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莊幃婷
Alison Chuang
論文名稱: 「偶像假結婚」作為理想浪漫婚姻典範?-韓國實境綜藝節目《我們結婚了》之台灣女性閱聽人分析
Idols Pretend to be Married Couples as An Ideal Romantic Marriage Model? : The Female Audience Analysis of Korean Reality Variety Show “We got married” in Taiwan
指導教授: 胡綺珍
Hu, Kelly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0
中文關鍵詞: 韓國實境綜藝節目名人/偶像浪漫婚姻閱聽人
英文關鍵詞: Korean Reality Variety Show, Celebrity/Idol, Romantic Marriage, Audienc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43下載:11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我們結婚了》為韓國MBC電視台自2008年開播的實境綜藝節目,由節目當紅娘,將互不相識的當紅名人/偶像配對,讓彼此成為假想夫妻,完成各項指定的任務,並且展開屬於兩人的新婚生活。名人戀情一向是眾人關注的焦點,然而,將婚姻直接搬上檯面展演,以實境方式呈現,在亞洲可說是一新鮮大膽之創舉。明星夫妻似假若真的甜蜜互動,不但在韓國成功引起一股《我結》風潮,同時也在韓國偶像團體領軍,席捲亞洲各國的新韓流推波助瀾之下,讓2009年《我結》在台灣播出之後,亦獲得廣大的迴響。

    《我結》以名人婚姻實境為號召,實則作為一個名人/偶像走紅跳板,與韓國電視、演藝工業之間更有相輔相成的商業鏈關係。節目用綜藝娛樂的橋段結合偶像劇方式引領閱聽人進入一個美好浪漫的婚姻天堂,沒有太多婚姻現實的殘酷面,而是戀愛般,由形式上的拍婚紗照、蜜月旅行、驚喜等event所建構而成的假想夫妻關係。也因為名人扮演的是自己,讓一切彷彿比戲劇更真實。節目不時環繞著戀愛的粉紅光芒與悸動感,就像各式愛情套餐,讓部分台灣未婚的年輕女性閱聽人樂於投身於其中,同時享受合法化的明星八卦與戀愛的美好。

    經由探討《我結》的文本敘事結構,發現其「甜蜜戀愛婚姻」的設定重新鞏固了婚姻作為戀愛唯一終點的核心價值。同時,更透過各種愛情節日與禮物的堆砌將浪漫愛與消費主義無限蔓延。此外,本研究針對十位台灣二十世代的年輕未婚女性進行深度訪談,發現由於大多數戀愛經驗的缺乏,讓她們更容易進入《我結》所建構的美好愛情故事當中。一部分閱聽人涉入較淺,以觀看綜藝節目和明星笑料的方式在觀看,但也有部分閱聽人將其作為真實戀愛與婚姻的參照,在虛虛實實揣測名人戀情,觀看假想夫妻上車下車的過程,自身彷彿也經歷了一段青澀或刻骨銘心的愛戀,毋需外求即可獲得心靈上的滿足。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壹、韓國綜藝實境節目《我們結婚了》 2 貳、探討《我們結婚了》 9 一、浪漫愛情婚姻的實踐? 9 二、韓國(亞洲儒家式)的真人實境 11 叁、研究者位置 14 肆、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5 第二章 研究背景 18 壹、韓流現象:從亞洲到台灣 18 一、韓流重大功臣:韓劇 19 二、新韓流:偶像魅力與Channel V的轉型 21 三、韓國娛樂產業與偶像製造機 22 貳、韓國綜藝節目:繼韓劇之後的新寵兒 23 第三章 文獻回顧 27 壹、閱聽人、羅曼史與迷文化 27 一、閱聽人的角色 27 二、女性的羅曼史閱讀 28 三、迷文化 30 貳、名人/明星/偶像與八卦文化 31 叁、關於實境節目的討論 35 肆、實境節目在台灣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 39 壹、研究方法 39 一、文本分析 39 二、深度訪談法與觀察法 40 貳、研究對象 40 一、受訪者特色 41 第五章 《我們結婚了》建構之愛情/婚姻套餐 44 壹、《我們結婚了》之節目架構與敘事公式 44 一、節目流程與轉變 44 二、實境節目特色 47 三、綜藝節目特色 51 四、生活化的愛情偶像劇與情境喜劇 53 貳、扮家家酒?遊戲式、幼齡化的婚姻展演 55 一、替夫妻命名:愛情角色與劇情設定 58 (一)姐弟戀:六歲之差,年上年下所產生的意外笑料 58 (二)吵鬧小冤家:大老婆與小丈夫? 59 (三)完美的浪漫夫妻 v.s. 現實夫妻組 59 (四)兩小無猜:情竇初開的曖昧,欲擒故縱的遊戲 60 二、男女社會角色的再鞏固 60 三、固定的敘事公式:戀愛與婚姻的必經過程? 61 叁、商業化的軌跡 63 一、愛情互動商品化 63 二、無所不在的明星/偶像與「演」的真實 64 第六章 台灣年輕女性閱聽人的閱聽經驗與認同形構 66 壹、穿梭台前與台後的真實 67 一、揭露台後等於真實 67 二、掌控好的真實 71 貳、可以實現的愛情理想?還是過於夢幻的烏托邦 72 一、混雜的想像,真實和虛構-在投入和抽離之間游走 75 二、尋找浪漫與真實的完美結合 80 三、美好真實而非殘酷寫實(現實)的日常生活 84 叁、愛情婚姻的參考書 87 一、愛情、夫妻生活反思與兩性相處指南 87 二、婚姻生活的體驗 89 三、找尋理想情人和完美丈夫 90 肆、偶像迷群的矛盾心態 92 一、粉紅、幻想還是妄想? 94 伍、韓國文化的想像與應證 95 一、長幼輩分與傳統文化的強調 96 二、韓國的大男人主義 98 三、浪漫誇大、炫耀式的愛情展演 100 第七章 結論與研究 建議 102 壹、研究發現 102 一、韓國與台灣(亞洲儒家式)的戀愛/婚姻再現與建構 102 二、韓國偶像工業結合綜藝實境節目, 塑造出無懈可擊的浪漫愛婚姻 104 三、合法化的八卦途徑,創造愛情幻想 105 四、跨文化的愛情投射與參照 105 五、浪漫愛商品化與消費主義蔓延 106 貳、研究限制與建議 106 一、研究對象範圍的侷限 106 二、台灣綜藝與實境節目研究的貧乏,未來可多發展混合性文類的研究 107 三、新韓流研究的廣度與深度 107 參考書目 109 附錄一、《我們結婚了》訪談大綱 119 附錄二、韓國綜藝節目在台灣播出列表(2010-2011) 120 表目錄 表1:《我們結婚了》參與藝人夫婦一覽表 8-9 表2:受訪者列表 42-43 表3:《我們結婚了》的節目架構 47 表4:《我們結婚了》的實境特色 51 表5:《我們結婚了》的綜藝特色 53 表6:《我們結婚了》的夫妻設定 58 表7:《我們結婚了》的戀愛與婚姻示範 62 圖目錄 圖1:《我們結婚了》第一季夫婦 7 圖2:《我們結婚了》第二季夫婦 7 圖3:《我們結婚了》緯來戲劇台官網 8 圖4:第一季攝影棚現場(主持人與參與演出的明星夫妻) 46 圖5:第二季前期攝影棚現場(副控室中主持人與藝人來賓) 46 圖6:第二季後期攝影棚現場(主持人與藝人來賓【諧星與偶像團體成員】) 47 圖7:親密的夫妻家居自拍照(金賢重與皇甫) 49 圖8:《我結》中演員申愛的自白鏡頭 50 圖9:《我結》中偶像徐玄提到分離時的自白鏡頭 50 圖10:節目後製的分隔畫面 52 圖11:強化主角情緒的字幕 52 圖12:偶像劇式的標題-1 54 圖13:偶像劇式的標題-2 54 圖14:偶像劇般的場景 55 圖15:以夫妻名義共同演出的紅薯夫婦 64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林芳玫(2006)。《解讀瓊瑤愛情王國》,臺北市:臺灣商務。

    林東泰(2008)。《大眾傳播理論》,臺北市:師大書苑,修定三版。

    林文淇譯(2006)。Kathryn Woodward編。《認同與差異》。台北縣:韋伯文化國際。

    林祐聖、葉欣怡譯(2003)。Don Slater著。《消費文化與現代性》。台北市:弘智文化。

    周素鳳譯(2001),Anthony Giddens著。《親密關係的轉變 : 現代社會的性、愛、慾》。台北市 : 巨流。

    岳曉東(2007)。《追星與粉絲 青少年偶像崇拜探析》,香港城市大學出版。

    邱進福等譯(2005)。Lull, James等著。《傳播時代的文化》。台北,韋伯。

    吳潛誠總編校(1997)。Jeffrey C. Alexander, and Steven Seidman等編。《文化與社會》。台北縣:立緒文化。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洪凌譯(1998)。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著。《擬仿物與擬像》。台北市,時報文化。

    徐江敏、李姚軍譯(2004)。Goffman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台北:
    桂冠。

    陳芸芸譯(2000)。Nicholas Abercrombi著。《電視與社會》。台北市:韋伯文化。

    陳雅汝等譯(2003)。Calvert, Clay著。《偷窺狂的國家》。台北:商周。

    陳正國譯(1993)。Josh, Fiske著。《瞭解庶民文化》。台北市:萬象。

    陳仲偉(2009)。《日本動漫畫的全球化與迷的文化》。臺北市 : 唐山。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張小虹(2006)。《後現代/女人:權力、慾望與性別表演》。台北市:聯合文學。

    馮建三譯(1995)。David, Morley著。《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台北市:遠流。

    葉欣怡、林俊甫、王雅瑩等合譯(2004)。Hobson, Dorothy著。《肥皂劇》。
    台北:弘智。

    黃涵榆譯(1997)。Steven Seidman著。〈實質理論的紛爭:道德秩序與社會危機—
    透視現代文化〉,頁277-302。《文化與社會》。台北縣:立緒文化。

    蔡琰(2000)。《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台北市:三民。

    盧嵐蘭研究主持(1996)。《國內八點檔國語連續劇與社群意識-一個理論層面的探討》。台北市:文化總會電研會。(電視文化研究叢書)

    盧嵐蘭(2007)。《閱聽人與日常生活》。台北:五南。

    蘇峰山、魏書娥、陳雅馨譯(2000)。Ulrich Beck and Elisabeth Beck-Gernsheim著。《愛情的正常性混亂》。台北縣:立緒文化。

    本田親史(2006)。〈日本「韓流現象」初探〉,《亞太研究通訊》,第四期(2006年7月),頁42-62。

    林芳玫(1994)。〈觀眾研究初探 -由《梅花三弄》談文本、解讀策略與大眾文化意識型態〉。《新聞學研究》,第四十九期,頁123-155。

    岩瀏功一(1998),〈日本文化在臺灣--全球本土化與現代性的「芳香」〉,《當代》,第125期,頁14-39。

    周倩漪(1998)。〈從王菲到菲迷─流行音樂偶像崇拜中性別主體的構成〉,《新聞學研究》,56:105-134。

    張玉珮(2005)。〈從媒體影像觀照自己:觀展∕表演典範之初探〉,新聞學研究第82期。

    簡妙如(2008)。〈全球化中的「更真實」狂熱:真人實境節目的心理技術〉,《新
    聞學研究》,94期,頁1-60。

    魏玓(1998)。〈全球化脈絡下的閱聽人研究-理論的檢視與批判〉,《新
    聞學研究》,60期,頁93-114。

    金知玧(2007)。〈從「韓國文化熱」論東亞文化認同之圖像〉,《文化研究月報》,第六十五期,取自http://www.cc.ncu.edu.tw/~csa/journal/65/journal_park486.htm,上網日期:2011年2月24日。

    謝豫琦(2005)。〈紀錄片?真人秀?新文類的可能?定義的難題:擬仿時代的真
    人實境節目〉,《文化研究月報》,第44期。取自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44/journal_park341.htm,上網日期:2010年6月15日。

    蘇彥豪(1996)。〈公共與私密的交疊:台灣學術網路空間結構的理論初探〉,《第一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取自http://www.ios.sinica.edu.tw/ios/seminar/infotec1/space.htm,上網日期:2011年3月1日。

    楊芳枝(2002)。〈藍色生死戀:探討流行文化裡的愛情政治〉,《文化研究月報》第十七期。取自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17/journal_park116.htm,上網日期:2010年6月22日。

    〈第十五場八卦新聞與真相:從璩美鳳到王筱嬋〉,《文化研究月報文化批判論壇》,第二十期(2002/10/15),取自www.ncu.edu.tw/~eng/csa/journal/journal1_forum15.htm。上網日期:2010年6月22日。

    江佩蓉(2004)。想像的文化圖景:韓流與哈韓族在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祁容玉(2006)。韓劇影音的流動與下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
    士論文。

    陳依秀(2004)。打造電視觀眾:台灣韓劇市場興起之歷程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傳播碩士班碩士論文。

    楊蕙菁(1998)。《從小虎隊到四大天王-台灣流行音樂偶像崇拜現象》。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妙如(1996)。過度的閱聽人:「迷」之初探。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豫琦(2006)。真人實境節目的閱聽人解讀策略—以日本節目《戀愛巴士》的台灣閱聽人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旭明(2003)。〈從韓流看亞洲流行文化的流轉〉,《傳媒透視》。取自http://www.rthk.org.hk/mediadigest/20030315_76_68688.html,上網日期:2011年2月23日。

    楊瑪利(2002)。〈韓國反敗為勝的秘訣—俺也可以創流行〉,《天下雜誌》,256:116-129。

    王雨晴(2007/1/15)。〈韓國綜藝節目大舉入侵台灣〉,《中國時報》,專題報導。
    取自http://lrt.pixnet.net/blog/post/1960610,上網日期2010年6月21日。

    王煒茜(2006/12/4)。〈韓國台正式開台!韓綜迷有福了〉。取自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aj100920061204200702,上網日期:2010年12月11日。

    尹亭雅(2010/11/11)。〈韓流狂襲 本土節目凍結〉。取自
    http://castnet.nctu.edu.tw/article.php?id=219&rel=issue,上網日期:2010年12月11日。

    石宇、裴豔(2002)。〈"韓流"來勢洶洶 日劇栽在韓劇手上〉。取自
    http://ent.enorth.com.cn/system/2002/06/12/000349531.shtml,上網日期:2011年2月24日。

    宋慧珍(2008/7/4)。《我們結婚了》火爆螢屏仿效節目增多。取自韓國朝鮮日報中文網路版:http://chn.chosun.com/big5/site/data/html_dir/2008/07/04/20080704000023.html
    ,上網日期:2010年11月30日。

    翁家祥綜合報導(2006/7/20)。〈韓流發威 八大搶設韓國台〉,自由時報,取自http://city.udn.com/53726/1766659?tpno=0&cate_no=72653,上網日期:2010年12月11日。

    崔乘炫(2010/7/12)。〈韓偶像組合引領日本“新韓流”〉,朝鮮日報,取自http://chn.chosun.com/big5/site/data/html_dir/2010/07/12/20100712000015.html,
    上網日期:2011年3月10日。

    葉宜欣(2010/1/1)。〈JET轉型《極限體能王》不續購〉,中時娛樂電子報,取自http://showbiz.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Showbiz/showbiz-news-cnt/0,5020,110511+112010010100030,00.html,上網日期:2011年3月18日。

    陸婭楠(2003)。〈誰在韓流中成長:中國流行文化的位置與發展〉,《青年時訊》,取自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jiaoyu/1055/1971957.html,上網日期:2011年2月23日。

    傅繼瑩(2009/8/24)。〈韓國偶像製造機 造星方程式大公開 〉,《聯合報》,C5版,星.com。取自《聯合知識庫》
    http://0-udndata.com.opac.lib.ntnu.edu.tw/library/,上網日期:2009年12月09日。

    鄭秀芳(2008/12/19)。〈「韓流」文化退燒了嗎?〉。取自喀報cast net http://castnet.nctu.edu.tw/view.htm?ar_pk=910,上網日期:2010年1月3日。

    魏國金編譯(2007/4/8)。〈土耳其媽媽選媳實境秀 風靡義大利〉
    取自自由電子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apr/8/today-int2.htm,上網日期:2010年11月4日

    〈K-POP偶像演唱會座無虛席,演唱會韓流發展趨勢迅猛〉,《韓國中央日報》,2010/11/26。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126/138/2hw4h.html,
    上網日期:2010年11月27日。

    〈無懼反韓流 巡唱照排台北站 高麗團1年捲款2.6億〉,《蘋果日報》,2010/11/26。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126/143/2hv4m.html,
    上網日期:2010年11月27日。

    〈佼佼新節目 網友做出比對圖 狂批:就是愛抄襲!〉,今日新聞網Now News, 影劇中心/綜合報導,2009/05/29。取自
    http://www.nownews.com/2009/05/29/340-2457344.htm,上網日期2010年6月8日。

    〈少女時代新曲刷新公信榜紀錄 排周銷量榜第四位〉,《新浪娛樂訊》,2010/9/14。取http://dailynews.sina.com/bg/ent/music/sinacn/20100914/01011829823.html。上網日期:2011/2/24。

    《我們結婚了》互動百科,《我們結婚了》-剽竊風波。取自http://www.hudong.com/wiki/%E3%80%8A%E6%88%91%E4%BB%AC%E7%BB%93%E5%A9%9A%E4%BA%86%E3%80%8B,上網日期: 2010年11月30日。

    〈單飛曲獲“第一” 佳仁/Gain激動流淚〉,朝鮮日報中文網,2010/11/1,取自
    http://tw.myblog.yahoo.com/she730325/article?mid=-2&next=156548&l=a&fid=60,上網日期:2011年3月11日。

    〈七年級生-學歷最高,生存壓力最大的世代〉。《天下雜誌》,2008年11月,取自http://magazines.sina.com.tw/magazine/article/282-1.html(上網日期:2011年5月18日)

    fenfen(2010/10/25)〈【韓綜】我們結婚了- 戀人的故事〉。取自http://www.onemedia.com.tw/post_all.php?postid=733,上網日期:2010年12月1日。

    黃國華(2011/2/4)。〈賽芭專欄 -- 劇漫(7) -- 韓綜 我們結婚了〉,黃國華耕讀日記。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bonddealer/16603334,上網日期:2011/3/10。

    小傅(2011/1/10)。〈韓綜《我們結婚了》紅薯夫婦平語歌、釜山行PART1〉。取自http://jasmine0746.pixnet.net/blog/post/33614783,上網日期:2011/3/10。

    fenfen的研究報告,痞客邦Pixnet部落格,分類韓國綜藝。取自http://fenfen0615.pixnet.net/blog/category/1142346,上網日期:2010年6月15日。

    babykon(2006/08/25)。〈韓劇裡的契約戀愛&契約婚姻〉。網路城邦,超級電視迷babykon 的網誌,取自http://blog.udn.com/babykon/416994,上網日期:2011年1月13日。

    維基百科-我們結婚了。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hk/%E6%88%91%E4%BB%AC%E7%BB%93%E5%A9%9A%E4%BA%86,上網日期:2010年6月15日。

    東風電視台官網,就是愛放電節目介紹。取自http://azio.im.tv/event/lovefun/program.asp,上網日期 2010年6月15日。

    《我們結婚了》韓國官方網站。取自http://www.imbc.com/broad/tv/ent/wedding/index.html。上網日期:2010年6月15日。

    〈我結PD講述《我們結婚了》背後的故事〉,2010/8/4,
    取自http://tieba.baidu.com/f?kz=848982412,上網日期:2011年3月11日。

    二、英文部分

    Andrejevic, Mark (2004) Reality TV: The art of being watched,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Andrejevic, Mark (2006) “Watching television without pity: the productivity of online
    fans”, New Media & Television 9(1): 24-46

    Anderson, B. (1983).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Ang, Ien (1985) Watching Dallas : soap opera and the melodramatic imagination,
    London ; New York : Methuen.

    Boorstin, Daniel (1971) The Image: A Guide to Pseudo-Events in America, New
    York: Atheneum. Originally published as The Image or What Happened to American Dream? (1961).

    Boorstin, Daniel (2006) “From Hero to Celebrity: The Human Pseudo-Event.” The
    Celebrity Culture Reader, ed. P. David Marshall. New York: Routledge,
    pp.72-90.

    Brown, Mary Ellen (1994) Soap opera and women's talk : the pleasure of resistance,
    Thousand Oaks : Sage Pulbications.

    Cashmore, Ellis (2006) Celebrity / Culture, New York, NY: Routledge.

    Clark, Hilary (2008) “Confession of Celebrity Mom: Brook Shield’s Down Came the
    Rain: My Journey Through Postpartum Depression.” Canadian Review of American Studies. 38.3: 449-461.

    Collins, Sue (2008) “Making the Most out of 15 Minutes: Reality TV's Dispensable
    Celebrity” Television & New Media 9 (2): 87-110.

    DeCordova, Richard (2001) “Picture Personalities” Picture Personalities: The
    Emergence of Star System in America.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pp.50-97.

    Dubrofsky, Rachel E. (2007) Therapeutics of the Self Surveillance in the Service of
    the Therapeutic, Television and New Media 8(4): 263-284.

    Giddens, Anthony (1991) “The Trajectories of the Self”, in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70-108.

    Grossberg, Lawrence (2006) “Is There a Fan in the House? The Affective Sensibility
    of Fandom.” The Celebrity Culture Reader, ed. P. David Marshall. New York: Routledge, 581-590.

    Hill, Annette. (2002) Big Brother. Television & New Media, 3(3): 323-340.

    Hill, Annette (2005) “Performance and authenticity” in Reality TV: Audiences and
    Popular Factual Television, London: Routledge, pp.57-78.

    Holmes, Su and Jermyn, Deborah (2004) “Introduction: Understanding Reality TV”,
    Understanding Reality Television, Routledge, pp.1-18.

    Hollows, Joanne (2003) “Oliver's Twist: Leisure, Labour and Domestic Masculinity in
    The Naked Che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6(2): 229-248.

    Hoskins, C. & Mirus, R. (1988). Reasons for the U.S. domina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elevision programmes.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10, 499-515.

    Jack Z. Bratich (2006) “ ‘Nothing Is Left Alone for Too Long’: Reality Programming
    and Control Society Subject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quiry 30(1): 65-83.

    Jenkins, Henry (2006) “Spoiling survivor: the anatomy of a knowledge community”,
    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 NY: NYU Press, pp.25-58.

    Jones, Janet. (2003) Show your real face. New media and Society, 5(3): 400-421.

    Kim Hyun Mee (2005) “Korean TV Dramas in Taiwan: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Location Process” Korea Journal, Vol.45, No.4 (Winter 2005), pp.183-205.

    Murray, Susan and Ouellette, Laurie (2004) “Introduction”, Reality TV: Remaking
    Television Culture, New York :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pp.1-15.

    Ouellette, Laurie and Hay James (2008) “Makeover TV: Labors of Reinvention”,
    Better Living Through Reality TV: Television and Post-welfare Citizenship, Blackwell Publishing, pp.99-133.

    Radway, Janice A. (1991) “The ideal romance: the promise of patriarchy” Reading the
    Romance: Women, Patriarchy, and Popular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pp.119-157.

    Stevens, Carolyn and Hosokawa Shuhei (2001) “So Close and Yet So Far:
    Humanizing Celebrity in Japanese Music Variety Shows, 1960s-1990s” Asian Media Production, Ed. Brian Moeran. Curzon, Richmond, pp.223-246.

    Turner, Graeme (2004) “Understanding Celebrity”, “Manufacturing celebrity”, and
    “Celebrity, the Tabloid and the Democratic Public Sphere”, Understanding
    Celebrity, Sage Publications, pp.3-26, pp.52-70, pp.71-82.

    van Zoonen, L. (2001) ‘Desire and Resistance: Big Brother and the Recognition of
    Everyday Life,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23(5): 669–677.

    Yang, Fang-Chih Irene (2008a) “The Genrification of “Korean Dramas” in Taiwan.”,
    China Information: 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 (Special Issue on Gender and Sexuality) Vo. XXII No. 2, July 2008, pp. 277-304

    Yang, Fang-Chih Irene (2008b) “Rap(p)ing Korean Wave: National Identity in
    Question.” East Asian Pop Culture. Ed. Chua Beng Huat and Koichi Iwabuchi pp. 191-216.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Yang, Fang-chih Irene (2008c) Engaging with Korean drama: discourses of of gender,
    media, and class formation in Taiwan.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 18, No. 1, 64-79.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