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志文
Wang Chih-wen
論文名稱: 體育與特教教師之教學行比較-以啟智適應體育教學為例
The comparison of teaching behavior betwee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mental retarded class
指導教授: 闕月清
Keh, Nyit-Ch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啟智班適應體育教學行為教學思考有效教學時間
英文關鍵詞: mental retarded class,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behavior, teacher thinking, academic learning tim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33下載:7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體育與特教教師為對象,探討其在啟智班適應體育課程教學中之教學行為比較,藉以探討兩者之教學行為與思考過程,據此分析體育與特教教師之教學行為與有效教學時間之差異,具體之研究目的有三點:(1).比較體育與特教教師在啟智班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學行為之差異。(2).比較體育與特教教師在啟智班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學思考之差異。(3).比較體育與特教教師在啟智班進行體育教學時有效教學時間之差異。本研究之研究法採用質、量並重的方法,有關教師教學行為方面採用 CAFIAS師生口語互動系統觀察工具,有效教學時間方面,採用ALT-PE系統觀察法;質的研究方面採用訪談法。研究結果發現:(1).體育教師較重視修正性回饋。特教教師較重視正面性之口語回饋,常運用問答法。(2).體育教師運用於教學與講解之時間較多;特教教師運用於指示學生的時間較多。(3).口語與非口語教學行為時間分析方面,兩者無顯著差異。(4).體育與特教教師在教學行為與教學時間類目方面之教師思考與教學決定有差異。(5).體育與特教教師在教學時間之安排無顯著差異,在三大教學內容總時數之比例方面,亦無顯著差異。由此可見體育與特教教師在教學行為與教學思考方面有差異,因而使教學行為產生差異,教學時間安排方面兩者則無顯著差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teaching behavior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during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teaching behavior and thinking process, the teaching behavior and student’s academic learning time was analyzed. The specific objectives were to compare the different teaching behavior, thinking process and academic learning time of their students betwee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The study used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to collect data. CAFIAS observation system was used to record teaching behaviors while ALT-PE observation system was used to record student’s academic learning time. Interview was used to elicit teacher’s thinking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focused on corrective feedback while SE teachers focused on verbal feedback, mostly in question form; (2)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used more time in teaching and explaining while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used more time in directing; (3)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verbal and nonverbal teaching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4)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acher thinking and teacher decision making; (5) The schedule of time used for teaching was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t.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ifference in thinking proces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led to the difference in their teaching behavior although the schedule of time used for teaching was the same.

    目次-------------------- i 表次--------------------iii 圖次--------------------iv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9 第三節 名詞釋義---------------------------------------10 第四節 研究範圍及研究限制-------------------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適應體育之探討-------------------14 第二節 體育教學研究之探討-------------25 第三節 教師教學思考之探討------------------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一節 研究架構------------------------46 第二節 研究對象-------------------------------4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50 第四節 實施過程--------------------------------53 第五節 資料處理------------------------------5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體育教師與特教教師教學行為差異-------------61 第二節 體育教師與特教教師教學思考之差異--------------79 第三節 體育教師與特教教師有效教學時間之差異---------9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05 第二節 建議------------------------------------110 參考文獻-----------------------------------------------112 附錄一 動作技能檢測表---------------------------121 附錄二 CAFIAS師生互動類目記錄表-------------122 附錄三 ALT-PE觀察記錄單-----------------------123 附錄四 教師訪談問題-體育教師---------------------124 附錄五 教師訪談問題-特教教師--------------------125 附錄六 體育教師訪談記錄稿-----------------------126 附錄七 特教教師訪談記錄稿-----------------------131 表 次 表1-1-1各級學校擔任特殊體育教師背景---------------------5 表1-1-2各級學校擔任特殊體育教師背景----------------------6 表1-1-3各級學校擔任特殊體育教師學歷背景為體育科系者-------7 表1-1-4各級學校擔任特殊體育教師學歷背景為特殊教育科系者----8 表2-1-1國內學者對適應體育目標或目的之闡述----------------17 表2-1-2適應體育目標----------------------------------19 表2-1-3美國適應體育發展五大時期----------------------22 表2-1-4我國適應體育發展---------------------------------24 表2-2-1國內學者提出之有效體育教學教要素------------------31 表2-2-2國外學者提出之有效體育教學之條件--------------36 表2-3-1國內學者對教師思考之研究---------------------------43 表2-3-2國外學者對教師思考之研究--------------------------45 表3-2-1研究對象基本資料表-教師資料--------------------48 表3-2-2研究對象基本資料表-學生資料---------------------49 表3-5-1 CAFIAS 師生互動行為類目定義表---------------------57 表3-5-2 ALTPE系統觀察法類目定義表------------------------59 表4-1-1 CAFIAS 系統觀察統計表-體育教師----------------65 表4-1-2 CAFIAS 系統觀察統計表-特教教師---------------66 表4-1-3 體育教師與特教教師口語與非口語教學行為次數統計表-75 表4-1-4 體育教師與特教教師口語與非口語教學行為時間統計表-76 表4-2-1 體育教師與特教教師教學計畫之異同--------------80 表4-2-2 體育教師與特教教師對教師行為認知重要性前五名-----81 表4-2-3 體育教師與特教教師對教學時間認知重要性前五名-----83 表4-2-4 體育教師與特教教師教師思考比較表---------------88 表4-2-5 體育教師教學內容時間統計表----------------------90 表4-2-6 特教教師教學內容時間統計表------------------------91 表4-3-1 體育教師ALT-PE系統觀察統計表--------------------96 表4-3-2 特教教師ALT-PE系統觀察統計表-------------------99 表4-3-3 體育教師與特教教師教學內容時間比較表------------101 表4-3-4 體育教師與特教教師ALT-PE各類目教學時間運用比較表 ---------------------------------------------102 圖 次 圖2-2-1 Dunkin & Biddle 的教學研究模式圖----------------26 圖2-2-2 Silverman體育教學研究趨勢-----------------------27 圖3-1-1 研究架構圖--------------------------------------47 圖3-4-1 拍攝場地角度位置圖-------------------------------55 圖4-1-1體育教師與特教教師教學行為次數比例圖---------------64 圖4-1-2 體育教師與特教教師教學行為時間比較圖---------70 圖4-1-3 體育教師與特教教師教學行為時間比例比較圖------71 圖4-1-4 體育教師與特教教師教學行為次數比較圖-------------72 圖4-1-5 體育教師與特教教師教學行為次數比例比較圖----------73 圖4-1-6 體育教師與特教教師口語教學行為時間比較圖----------75 圖4-1-7 體育教師與特教教師非口語教學行為時間比較圖-------75 圖4-1-8 體育教師與特教教師口語教學行為次數比較圖-----76 圖4-1-9 體育教師與特教教師非口語教學行為次數比較圖----76 圖4-3-1 體育教師與特教教師教學內容時間比較圖------------101 圖4-3-2 體育教師與特教教師教學內容時間比例比較圖--------101 圖4-3-3 體育教師與特教教師ALT-PE各類目教學時間比較圖-----102 圖4-3-4 體育教師與特教教師ALT-PE各類目教學時間比例圖-----103

    壹、 中文部分
    王敏男。(民83)。體育教學研究—系統觀察法。國民體育季刊,23(3),85-95。
    王文科。(民89)。質的研究的問題與趨勢。質的研究法。高雄:麗文。
    王苓華。(民90)。從「Forrest Gump」看適應體育教學。成大體育,35,25-26。
    何茂松。(民89)。九年一貫新課程與融合式教育的體育、適應體育之因應。國教新知,46(2),43-57。
    何華國。(民85)。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台北 : 五南。
    何華國。(民85)。智能教育研究。台北 : 五南。
    李源昇。(民89)。視知覺動作訓練對運動拙劣學童運動能力之影響。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偉清。(民86)。國中教師對特殊體育的態度與適性教學實施方式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安代。(民88)。一位國小初任教師進行寓言教學之思考內涵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杜美智。(民86)。國小社會科教師課程決定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沈桂枝。(民84)。國民小學教師體育教學決定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琮智。(民89)。適應體育與融合遊戲介紹。屏師體育,4,57-63。
    林進榮、蔡守浦。(民91)。適應體育的統整性理論之探討。大專體育,58,79-84。
    周宏室。(民83)。Mosston(摩斯登)體育教學光譜的理論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吳德城。(民89)。適應體育教學應有的動作技能評量觀念。台灣省學校體育,2,(2),4-5。
    吳昇光。(民89)。適應體育運動學的研究發展與方向。國民體育季刊,29(2),105-132。
    吳萬福。(民79)。體育教學研究的意義與方法。國民體育季刊,19,(2),8-15。
    吳萬福。(民78)。兒童身心特徵與有效的體操教學法。台北師院學報,2,333-368。
    吳萬福。(民74)。如何辦好國民小學體育科教學研習會。國民體育季刊,14(2),21-27。
    吳清山。(民87)。初等教育。台北:五南。
    吳雪嬌。(民88)。國小實施新數學課程教師之教學決定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瑋光、闕月清。(民91)。體育教師思考。大專院校九十一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上),31-39。
    邱明發。(民71)。談特殊體育。特殊教育的發展。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邱兆偉。(民88)。國民中學新制實習教師的教學思考與教學行為之實徵研究(I):師大畢業生學科教學有關思考與行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邱兆偉。(民86)。美國教育改革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林靜萍。(民82)。國中體育教師師生互動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忠仁。(民84)。簡單有效的自我評量回饋觀察法--SAFI體育教學行為觀察應用。臺灣省學校體育,5(6),25-31。
    林進材。(民86)。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思考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房瑞文。(民86)。Mosston(摩斯登)練習式、互惠式教學教學效果的比較-以國小籃球教學為例。國立體育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卓佩玲。(民88)。國民中學實習教師教學思考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施大立。(民86)。國中特殊體育實施現況與意見調查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教育部。(民85)。特殊體育教師研習會報告書。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未出版。
    教育部。(民85)。各級學校身心障礙學生普查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未出版。
    教育部。(民86)。國內各級學校特殊體育教學現況調查研究成果報告。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未出版。
    教育部(民86)。國民教育階段啟智學校(班)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未出版。
    教育部。(民87)。適應體育導論。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教育部。(民85)。1996國際特殊體育研討會報告書。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高榮成。(民83)。化學實習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發展之探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銘松。(民89)。國小啟智班體育教學現況調查研究。國立體育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明彰。(民89)。如何建立視障者主流的適應體育活動模式。屏師體育,4,32-38。
    許義雄。(民81)。體育科的有效教學亟待開發。台灣省學校體育,2(2),4-5。
    莊美鈴。(民81)。有效教學的自我評量。台灣省學校體育,2(6),15-21。
    陳弘烈。(民80)。適應體育及群性體育運動教學對下肢殘障學生的人格特質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學報,2,125-176。
    陳理哲。(民90)。休閒治療在特殊體育之應用。SIQ運動資訊季刊,5,43-61。
    陳理哲。(民90)。國民小學實施適應體育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福順。(民90)。國小特殊體育實施現況與意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湘、楊行健、林榮培。(民90)。適應體育班體適能現況調查之研究-以景文技術學院為例。景文技術學院學報,12(上),207-217。
    陳在頤。(民71)。特殊體育。台北市:健行文化。
    陳在頤。(民75)。運動科學在特殊體育方面的應用。國民體育季刊,15(2),15-22。
    陳勝美。(民83)。體育課之教師行為分析-台北市國民小學舞蹈教學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月嬋。(民85)。回饋在體育教學上的應用。國教輔導,35(6),36-40。
    黃月嬋。(民86)。智能障礙學生之體育教學策略。身心障礙教育的革新與展望。台北市: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375-386。
    黃月嬋。(民81)。有效體育教學的教師行為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月嬋。(民83)。體育教學之研究—以質的方法為探討中心。國民體育季刊,23(2),96-102。
    黃瑞琴。(民80)。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黃永和。(民85)。國小實習教師數學學科教學知識之個案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敏。(民83)。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之研究:以兩名國小教師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春秀。(民89)。體育教師課程價值取向對學生體育學習思考與學習態度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張鳳珠。(民85)。科學教師對其教學與教學行為之知覺與思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玉霞。(民85)。教育實習的安排與準教師的思考-一所師範學院四年級準教師的個案研究。台中:瑞和堂。
    郭義章。(民86)。國中初任理化教師思考與呈獻其學科教學知識之個案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馮松林。(民82)。職前化學教師在微試教教學中想法與決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志強。(民90)。適應體育-籃球。重中論集,(1),145-152。
    楊忠和。(民74)。特殊體育教學之探討。台灣教育,419,34-38。
    楊國賜。(民76)。有效教學的工作條件。中國教育學會編:有效教學研究。台北:台灣書店,427-436。
    蔡長啟。(民66)。特殊體育應有的措施。國民體育季刊,6(4),4-9。
    蔡貞雄。(民79)。談體育教學研究。國民體育季刊,19(2),16-21。
    蔡育佑、陳素勤。(民90)。適應體育的主要內涵:PAP-TE-CA模式介紹。特殊教育,79,26-30。
    廖榮啟。(民90)。國小適應體育之基本認識與教學實施。國教天地,146,31-37。
    潘裕豐。(民86)。殘障者適應體育運動的演進及發展趨勢。特殊教育,62,1-5。
    潘瑩方。(民86)。台北市國民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學習障礙學生運動能力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仙湧。(民84)。體育教學中有效教師行為的觀察。臺灣省學校體育,5(1),6-11。
    劉威德。(民88)。教師教學信念系統之分析及其與教學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簡紅珠。(民88)。教師思考與教學。國立中山大學教育學程中心實習教師思考與教學研討會。高雄:中山大學。
    簡紅珠。(民83)。國小成功、不成功經驗教師與初任教師的班級管理認知與內引念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未出版。
    簡紅珠。(民81)。教學研究的主要派典及其啟示之探析。高雄:復文。
    闕月清。(民85)。特殊體育專業師資培育與在職進修。國民體育季刊,25(2),38-49。
    闕月清。(民89)。融合式適應體育教學。台灣省學校體育,10(5),2-4。
    羅明華。(民85)。國民小學初任教師實務知識的發展及其影響因素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貳、 英文部分
    Arnheim, D. D., & Sinclair, W. A (1985). Physical Education for Special Populations: A developmental, Adapted and Remedial Approach.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Auxter , D. , Pyfer, J., & Huettig , C. (1993). Pprinciple and Method of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 (7th ed.). St. Louis: Mosby.
    Anderson, W. G. & Barrette, G. T. (1978). Teacher behavior. In, W. Anderson and G. Barrette. (Eds). What’s going on Gym: Descriptive studi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es. Monograph 1, Motor Skills: Theory into Practice, 25-38.
    Ashy, M. H., Lee, A.M., & Landin, D. K. (1988). Relationships of effective and successful teaching.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7, 115-120.
    Borphy, J., & Good, T. L. (1986). Teacher behavior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In M. C. Wittrock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pp. 328-375). New York: Macmillian.
    Boyce, B. (1992). The effect of three styles of teaching on university students’ motor performance.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11, 389-401.
    Clarke, G. M., & Peterson, P. L. (1986). Teacher’s thought processes. In M. C. Wittrock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3rd ed.
    (pp. 255-296). New York : Macmillian.
    Cheffers, J. T. F., & Mancini, V. H. (1978).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n W. G. Anderson, & G. T. Barrette (Eds.). What’s going on in Gym: Descriptive studi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es.( pp. 39-50). Monograph 1, Motor Skills: Theory into Practice.
    Clarke, H. H., & Clarke, D. H. (1978). Developmental and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2nd ed.). N. J.: Prentice-Hall.
    Sherill, C. (1993).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Recreation, and Sport: Crossdisciplinary and Lifespan. (4th ed.). WI: Brown & Benchmark.

    Dunkin, M.J., & Biddle, B.J. (1974). The Study of Teaching. New York: Holt Reinhart &Wilson.
    Dunn, J. M., & Fait, H. (1989). Special Physical Education: Adapted Individualized, Developmental(6th ed.). IA: Wm. C. Brown.
    Evertson, C., Hawley, W., & Zlotnik , M. (1984).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s : a Review of Research. Paper presented to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n Ecellence in Teacher Education. For Related Document.
    Evertson, C., & Emmer, E. (1982). Effective managemen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in junior high school class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4, 485-498.
    Emmer, E., Evertson, C., & Anderson, L. (1980). Effect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at beginning of the school year.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0, 219-231.
    Graham, K. C. (1987). A description of academic work and student performance during a middle school volleyball unit.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7, 23-37.
    Jansma, P., & French, R. (1994). Special Physical Education: Physical Activity, Sport, and Recreation. Cliff, N. J.: Prentice-Hall.
    Jackson, P. W. (1986). Life in Classroom.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Kerns, M. (1989).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in teaching tennis rules and strategies.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8, 170-176.
    Metzler, M. W. (1986). Using systematic analysis to promote teaching skills in physical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7, 29-33.
    Medley, D. M. (1979).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ers. In P. L. Peterson & H. J. Walberg(Eds.) Research on Teaching: Concepts,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 ( ). Berkeley, Califonia: McCutchan.
    Rosenshine, B. V. (1979). Content, time, and direct instruction. In P. L. Peterson & H. J. Walberg (Eds). Research on Teaching, Concepts,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 (pp28-56). Barkeley, California: McCutchan.
    Rink, J. E. (1996). Teaching Physical Eucation for Learning.( )xxxxx:xxxxxx
    Silverman, S. (1991). Research on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62(4)., (pp.352-364).
    Siedentop, D. (1991). Developing Teaching Skill in Physical Education. Mountain View. California: Mayfield .
    Smith, C. B. (1989). Teachers as decision makers. Reading -Teacher, 42(8), 6-22.
    Texas Education Agency. (1978). Guideline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Secondary Schools. EDRS Price Texas. Texas Education Agency, Austin. Div.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ERIC Document for Research Service No. ED164449.
    Van der Mars , H., Darst, P. W., & Cusimanio, B. E. (1993). Improving your instruction through self-evaluation. Strategies, 7(2), 13-22.
    Winnick, J. P. (1990).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IL.: Human Kinetics .
    Werner, P., & Rink, J. (1989). Case study of teacher effectiveness in second grade physical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8, 280-297.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