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諭萱
論文名稱: 雙溪鄉的社會文化變遷
指導教授: 溫振華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76
中文關鍵詞: 雙溪國小貂山吟社祭祀圈外籍新娘士紳家族社會變遷文化生態
英文關鍵詞: The primary school Shuangsi, Ermine’s mountain chant society, the ambit of the sacrificial rites, foreign bride, gentry's family, social changes, culture enviromen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27下載:1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歷史有獨特的性格,從原住民的開拓經驗出現,到最近四百年漢人的移民拓墾。當台灣移民社會萌芽的同時,西方帝國主義也正向東方擴張,殖民地社會也進入雛型時期;臺灣歷史經驗的推移,便在殖民者的壓迫與移民的對抗中,慢慢的累積起來。
    雙溪是位於東北角邊陲的農村,純樸又秀麗,由於移民的墾闢進程,建立了漢人社會的文化模式與生活組織,如土地公的信仰、祭祀圈、信仰圈的形成、水圳的建造和士紳家族的崛起等,對僻居農村的文風,產生潛移默化的功能,使書房、詩社等民間教育蓬勃興盛。
    台灣是日本的第一個殖民地,扮演著策略性角色,雙溪鄉藉由百年的「雙溪國小」與傳承的「貂山吟社」發展,闡述台灣在日本的殖民下,扮演著策略性角色,如灌溉的網路、鄉村學校、挖掘煤礦、金礦等,發展出排斥性的政治制度和經濟的卡特爾(cartels)管理,對台灣後續發展,有很重大的含意和影響。
    本研究擬就社會文化因素中的社會制度組織、心理因素、人口結構、文化演化等議題,以清領以前的雙溪、漢人社會的建立與文化發展、日治以來的社會變遷等議題,企圖建立一個具有普遍性的「規範基礎」,來描述、分析、探究現代社會的結構;藉以更深入了解,雙溪鄉的社會文化變遷,提昇社會參與人文關懷,並作為相關單位,對雙溪鄉未來發展規劃的參考方向。

    There is a unique personality in Taiwan’s history, opening up from the aboriginal cultivated experience to present, the immigrants of the Han’s cultivation open up, form immigrant’s society until the most recent 400 years. And while immigrant’s society sprouts, western imperialism is being expanded to the east, the colony society enter to young period too. The lapse of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in Taiwan accumulation slowly stands up in colonist’s oppression and the immigrant’s face-off.
    Shuangsi is a village located at the north-eastern corner of Taiwan. It’s a purely beautiful place. Due to the immigrant cultivated process, the cultural model and living organization of the Han’s society was established, such as the belief of the village god, the ambit of the sacrificial rites, the forming of the faith, the building of the canal, and the rise of the gentry’s family etc. It changed and influenced the style of writing in the backcountry imperceptibly, and also flourished the civilian education like the study room and the poetry association.
    Taiwan which is the Japanese first colony acted as the tactical role, due to ‘the primary school of Shuangsi over a century and Township ermine’s mountain chant society’ development pass on; explain that Taiwan is under the colonizing of Japan, acting the tactic role. Such as the network, rural road, railway, port, credit cooperative, rural school, excavate the colliery, gold mine etc., it is appear political system and economic Cartel (cartels) of person who repel manage, these develop have great meaning and influence to Taiwan follow-up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of these topics draw up social system organization, psycho- logical factor, population structure, culture in the social factor and evolves, with the topics, such as common faith of land, offer sacrifice’s enclosing, faith’s enclosing, water system building, gentry’s family of ditch between fields of immigrant’s society, etc., intend to set up an universal ‘standardize foundation’, to describe analyze, criticize the structure of the modern society. It makes us more 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cultural changes of Shuangsi Township in depth even more, promote the humane care of the communal participation, and regarded as the reference directio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lan of Shuangsi to the relevant uni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2 第三節 文獻探討與限制………………………………………………… 4 第四節 文章架構…………………………………………………………10 第二章 自然環境…………………………………………………………13 第一節 地形與地質………………………………………………………15 第二節 氣候與水系………………………………………………………21 第三章 清領以前的雙溪…………………………………………………30 第一節 平埔族聚落………………………………………………………30 第二節 三貂社遷移與發展………………………………………………41 第四章 漢人社會的建立與文化發展……………………………………54 第一節 農墾活動與聚落發展……………………………………………54 第二節 宗教信仰與祭祀圈………………………………………………99 第三節 士紳崛起與家族組織……………………………………………130 第五章 日治以來的社會變遷……………………………………………156 第一節 礦業興衰…………………………………………………………156 第二節 社會變遷…………………………………………………………180 第三節 文教發展…………………………………………………………209 第四節 職業結構改變……………………………………………………230 第六章 結 論………………………………………………………………247 參考書目………………………………………………………………………261 附 錄………………………………………………………………………271 圖 次 圖 1-1 文章架構圖…………………………………………………………12 圖 2-1 雙溪鄉行政區域……………………………………………………14 圖 2-2 雙溪鄉地形圖………………………………………………………16 圖 2-3 坡度分析圖…………………………………………………………17 圖 2-4 地質分析圖…………………………………………………………20 圖 2-5 北基農田水利會基隆工作站歷年雨量記錄圖……………………22 圖 2-6 人口分布圖…………………………………………………………26 圖 2-7 雙溪水系圖…………………………………………………………27 圖 2-8 水源特定區範圍圖…………………………………………………28 圖 3-1 古代三貂社產金位置圖……………………………………………32 圖 3-2 馬賽三社的分布空間圖……………………………………………33 圖 3-3 三貂社位置示意圖…………………………………………………43 圖 3-4 同治20年淡水廳全圖 …………………………………………… 44 圖 3-5 雍正元年臺灣圖……………………………………………………45 圖 3-6 乾隆2年臺灣府圖 …………………………………………………45 圖 3-7 乾隆7年臺灣府總圖 ………………………………………………46 圖 3-8 光緒17年基隆廳圖 ……………………………………………… 48 圖 4-1 淡蘭古道三貂線路徑圖……………………………………………57 圖 4-2 燦光寮舖古道圖……………………………………………………59 圖 4-3 金字碑越嶺圖………………………………………………………64 圖 4-4 草嶺古道圖…………………………………………………………65 圖 4-5 平林村自繪圖………………………………………………………66 圖 4-6 新基村自繪圖………………………………………………………67 圖 4-7 牡丹村自繪圖………………………………………………………68 圖 4-8 三貂村自繪圖………………………………………………………69 圖 4-9 泰平村自繪圖………………………………………………………70 圖 4-10 魚行村自繪圖………………………………………………………71 圖 4-11 三港村自繪圖………………………………………………………72 圖 4-12 長源村自繪圖………………………………………………………72 圖 4-13 外柑村自繪圖………………………………………………………73 圖 4-14 共和村自繪圖………………………………………………………73 圖 4-15 上林村自繪圖………………………………………………………74 圖 4-16 雙溪村自繪圖………………………………………………………74 圖 4-17 雙溪鄉土地拓墾三階段圖…………………………………………75 圖 4-18 台灣聚落型解釋架構圖……………………………………………76 圖 4-19 漢佃連番墾批字據…………………………………………………80 圖 4-20 墾批字據……………………………………………………………81 圖 4-21 墾批字據……………………………………………………………84 圖 4-22 荷蘭堰………………………………………………………………88 圖 4-23 河中護陂……………………………………………………………89 圖 4-24 草埤荷蘭堰…………………………………………………………89 圖 4-25 荷蘭人所繪的紅毛城………………………………………………90 圖 4-26 北台灣的古圳道位置圖……………………………………………97 圖 4-27 雙溪主要廟宇分布圖 ……………………………………………118 圖 4-28 雙溪鄉主要廟宇與土地公廟分佈圖 ……………………………154 圖 4-29 張廖簡血親關系圖 ………………………………………………154 圖 5-1 日軍侵台路線圖 …………………………………………………157 圖 5-2 昭和10年宜蘭線鐵路略圖 ………………………………………167 圖 5-3 雙溪鄉地質構造解說圖 …………………………………………173 圖 5-4 頂雙溪、雙溪煤礦開採計畫圖 …………………………………173 圖 5-5 雙溪都市計劃圖 …………………………………………………239 圖 5-6 雙溪街道圖 ………………………………………………………239 圖 6-1 民國63年人口金字塔 ……………………………………………251 圖 6-2 民國69年人口金字塔 ……………………………………………251 圖 6-3 民國73年人口金字塔 ……………………………………………252 圖 6-4 民國77年人口金字塔 ……………………………………………252 圖 6-5 北基農田水利會雙溪資源圖 ……………………………………253 圖 6-6 雙溪交通路線圖 …………………………………………………253 圖 6-7 北縣脈絡文化示意圖 ……………………………………………254 圖 6-8 雙溪鄉建設發展構想圖 …………………………………………255 表 次 表 2-1 雙溪鄉行政區域面積表……………………………………………13 表 2-2 雙溪鄉行政區單位面積比例統計分析表…………………………13 表 2-3 雙溪鄉地區氣候一覽表……………………………………………22 表 2-4 雙溪鄉歷年雨量記錄表……………………………………………23 表 2-5 雙溪歷年流量記錄表………………………………………………24 表 2-6 北基水利會河川一覽表……………………………………………25 表 3-1 聚落人口數統計表…………………………………………………33 表 3-2 凱達格蘭三貂社社地四至位置……………………………………37 表 3-3 三貂社租契資料整理………………………………………………38 表 3-4 語言分析表…………………………………………………………40 表 3-5 凱達格蘭族舊社社址可能之變遷…………………………………47 表 4-1 三貂社行政區域沿革………………………………………………58 表 4-2 北港社轄下各社屯丁數及養贍埔地位置…………………………61 表 4-3 古道開修紀述整理表………………………………………………61 表 4-4 基隆郡的水利組合昭和八年及九年度預算表……………………92 表 4-5 北基農田水利會基隆工作站水圳基本資料表……………………95 表 4-6 雙溪鄉土地公祠分布統計表 ……………………………………108 表 4-7 雙溪主要廟宇特色比較 …………………………………………117 表 4-8 不同社會整合發展階段與族群關係 ……………………………129 表 4-9 台灣書院設立統計表 ……………………………………………132 表 4-10 台籍人士中進士舉人統計表 ……………………………………132 表 4-11 同光年間科舉人數統計表 ………………………………………133 表 4-12 雙溪鄉姓氏祖先入台年代及其族祖籍表 ………………………135 表 4-13 連氏家族拓墾聚落表表 …………………………………………137 表 4-14 簡氏家族拓墾聚落表 ……………………………………………138 表 4-15 雙溪現有姓氏族譜與分布聚落表 ………………………………138 表 4-16 雙溪聚落祖籍姓氏拓墾表 ………………………………………139 表 4-17 埔尾雙溪莊氏族譜(龜洋莊三郎公本派) ………………………146 表 5-1 日治至民國雙溪行政區域沿革 …………………………………159 表 5-2 雙溪鄉金礦與煤礦資源之分布 …………………………………165 表 5-3 日治時期的交通 …………………………………………………166 表 5-4 明治四十四年(1911)雙溪鄉礦區表……………………………168 表 5-5 大正九年(1920)雙溪鄉礦區表…………………………………169 表 5-6 雙溪鄉四O年代開採煤礦名單 ………………………………… 170 表 5-7 雙溪鄉的礦場數及其面積 ………………………………………171 表 5-8 雙溪鄉開採煤礦名單 ……………………………………………172 表 5-9 台煤產量及價格 …………………………………………………175 表 5-10 雙溪鄉人口出生、死亡人數表 …………………………………184 表 5-11 雙溪鄉社會增加率及結婚、離婚對數 …………………………185 表 5-12 雙溪鄉現住人口數按性別年齡分 ………………………………185 表 5-13 雙溪鄉現住人口數按性別年齡分(續1)…………………………186 表 5-14 雙溪鄉現住人口數按性別年齡分(續2)…………………………186 表 5-15 雙溪鄉現住人口數按性別年齡分(續3)…………………………186 表 5-16 雙溪鄉歷年扶養比 ………………………………………………187 表 5-17 全省八十學年度國中平均班級人數 ……………………………188 表 5-18 全省八十學年度國小平均班級人數 ……………………………188 表 5-19 台北縣各鄉鎮10年來學生人數增減表 …………………………189 表 5-20 雙溪鄉現住原住民戶口數 ………………………………………190 表 5-21 雙溪鄉現住原住民別人口數 ……………………………………191 表 5-22 雙溪鄉現住原住民年齡分配 ……………………………………192 表 5-23 一九一五年台北及桃園廳各堡平埔族人口數 …………………193 表 5-24 雙溪鄉 93年原住民人口數………………………………………194 表 5-25 雙溪鄉九十三年外籍配偶人數(人) ……………………………196 表 5-26 雙溪鄉九十三年外籍新娘人數統計表(人) ……………………196 表 5-27 外籍配偶人數統計 ………………………………………………197 表 5-28 台北縣各市鄉鎮人口變動狀況比較表 …………………………197 表 5-29 雙溪鄉歷年各村人口成長一覽表(單位:人) …………………198 表 5-30 雙溪鄉歷年歲入歲出決算表 ……………………………………198 表 5-31 台北州街庄自耕戶、佃耕戶、自耕兼佃耕戶百分比 …………200 表 5-32 1906~1919年與1921~1931年台北地區淨遷移率比較表 …201 表 5-33 1906至1919年間台北州淨遷出街庄職業人口百分比…………202 表 5-34 1920年後通婚區域表 ……………………………………………206 表 5-35 1920年後通婚與收養人數表 ……………………………………206 表 5-36 雙溪鄉結婚、離婚對數統計表 …………………………………208 表 5-37 1904~1943年度初等學校籍班級數一覽表 ……………………210 表 5-38 公學校就讀人數統計表 …………………………………………211 表 5-39 日治時期臺灣的女子教育 ………………………………………212 表 5-40 1923~1937年度初等學校學齡兒童在學百分比表 ………… 213 表 5-41 台北縣國民小學分校、分班統計表 ……………………………214 表 5-42 雙溪鄉十五歲以上現住人口之教育程度---按性別分…………215 表 5-43 雙溪鄉十五歲以上現住人口之教育程度---按性別分(續完) 217 表 5-44 日治時期台灣詩社統計表 ………………………………………225 表 5-45 雙溪鄉礦業就業人口職業分類表 ………………………………230 表 5-46 台灣地區產業部門類別劃分表 …………………………………231 表 5-47 雙溪鄉各級產業就業員工數地區比例 …………………………232 表 5-48 雙溪鄉各級產業生產總值佔相對地區比例 ……………………233 表 5-49 台北縣工商服務業場所單位年底員工人數薪資支 ……………234 表 5-50 台北縣古市街一覽表 ……………………………………………237 表 6-1 雙溪鄉實施方案一覽表之一 ……………………………………256 表 6-2 雙溪鄉實施方案一覽表之二 ……………………………………257 照 片 次 照片 2-1 生態工法教學園區主題館………………………………………29 照片 2-2 生態工法教學園區主題…………………………………………29 照片 2-3 番子坑生態工法教學園區………………………………………29 照片 3-1 新社慈仁宮………………………………………………………49 照片 3-2 雙溪舉人連日春新社慈仁宮所題對聯…………………………50 照片 3-3 新社福德廟………………………………………………………51 照片 3-4 三貂新社潘氏連絡處……………………………………………51 照片 3-5 北縣凱達格蘭協會………………………………………………52 照片 3-6 三貂新社潘氏遺址………………………………………………52 照片 3-7 三原社原住民遺址………………………………………………53 照片 3-8 奉憲示禁…………………………………………………………53 照片 4-1 平林圳攔河堰……………………………………………………96 照片 4-2 牡丹溪水圳………………………………………………………96 照片 4-3 日治時的交通水利省……………………………………………97 照片 4-4 三忠廟 …………………………………………………………111 照片 4-5 壽山宮 …………………………………………………………120 照片 4-6 壽山宮扁額 ……………………………………………………120 照片 4-7 壽山宮柱聯 ……………………………………………………120 照片 4-8 壽山宮柱聯 ……………………………………………………120 照片 4-9 南天宮 …………………………………………………………121 照片 4-10 保民殿 …………………………………………………………121 照片 4-11 明天宮 …………………………………………………………121 照片 4-12 連同興祠堂匾額 ………………………………………………122 照片 4-13 日治明治年間五谷先帝匾額 …………………………………122 照片 4-14 日治大正年間保民殿匾額 ……………………………………122 照片 4-15 保民殿匾額 ……………………………………………………122 照片 4-16 聖南寺風災實景 ………………………………………………123 照片 4-17 聖南寺慈盈住持昔日監工實景 ………………………………123 照片 4-18 連日春 …………………………………………………………133 照片 4-19 泰和樓 …………………………………………………………143 照片 4-20 泰和樓 …………………………………………………………143 照片 4-21 泰和樓門板 ……………………………………………………143 照片 4-22 泰和樓殘垣 ……………………………………………………143 照片 4-23 泰和樓殘壁 ……………………………………………………143 照片 4-24 泰和樓殘壁 ……………………………………………………143 照片 4-25 四十年代的泰和樓 ……………………………………………144 照片 4-26 貢生厝 …………………………………………………………145 照片 4-27 貢生厝 …………………………………………………………145 照片 4-28 茶花莊 …………………………………………………………145 照片 4-29 游家古宅 ………………………………………………………150 照片 4-30 游家今雙溪家宅 ………………………………………………150 照片 4-31 游家家族合照 …………………………………………………151 照片 4-32 游家家族合照 …………………………………………………151 照片 4-33 游阿仁伉儷 ……………………………………………………152 照片 4-34 游阿仁先生玉照 ………………………………………………152 照片 4-35 游阿仁先生得獎畫作 …………………………………………153 照片 4-36 游阿仁先生書畫作品 …………………………………………153 照片 5-1 明治末牡丹十三層製鍊所 ……………………………………163 照片 5-2 礦坑工作圖 ……………………………………………………176 照片 5-3 礦坑工作圖 ……………………………………………………177 照片 5-4 礦坑工作圖 ……………………………………………………177 照片 5-5 運煤軌道車 ……………………………………………………178 照片 5-6 煉煤爐灶 ………………………………………………………178 照片 5-7 煉煤煤炭 ………………………………………………………178 照片 5-8 煉煤爐與工具 …………………………………………………179 照片 5-9 煉煤工具 ………………………………………………………179 照片 5-10 煉煤工具 ………………………………………………………179 照片 5-11 煉煤場 …………………………………………………………179 照片 5-12 雙溪國小現況 …………………………………………………214 照片 5-13 貂山吟社第一次會吟 …………………………………………218 照片 5-14 鼎社六十六次詩人聯吟會 ……………………………………220 照片 5-15 聯吟會大門文字 ………………………………………………220 照片 5-16 李鶯輝玉照 ……………………………………………………220 照片 5-17 鼎社六十六次詩人聯吟會評選名次榜單 ……………………220 照片 5-18 貂山吟社與婦女團體合影 ……………………………………221 照片 5-19 雙溪鄉詩詞研習班比賽後領獎現場 …………………………221 照片 5-20 徵詩得獎人合影 ………………………………………………222 照片 5-21 學生參加吟唱比賽 ……………………………………………222 照片 5-22 學生參加吟唱比賽 ……………………………………………223 照片 5-23 鼎社六十六次詩人聯吟右詞宗評選 …………………………223 照片 5-24 聯吟會程序表 …………………………………………………223 照片 5-25 聯吟會國樂團 …………………………………………………224 照片 5-26 聯吟會討論詞宗 ………………………………………………224 照片 5-27 建立石碑名次 …………………………………………………227 照片 5-28 日治時畢業生神社參拜 ………………………………………227 照片 5-29 雙溪公學校學生合照 …………………………………………228 照片 5-30 日治時期的雙溪公學校 ………………………………………228 照片 5-31 雙溪公學校二十八屆畢業生合照 ……………………………229 照片 5-32 日軍行進圖 ……………………………………………………229 照片 5-33 香丁米公告 ……………………………………………………240 照片 5-34 石製磨米製粿機 ………………………………………………240 照片 5-35 昔日舊留聲機 …………………………………………………240 照片 5-36 昔日舊砝碼、熱水瓶 …………………………………………240 照片 5-37 電影廣告海報 …………………………………………………241 照片 5-38 電影廣告海報 …………………………………………………241 照片 5-39 詩報 ……………………………………………………………241 照片 5-40 礦業公司文件 …………………………………………………241 照片 5-41 頂雙溪煤礦公司任職令 ………………………………………242 照片 5-42 紙鈔和收據 ……………………………………………………242 照片 5-43 雙溪國民學校高等科合影 ……………………………………242 照片 5-44 女子師範學校受訓情形 ………………………………………242 照片 5-45 昔日雙溪房屋實景 ……………………………………………243 照片 5-46 雙溪國民學校高等科運動後合影 ……………………………243 照片 5-47 當兵入伍合影 …………………………………………………243 照片 5-48 棉被店 …………………………………………………………243 照片 5-49 棉被店工具 ……………………………………………………243 照片 5-50 雙溪生產的大南瓜 ……………………………………………243 照片 5-51 保暖的熱水龜 …………………………………………………244 照片 5-52 舊雨鞋 …………………………………………………………244 照片 5-53 雙溪文化協會海報 ……………………………………………244 照片 5-54 雙溪民俗文物館實景 …………………………………………244 照片 5-55 雙溪文化協會國樂團練習情況 ………………………………244 照片 5-56 雙溪文化協會猜謎 ……………………………………………244 照片 5-57 雙溪鄉傳統的廳堂與擺設 ……………………………………245 照片 5-58 雙溪傳統的編籃 ………………………………………………245 照片 5-59 雙溪木製葫蘆 …………………………………………………245 照片 5-60 雙溪木製儲櫃 …………………………………………………246 照片 5-61 雙溪洞房花燭夜床 ……………………………………………246

    一、一般史料(含官方出版品及統計資料)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古文書室收藏古文
    中央圖書館館臺灣分館收藏古文書微捲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編
    1996,《臺灣堡圖》,明治37年編製,台灣日日新報大正4年出版。臺北:遠流。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59,《臺案彙錄甲集》,台灣文獻叢刊31。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2,《臺灣中部碑文集成》,台灣文獻叢刊152。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3,《臺灣私法物權編》,台灣文獻叢刊150。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3,《臺灣府與圖篡要》,台灣文獻叢刊181。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
    台北縣綜合發展計劃部門發展計畫。
    1993.12,(四教育、文化、財政、地方政府,擬定機關:台北縣政府)。
    中華民國90年台閩地區工商及服務業普查報告第11卷縣市報告,
    2003.12,行政院主計處編印。
    台北廳,《台北廳統計書》
    1910、1915、1918、1920,台北:台灣日日新社。
    台灣總督府殖產局編印,《台灣礦業統計》:1913-1933。
    台灣總督府臨時戶口調查部編
    1992影印本,《大正4年:1915)第二次臨時台灣戶口調蓋覽表》,台北:捷幼出版社。
    雙溪鄉統計要覽(1999-2006)
    雙溪鄉公所、雙溪戶政事務所,雙溪衛生所資料
    雙溪戶政事務所資料-瑞芳庄
    宜蘭廳調查
    1903,《西皮福祿 歷史的調查及目下 情勢竝 兩派首領 目者視察要領及他廳(基隆、頂雙溪)
    同覺者 關係(氣脈通 也否》,台灣舊慣記事,3(1):10-15。
    宜蘭廳調查(著),黃文新(譯)
    1988,《西皮福祿之結黨紛擾》,台灣舊慣記事中譯本。
    《走過百年歲月》
    1998,雙溪國小創校壹百週年紀念特刊,雙溪鄉公所。
    王世慶輯
    1977,《臺灣公私藏古文書影本》,第一至十輯。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藏。

    朱景英
    1958,《海東札記》,臺灣文獻叢刊19。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余文儀
    1962,《續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12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吳子光
    1959,《臺灣記事》,臺灣文獻叢刊35,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
    周元文
    1960,《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66,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周 璽
    1962,《彰化縣志》,臺灣文獻叢刊156。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周鍾瑄
    1962,《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14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范 咸
    1961,《重修台灣府志》,臺文叢第105號,台灣銀行經濟研究院。
    姚 瑩
    1957,《東槎紀略》,臺灣文獻叢刊7。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黃叔璥
    1957,《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4。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黃美英主編
    1996,《凱達格蘭族古文書彙編》,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陳淑均
    1984,《噶瑪蘭廳志》,臺灣文獻叢刊160。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培桂
    1983,《淡水廳志》,臺灣文獻叢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郁永河
    1659,《裨海記遊》,臺灣文獻叢刊44。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劉良壁
    1961,《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74。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二、專書

    王存立
    2002,《台灣的古地圖-明清時期》,臺北:遠足文化,頁33。
    王萬邦
    2003,《台灣的古圳道》,頁11-13、44。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
    1999,《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臺北:海峽。
    伊能嘉矩
    1910,《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臺灣舊地名辭書),東京:富山房會社。
    1928,西皮福祿,《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臺灣舊地名辭書),東京:富山房會社。
    1928,西皮福祿爭,《台灣文化志》,上卷第四篇附錄,頁954-957。
    1957,伊能嘉矩原著,溫吉譯,《台灣番政志》,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1,伊能嘉矩原著,台灣省文獻會譯編,《台灣文化志》,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2,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台灣踏實日記》,伊能嘉矩原著,森口雄稔編,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
    李明仁,江志宏
    1995,《東北角漁村的聚落和生活》,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李清蓮
    1976,《宜蘭之西皮福祿百年考》,蘭陽,8:101-110。
    1996,《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遠流出版公司,台北。
    李壬癸
    1996.10,《宜蘭縣南島民族與語言》,宜蘭縣史編纂委員會。
    李國祁
    1996,《臺灣省通志稿》,頁78-84、131、133。
    李欽賢
    2004,《礦夫畫夢-蔣瑞坑》,台北縣板橋市:台北縣文化局。
    吳文星
    1992,《日治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
    吳守禮
    1952,《乾隆八堵番契釋文與事類集証引載全文載文獻專刊》,台灣省文獻委員會,3(2、4) :43。
    林美容
    1993,《台灣人的社會與信仰 》,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頁176-198。
    2000,《鄉土史與村庄史-人類學者看地方 》,台北:臺原。
    林朝綮
    1957,《臺灣地形》,台灣省通志稿卷一,土地志,地理篇(第一冊),台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57,《台灣之金 》,台灣銀行季刊,3(2):6-64。
    1960,《台北縣志卷三地理志(上)》,臺北縣文獻委員會,頁557-580、643-646。
    1984,林朝棨、周瑞燉合著,《台灣地質》,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頁54-55。
    周婉窈
    1998,《台灣歷史圖書說(史前至一九五四)》,台北:聯經。
    邱坤良
    1979,《民間戲曲散記》,臺北:時報,頁168、173。
    柯志明
    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志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洪敏麟
    1984,《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下),南投:灣省文獻委員會。
    洪麗完撰稿
    1996,《臺灣古文書專輯(上)(下)》,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秦惠美編著
    1999,《臺灣婦女早期生活史》,台北縣板橋:文化中心。
    馬淵東一
    1972,《馬淵東一著作集,第二卷》,社會思想社,東京。
    連雅堂
    20001.04,《台灣通史上冊》,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55。
    唐 羽
    2001,《雙溪鄉志》(上)、(下),台北:台北縣雙溪鄉公所。
    康培德
    2005.12,《台灣原住民史政策篇(荷西明鄭時期)》,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盛清沂
    1960,《台北縣志》,卷五開闢志,台北縣文獻委員會。
    廖宜方
    2004,《圖解台灣史》,臺北:易博士文化出版,頁59、120。
    陳紹馨
    1982,《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聯經出版公司。
    陳正祥
    1993,《臺灣地誌》。臺北﹕南天。
    陳秋坤
    1994,《清代臺灣士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89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頁74。
    2005,陳秋坤、洪麗完,《契約文書與社會生活》,南港: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陳培桂
    1983,《淡水廳志》,臺灣文獻叢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卷二封域志,頁114。
    詹素娟
    1999,詹素娟、劉益昌 編著,《大台北都會區原住民歷史專輯》,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台北。
    2001.3,詹素娟、張素玢,《台灣原住民-平埔族史篇(北)》台灣文獻委員會,頁124。
    莊英章
    1994,《家族與婚姻》,南港:中研院民族所。
    莊展鵬
    1991,《台北城地質之旅》,遠流出版公司,頁32-33。
    森丑之助
    1917,《台灣蕃族志》,地一卷,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
    黃士強
    1981,《台北盆地史前文化》,(台北市發達史),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黃清連
    1995,《黑金與黃金:基隆河上游、中游地區礦業的發展與聚落的形成》,板橋:縣立文化中心。
    黃叔璥
    1957.11,《台海使槎錄》卷六番俗六考,台銀文叢第四種,頁140。
    游純澤
    1992,《源遠流長話雙溪 》,雙溪鄉公所印行。
    楊懋春
    1983,《人文區位學》,台灣銀行季刊,國立編譯館。
    程宗陽
    1957,《台灣之煤礦 》,台灣研究叢刊。
    劉還月等著
    1998,《尋訪凱達格蘭族:凱達格蘭族的文化現況田野調查與研究計劃》,台北縣政府文化中心。

    三、期刊論文

    (一)日文方面

    小川尚義
    1944,〈インドネシア語に於ける台灣高砂語の位置〉《太平洋圈民族と文化(上)》,東京:何出書房,頁451-500。
    土田滋著,黃秀敏譯
    1992,〈平埔族各語言研究瑣記(上)〉,《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2:9-22。
    土屋恭一
    1939,〈壽山洞窟に於て發掘したる人骨と石器〉,《南方土俗》,5(3/4):87-89。
    石塚義二
    1919,〈台北聽至第19張各堡要覽:三貂堡〉。板橋:台北縣政府文獻課資料室。
    中村孝志
    1936-1937,〈荷蘭時代の番社戶口表〉,《南方土俗》,4(1/3):59-42、196-181。
    1956,〈十七世紀西班牙人在台灣的佈教〉,《台北縣文獻》,蕭輯2:21-36。
    1957,〈十七世紀荷蘭人在台灣的探金事業〉,《台灣經濟史》,5:101-123。
    1974,〈村落戶口調查にみるオランダの台灣原住民族統治〉,《えとのす》,1:32-37。
    1991,〈十七世紀中葉的淡水、基隆、台北〉,《台灣風物》,41(3)。
    1991,〈第七十五次台灣研究研討會紀錄-十七世紀的淡水、基隆、台北〉,《台灣風物》,41(3):118-132。
    1994,〈荷蘭時代的台灣番社戶口表〉,《台灣風物》,44(1)。
    伊能嘉矩
    1898,〈淡北及宜蘭地方平埔族創社與分布〉,東京:《東京人類學會雜誌》,148號。
    1906,〈清領以前的台北地方〉,《台灣慣習記事》,台北,6(6)。
    1898,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台北及宜蘭方面に於ける平埔番族の第一形成地及び其の分歧〉,《東京人類學會雜誌》,148:385-394。
    馬淵東一
    1931,〈研海地方に於ける先住民の話〉,《南方土俗》,1(3):87-94。
    1954,〈高砂族の移動および分布〉,《民族學研究》,18(1/2):123-154,18(4):23-72。
    富田方郎,粵華譯
    1955,〈台灣鄉鎮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7(3):149-189。
    鹽見俊二
    1954,〈日據時代台灣之警察與經濟〉,《台灣經濟史初集》,台灣研究叢刊,第25種,台灣銀行。

    (二)中文方面

    方得時
    1980,〈雙溪鄉的民族學研究- 一個台灣礦業市鎮的社會經濟發展史〉,中國文化大學民族與華僑研究所碩士論文,頁3-4。
    王宏仁
    1999,〈階層化的「生產力」: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全球化下的社會學想像:國家與社會論文集》,台灣大學社會學系。
    王崧興
    1975,〈變遷中的鄉村〉,《當前現代文化問題之探討專論集》,台北:國際青商會中華民國總會,頁:1-3。
    1981a,〈漢學與中國人類學-以家族與聚落型態之研究為例〉,《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中央研究院,頁399-422。
    宇 驥
    1970,〈從生產型態與繁落景觀看台灣史上的平埔族〉,《台灣文獻》,21(1):1-18。
    呂美紅
    2001,〈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與婚姻滿意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灣地區東南亞新娘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海獅
    1984,〈台灣礦業聚落的興衰-以瑞芳鎮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文政
    1987,〈台灣北管暨福路唱腔的研究〉,師大音樂所碩士論文。
    李壬癸
    1991,〈台灣平埔族的分類及其語言根據〉,《台灣風物》,41(4):214-197。
    1992a,〈台灣平埔族的種類及其關係〉,《台灣風物》,42(1):211-238,又載1996,《宜蘭縣南島民族與語言》附錄二,宜蘭:宜蘭縣政府。
    1992b,〈台灣南島語言的舟船源詞〉,載潘英海、詹素娟編,《平埔研究論文集》序,頁1-2。
    1993,〈台灣南島民族的遷移歷史-從語言資料及現象所做的探討〉,《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中央研究院,1922,22:23-33,修定稿刊自立晚報,1993,《台灣史與台灣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33-34,。
    1994,〈台灣北部平埔族的種類及其互動〉,平埔族群研究學術研究會論文,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主辦,平埔研究工作會協辦。
    1995a,〈突破平埔族研究的瓶頸-代序〉,《民族語文》,北京,74:14-17。
    1995b,〈台灣北部平埔族的種類及其互動關係〉,載潘英海、詹素娟編,《平埔研究論文集》,頁21-40。
    李玉芬
    1989,〈台灣北部山區的煤活調適〉,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地理研究報告第八期,頁233-264。
    1989,〈台灣北部山區的煤礦聚落及其居民生活〉,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
    李亦園
    1995,〈從文獻看台灣平埔族〉,《大陸雜誌》,10(9):19-29。
    李順仁等編
    1996,<族群的對話>,《常民文化年刊1996號》,台北市常民文化。
    辛晚教
    2000,〈地方文化產業與國際休閒化〉,《文化視窗》,26期。
    林再生
    2001,〈雙溪鄉煤礦開發小史〉,《北縣文化》,頁82~91。
    林美容
    1987,<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頁53-114。
    1988,<由地理與年籤來看台灣漢人村庄的命運共同體>,《台灣風物》,38(4):123-43。
    1988,<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第三屆《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張炎憲編,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頁95-126。
    1990,<彰化媽祖的信仰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頁41-04。
    1996,〈祭祀圈、信仰圈與民俗宗教文化活動的空間形構〉,《地方文化與區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頁123-137。
    1996,〈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張炎憲等編,《台灣史論文精選》台北:玉山社。
    1996,<村庄史的建立>,《台灣文化與歷史的重構》,台北市:前衛,頁123-125、128-139。
    林興仁
    1953,〈台北縣古今地名釋要〉,《北縣文獻》,1:3。
    林朝綮
    1960,〈台灣西南部知貝塚與其地史學意義〉,《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15/16:49-94。
    1963,〈台灣之第四紀〉,《台灣文獻》14(1):1-53;14(2):13-51。
    1965,〈台灣凱達格蘭族的礦業〉,《台灣礦業》,17(2/3):37-57。
    1966,〈概說台灣第四紀的地史並討論其自然史和文化史的關係〉,《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28:7-41。
    1981,〈台灣海岸山脈海蝕洞堆積物之研究〉,《華岡地質》,3:13-33。
    1997,《台灣歷史圖說不定(史前至一九四五年)》,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台北。
    岡田謙
    1960,〈臺灣北部村落之祭祀範圍〉,《臺北文物》,9(4):14-29。
    洪敏麟 整修
    1972,《台灣省通志,卷八,同冑志,族群分類分佈篇,第一冊》,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台中。
    唐 羽
    1989,〈清代基隆河流域移墾史之探討〉(上)、(下),《台北文獻》,直字第90、91期(1989年12月、1990年3月)。
    1999,〈從雙溪鄉志之修兼論東北角地區貢寮、瑞芳二志義例之訂立〉,台灣文化處主辦、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承辦「五十年來台灣方志成果評估與未來發展」學術研討會,民國八十八年五月二十七至二十八日,頁98。
    施振民
    1973,<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91-208。
    陳以利等人
    1982,〈台北縣雙溪鄉蔬菜集散的空間現象〉,台灣師範大學地理教育,8:143-160(鄭錦芬、陳惠方、夏黎明)。
    陳東升
    1993,〈北縣人口遷移之特徵與趨勢〉,《台北縣移入人口之研究 》,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出。
    陳其南
    1987,〈開墾組織與土地制度–大小租的起源問題〉,《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頁43-90。
    2000,〈全球化後現代情境-今時今日的文化與空間〉,《典藏今藝術》,97:92-94。
    陳慈玉
    1996,〈日據時期台灣煤礦業的發展〉,《日據時期台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
    陳緯華
    2004.09,<漢人社會的整體論觀點與祭祀圈研究>,《台灣宗教研究》,文獻評論,3(1):129-160。
    莊佩柔
    1992,〈日據時期礦業發展與地方社會-以瑞芳地區為例(1895-1945)〉。
    章英華
    1993,〈台北縣移入人口與都市發展〉,《台北縣移入人口之研究 》,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出。
    溫振華
    1978,〈清代台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師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1978,〈二十世紀初之台北都市化〉,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1978,〈清代台北盆地社會經濟的演變〉,師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1978.05,〈淡水開港與大稻埕中心的形成〉,《台灣師大歷史學報》,第6期。
    1980,〈台北高姓─一個台灣宗族組織形成之研究〉,《台灣風物》,第4期30卷。
    1981,〈(台北)開闢〉,《台市發展史》,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1981,〈清代台灣漢人的企業精神〉,《台灣師大歷史學報》,第9期。
    1981.05,〈施堅雅的中國市鎮研究介紹〉,《教學與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第2期。
    1986.07,〈二十世紀初之台北都市化〉,師大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1986,〈二十世紀上半葉宜蘭地區的人口流動〉,《台灣師大歷史學報》,第14期,頁253-274。
    1993,〈日本殖民統治下台灣鄉村社會的變遷──以東勢地區為例〉,《日據時期台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39-652。
    1994,〈平埔族三貂社史概觀〉,《教授論壇專刊》,前衛出版社,第1期,頁203-214。
    1995,〈日據時代的台灣社會〉,《台灣的社會與文學》,東大圖書公司,頁1-10。
    1995a,〈台北縣鄉土史的重建- 以三貂社為例〉《北縣文化》,第43期,頁35-48。
    1995b,〈三貂社的歷史與社會〉,載黃美英編,《凱達格蘭族文化資產保存-搶救核四廠遺址與番仔山古蹟研討會專刊》,頁30-31。
    1995c,〈清代台北的秀朗社概述〉,「平埔研究工作會」報告。
    1996.01,《台灣開發史》,(與張勝彥、吳文星、戴寶村合撰),國立空中大學。
    1997,〈生態觀與鄉土史重建—以新店溪流域為例〉,(鄉土史教育學術研討論文集),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1998,溫振華、戴寶村合撰,《淡水河流域變遷史》,台北縣立文化中心,頁1-100。
    詹素娟
    1998,〈清代台灣平埔族與漢人關係之研究〉,《平埔族群區域研究論文集》,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8,〈Sanasai傳說圈的歷史圖像〉,《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 》,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勝雄
    1986.07,〈族群因素與地域空間發展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私立鐘國地政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炎憲、陳美蓉合編
    1993,張炎憲、陳美蓉合編,《臺灣史與臺灣史料,臺灣史料評析講座紀錄》,臺北:自立,頁131-180。
    2001,陳存良譯,《基隆、淡水郡彙編》,台北縣板橋市:北縣文化局,頁61-146。
    張德水
    1996,《台灣政治、種族、地名沿革》,台北:前衡出版社。
    翁佳音
    1990,〈從荷蘭古地圖新探北部台灣的兩處舊地名〉,《台灣風物》,40(2):110。
    1991,〈舊地名考證與歷史研究-兼論台北舊興直、海山堡地名起源〉,《台北文獻直字》,96:99-110。
    1992,〈被遺忘的台灣原住民史-Quata(大肚番王)初考〉,《台灣風物》,42(4):188-145。
    1995譯,〈西班牙、荷蘭文獻選錄〉,載黃美英編,《凱達格蘭族書目彙編》,頁104-121。
    1998,《大台北古地圖考釋》,台北縣立文化中心,板橋。
    盧建宏
    2000,〈台灣礦城經濟結構變遷之比較研究-以台北縣瑞芳鎮與雙溪鄉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所究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文彩
    1982,〈從地理觀點來看台灣東地區各聚落圈及濱海公路通車後之變化〉,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
    蔡淵洯
    1996,〈清代台灣的移墾社會〉,《認識台灣論文集 》,台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編,台北:師大教輔委員會。
    鄭志明編
    1966.08,<台灣民間土地公信仰初探>,《文化台灣》,(3):293、294、296。
    賴曉芬
    1996,〈剝削是什麼?-從維生觀點看礦工的勞動經驗〉,清華大學人類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華祥
    2002,〈貂山吟社簡介〉,台北縣文化期刊,新北縣、好生活。
    廖漢臣
    1953,〈台北縣的開發〉,《北縣文獻》,1。
    1959,〈荷人經略北部台灣〉,《台北文獻》,8(3):1。
    劉益昌、潘英海
    1998,〈再談台灣北東部地區的族群分佈〉,《平埔族群區域研究論文集》,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頁1-27。
    劉長齡
    1998.08,<台灣水資源早期發展之歷程-荷據明鄭時期>,《台灣文獻》,南投,49(3):16、18。

    嚴祖馨
    2001,<漫談農田水利會-水利會究竟是什麼?!>,《農田水利雜誌重要文獻彙編(一)》,台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頁273。

    四、外文書籍著作方面:

    Bronfenbrenner, U.(1979). The ecology of development:Experiment by nature and design.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onfenbrenner,U.(1989). Ecology systems Vasta(ED.)Sixtheories of child(pp.187-249). Greenwish,CA: JAIPress.
    Habermas,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I. pp.113~152.
    Stweward.J.H, (1955) Theory of Culture Change.Univ.of Illinois.
    野尻亘,1986,<人文地理學方法論と生態學的視點-社會學、人類學.ェコツステム論との關係を通して〉,人文地理,38(6)。
    Borao,Jose Eugenio (鮑曉歐)1969 〝The Aborigines of Northern Taiwan According to 17th-century Spanish Sources.〞《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7:98-12。
    Ferrell,Raleigh (費羅禮)1969 〝Taiwan Aboriginal Group:Problems in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Classification.〞
    《台灣土著族的文化、語言分類探究》,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專利。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