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宜芳 Wu, I-Fang |
---|---|
論文名稱: |
中投區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生覺知學校行政作為與學習適應之研究 The research in learning adjustment and attitude to school administration of students with exam-free admission into senior high schools in Taichung-Nantou Area |
指導教授: |
魯先華
Lu, Shen-Hwa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44 |
中文關鍵詞: | 後中免試入學方案 、學習適應 、學校行政作為 |
英文關鍵詞: | Exam-free Admission of Upper Secondary Schools and Junior Colleges, Learning Adjustment, School Administr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96 下載:1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中投區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生學習適應之現況,與免試入學生覺知學校行政作為之情形,並分析中投區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生的學習適應情形,和其覺知學校行政作為是否有關聯。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研究對象為臺中市、南投縣、及其他部分縣市之鄉鎮共同就學區範圍的公立(包含國立、市立)及私立高中的免試入學生,抽取樣本人數為819人,有效問卷為698份。研究調查所得之資料以SPSS 22.0 for Windows 統計套裝軟體程式進行次數分配與百分比統計、平均數與標準差、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等統計處理。
歸納本研究結果,獲致以下結論:
一、中投區高中免試生整體和各層面學習適應之情形良好,尤其是學習環境層面的學習適應情形。
二、中投區高中免試生覺知學校行政作為良好。
三、中投區高中免試生越能覺知良好的學校行政作為,學習適應情形亦越良好。
四、中投區高中免試生越能覺知校長教學領導,師生關係越良好;越能覺知學校提供各科學習方法或學習相關策略,及越能覺知教師引導個人學習動機,釐清學習困難,設定與完成學習目標,其同儕關係越良好。
五、中投區高中免試生較不能擬定及遵守讀書計畫,也較忽略預習。其主要的焦慮與心理衝突是:學不懂的課業內容累積、課業成績不如人,以及課程內容不符興趣與能力的挫折感。
六、高一、高學業成績、一般地區、第一層級的中投區高中免試生,學習方法和整體學習適應較良好。
七、女生、高三、通學距離近、高學業成績、公立學校、第一層級的中投區高中免試生較少心理衝突。
八、男生、高一、私立學校、第一次免試入學的中投區高中免試生,覺知學校環境設備與資源的情形較良好。
九、中投區高一免試生的學習適應和學習方法較高二免試生良好;通學距離近者較少心理衝突;中、高學業成績者的學習態度、家庭物質和心理環境較良好。
十、中投區高中部分免試生未能明顯感受學校課程特色,也覺知到較多教室周遭干擾學習的噪音。
依據本研究所獲結論,提出結論與具體建議,俾供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學校行政人員、未來研究之參考。
The study aimed to know the situation of learning adjustment and attitude to school administration of students with exam-free admission into senior high schools in Taichung-Nantou Area, an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condition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wit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Participants in this study consist of exam-free admissiv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chung, Nantou and the joint school enrolled areas. Questionnaires were given to 819 students and 698 of which were valid. The data was dealt with SPSS 22.0 for Windows and presented by percentage statistics, standard deviation statistics, mean statistics, t-test,one way ANOVA and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s the fallowing:
1.The learning adjustment of students with exam-free admission into senior high schools in Taichung-Nantou Area is well, particularlly in learning environment.
2.The attitude to school administration of students with exam-free admission into senior high schools in Taichung-Nantou Area is well.
3. The student with better learning adjustment tend to have better attitude to school administration.
4. The students with better attitude to Principals'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tend to have better teachers-students relationship. The students with better attitude to learning counselling tend to have better peer relationship.
5. Students with exam-free admission into senior high schools in Taichung-Nantou Area comparatively do not comply with the learning plan, also do not prepare for lessons before class. The more significant learning problems are the academic content, competition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their uninterestingness in curriculum.
6. Freshman, high academic performance, general zone, and the first school level students tend to have better learning skills.
7. Female, senior, live near the school, high academic performance, public school, and the first school level students tend to have less inner conflict.
8. Male, freshman, private school, and the first exam-free enrollment students tend to have better attitude to school environment and facilities.
9. Sophomore are not as well as freshman in learning adjustment and skills. Students live near the school have less inner conflict. Students who have lower academic performance tend to have poor learning attitude and family environment.
10. Students with exam-free admission into senior high schools in Taichung-Nantou Area tend to have more awareness of the surrouding noise, and ignore the feature of school curriculum.
The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are proposed as the reference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authorities, school administrators and the future researchers.
中文部分
大道國中輔導室(2000)。99學年度國中基測高中職最低錄取分數參考表。2015年1月10日,取自http://163.17.55.3/~yff/wygg/ssPR_99.htm
王以仁(1982)。臺灣省國民小學所在地區、規模大小與教育素質有關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如哲(1999)。教育行政。高雄市:麗文文化。
王姿文(2003)。國小資源班回歸學生在普通班的學習適應研究-以臺中縣一所國小為例。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王冠程(2011)。補習班教師教學型態、學生學習態度對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振宇(1999)。國中學生學習適應統整模式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雅蘭(2003)。高中多元入學方案意見調查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方曉青(2012)。擴大高中職及五專免試入學實施方案評估之研究—以新竹縣市為例。中華行政學報,11,85-122。
天下雜誌(2014)。專訪建中校長陳偉泓:我們失去太多,得到太少。551,92-94。
中投區101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委員會(2012)。中投區101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簡章。
中投區102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委員會(2013)。中投區102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簡章。
中投區103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委員會(2014)。中投區103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簡章。
甘夢龍(1993)。國小學生困擾何其多?國小學生行為困擾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教之友,44(3),15-26。
台大公共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2012)。十二年國教教育決策程序論壇會議記錄(Ⅰ)。
朱經明(1981)。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友伴關係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朱敬先(1986)。學習心理學。臺北市:千華。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總諮議報告書。取自
http://www.cles.mlc.edu.tw/~cerntcu/099-curriculum/Compulsory%20education/Education_Reform_1996.pdf
行政院主計處(2009)。98年青少年狀況調查統計結果綜合分析。
取自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072815595471.pdf
李月甫(譯)(2002)。Edward L. Thorndike著。人類的學習(Human Learning)。臺北市:昭明出版社。
李田英等(2008)。中學科學教師之教育學程修習狀況與成效。科學教育月刊,311,2-16。
李咏吟(2001)。學習輔導。臺北市:心理。
李坤崇(1990)。我國國小學生學習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南師院學報,23,133-159。
李坤崇、邱美華(1991)。國中國小學生學習適應之個人因素探討。輔導月刊,27,8-21。
李坤崇(1994)。國中學生學習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臺南師院學報,27,75-94。
李東實(2003)。高中高職多元入學方案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欣蓉(2012)。高中職視覺障礙學生學習適應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李振賢(1997)。多元方式入學的高中學生學業成就與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冠緯(2012)。高中職五專免試入學之政策執行過程研究:以北星計畫明星高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彥謀(2011)。九十七年台中區公立高中排行與升學率大透視。2015年1月10日,取自http://ymlee.pixnet.net/blog/post/25990131-九十七年台中區公立高中排名與升學率大透視
呂俊甫(1987)。發展心理與教育-全人發展與全人教育。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何星輝(2003)。中部地區國中美術班學生學習適應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沈惠君(2004)。花蓮地區原住民國中生學習適應與升學意願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紹雯、胡清暉、林曉雲(2012,4月26日)。反免試入學 學子串聯抗議。自由時報電子報,2014年10月10日,取自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578872/print
邱嘉鈴(2012)。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方案實施現況之研究-以桃園招生區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吳一希(1969)。高中男生學業成績與性格、學習習慣與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正勝(1981)。大一學生學習適應的調查研究。輔導學報,4,81-134。
吳清山、劉春榮(1995)。都會原住民兒童生活適應與學習適應及其關聯研究。初等教育學刊,4,147-180。
吳清山、湯志民、李俊達、邱馨儀、吳林輝、張清楚、黃久芬、丁一顧、
林天祐(1997)。有效能的學校。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吳清山(2014)。學校行政(第七版)。臺北市:心理。
吳新華(1989)。學習方法效率量表(小學生用)修訂報告。台南師院學報,22,55-80。
吳新華(1996)。兒童適應問題。臺北市:五南。
卓石能(2002)。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及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花孟璟(2013,4月20日)。高中免試效應 國三生無心上課 花蓮各校謀對策。自由時報電子報,2014年10月10日,取自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672173
林文聰(2004)。國中學生之家庭功能、學校適應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林玉体(1998)。教育導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全義(2001)。臺灣地區高級中學入學方式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郡雯譯(2007)。Kathleen Bennett deMarrais &Margaret D. LeCompte著。教育的社會學分析。臺北市:學富。
林柏儀(2007)。求學作為勞動:一個學校教育的馬克思主義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建平(1997)。學習輔導: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林進材(1992)。城郊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學校適應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榮俊(1998)。高雄市國民小學提早入學學生學習適應、行為困擾及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紀文祥(1965)。大學及高中生學習習慣與態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郭生玉(1973)。國中低成就學生心理特質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15,451-534。
柯乃文(2006)。臺東縣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之學習適應及其相關影響因素。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侯明玉(2011)。大學生身心困擾與心理健康之關係研究-以師大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光賢(2011)。由數字迷思談高中職免試入學方案-以宜蘭區100學年度為例。商業職業教育,33-35。
洪福源(2008)。高中教師與學生自我效能、集體效能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周文欽(1991)。臺北市外來高中學生的就學成因、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文欽、歐滄和、王蓁蓁(2005)。學習輔導。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周幸(1967)。高中學生行為困擾調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愚文(2010)。「擴大高中職及五專免試入學實施方案」政策行政分析。中等教育,61(1),114-122。
徐慕蓮(1987)。個人及家庭因素影響國小新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財團法人公共網路文教基金會(2007)。十二年國教專案結案報告。2013年6月16日,取自http://thinktank.nat.gov.tw/public/data/015/712111832371.pdf
馬向青(2001)。我國高級中等學校入學制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馬向青(2007)。台灣一九九O年代以後國民中學升學制度改革之批判論述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秦夢群(1992)。高中教師管理心態、學生內外控信念與學生習習慣與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心理與研究,15,129-172。
秦夢群(2007)。學校行政。臺北市:五南。
陳今珍(2011)。迎變遷開新局~高中職免試入學啟動十二年國教。2013年6月16日取自http://203.72.56.1:8088/8.pdf
陳仕宗(1995)。偏遠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社會環境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秀才(1985)。國民小學規模與教學環境之關係-台北市國民小學的規模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英豪、林正文、李坤崇(1989)。國小學生學習適應量表之編製報告。測驗年刊,36,1-12。
陳英豪、汪榮才、李坤崇(1993)。學習心事誰人知?國中小學生學習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比較研究。國教之友,44(3),5-14。
陳彥成(2013)。「高中職及五專免試入學實施方案」之政策評估研究─以花蓮縣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陳國偉(2003)。我國高級中等學校多元入學方案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景花(1995)。大學生的時間管理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智華(2013,6月8日)。優質高中職 標準變嚴格。聯合新聞網,2013年6月22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59845
陳德鴻、李朝基、劉正雄(無日期)。「親子同校」~談教師子女的學校適應。2013年6月16日,取自,http://society.nhu.edu.tw/e-j/90/31.htm
教育部(2009)。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先導計畫方案4-1「擴大高中職及五專免試入學實施方案」。2013年6月18日,取自
http://140.111.34.179/news_detail.php?code=01&sn=365
教育部(2010)。齊一公私立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學費方案。2013年6月22日,取自http://140.111.34.179/news_detail.php?code=01&sn=380
教育部(201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開啟孩子的無限可能。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3a)。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推動沿革。2013年6月16日,取自http://140.111.34.179/about05_evo.php
教育部(2013b)。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工作要項與配套措施。2013年6月18日,取自http://12basic.edu.tw/Detail.php?LevelNo=776
教育部(2013c)。中華民國教育部部史--教育大事年表。2013年10月3日,取自http://history.moe.gov.tw/milestone.asp?YearStart=71&YearEnd=80&page=4
教育部(2013d)。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特色招生辦理說明。2013年10月6日,取自http://www.tpde.edu.tw/ap/tpdenews_view.aspx?sn=7ccaa5ac-16b4-4d41-bb24-1079f8ac3145
教育部(2013e)。102年教師專業發展行動年 期盼培育高素質教師。2013年10月6日取自http://epaper.edu.tw/topical.aspx?period_num=554&page=0
教育部(無日期a)。國中教育會考問與答。2013年10月6日,取自
http://www.bctest.ntnu.edu.tw/documents/sass_qa.pdf
康力文(2007)。高中生學習學習幸福感、學校生活適應與學習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湯志民(2013)。學校建築與校園規畫。臺北市:五南。
張春興、林清山(1981)。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晉豪(2012)。免試入學對高職教師教學困擾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以中彰投地區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張景媛(1988)。教學類型與學習類形適配性研究暨學生學習適應理論模式的驗證。教育心理學報,21,113-172。
張新仁(1982)。國中學生學習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德榮、李咏吟、林本喬、賀孝銘、洪寶蓮(1995)。高中(職)學生學習與讀書策略量表。臺北市:中國行為科學社。
張德銳(1994)。教育行政研究。臺北市:五南。
張碧娟(2010)。免試入學的困境與活路。中等教育,61,4,12-19。
張碧娟(2011)。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制度的困境與活路。2013年6月16日,取自http://web.fg.tp.edu.tw/~tispa/blog/epaper/01/word/d1-3.pdf
許佩玲(1981)。大學生學業成就之預測及其相關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定邦(2002)。高中高職實施多元入學方案後國中生學習困擾及學習態度之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許泰益(2000)。考考考—高級中等多元入學方案的迷思與回應。高中教育,12,6-9。
許泰益(無日期)。我國高級中等入學制度的演變。2013年9月26日,取自http://www.bctest.ntnu.edu.tw/flying/flying11-20/flying13-4.htm
程炳林(1991)。國民中小學生激勵的學習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正鵠、戴嘉南(1976)。高雄市國中課業負擔調查研究。輔導月刊,12,6-12。
黃玉枝(1993)。國中資優學生與普通學生學習風格及學校適應之比較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9,249-276。
黃玉英(2004)。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學校建築規劃現況與學生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宏璣、紀文禮(2014,8月14日)。公立高中缺額多 早被私校訂走。聯合報電子報,2014年10月10日,取自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29568
黃春枝(1999)。政大學生學校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訓育研究,38(4),56-70。
黃春木(2007)。台灣社會升學主義的發展與解決對策(1945-200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未出版,臺北市。
黃信誠(2003)。家庭教育資本與學生學習態度之研究:居住嘉義偏遠地區與一般地區國中生之比較。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黃振球(1992)。學校管理與績效。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振球(1992)。績優學校。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萬益(1975)。國小學生學習適應問題之研究。新竹師專學報,2,184-256。
黃萬益(1995)。師範學院混合編班編宿學生適應之研究。新竹師專學報,2,184-256。
黃詩涵(2013)。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對臺南市國中教學正常化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德祥(2006)。青少年心理學。臺北市:心理。
楊國賜(1992)。加強山胞親職教育之改進方案研究。臺北市:教育部教研會。
賈馥茗(1993)。教育概論。臺北市:五南。
葉和滿(2001)。不同入學管道的高中的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魯先華(2002)。從教學領導到課程領導-相關問題之探討。課程與教學季刊,5(2),55-64。
董文章(2010)。完全中學直升學生學業成就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以高中職登記分發區之中投區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彰化市。
蔡婉莉(2001)。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以高中多元入學方案為背景。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網路家庭個人新聞台(2011,5月24日)。12年國教免試入學 109年起不計在校成績。2013年6月22日,取自 http://mypaper.pchome.com.tw/tel0982586986/post/1322179866
廖錦文(2014)。職業類科教師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先導計畫影響招生效益的看法。明新學報,40(1),65-75。
廖櫻育(2012)。高雄市國中教育人員對高中職免試入學與申請入學實施意見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鄭伊紋(2012)。國民中學學生知覺父母教育期望與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以擴大免試入學方案為背景。逢甲大學公共政策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鄭武俊(1971)。中學夜間部學生生活適應問題與輔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13,485-593。
鄭彩鳳(2003)。學校行政:理論與實務(三版)。高雄市:麗文文化。
鄭燿男(2002)。國中小教師的組織公民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學校組織公民行為模型初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92)。臺灣省高級中等教育發展措施。中等教育,44(6),91-103。
蔡佩芳(2013,6月12日)。政院轉彎?12年國教擬適當排富。聯合新聞網。2013年6月22日,取自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460569
蔡敏光(1985)。高中生行為適應問題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熊智銳(1990)。中小學教育情境研究。臺北市:五南。
監察院(2004)。暢通升學管道之成效與檢討。臺北市:作者。
劉春榮、吳清山、陳明終(1995)。都市原住民兒童生活適應與學習適應及其關聯研究。初等教育學刊,4,147-180。
劉焜輝(1985)。師大學生自我觀念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輔導中心。
劉錦志、尤淑純、陳明終(1981)。國小資優兒童學業成就與心理特質之關係。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28,47-54。
賴建戎(2009)。高學業成就之新移民子女家庭教養方式與學習適應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賴幸妮(2010)。國中教育人員對擴大高中職及五專免試入學實施方案意見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賴保禎(1969)。學習態度測驗指導手冊。臺北市:中國行為科學社。
賴保禎(1986)。學習態度測驗指導手冊。臺北市:中國行為科學社
賴保禎(1997)。學習診斷測驗指導手冊。臺北市:千華。
賴鑫城(1992)。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學業成就、師生關係對學校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鍾鳳嬌(1989)。母親就業、性別角色、事業觀、生活滿意度與國中生性別角色、生活適應之關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魏麗敏(2000)。有效的學習方法。中師圖書館館訊,32,8-11。
韓繼成(2012)。十二年國教政策方案對國中教育辦理的衝擊與因應-弱勢族群的觀點。學校行政,80,156-177。
擴大高中職及五專免試入學實施方案(2009)。
謝文全(2000)。學校行政。臺北市:五南。
謝清鐔(2007)。大學校院通勤生學習需求重要性、滿意度與通勤影響學習投入之研究-以台北縣市二十所大學校院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佩均(2009)。原住民國小高低學業成就生學習適應之比較。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簡文興(2006)。台北縣市公立高職資訊科高一學生學習適應問題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簡茂發(1977)。都市與鄉村兒童友伴關係的影響因素之分析。測驗年刊,24,32-40。
簡茂發、蔡敏光(1986)。高中生行為適應問題之研究。測驗年刊,33,81-93。
簡茂發(1986)。大學生適應問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8,1-90。
簡茂發、陳伯璋(1994)。教育部及省市教育廳局試辦「自願就學方案」相關研究之整合分析。臺北市:教育部。
嚴文廷、喻文玟、簡慧珍、鄭惠仁(2014,6月20日)。志願序發威 中彰投第一志願 錄取不到6成。聯合晚報電子報,2014年7月10日,取自
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ART_ID=520486
蘇孟娟、邱紹雯、林曉雲(2012,12月13日)。明年免試入學 中一中釋出5成名額。自由時報電子報。2014年11月28日取自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637786
蘇孟娟(2014,9月10日)。明年不特招 中女中嘆辦不下去 家長怕亂象不減。自由時報電子報,2014年9月20日,取自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11860
蘇德祥(2002)。高中多元入學決策過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西文部分
Arkoff, A. (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Y: McGraw Hill.
Atwater, E. (1990).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Bos, C. S., & Vaughn, S. (1998).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student with learning and behavior problems (4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ranham, D. (2003) The wise man builds his house upon the rock: The effects of inadequate school infrastructure on student performance. Retrieved June 16,2013, from http://www.uh.edu/cpp/school.pdf
Cash C. (1993).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building condition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and behavior.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Blacksburg, VA.
Edwards, M. M. (1991). Building conditions, parental involvement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in the D. C. public school system.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Eisner, E. W. (1979). The educational imaginations. NY: Macmillan.
Heck, R. H., Larsen, T. J., Marcoulides, G. A. (1990).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and School Achievement: Validation of A Causal Model.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6, 94-125.
Henderson, J. G., & Hawthorne, R. D. (2000).Transformative curriculum leadership (2nd ed.). NJ: Merrill.
Kaplan, P. S., & Stein, J. (1984).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CA: Wadsworth.
Kimble, G. A. (1967). Foundations of Conditioning and Learning. NY: Appleton.
Lamborn, S. D., Mounts, N. S., Steinberg, L., & Dornbusch, S. M. (1991). Patterns of competence and adjustment among adolescents from authoritative, authoritarian, indulgent and neglectful families. Child Development, 62, 1049-1065.
Lazarus, R. S. (1976). Patterns of adjustment (3rd ed.). NY: McGraw Hill.
Lemasters, L. K. (1997). A synthesis of studies pertaining to facilities, student achievement, and student behavior. Blacksburg, VA: Virginia Polytechnic and State University.(ED447687)
Maslow, A. H. (1968).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2nd ed.). NY: Harper & Row.
Mayer, R. E. (1987).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approach. Boston, MA: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Poston, W. K., JR., Stone, M. P., & Muther, C. (1992). Making school word: Practical management of support operations. Newbury Park, CA: Corwin Press.
Rogers, C. R. (1961). On becoming a person.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Sudman, S., (1976). Applied Sampling. NY: Academic Press.
Shulman, L. S. (1986). 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5(2), 4-14.
Ubben, G. C., & Hughes, L. W. (1987) The Principal Creative Leadership for Effective School.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Weinstein, C. E. (1987). Learning and study strategies inventory (LASSI):User's manual. Clearwater, FL: H&H.
Youngman, M. B. (1979). Assessing Behavioral Adjustment to School.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49(3), 258-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