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高子航
論文名稱: 機車不機車 從媒體文本與車隊文化看台灣社會中的機車
Street speeding or racing sport—Seeing the motorcycle in Taiwan from media texts and motorcycle team culture
指導教授: 劉昌德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1
中文關鍵詞: 飆車車隊文化規馴次文化機車形象再現媒體再現
英文關鍵詞: speeding, illegal racing, motorcycle team culture, domestication, sub-culture, motorcycle image representation, media represent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0下載:4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機車保有率與密度皆居世界之冠的台灣,多數人騎乘機車做為日常生活交通代步之用,但也有人利用機車從事其餘各種行為與活動。其中,有人騎車在路上狂飆,甚至無來由地沿街傷人,藉以吸引他人目光或是證明自身之存在,這群人被媒體與社會大眾稱做「飆車族」。漸漸,「飆車」這般鮮明的負面形象與利用機車從事交通代步以外所有行為的青少年有了直接而深固的連結關係。於是,台灣的機車文化場域早已容不下單純喜歡機車做為一種休閒興趣,進而從事改裝甚至是賽車運動等衍生活動的社群存在。因為,他們總會被貼上玩車即等同於「飆車族」的汙名化標籤。

    然而,政府官僚長久以來為固守社會秩序與階層關係的守舊思維與戒嚴管控,讓緊繃38年的人心更加思變、愈加嚮往自由民主社會的誕生。於是,1980年代末期、解嚴前後爆發了第一次的青少年飆車風潮,並成為一種社會現象進而蔓延至全台,且持續至今;而統治階級消極打壓的處理態度,更使飆車與改車、玩車以及賽車的詭異連結愈趨深刻,並一再成為青少年用以抵抗主流意識、但卻是扭曲變相的次文化反叛展現。

    本研究以台灣機車產業發展歷程的政策規範、經濟與社會脈絡變遷的資料爬梳做為基礎,透過新聞、廣告與雜誌、電視等媒體文本的敘事與文本分析了解台灣各時期的機車形象再現與機車文化脈絡,並實際參與觀察車隊出遊活動,試圖描繪現今台灣機車文化發展面臨的困境與契機。本研究發現,新聞中的飆車形象與廣告中的賽車形象,皆是源自政治上為方便管理、企圖主導宰制而生的失真再現。在這之下,一群喜歡機車的人用制度化的車隊管理與要求、身體力行的自我規馴與約束,對外展現與飆車族之不同的「正派玩車」,對內同時建立愛車、玩車人的社群認同,期盼能以尊重他人、負責任的玩車態度獲得社會同等的尊重與認同,冀望以社會正向次文化的形式展現台灣社會多元而豐富的文化風貌。

    Taiwan maintains the 1st place in the ratio of motorcycle ownership and the density of motorcycle among the world. Therefore, people ride their motorcycles with different ways. Some people do the speeding or illegal racing on the road, even hurting others they don’t recognize with weapons along the street. These people is called “speeding gang” by the media and the mass. Gradually, the negative image of “speeding” has constructed a direct and solid connection with juveniles who ride the motorcycle to do all the things besides as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Hence, there is no space for the community to take motorcycles as a leisure interest to remodel their motorcycles or undertake the racing sports because of the “speeding gang” tagged by the public.

    However, the government had kept the conservative thinking and implemented the martial law to maintain the social order and defend their power relations in the society for 38 years, making people long for a free and democratic society even more. As a consequence, the first wave of juvenile speeding unrest had broken out in the phase of the lift of martial law in the end of the 1980s, and becoming a social phenomenon spreading to whole Taiwan, even up to now. The passive attitudes of the ruling class make the illegal racing have a stronger but distorted connection with people who love motorcycle, turning into a twisted presentation of sub-culture which shows juvenile rebellion towards social mainstream ideology.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 materials about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motorcycle industry in Taiwan, trying to describe the dilemmas and opportunities via the analysis of news and advertisements of different periods about motorcycle to understand the image representations, and actually participating in the activities of a motorbike team.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reason why motorcycles have been represented with the speeding image in the news and the racing image in the ads is all resulted from the political reasons to control the social order. Consequently, a group of people who love motorcycles domesticate themselves with institutionalized managements and requirements to foam a inner identity towards a team, even to a community, presenting their honest manner to ride motorbikes which absolutely different from speeding gang. All they want is the respect and acquaintance from the public, hoping to have a chance to develop a positive sub-culture to show the cultural diversity in Taiwan.

    第壹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6 一、機車工業產製發展 6 二、政策規範 9 三、使用者與機車文化 12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16 一、研究問題 16 二、研究目的 17 三、研究架構 18 第貳章、文獻探討 19 第一節 媒體文本與社會 19 第二節 賽車運動與社會 24 一、賽車政治經濟學 24 二、賽車文化研究 27 第參章、研究方法 30 第一節 政治政策、經濟產業─資料分析法 30 第二節 機車新聞報導、機車廣告文本─敘事分析 30 第三節 機車文化 38 一、文本分析 38 二、深度訪談法 39 三、參與觀察法 43 第四節 研究流程 44 第肆章、新聞與廣告文本資料分析 45 第一節 新聞文本敘事分析 45 一、台大歷史系教授余又蓀車禍事件 45 二、台北北投大度路飆車事件 49 三、新竹南寮青少年毆人致死事件 53 第二節 廣告文本敘事分析 57 一、1960、1970年代 57 二、1980、1990年代 64 三、2000、2010年代 72 第三節 不同時代新聞、廣告文本之機車形象再現特色 81 第伍章、機車文化資料分析 84 第一節 1980年代機車文化 84 一、解嚴前後爆發的青少年飆車現象 84 二、飆車毀掉的1980年代機車運動發展 87 三、1980年代飆車現象顯露的賽車運動氣息 87 四、昔日的三五好友飆車 今日規馴下的車隊文化 89 五、小結 89 第二節 當代機車文化 91 一、正派玩車的自我規馴 91 二、規馴下的飆車游移 99 三、規馴與追焦文化中的身體展演 100 四、玩車社置的置體認同與相互關弖的互動關係 102 五、小結 111 第陸章、結論與建議 112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12 一、相互影響的政治經濟、媒體文本與機車文化脈絡 112 二、新聞中的「飆車」與廣告中的「賽車」 113 三、正派玩車社置展現的形象扭轉 114 第二節 政治宰制下玩車社置展現的關鍵力量 115 一、甫政治力量主導宰制的台灣機車文化發展 115 二、帶動正向機車次文化的玩車社置 116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17 第柒章、參考文獻 119 附錄A 深訪題綱─大度路飆車爯本 128 附錄B 深訪題綱─隊長爯本 129 附錄C 深訪題綱─女性隊員爯本 130 附錄D 深訪題綱─男性隊員爯本 131

    Little Red(2008.12.18)。〈「KYMCO RACING 彎道情人」有不良示範嗎?〉。《廣告王》。上網日期:2009年12月25日,取自 http://www.mycfbook.com/profiles/blogs/kymco-racing-wan-dao-qing-ren
    SERPENT(2007.09.20)。〈用公理寫歷史 重機‧立委‧王幸男〉,《機車人》,64:142-144。
    小丙(2007.09.20)。〈檔車時代 再度來臨〉,《機車人》,64:96-105。
    土狗(2009)。〈原罪〉,《自由騎士》,2。
    中天電視(2007.07.21)。〈風的解放〉。台北:中天電視。
    中國時報(1986.10.24)。〈砲彈飛車 賭命秀 拚死還本 立即樂 傳廿五人死亡 問題不可小視〉,《中國時報》,5版。
    中國時報(1986.10.29)。〈飆車經勸導、稍有收斂 賭博論輸贏、密切防範 警方調員長駐大度路 遏阻騎士賽車〉,《中國時報》,5版。
    中國時報(1986.10.30)。〈狂飆的少年 要命的玩車〉,《中國時報》,5版。
    中國時報(1986.11.01)。〈堵住看他怎麼飆!警方圍堵大度路、騎士進不去〉,《中國時報》,5版。
    中國時報(1986.11.04)。〈民眾涉嫌起鬨滋事、四人送辦〉,《中國時報》,5版。
    中國時報(1986.11.04)。〈機車商人推陳出新 無形助長飆車風氣〉,《中國時報》,5版。
    公路總局(2007.10.31)。〈550CC以上大型重型機車自96年11月1日起開放行駛快速道路〉。上網日期:2008年1月14日,取自 http://www.thb.gov.tw/main_08.htm
    方以直(1965.05.08)。〈悼余又蓀教授」,《徵信新聞報》,7版。
    〈反省檢討話飆車〉(1987.09.01)。《風火輪雜誌》,21:91-93。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1999)。《傳播與社會》。台北:揚智文化。
    台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我們─誕生與成長,上網日期:2010年1月4日,取自http://www.trtc.com.tw/c/future.asp?catid=%E8%AA%95%E7%94%9F%E8%88%87%E6%88%90%E9%95%B7&small=%E8%AA%95%E7%94%9F%E8%88%87%E6%88%90%E9%95%B7
    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2010.02.10)。《台灣國產機車生產年統計表》。
    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2010.02.10)。《台灣國產機車銷售年統計表》。
    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上網日期:2009年11月24日,取自 http://www.ttvma.org.tw/cht/information.php
    民生報(1987.08.14)。〈北中南 盛行飆車道路 定時定點開放 解決飆車問題 初步獲得共識〉,《民生報》,6版。
    立法院(2010.03.24)。《立法院第7屆第5會期第6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756號 委員提案第9549號)。上網日期:2010年6月5日,取自 http://k2hd.myweb.hinet.net/lgmeetimage.pdf
    立法院(2010.04.07)。《立法院公報》(第99 卷第18 期)。台北:立法院。上網日期:2010年6月5日,取自 http://lci.ly.gov.tw/lcew/communique/final/pdf/99/18/LCIDC01_991801.pdf
    石智青校閱(1992)。《葛蘭西》。台北:桂冠。(原書Joll, J.. Gramsci.)
    交通部(2009)。《機動車輛登記數》。上網日期:2010年1月8日,取自
    http://www.motc.gov.tw/mocwebGIP/wSite/lp?ctNode=162&CtUnit=94&BaseDSD=16&mp=1
    交通部全球資訊網。上網日期:2008年1月14日,取自
    http://www.motc.gov.tw/hypage.cgi?HYPAGE=law.asp/
    〈光陽Racing125/150平面廣告─彎道情人篇〉(2008.12.10)。《摩托車雜誌》,282。
    光陽機車(2007.05.01)。〈何謂五期含氧Fi噴射科技?〉。上網日期:2010年3月8日,取自http://www.kymco.com.tw/news/detail.asp?category=company&id={E3329037-1FB8-445F-B8EC-CAE953CBEDCE}
    行政院主計處(2009)。《人口數(人口增加率)暨村里鄰戶數》。上網日期:2010年1月8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5408&CtNode=4594
    行政院主計處(2009)。《國民所得統計常用資料》。上網日期:2010年1月8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4616&CtNode=3566
    行政院研考會(1889)。《「飆車問題之成因及防制途徑」專案委託研究報告》。
    何凡(1965.04.29)。〈沿步路不過〉,《聯合報》,7版。
    吳永廷,早期老機車文物文獻館 Yahoo!奇摩部落格。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sarmu9/article?mid=44&prev=105&next=35&l=f&fid=25
    吳昭東(2008)。〈台灣機車廣告50年〉,吳淑華(主編)《騎過半世紀:機車特展專刊》。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吳昭東。老機車‧老報導‧老廣告 Yahoo!奇摩部落格。取自 http://tw.myblog.yahoo.com/art-ok/
    李坤建(2009.06.14)。〈南寮飆仔殺人 網友一人一信救新竹〉,《中國時報》,A10版。
    李明憲(1987.02)。〈外太空來的小綿羊 光陽名流(SPACY) 系列〉,《風火輪雜誌》,14:46-47。
    李青霖(2009.06.17)。〈孝子命案 談中輟生 更應談家庭教育〉,《聯合報》,B1版。
    李青霖、祁容玉、李奕昕(2009.06.15)。〈五顆星?網友怒吼 一人一信救新竹〉,《聯合報》,A5版。
    李奕昕(2009.06.15)。〈飆仔打死孝子 限期破案 公園談天無端喪命 母慟:永不原諒凶手 希望是最後一個受害者 廖了以:加速偵辦〉,《聯合報》,A5版。
    李奕昕(2009.06.16)。〈竹科孝子命案 中輟生 看不順眼 殺人 網軍施壓 基層警員「三天沒睡覺」 五嫌之一傳「注意新聞」簡訊 警據以破案〉,《聯合報》,A1版。
    李奕昕(2009.06.17)。〈孝子命案 目睹余慘死 陳女夜夜惡夢〉,《聯合報》,B2版。
    李奕昕(2009.07.05)。〈掃蕩飆車!學生白衣靜坐 網友大串連 頂著高溫展現救治安決心 余家人出席 參與者獻花打氣〉,《聯合報》,B1版。
    李映荻(1965.05.05)。〈悼余又蓀老師〉,《徵信新聞報》,7版。
    杜章智譯(1990)。《阿圖塞的馬克思主義》。台北:遠流。(原書Callinicos, A.. Althusser’s Marxism.)
    〈究竟是「誰」的錯!盛大的場面 全國總動員 卻不歡而散〉(1986.07.01)。《風火輪雜誌》,7:15-19。
    季桂保(2002)。《布希亞》。台北:生智文化。
    林秀蓮(2004)。〈機車工業〉,《產業調查與技術季刊》,150:106-120。
    林東泰(2008)。《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師大書苑。
    林淑真(1998)。《台灣機車史》。台北:中華民國機車研究發展安全促進協會。
    林雅萍(2009.05.01)。〈我看 你只是愛Racing〉,《廣告雜誌》,216:42-43。
    法務部(2005)。《狂飆青春系列(二)─飆車行為及對策》。上網日期:2010年3月15日,取自http://www.moj.gov.tw/ct.asp?xItem=29767&ctNode=13788&mp=202
    玩車友。〈LTNS龍潭樂活賽車場 ( Long Tan National Speedway) 各項資訊〉。上網日期:2010年6月6日,取自 http://www.motoringfans.com.tw/circuit/default.asp?category=tis#01
    阿信、Vito(2009)。〈令人窒息的限制〉,《自由騎士》,2:80-81。
    柯裕棻(2008)。〈電視的政治與論述:一九六○年代台灣的電視設置過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9:107-138。
    胡婉玲(製作人)(2009.06.14)。台灣演義─台灣廣告百年史。台北:民間全民電視公司。
    孫秀蕙、馮建三(1995)。《廣告文化》。台北:揚智文化。
    秦德川(1986.11.03)。〈風聲車聲人聲沸騰、引擎直如雷鳴〉,《中國時報》,5版。
    張念慈(2009.06.11)。〈夜遊南寮 被打到命危 在「海天一線」看海聊天 突遭五、六惡少亂棍攻擊昏迷 警方掌握數名可疑對象〉,《聯合報》,B1版。
    張研田(1965. 05.08)。〈由余又蓀教授之死 談台北的交通秩序〉,《徵信新聞報》,3版。
    張超群、陳文仁、宋德洤(2008)。《汽機車產業年鑑》。新竹: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
    梅瓊安(1986.10.27)。〈公路賭命賽車‧漠視法令 未能防患未然‧致鑄大錯〉,《聯合報》,5版。
    許夢芸譯(2007)。《資訊的批判》。台北:韋伯文化。(原書Lash, S. [2002]. Critique of information. London: SAGE.)
    連錦堅(2002)。《本田風雲》。台北:商周。
    陳文龍(1995)。〈產品企劃與機車設計〉,《設計》,62:10-13。
    陳育賢(2009.06.11)。〈17公里海岸不平安 民眾觀星 一群惡少亂棍攻擊〉,《中國時報》,C2版。
    陳育賢(2009.06.16)。〈《飆仔殺孝子案》酒後隨機毆人致死 五惡少落網〉,《中國時報》,A1版。
    陳芸芸譯(2000)。《電視與社會》。台北:韋伯文化。(原書Abercrombie, N.. Television and society.)
    陳炯志(2005)。《飆車:規範、快感與文化工業的三螺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權欣(1986.11.03)。〈適逢假期、大度路又見瘋狂飆車 追踪攔截、警方抄下百餘車牌號〉,《中國時報》,5版。
    彭芸芳、李奕昕(2009.06.16)。〈廖了以:我們沒做好〉,《聯合報》,A3版。
    湯允一等合譯(2001)。《媒體/社會:產業形象與閱聽大眾》。台北:學富文化。原書Croteau, D., & Hoynes, W.. Media/society industries, images, and audiences.)
    黃銘義(1991)。〈臺灣機車工業發展概況〉,《產業經濟》,123:4-12。
    黃錫淇(1993)。〈臺灣地區機車工業發展概況與展望〉,《產業經濟》,140:3-14。
    新竹安全駕駛教育中心。〈中心簡介─中心沿革〉。上網日期:2010年6月6日,取自http://www.e-hsc.com.tw/intro3.php
    楊林德、李明憲(1986.11.01)。〈大度路風雲〉,《風火輪雜誌》,11:44-46。
    楊意菁等譯(2006)。《大眾媒介學》。台北:韋伯文化。(原書Jones, M., & Jones, E..Mass media.)
    經濟部(1999)。《汽、機、自行車產業現況與趨勢分析》。新竹: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
    雷章寶(1996)。〈機車成車製造業之現況與展望〉,《產業調查》,118:1-34。
    〈彰化起風浪 彰興路飆車特別報導〉(1987.08.01)。《風火輪雜誌》,20:141-145。
    維基百科,〈NASCAR〉。上網日期:2009年11月10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zh-tw/NASCAR
    維基百科,〈一級方程式賽車〉。上網日期:2009年11月10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zh-tw/F1
    劉昌德(1995.06.30)。〈他們飆車 究竟是誰的錯?〉,《中國時報》,11版。
    徵信新聞報(1965. 05.08)。〈撞死余又蓀 騎士被起訴 涉過失致人於死罪〉,《徵信新聞報》,3版。
    徵信新聞報(1965.04.28)。〈摩托閃避單車 巷口撞死教授 余又蓀腦震盪不治〉,《徵信新聞報》,3版。
    潘俊宏(2009)。《趕新聞遊戲下的「真實」:攝影記者的勞動處境與專業焦慮》。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志光,SUZUKI scooter機車迷。取自http://blog.xuite.net/tsai.kevin36/scooter
    蔡琰、臧國仁(1999)。〈新聞敘事結構:再現故事的理論分析〉。《新聞學研究》,58:1-27。
    鄭自隆(2008)。《廣告與台灣社會變遷》。台北:華泰。
    蕭明輝(1993)。〈國產機車工業現況與展望〉,《萬通銀行季刊》,7:42-48。
    賴祥文(1995)。〈臺灣地區機車工業的現況與展望〉,《產業經濟》,167:51-66。
    龜毛小爹(2010.02.02)。〈淺談『追』焦〉。上網日期:2010年6月1日,取自「重車論壇 好攝之徒 動態追焦版」http://motocity.com.tw/gp2/viewtopic.php?t=264932&sid=b85ab749ea57fbdd04054392a09ab42f
    聯合晚報(2009.06.15)。〈二十年的飆車何時終止?〉,《聯合晚報》, A2版。
    聯合報(2009.06.17)。〈孩子怎麼了?家庭學校和社會怎麼了?〉,《聯合報》,A2版。
    聯合報(1988.05.12)。〈遏止飆車 新招 建分隔島 擋道〉,《聯合報》,15版。
    聯合報(1986.11.05)。〈飛車「魔」〉,《聯合報》,5版。
    聯合報(1986.11.04)。〈過路車輛‧群眾喊砸 飛車大賽‧走火入魔〉,《聯合報》,7版。
    聯合報(1986. 11.01)。〈大度路賭命賽車 殯儀社派人迎接 獨到生意眼.先見之明 警方忙防範.煙消雲散〉,《聯合報》,5版。
    聯合報(1986.10.31)。〈禁絕瘋狂賽車 警方加強巡邏〉,《聯合報》,7版。
    聯合報(1986.10.26)。〈涉嫌拿石砸警車 觀賽青年送法辦〉,《聯合報》,5版。
    聯合報(1986.10.26)。〈瘋狂騎士聚集大度路 賭命飛車吸引數千人 大批警車‧追逐取締‧阻住通路〉,《聯合報》,5版。
    聯合報(1986.10.24)。〈地下機車大賽 觀眾動輒數千 四月來已死廿五人 傳有彩票賭金車廠介入〉,《聯合報》,5版。
    聯合報(1986.06.30)。〈飛車黨狂歡周末夜 聚集大度路蛇行競技 玩死亡遊戲危及居民〉,《聯合報》,7版。
    聯合報(1965. 05.08)。〈摩托車撞斃教授 周錦元被起訴〉,《聯合報》,3版。
    聯合報(1965.04.30)。〈摩托車行駛 應在慢車道〉,《聯合報》,3版。
    聯合報(1965.04.28)。〈名教授死於車禍 誰續那未完傑作 鬧市飛車將文星撞落 驚嘆學術界損失太多 余又蓀教授 昨死於車禍 機車駕駛人被扣押 今成立治喪委員會〉,《聯合報》,3版。
    顏瓊玉(2009.06.16)。〈拚治安 別「自我感覺良好」〉,《中國時報》,A4版。
    羅世宏譯(2000)。《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台北:五南。(原書 Severin, Werner J., & Tankard, James W.. Communication theories origins, methods, and uses in the mass media, 4th ed.)
    羅緗綸(2009.06.15)。〈飆仔橫行 幸福蒙塵〉,《聯合報》,B1版。
    Arnold, P. J. (1978). Aesthetic aspects of sport.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13 (3), 45-63.
    Atkinson, P., Coffey, A., Delamont, S., Lofland, J., & Lofland, L. (Eds.). (2001). Handbook of ethnography. London: Sage.
    Barendse, M. A. (1983). Individualism, technology, and sport: The speedway nexus. Journal of Sport and Social Issues, 7, 15-23.
    Birrell, S., & Loy, J. W.,JR (1979). Media sport: Hot and cool1.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14 (1), 5-19.
    Bishop, R. (2003). Missing in action. Journal of Sport & Social Issues, 27 (2), 184-194.
    Boellstorff, T. (2008). Coming of age in second life: An anthropologist explore the virtually huma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achay, K. (1993). Sports and environment sports for everyone—Room for everyone?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28 (2-3), 311-323.
    Castells, M. (2007). Communication, power and counter-power in the network socie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 238-266.
    Crompton, J. L. (1993). Sponsorship of sport by tobacco and alcohol companies: A review of the Issues. Journal of Sport and Social Issues, 17, 148-167.
    Czarniawska, B. (2004). Narratives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London: Sage.
    Daiute, C., & Lightfoot, C. (2004). Narrative analysis: Study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in society. Thousand Oaks, CA: Sage.
    Davis, N. W., & Duncan, M. C. (2006). Sports knowledge is power. Journal of Sport & Social Issues, 30 (3), 244-264.
    Dewhirst, T., & Sparks, R. (2003). Intertextuality, tobacco sponsorship of sports, and adolescent male smoking culture. Journal of Sport & Social Issues, 27 (4), 372-398.
    Frith, K. T., & Mueller, B. (2003). Advertising and societies: Global issues. New York: Peter Lang.
    Giulianotti, R. (2005). Sport: A critical sociology. Cambridge, UK: Polity.
    Hall, S., Critcher, C., Jefferson, T., Clarke, J., and Roberts, B. (1978). Policing the crisis. London: Macmillan.
    Honda (2008.05.21). 「カブ」シリーズ、世界生産累計6,000万台を達成. Retrieved June 20, 2010, from http://www.honda.co.jp/news/2008/c080521b.html
    Mastro, D., Lapinski, M. K., Kopacz, M. A., & Behm-Morawitz, E. (2009). The influence of exposure to depictions of race and crime in TV news on viewer’s social judgment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53 (4), 615-635.
    Knox, P. L. (2005). Creating ordinary places: Slow cities in a fast world. Journal of Urban Design, 10 (1), 1-11.
    Kusz, K. W. (2007). From NASCAR nation to Pat Tillman. Journal of Sport & Social Issues, 31 (1), 77-88.
    Leonard, D. J. (2004). The next M. J. or the next O. J.? Kobe Bryant, race, and the absurdity of colorblind rhetoric. Journal of Sport & Social Issues, 28 (3), 284-313.
    Lowes, M. D. (2002). Indy dreams and urban nightmares: Speed merchants, spectacle, and the struggle over public space in the world-class city. Toronto, Ontario, Canada: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Messner, M. A., Duncan, M. C., & Cooky, C. (2003). Silence, sports bras, and wrestling porn. Journal of Sport & Social Issues, 27 (1), 38-51.
    Motogp.com. Retrieved November 11, 2009, from http://www.motogp.com/en
    NASCAR. Retrieved November 11, 2009, from
    http://www.nascar.com/news/features/history/
    Nightingale, V. (2008). Why observing matters. In M. Pickering (Eds.), Research methods for cultural studies. (pp.105-122).
    Pflugfelder, E. H. (2009). Something less than a driver: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Gendered Bodies in Motorsport. Journal of Sport & Social Issues, 33 (4), 411-426.
    Phillips, J. C. (1976). Toward an explanation of racial variations in top-level sports participation.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11, 39-55.
    Shore, B. (1994). Marginal play: Sport at the borderlands of time and space.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29 (4), 349-365.
    Stempel, C. (2005). Adult participation sports as cultural capital.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40 (4), 411-432.
    The official formula1 website. Retrieved November 11, 2009, from http://www.formula1.com/
    Tranter, P. J., & Lowes, M. (2009). Life in the fast lane: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nd public health outcomes of motorsport spectacles in Australia. Journal of Sport & Social Issues, 33 (2), 150-168.
    Tranter, P. J. (2003). Motor racing in Australia: Health damaging or health promoting? Australian Journal of Primary Health, 9 (1), 50-58.
    Wheaton, B. (2007). After sport culture. Journal of Sport & Social Issues, 31 (3), 283-307.
    Wilson, T. C. (2002). The paradox of social class and sports involv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37, 5-16.
    Wolff, A. (2007). Going, going green. Sports Illustrated. Retrieved December 14, 2009, from http://sportsillustrated.cnn.com/2007/more/03/06/eco0312/2.html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