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徐聖凱
Hsu, Sheng-Kai
論文名稱: 日治時期臺灣的公共休閒與休閒近代化
The Public Recre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Recreation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in Taiwan
指導教授: 蔡錦堂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95
中文關鍵詞: 公共休閒休閒近代化都市綠地知性休閒運動休閒市郊遊覽休閒管理文化整合整體研究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61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60下載:10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日治時期執政者提供的官設休閒設施,包括公園、動物園、植物園、運動場、水泳場、兒童遊園地、海水浴場、森林公園等「公共休閒」設施與活動為對象,梳理公共休閒的設施與活動發展、背後執政者的休閒管理,和使用者的接觸與利用。並同時以公共休閒為中介,探討「休閒近代化」的論題。
    於「公共休閒」討論上,利用地方和中央官廳相關出版品,盤點日治時期各地公共休閒設施的整體發展與設施概況,說明市內諸休閒設施之間存在一個「先集中在公園,再衍生出公園」的內在關係,以及休閒空間的實體相貌隨著時間環境不斷變化,不僅和今日不盡相似,設施的機能在不同時期存在階段性轉變,例如日治前期設施的教養機能(藉由休閒設施涵養培育某種生活方式、習慣和素養)、教化機能(政治、倫理上的價值觀灌輸)高於「提供休閒」之機能,反映出執政者「提供休閒」有其虛與實的兩面。及至1920年代休閒化發展下,各類型公共休閒設施走向樂園化,乃至於專業化、大型化,其休閒機能才被明顯凸出,迄1930年代,設施的休閒機能臻於戰前最為成熟的階段,使用者人數達最高峰。
    日治時期未見明確的「休閒政策」,分析設施組成和官方陳述之設置緣由,反映執政者將公共休閒視為社會教育的一種方式,官製休閒娛樂和公共設施成為執政者推行其教養和教化工作之工具。若將同時期公共休閒以外的多種休閒娛樂管理一併納入觀察,將浮現執政者存在「防害」與「養成」的原則,一方面必須防範民眾因為閒暇遊樂造成國家社會之危害,同時重視民眾應養成合宜之休閒,進入戰時此一趨勢更加顯著。又公共休閒在殖民地異民族、異文化統治下亦具意義,其扮演了先容納多元文化,而後整合族群的社會文化整合角色。
    執政者的休閒管理並不是一直線的放寬或緊縮,甚至有其面對島內外情勢而權宜變化的一面,進入戰時尤係如此。大致而言,1937年日中開戰後休閒管制明顯緊縮,1941年起有限度地放寬,1943年再進入緊縮,1945年終戰當年再度放寬。而即使是管制強化的時期,亦存在管制上的“誇示性”。此時公共休閒性質偏向體力向上之身體動員,以及戰時生活之精神振興,政治教化目的再次凌駕休閒機能。隨著公共場域管制加深,臺人娛樂有漸漸遠離公共場合、使休閒活動「地下化」之跡象,及至戰後初期重新回到公共休閒場所。
    公共休閒設施的「使用者」,隨著族群、階級、性別、年齡、城鄉、教育背景等差異,在利用程度與實態上均有所不同。回溯使用者如何產生的過程,可說使用者及其需求很大一部份是在近代學校教育中被引導出來。而未受教育的一般民眾,主要透過統治階層所舉辦、開放民眾參與的社會性活動,以集體的方式接觸公共休閒。在臺人社會文化中,某些傳統事物或文化慣習有助臺人接受外來事物及統治階層舉辦的活動,但也有一些與公共休閒殊異之傳統性格,左右了民眾從事公共休閒之實際樣態,又在臺日人與臺人知識階層,亦各自扮演了引導臺民和休閒模範的角色。
    於「休閒近代化」討論上,包括「休閒型態近代化」與「價值觀念近代化」兩者。關於價值觀念近代化,相較於傳統農業社會「勤有功,嬉無益」之禁欲觀念,提問為何在近代以來從事休閒活動可自然地被合理化,認為合理的休閒是一項有益活動,而不是奢侈或浪費時間?實際上,執政者在物質層次提供休閒設施,和價值層次賦予其意義——包括保健強身、知識教養、文明象徵與經濟機能,而使用者於遊樂目的外,亦以上述之實益面向合理化日常性休閒,可視為近代休閒心態轉向因素之一。另一個同等重要的變化是,傳統農業社會的休閒活動本依附於歲時節日和宗教慶典,近代以來休閒活動逐漸以無涉習俗宗教的方式,成為重要之社會主產物,與此同時,時人身上的休閒活動也出現「脫去宗教」之現象。
    關於休閒型態近代化,由於公共休閒設施幾乎是由西方傳入的新休閒方式,並搭配新生活方式而展開,所反映的即是休閒型態的近代轉化。由此而來的,公共休閒設施中的基本活動:散步、觀看、身體參與,於進入近代前後也呈現出某些細微變化。惟本文也不斷強調,無論是休閒型態近代化或價值觀念近代化,時人在日治時期的種種變化並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存在新舊折衷、舊新並存之現象。
    最後,本文之所以選擇較大範圍進行研究,核心關懷在於日治時期「整體」之休閒娛樂發展,故盡可能地透過公共休閒(含括多種設施)所反映的「部分整體」,不斷趨近、勾勒理想上的整體近代休閒相貌。

    序章 走向整體:日治時期臺灣的公共休閒 1 第一節 休閒近代化與整體性的追求 1 一、研究目的和方法 2 二、範圍與界定 7 三、研究回顧 11 四、史料檢討 19 五、章節安排 22 六、名詞釋義 23 第二節 前近代休閒及休閒性質 25 一、清代漢人的休閒活動 25 二、日本江戶到明治初期的演變趨勢 35 第一章 引入:日治時期誕生的公共休閒空間 39 第一節 臺灣公共休閒設施的整體組成及其類型 39 一、公共休閒設施的組成 39 二、公共休閒設施的類型 48 第二節 日治前期公共休閒設施的引入與價值的移植 50 一、「公園」類型1:都市綠地與文明價值─公園 51 二、「公園」類型2:「知性休閒」空間與知識教養─動物園、植物園66 三、民眾休閒教育化與休閒管理的浮現 77 第二章 休閒化:1920至1930年代的公共休閒空間 87 第一節 快速成長的運動空間和市郊遊覽景點 87 一、「公園」類型3:「運動休閒」空間與保健強身─運動場、水泳場、兒童遊園地 88 二、「公園」類型4:市郊遊覽空間與經濟價值─海水浴場、森林公園 111 第二節 休閒化與社會化發展 127 一、群聚性遊憩空間形成及設施經營方針的調整 128 二、凸出「休閒」:擴增的使用人數、休閒行政與休閒節日 134 三、休閒化發展的社會與環境 146 第三章 休閒化與政治達成——以殖民地「公共」為介質 157 第一節 教養與教化空間的實踐 157 一、有閒是問題:面對民眾休閒的官方心態 157 二、以公共性為媒介之政治教化 163 第二節 公共休閒空間與殖民地多元文化整合 177 一、對文化整合的重新檢視 178 二、在多元性、異質性中整合社會——公共休閒空間的作用 179 第四章 使用者的差異與誕生 191 第一節 臺人的兩個世界 191 一、差異顯著的生活方式 192 二、使用者的族群、性別與階級 194 第二節 引導與媒介——新休閒活動使用者的產生 207 一、校園中的教育 208 二、社會性活動與集體從事 218 三、休閒模範:在臺日人與臺籍知識階層 238 第五章 「休閒」的近代轉化與個人活動 255 第一節 傳統與近代間的過渡 255 一、新舊並存與看重實益 255 二、近代以來日益「脫去宗教」 261 第二節 個人化、近代化的公共休閒活動 267 一、散步:近代步行活動與步行者 267 二、觀看:近代的展物、風景與觀看活動 281 三、身體參與:近代的遊戲者與運動者 291 第六章 變調與退縮:戰時的休閒統制與休閒實態 305 第一節 戰時的休閒管理 305 一、休閒管制的實像與虛像 305 二、機能與價值的重新論述:厚生運動 316 第二節 公共休閒的處境、角色與民眾休閒樣態 327 一、公共休閒設施與集體活動變化 328 二、遠離公共場合:使用者的實態 341 終章 日治時期公共休閒發展的意義與限制 353 一、公共休閒的發展與侷限 353 二、執政者的休閒管理 355 三、使用者的差距、產生與利用實態 356 四、以「理性」牽引傳統 vs 以「感性」調適近代 357 五、「休閒」的近代轉化與限制 359 六、「走向整體」的圖像、詮釋與空隙 361 附錄一 日治時期公共休閒空間與相關設施一覽 367 附錄二 各類公共休閒空間利用人次 415 徵引文獻 435 補論〈日治時期多元休閒娛樂的整體相貌〉 465

    一、史料
    依本文主要史料區分:(一)社會事業資料,(二)地方要覽‧地方志書,(三)檔案、文書、公報、機構報告及官方調查資料,(四)經濟‧統計資料,(五)報紙,(六)雜誌‧會報,(七)教育史料,(八)時人論著,(九)日記史料,(十)歌仔冊‧歌謠,(十一)小說與漢文學,(十二)回憶文字(傳記、回憶錄、口述紀錄),(十三)圖片影像(老照片、紀錄片、地圖),(十四)其它。

    (一)社會事業資料
    1. 《臺中州社會敎育概況》(臺中州敎育課,出版時間不詳)。
    2. 丸田武治,《大甲郡社會敎育要覽》(大甲:大甲郡敎化聯合會,1941年)。
    3. 中越榮二,《臺灣の社會敎育》(臺北:臺灣の社會敎育刊行所,1936年)。
    4. 屏東市,《屏東市社會事業要覽》昭和十三年(屏東:編者,1938年)。
    5. 財團法人基隆公益社,《大正十五年昭和元年度事業報告》(編者,1926年)。
    6. 高雄市,《高雄市社會事業概要》昭和十一年(高雄:編者,1936年)。
    7. 高雄市役所,《高雄市社會事業要覽》(高雄:編者,1932年)。
    8. 高雄市役所社會課,《高雄市社會事業概要》昭和十四年(高雄:編者,1939年)。
    9. 高雄州,《高雄州社會事業概要》昭和五年、十三年(高雄:編者,1930年、1938年)。
    10. 基隆市役所,《基隆市社會事業要覽》昭和十年(基隆:編者,1935年)。
    11. 基隆市役所,《基隆市社會敎育概要》昭和十年度版(編者,出版時間不詳)。
    12. 集集庄敎化聯合會編,《集集庄社會敎化施設概況》昭和十四年(新高郡:編者,1939年)。
    13. 新竹市役所,《社會事業要覽》昭和十一年(編者,1936年)。
    14. 新竹州,《社會事業要覽》昭和十七年(新竹:編者,1942年)。
    15. 新竹州,《新竹州下の社會事業概況》(新竹:新竹州內務部地方課,1925年)。
    16. 臺中州,《臺中州社會事業要覽》昭和十五年(臺中:臺中州教育課,1940年)。
    17. 臺中州,《臺中州社會教育要覽》(臺中:編者,1941年)。
    18. 臺中州教育課,《臺中州社會事業要覽》昭和十一年、十二年、十五年(臺中:編者,1936年、1937年、1940年)。
    19. 臺北市役所,《臺北市社會敎育概況》昭和十一年、十三年度(臺北:編者,1936年、1939年)。
    20. 臺北市役所,《臺北市社會教育概況》(臺北:編者,1940年)。
    21. 臺北州,《社會事業要覽》昭和十一年(臺北:編者,1936年)。
    22. 臺北州,《社會事業概要》昭和三年、五年、十一年、十三年、十五年(臺北:編者,1928年、1930年、1936年、1939年、1941年)。
    23. 臺北州,《臺北州社會教育概覽》昭和十年版(臺北:編者,1935年)。
    24. 臺南州,《臺南州社會事業要覽》大正十五年,昭和十二年、十四年、十五年、十七年(臺南:編者,1926年、1937年、1939年、1940年、1942年)。
    25. 臺南州,《臺南州社會事業概要》大正十五年(臺南:編者,1926年)。
    26. 臺南州,《臺南州厚生事業要覽》昭和十九年(臺南:編者,1944年)。
    27. 臺灣總督府,《臺灣の社會教育》(臺北:編者,1940年)。
    28. 臺灣總督府,《臺灣社會事業施設概要》昭和三年(臺北:編者,1928年)。
    29. 臺灣總督府,《臺灣社會事業要覽》大正十五年(臺北:編者,1926年)。
    30.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臺灣社會教育概要》昭和十年(臺北:編者,1935年)。
    31.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臺灣社會事業要覽》大正十五年,昭和六年、八年、九年、十年、十三年、十四年、十七年(臺北:編者,1926年、1931年、1933年、1934年、1935年、1938年、1939年、1942年)。
    32.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臺灣總督府社會教育概要》昭和八年(臺北:編者,1933年)。

    (二)地方要覽‧地方志書
    ﹝清代﹞
    1.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1873年原刊)。
    2.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1764年原刊)。
    3.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1724年原刊)。
    4. 周璽,《彰化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1836年原刊)。
    5. 林豪,《澎湖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1893年原刊)。
    6. 邱秀堂編,《臺灣北部碑文集成》(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6年)。
    7. 金鈜,《康熙福建通志》,收於《中國地方志集成・省志輯・福建》(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
    8. 金鈜,《康熙福建通志臺灣府》,收於《臺灣史料集成 清代臺灣方志彙刊》第一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年)。
    9.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1747年原刊)。
    10. 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1894年原刊)。
    11. 高拱乾,《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1696年原刊)。
    12. 陳文達,《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1720年原刊)。
    13.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1720年原刊)。
    14.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1871年原刊)。
    15.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1832年原刊)。
    16. 陳朝龍,《合校足本新竹縣采訪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年;原著於1894年)。
    17.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原著於1722年)。
    18.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安平縣雜記》(臺北:編者,1959年)。
    1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嘉義管內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20.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年)。
    21. 蔡振豐,《苑裏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22. 蔣毓英,《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7年)。
    23. 諸家,《新竹縣志初稿》(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日治﹞
    24. 《高雄州地誌》(高雄:高雄州教育會,1930年)。
    25. 《淡水街要覽》(臺北:淡水街役場,1938年)。
    26. 《新化郡要覽》昭和十二年版(臺南州新化郡役所,1937年)。
    27. 《臺南市要覽》(臺日社臺南支局,1935年)。
    28. 士林街,《士林街要覽》昭和十一年、十三年刊行(臺北:編者,1936年、1938年)。
    29. 大溪街役場,《大溪街街勢一覽》昭和十二年(新竹:編者,1937年)。
    30. 內田芳雄,《桃園街要覽》(桃園:桃園街役場,1933年)。
    31. 文山郡新店庄役場,《管內概況》昭和八年(臺北:編者,1933年)。
    32. 氏平要、原田芳之等編,《臺中市史》(臺中:臺灣新聞社,1934年)。
    33. 片山清夫,《大高雄建設論と市の現勢》(高雄:南海時報社高雄支局,1936年)。
    34. 北斗郡役所,《北斗郡概況》昭和九年版(編者,1935年)。
    35. 北投庄役場,《北投庄勢要覽》昭和九年(臺北:編者,1934年)。
    36. 玉里郡役所,《玉里郡要覽》昭和十四年版(編者,1939年)。
    37. 田中一二,《臺北市史》(臺北:臺灣通信社,1931年)。
    38. 石坂莊作、石坂圖南,《おらが基隆港》(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32年)。
    39. 江里口利三郎發行,《草山 北投》(臺北:編者,1930年)。
    40. 竹南庄役場,《竹南庄要覽》昭和十年度(竹南:編者,1936年)。
    41. 宜蘭郡役所,《宜蘭郡勢一覽》昭和五年(編者,1931年)。
    42. 東港郡役所,《東港郡要覽》昭和七年(編者,1932年)。
    43. 東港郡役所,《高雄州東港郡要覽》昭和八年、十二年(編者,1935年、1939年)。
    44. 東港街役場,《東港街勢一覽》昭和十二年(東港:編者,1937年)。
    45. 林璽堅,《躍進嘉義近郊大觀》(嘉義:臺灣時代嘉義支局,1937年)。
    46. 花蓮郡役所,《花蓮郡要覽》昭和十四年(花蓮:編者,1939年)。
    47. 花蓮港廳,《花蓮港廳要覽》昭和十三年(花蓮:編者,1938年)。
    48. 金山庄役場,《基隆郡金山庄勢一覽》昭和十一年、十四年(編者,1936年、1939年)。
    49. 阿緱廳,《阿緱廳例規》大正三年(阿緱:編者,1914年)。
    50. 南投郡役所,《南投郡管內概況》昭和十四年(南投:編者,1939年)。
    51. 恆春街,《恆春街要覽》昭和十五年(恆春:編者,1940年)。
    52. 恒春郡物產品評會協贊會,《恆春郡概況》(編者,1928年)。
    53. 美濃庄役場,《美濃庄要覽》(編者,1938年)。
    54. 苗栗郡役所,《苗栗郡要覽》(苗栗:編者,1933年)。
    55. 員林街役場,《員林街勢要覽》昭和十二年版(員林:編者,1937年)。
    56. 貢寮庄役場,《臺北州基隆郡貢寮庄勢要覽》昭和十一年八月(基隆:編者,1936年)。
    57. 高雄市役所,《高雄市制十周年略誌》(高雄:編者,1934年)。
    58. 高雄市役所,《高雄市勢要覽》(編者,1929年)。
    59. 高雄市役所,《高雄市勢要覽》昭和十一年度(高雄:編者,1937年)。
    60. 基隆市役所,《基隆市勢一覽》昭和八年版(基隆:編者,出版時間不詳)。
    61. 基隆郡役所,《基隆郡勢要覽》昭和八年版(基隆:編者,1933年)。
    62. 屛東市役所,《屛東市例規類纂》(東京:大谷仁兵衛,1937年初版)。
    63. 淡水公學校,《淡水名所舊跡案內》(臺北:編者,出版時間不詳)。
    64. 淡水郡役所,《淡水郡管內要覽》(臺北:編者,1930年)。
    65. 新竹市役所,《新竹市要覽》昭和十三年版(新竹:新竹市役所,1938年)。
    66. 新竹市役所,《新竹市要覽》昭和六年版(新竹:編者,1931年)。
    67. 新竹市役所,《新竹市商工名錄》(新竹:編者,1933年)。
    68. 新竹州,《新竹州林業要覽》(新竹:編者,1937年)。
    69. 新竹州,《新竹州要覽》昭和十二年(新竹:編者,1937年)。
    70. 新竹州警務部,《新竹州警察法規 全》昭和六年二月(新竹:編者,1934年)。
    71. 新竹街役場,《新竹街要覽》(新竹:編者,1926年)。
    72. 新高郡役所,《新高郡管內概況》昭和十年版(臺中:編者,1935年)。
    73. 新豐郡,《新豐郡要覽》昭和十三年(編者,1938年)。
    74. 嘉義市役所,《嘉義要覽》(嘉義:編者,1933年)。
    75. 彰化市役所,《彰化市管內概況》(彰化:編者,1938年)。
    76. 彰化街役場,《彰化街要覽》(彰化:林泉定,1930年)。
    77. 臺中市役所,《臺中市例規類纂》昭和十二年版(臺中:編者,1937年)。
    78. 臺中市役所,《臺中市管內概況》(臺中:編者,1927年)。
    79. 臺中市役所,《臺中市管內概況》(臺中:編者,1934年)。
    80. 臺中市役所,《臺中市管內概況》(臺中:編者,1939年)。
    81. 臺中市役所,《臺中市管內概況》昭和九年版(臺中:編者,出版時間不詳)。
    82. 臺中市役所,《臺中市管內概況》昭和十四年版(臺中:編者,1940年)。
    83. 臺中州,《臺中州例規》上(東京:大谷仁兵衛,1924年初版,1929年再版)。
    84. 臺中州,《臺中州職員錄》(臺中:編者,1928年)。
    85. 臺中廳,《臺中廳行政事務並ニ管內概況報告書》大正七年(出版資訊不詳)。
    86. 臺中廳,《臺中廳治一斑》大正元年(臺中:編者,1914年)。
    87. 臺中廳,《臺中廳管內概要》大正八年(臺中:編者,1919年)。
    88. 臺中廳庶務課,《臺中廳管內概要》大正九年(臺中:臺中廳,1920年)。
    89. 臺北市土木課,《臺北市土木要覽》昭和十四年(臺北:編者,1939年)。
    90. 臺北市土木課,《臺北市土木要覽》昭和十七年(臺北:臺北市役所,1943年)。
    91. 臺北市役所,《大東亞共榮圈の中心地 臺北》(臺北:株式會社光明社商會,1942年)。
    92. 臺北市役所,《臺北市例規集》昭和十三年版(臺北:編者,1938年)。
    93. 臺北市役所,《臺北市政二十年史》(臺北:編者,1940年)。
    94. 臺北市役所,《臺北市概況》昭和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十七年版(臺北:編者,1938年、1939年、1940年、1942年)。
    95. 臺北州,《大屯山公園設計槪要》(臺北:編者,1934年)。
    96. 臺北州內務部勸業課,《臺北州林業要覽》(臺北:編者,1938年)。
    97. 臺北州宜蘭郡役所庶務課,《宜蘭郡要覽》昭和九年(編者,1934年)。
    98. 臺北州宜蘭郡宜蘭街役場,《宜蘭街勢一覽》(編者,1923年)。
    99. 臺北廳,《臺北廳例規類集》大正二年(臺北:編者,1913年)。
    100. 臺北廳,《臺北廳誌》(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19年)。
    101. 臺南公園造營管理者,《臺南公園造營要覽》(臺南:編者,1917年)。
    102. 臺南市役所,《臺南市例規類集》(臺南:編者,1924年)。
    103. 臺南市役所,《臺南市要覽》(臺南:編者,1939年)。
    104. 潮州庄役場,《潮州庄要覽》昭和八年(潮州:編者,1933年)。
    105. 簡萬火,《基隆誌》(臺北:基隆圖書出版協會,1931年)。
    106. 臺北市政府秘書處,《臺北市概況》(臺北:臺北市政府,1948年)。

    (三)檔案、文書、公報、機構報告及官方調查資料
    1. 《下村宏文書》(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特藏,原藏於天理大學附屬天理圖書館)
    2. 《大隈文書》(早稻田大學藏)。
    3. 《中部平埔社群與北中南地區土地文書》(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
    4. 《日治法院檔案》(取自臺灣大學「日治法院檔案資料庫」)
    5. 《張麗俊文書》(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
    6. 《淡新檔案》(取自臺灣大學,「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資料庫)
    7. 《臺北市報》
    8. 《臺灣總督府府報》
    9. 《臺灣總督府檔案》
    10.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績提要》第三十三編・昭和二年(臺北:編者,1931年)。
    11.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要覽》(臺北:編者,1934年)。
    12.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土木課,《臺灣總督府內務局主管土木事業概要》(臺北:編者,1940年)。
    13. 臺灣總督府文敎局社會課,《臺灣に於ける支那演劇及臺灣演劇調》(臺北:編者,1928年)。
    14.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蹟提要》第十五編‧明治四十二年分(臺北:編者,1910年)。
    15.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蹟提要》第十七編‧明治四十四年分(臺北:編者,1912年)。
    16.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苗圃,《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附屬臺北苗圃案內》(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1908年)。
    17.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臺北:編者,1939年;1995年南天書局復刻本,第三冊)

    (四)經濟‧統計資料
    1. 新莊郡,《新莊郡統計要覽》大正十一年(臺北:編者,1922年)。
    2. 溝口敏行、梅村又次編,《舊日本植民地經濟統計:推計と分析》(東京:東洋經濟新報社,1988年)。
    3. 臺北市役所,《臺北市統計書》昭和六年至昭和十六年版(臺北:編者,1933-1943年)。
    4. 臺北州知事官房文書課,《臺北州統計書》昭和八年到昭和十二年版(臺北:編者,1935年至1939年)。
    5. 臺北州總務部總務課,《臺北州統計書》昭和十三年到昭和十六年版(臺北:編者,1940年至1943年)。
    6.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6年)。
    7.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大正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臺灣現住人口統計》(臺北:編者,1922年)。
    8.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課,《臺北縣下農家經濟調查書》(臺北:編者,1899年)。
    9.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農家經濟調查》(臺北:編者,1923年)。
    10.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農業年報》大正八年、九年版(臺北:編者,1921年)。
    11.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農業年報》昭和十一年版(臺北:編者,1936年)。
    12. 蕃薯藔廳,《蕃薯藔廳第三統計書》(編者,1909年)。
    13. 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國勢調查結果概報》昭和十年(臺北:編者,1935年)。
    14. 總督府官房企畫部,《家計調查報告:自昭和十二年十一月至昭和十三年十月》(臺北:編者,1940年)。

    (五)報紙
    ﹝日治報紙﹞
    1. 《まこと》
    2. 《大阪每日新聞》臺灣版
    3. 《大阪朝日新聞》臺灣版
    4. 《六然居存日刊臺灣新民報:社說輯錄1932-35》
    5. 《東京朝日新聞》
    6. 《東臺灣新報》
    7. 《南日本新報》
    8. 《南瀛新報》
    9. 《新高新報》
    10. 《臺南新報》
    11. 《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臺灣日日新報》
    12. 《臺灣青年》
    13. 《臺灣》
    14. 《臺灣民報》
    15. 《臺灣新民報》
    16. 《臺灣時報》
    17. 《臺灣新報》(1896)
    18. 《臺灣新報》(1944-1945)本社版、南部版
    19. 《興南新聞》

    ﹝戰後報紙﹞
    20. 《中國時報》
    21. 《中華日報》
    22. 《臺灣新生報》
    23. 《興臺新報》

    (六)雜誌‧會報
    1. 《民俗臺灣》
    2. 《東洋》
    3. 《社會事業の友》
    4. 《南方詩集》
    5. 《厚生事業の友》
    6. 《部報》(國民精神總動員委員會)
    7. 《國立公園》
    8. 《都市問題》
    9. 《新建設》
    10. 《新臺灣》
    11. 《詩報》
    12. 《運動と趣味》
    13. 《臺法月報》
    14. 《臺南州自動車協會會報》
    15. 《臺灣山林會報》
    16. 《臺灣公論》
    17. 《臺灣水產協會雜誌》
    18. 《臺灣建築會誌》
    19. 《臺灣婦人界》
    20. 《臺灣教育》
    21. 《臺灣警察協會雜誌》
    22. 《臺灣警察時報》
    23. 《趣味の臺灣》

    (七)教育史料
    1. 中川龍一,〈臺北市を對象とせる兒童公園の硏究〉(臺北: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農學科卒業論文,1934年)。
    2. 南天書局,《公學校用國民讀本》,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臺北:南天書局,2003年復刻)。
    3. 海後宗臣、仲新編,《近代日本教科書總說》解說篇(東京:講談社,1969年)。
    4. 海後宗臣編纂,《日本教科書大系》近代編・第五卷、第六卷(東京:講談社,1975年第三刷)。
    5. 國立教育研究所主編,《日本近代教育百年史》第七冊・社會教育(1)(東京:編者,1974年)。
    6. 基隆市日新尋常小學校,《本校健康敎育の實際》(基隆:編者,1937年)。
    7. 鈴木質,《臺灣學事年鑑》(臺北:臺灣教育研究會,1940年)。
    8. 臺北帝國大學學生課,《臺北帝國大學 學生生徒生活調查》(臺北:該課,1939年)。
    9. 臺灣時代社教育部,《臺灣教育事情》(臺北:編者,1937年)。
    10. 臺灣教育會編,《臺灣教育沿革誌》下(臺北:編者,1939年出版,1973年古亭書屋復刻)。
    11. 臺灣總督府民政局學務部,《臺灣適用國語讀本初步》(臺北:編者,1896年)。
    12. 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一覽》昭和19年度(臺北:編者,1944年)。

    (八)時人論著
    1. 《南臺灣の寶庫と人物 高雄州の卷》(出版資訊不詳,1931年)。
    2. William Bennet Munro原著,復興局長官官房計畫課編輯,《公園及休養娛樂施設論》(東京:編者,1924年)。
    3. 上原敬二,《都市計畫と公園》(東京:林泉社,1924年)。
    4. 大久保武雄,《臺灣都市計畫關係法規輯覽》(臺北:都計會,1940年)。
    5. 大阪市社會部調査課編纂,氏原正治郎解説,《余暇生活の研究》(東京:光生館,1970年,1923年初版)。
    6. 大屋靈城,〈「都市の兒童遊場」の研究〉,《園藝學會雜誌》(41期,1933年)。
    7. 大屋靈城,《「都市の兒童遊場」の研究》(大阪:著者,1933年)。
    8. 大屋靈城,《計畫・設計・施工 公園及運動場》(東京:裳華房,1930年)。
    9. 大園市藏編,《臺灣人物誌》(臺北廳:谷澤書店,1916年)。
    10. 小川尚義主編,《臺日大辭典》(臺北:臺灣總督府,1932年)。
    11. 中西利八,《新日本人物大系》(東京:東方經濟學會出版部,1936年)。
    12. 五味田忠,《臺灣年鑑》昭和十八年(臺北:臺灣通信社,1943年)。
    13. 內藤素生編纂,《南國之人士》(臺北:臺灣人物社,1922年)。
    14. 片岡巖,《臺灣風俗誌》(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21年)。
    15. 加藤光貴,《臺南市讀本》(臺南:臺灣敎育硏究會,1939年)。
    16. 加藤駿,《常夏之臺灣》(臺北:常夏之臺灣社,1928年)。
    17. 末田ます,《兒童公園》(東京:清水書房,1942年)。
    18. 市川彩,《映畫年鑑》昭和五年(東京:國際映畫通信社,1930年)。
    19. 田中三郎,《映畫年鑑》昭和十七年、十八年(東京:日本映畫雜誌協會,1942年、1943年)。
    20. 田代安定,《臺灣行道樹及市村植樹要鑑》上冊(臺北:臺灣總督府營林局,1920年)。
    21. 田村剛編,厚生省國立公園部監修,《日本の國立公園》(東京:財團法人國立公園協會,1951年)。
    22. 矢內原忠雄,《帝國主義下の臺灣》(東京:岩波書店,1929年)。
    23. 石坂莊作,《嗚呼義人賴順良》(臺北:杉田書店,1939年)。
    24. 伊原末吉,《生活上より見たる臺灣の實際》(臺北:新高堂,1926年)。
    25. 安倍靖吉,《臺南州觀光案內》(嘉義:臺南州觀光案內社,1937年)。
    26. 早川透,〈都市計畫の理論と實際〉,《臺灣都市計畫講習錄》(小川廣吉,1937年)。
    27. 江崎藤雄,〈臺灣之庭園と公園〉(臺中:臺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專門部卒業報文,1931年)。
    28. 竹內洋,《學歷貴族の榮光と挫折》(東京:中央公論新社,1999年)。
    29. 竹村豐俊,《臺灣體育史》(臺北:財團法人臺灣體育協會,1933年)。
    30. 西村睦男,〈臺北市の地理學的研究〉,收於京都帝國大學文學部地理學教室編,《地理論叢》第十輯(東京:古今書院,1939年)。
    31. 佐藤房吉,《彰化市商工業案內》(彰化:彰化市役所,1935年)。
    32. 佐藤會哲,《臺灣衛生年鑑》昭和七年(臺北:臺衛新報社,1932年)。
    33. 尾崎秀真,〈清朝時代の臺灣文化〉,《續臺灣文化史說》(臺灣文化三百年記念會,1931年)。
    34. 松木幹一郎,《始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協贊會誌》(臺北:臺灣博覽會協贊會,1939年)。
    35. 林進發編著,《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民衆公論社,1933年)。
    36. 武澤贇太郎,《改正鐵道旅客運賃總覽》(臺北:臺灣旅行案內社,1934年)。
    37. 社團法人日本放送協會,《ラジオ年鑑》昭和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十五年、十六年版(東京:編者,1935-1941年)。
    38. 邱文鸞、劉範徵、謝鳴珂,《臺灣旅行記》(臺北:大通,1977年)。
    39. 前之園芳影,《臺灣交通要鑑》(臺北:前之園喜一郎,1921年)。
    40. 後藤新平,《海水功用論 附海濱療法》(名古屋:石井榮三,1882年)。
    41. 風山堂,〈俳優と演劇〉,《臺灣慣習記事》第1卷第3號(臺北:臺灣慣習硏究會,1901年)。
    42. 柳田國男,《明治大正史 世相篇》(東京:朝日新聞社,1931年)。
    43. 柴田廉,《臺灣同化策論》(臺北:晃文館,1923年)。
    44. 高橋傳吉,《杉本音吉小傳》(高雄:出版者不詳,1934年)。
    45. 陳獨秀,《獨秀文存》(上海:亞東圖書館,1922年出版,1934年再版)。
    46. 鹿又光雄編,《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誌》(臺北:臺灣博覽會,1939年)。
    47. 湯川充雄,《臺灣野球史》(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32年)。
    48. 新高新報社編,《臺灣紳士名鑑》(臺北:新高新報社,1937年)。
    49. 鈴木常良,《臺灣商工便覽(第二版)》(臺中:株式會社臺灣新聞社,1919年)。
    50. 鉅鹿赫太郎,〈新編年中行事〉,《臺灣慣習記事》(第一、二、三、五、七、八、九、十號,1901年)。
    51. 福澤諭吉,《西洋事情》(東京:尚古堂,1866年)。
    52. 臺灣日日新報社,《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協贊會誌》(臺北:編者,1939年)。
    53. 臺灣總督府,《國民精神總動員實施概要》(編者:臺北,1938年)。
    54.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職員錄》昭和十三年版(臺北:編者,1938年)。
    55.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臺灣鐵道旅行案內》(臺北:編者,1930年)。
    56. 臺灣總督府官房情報課,《大東亞戰爭と臺灣》(臺北:編者,1943年)。
    57. 臺灣總督府國民精神總動員本部,《國民精神總動員と國民心身鍛鍊》(編者,1938年)。
    58. 臺灣總督府總務局地方課,《臺灣地方制度法規輯覽》昭和十八年版(臺北:臺灣地方自治協會,1943年)。
    59.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衛生課,《臺灣の衛生》昭和十年版(臺北:編者,1935年)。
    60.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鐵道旅行案內》(編者:東京,1921年)。
    61. 濱田秀三郎編,《臺灣演劇の現狀》(東京:丹靑書房,1943年)。
    62. 磯村英一,《厚生運動概說》(東京:常磐書房,1939年)。
    63. 權田保之助,《民眾娛樂の基調》(東京:同人社書店,1922年)。
    64. 權田保之助,《民眾娛樂論》(東京:巖松堂,1931年)。
    65. 權田保之助,《娛樂教育の研究》(東京:小學館,1943年)。
    66. 權田保之助,《娛樂業者の群:社會研究》(東京:実業之日本社,1923年)。
    67. 權田保之助,《國民娛樂の問題》(東京:栗田書店,1941年)。
    68. 權田保之助述,東京市編,《民眾娛樂》(東京:東京市,1924年)。

    (九)日記史料
    ﹝手稿本﹞
    1. 《吉岡喜三郎日記》手稿本(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吉岡喜三郎日記讀書會提供)
    2. 《阮木筆女士日記》手稿本(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
    3. 《黃伯超先生日記》手稿本(黃伯超先生提供)
    4. 《黃旺成先生日記》手稿本(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1929年以降)
    5. 《黃繼圖先生日記》手稿本(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

    ﹝引自資料庫﹞
    6. 吳新榮著,張良澤總編撰,《吳新榮日記》,取自中研院臺史所,「臺灣日記知識庫」。
    7. 呂赫若著,鍾瑞芳譯,《呂赫若日記》,取自中研院臺史所,「臺灣日記知識庫」。
    8. 林獻堂著,許雪姬等編註,《灌園先生日記》,取自中研院臺史所,「臺灣日記知識庫」。
    9. 張麗俊著,許雪姬等編纂解讀,《水竹居主人日記》,取自中研院臺史所,「臺灣日記知識庫」。
    10. 黃旺成著,許雪姬主編,《黃旺成先生日記》,取自中研院臺史所,「臺灣日記知識庫」,1928年以前。

    ﹝引自出版品﹞
    11. 林紀堂著,許雪姬編註,《林紀堂先生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7年)。
    12. 張素我,〈游臺日記〉,《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八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5年)。
    13. 許俊雅、楊洽人編,《楊守愚日記》(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14. 陳懷澄著,許雪姬編註,《陳懷澄先生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6年)。
    15. 謝國興、鍾淑敏、籠谷直人主編,《茶苦來山人逸話:三好德三郎的臺灣記憶》(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5年)。

    (十)歌仔冊‧歌謠
    1. 《最新流行 雨夜花歌》(嘉義:捷發漢書部,1935年)。
    2. 《最新流行 望春風歌》(嘉義:捷發漢書部,1934年)。
    3. 王賢德著,《猜藥相褒男女對答新歌》(嘉義:捷發漢書部,1936年)。
    4. 作者不詳,《英臺廿四拜歌》(嘉義:玉珍漢書部,1933年)。
    5. 作者不詳,《現代文明維新世界歌》(嘉義:捷發漢書部,1935年)。
    6. 作者不詳,《麻雀相褒新歌》(臺中:瑞成書局,1933年)。
    7. 作者不詳,《最新週遊歌》上本、下本(臺北:黃塗活版所,1927年4月)。
    8. 作者不詳,《最新遊賞相褒歌》(臺中:瑞成書局,1933年)。
    9. 作者不詳,《嘉義歌》(臺北:黃塗活版所,1925年8月)。
    10. 作者不詳,《臺灣故事風俗歌》(臺中:瑞成書局,1934年)。
    11. 作者不詳,《蕊翠新歌》(臺北:光明社,1932年)。
    12. 宋文和,《現代流行 撞球相褒歌》(嘉義:捷發漢書部,1935年)。
    13. 宋文和著,《自動車相褒歌》(嘉義:捷發漢書部,1935年)。
    14. 宋文和著,《勸世因果 世間開化歌》(嘉義:玉珍漢書部,1934年)。
    15. 宋文和著,《勸世青年了改 自由戀愛歌》(嘉義:玉珍漢書部,1933年)。
    16. 李獻璋,《臺灣民間文學集》(臺北:牧童,1978年重印,1936年初版)。
    17. 汪思明(原唱念),《最新烏貓烏狗歌》上本、中本、下本(廈門:會文堂書局,1932年)。
    18. 許文華增譯,《最新逍遙歌》(嘉義:捷發漢書部,1932年)。
    19. 稻田尹,《臺灣歌謠集》(臺北:臺灣藝術社,1943年)。

    (十一)小說與漢文學
    1. 中山侑,〈抗議〉,收於黃英哲、王德威主編,涂翠花、蔡建鑫翻譯,《華麗島的冒險》(臺北:麥田,2010年)。
    2. 王詩琅,〈沒落〉,收於王詩琅、朱點人著,張恆豪編,《王詩琅・朱點人合集》(臺北:前衛,1991年)。
    3. 西川滿,〈惠蓮の扇〉,《アンドロメダ》(250號,1990年8月)。
    4. 呂赫若,〈婚約奇譚〉,《呂赫若小說全集》上冊(臺北縣:INK印刻,2006年)。
    5. 杏の子供達,〈我是〇〇一束〉,《白雲》コント集(創刊號,1947年1月)。
    6. 孤峰,〈流氓〉,收於施淑,《日據時代臺灣小說選》(臺北:前衛,1995年初版5刷)。
    7.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出版資訊不詳)。
    8. 林仲衡,《林仲衡詩集》(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年)。
    9. 施懿琳主編,《全臺詩》第七冊(臺南:臺灣文學館,2008年)。
    10. 張李德和撰,陳愫汎選注,《張李德和集》(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年)。
    11. 陳逢源著,葉笛譯,〈站在臺南公園的池畔〉,《文學臺灣》(12期,1994年10月)。
    12. 陳懷澄,《沁園詩存》,收於《臺灣先賢詩文彙刊》第四輯(臺北:龍文,2006年)。
    13. 辜顏碧霞著,邱振瑞譯,《流》(臺北:草根,1999年)。
    14. 楊雲萍原著,林瑞明、許雪姬主編,《楊雲萍全集》文學之部(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1年)。
    15. 賴和小說,〈鬥鬧熱〉,收於林瑞明編,《賴和全集》小說卷(臺北:前衛出版社,2000年)。
    16. 龍瑛宗,〈植有木瓜樹的小鎮〉,收於施淑,《日據時代臺灣小說選》(臺北:前衛,1995年初版5刷)。
    17. 濱田隼雄,〈公園之圖(八)〉,《文藝臺灣》(7號,1941年3月1日)。

    (十二)回憶文字(傳記、回憶錄、口述紀錄)
    1. Chantal Zheng(白尚德)著,鄭順德譯,《十九世紀歐洲人在臺灣》(臺北:南天,1999年)。
    2. George L. Mackay, From far Formosa: the island, its people and missions (Taipei: SMC Publishing Inc., 1993).
    3. George L. Mackay著,林晚生譯,《福爾摩沙紀事:馬偕臺灣回憶錄》(臺北:前衛,2007年)。
    4. W. A. Pickering, Pioneering in Formosa: recollections of adventures among mandarins, wreckers, & head-hunting savages (Taipei: SMC Publishing Inc., 1993).
    5. William Campbell, Sketches from Formosa (Taiwan: SMC Publishing Inc., 1993).
    6. 王世慶,〈黃旺成先生訪問記錄〉,收於黃富三、陳俐甫編,《近現代臺灣口述歷史》(臺北縣:林本源基金會,1991年)。
    7. 王克雄、王克紹編,《期待明天的人:二二八消失的檢察官王育霖》(新北市:遠足文化,2017年)。
    8. 王育德著,吳瑞雲譯,《王育德自傳》(臺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
    9. 竹中信子著,曾淑卿譯,《日治臺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臺灣‧大正篇(1912-1925)》(臺北:時報文化,2007年)。
    10. 竹中信子著,熊凱弟譯,《日治臺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臺灣‧昭和篇(1926-1945)》下冊(臺北:時報文化,2009年)。
    11. 余陳月瑛,《余陳月瑛回憶錄》(臺北:時報文化,2000年)。
    12. 吳克泰,《吳克泰回憶錄》(臺北:人間,2002年)。
    13. 吳修齊,《八十回憶之臺灣實業鉅子:吳修齊》上冊(臺北縣:龍文,2001年)。
    14. 吳國吉等編,《情義:在父親的時代裡》(出版項不詳,1995年)。
    15. 吳新榮,《震瀛回憶錄》(臺北:前衛,1989年)。
    16. 吳濁流,《無花果:臺灣七十年的回想》(臺北:前衛出版社,1988年)。
    17. 吳濁流,《臺灣連翹》(臺北:前衛,1988年)。
    18. 李天祿口述,曾郁雯撰錄,《戲夢人生:李天祿回憶錄》(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1年)。
    19. 李魁賢,《人生拼圖:李魁賢回憶錄》(新北:新北市文化局,2013年)。
    20. 杜淑純口述,曾秋美、尤美琪訪問整理,《杜聰明與我:杜淑純女士訪談錄》(臺北縣:國史館,2005年)。
    21. 辛永清著,劉姿君譯,《府城的美味時光:臺南安閑園的飯桌》(臺北:聯經,2012年)。
    22. 阮美姝口述,許曉涵撰述,《美的極致:阮美姝一生與228平反實錄》(臺北:臺灣神學院,2013年)。
    23. 佳山良正,《臺北帝大生 戰中の日々》(東京:築地書館,1995年復刻)。
    24. 岡本博志著,陳明言譯,《人間機關車:吳昌征:首位臺灣人日本職棒選手奮鬥生涯》(臺北:南天,2009年)。
    25. 東方白,《真與美——詩的回憶(一)》(臺北:前衛,1995年)。
    26. 林玉茹、王泰升、曾品滄訪談,《代書筆、商人風——百歲人瑞孫江淮先生訪問紀錄》(臺北:遠流,2008年)。
    27. 林長城口述,邱建文採訪整理,《走過東元:林長城回憶錄》(臺北:遠流,1999年)。
    28. 林恩魁口述,曹永洋著,《荊棘・冠冕・動盪歲月:林恩魁傳》(臺北:草根,2008年)。
    29. 林淵源口述,王耀德紀錄,張迎秝撰述,《風骨:林淵源八十談往》(高雄:宏玟館圖書,2008年)。
    30. 林莊生,《懷樹又懷人:我的父親莊垂勝、他的朋友及那個時代》(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2年)。
    31. 柯旗化,《臺灣監獄島:柯旗化回憶錄》(高雄:第一出版社,2002年)。
    32. 張建墻,《福爾摩沙之夜:一位臺灣八十歲老人的回顧》(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8年)。
    33. 張福春,〈竹中人與十八尖山〉,《竹塹文獻雜誌》(第28期,2003年12月)。
    34. 張德南,〈十八尖山發展探尋〉,《竹塹文獻雜誌》(第28期,2003年12月)。
    35. 許王采月,《九十克拉》(自版印刷,2018年,非賣品)。
    36. 許雪姬、丘慧君訪問,《許丕樵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37. 許雪姬、張隆志、陳翠蓮訪談,賴永祥等紀錄,《坐擁書城:賴永祥先生訪問紀錄》(臺北:遠流,2007年)。
    38. 許雪姬、劉素芬、莊樹華訪問,丘慧君紀錄,《王世慶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年)。
    39. 許雪姬等訪問、丘慧君紀錄,《王世慶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40. 許新枝撰寫口述,吳秀鶯文字整理,《艱難奮鬥的歲月:許新枝回憶錄》(臺北:國史館,2013年)。
    41. 連秀美,《蚊子博士連日清:抗瘧大師的傳奇一生》(臺北:遠流,2007年)。
    42. 陳三井、許雪姬訪問,楊明哲紀錄,《林衡道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年)。
    43. 陳其中、陳足口述,蕭雅文整理,《大地之子:陳笔見證百年農業演進》(彰化二林:陳其中,2000年,非賣品)。
    44. 陳財發,〈港邊鄉思曲〉,《宜蘭文獻雜誌》(66期,2003年11月)。
    45. 陳逸松口述,吳君瑩紀錄,林忠勝撰述,《陳逸松回憶錄.日據時代篇:太陽旗下風滿臺》(臺北:前衛,1994年)。
    46. 彭宇薰,《逆境激流:林惺嶽傳》(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12年)。
    47. 彭明敏,《自由的滋味:彭明敏回憶錄》(臺北:前衛出版社,1988年)。
    48. 游鑑明訪問,吳美慧、張茂霖、黃銘明紀錄,《走過兩個時代的臺灣職業婦女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
    49. 黃天才、黃肇珩著,《勁寒梅香:辜振甫人生紀實》(臺北:聯經,2005年)。
    50. 黃昆輝口述,魏柔宜撰文,《誠的力量:黃昆輝八十憶往》(臺北:遠流,2015年)。
    51. 黃武東,《黃武東回憶錄》(臺北:前衛,1988年)。
    52. 黃撐旗,《烽火南國的少年:臺北帝國大學醫學專門部學生的戰爭筆記》(臺北縣:大千出版社,2008年)。
    53. 楊千鶴著,張良澤、林智美譯,《人生的三稜鏡:一位傑出臺灣女作家的自傳》(臺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
    54. 楊金妮,《臺灣地質學先行者王源》(臺北:玉山社,2006年)。
    55. 楊基銓撰述,林忠勝校閱,《楊基銓回憶錄:心中有主常懷恩》(臺北:前衛,1996年)。
    56. 楊肇嘉,《楊肇嘉回憶錄》(臺北:三民,2004年四版一刷)。
    57. 葉柏強,《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花蓮:花蓮縣文化局,2014年)。
    58. 葉錦爐,〈新竹公園的故事〉,《竹塹文獻雜誌》(第33期,2005年4月)。
    59. 廖雪芳,《白髮與白袍——臺灣腎臟醫學先驅陳萬裕傳》(臺北:菊井文化,2007年)。
    60. 廖雪芳,《醫者之路:臺灣肝炎鼻祖宋瑞樓傳》(臺北:天下雜誌,2002年)。
    61. 廖欽福口述,吳君瑩紀錄,林忠勝撰述,《廖欽福回憶錄》(臺北:前衛,2005年)。
    62. 劉枝萬口述,林美容、丁世傑、林承毅訪問紀錄,《學海悠遊:劉枝萬先生訪談錄》(新店:國史館,2008年)。
    63. 劉益昌、林祝菁,《林挺生傳》(臺北:商訊文化,2008年)。
    64. 蔡廷棟,《回想八十八:蔡廷棟回憶錄》(臺北:極東行貿易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65. 蔡淑娟,《永遠的許世賢:一位具人道及世界觀的女性民主先驅》(嘉義:嘉義市政府文化局,2014年)。
    66. 鄭翼宗,《歷劫歸來話半生:一個臺灣人教授的自傳》(臺北:前衛,1992年)。
    67. 橋口兼清編,《橋口文藏遺事錄》(東京:編者,1906年,一橋大學圖書館藏)。
    68. 蕉葉會,《臺北高等學校(一九二二——一九四六)》(東京:編者,1970年)。
    69. 謝水森,〈昔時「南寮海水浴場」之回憶〉,《竹塹文獻雜誌》(第33期,2005年4月)。
    70. 謝仕淵編著,《日治時期臺灣棒球口述訪談》(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2年)。
    71. 鍾肇政,《鍾肇政回憶錄》(臺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

    (十三)圖片影像(老照片、紀錄片、地圖)
    1. 《臺北高等學校文科一組第十六回卒業紀念冊》(臺師大圖書館校史組提供)。
    2. 「DSS, Lafayette College」資料庫,https://dss.lafayette.edu/。
    3. 「郭淑姿女士相簿」,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4. 「意象‧臺灣影像資料庫」,http://www.insighttaiwandb.com.tw/。
    5. 「新竹北油車港(港北)陳氏族譜」,http://blog.xuite.net/chensirtw275/twblog。
    6. 「臺灣大學舊照片資料庫」,http://photo.lib.ntu.edu.tw/pic/db/oldphoto.jsp。
    7. 1944年至1945年臺灣都市街道圖(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圖書館所藏,美國陸軍製圖署所繪製),https://legacy.lib.utexas.edu/maps/ams/formosa_city_plans。
    8. 1945年6月17日美軍航照影像,取自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臺灣百年歷史地圖」資料庫。
    9. 山川岩吉編,《臺灣大觀》(臺北:臺灣大觀社,1912年)。轉引自臺灣大學舊照片資料庫。
    10.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典藏臺灣」,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
    11. 毛利之俊編,《東臺灣展望》(臺東:東臺灣曉聲會,1933年)。轉引自臺灣大學舊照片資料庫。
    12. 何培齊,《日治時期的臺中》(臺北:國家圖書館,2009年)。
    13. 松本曉美、謝森展,《臺灣懷舊》(臺北:創意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年)。
    14.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典藏之臺灣相關航照圖,取自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臺灣1944-1945航空照片」資料庫。
    15.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文物,http://collection.khm.gov.tw/。
    16. 陸地測量部,《臺灣諸景寫真帖》第一、二輯(編者,1896年)。
    17. 國立臺灣博物館主編,《地圖臺灣:四百年來相關臺灣地圖》(臺北:南天,2007年)。
    18. 國家文化資料庫,http://newnrch.digital.ntu.edu.tw/nrch/。
    19. 張良澤、高坂嘉玲,《日治時期(1895-1945)繪葉書:臺灣風景明信片 臺南州卷》上冊、下冊(臺南:臺南市政府,2014年)。
    20. 張良澤、高坂嘉玲主編,《日治時期(1895-1945)繪葉書:臺灣風景明信片 花蓮港廳 臺東廳卷》(新北市:臺灣圖書館,2013年)。
    21. 張炎憲、陳傳興主編,《楊肇嘉留真集》(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3年)。
    22. 陳千武,《臺中市珍貴古老照片專輯》第三集(臺中:臺中市立文化中心,1997年)。
    23. 葉柏強,《臺灣棒球史第一人:林桂興與他的時代》(花蓮:花蓮縣文化局,2014年)。
    24. 臺中市立文化中心,《臺中市珍貴古老照片專輯》第一集(臺中:臺中市立文化中心,1995年)。
    25. 臺北市役所,《行啟記念寫真帖》(臺北:編者,1923年)。轉引自臺灣大學舊照片資料庫。
    26. 臺北市役所,《臺北市動物園寫真帖》(臺北:編者,1941年)。
    27. 臺灣寫真會,《臺灣寫真帖》第1卷第2集(臺北:編者,1914年12月)。
    28. 臺灣寫真會,《臺灣寫真帖》第2卷第1集(臺北:編者,1915年11月)。
    29. 臺灣寫真會,《臺灣寫真帖》第2卷第2集(臺北:編者,1915年12月)。
    30.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風光臺灣》(臺北:編者,1939年)。
    31. 鄧南光紀錄片,「臺北映像」(未出版,國家電影資料館典藏)。
    32. 橋本白水編,《東宮殿下奉迎記念寫真帖》(花蓮:花蓮港廳,1923年)。轉引自臺灣大學舊照片資料庫。
    33. 篠原正巳,《臺中:日本統治時代の記錄》(東京:財團法人臺灣區域發展研究院臺灣文化研究所,1996年)。
    34. 其他個人收藏之提供者(依筆畫順序):王萬居先生、冨田敏郎先生、黃伯超先生、黃彥傑先生、楊益龍先生、蘇瑛煊先生。

    (十四)其它
    1. 「鼓山奇」網站:http://www.chi-san-chi.com.tw/8archi/text/stela/index.html。
    2. 「懐かしき赤谷の人々」,http://www.ne.jp/asahi/nagao/gifu/heitaigokko.html。

    二、近人論著
    (一)專書
    1. Allen Guttmann, From ritual to record: the nature of modern sport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4).
    2. Augustin Berque原著,篠田勝英譯,《日本の風景・西歐の景觀:そして造景の時代》(東京:講談社,1990年)。
    3. Bernd Brunner著,李世隆譯,《家里的海洋:水族館發明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
    4. Ben Highmore, Everyday life and cultur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5. Eric Baratay & Elisabeth Hardouin-Fugier著,喬江濤譯,《動物園的歷史》(臺中:好讀,2007年)。
    6. Gary S. Cross, A Social History of Leisure Since 1600 (Oxford: Venture Publishing, Inc., 1990).
    7. Gene Bammel & Lei Lane Burrus-Bammel著,涂淑芳譯,《休閒與人類行為》(臺北:桂冠,1996年)。
    8. Hugh Cunningham, Leisure i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c. 1780-c. 1880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0).
    9. Johan Huizinga著,《人:遊戲者》(貴陽:貴州人民,2007年)。
    10. John R. Kelly, Freedom to be: a new sociology of leisure (New York: Macmillan, 1987).
    11. Jürgen Habermas,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1989).
    12. Kenneth E. Foote原著,和田光弘等譯,《記念碑の語るアメリカ:暴力と追悼の風景》(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02年)。
    13. Michel de Certeau著,方琳琳、黃春柳譯,《日常生活實踐1,實踐的藝術》(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14. Norbert Elias著,王佩莉、袁志英譯,《文明的進程:文明的社會發生和心理發生的研究》(上海:上海譯文,2013年)。
    15. Roger Sue著,姜依群譯,《休閒》(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
    16. Thorstein Veblen,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New Jerse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2).
    17. Tony Schirato,《運動的文化分析》(臺北縣:韋伯文化,2009年)。
    18. 三澤真美惠,《在「帝國」與「祖國」的夾縫間:日治時期臺灣電影人的交涉與跨境》(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19. 三澤真美惠,《殖民地下的「銀幕」:臺灣總督府電影政策之研究(1895-1942)》(臺北:前衛,2002年)。
    20. 丸山宏,《近代日本公園史の研究》(京都:思文閣,1994年)。
    21. 大友昌子,《帝囯日本の植民地社会事業政策研究》(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2007年)。
    22. 大場秀章編,《日本植物研究の歴史:小石川植物園三〇〇年の步み》(東京:東京大学総合研究博物館,1996年)。
    23. 小宮輝之,《物語上野動物園の歷史》(東京:中央公論社,2010年)。
    24. 小熊英二,《〈日本人〉の境界:沖縄・アイヌ・臺灣・朝鮮植民地支配から復帰運動まで》(東京:新曜社,1998年)。
    25. 川瀨健一編,《植民地臺灣で上映された映畫》上、下冊(奈良:東洋思想研究所,2010年)。
    26. 川瀨健一編,《植民地臺灣で上映された映畫・洋畫編 1899-1945年》(奈良:東洋思想研究所,2013年)。
    27. 川瀨健一編,《植民地臺灣で上映された映畫 1935~1945年》(奈良:東洋思想研究所,2014年,增補改訂版)。
    28. 中藤保則,《遊園地の文化史》(東京:自由現代社,1984年)。
    29. 王汎森,《執拗的低音:一些歷史思考方式的反思》(臺北:允晨文化,2014年)。
    30. 王笛,《街頭文化:成都公共空間、下層民眾與地方政治(1870-1930)》(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31. 王敏等著,《近代上海城市公共空間(1843-1949)》(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
    32. 王櫻芬,《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朝與戰時臺灣音樂調查(1943)》(臺北:臺大圖書館,2008年)。
    33. 加藤秀俊著,彭德中譯,《餘暇社會學:探討大眾休閒生活的衍變與趨向》(臺北:遠流,1989年)。
    34. 加藤秀俊等,《明治・大正・昭和 世相史》(東京:社會思想社,1985年增補第11刷)。
    35. 古川貞雄,《村の遊び日》(東京:農山漁村文化協會,2003年)。
    36. 本田安次,《日本の傳統藝能》(東京:錦正社,1990年)。
    37. 田中正大,《日本の公園》(東京:鹿島出版會,1974年)。
    38. 田中正大,《日本の自然公園:自然保護と風景保護》(東京:相模書房,1981年)。
    39. 申龍徹,《都市公園政策形成史》(東京:法政大學出版局,2004年)。
    40. 白幡洋三郎,《近代都市公園史の研究:歐化の系譜》(京都:思文閣,1995年)。
    41. 白幡洋三郎,《旅行ノススメ:昭和が生んだ庶民の「新文化」》(東京:中央公論社,1996年)。
    42. 石川弘義編著,《娛樂の戰前史》(東京:東京書籍,1981年)。
    43. 石川芳雄,《日本水泳史》(大阪:米山弘,1960年)。
    44. 石井寬治著、黃紹恆譯,《日本經濟史》(臺北:五南,2008年)。
    45. 佐々木時雄,《動物園の歷史》(東京:講談社,1987年)。
    46. 佐藤昌,《日本公園綠地發達史》上(東京:都市計畫研究所,1977年)。
    47.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1992年)。
    48. 呂紹理,《水螺響起》(臺北:遠流,1998年)。
    49.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麥田,2005年)。
    50. 尾崎宏次,《日本のサーカス》(東京:三芽書房,1958年)。
    51. 杉本つとむ,《江戶時代翻譯語の世界:近代化を推進した譯語を檢證する》(東京:八坂書房,2015年)。
    52. 李文環、蔡佩蓉,《打狗公園野望》(高雄: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2018年)。
    53. 李毓嵐,《世變與時變: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肆應》(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10年)。
    54. 李瑞宗,《沉默的花樹:臺灣的外來景觀植物》(臺北:南天書局,2012年)。
    55. 李瑞宗,《臺北植物園與清代欽差行臺的新透視》(臺北:南天,2007年)。
    56. 村串仁三郎,《國立公園史の成立:開發と自然保護の確執を中心に》(東京:法政大學出版局,2005年)。
    57. 汪暉、陳燕谷主編,《文化與公共性》(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
    58.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臺北:允晨,2009年初版三刷)。
    59. 周湘雲,《日治時期臺灣熱帶景象之形塑——以椰子樹為中心的研究》(臺北:國史館,2012年)。
    60. 岡本真希子,《植民地官僚の政治史:朝鮮・臺灣総督府と帝国日本》(東京:三元社,2008年)。
    61. 東京都恩賜上野動物園,《上野動物園百年史》(東京:編者,1982年)。
    62. 林丁國,《觀念、組織與實踐:日治時期臺灣體育運動之發展》(臺北:稻鄉,2012年)。
    63. 林呈蓉,《皇民化社會的時代》(臺北:臺灣書房,2010年)。
    64. 林良哲,《臺中公園百年風華》(臺中:臺中市文化局,2003年)。
    65. 林良哲,《臺灣流行歌日治時代誌》(臺中:白象文化,2015年)。
    66. 林承緯,《宗教造型與民俗傳承:日治時期在臺日人的庶民信仰世界》(臺北:藝術家,2012年)。
    67. 林玫君,《從探險到休閒:日治時期臺灣登山活動的歷史圖像》(臺北:博揚文化,2006年)。
    68. 林玫君,《臺灣登山一百年》(臺北:玉山社,2008年)。
    69. 林美容主編,《彰化縣曲館與武館》下冊(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
    70. 近藤健一郎,《近代沖縄における教育と囯民統合》(札幌:北海道大学出版会,2006年)。
    71. 邱正略,《百年回首噍吧哖事件》(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5年)。
    72. 南博等,《大正文化 1905-1927》(東京:勁草書房,1965年)。
    73. 南博等,《昭和文化 1925-1945》(東京:勁草書房,1987年)。
    74. 施炳華,《歌仔冊欣賞與研究》(臺北:博揚文化,2010年)。
    75. 施添福,《臺灣的人口移動和雙元性服務部門》(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82年)。
    76. 洪郁如,《近代臺灣女性史:日本の植民統治と「新女性」の誕生》(東京:勁草書房,2001年)。
    77. 紀田順一郎著,廖為智譯,《日本現代化物語》(臺北:一方,2002年)。
    78. 倉田喜弘,《藝能の文明開化:明治國家と藝能近代化》(東京:平凡社,1999年)。
    79. 夏鑄九,《樓臺重起:林本源園林的空間體驗、記憶與再現》(新北市:臺北縣政府,2009年)。
    80. 宮田登,《靈魂と旅のフォ-クロア》(東京:吉川弘文館,2006年)。
    81. 宮田登等,《曆と祭事》(東京:小學館,1995年)。
    82. 徐亞湘,《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臺灣》(臺北:南天,2000年)。
    83. 徐亞湘,《日治時期臺灣戲曲史論——現代化作用下的劇種與劇場》(臺北:南天,2006年)。
    84. 徐聖凱,《臺北市立動物園百年史》(臺北:臺北市立動物園,2014年)。
    85. 徐麗紗,《臺灣歌仔戲唱曲來源的分類研究》(臺北:學藝,1991年)。
    86. 徐麗紗、林良哲,《從日治時期唱片看臺灣歌仔戲》(宜蘭縣:傳藝中心,2007年)。
    87. 高良倉吉等編,《新しい琉球史像:安良城盛昭先生追悼論集》(沖縄:榕樹社,1996年)。
    88. 堀由紀子,《水族館のはなし》(東京:岩波書店,1998年)。
    89. 張人傑,《臺灣社會生活史:休閒遊憩、日常生活與現代性》(臺北:稻鄉,2006年)。
    90. 張德南,《堅勁耿介的社會運動家:黃旺成》(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9年)。
    91. 笠原英彦、小島和貴著,《明治期醫療・衛生行政の研究:長與專齋から後藤新平へ》(京都:ミネルヴァ書房,2011年)。
    92. 許佩賢,《殖民地臺灣近代教育的鏡像:一九三〇年代臺灣的教育與社會》(新北市:衛城出版,2015年)。
    93. 陳正祥、段紀憲,《臺灣之人口》(臺北:臺灣銀行,1951年)。
    94. 陳弱水,《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臺北:聯經,2005年)。
    95. 陳培豐著,王興安、鳳氣至純平編譯,《「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麥田,2006年)。
    96. 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1992年四刷)。
    97. 富田昭次,《旅の風俗史》(東京:青弓社,2008年)。
    98. 曾山毅,《植民地臺灣と近代ツーリズム》(東京:青弓社,2003年)。
    99. 曾永義,《臺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臺北:聯經,1988年)。
    100. 渡辺守雄等,《動物園というメディア》(東京:青弓社,2000年)。
    101. 越澤明,《滿州國の首都計畫》(東京:筑摩書房,2002年)。
    102. 黃世孟,《日據時期臺灣都市計畫範型之硏究》(臺北: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硏究所都市計畫硏究室,1987年)。
    103. 黃俊銘,《新竹市日治時期建築文化資產調查研究》(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9年)。
    104. 黃慧貞,《日治時期臺灣「上流階層」興趣之探討:以《臺灣人士鑑》為分析樣本》(臺北縣:稻鄉,2007年)。
    105. 榎森進,《アイヌ民族の歷史》(東京:草風館,2007年)。
    106. 劉豐祥,《身體的現代轉型:以近代中國城市休閒為中心(1840-1937)》(北京:光明日報,2009年)。
    107. 厲復平,《府城・戲影・寫真:日治時期臺南市商業戲院》(臺北:獨立作家,2017年)。
    108. 蔡禎雄,《日據時代臺灣初等學校體育發展史》(臺北:師大書苑,1995年)。
    109. 蔡錦堂,《日本帝國主義下臺灣の宗教政策》(東京:同成社,1994年)。
    110. 蔡錦堂,《戰爭體制下的臺灣》(臺北:日創社,2006年)。
    111. 諸橋轍次著,《大漢和辭典》卷二、卷六(東京:大修館書店,1984年、1985年)。
    112. 鄭政誠,《認識他者的天空: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的觀光行旅》(臺北:博揚文化,2005年)。
    113. 駒込武著,吳密察、許佩賢、林詩庭譯,《殖民地帝國日本的文化統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
    114. 橋爪紳也,《日本の遊園地》(東京:講談社,2000年)。
    115. 橘高廣,《民眾娛樂の研究》(東京:警眼社,1920年)。
    116. 謝仕淵,《「國球」誕生前記:日治時期臺灣棒球史》(臺南:臺灣史博館,2012年)。
    117. 齋藤純一,《公共性》(東京:岩波書店,2000年)。
    118. 顏娟英、鶴田武良編譯,《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下(臺北:雄獅,2001年)。
    119. 顏娟英譯著,《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臺北:雄獅,2001年)。
    120.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第二卷、第五卷(臺北:臺灣東華書局,1997年初版)。
    121. 藤野豊,《強制された健康:日本ファシズム下の生命と身体》(東京:吉川弘文館,2000年)。
    122. 關口進,《大眾娛樂と文化》(東京:學文社,2001年)。

    (二)期刊‧專書之一章
    1. 小口千明,〈日本における海水浴の受容と明治期の海水浴〉,《人文地理》(37卷3号,1985年)。
    2. 川瀨健一著,侯瀕潔、鍾漢清譯,〈《莎韻之鐘》為何沒在臺灣上映?〉,《電影欣賞》(148號,2011年7-9月)。
    3. 中村哲也,〈戦時体制下における体育・スポーツ政策の展開と学生野球「弾圧」〉,《スポーツ史研究》(21卷,2008年3月)。
    4. 王冬蘭,〈日本統治下の臺灣における「能楽第一人者」小川尚義について〉,《帝塚山経済‧経営論集》(27號,2017年3月)。
    5. 王明珂,〈食物、身體與族群邊界〉,收於黃樹民主編,《中國少數民族的飲食文化》(臺北: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2009年)。
    6. 田中重好,〈「新しい公共性」論へ〉,收於藤田弘夫,《東アジアにおける公共性の変容》(東京:慶應義塾大學出版會,2010年)。
    7. 石婉舜,〈尋歡作樂者的淚滴——戲院、歌仔戲與殖民地的觀眾〉,收入李承機、李育霖編,《「帝國」在臺灣:殖民地臺灣的時空、知識與情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8. 守屋毅,〈近代「盛り場」考——新京極・千日前・浅草——〉,林屋辰三郎編,《文明開化の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79年)。
    9. 利天龍,〈日治時期屏東公園的創設、管理與地景變遷〉,《屏東文獻》(19期,2015年12月)。
    10. 吳明勇,〈田代安定與近代臺灣行道樹理論之建立〉,《淡江史學》(19期,2008年9月)。
    11. 吳明勇,〈近代臺灣林學實驗起源地臺北「苗圃」之建立與經營〉,《臺北文獻》季刊直字(第164期,2008年6月)。
    12. 吳明勇,〈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附屬林業試驗場之建立:以人事結構及研究事業為中心〉,《臺灣學研究》(第6期,2008年12月)。
    13. 吳明勇,〈從植物園到愛林日:近代臺灣植樹制度與愛林思想之建立〉,《臺灣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殖民與近代化論文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2009年)。
    14. 吳聰敏,〈從平均每人所得的變動看臺灣長期的經濟成長〉,《經濟論文叢刊》(32卷3期,2004年)。
    15. 呂紹理,〈日治時期臺灣的休閒生活與商業活動〉,《臺灣商業傳統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9年)。
    16. 呂紹理,〈日治時期臺灣廣播工業與收音機市場的形成(1928-1945)〉,《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9期,2002年5月)。
    17. 李衣雲,〈日治時期視覺式消費與展示概念的出現:臺灣百貨公司的初步發展〉,《臺灣歷史的多元傳承與鑲嵌》(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4年)。
    18. 李承機,〈ラジオ放送と植民地臺灣の大眾文化〉,收於貴志俊彦、川島真、孫安石編,《戰争・ラジオ・記憶》(東京:勉誠,2006年)。
    19. 李瑞宗,〈苗圃一世紀:臺北植物園的駐足與尋覓〉,《臺灣博物》(27卷4期,2008年12月)。
    20. 李豐楙,〈由常入非常:中國節日慶典中的狂文化〉,《中外文學》(22卷3期,1993年8月)。
    21. 李豐楙,〈廟宇、廟會與休閒習俗——兼及道教廟、道士的信仰習俗〉,《中國休閒生活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3年)。
    22. 何義麟,《跨越國境線——近代臺灣去殖民化之過程》(臺北:稻鄉,2006年)。
    23. 周宗賢,〈論噍吧哖事件的發生與政治、社會、經濟的關係〉,《淡江史學》(第20期,2009年3月)。
    24. 岡部慶三,〈娛樂志向と生活樣式の變化〉,《思想》(431號,大眾娛樂特集,1960年5月)。
    25. 林白玫,〈日本植民地時代における臺灣女性生活史——余暇について——〉,《日本學報》(28號,2009年3月)。
    26. 林玫君,〈日治時期的臺灣高等女學校學生與臨海教育〉,《師大臺灣史學報》(11期,2018年12月)。
    27. 林美容,〈彰化媽祖信仰圈內的曲館與武館之社會史意義〉,《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5卷1期,1992年11月)。
    28. 林開世,〈風景的形成和文明的建立——十九世紀宜蘭的個案〉,《旅行的視線——近代中國與臺灣的觀光文化》(臺北: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2012年)。
    29. 林會承,〈馬公市街空間組織之變遷〉,許菊美總編輯,《媽宮「街內」今昔學術研討會專輯》(澎湖:澎湖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
    30. 河原功,〈『新建設』解題〉,《新建設》復刻版‧別冊(東京:總和社,2005年)。
    31. 邱函妮,〈創造福爾摩沙藝術——近代臺灣美術中「地方色」與鄉土藝術的重層論述〉,《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37期,2014年9月)。
    32. 邱坤良,〈臺灣近代民間戲曲活動之研究〉,《國立編譯館館刊》(11卷2期,1982年12月)。
    33. 金子龍司,〈太平洋戦争末期の娯楽政策——興行取締り緩和を中心に——〉,《史学雑誌》(125卷,2016年12月)。
    34. 金湘斌,〈運動慶典的形成——日治初期臺灣公學校運動會(1895~1911)〉,《運動文化研究》(第9期,2009年6月)。
    35. 青井哲人,〈臺灣神社の造營と日本統治初期における臺北の都市改編〉,《日本建築學會計畫系論文集》(518號,1999年4月)。
    36. 南博,〈明治初期の風俗政策と社會心理〉,《一橋論叢》(50卷4號,1963年10月)。
    37. 柳五郎,〈日本統治下の朝鮮・臺灣における公園問題〉,《造園雑誌》(56卷5期,1992年)。
    38. 胎中千鶴,〈植民地臺灣の大相撲興行と「國技」相撲〉,收於松田利彦、陳姃湲編,《地域社會から見る帝國日本と植民地:朝鮮・臺灣・滿洲》(京都:思文閣出版,2013年)。
    39. 高岡裕之,〈総力戦と都市——厚生運動を中心に〉,《日本史研究》(415號,1997年3月)。
    40. 高岡裕之,〈總力戰下の都市「大眾」社會——「健全娛樂」を中心として〉,收於安田浩、趙景達編,《戰爭の時代と社會》(東京:青木書店,2005年)。
    41. 高凱俊,〈臺南公園之創建〉,《臺南文獻》(11期,2017年6月)。
    42. 陳肇夏,〈蘇澳冷泉的調查研究〉,《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彙刊》第十三號,http://www.twem.idv.tw/yexi/location/l/l07/l07.htm。
    43. 國木孝治、東川安雄,〈我が国における海水浴の受容・発展に関する研究〉,《レジャー・レクリエーション研究》(67號,2011年)。
    44. 康尹貞,〈日治時期臺灣戲曲之研究(1895-1937)〉,《戲劇學刊》(21期,2015年1月)。
    45. 張志源,〈日治時期嘉義公園設置與擴建——都市空間變遷之觀點〉,《嘉義市文獻》(21期,2012年7月)。
    46. 張志源,〈嘉義市中央噴水圓環之變遷〉,《嘉義市文獻》(22號,2014年1月)。
    47. 笠間浩幸,〈砂場の歴史(3)明治期の幼児教育施設における砂場のルーツ〉,《日本保育学会大会研究論文集》(49號,1996年4月)。
    48. 莊勝全,〈紅塵中有閒日月:1920年代黃旺成的社會觀察、政治參與及思想資源〉,《臺灣史研究》(23卷2期,2016年6月)。
    49. 野尻裕子,〈昭和初期の兒童公園に關する一考察:兒童公園指導員の役割と健康觀〉,《川村學園女子大學研究紀要》(第15卷第1號,2004年3月15日)。
    50. 陳文松,〈日治臺灣麻雀的流行、「流毒」及其對應〉,《臺灣史研究》(21卷1期,2014年3月)。
    51. 陳文松,〈日治臺灣圍棋史初探:從東方孝義的觀察談起〉,收於林玉茹、植野弘子、陳恒安主編,《南瀛歷史‧社會與文化IV:社會與生活》(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6年)。
    52. 陳文松,〈打造府城的門面:集國民教化與運動休閒於一身的臺南公園〉,《臺南文獻》(11期,2017年6月)。
    53. 陳文松,〈從躲空襲到避政治:日治後期到戰後初期吳新榮的圍棋戲〉,《臺灣史研究》(23卷1期,2016年3月)。
    54. 陳世榮,〈清代北桃園的地方菁英及「公共空間」〉,《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8期,2001年5月)。
    55. 陳芝蓉,〈左極樂,右地獄:日治時期臺灣「左側通行」規則之推行〉,《臺灣學研究》(18期,2015年12月)。
    56. 陳培豐,〈連戰連敗的文藝大眾爭奪戰:日治時期的鄉土文學、流行歌謠與左翼知識分子〉,《臺灣歷史的多元傳承與鑲嵌》(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4年)。
    57. 陳培豐,〈聽歌識字創新文:做為識讀工具的臺語歌謠〉,《思想》(第24期,2013年10月)。
    58. 陳蘊茜,〈日常生活中殖民主義與民族主義的衝突——以中國近代公園為中心的考察〉,《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5期)。
    59. 陳蘊茜,〈空間重組與孫中山崇拜——以民國時期中山公園為中心的考察〉,《史林》(2006年第1期)。
    60. 陳蘊茜,〈論清末民國旅遊娛樂空間的變化——以公園為中心的考察〉,《史林》(2004年第5期)。
    61. 曾品滄,〈炎起爨下薪——清代臺灣的燃料利用與燃料產業發展〉,《臺灣史研究》(15卷2期,2008年6月)。
    62. 曾品滄,〈從花廳到酒樓:清末至日治初期臺灣公共空間的形成與擴展(1895-1911)〉,《中國飲食文化》(7卷1期,2011年1月)。
    63. 曾品滄,〈辦桌——清代臺灣的宴會與漢人社會〉,《新史學》(21卷4期,2010年12月)。
    64. 曾品滄,〈餐桌上的戰爭——日治末期臺灣的食物配給、黑市與殖民地社會〉,《新史學》(28卷4期,2017年12月)。
    65. 森楙,〈スポーツのファッション化〉,收於仲村祥一、中野收編,《大眾の文化:日常生活の心情をさぐる》(東京:有斐閣,1985年)。
    66. 黃武達,〈日治時代・臺灣近代都市計畫法制之創設〉,《臺北市近代都市之建構》上(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9年)。
    67. 黃美惠,〈渡臺殖民地官僚試論——以橋口文藏為例〉,《第八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5年)。
    68. 黃崇憲,〈「現代性」的多義性/多重向度〉,《帝國邊緣:臺灣現代性的考察》(臺北:群學,2010年)。
    69. 黃蘭翔,〈從殖民地地方官方刊物看日據下的新竹都市之轉化〉,《都市與計劃》(22卷1期,1995年3月)。
    70. 楊平安、平野侃三,〈高雄市の日本植民時代における公園綠地計畫の歷史的展開〉,《ランドスケープ研究》(64卷5期,2001年)。
    71. 楊平安、平野侃三,〈臺北市の公園緑地の変遷と考察〉,《ランドスケープ研究》(62卷5期,1998年)。
    72. 楊博淵、葉純帆,〈日治時期馬公市街公園綠地的形成與發展〉,《澎湖研究第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馬公:澎湖縣政府文化局,2007年)。
    73. 楊舒淇,〈日本植民時代における臺北新公園の生活史的研究〉,《ランドスケープ研究》(66卷5期,2003年)。
    74. 楊聯陞,〈帝制中國的作息時間表〉,《國史探微》(臺北:聯經,1983年)。
    75. 鈴木克美,〈我が国の黎明期水族館史再検討〉,《海・人・自然(東海大学博物館研究報告)》(第3號,2001年3月)。
    76. 葉淑貞,〈日治時代臺灣經濟的發展〉,《臺灣銀行季刊》(60卷4期,2009年12月)。
    77. 廖清海,〈西螺七嵌武術的起源與衰落之考察〉,《體育學報》(38卷1期,2005年3月)。
    78. 熊倉功夫,〈文明開化と風俗〉,《文明開化の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79年)。
    79. 劉永筑,〈1926年首批在臺商業錄音曲盤之探討〉,《臺灣音樂研究》(25期,2017年11月)。
    80. 蔡錦堂,〈日治時期日本神道在臺灣的傳播與侷限〉,《淡江史學》(12期,2001年12月)。
    81. 蔡錦堂,〈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修身教育及其影響〉,《師大臺灣史學報》(第2期,2009年3月)。
    82. 鄭政誠,〈日治時期臺灣教育會的創立與發展〉,收於王致雅編輯,《臺灣省教育會百年發展專刊》(臺北:臺灣省教育會,2014年)。
    83. 戴振豐,〈日治時期臺灣賽馬的沿革〉,《臺灣歷史學會通訊》(16期,2003年5月)。
    84. 戴麗娟,〈馬戲團、解剖室、博物館——黑色維納斯在法蘭西帝國〉,《帝國與現代醫學》(臺北:聯經,2008年)。
    85. 薗田碩哉,〈厚生運動の研究——『厚生の日本』誌の記事分析を通じて——〉,《Leisure & recreation》(3號,1989年3月)。
    86. 鍾淑敏,〈館藏「臺灣日日新報」的史料價值及其利用〉,《館藏與臺灣史研究論文發表研討會彙編》(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4年)。
    87. 顏杏如,〈天長節鬥熱鬧:帝國的節日與殖民地臺灣社會〉,收於李承機、李育霖編,《「帝國」在臺灣:殖民地臺灣的時空、知識與情感》(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88. 關口鍈太郎,〈わが国における公園綠地の發達〉,收於京都大學造園學研究室編,《造園の歷史と文化》(東京:養賢堂,1987年)。
    89. 關直規,〈近代化過程における社会体育‧スポーツの制度化とジェンダー——東京市の社会体育事業を中心に〉,《日本の社会教育》(45號,2001年9月)。
    90. 關直規,〈近代日本における<市民>の労働・余暇と娛樂の合理化過程:1920年代大阪市社会教育政策の展開を中心に〉,《東京大學大學院教育學研究科紀要》(第37卷,1997年12月12日)。
    91. 顏杏如,〈日治時期在臺日人的植櫻與櫻花意象:「內地」風景的發現、移植與櫻花論述〉,《臺灣史研究》(14卷3期,2007年9月)。
    92. 蘇一志,〈臺灣地區觀光遊憩空間的形成與分析1950~1995年〉,《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理學系地理學報》(第21期,1996年11月)。
    93. 蘇碩斌,〈觀光/被觀光:日治臺灣旅遊活動的社會學考察〉,《臺灣社會學刊》(第36期,2006年6月)。

    (三)學位論文
    1. 山脇あゆみ,〈日本泳法の伝播と変容に関する研究〉(石川縣:金澤大學博士論文,2015年)。
    2. 石婉舜,〈搬演「臺灣」:日治時期臺灣的劇場、現代化與主體型構(1895-1945)〉(臺北: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
    3. 臼井進,〈近代日本的旅行國家化:日本旅行協會、雜誌《旅》與臺灣形象的建構(1924-1943)〉(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4. 吳米淑,〈臺灣における觀光旅行事業史1920~1970年代〉(愛知:愛知學院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歷史學博士論文,2015年)。
    5. 吳奇浩,〈洋風、和風、臺灣風:多元雜揉的臺灣漢人服裝文化(1624-1945)〉(南投: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
    6. 吳明勇,〈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之研究(1921-1939):以研究事業及其系譜為中心〉(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7. 吳美華,〈日治時期臺灣溫泉建築之研究〉(桃園: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8. 宋南萱,〈臺灣八景從清代到日據時期的轉變〉(桃園: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9. 宋曉雯,〈臺灣の近代公園に關する歷史的研究:臺北市の事例を中心として〉(神戸:神戸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博士論文,2012年)。
    10. 宋曉雯,〈日治時期圓山公園與臺北公園之創建過程及其特徵研究〉(臺北: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11. 局建德,〈日治時期臺中市區公園綠地計畫發展與影響〉(臺中:中興大學園藝學系所碩士論文,2006年)。
    12. 李孟勳,〈曲館與地方社會——北港音樂子弟團的變遷〉(臺北: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文,2016年)。
    13. 李品寬,〈日治時期臺灣近代紀念雕塑人像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14. 沈之皓,〈日本統治時代における臺湾の囲碁の史的考察〉(臺北:臺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年)。
    15. 林秀姿,〈一個都市發展策略的形成:1920年到1940間的嘉義市街〉(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3年)。
    16. 林奎璉,〈歷史性都市林植栽調查與分析——以臺南公園為例〉(臺中:中興大學園藝學系所碩士論文,2006年)。
    17. 林文通,〈日治時期始政三十年紀念展覽會之研究〉(臺北: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18. 林雅慧,〈「修」臺灣「學」日本:日治時期臺灣修學旅行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19. 李承機,〈臺灣近代メディア史研究序説——植民地とメディア〉(東京: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博士論文,2004年)。
    20. 和田奈穗實,〈日治時期臺北地區的賽馬活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年)。
    21. 范燕秋,〈日本帝國發展下殖民地臺灣的人種衛生〉(臺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
    22. 唐伯良,〈日治時期臺灣國立公園的設置與角色賦與〉(臺北: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23. 徐裕健,〈都市空間文化形式之變遷——以日據時期臺北為個案〉(臺北: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24. 高沛秀,〈皇民奉公會的音樂動員運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25. 張啟豐,〈清代臺灣戲曲活動與發展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
    26. 許書惠,〈從《水竹居主人日記》看日治時期常民生活中的演藝活動〉(臺北: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27. 陳羿戎,〈「體位向上」:殖民地臺灣(1937-1945)銃後的身體治理與實踐〉(臺北: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2017年)。
    28. 陳堅銘,〈熟悉的異國之聲——「日本流行歌」在臺灣的傳唱(1928~1945)〉(臺北: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29. 黃裕元,〈日治時期臺灣唱片流行歌之研究——兼論一九三〇年代流行文化與社會〉(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年)。
    30. 陳毓婷,〈日治時期臺灣的納涼會——以《臺灣日日新報》為主之探討(1902-1940)〉(南投: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31. 黃士娟,〈日治時期臺灣宗教政策下之神社建築〉(中壢: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32. 楊境任,〈日治時期臺灣青年團之研究〉(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33. 鳳氣至純平,〈日治時期在臺日人的臺灣歷史像〉(臺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14年)。
    34. 蔡厚男,〈臺灣都市公園的建制歷程(1895-1987)〉(臺北: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
    35. 蔡思薇,〈日本時代臺北新公園研究〉(臺北: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36. 蔡龍保,〈日治中期臺灣國有鐵路之研究(1910~1936)〉(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37. 鄭人豪,〈日治時期臺灣游泳運動史之研究〉(臺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38. 鄭國銘,〈日治時期臺灣社會體育組織及其運作的歷史考察〉(臺北: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
    39. 鄭麗榕,〈近代臺灣動物文化史:以臺北圓山動物園為主的探討〉(臺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
    40. 謝仕淵,〈殖民主義與體育 日治前期(1895-1922)臺灣公學校體操科之研究〉(桃園:中央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41. 謝佩珊,〈近代上海租界的公園(1868-1940)〉(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42. 顏杏如,〈植民地都市臺北における日本人の生活文化——「空間」と「時間」における移植、変容——〉(東京:東京大學大學院總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専攻博士論文,2009年)。
    43. 蘇一志,〈恆春地區觀光遊憩空間之演化——社會作用者與空間生產的關係〉(臺北:臺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44. 蘇文邦,〈清代臺灣賭博與社會〉(臺北: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