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姵琪 Li, Pei-Chi |
---|---|
論文名稱: |
近代中國大學女教師的出現及發展(1920s-1940s)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Female University Faculty in Modern China (1920s-1940s) |
指導教授: |
黃克武
Huang, Ko-Wu |
口試委員: |
黃克武
Huang, Ko-Wu 游鑑明 Yu, Chien-Ming 韓承樺 Han, Cheng-Hua |
口試日期: | 2024/07/02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畢業學年度: | 11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6 |
中文關鍵詞: | 大學女教師 、女子教育 、性別角色 、高等教育 、女性知識分子 |
英文關鍵詞: | female university faculty, women's education, gender role, higher education, female intellectuals |
研究方法: | 歷史研究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059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98 下載:1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探索1920至1940年代中國大學女教師的培育與發展歷程,透過報刊、學校出版品,以及知識女性和男性的日記、書信、自傳、回憶錄與口述歷史等資料,觀察高等教育的開放,如何影響使女性的角色與教育經驗發生轉變,及其所反映的意義。
二十世紀初期以來,隨著對女子高等教育的倡議,以及女學生在中等教育後的升學需求,高等教育逐漸向女性開放。女學生得以透過留學、女子大學以及男女合校大學等管道,接觸高等教育,也影響到女子教育發展的轉變,出現「女性人才」與無分性別的「人才」兩類不同的目標。女性開始追求更高、更專門的教育,獲得高等學位。在畢業之後,她們大部分仍會選擇婚姻,但也部分有志學術與事業的女性,摸索自己可能的出路,最終進入大學執教。
在大學教師相關的法規或制度中,並未明文規範從業者的性別,而女性在嘗試加入時,也並未受到太大阻力。然而,性別分工觀念與大學自身結構等無形的障礙,都使女性在從事教研時,更容易被排除在核心之外。在現代學術逐漸發展的過程中,各學科向女性開放的程度不一。女性一方面透過順應女性特質與角色期待,得以進入到外文、家政、教育、體育及音樂等學科;另一方面,她們也逐漸滲透到新興的自然科學與社會領域,並在過程中面臨不同的挑戰。1920至1930年代間,女性在大學教師群體中所占人數、比例都有一定的成長,不過,作為高等教育中的後進,當女性想謀求教研事業發展時,多需要透過男性前輩與同仁的支持,或是在女子大學這樣特殊的空間,方能找到更多的機會與可能。
最後,本文以張肖松、蘇雪林和曾祥和為例,透過梳理她們的生命軌跡,呈現女性如何透過各種途徑,參與到高等教育中,並以此為基礎,構築自己的人際網絡、從事社會文化活動。透過她們戰前與戰後的轉變,勾勒出女性在政治、社會劇烈變動中個別處境與問題,以及她們在接受外在挑戰時,所反映的共同性與獨特性。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of female university faculty in China from the 1920s to the 1940s by analyzing newspapers, school publications, and the diaries, letters, autobiographies, memoirs, and oral histories of female and male intellectuals.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how the expan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during this period influenc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women's roles and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as well as to interpret the broader significance of these changes.
Since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with the advocacy for women's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advanced education for female students beyond secondary schooling have facilitated the gradual inclusion of women in higher education. Female students accessed higher education through studying abroad, attending women's universities, and enrolling in co-educational universities. This inclusion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the trajectory of women's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leading to the emergence of two distinctive objectives: "female talents (女性人才)" and "talents(人才)" regardless of gender. As a result, women began to pursue higher and more specialized education, obtaining advanced degrees. While most graduates opted for marriage, some women with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aspirations sought to alternative, eventually entering the field of university teaching.
Regulations and systems governing university faculty positions did not explicitly specify gender requirements, and women did not encounter substantial resistance when seeking to join academic workforce. Nevertheless, the concept of gender division of labor, along with other intangible barriers, often led to the marginalization of female faculty from core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The openness of various academic disciplines to women varied significantly during the process of modern academic development. Female faculty found opportunities in the fields such as foreign languages, home economics,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music for they conforming to the traditional expectations of female characteristics and roles. Nevertheless, women gradually penetrated emerging fields in the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s, encountering different challenges. Between the 1920s and the 1930s, the number and proportion of women in the university faculty increased to some extent. However, as newcomers to higher education, when women sought to develop their teaching and research careers, women often needed to acquire support from male predecessors and colleagues or opportunities through teaching positions at women's universities to advance their teaching and research careers.
Finally, this thesis elucidates the participation of women in higher education through various avenues and examines how they leveraged these opportunities to construct social networks and engaged in socio-cultural activities. Focusing on the life trajectories of Zhang Xiaosong張肖松, Su Xuelin蘇雪林, and Zeng Xianghe曾祥和, this study traces their transformations before and after the war. It outlines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women amidst significant political and social upheavals, highlighting both the commonalities and unique aspects of their responses to external challenges.
一、史料
(一)資料彙編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五輯第一編教育(一),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
中華教育改進社編,《中國教育統計概覽》,上海:商務印書館,1924。
中華續行委辦會調查特委會編,《1901-1920年中國基督教調查資料
(原《中華歸主》修訂版)》上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雲南師範大學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史料4教職員卷》,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1998。
朱有瓛主編,《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二輯下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朱有瓛主編,《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三輯上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
朱有瓛主編,《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三輯下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
吳相湘、劉紹唐主編,《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鑑》第二冊,臺北:傳記文學, 1971。
吳相湘、劉紹唐主編,《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鑑》第四冊,臺北:傳記文學, 1971。
李又寧、張玉法編,《近代中國女權運動史料》上,臺北:龍文出版社,1995。
李文海主編,《民國時期社會調查叢編・婚姻家庭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張研、孫燕京主編,《民國史料叢刊:史地˙年鑑》,冊929,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編,《二十年度全國高等教育統計》,南京:教育部,193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編,《全國高等教育統計》,南京:教育部,1931。
教育部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編,《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鑑》,臺北:文海出版社,1986。
教育部統計室編,《二十二年度全國高等教育統計》,南京:教育部,1936。
教育部統計室編,《二十三年度全國高等教育統計》,南京:教育部,1936。
教育部編,《二十一年度全國高等教育統計》,南京:教育部,1935。
教育部編,《專科以上學校教員名冊 第二冊》,重慶:教育部,1944。
教育部編,《專科以上學校教員名冊》,重慶:教育部,1942。
劉興育、王曉珠主編,《雲南大學史料叢書:教職員卷1922-1949》,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13。
學部總務司編,《第一次教育統計圖表:光緒33年》,臺北:文海出版社,1986。
蘇雲峰,《清華大學師生名錄資料彙編(1927-1949)》,臺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04。
(二)報紙、期刊
《大公報》,天津,1931。
《少年世界》,上海,1920。
《世界日報》,北平,1936。
《申報》,上海、香港,1935、1937、1939。
《改進》,永安,1939。
《婦女雜誌》,上海,1918、1919。
《教育公報》,北京,1919、1924。
《新青年》,上海,1918。
《萬國公報》,上海,1901、1903、1904、1905。
(三)學校出版品
《希聲》,武昌,1947。
《金陵女子大學校刊》,南京,1929。
《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校刊》,南京、成都,1935、1936、1937、1941、1943。
《國立女子師範學院旬刊》,重慶,1943。
《國立師範學院旬刊》,藍田。
《華南學院校刊》,福州。
《燕京大學校刊》,北平,1930。
北京清華學校編,《游美同學錄》,北京:清華學校,1917。
安徽大學編,《安徽大學一覽》,合肥:安徽大學,1936。
私立大夏大學編,《私立大夏大學一覽》,上海:私立大夏大學,1935。
私立金陵大學編,《私立金陵大學一覽》,南京:私立金陵大學,1933
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編,《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概況》,南京: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學院,1936。
私立復旦大學編,《復旦大學一覽》,上海:私立復旦大學,1933。
私立華西協合大學,《私立華西協合大學一覽》,成都:私立華西協合大學,1941。
私立華南女子文理學院編,《私立華南女子文理學院校友錄》,福州:私立華南女子文理學院,1942。
私立輔仁大學編,《私立輔仁大學一覽》,北平:私立輔仁大學,1947。
私立燕京大學編,《北平私立燕京大學一覽》,北平:私立燕京大學,1937。
私立燕京大學編,《燕京大學教職員名錄(1929-1930)》,北平:私立燕京大學,1929。
私立燕京大學編,《燕京大學教職員名錄(1930-1931)》,北平:私立燕京大學,1930。
私立燕京大學編,《燕京大學教職員名錄(1932-1933)》,北平:私立燕京大學,1932。
私立燕京大學編,《燕京大學教職員名錄(1934-1935)》,北平:私立燕京大學,1934。
私立燕京大學編,《燕京大學教職員名錄(1935-1936)》,北平:私立燕京大學,1935。
私立燕京大學編,《燕京大學教職員名錄(1936-1937)》,北平:私立燕京大學,1936。
私立燕京大學編,《燕京大學教職員名錄(1943-1944)》,成都:私立燕京大學,1944。
私立燕京大學編,《燕京大學教職員名錄》,北平:私立燕京大學,1948。
武漢大學編,《武大校友通訊(2022年)》,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23。
河北省立女子師範學院編,《河北省立女子師範學院一覽》,天津:河北省立女子師範學院,1934。
國立女子師範學院編,《國立女子師範學院組織大綱》,重慶:國立女子師範學院,1941。
國立中山大學編,《國立中山大學二十一年度概覽》,廣州:國立中山大學,1932。
國立中央大學,《國立中央大學一覽 第十一種:教職員錄》,南京:國立中央大學,1931。
國立北平大學,《國立北平大學一覽》,北平:國立北平大學,1934。
國立北平大學編,《國立北平大學一覽》,北平:國立北平大學,1934。
國立北平大學編,《國立北平大學一覽》,北平:國立北平大學,1936
國立北平大學編,《國立北平大學教職員錄》,北平:國立北平大學,1936。
國立北京大學編,《國立北京大學一覽》,北平:國立北京大學,1935。
國立武漢大學編,《國立武漢大學一覽 民國二十一年度》,武漢:國立武漢大學,1933。
國立武漢大學編,《國立武漢大學一覽 民國二十二年度》,武漢:國立武漢大學,1933。
國立武漢大學編,《國立武漢大學一覽 民國二十三年度》,武漢:國立武漢大學,1934。
國立武漢大學編,《國立武漢大學一覽 民國二十五年度》,武漢:國立武漢大學,1936。
國立武漢大學編,《國立武漢大學一覽 民國二十六、二十七年度合刊》,樂山:武漢大學,1939。
國立武漢大學編,《國立武漢大學一覽 民國二十四年度》,武漢:國立武漢大學,1935。
國立武漢大學編,《國立武漢大學一覽 民國二十年度》,武漢:國立武漢大學,1931。
國立社會教育學院編,《國立社會教育學院一覽》,重慶:1948。
國立清華大學校長辦公處,《清華同學錄》,北平:國立清華大學,1937。
國立暨南大學一覽,《國立暨南大學一覽》,上海:國立暨南大學一覽,1930。
湖南大學編,《湖南大學一覽 民國二十二年度》,長沙:湖南大學,1933。
廣西大學編,《廣西大學一覽》,梧州:省立廣西大學,1938。
(四)文集、書信、自傳、回憶錄、日記、口述歷史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組編,《胡適往來書信選》中冊,北京:中華書局,1979。
毛彥文,《往事》,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7。
王文霞、張念華、蘇梅芳訪問,陳子鸚紀錄,《黃葉辭枝,不朽永生:吳振芝教授口述歷史》,新北:稻鄉出版社,2011。
王明貞,〈轉瞬九十載〉,《物理》,2006年3期,北京,2006.3,頁174-182。
冰心,《冰心自傳》,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5。
朱君允、熊性淑,《燈光、永遠的燈光:我的母親朱君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
朱東潤,《朱東潤自傳》,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9。
吳宓著,吳學昭整理,《吳宓日記1946-1948》,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
李又寧、秦賢次編,《方令孺散文集》,臺北:洪範書店,1980。
李小江主編,《讓女人自己說話──獨特的歷程(文化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
汪澄,〈人物專訪:體育家教育家又兼畫家的高梓教授〉,《國民體育季刊》,20:3,臺北,1991.9,頁 46-53。
沈宗瀚,《沈宗瀚自述》,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4。
沈懷玉、游鑑明訪問,周維朋紀錄,《曾祥和女士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8。
周惠民,《沈葆德:用解放腳走路》,青島:青島出版社,2014。
竺可楨,《竺可楨全集 第9卷》,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南京博物院編,《曾昭燏文集(日記書信卷)》,南京:文物出版社,2013。
桂質良,《女人的一生》,南京:正中書局,1937。
袁昌英,《行年四十》,上海:商務印書館,1946。
張肖松,《張肖松博士手書回憶錄》,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
張朋園、楊翠華、沈松僑訪問,潘光哲紀錄,《任以都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
張春曉編,《沈祖棻全集:書札拾零子苾日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4。
張連紅、楊夏鳴、王衛星等編譯,《魏特琳日記》,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張匯蘭,〈我和金陵女大體育系〉,《體育文史》,1983年1期,北京,1983.3,頁36-37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第一冊》,上海:中華書局,1936。
梅李今英,《山高水長──梅李今英回憶錄》,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出版部,1984。
陳衡哲著,馮進譯,《陳衡哲早年自傳》,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曾寶蓀,《曾寶蓀回憶錄》,長沙:岳麓書社,1986。
游鑑明訪問,黃銘明、鄭麗榕紀錄,《春蠶到死絲方盡:邵夢蘭女士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5。
程千帆,《桑榆憶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馮友蘭,《三松堂全集第一卷》,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楊絳著,止庵編,《楊絳散文選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5。
楊靜遠,〈讓廬舊事(上)記女作家袁昌英、蘇雪林、凌叔華〉,《新文學史料》1997年第3期,北京,1997.8,頁142-148。
楊靜遠,〈讓廬舊事(下)記女作家袁昌英、蘇雪林、凌叔華〉,《新文學史料》1997年第4期,北京,1997.11,頁109-115、160。
楊靜遠,《讓廬日記(1941-1945)》,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趙連芳,《趙連芳博士回憶錄:一個奮鬥的人生》,臺北:趙張肖松印行,1970。
趙蘿蕤,《我的讀書生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蔣碧微,《蔣碧微回憶錄:我與悲鴻》,長沙:岳麓書社,1986。
鄭毓秀,《玫瑰與革命:民國奇女子鄭毓秀自傳》,香港:香港中和出版,2021。
錢用和,《宋美齡私人秘書︰錢用和回憶錄》,北京:東方出版社,2011。
錢煥琦主編,《金女大校友口述史》,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
錢穆,《錢賓四先生全集 第五十一冊: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合刊》,臺北:聯經出版,1994。
羅久蓉、游鑑明、瞿海源訪問,羅久蓉等紀錄,《烽火歲月下的中國婦女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4。
蘇雪林,《蘇雪林文集第二卷》,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6。
蘇雪林,《蘇雪林自傳》,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6。
蘇雪林,《蘇雪林作品集‧日記卷(第一冊)》,臺南:成功大學出版組,1999。
二、近人專書
中國婦女管理幹部學院編,《古今中外女名人辭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89。
丹柯,《女性,戰爭與回憶:三十五位重慶婦女的抗戰講述》,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3。
天津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天津文史資料選輯 第35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
王東杰,《國家與學術的地方互動:四川大學國立化進程(1925-1939)》,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王惠姬,《中國現代化的推手--以留美實科女生為主的研究(1881-1927)》,新北:花木蘭出版社,2011。
北京燕京研究院編,《燕京大學人物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司琦、徐珍,《吳俊升先生暨夫人倪亮女士年譜》,臺北:三民,1997。
朱峰,《基督教與近代中國的女子高等教育--金陵女大與華南女大比較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朱傑人、戴從喜編,《程俊英教授紀念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江勇振,《日正當中‧1917-1927》,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
江勇振,《楚材晉育:中國留美學生,1872-1931》,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22。
何玲華,《新教育·新女性:北京女高師研究(1919-1924)》,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吳學昭,《聽楊絳談往事》,臺北:時報出版,2008。
宋少鵬,《「西洋鏡」里的中國與婦女:文明的性別標準和晚清女權論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周一川,《近代中國女性日本留學史(1872-1945)》,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季家珍(Joan Judge)著,楊可譯,《歷史寶筏:過去、西方與中國婦女問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
岱峻,《風過華西壩:戰時教會五大學紀》,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3。
易社強(John Israel)著,饒佳榮譯,《戰爭與革命中的西南聯大》,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2010。
林洙,《梁思成、林徽因與我》,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林美玫,《婦女與差傳:十九世紀美國聖公會女傳教士在華差傳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金以林,《近代中國大學研究,1895-1949》,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
阿部洋,《中國の近代教育と明治日本》,東京 : 福村出版,1990。
柯惠鈴,《近代中國革命運動中的婦女(1900-1920)》,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2。
夏曉虹,《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孫石月,《中國近代女子留學史》,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95。
孫建秋,《金陵女大 : 金陵女兒圖片故事 1915-1951》,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徐有富編,《程千帆沈祖棻年譜長編》,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
高彥頤(Dorothy Ko)著,李志生譯,《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高彥頤(Dorothy Ko)著,苗延威譯,《纏足:「金蓮崇拜」盛極而衰的演變》,新北:左岸文化,2007。
張清平,《林徽因傳(修訂版)》,北京:中華書局,2016。
張連紅主編,《金陵女子大學校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許紀霖等著,《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許慧琦,《「娜拉」在中國 : 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演變(1900s-1930s)》,臺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3。
陳以愛,《中國現代學術研究機構的興起:以北大研究所國學門為中心的探討》,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陳姃湲,《從東亞看近代中國婦女教育-知識份子對「賢妻良母」的改造》,新北:稻鄉出版社,2005。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
陳建軍、戚慧編,《袁昌英年譜》,北京:商務印書館,2023。
陸束屏編譯,《血腥恐怖金陵歲月:金陵女子文理學院中外人士的記載》,南京:南京出版社:2014。
陸胤,《國文的創生:清季文學教育與知識衍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2。
傑西‧格‧盧茨(Jessie Gregory Lutz)著,曾鉅生譯,《中國教會大學史(1850-1950)》,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游鑑明,《運動場內外:近代華東地區的女子體育(1895-1937)》,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9。
程謫凡,《中國現代女子教育史》,上海:中華書局,1934。
舒新城,《近代中國留學史 近代中國教育思想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華夏婦女名人詞典編委會編,《華夏婦女名人詞典》,北京:華夏出版社,1988。
費慰梅(Wilma Fairbank)著,曲瑩璞、關超等譯,《梁思成與林徽因》,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7。
黃福慶,《近代中國高等教育研究:國立中山大學(1924-1937)》,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
葉文心著,馮夏根、胡少誠、田嵩燕等譯,《民國時期大學校園文化(1919-1937》,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葉維麗著,周子平譯,《為中國尋找現代之路:中國留學生在美國(1900-1927)》,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
雷良波、陳陽風、熊賢君,《中國女子教育史》,武漢:武漢出版社,1993。
劉詠聰,《德.才.色.權──論中國古代女性》,臺北:麥田出版社,1998。
鞏本棟編,《程千帆沈祖棻學記》,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
燕京大學校友校史編委會編,《燕京大學史稿》,北京:人民中國出版社,1999。
叢小平,《師範學校與中國的現代化: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社會轉型》,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簡•亨特(Jane Hunter)著,李娟譯,《優雅的福音:20世紀初的在華美國女傳教士》,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薩拉.德拉蒙特(Sara Delamont)著,錢撲譯,《博學的女人:結構主義和菁英的再造》,臺北:桂冠出版社,1995。
顏海平著,季劍青譯,《中國現代女性作家與中國革命,1905-1948》,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魏定熙(Timothy B. Weston)著,張蒙譯,《權力源自地位:北京大學、知識分子與中國政治文化,1898-1929》,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
魏淑凌(Sasha Su-Ling Welland)著,張林杰、李娟校譯,《家國夢影 : 凌叔華與凌淑浩》,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
羅元旭,《東成西就:七個華人基督教家族與中西交流百年》,香港:三聯書店,2012。
羅蘇文,《女性與近代中國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蘇雲峰,《抗戰前的清華大學 1928-1937 : 近代中國高等教育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
蘇雲峰,《私立海南大學 1947-1950:近代中國高等教育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
顧明遠主編,《中國教育大系:歷代教育名人志》,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Bailey, Paul. Gender and Education in China: Gender Discourses and Women’s Schooling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Burton, Margaret E. The Education of Women in China. New York: Fleming H. Revell Company, 1911.
Grypma, Sonya. Nursing Shifts in Sichuan: Canadian Missions and Wartime China, 1937–51. 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2021.
Rossiter, Margaret W. Women Scientists in America: Struggles and Strategies to 1940.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2.
Schneider, Helen M. Keeping the Nation’s House: Domestic Management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a. 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2011.
三、 近人論文
(一) 期刊論文
王秀雲,〈有關西方女傳教士與中國婦女的幾個歷史問題:從文獻談起〉,《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8期,臺北,2000 .8,頁237-252。
王奇生,〈教會大學與中國女子高等教育〉,《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4期,臺北,1996 .8,頁135-166。
成令方,〈性別、醫師專業和個人選擇:台灣與中國女醫師的教育與職業選擇,1930-1950〉,《女學學誌》,14期,臺北,2002.11,頁1-43。
江文君,〈專家的誕生:近代上海的大學教授〉,《史林》,2014年3期,上海,2014.6,頁21-28。
江勇振,〈男人是「人」、 女人只是「他者」:《婦女雜誌》的性別論述〉,《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2期,臺北,2004 .12,頁39-67。
衣若蘭,〈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與「五四婦女史觀」再思〉,《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34期,臺北,2019. 12,頁1-68。
衣若蘭,〈論中國性別史研究的多元交織〉,《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30期,臺北,2017. 12,頁167-230。
吳方正,〈女性與博覽會:以 1907 年兩場展覽為例〉,《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6期,臺北,2015.12,頁1-65。
呂芳上,〈抗戰時期的女權論辯〉,《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期,臺北,1994.6,頁81-115。
呂美頤,〈評中國近代關於賢妻良母主義的論爭〉,《天津社會科學》,1995年5期,天津,1995.9,頁 73-79。
巫仁恕,〈劫後婦女:抗戰時期蘇州淪陷後的婦女生活〉,《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35期,臺北,2020.6,頁67-120。
杜學元,〈中國男女分校與同校之爭的歷程、主要分歧及啟示〉,《四川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16卷第6期,達州,2006 .12,頁85-90。
周春燕,〈婦女與抗戰時期的戰地救護〉,《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4期,臺北,2014.12,頁133-224。
林維紅,〈清季的婦女不纏足運動(1894-1911)〉,《臺大歷史學報》,16期,臺北,1991.8,頁139 -180。
胡曉真,〈杏壇與文壇:清末民初女性在傳統與現代抉擇情境下的教育與文學志業〉,《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5期,臺北,2007.12,頁35-75。
胡纓,〈歷史書寫與新女性形象的初立:從梁啟超〈記江西康女士〉一文談起〉,《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9期,臺北,2001.8,頁1-29。
倪浩然 ,〈‘Unqualified’ and ‘Licentious’ Nü Xiaozhang 女校長 in Republican China: Sexism toward Professional Women in School Leadership Positions〉,《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41期,臺北,2023.6,頁125-178。
夏曉虹,〈梁啟超:女學為第一義──兼及其女權階段論〉,《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0卷339期(北京,2023.9),頁93-106。
孫秀玲,〈近代中國女教師身份認同的形塑、解構與重建〉,《教師發展研究》,3:4,北京,2019. 12,頁 118-124。
孫長亮,〈清季日本女性教習拾遺〉,《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9期,臺北,2017.6,頁157-194。
孫慧敏,〈民國時期上海的女律師(1927-1949)〉,《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4期,臺北,2006.12,頁51-88。
徐兆安,〈以考試清算學校:1920 與 1930 年代中國的教育破產論與會考實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16期,臺北,2022.6,頁47-95。
秦方,〈晚清才女的成長歷程─ 以安徽旌德呂氏姊妹為中心〉,《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8 期,臺北,2010 .12,頁259-294。
張淑卿,〈美式護理在臺灣:國際援助與大學護理教育的開端〉,《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8期,臺北,2010 .12,頁125-173。
許慧琦,〈一九三○年代「婦女回家」論戰的時代背景及其內容──兼論娜拉形象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東華人文學報》,4期,花蓮,2002 .7,頁 99-136。
許慧琦,〈愛倫凱在中國:文化轉譯與性別化論述〉,《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37期,臺北,2021.6,頁 1-70。
連玲玲,〈「追求獨立」或「崇尚摩登」?近代上海女店職員的出現及其形象塑造〉,《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4期,臺北,2006.12,頁1-50。
連玲玲,〈關於婦女的「事實」:民國時期社會調查的性別分析〉,《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34期,臺北,2019.12,頁71-128。
陳雁,〈巴伯獎學金與近代中國女性留美:途徑、專業與意義〉,《婦女研究論叢》,82期,北京,2007.9,頁33-41。
陳達維,〈日久他鄉是故鄉:以王季茝為例略論國際科學人才流動〉,《中華科技史學會學刊》,27 期,臺北,2022.12,頁138-143。
陳黛甜,〈男女同校大學中的女性:齊魯大學女部研究〉,《中國基督教研究》,13期,上海,2019.12,頁154-178。
游鑑明,〈千山我獨行?廿世紀前半期中國有關女性獨身的言論〉,《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9期,臺北,2001.8,頁121-187。
黃克武,〈蔣介石與賀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67 期,臺北,2010.3,頁17-58。
黃相輔,〈女子需要什麼科學常識?從「人的教育」與「賢妻良母」之爭談新文化的知識觀〉,《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34期,臺北,2019.12,頁129-192。
廖秀真,〈清末女學在學制上的演進及女子小學教育的發展〉,《成功大學歷史學報》,10期,臺南,1983.9,頁217-261
管美蓉,〈從自主到統一—抗戰前期大學入學考試的發展(1938-1940)〉,《國史館學術集刊》,16期,臺北,2008 .6,頁 91-133。
趙婧,〈近代上海女醫群體的形成——以社會網絡為視角的考察〉,《史林》,2020年3期,上海,2020.6,頁17-25。
趙婧,〈醫學、職業與性別──近代女子習醫論再探〉,《婦女研究論叢》,150期,北京,2018.11,頁56-67。
蔡明純,〈「外國文學門」課程在近代中國大學院校的建置與標準化──以北大、清華為討論中心〉,《史原》,23期,臺北,2011.9,頁 1-47。
蔡玫姿,〈域外文化的想像與詮釋──蘇雪林學術研究方法探源〉,《成大中文學報》,18期,臺南,2007 .10,頁 143-176。
鄭永福、呂美頤,〈關於近代中國「女國民」觀念的歷史考察〉,《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4期,臨汾,2005.8,頁58-63。
鄭會欣,〈蔣介石與民國學人關係的嬗變 (1932-1949)〉,《二十一世紀》,177期,(香港,2020.2),頁44-64。
謝長法,〈清末的留日女學生及其活動與影響〉,《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4期,臺北,1996 .8,頁63 -86。
韓承樺,〈「社會」的形塑與發展:關於近代中國知識史研究的若干思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20 期,臺北,2023.6,頁135-176。
顏訥,〈多重邊緣的自覺:冼玉清嶺南研究的重層視域〉,《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41期,臺北,2023.6,頁57-124。
羅久蓉,〈近代中國女性自傳書寫中的愛情、婚姻與政治〉,《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5期,臺北,2007.12,頁77-140。
Elizabeth A. Littell-Lamb,〈Gospel of the Body, Temple of the Nation: The YWCA Movement and Women's Physical Culture in China, 1915-1925〉,《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6期,臺北,2008 .12,頁167-207。
Jones Claire. “Careers and controversy before the First World War.” Nature, 575 (November, 2019), pp. 239-242.
Richards Ellen Swallow. “'Humanistic Oekologist,' 'Applied Sociologist,' and the Founding of Sociology.” American Sociologist, 33:3 (Fall, 2002), pp. 21-58.
(二) 專書論文
王汎森,〈從「新民」到「新人」──近代思想中的「自我」與「政治」〉,收入王汎森,《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頁53-90。
白露(Tani E. Barlow)著,苗延威譯,〈有所需求:一九二○年代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女性〉,收入《共和時代的中國婦女》,臺北:左岸文化,2007,頁205-254。
江勇振,〈男性與自我的扮相:胡適的愛情、軀體與隱私觀〉,收入熊秉真主編,《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臺北:國家圖書館出版中心, 2003,頁195-226。
林志宏,〈世變下的士變:科舉廢除和知識階層的定位(1900s-1930s)〉,收入甘懷真編,《身份、文化與權力──士族研究新探》,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頁387-424。
柯惠鈴,〈戰爭中的武漢大學校園文化:楊靜遠《讓廬日記》的解讀〉,收入《民國女力:近代女權歷史的挖掘、重構與新詮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9,頁118-189。
孫慧敏,〈「新式學校」觀念的形成及影響〉,收入王汎森主編,《中國近代思想 史的轉型時代》,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頁81-104。
陳時偉,〈中央研究院與中國近代學術體制的職業化,1927-1937年〉,《中國學術》,輯15,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頁173-213。
Joan Judge, “Beyond Nationalism: Gender and the Chinese Student Experience in Japan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 收入羅久蓉、呂妙芬主編,《無聲之聲(Ⅲ):近代中國的婦女與文化(1600- 1950)》,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頁 359-393。
(三) 學位論文
王曉慧,〈近代中國女子教育議題論爭研究:國家政權建設的視角〉,南京: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2012。
朱晨曦,〈近代中國留法大學女教師研究〉,金華:浙江師範大學教育學碩士論文,2019。
呂芳芳,〈民國時期大學女教師教學研究:以蘇雪林、林巧稚、袁昌英為中心 〉,金華:浙江師範大學教育學碩士論文,2018。
李巧敏,〈1927-1937年的高校女教師研究〉,曲阜:曲阜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2012。
汪伯軒,〈陳立夫與戰時中國教育〉,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1。
張三郎,〈五四時期的女權運動(一九一五∼一九二三)〉,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章亞希,〈近代中國女教師的興起(19世紀末至1937 年)〉,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碩士論文,2016。
許露,〈近代中國留英大學女教師研究〉,金華:浙江師範大學教育學碩士論文,2021。
陳怡伶,〈新知識女性的生命抉擇:陳衡哲的前半生(1890-1936)〉,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陳南君,〈診間內外:近代上海女中醫(1925-1949)〉,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
陳晨,〈民國時期大學女教師群體研究〉,金華:浙江師範大學教育學碩士論文,2015。
曾芳苗,〈民國教會女子教育─「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的個案研究(1915-1951)〉,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馮劍俠,〈性別與職業:民國時期女記者的身份認同(1920s-1940s)〉,上海:復旦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博士論文,2013。
黃灣灣,〈民國時期大學女教師學術之研究:以林徽因、馮沅君、俞慶棠為中心〉,金華:浙江師範大學教育學碩士論文,2018。
楊翠華,〈非宗教教育與收回教育權運動(一九二二∼一九三○)〉,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
鄒如意,〈民國高校女性歷史教員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2019。
鄭淑敏,〈近代中國大學女校長研究〉,金華:浙江師範大學教育學碩士論文, 2017。
五、網路資源及其他
耶魯大學神學圖書館藏,《亞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聯合董事會檔案》(Archives of the United Board for 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 in Asia)
〈Letter from Chang Siao-sung to Miss Rebecca W. Griest, August 21,1939〉,典藏號:Ginling College, UB, RG 11, Box 136, Folder 2738, YDSL
〈曹簡禹教授生平與女兒回憶錄〉,網址:https://nckunaaf.org/caojianyu/。(查詢日期:2024/6/3)。
〈庚款獎學金學者介紹:司徒月蘭〉,網址:https://boxerindemnityscholars.wordpress.com/2018/03/25/miss-antoinette-yut-yan-soo-hoo-%E5%8F%B8%E5%BE%92%E6%9C%88%E8%98%AD/。(查詢日期:2024/5/10)
「里昂中法大學學生全錄」,網址:https://www.bm-lyon.fr/nos-blogs/le-fonds-chinois-%E9%87%8C%E6%98%82%E5%9C%96%E6%9B%B8%E9%A4%A8%E4%B8%AD%E6%96%87%E9%83%A8/instruments-de-recherche-et-documents/institut-franco-chinois-de-lyon-ifcl/article/liste-exhaustive-des-etudiants-de-l-ifcl?lang=zh_tw。(查詢日期:2024/6/1)
陳受鳥,〈90年前,我做南開學生時〉,網址:https://nankaioverseas.net/NKAlumni/90yearsAgoAsStudent080319.html。(查詢日期:2024/5/10)
趙如蘭,〈卞趙如蘭自傳〉,網址:http://rulanchaopian.lib.cuhk.edu.hk/autobiography_c.htm。(查詢日期:2024/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