
興南新聞社,《臺灣人士鑑(十週年紀念版)》,臺北:興南新聞社,1943。
四、近人論著
王天濱,《臺灣報業史》,臺北:亞太圖書,2003。
王秀雄,《臺灣第一位近代雕塑家――黃土水的生涯與藝術》,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6。
王秀雄,《黃土水──臺灣美術全集19》, 臺北:藝術家,1996。
王秀雄,《日本美術史(下冊)》,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0。
王天濱,《臺灣報業史》,臺北:亞太圖書,2003。
日展史編纂委員會,《日展史1文展編一》、《日展史2文展編二》、《日展史3文展編三》、《日展史4文展編四》、《日展史5文展編五》、《日展史6帝展編一》、《日展史7帝展編二》、《日展史8帝展編三》、《日展史9帝展編四》,東京:社團法人日展,1982。
田中修二,《近代日本最初の彫刻家》,東京都:吉川弘文館,1994。
北澤憲昭,《境界の美術史 : 「美術」形成史ノート》,東京 :ブリュッケ,2005。
平瀨礼太,《銅像受難の近代》,東京都:吉川弘文館,2011。
末光欣也,辛如意、高泉益譯,《台臺灣歷史日本統治時代台臺灣》,臺北:致良,2012。
吉見俊哉、蘇碩斌譯,《博覽會的政治學》,臺北:群學,2010。
何恒雄,《雕塑技法》,台北:東大,1990。
李欽賢,《黃土水傳》,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1996。
李欽賢,《臺灣美術閱覽》,臺北:玉山社,1996。
李欽賢,《大地.牧歌.黃土水》,臺北:雄獅,1996。
吳三連、蔡培火,《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晚報,1987。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92。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師範教育之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1983。
佐藤道信,《明治国家と近代美術──美の政治学》,東京:吉川弘文館,1999。
岡倉一雄,《岡倉天心をめぐる人びと》,東京:中央公論美術,1998。
周婉窈,《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北:自立報系,1989。
林柏亭,《嘉義地區繪畫之研究》,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5。
林正丈、吳密察,《臺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臺北:播種者文化,2000。
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播種者文化,2004。
林振莖,《探索與發掘:微觀台灣美術史》,新北:博揚,2014。
並木誠士、薛燕玲譯《日本現代美術館學:來自日本美術館現場的聲音》,台北:五觀藝術,2003。
紀旭峰,《大正期台湾人の「日本留学」硏究》,東京:龍溪書舍,2012。
施慧美,《日本近代藝術史》,臺北:三民,1997。
陳培豐,《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麥田,2006。
陳郁秀、孫芝君,《張福興──近代台灣第一位音樂家》,臺北,時報文化,2000。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臺北:麥田,2011。
陳文松,《殖民統治與「青年」: 臺灣總督府的「青年」教化政策》,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5。
桑原實監、磯崎康彦、吉田千鶴子著,《東京美術学校の歴史》,東京:日本文教,1977。
年)。桂木紫穗、瀨木慎一,《日本美術の社會史:繩文期から近代の市場へ》,東京都:里文,2003。
淺野豐美,《植民地:帝囯50年の興亡》,東京都:讀賣新聞社,1996。
許佩賢,《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2005。
許錫慶譯注,《臺灣教育沿革誌(中譯本)》,南投:臺灣文獻館,2010。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黃土水雕塑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89。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臺北:麥田出版,2004。
黃美娥,《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臺北:國立編譯館,2007。
楊孟哲,《日治時代臺灣美術教育》,臺北:前衛出版社,1999。
楊孟哲,《太陽旗下的美術課》,臺北:南天,2011。
新井惠美子,《岡倉天心物語》,東京:神奈川新聞社,2004。
廖瑾瑗,《背離的視線──台灣美術史的展望》,台北:雄獅,2005。
謝里法,《日據時代臺灣美術運動史》,臺北:藝術家,1998。
謝里法,《美術踩入西歐近代的第一位雕刻家黃土水》,臺北:藝術家出版,1992。
謝里法,《臺灣出土人物誌》,臺北:前衛出版社,1988。
謝里法,《臺灣美術近代化歷程:1945以前》,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09。
顏娟英,《陳澄波──臺灣美術全集1》, 臺北:藝術家,1992。
顏娟英,《臺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臺北:雄獅美術,1998。
顏娟英,《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臺北市:雄獅圖書,2001。
藤枝晃雄、多木浩二,《日本近現代美術史事典Encyclopedia of modern Japanese art》,東京都:東京書籍,2007。
五、期刊論文
王秀雄,〈日據時代臺灣官展的發展與風格探釋——兼論其背後的大眾傳播與藝術批評〉,《藝術家》199,1991.12,頁218–245。
王淑津,〈日本殖民地時代臺灣美術史的「地方色彩」論題〉,《今藝術》3,臺北市:典藏雜誌社,2003.3,頁52-58。
文貞姬,〈東亞日據時代官方展覽的研究--比較臺展與鮮展繪畫作品中的鄉土意識〉,《典藏今藝術》126,2003.3,頁121-127。
五十殿利治著,陳譽仁、顏娟英譯,〈文部省美術展覽會的開幕與觀眾〉,《藝術學研究》4(2009.4),頁1-52。
立花義彰著,廖瑾瑗譯,〈從一八六○年代到一九三○年代,來台畫家筆下的台灣〉,《何謂台灣?近代台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台北:雄獅,1997,頁6-14。
古田亮著、白適銘譯,〈「日本雕刻的近代」系列翻譯(一)明治的雕刻〉,《雕塑研究》14(2015.9),頁133-147。
古田亮著、白適銘譯,〈「日本雕刻的近代」系列翻譯(二)「雕刻」的黎明〉,《雕塑研究》15(2016.3),頁123-133。
江夏生,〈晴園老人黃純青先生略傳〉,《臺灣文獻》10:2,1959.9,頁201-202。
江燦騰,〈日據時期臺灣知識份子的自覺與佛教藝術的創新――黃土水創作龍山寺釋迦像的背景探索〉,《臺北文獻直字》106,1993.12,頁21-51。
白雪蘭,〈臺灣第一位水彩畫家與藝術贊助者--倪蔣懷〉,《藝術家》41:3=244,1995.9,頁292-314。
白雪蘭,〈由倪蔣懷與葉火城學生時代作品淺談國語學校與臺北師範之圖畫教育〉,《藝術家》42:5,頁294-299。
吳朝綸,〈巨匠黃土水其人其事〉,《百代美育》15,1974.11,頁13-17
李澤藩,〈畫家自述〉,《藝鄉情真:李澤藩逝週年紀念畫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9,頁291-299。
李進發,〈日據時期台灣官辦美術展覽會實施背景的探究〉,《現代美術》45,1992.12,頁54-59。
李美蓉,〈重構與讀解:日本與台灣近代雕刻(1876-1945)〉,《視覺藝術》6,2003.6,頁45-80。
何濟民,〈稻津國民教育的搖籃〉,《臺北文物》2:3,1953.11,頁60-67。
金子文夫,〈日本における植民地研究の成立事情〉,收錄於小島麗逸,《日本帝国主義と東アジア》,東京都:アジア経済研究所,1979,頁49-92。
林玉山,〈藝道話滄桑〉,《臺北文物》3:4(1955.3),頁76-84。
林柏亭,〈臺灣東洋畫的興起與臺、府展〉,《藝術學》3,1989.3,頁96。
林曼麗,〈日治時期的社會文化機制與臺灣美術教育近代化過程之研究〉,收錄於《何謂臺灣?近代臺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
林淑慧,〈留日敘事的自我建構──台臺灣日治時期回憶錄的跨界意識〉,《台臺灣國際研究季刊》8:4,2012.11,頁161-190。
林滿紅,〈印尼華商、台臺商與日本政府之間:台臺茶東南亞貿易網絡的拓展(1895-1919)〉,《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7,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9。
林惺嶽,〈百年來的台灣美術〉,《藝術家》241,1995.6,頁284-285。
周婉窈,〈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再探討〉,《台灣史料研究》37(2011),頁2-31。
連曉青,〈天才彫刻家黃土水〉,《臺北文物》1:1,1952.12,頁66-67。
陳木子,〈黃土水及其在臺灣雕塑史上的成就〉,《歷史月刊》93,1995.10,頁124-130。
陳木子,〈臺灣雕塑史上的永恆光芒――黃土水〉,《美育》63,1995.9,頁1-14。
陳昭明,〈記臺灣第一位雕刻家黃土水的一生流星似的消逝〉,《臺灣日報》(1967.8.2),頁8。
陳昭明,〈天才雕塑家〉,《百代美育》15,1974.11,頁49-64。
陳昭明,〈再談黃土水師事何人?--臺灣美術運動史回響之7 〉,《藝術家》22,1977.3,頁96-98。。
陳昭明譯,〈從「蕃童」的製作到入選「帝展」――黃土水的奮鬥與其創作〉,《藝術家》220,1993.9,頁367-369。
陳文松,〈台灣近代學閥形成之原型──以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同窗會為中心〉,收錄若林正丈、松永正義、薛化元主編,《跨域青年學者臺灣史研究論集》,臺北:稻香,2008,頁105-136。
隈本繁吉,上沼八郎整理,〈部務ニ関スル日誌 承前」植民地教育史研究ノート・その八〉,《高千穂論叢》31:3,1996.11,頁73-104。
許雪姬,〈臺灣總督府的「協力者」林熊徵--日據時期板橋林家研究之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3,1994.6,頁55-88。
許和義,〈梁楷、羅丹、黃土水--從釋迦出山看東西方藝術的時空因緣〉,《現代美術》75,1997.12,頁39-43。
楊永彬,〈日本領台初期日台官紳詩文唱和〉,《台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台北:撥種者文化,2000,頁105-181。
鈴木惠可,〈日本統治期の台湾人彫刻家・黄土水における近代芸術と植民地台湾:台湾原住民像から日本人肖像彫刻まで〉,《近代画説:明治美術学会誌》22,2013,頁168-186。
鈴木惠可,〈近代雕塑上的「傳統」與「現代性」:黃土水從初期木雕作品到台灣文化批判之背景〉,《波瀾中的典範-陳澄波暨東亞近代美術史國際學術研討會》(2015年1月),頁1-21。
鈴木惠可,〈邁向近代雕塑的路程─黃土水於日本早期學習歷程與創作發〉,《雕塑研究》14(2015.9),頁87-132。
廖瑾瑗,〈台展東洋畫部與「地方色彩」〉,《台灣美術百年回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1,頁37-53。
鄭水萍,〈試探黃土水的雕塑文獻與圖象風格命題〉,《雄獅美術》281,1994.7,頁18-30。
編輯部,〈美術運動座談會〉,《台北文物》3:4,1955.3,頁2-15。
編輯部,〈黃土水彫刻專輯採訪過程〉,《雄獅美術》98(1979.4),頁48-76。
蔡錦堂,〈日本治臺時期所謂「同化政策」的再檢討──以「內地延長主義」為中心〉,《臺灣史蹟》36,2000,頁242-250。
蔡錦堂,〈日本治臺時期所謂「同化政策」的實像與虛像初探〉,《淡江史學》13,2002,頁181-192。
蔡家丘,〈江山泃美是吾鄉──丸山晚霞與東亞山岳圖像的意涵〉《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37(2014.9),頁67-121。
賴明珠,〈台灣總督府教育機制下的殖民美術〉,《何謂台灣?近代台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台北:雄獅,頁200-229。
蕭瓊瑞,〈黃土水和他東美的老師〉,《炎黃藝術》46,1992.6,頁30-32。
蕭瓊瑞,〈「臺灣人形象」的自我形塑──百年來臺灣美術家眼中的臺灣人〉,《臺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6,頁106-156。
薛燕玲,〈帝國視線:日治時期臺灣美術地方色彩的表裡〉,《日治時期臺灣官辦美展(1927-1943)圖錄與論文集》,台北:國家圖書館,2010,頁214-230。
謝里法,〈是女神﹖還是女妖﹖--黃土水名作「甘露水」探尋〉,《藝術家》55:1=326,2002.7,頁222-226。
謝世英,〈從追逐現代化到反思文化現代性:日治文人魏清德的文化認同與對台灣美術的期許〉,《藝術學研究》8,2011.5,頁127-204。
謝明如,〈日治時期台北師範學校修身教育之研究(1902-1929)〉,《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39,2005.6,頁9-19。
鍾淑敏,〈館藏「臺灣日日新報」的史料價值及其利用〉,《館藏與臺灣史研究論文發表研討會彙編》,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推廣組,2004,頁137-155。
顏娟英,〈1930年代美術與文學運動〉,收錄於《日據時期臺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編,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系,1993,頁535-554。
顏娟英,〈日治時期臺灣畫家的文化認同問題--――從黃土水的「水牛」到林玉山的「家園」系列作品〉,《臺灣2002年東亞繪畫史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2002,頁113-141。
顏娟英,〈殿堂中的美術:臺灣早期現代美術與文化啟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4:2,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3.6,頁469-610。
顏娟英,〈近代台灣風景觀的建構〉,《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9(2000.9),頁179-206。
簡俊成,〈陳夏雨的雕塑藝術-以「醒」一作品為例〉,《造形藝術學刊》(2002.12),305-317。
蘇省行,〈艋舺街名小考〉,《臺北文物》(1953.4),頁18-27。
瀬崎圭二,〈日露戦争と消費文化--百貨店)〉《同志社国文学》61(2004.11),頁434-446。
六、學位論文
江美玲,〈黃土水作品的社會性探釋——以〈釋迦像〉、〈水牛群像〉為例〉,臺中: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呂莉薇,〈烈日之下的黃土水--—雕塑作品的內涵與時代意義〉,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大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李敏忠,〈日治初期殖民現代性研究 ─以《臺灣日日新報》漢文報衛生論述(1898-1906)為主〉,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李品寬,〈日治時期臺灣近代紀念雕塑人像之研究〉,臺北:國立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李婉甄,〈藝術潮流的衝擊與交會:日治時期魏清德的論述與收藏〉,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高野史惠,〈日據時期日臺官紳的另外交流方式--─以木村匡為例(1895-1925)〉,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彭雅芬,〈黃純青及其著述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楊永彬,〈臺灣紳商與早期日本殖民政權的關係1895年-~1905年〉,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鄭梅淑,〈日據時期臺灣公學校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戴文心,〈日製造歡樂的消費空間-----「江山樓」及其相關書寫的文學/文化意涵〉,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
謝明如,〈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之研究(1896-1919)〉,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