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奕儒 |
---|---|
論文名稱: |
中古中國的飲酒與社會秩序 |
指導教授: | 陳登武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86 |
中文關鍵詞: | 酒 、中古中國 、社會秩序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78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每逢祭祀典禮、社交活動以及個人抒發情感的場合上,飲酒都是中國人必然的活動,因為與這些特殊情境的結合,使得飲酒在中國文化之中,超越了滿足口腹之慾的需求,成為一種社會活動。
而由於政治經濟等社會背景的差異,飲酒文化在不同的時代之下,呈現出來的風氣也就有所不同,面臨中國中古時期社會局勢的劇變,飲酒不再被侷限在特定的場合,在活動內涵與所能影響的層面上,都朝向更為廣泛的發展。但相對的,人們因為飲酒而在社會上造成紛亂的情況也就越來越多,中國中古時期有不少史料保存了當時的人們在酒醉後所作出的各種行為之紀錄,在這些事件之中,飲酒除了使個人身陷危機,還是社會秩序混亂的源頭。
面對飲酒對社會秩序的威脅,歷代統治者雖然早已明白並且也因此發布過許多次的禁令,但由於飲酒早已經成為深植入中國人心的一種習慣,而酒的釀造與買賣,更牽涉到眾多階層的人民的利益,因此歷代以來,統治者對酒的掌控始終難以徹底執行,而僅只能成為短暫的權宜之計,對飲酒的控制與約束,最終也只能依靠個人的良心來維持。
一、史料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周)左丘明撰,(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李漁叔註譯,《墨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4。
吳則虞編著,《晏子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2。
(漢)劉向集錄,《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
(漢)劉歆,(晉)葛洪錄,《西京雜記》,景江安傅氏雙鑑樓藏嘉靖壬子刊本。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
(晉)葛洪撰,楊明照校箋,《抱朴子外篇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91。
(晉)干寶撰,汪紹楹校注,《搜神記》,台北:里仁書局,1981。
(北齊)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
(南朝宋)劉義慶撰,鄭晚晴輯注,《幽明錄》,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8。
(南朝宋)劉義慶著,(南朝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唐)房玄齡等,《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唐)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唐)李百藥,《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唐)令狐德棻等,《周書》,北京:中華書局,1971。
(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
(唐)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唐)魏徵、令狐德棻,《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唐)長孫無忌編,劉俊文點校,《唐律疏議》,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欽定四庫全書本。
(唐)李白撰,瞿蛻園、朱金城校注,《李白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唐)杜甫撰,(清)朱鶴齡輯注,韓成武等點校,《杜工部詩集輯注》,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9。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箋校,《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唐)元稹,冀勤點校,《元稹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
(唐)孫思邈撰,李榮景等校釋,《備急千金要方校釋》,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
(五代)王仁裕,曾貽芬點校,《開元天寶遺事》,北京:中華書局,2006。
(後晉)劉昫等,《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宋)歐陽脩、宋祁,《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宋)宋敏求編,《唐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宋)王溥,《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55。
(宋)王欽若等編纂,周勛初等校訂,《冊府元龜》,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61。
(宋)李昉等奉勅編,《太平御覽》,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四部叢刊本。
(宋)李昉等編,《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66。
(宋)王讜撰,周勛初校證,《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
(宋)孫光憲撰,林艾園點校,《北夢瑣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宋)朱肱,《北山酒經》,知不足齋叢書本。
(宋)馬端臨著,上海師範大學古籍硏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硏究所點校,《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2011。
(明)明太袓敕撰,懷效鋒點校,《大明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5。
(清)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清)曹寅奉勅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
(清)薛允升,《唐明律合編》,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隋樹森編著,《古詩十九首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55。
魯迅,《古小說鉤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
北京圖書館金石組編,《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彙編》,鄭州:鄭州古籍出版社,1989。
二、專書
戴炎輝,《唐律各論》,台北:成文書局,1988。
黃清連,《酒與中國文化》,台北:文建會,1991。
王學泰,《華夏飲食文化》,北京:中華書局,1993。
黃正建,《唐代衣食住行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黎虎主編,《漢唐飲食文化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勞政武,《佛教戒律學》,北京:宗教文化,1999。
寧稼雨,《魏晉名士人格精神--《世說新語》的士人精神史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黃源盛纂輯,《晚清民國刑法史料輯注》,台北:元照,2010。
三、專書論文
沈家本,〈酒禁考〉,《歷代刑法考》,北京:中華書局,1985,頁1317-1323。
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原載《而已集》,收入《魯迅全集》第五卷,台北:唐山出版社,1989,頁102-123。
楊寬,〈「鄉飲酒禮」與「饗禮」新探〉,《古史新探》,北京:中華書局,1965,頁280-309。
齊思和,〈西周時代之政治思想〉,《中國史探研》,北京:中華書局,1981,頁67-84。
邢潤川,〈古代釀酒技術與考古發現〉,《中國科技史論》9(1982),頁93-98。
王瑤,〈文人與酒〉,《中古文學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頁156-175。
張光直,〈商代的巫與巫術〉,《中國青銅時代(二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0,頁39-66。
江建俊,〈由劉伶〈酒德頌〉談到魏晉名士的酒德〉,收於成功大學中文系主編,《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第1集,頁599-631。
鄭炳林,〈唐五代敦煌釀酒業研究〉,載於《敦煌吐魯番文獻研究》,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5,頁575-594。
桂齊遜,〈刑事責任能力〉,收入高明士主編,《唐律與國家社會硏究》,台北:五南,1999,頁113-160。
葛兆光,〈在法律史、社會史與思想史之間──以傳統社會中白天和黑夜的時間分配為例〉,收入氏著《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北京:三聯,2005,頁242-265。
四、期刊論文
一良,〈中國古代社會中的酒〉,《食貨半月刊》2:7(台北:1935.09),頁1-10。
凌純聲,〈中國酒之起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刋》29下(台北:1958.11),頁883-1907。
徐高阮,〈山濤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刋》41:1(台北:1969.03),頁87-125。
卓遵宏,〈唐代進士風氣浮薄之成因及影響〉,《淡江學報》15(台北:1977.06),頁175-195。
傅璇琮,〈唐代的進士放榜與宴集〉,《文史》23(北京:1985.04),頁95-109。
黃正建,〈唐代官員宴會的類型及其社會職能〉,《中國史研究》1992年第2期,頁97-103。
拜根興,〈飲食與唐代官場〉,《人文雜誌》1994年第1期,頁93-96。
汪寧生,〈中國酒史雜談〉,《故宮文物月刊》15:3(台北:1997.06),頁54-69。
姚偉鈞,〈鄉飲酒禮探微〉,《中國史研究》1999年第1期,頁12-22。
彭林,〈吾觀於鄉,而知王道之易易:鄉飲酒禮〉,《文史知識》2002年第10期,頁96-106。
游自勇,〈漢唐時期「鄉飲酒」禮制化考論〉,《漢學研究》22:2=45(台北:2004.12),頁245-270。
高明士,〈論隋唐學禮中的鄉飲酒禮〉,《玄奘人文學報》6(新竹:2006.02),頁33-61。
周靜佳,〈從《世說新語》論名士飲酒〉,《六朝學刊》2(台南:2006.08),頁15-42。
劉淑芬,〈戒律與養生之間──唐宋寺院中的丸藥、乳藥和藥酒〉,《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7:3(台北:2006.09),頁357-400。
陳登武,〈從內律到王法:唐代僧人的法律規範〉,《政大法學評論》111(台北:2009.10),頁1-79。
閔冬芳,〈唐律「夜無故入人家」條源流考〉,《法學研究》2010年第6期,頁183-189。
陳宥伶,〈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癖好〉,《有鳳初鳴年刊》6 (台北:2010.10),頁421-439。
張群,〈「夜無故入人家」──不應忽略的那一面〉,《法制史研究》19(台北:2011.6),頁247-263。
王妙純,〈從《世說新語》看名士飲酒之風貌〉,《屏東教育大學學報(人文社會類)》37(屏東:2011.09),頁97-117。
五、學位論文
趙國光,〈唐代官場文化與飲酒生活〉,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曾佩芬,〈鄉飲酒禮的源流及其社會功能〉,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2000。
林士鈞,〈《儀禮》酒儀探賾〉,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2004。
詹惠玲,〈魏晉時期文人之社群活動-以《世說新語》為主〉,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2005。
沈洪以,〈酒肆旗亭待君來—唐代詩、史與筆記小說中所見酒肆文化〉,中興大學歷史學系所碩士,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