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文宗
Chang, Wen-Chung
論文名稱: 台灣現代陶藝造型之研究
The Research of Modern Pottery form in Taiwan
指導教授: 梁桂嘉
Liang, Kuei-Chi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1
中文關鍵詞: 陶瓷陶藝造型陶瓷工具釉藥窯燒造型原理
英文關鍵詞: ceramic, pottery, shape, tools, glaze, firing, form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5下載:8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為「台灣現代陶藝造型之研究」,旨在研究陶藝造型,這是台灣現代陶藝活動比較缺乏的角落,綜觀前輩所謂陶藝家,絕大部份都是陶瓷釉的研發者,被稱為陶藝大師的諸前輩與繼之名家,大部份作品都是釉燒的展現,其土胚造型則由專業技師提供,最多草繪圖形給拉胚技術揣摩,不然就是直接取之於坊間。
    造型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術科,不只造型理論要學習,實作之技術也要磨練才能剋盡全力,從平面的造型原理與練習,到半立體、立體的實驗都需涉獵。
    再者就是材料、工具、設備、釉藥、燒窯之不容易獲得,也阻礙了參與陶藝創作者的裹足不前。
    近幾年,約在1995年的十年間,一批在國外修得學位歸國者及台灣早期陶壺工作者,利用其陶藝工作室之設備,從事休閒陶藝創作,並在各種陶展獎金的誘惑下,年年都有新作,也展現欣欣向榮的狀況。
    在鶯歌陶業一落千丈的持續中,各地陶藝工作室像雨後春筍般的設立,小而美的陶藝教室或觀光窯廠,應運而生。因此,陶藝的相關知識及研究,顯得格外重要,本論文就是期盼在陶藝造型萌芽階段,提供學習,歸納、研究、實驗、創作之經驗,給斯界注入一股學術研究、實務創作的雙軌進展上,在理論上架構陶藝為八大藝術的外一章,或脫離工藝範疇成為純藝術創作的一環。
    本研究及創作的緒論,是論述研究背景、動機與研究目的,並說明研究方法、流程和研究的範圍及限制。
    再者,藉著文獻資料深入探討陶瓷的歷史,尤其中國陶瓷發展,造型演進對台灣有深遠的影響;台灣現代陶藝的發展,歐美日的陶瓷及其他地區的陶藝造型都在此有些探究。
      陶藝的創作除了對土、釉、燒等陶瓷專門技術、流程、深究之外,對陶瓷造型的類別也必須明白,有助於發想及修正。
    製作陶藝當然要知道美術的基礎理論、造型原理,才能將創作理念依美學原理發揮,有學識理論根據的陶藝創作,更能具有優雅美感動人心弦。
    土之成型方法、製作工具、設備、釉的認識、配製、施釉、肌理效果、窯燒方式,在本論文中也做了介紹。
    立體造型從需要、發想、材料、技術到完成有一些必要之程序,明瞭造型過程之後有助於創作進行。
    台灣陶藝家的背景、作品特色,本論文有簡短評介,以作品表現之形態,歸納分組數類:如釉的研發、實物模仿型、微變型、幾何型、純創作型,俾對創作有所舉一反三之效。
      陶藝創作的準備工作,如土料、設備、配釉、工具、工作步驟、成型方法,陶藝表面肌理的裝飾技法等,本研究都做了整理;再者就是釉的認識及陶與玻璃合併之應用,窯燒方式等等資訊做了探討。陶藝創作思路之釐清,該向那些方向發想等等之研究探討,才有創作理念的產生。
      第六章是論者的陶藝創作實例,列舉了一些造型範例作品,將來將繼續創作,無窮無盡的創作。
      總結台灣陶藝造型發展的期盼;台灣是應該朝向精緻陶藝,有別於中國,真正立足在國際陶藝界,也為陶藝工作者提供一些省思。
    論者的研究是基於創作的需要,創作是天馬行空的,是永無止盡的,本論文的陶藝是非常鄉土、自然與土地緊密結合的藝術形式,陶器自古與廣大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本研究把陶藝創作提昇到藝術的層次,也記錄了台灣藝術工作者的努力足跡,期盼台灣能在經濟、文化為後盾的背景下, 產生較多量的真正陶藝家,不止是研發彩釉,更能創作純粹造型之美,尤其可貴的是在學術方面下功夫,產生陶藝造型之創作哲學。

    The dissertation is researching for the shape and outlook design of contemporary Taiwan pottery art.
    The main research is concentrated in the shape and outlook design of pottery because it is a black corner in Taiwan pottery art design field.

    Overview the works of famous pottery artists, the main works is studying in glaze application and firing development but the shape design of argil is supported by technicians or pottery artists offer the drafts only and even adopted the existed shape.

    The shape is not only a theorem but also a technology so that we must study the shape of theorem and pay more attentions on practice of shape technology including plane, semi-solid and solid structure.

    Following reasons also are the barriers to let the pottery artists stop their aspiration in shape technology,
    1 .materials 2.tools 3.equipments 4.glaze 5.kiln

    In the recent years, some homecoming scholarships and local potters in Taiwan establish their personal working room and environment to develop the entertainment pottery creation. At the same time various prizes of pottery exhibitions allure many young and energetic pottery artists to join and present their new works.

    Although the pottery business is decaying at INGO, other pottery working rooms are vigorous in Taiwan. These small and beautiful pottery classrooms or the factory making earthenware, pottery, tiles, bricks, etc. are ready for tourists. Therefore, the importance of pottery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is showing.
    .
    My study is looking forward to offering some experiences in learning, induction, researching, experiment, creation.

    The preface is to state my research background, motions, goals and by the way to illustrate my methods, flowchart, and the constraints of research.

    Part 1 is to introduce the pottery and its history especially in Chinese and Taiwan ceramics development and its shape procession

    Part 2 is to state the classification of pottery shape making and help the artist to think and adjust their ideas.

    Part 3 is to state how to use the fundamental theorem of painting in pottery shape creation and application to affect the people.

    Part 4 is to state the properties of Clays for examples firing Behavior,
    Variables of Firing,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nges in Firing, Loss of Volatiles , Changes in the Clay Minerals , Changes in Inclusions and Impurities , Quartz , Feldspar, Calcium, glaze Formation, The Thermal Reaction Sequence, The Fired Product: Stresses and Defects, Some Considerations of Firing Technology

    Part 5 - Pottery shape Manufacture and Use including Obtaining and Preparing Resources, Tools and Techniques, Forming, Finishing, and Decorating, Surface Enhancement
    by the way making comments on some Taiwan pottery artists.

    Part 6 is to illustrate my pottery creation works.

    Conclusions:

    The expectation of Taiwan pottery shape development is forwarding to fine pottery art and distinct from China to establish the strong base in the world.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Ⅲ 自序及謝誌………………………………………………………………… Ⅴ 第一章 諸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4   第四節 研究流程…………………………………………………… 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陶藝的定義………………………………………………… 7   第二節 陶瓷器品之名稱界說……………………………………… 9     2-2-1 陶瓷之分………………………………………………… 9 2-2-2 陶瓷器品的基本形式…………………………………… 11 2-2-3 陶瓷器品造型之類別…………………………………… 12 第三節 中國陶瓷藝術及造型之演進……………………………… 13 2-3-1 新石器時代之陶器……………………………………… 13 2-3-2 仰詔文化………………………………………………… 14 2-3-3 夏商周三代的陶塑……………………………………… 22 2-3-4 春秋戰國………………………………………………… 24 2-3-5 秦漢唐…………………………………………………… 25 2-3-6 宋………………………………………………………… 31 2-3-7 元明清…………………………………………………… 33 2-3-8 近代中國………………………………………………… 36 第四節 台灣現代陶藝發展概述…………………………………… 38 2-4-1 概述……………………………………………………… 38 2-4-2 國立歷史博物館陶藝展………………………………… 39 第五節 歐洲、日本的陶藝造型引介……………………………… 42 2-5-1 歐洲名窯造型…………………………………………… 42 2-5-2 日本陶藝造型…………………………………………… 43 第六節 韓國、美洲地區的陶藝造型……………………………… 48 2-6-1 韓國現代陶藝…………………………………………… 49 2-6-2 南美的陶器祭品………………………………………… 51 2-6-3 美國……………………………………………………… 51 第七節 陶藝造型的原理…………………………………………… 52 2-7-1 造型元素分析…………………………………………… 52 2-7-2 美學原理………………………………………………… 55 第三章 陶藝創作前的準備 64 第一節 陶藝之步驟………………………………………………… 64 第二節 認識土……………………………………………………… 66 第三節 陶藝成型方法……………………………………………… 67 第四節 陶藝製作工具與設備……………………………………… 68 3-4-1 工具……………………………………………………… 68 3-4-2 設備(1)…………………………………………………… 69 設備(2)…………………………………………………… 70 第五節 施釉………………………………………………………… 71 3-5-1 釉的認識………………………………………………… 71 3-5-2 釉的種類及上彩………………………………………… 72 3-5-3 配釉工具………………………………………………… 73 3-5-4 釉的配製………………………………………………… 74 3-5-5 上釉法…………………………………………………… 76 第六節 陶藝裝飾的技法…………………………………………… 77 第七節 陶瓷與玻璃的應用………………………………………… 81 第八節 窯燒的方式………………………………………………… 82 第四章 台灣現代陶藝家之作品評介 84 第一節 釉藥研發的陶藝家………………………………………… 85 第二節 陶版畫家…………………………………………………… 90 第三節 傳統、具象加予微變型的陶藝家………………………… 92 第四節 純粹型陶藝家………………………………………………106 第五節 幾何造型陶藝家……………………………………………109 第六節 組合型陶藝家………………………………………………113 第五章 陶藝創作理念 114 第一節 創作的方向…………………………………………………114 第二節 型體的簡述…………………………………………………118 第三節 立體造型過程………………………………………………119 第六章 張文宗 的陶藝創作之作品 120 第七章 結論及展望 133 參考文獻……………………………………………………………………134 附錄:2008台灣現代陶藝大賞計劃書……………………………………136 表目錄 表一 研究流程表…………………………………………………… 5 表二 陶器分類表…………………………………………………… 10 表三 陶瓷器品的形式表…………………………………………… 11 表四 陶瓷器品造型類別表………………………………………… 12 表五 美學原理表…………………………………………………… 56 表六 陶藝工序流程表……………………………………………… 65 表七 陶瓷器用土配合成分表……………………………………… 75 表八 立體造型過程表………………………………………………119 圖目錄 圖一 雌與雄………………………………………………………… 1 圖二 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彩陶…………………………………… 13 圖三 仰韶文化陶瓷造型…………………………………………… 14 圖四 古代平面及立體造型之演進………………………………… 15 圖五 中國古代陶器造型之一……………………………………… 16 圖六 中國古代陶器造型之二……………………………………… 17 圖七 中國古代陶器造型之三……………………………………… 18 圖八 中國古代陶器造型之四……………………………………… 19 圖九 中國古代陶器造型之五……………………………………… 20 圖十 中國古代陶器造型之六……………………………………… 21 圖十一 三代至戰國之造型範例…………………………………… 22 圖十二 中國夏商周陶藝造型……………………………………… 23 圖十三 中國春秋戰國陶藝造型…………………………………… 24 圖十四 中國漢代陶藝造型………………………………………… 26 圖十五 中國戰國、秦、漢陶藝造型……………………………… 27 圖十六 中國隋唐陶藝造型………………………………………… 28 圖十七 中國晉、南北朝陶藝造型………………………………… 29 圖十八 中國三國、晉朝之陶藝造型……………………………… 30 圖十九 中國宋朝陶藝造型………………………………………… 32 圖二十 中國元、明、清陶藝造型(1)……………………………… 33 圖廿一 中國元、明、清陶藝造型(2)……………………………… 34 圖廿二 中國元、明、清陶藝造型(3)……………………………… 35 圖廿三 中國民國時期陶藝造型…………………………………… 37 圖廿四 李茂宗得獎三件作品及頒獎圖…………………………… 41 圖廿五 歐美陶藝造型之一………………………………………… 43 圖廿六 歐美陶藝造型之二………………………………………… 44   圖廿七 「桂一正陶藝展」畫冊…………………………………… 45 圖廿八 日本陶藝造型之一………………………………………… 45 圖廿九 日本陶藝造型之二………………………………………… 46 圖三十 日本陶藝造型之三………………………………………… 47 圖卅一 世界古陶分佈圖…………………………………………… 48 圖卅二 韓國陶藝崔學天作品……………………………………… 49 圖卅三 韓國陶藝家許壽福作品…………………………………… 49 圖卅四 1988韓國現代美術展陶藝集錦…………………………… 50 圖卅五 南美陶器祭品……………………………………………… 51 圖卅六 美國國之陶藝作品………………………………………… 51 圖卅七 大小比例…………………………………………………… 53 圖卅八 陶藝工具…………………………………………………… 68 圖卅九 陶藝設備(1)………………………………………………… 69 圖四十 陶藝設備(2)………………………………………………… 69 圖四一 配釉工具圖………………………………………………… 73 圖四二 吳毓堂作品………………………………………………… 85 圖四三 陳佐導作品………………………………………………… 86 圖四四 林葆家作品………………………………………………… 87 圖四五 孫超作品…………………………………………………… 87 圖四六 王修功作品………………………………………………… 88 圖四七 吳讓農作品………………………………………………… 89 圖四八 范振金作品………………………………………………… 90 圖四九 洪仲毅作品………………………………………………… 90 圖五十 游曉昊作品………………………………………………… 91 圖五一 邱煥堂作品………………………………………………… 92 圖五二 高淑惠作品………………………………………………… 92 圖五三 張繼陶作品………………………………………………… 93 圖五四 劉良佑作品………………………………………………… 94 圖五五 曾明男作品………………………………………………… 95 圖五六 蔡榮佑作品………………………………………………… 96 圖五七 呂淑珍作品………………………………………………… 97 圖五八 孫文斌作品………………………………………………… 97 圖五九 朱邦雄作品………………………………………………… 98 圖六十 蕭麗虹作品………………………………………………… 98 圖六一 楊文霓作品………………………………………………… 99 圖六二 林敏健作品………………………………………………… 99 圖六三 林伯根作品…………………………………………………100 圖六四 王正和作品…………………………………………………100 圖六五 林王善英作品…………………………………………………101 圖六六 連寶猜作品…………………………………………………102 圖六七 呂嘉靖作品…………………………………………………103 圖六八 陳秋吉作品…………………………………………………103 圖六九 徐翠嶺作品…………………………………………………104 圖七十 周宜珍作品…………………………………………………104 圖七一 沈東寧作品…………………………………………………105 圖七二 陳煥堂作品…………………………………………………106 圖七三 馬浩作品……………………………………………………106 圖七四 楊元太作品…………………………………………………107 圖七五 李茂宗作品…………………………………………………108 圖七六 陳實涵作品…………………………………………………109 圖七七 李亮一作品…………………………………………………110 圖七八 馮盛光作品…………………………………………………110 圖七九 張昆作品……………………………………………………111 圖八十 楊作中作品…………………………………………………111 圖八一 劉鎮洲作品…………………………………………………112 圖八二 陳正勳作品…………………………………………………113 圖八三 郭雅眉作品…………………………………………………113 圖八四 張文宗繪製陶版畫…………………………………………121 圖八五 鶯歌之寶-張文宗陶藝研發室介紹(1)……………………122 圖八六 鶯歌之寶-張文宗陶藝研發室介紹(2)……………………123 圖八七 張文宗陶藝作品……………………………………………124 圖八八 張文宗陶版作品……………………………………………125 圖八九 張文宗加與減創作(1)………………………………………126 圖九十 張文宗加與減創作(2)………………………………………127 圖九一 張文宗加與減創作(3)………………………………………128 圖九二 人體造型的意象陶藝………………………………………129 圖九三 傳宗造型系列(1)……………………………………………130 圖九四 傳宗造型系列(2)……………………………………………131 圖九五 花器及近乎工藝品之創作…………………………………132

    1. 劉良佑、溫淑姿 (1992) 陶藝研究<研究報告、展覽專輯>彙編 台中市
     台灣省立美術館
    2. 謝東山 (2005) 台灣現代陶藝發展史 台北市 藝術家出版社
    3. 劉其偉 (1970) 現代繪畫基本理論 藝術出版社
    4. 李知宴 (2004) 陶瓷發展的歷史和辨偽 北京市 華齡出版社
    5. 何秉聰 (1978) 陶藝 香港 廣角鏡出版社
    6. 方李莉 (2005) 中國陶瓷 北京 五州傳播出版社
    7. 陳水源 (2006) 日本傳統陶藝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8. 張學文 (2003) 陶藝綜合彩 台北市 五行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9. 朱邦雄 (1998) 朱邦雄的陶藝暨公共藝術 高雄美濃窯
    10. 葉佩蘭 中國明瓷器真偽鑑別 鄭州 大象出版社
    11. 辻 輝子 (昭和5年) 手作之陶藝 日本東京 婦女畫報社
    12. 張明川 (1990) 中國彩陶圖譜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3. 李美華、翁華美 (1991) 台藝工藝展-從傳統到創新 台中市 省美館
    14. 李美華等5人 (1989) 當代陶藝展專輯 台中市 台灣省立美術館
    15. 馬聘、李劍敏 (2005) 中國名窯地圖 上海市 上海文化出版社
    16. 蔡榮祐 (1993) 蔡榮佑陶藝展專輯 台中市 台灣省立美術館
    17. 張海國 (2003) 民國瓷鑑賞 上海市 上海書店出版社
    18. 赫伯特里德Herbert Read著 李長俊譯 (1972) 台北市 大陸書局
    19. 林書堯 (1981) 基本造型學 台北市 維新書局
    20. 吳曉芳 (2006) 歐洲名窯陶瓷鑑賞 台北市
    21. 黃永川等編輯 (1995) 唐三彩特展圖錄 台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
    22. 藝術家雜誌 (-2006止) 359, 372, 364, 338 台北市
    23. 陶藝雜誌 (1-55) 台北 陶藝雜誌社 五行圖書
    24. 陶藝雜誌社 新陶獎 (1-3屆)
    25. 范振金 (2002) 配釉自己來 台北市 五行圖書
    26. 方樑生 (2005) 台灣之石回 台北市 五行圖書
    27. 第一屆~第六屆 金陶獎紀念專刊 (2005) 台北市 五行圖書
    28. 陳文標、程天立 (2001-2006) 國家工藝獎作品集 (1-6屆六冊) 草屯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
    29. 石雅如 何國世譯 (2004) 西班牙陶藝交流展 草屯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
    30. 林秀娟主編 (2004) 良品美器 草屯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
    31. 張瓊慧 (2004) 台灣工藝 19 雜誌/威廉‧莫里斯 對台灣工藝的意義特輯 草屯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
    32. 第27回日本現代工藝美術 (1988) 東京都文化廳
    33. 韓國現代美術展 (1988) 韓國用之現代美術館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