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憶頻 Yang, Yi-Ping |
---|---|
論文名稱: |
形象與真相──唐中宗朝史事探析 Between Image and Truth:A Research of historical facts during the ZhongZong Reign of Tang Dynasty |
指導教授: |
陳登武
Chen, Den-W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14 |
中文關鍵詞: | 唐代 、中宗 、韋后 、唐隆政變 、形象建構 、歷史書寫 |
英文關鍵詞: | Tang Dynasty, ZhongZong, Empress Wei, Tanglong coup, image construction, historical writing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987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00 下載:4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唐中宗李顯(另名李哲)一生遭遇三次政變,兩度即皇帝位,其經歷於歷代帝王中甚為少見。以往史家對他的認識,主要來自兩《唐書》和《資治通鑑》,然此三部官修史書,一方面因睿宗朝與玄宗朝修訂之《中宗實錄》的刻意引導,另一方面基於鑑史或以古諷今的需要,傾向從中尋求可資借鑑的事物,遂使中宗朝史事自然被納入女子干政的脈絡,其本人則成為一位雖擁有帝王之名,掌管一切權力,卻在史書中遭強力弱化,被後世認定昏愚、懦弱,僅為談論武、韋之禍與睿宗父子政變救國時的背景人物,喪失了主體性。
拙文以「形象」與「真相」為書寫主軸,分別探討從唐代至清代,中宗朝評價的形成過程與影響因素,即「形象」的建構;以及過去較少人注意到的,中宗執政時期的具體作為,如各種人事安排、政治宣傳措施和對宗室、官員、百姓與非漢民族等不同群體的政策,即「真相」的釐清與重建,望能充分揭示歷史書寫中虛構的「形象」與可能存在的「真相」間擁有的落差。
經由重新檢視如同中宗一般,在政爭過程中失敗的一方,其最初的想法
、行動與影響,當有助於勾勒出史事的完整面貌,使後人體認到歷史詮釋與個人處遇、權力爭奪間的複雜關係,進而明瞭歷史書寫的時代性及其侷限。
一、古籍史料(按經史子集排列)
1.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盧光明、李申整理,《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2.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趙伯雄整理,《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3.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彭林整理,《儀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4.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龔抗雲整理,《禮記正義》,京:北京大學
出版社,2000年。
5. (漢)公羊壽撰,(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浦衛忠整理,《春秋公羊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6. (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鄧洪波整理,《孝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
出版社,2000年。
7.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朱漢民整理,《論語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8. (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9. (漢)司馬遷撰,《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10. (漢)班固撰,《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11. (南朝宋)范曄撰,《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12. (北齊)魏收撰,《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13.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14. (唐)魏徵等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15. (五代)劉昫編,《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16. (宋)宋祁、歐陽修編,《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17. (元)脫脫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18.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19. (明)顧秉謙等修,《明神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年。
20.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整理,《康熙起居注》,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21. (宋)司馬光撰,(元)胡三省註,《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
22. (宋)李燾撰,《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23. (宋)朱熹撰,(清)愛新覺羅‧玄燁批,《御批資治通鑑綱目》,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9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
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6年。
24. (明)丘濬撰,《世史正綱》,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6冊,臺南:莊嚴文化出版公司據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明嘉靖四十二年孫應鰲刻本影印,1996年。
25. (明)王禕撰,《大事記續編》,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3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6年。
26. (明)李東陽纂,《御製歷代通鑑纂要》,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第4輯第12冊,北京:北京出版社據清光緖二十三年廣雅書局刻本
影印,2000年。
27. (明)李純卿草創,謝遷補遺,王守仁覆詳,王世貞會纂,李槃增修,《新刻世史類編》,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第54冊,
北京:北京出版社據明萬曆三十四年書林余彰德刻本印,2002年。
28. (清)傅恒等撰,(清)愛新覺羅‧弘曆批,《御批歷代通鑑輯覽》,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3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6年。
29. (宋)袁樞撰,《通鑑紀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
30. (宋)朱熹撰,嚴文儒、顧宏義點校,《資治通鑑綱目》,收入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0冊。
31. 黃懷信等撰,《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32. (清)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33. (宋)宋敏求編,《唐大詔令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年。
34. (元)辛文房撰,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35. (清)黃宗羲撰,(清)全祖望補修,陳金生、梁運華點校,《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36. (清)徐松撰,趙守儼點校,《登科記考》,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37. (漢)崔寔著,石聲漢校注,《四民月令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38. (南朝梁)宗懍著,王毓榮校注,《荊楚歲時記》,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39. (宋)宋敏求撰,《長安志》,收入《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第1冊。
40. (明)何喬遠編,《閩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
41. (清)楊廷烈纂,《房縣志》,臺北:成文書局據清同治4年刊本影印,1976年。
42. (唐)玄奘、辯機撰,季羨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
43. (清)顧祖禹撰,賀次君、施和金點校,《讀史方輿紀要》,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44. (唐)李林甫撰,陳仲夫點校,《大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45. (唐)杜佑撰,王文錦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46. (宋)王溥編,《唐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47. (宋)王溥撰,《五代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48. (唐)長孫無忌撰,劉俊文箋解,《唐律疏議箋解》,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49. (宋)陳振孫撰,徐小蠻、顧美華點校,《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50.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51. 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整理,《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稿本)》,濟南:齊魯書社,1996年。
52. (唐)劉知幾著,(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53. (宋)范祖禹撰,《唐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上海圖書館藏南宋孝宗浙江刻本影印,1984年。
54. (宋)孫甫撰,《唐史論斷》,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8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6年。
55. (宋)胡寅撰,劉依平點校,《讀史管見》,長沙:岳麓書社,2011年。
56. (宋)南宮靖一,《小學史斷》,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80冊,臺南:莊嚴文化出版公司據中央黨校圖書館藏明弘治十六
年刻本影印,1996年。
57. (元)胡一桂撰,《十七史纂古今通要》,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8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
印,1986年。
58. (元)陳櫟撰,《歷代通略》,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8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6年。
59. (明)朱權撰,《通鑑博論》,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81冊,臺南:莊嚴文化出版公司據上海圖書館藏明萬曆十四年內府刻
本影印,1996年。
60. (明)戴璟撰,《漢唐通鑑品藻》,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82冊,臺南:莊嚴文化出版公司據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藏明嘉
靖十七年西安府刻本影印,1996年。
61. (明)郭大有撰,《評史心見》,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88冊,臺南:莊嚴文化出版公司據陜西省圖書館藏明萬曆十二年
周對峰刻本影印,1996年。
62. (明)鄒泉撰,《尚論編》,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82冊,臺
南:莊嚴文化出版公司據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影印
,1996年。
63. (明)鄭賢編,《古今人物論》,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第27冊,北京:北京出版社據明萬曆三十六年余彰德刻本影印,2000年。
64. (明)于慎行撰,(清)黃恩彤參訂,李念孔、郭香圃、劉淑賢、張茂華點校,《讀史漫錄》,濟南:齊魯書社,1996年。
65. (明)李贄撰,《藏書》,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66. (明)李贄撰,《史綱評要》,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67. (明)熊尚文撰,《蘭曹讀史日記》,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86冊,臺南:莊嚴文化出版公司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四十三年刻本影印,1996年。
68. (明)張溥撰,《歷代史論》,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89冊,臺南:莊嚴文化出版公司據杭州大學圖書館藏明崇禎刻本影印
,1996年。
69. (清)王夫之撰,舒士彥點校,《讀通鑑論》,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70. (清)金維寧撰,《垂世芳型》,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91冊,臺南:莊嚴文化出版公司據蘇州市圖書館藏清康熙賀劾堂
刻本影印,1996年。
71. (清)秦鏡撰,《通鑑感應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91冊,臺南:莊嚴文化出版公司據遼寧省圖書館藏清康熙五十四年
張聖佐刻本影印,1996年。
72. (清)朱直撰,《史論初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91冊,臺南:莊嚴文化出版公司據湖北省圖書館藏清康熙刻本影印
,1996年。
73. (清)王鳴盛撰,黃曙輝點校,《十七史商榷》,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
74. (清)錢大昕撰,方詩銘、周殿傑點校,《廿二史考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75. (清)趙翼撰,《陔餘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76. (清)趙翼撰,杜維運考證,《廿二史劄記》,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
77. (清)周池撰,《唐鑑偶評》,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92冊,臺南:莊嚴文化出版公司據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清嘉慶二十
三年光霽堂刻本影印,1997年。
78. (清)彭孫貽撰,《茗香堂史論》,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45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上海辭書出版社圖書館藏清光緒
十年巴陵方氏刻碧琳琅館叢書本影印,2002年。
79. (清)楊以貞撰,《志遠齋史話》,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4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上海辭書出版社圖書館藏清光緒二十年始豐張氏刻暢園叢書本影印,2002年。
80. (清)陳紹箕撰,(清)皮錫瑞評,《鑑古齋日記》,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第10輯第7冊,北京:北京出版社據清光緖二十八年刻
本影印,2000年。
81. (漢)陸賈撰,王利器校注,《新語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82. (漢)馬融撰,《忠經》,收入(明)解縉等撰,《永樂大典》(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1冊。
83. (唐)李世民撰,《帝範》,收入《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第31冊,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據清江寧翻印武英殿聚珍八種本影印,1978年。
84.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85. (隋)巢元方撰,南京中醫學院校釋,《諸病源候論校釋》,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0年。
86. (宋)錢易撰,黃壽成點校,《南部新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87. (宋)蔡絛撰,馮惠民、沈錫麟點校,《鐵圍山叢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88. (宋)洪邁撰,孔凡禮點校,《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89. (清)李慈銘著,由雲龍輯,《越縵堂讀書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
90. (宋)李昉等奉敕纂,《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6年。
91. (宋)王欽若等撰,周勛初等校訂,《冊府元龜》,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年。
92. (宋)高承撰,(明)李果訂,金圓、許沛藻點校,《事物紀原》,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93. (唐)武平一撰,陶敏輯校,《景龍文館記》,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94. (唐)封演撰,趙貞信校注,《封氏聞見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95. (唐)張鷟撰,趙守儼點校,《朝野僉載》,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96. (唐)劉餗撰,程毅中點校,《隋唐嘉話》,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97. (唐)劉肅撰,許德楠、李鼎霞點校,《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98. (五代)王定保撰,《唐摭言》,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99. (五代)王仁裕撰,曾貽芬點校,《開元天寶遺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100. (唐)載孚撰,方思銘輯校,《廣異記》,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101. (唐)李冗撰,張永欽、侯志明點校,《獨異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102.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103. (南朝宋)徐氏撰,《三天內解經》,收入(明)張宇初、(明)張宇清主編,(明)邵以正校補,《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第48冊。
104. (唐)道宣撰,《續高僧傳》,收入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第50冊,第2060號。
105. (唐)道宣撰,《集神州三寶感通錄》,收入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第52冊,第2106號。
106. (唐)慧立撰,(唐)彥悰箋,孫毓棠、謝方點校,《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107. (唐)法藏撰,方立天校釋,《華嚴金師子章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108. (唐)智昇撰,《開元釋教錄》,收入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脩大藏經》(臺
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第55冊,第2154號。
109. (宋)贊寧撰,《大宋僧史略》,收入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第54冊,第2126號。
110. (宋)贊寧撰,范祥雍點校,《宋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111. (宋)志磐撰,《佛祖統紀》,收入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第49冊,第2035號。
112. (唐)韓愈著,(清)馬其昶校注,馬茂元整理,《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13. (宋)石介撰,陳植鍔點校,《徂徠石先生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114. (宋)范祖禹撰,《范太史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0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6年。
115. (宋)歐陽修撰,《歐陽文忠公集》,收入《四部叢刊》,第4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上海涵芬樓元刊本影印,1979年。
116. (宋)孫覿撰,《鴻慶居士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3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6年。
117. (宋)胡寅撰,容肇祖點校,《崇正辨 斐然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118. (宋)劉克莊撰,《後村先生大全集》,收入《四部叢刊》,第6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上海涵芬樓景印舊鈔本影印,1979年。
119. (清)錢大昕撰,陳文和點校,《潛研堂文集》,收入陳文和主編,《嘉定錢大昕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9冊。
120. (宋)李昉等撰,《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66年。
121.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122.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123.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124. (南朝梁)劉勰撰,王利器校箋,《文心雕龍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25. (宋)計有功撰,王仲鏞箋,《唐詩紀事校箋》,成都:巴蜀書社,1989年。
126. (明)胡震亨,《唐音癸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27. (清)金聖歎,《聖歎選批唐才子詩》,臺北:正中書局,1966年。
二、近人著作
(一) 專書
1. 王永平,《道教與唐代社會》,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2. 王吉林,《唐代宰相與政治》,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3. 王建,《中國古代避諱史》,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
4. 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臺北:東大圖書出版公司,1995年。
5. 王德權,《為士之道──中唐士人的自省風氣》,臺北:國立政治大學,2012年。
6. 任育才,《吐蕃與唐朝關係之研究》,臺中:自立出版社,1971年。
7. 史甄陶,《家學、經學和朱子學──以元代徽州學者胡一桂、胡炳文和陳櫟為中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
8. (英)杜希德(Denis Twitchett)著,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西方漢學研究課題組譯,《劍橋中國隋唐史》,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9. (英)杜希德(Denis Twitchett)著,黃寶華譯,《唐代官修史籍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10. 周紹良主編,《唐代墓誌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1. 周紹良、趙超主編,《唐代墓誌彙編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2. 吳鋼主編,《全唐文補遺》,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
13. 吳鋼主編,《全唐文補遺──千唐誌齋新藏專輯》,西安:三秦出版社,
2006年。
14. 吳懷祺,《宋代史學思想史》,合肥:黃山書社,1992年。
15. 吳懷祺,《中國史學思想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
16. 何炳棣,《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3年。
17. 李山,《詩經的文化精神》,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18. 李松濤,《唐前期政治文化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
19. 李福長,《唐代學士與文人政治》,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
20. 李樹桐,《唐史考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21. 李鴻賓,《唐朝朔方軍研究──兼論唐廷與西北諸族的關係及其演變》,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22. 岑仲勉,《隋唐史》,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23. 宋鼎宗,《春秋胡氏學》,臺北:萬卷樓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
24. 肖群忠,《中國孝文化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
25. 孟憲實,《唐高宗的真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8年。
26. 林冠群,《唐代吐蕃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1年。
27. 姚平,《唐代婦女的生命歷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28. 孫繼民,《唐代行軍制度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29. 耿世民,《古代突厥文碑銘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5年。
30.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9年。
31.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2年。
32. 康樂,《唐代前期的邊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79年。
33. 黃永年,《唐史史料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
34. 陳垣,《二十史朔閏表》,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
35. 陳俊強,《魏晉南朝恩赦制度的探討》,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36. 陳俊強,《皇恩浩蕩──皇帝統治的另一面》,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
37. 陳冠明,《蘇味道李嶠年譜》,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
38.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
39.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考》,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
40. 陳登武,《從人間世到幽冥界──唐代的法制、社會與國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
41. (日)渡邊信一郎著,徐冲譯,《中國古代的王權與天下秩序》,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42. 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
43. 雷家驥,《隋唐中央權力結構》,臺北:東大圖書出版公司,1995年。
44. 楊翼驤主編,《增訂中國史學史資料編年》,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45. 楊艷秋,《明代史學探研》,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46. 寧欣,《唐代選官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47. 廖瑞銘,《明代野史的發展與特色》,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公司,2009年。
48. 鄭雅如,《情感與制度:魏晉時代的母子關係》,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1年。
49. 鄭雅如,《親恩難報:唐代士人的孝道實踐及其體制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50. 賴瑞和,《唐代基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5年。
51. 錢茂偉,《明代史學的歷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52. 錢穆,《現代中國學術論衡》,臺北:東大圖書出版公司,2008年。
53. 薛忠正,《突厥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54. 謝元魯,《唐代中央政權決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55. 謝保成,《隋唐五代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56. 謝貴安,《中國史學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年。
57. 瞿林東,《中國史學史綱》,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
58.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地圖出版社,1996年。
59. 二十五史刊行委員會編,《二十五史補編》,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
(二)期刊論文
1. 丁煌,〈唐高祖太宗對符瑞的運用及其對道教的態度〉,《成大歷史學報》,第2期,1975年,頁277-296。
2. (日)仁井田陞著,鄭奉日譯,〈唐代的封爵及食封制〉,收入霍存福主編,《法律文化論叢》(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年),第2輯,
頁185-219。
3. 牛致功,〈唐代的學士〉,《社會科學戰線》,1987年第1期,頁162-167。
4. 甘懷真,〈秦漢的「天下」政體──以郊祀禮為中心〉,《新史學》,第16卷第4期,2002年,頁13-56。
5. 甘懷真,〈西漢郊祀禮的成立〉,收入氏著《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3年),頁33-77。
6. 甘懷真,〈「制禮」觀念的探析〉,收入氏著《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3年),頁79-115。
7. 甘懷真,〈中國中古時期「國家」的型態〉,收入氏著《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3年),頁199-248。
8. 王殊寧,〈唐景龍年間修文館學士考略〉,《社會科學論壇》,2006年第7期,頁153-155。
9. 王偉,〈韋嗣立東山別業宴飲與中宗朝局之關聯性〉,《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2期(總157期),2012年,頁132-137。
10. 王德毅,〈宋史學家的唐史學〉,《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50期,1999年,頁307-328。
11. 王靜、沈睿文,〈唐章懷太子的兩京宅邸〉,收入榮新江主編,《唐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17卷,頁271-286。
12. 仇鹿鳴,〈碑傳與史傳:上官婉兒的生平與形象〉,《學術研究》,2014年第5期,頁157-168。
13. (新)古正美,〈武則天的《華嚴經》佛王傳統與佛王形象〉,收入氏著《從天王傳統到佛王傳統──中國中世佛教治國意識形態研究》(臺北:城邦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頁224-274。
14. (新)古正美,〈龍門擂鼓台三洞的開鑿性質與定年──唐中宗的佛王政治活動及信仰〉,收入龍門石窟研究所編,《龍門石窟一千五百年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頁166-182。
15. 安家琪,〈唐代「風疾」考論〉,收入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西安:三秦出版社,2014年),第19輯,頁275-301。
16. 李金水,〈論唐中宗、睿宗時期佛道政策的嬗變〉,《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3期,頁112-121。
17. 李明、耿慶剛,〈《唐昭容上官氏墓誌》箋釋〉,《考古與文物》,2013年第6期,頁86-91。
18. 李遠濤,〈《讀史管見》與胡寅的歷史評論〉,《史學史研究》,1994年第1期,頁35-42。
19. 李廣健,〈《漢書》顏注與貞觀朝儲位之爭〉,《新史學》,第8卷第1期,1997年,頁1-41。
20. 李樹桐,〈唐代帝位繼承之研究〉,《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1972年第4
期,頁1-61。後收入氏著《唐史研究》(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9
年),頁1-61。
21. 李樹桐,〈唐代之軍事與馬〉,收入氏著《唐代研究》(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9年),頁231-276。
22. 余英時,〈「君尊臣卑」下的君權與相權──「反智論與中國政治傳統餘論」〉,收入氏著《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6年),頁47-75。
23. 杜芳琴,〈中國歷代女主與女主政治略論〉,收入鮑家麟主編,《中國婦女史論集續集》(新北:稻鄉出版社,1995年),頁35-60。
24. 吳元嘉,〈應制詩之審美特徵──以張九齡應制詩為觀察對象〉,《大同大學通識教育年報》,第3期,2007年,頁1-18。
25. 吳麗娛,〈唐喪葬令復原研究〉,收入天一閣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天聖令整理課題組校證,《天一閣藏明抄本天聖令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頁675-717。
26. 何冠彪,〈清初君主與《資治通鑑》及《資治通鑑綱目》〉,《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7期,1998年,頁103-132。
27. 何冠彪,〈清代前期君主對官私史學的影響〉,《漢學研究》,第16卷第1期,1998年,頁155-184。
28. 何冠彪,〈清高宗《御批歷代通鑑輯覽》編纂考釋〉,《嶺南學報》,新第2期,2000年,頁131-167。
29. 宋德熹,〈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及《唐代政治史述論稿》版本小考〉,《書目季刊》,第24卷第1期,1990年,頁75-80。
30. 孟彥弘,〈唐前期的兵制與邊防〉,收入榮新江主編,《唐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1卷,頁245-276。
31. 呂博,〈明堂建設與武周皇帝像──從「聖母神皇」到「轉輪王」〉,《世界宗教研究》,2015年第1期,頁42-58。
32. (日)金子修一,〈關於魏晉到隋唐的郊祀、宗廟制度〉,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六朝隋唐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頁337-386。
33. (日)金子修一,〈唐代皇帝祭祀的特質──透過皇帝的郊廟親祭來探討〉,收入張國剛主編,《中國社會歷史評論》(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第3卷,頁462-473。
34. (日)金子修一,〈皇帝祭祀的展開〉,收入(日)溝口雄三、(日)小島毅編,孫歌等譯,《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頁410-440。
35. (日)肥田路美,〈唐代皇帝肖像雕刻的意義與制作意圖的一個側面〉,《中國史研究》,第35輯,2005年,頁175-195。
36. 胡如雷,〈論唐代農產品與手工業品的比價及其變動〉,收入氏著《隋唐五代社會經濟史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頁148-157。
37. 段塔麗,〈從夫妻合葬習俗看唐代喪葬禮俗文化中的性別等級差異〉,《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3期,2005年,頁95-101。
38. 翁俊雄,〈唐代職分田制度研究〉,收入氏著,《唐代人口與區域經濟》(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5年),頁375-404。
39. 唐長孺,〈史籍與道經中所見的李弘〉,收入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頁213-222。
40. 唐華全,〈略論唐中宗時期的政治風雲〉,《河北學刊》,1993年第2期,頁78-83。
41. 唐華全,〈試論唐中宗時期的諸武勢力〉,《中國史研究》,1996年第3期,頁99-109。
42. 唐雯,〈唐國史中的史實遮蔽與形象建構——以玄宗先天二年政變書寫為中心〉,《中國社會科學》,2012年第3期,頁182-204。
43. 唐雯,〈新出葛福順墓誌疏證──兼論景雲、先天年間的禁軍爭奪〉,《中華文史論叢》,2014年第4期,頁99-139。
44. 耿慧玲,〈從神龍宮女墓誌看其在政變中之作用〉,《唐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3卷,頁231-258。
45. 孫英剛,〈唐前期宮廷革命研究〉,收入榮新江主編,《唐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7卷,頁263-287。
46. 孫英剛,〈隋唐長安的王府與王宅〉,收入榮新江主編,《唐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9卷,頁185-214。
47. 孫英剛,〈長安與荊州之間:唐中宗與佛教〉,收入榮新江主編,《唐代宗教信仰與社會》(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頁125-150。
48. 孫英剛,〈唐前期王府僚佐與地方府州關係考論──以墓誌資料為中心〉,《早期中國史研究》,第4卷第2期,2012年,頁69-115。
49. 孫國棟,〈唐貞觀永徽間黨爭試釋〉,收入氏著《唐宋史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頁55-73。
50. 孫國棟,〈唐代三省制之發展研究〉,收入氏著《唐宋史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頁151-245。
51. 章群,〈論唐開元前的政治集團〉,《新亞學報》,第1卷第2期,1956年,頁281-304。另收入中國唐代學會編,《唐代研究論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2年),第1輯,頁745-771。
52. 康樂,〈轉輪王觀念與中國中古的佛教政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7本第1分,1996年,頁109-143。
53. 黃永年,〈論李武政權〉,《人文雜誌》,1982年第1期,頁99-112。後收入氏著《唐代史事考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年),頁93-117。
54. 黃正建,〈唐代陵戶再探〉,《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3卷第5期,2014年,頁101-105。
55. 黃約瑟,〈鄭愔政治生涯述論〉,收入榮新江主編,《唐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1卷,頁277-322。
56. 黃約瑟,〈試論垂拱四年李唐宗室反武之役〉,收入劉健明主編,《黃約瑟隋唐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頁45-60。
57. 陳明銶著,張榮芳譯,〈資治通鑑的史學(上、下)〉,《食貨月刊》,第12卷,第4、5、6期,1982年,頁164-178;207-215。
58. 陳弱水,〈初唐政治中的女性意識〉,收入鄧小南主編,《唐宋女性與社會(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頁659-694。後有修訂版,收入氏著《唐代的婦女文化與家庭生活》(臺北:允晨文化出
版公司,2007年),頁199-241。
59. 陳寅恪,〈記唐代之李武韋楊婚姻集團〉,《歷史研究》,1954年第1期,頁33-51;後收入氏著《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頁266-295。
60. 陳麗萍,〈唐睿宗豆盧貴妃史事考證〉,收入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陝西:三秦出版社,2011年),第13輯,頁318-329。
61. 游自勇,〈墨詔、墨敕與唐五代的政務運行〉,《歷史研究》,2005年第5期,頁32-46。
62. 張元,〈馬端臨對胡寅史論的看法〉,收入國立編譯館主編,《宋史研究集》(臺北:國立編譯館,1992年),第22輯,頁329-359。
63. 張維屏,〈從《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史評類〉對於所錄明代著作的評述分析明人的史評論著〉,《政大史粹》,第4期,2002年,頁89-107。
64. 寇養厚,〈武則天與唐中宗的三教並存與佛先道後政策〉,《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3期,1999年,頁19-26。
65. 崔蘭海,〈張鷟史事考辨〉,《蘇州科技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1期,2013年,頁75-81。
66. 傅升岐,〈唐中宗與法門寺〉,《文博》,1996年第6期,頁102-106。
67. 葛兆光,〈從《通鑑》到《綱目》──宋代通鑑學之一脈〉,《揚州師院學報》,1992年第3期,頁154-171。
68. 楊富學,〈敦煌本《歷代法寶記‧弘忍傳》考論〉,《臺大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6期,2001年,頁139-148。
69. 齊思和,〈西周時代之政治思想〉,收入氏著《中國史探研》(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頁67-84。
70. 榮新江,〈碑志與隋唐長安研究〉,收入氏著《隋唐長安:性別、記憶及其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頁142-153。
71. 蒙曼,〈公主婚姻與武周政局〉,《中國典籍與文化》,2002年第4期,頁92-98。
72. 蒙曼,〈唐代長安的公主宅第〉,收入榮新江主編,《唐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9卷,頁215-234。
73. 閻文斗,〈千古懸案──永泰公主死之謎〉,收入拜根興、樊英峰著,《永泰公主與永泰公主墓》(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頁304-306。
74. 閻守誠,〈唐代官吏的俸料錢〉,《晉陽學刊》,1982年第2期,頁23-30。
75. 鄭雅如,〈重探上官婉兒的死亡、平反與當代評價〉,《早期中國史研究》,第4卷第1期,2012年,頁111-145。
76. 鄭雅如,〈唐代前期預政女性身分的官僚化:從上官婉兒墓誌談起〉,《中國史學》,第24卷,2014年,頁87-102。
77. 劉安志,〈敦煌所出張君義文書與唐中宗景龍年間西域政局之變化〉,收
入武漢大學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編,《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
(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21輯,頁269-295。
78. 劉思怡,〈唐朝宗室入仕情況研究〉,收入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16輯,頁174-183。
79. 劉海峰,〈論唐代官員俸料錢的變動〉,《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5年第2期,頁18-29。
80. 劉真倫,〈張鷟事迹繫年考〉,《重慶師範學院學報》,1987年第4期,頁83-88、頁42。
81. 劉健明,〈論北門學士〉,收入中國唐史學會編,《中國唐史學會論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頁205-218。
82. 劉淑芬,〈玄奘的最後十年(655-664)──兼論總章二年(669)改葬事〉,《中華文史論叢》,2009年第3期,頁1-98。
83. 劉詠聰,〈先秦時期之「女禍」觀〉,收入氏著《德‧才‧色、權──論中國古代女性》(臺北:麥田出版公司,1998年),頁15-42。
84. 劉靜貞,〈社會文化理念的政治運作──宋代母/后的政治權力與位置試探〉,收入鄧小南、程民生、苗書梅主編,《宋史研究論文集(2012)》(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4年),頁10-18。
85. 鍾世芳,〈以現代醫學角度重新定位中醫中風病之辨證論治〉,《中西結合神經醫學雜誌》,第7卷第1期,2012年,頁65-74。
86. 譚其驤,〈唐北陲二都護府建置沿革與治所遷移〉,收入氏著《長水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頁263-277。
87. 羅永生,〈從「玄武門之變」看貞觀政權的形成〉,收入氏著《隋唐政權與政制史論》(臺北:秀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頁27-61。
88. 羅彤華,〈唐代州縣公廨本錢數之分析──兼論前期外官俸錢之分配〉,《新史學》,第10卷第1期,1999年,頁49-90。
89. (日)礪波護,〈唐代的縣尉〉,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六朝隋唐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頁558
-584。
(三)學位論文(按發表順序排列)
1. 吳秋慧,〈唐代宴飲詩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
2. 賴亮郡,〈六朝隋唐的東宮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3. 魏嚴堅,〈唐代長安寺院之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4. 龍小松,〈初唐宮廷政治鬥爭與文學──以五王政變為研究中心〉,桂林:廣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論文,2005年。
5. 何儒育,〈《春秋繁露》君王觀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6. 趙英華,〈唐前期東宮官研究(公元618-713年)〉,北京: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博士論文,2008年。
7. 陸巖軍,〈張溥研究〉,上海: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論文,2008年。
8. 盧奕璇,〈司馬光《資治通鑑》之「春秋」書法研究──以中晚唐為例〉,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9. 王元元,〈《朝野僉載》的史料價值研究〉,上海:復旦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碩士論文,2009年。
10. 陳思,〈試論唐朝從中宗到睿宗時期的政局演變〉,廈門:廈門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碩士論文,2009年。
11. 褚文哲,〈唐宋文史作家對唐中宗公共形象的塑造(720?-1110)〉,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12. 保宏彪,〈唐高祖至高宗時期益州行政機構研究──以行臺和都督府為中心〉,西安: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碩士論文,2010年。
13. 張永慶,〈唐代博戲文化探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14. 于曉雯,〈信息傳遞與帝國統治:唐代朝集使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15. 徐雅蘭,〈歷史記憶與歷史書寫──唐宋士人筆下的太平公主〉,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16. 周鼎,〈唐代宗室的政治生態及變遷──以仕進與封爵為中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碩士論文,2012年。
17. 聶順新,〈唐代佛教官寺制度研究〉,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地理學專業博士論文,2012年。
18. 馬莉雅,〈唐代荊州政治經濟地位變遷探析〉,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專門史碩士論文,2012年。
19. 宮啟崴,〈唐代門蔭制度與門蔭入仕者研究:以唐高祖至唐玄宗時期墓誌中的衛官、齋郎、挽郎與兩館生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20. 陳雅君,〈唐睿宗歷史形象的虛實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