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靜怡
論文名稱: 雲嬉 — 雲之「時空的變現」
指導教授: 王友俊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9
中文關鍵詞: 雲嬉虛實變現符號水墨氣韻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0下載:2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運作「雲」這個「主題性」將藝術與科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成為筆者藝術創作中的一道光。透過對雲的研究,將雲轉換為自我創作的符號,非形塑的,而是內在心靈對美感經驗新的體悟與轉換。以研究「雲」的意涵體會出發,完全依智慧的觀察,照當時繪畫創作的需要,觀機學習。探討氣候中「雲」的現象,試圖在「雲」之特性與論點、「雲」的變與不變之間來研討,「雲」不論遇到什麼樣的環境,都會改變它自己的形體,和環境產生相容,但它的本質卻永遠不變,永遠都是水氣。筆者的「雲嬉」創作體驗,必然牽涉一個自我剖析的過程。而這個自我剖析的過程,也是筆者建立自我風格體系的想法發韌。「雲嬉」能對畫面產生相關影響,亦即營造出一種協調性;其將浸溼創作本身的書寫外衣。換句話而言,「雲嬉」是一種非排他結構,它的平衡與必要性,不但與畫外相關,並能將作品本身與外在環境產生積極影響。在筆者以「雲」作為繪畫符號的作品內部,都有使其不平衡變得平衡的力量,使每一幅作品自成一個完整的平衡體系。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 1 第三節 研究與創作的關係 2 第四節 名詞釋譯 6 第二章 文獻分析與探討 7 第一節 中國山水藝術的本體境界 7 第二節 中國藝術「雲的創作思惟」之學理探討 16 第三章 自然景緻中雲的特徵與表現 35 第一節 大氣中的雲試探 35 第二節 雲嬉行腳之藝術現場 40 第三節 「雲嬉」的徵象 42 第四節 談創造 52 第四章 創作理念 56 第一節 我與白牆的對話 56 一、幻象式繪畫 二、刺點(眼的構造) 三、物象寫生到意象轉化為心象造境 第二節 經營「雲嬉」運動中的時空變現 61 一、虛構的開放空間 二、雲之「時空的變現」 三、內化的「風與雲」之虛的書寫展現 第三節 「雲」作為繪畫符號的剖析 67 一、變化表現在空間和時間的過程(連續內部秩序暗示無限的能量) 二、繪畫中的線性特徵(繪畫性中書寫性語彙) 第五章 「雲嬉」主題之系列創作解析 71 第一節 「風起雲嬉」系列 71 第二節 「雲嬉荷舞」系列 96 第六章 展望與省思 102 參考文獻 104

    一 專書

    1.道源長老,《金剛經講錄》,台南:和裕出版社,2003年,頁17~18 。
    2.達文西( Leonardo Da Vinci)著;鄭福潔譯,《達文西的筆記本:繪畫是 怎麼回事》,臺北:大塊文化發行,'2()07,民國96年,頁125。
    3.凃建翊,余嘉裕,周佳著,《臺灣的氣候》,臺北:遠足文化,'2()03, 民國92年,頁10。
    4.游否若著,《雲的奧秘 圖鑑篇》,臺北:人人出版社,'2()03,民國92年,頁10。
    5.陳傅席著,《中國繪畫理論史》,台北:東大,,1997,頁8。
    6.朱光潛《西方美術史﹒下》),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211-17頁。
    7.彼得,布魯克( Peter Brook)耿一偉,《空的空間》,臺北:中正文化發行,'2()07,民國97年,頁154。
    8.陳傳席著. 《六朝畫論研究》,台北,學生,1999,頁79. 。
    9.徐復觀著,《中國藝街精神》,台北,學生,1998,頁162。
    10.陳傳席著,《中國繪畫理論史》,台北:東大, 1997,頁82。
    11.葉朗著,《中國美學的開展(上)》,台北,金楓,1987,頁61-4。
    12.《繪畫》(La Peinture),台北,Hermann出版,1964,頁41。
    13.瓊—呂克.夏呂姆(Jean –luc Chalumeau)《藝術原理 柏拉圖至今日的藝術哲學、批評和歷史》台北,藝術家,2007,「96」,頁35。
    14.賴聲川著,《賴聲川的創意學》,台北,天下雜誌,2006民95,頁54。
    15.彼得,布魯克( Peter Brook)耿一偉,《空的空間》,臺北:中正文化發行,'2()07,民國97年,頁90。
    16.Rudolf Arnheim著:勝守堯 譯,《視覺思維》,〉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市,1998年3月第1版次,2001年3月第2次印刷,頁89。
    17.王之海《中國近現代名家量集﹒黃賓虹》序文。台北,錦繡文化事業,1973。
    18.黃賓虹,《黃賓虹話語錄》,臺北:華正書局,民國75年初版,頁38 。
    19.日譯卡西勒(E.Cassirer1874-1945),《人間》,331頁。
    20.徐復觀(1966) 《中國藝術精神》67頁。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21.兪崑,《中國畫類編》,臺北:華正書局,1984,頁605 。
    22.郭若虛(宋)《圖畫見聞誌》卷一,頁12,1973,台北 廣文,頁31。
    23.劉嘉美《雲騰霞蔚變化萬千—論山水畫中畫雲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頁14。
    24.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市:學生書局,民國68年,第六版,頁225。
    25.《淮南鴻烈》,又名《淮南子》,為漢˙淮南王劉安的幕客所編。
    26.中國文史資料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學史選編》,上冊,台北市:甫新書局出版,民國73年,初版,頁7。
    27.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市:學生書局,民國68年,第六版,頁56。
    28.李澤厚、劉綱紀編,《中國美學史》,第一卷(下冊),臺北縣:漢京文化事業出版,初版,民國75年,頁529。
    29.中國文史資料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學史選編》,上冊,台北市:甫新書局出版,民國73年,初版,頁34
    30.盧國龍,〈發天道以建人文〉,北京《哲學研究》,1994年第6期,頁53。
    31.沈子丞編,《歷代論畫名著彙編》,台北市:世界書局,民國73年5月,再版,頁310。
    32.陳鼓應著,《老莊析論》,台北:五南書局出版,1993,頁6。
    33.陳鼓應著,《老莊析論》,台北:五南書局出版,1993,頁6。
    34.中國文史資料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學史選編》,上冊,台北市:甫新書局出版,民國73年,初版,頁31。
    35.森三樹三郎著,姚百勤譯,《回歸自然》,台北市:敦理書局出版,民國72年2月,初版,頁28。
    36.中國文史資料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學史選編》,上冊,台北市:甫新書局出版,民國73年,初版,頁31。
    37.中國文史資料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學史選編》,上冊,台北市:甫新書局出版,民國73年,初版,頁97。
    38.余崑編著,《中國畫論類編》,上冊,台北市:華正書局出版,民國73年,初版,頁592。
    39.金丹元著,《簡石藝術的記憶》,台北市:業強出版社,民國81年,初版,頁91。
    40.任仲倫,《遊山玩水中國山水審美文化》,台北市:地景企業公司出版,民國82年,初版,頁91。
    41.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市:學生書局,民國68年,第六版,頁100。
    42.轉引李萬才著,《石濤》,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1996年5月,第一版,頁192。
    43.王秀雄,《美術心理學》,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出版,民國80年,修訂版,頁22。
    44.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市:學生書局,民國68年,第六版,頁60。
    45.余崑編著,《中國畫論類編》,上冊,台北市:華正書局出版,民國73年,初版,頁632。
    46.顧愷之,《論畫》,收於《世說新語》˙〈巧藝篇〉。參見余嘉錫編,《世說新語箋疏》,台北市:華正書局出版,民國73年9月,初版,頁722。
    47.余崑編著,《中國畫論類編》,上冊,台北市:華正書局出版,民國73年,初版,頁355。
    48.余崑編著,《中國畫論類編》,上冊,台北市:華正書局出版,民國73年,初版,頁9。
    49.余崑編著,《中國畫論類編》,上冊,台北市:華正書局出版,民國73年,初版,頁596。
    50.沈子丞編,《歷代論畫名著彙編》,台北市:世界書局,民國73年5月,再版,頁71。
    51.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市:學生書局,民國68年,第六版,頁345。
    52.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市:學生書局,民國68年,第六版,頁347。
    53.沈子丞編,《歷代論畫名著彙編》,台北市:世界書局,民國73年5月,再版,頁1。
    54.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一〈敘畫之源流〉,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3年,第一版,頁1。
    55.轉引陳傳席,《中國山水畫史》,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1996年6月,第一版,頁4。
    56.中國文史資料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學史選編》,上冊,台北市:甫新書局出版,民國73年,初版,頁30。
    57.森三樹三郎著,姚百勤譯,《回歸自然》,台北市:敦理書局出版,民國72年2月,初版,頁25。
    58.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市:學生書局,民國68年,第六版,頁255。
    59.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市:學生書局,民國68年,第六版,頁236。
    三 期刊
    1.(摘自(Cririque de la faculté de juger) ,A. Philonenko 法譯. Vrin出版. ,1965 ,p131- 133 )
    2.黎蘭,《中國巨匠美術週刊》,台北:錦鏽出版社,2002年,頁10 。
    3.參見劉文潭(結構之美—析論結構主義的藝術批評),收錄在《藝術學報第63期( 1998年12月)》,台北;藝街大學,頁1-16。
    4.王之海《中國近現代名家量集﹒黃賓虹》序文。台北,錦繡文化事業,1973。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