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賴筠婷
Lai, Yun-Ting
論文名稱: 新移民社區參與對其族群認同之影響
Study on Effect of Community Participate on Ethnic Identity of New Immigrants
指導教授: 林振春
Lin, Jenn-Chu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3
中文關鍵詞: 新移民社區參與族群認同
英文關鍵詞: New immigrants, Community Participate, Ethnic identit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7下載:5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移民在台灣社會中參與社區活動的現況,與其本身族群認同的情形,並進一步分析新移民在不同人口變項與家庭背景因素下,其社區參與、族群認同是否有差異,以及社區參與對其本身族群認同的影響。
      
      經由文獻探討及參考相關研究之後,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自行編修「新移民社區參與對其族群認同之影響問卷」為研究工具,透過新移民團體的協助,針對參加新北市開辦的成人基本教育計畫─外籍配偶班以及新北市社區之新移民女性發送出500份問卷,共回收有效問卷471份,經過統計套裝軟體SPSS22.0版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發現陳述如下:

    一、新移民的社區參與屬於中上的程度
    二、新移民的族群認同程度屬於中上的程度,尤其是「族群歸屬感」最好
    三、有工作、家庭支持度越高的新移民其社區參與程度較佳
    四、新移民的工作與否對其族群認同中族群態度面向上有差異影響
    五、家庭支持度高的新移民其族群認同程度較佳
    六、新移民社區參與對其族群認同有極顯著正相關
    七、新移民社區參與對其族群認同具有預測作用

      本研究依據上述發現,針對新移民及其家庭、相關公部門、民間團體與組織與後續研究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字:新移民、社區參與、族群認同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the situation of the new immigrants participate the community activities in Taiwan and their own ethnic identity. Analyze if there are differences of ethnic identity or community participate due to the different family backgrounds and the population variables of the new immigrants. And also discuss what’s the influence of community participate to their own ethnic identity.

      Through the references, using a self-editing questionnaire " Study on Effect of Community Participate on Ethnic Identity of New Immigrants " as the research tool in this study. It sent out 500 questionnaires, 471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through the statistical software SPSS22.0 to analyze, the study found the following results:

    1.The level of participate community for the new immigrants is middle.
    2.The ethnic identity level of the new immigrants is upper. Particularly, the "ethnic belonging" is the best.
    3.The new immigrants who have job and family support are better in community participate than others.
    4.The new immigrants are working or not shows different affection in the ethnic attitude of the Ethnic Identity part.
    5.The new immigrants with higher family support have higher Ethnic Identity.
    6.It has a ver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new immigrants participate community and their own Ethnic Identity.
    7.Participating community can predict the new immigrants own ethnic identity.

      Basing on the above findings, this study is for new immigrants and their families, the relevant public sectors,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and the follow-up study to make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Keywords:New immigrants, Community Participate, Ethnic identity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5 第三節 相關名詞釋義6 第四節 研究流程9 第五節 研究範圍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社區參與之概念與意涵13 第二節 族群認同之概念與意涵26 第三節 新移民的現況與處境39 第四節 國內相關論文研究─整理與探討4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53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53 第二節 研究假設56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58 第四節 研究工具61 第五節 實施程式與資料處理72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75 第一節 受試者的基本背景資料分析75 第二節 新移民社區參與現況與差異情形之分析80 第三節 新移民族群認同現況與差異情形之分析94 第四節 新移民社區參與對其族群認同之預測情形112 第五節 研究假設考驗之結果12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25 第一節 研究結論125 第二節 研究建議129 第三節 研究限制132 參考文獻133 (附件一)新移民社區參與對其族群認同之影響調查問卷147 (附件二)新移民社區參與對其族群認同之影響調查問卷151  

    一、中文部分
    內政部(2013)。人口政策白皮書─少子女化、高齡化及移民(核定本)。臺北:內政部。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2014)。各縣巿外裔、外籍配偶人數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檢索日期:2014年9月23日,檢索自:http://www.immigration.gov.tw/ct.asp?xItem=1251879&ctNode=29699&mp=1
    孔淑美(2014)。婚姻移民女性的族群認同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南投。
    孔淑美(2014)。婚姻移民女性的族群認同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南投。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威迪(2009)。社區發展協會推動社區參與之研究--以臺北市新鄰江社區發展協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臺北。
    丘昌泰(2001)。台灣實踐社區主義的陷阱與願景:從抗爭型到自覺型社區。行政暨政策學報,3,1-44。
    丘昌泰(2008)。族群、文化與認同:連鎖關係的再檢視。國家與社會學報,5,1-36。
    朱美珍(1999)。台灣社區發展的歷史過程與未來發展,人文學報,23(4),61-81。
    朱詩倩、林立莉(監製)、揚立州(導演)(2014)。拔一條河【DVD影片】。臺北市,飛行國際視聽股份有限公司。
    行政院主計處(1999)。社會發展趨勢調查【社會參與】。檢索日期:2014年01月02日,檢索自: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3386&ctNode=4949&mp=4 
    何玟慧(2012)。新移民子女國小一年級國語文學業成就及其家庭背景因素之探討-以臺北市東區某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班,臺北。
    吳乃德(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台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載於張茂桂(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
    吳亞恬(2004)。台灣地區女性外籍配偶對社區總體營造資訊獲得和參與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臺北。
    吳珮雯(2002)。高雄市居民社區意識、社區參與及對社區發展協會滿意度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高雄。
    吳碧娥(2006)。新移民子女依附關係、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以臺北縣樹林市星光國小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
    巫宗威(2005)社區成員參與社區事務動機與行為之研究﹘以臺北市績優社區發展協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研究所,臺北。
    李秀玲(2006)。社區意識與社區休閒活動參與關係之研究-以臺中市Q社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研究所,臺中。
    李幸芳(2010)。桃園縣東南亞籍配偶在台學習與社會參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南投。
    李思苑(2011)。外籍配偶子女族群認同、社會控制與偏差行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新北。
    李國基(2007)。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雙族裔認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
    李嫦薇(2006)。從多元文化看臺灣詔安客的族群認同—以雲林縣崙背鄉詔安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嘉義。
    李維貞(2013)社會網絡、社區意識與社區參與觀光發展之研究 —以大甲溪流域社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土木及水利工程博士學位學程,臺中。
    李寶鳳(2011)。新北市社大學員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及其相關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臺北。
    卓石能(2002)。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
    林秀蓉(2011)。新移民子女族群認同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臺北市國小五、六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南投。
    林明禛(2011)。仲介團體:台灣社區發展運作難題與另類選擇。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5(1),137-166。
    林信廷(2009)MakingCommunityWork: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相關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南投。
    林美英(2010)。台灣跨國婚姻五名新移民女性的生活世界-以中部地區某農村家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嘉義。
    林振春(1994)。如何凝聚社區意識,整建社區社會。理論與政策,32,25-39。
    林振春(1995)。凝聚社區意識,建構社區文化。社區發展季刊,69,25-39。
    林暉月(2001)。居民的社區意識與社區公共事務參與態度及方式關係之研究─以臺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高雄。
    林瑞欽(1995)。社區意識凝聚之道。社會福利,118,8-17。
    邱琡雯(1999)。在地國際化:日本農村菲律賓新娘。當代,141,108-117。
    邱琡雯(2005)。性別與移動──日本與台灣的亞洲新娘。臺北市:巨流圖書。
    洪玉芳(2007)。都市河岸空間設施用後評估之研究–以彰化市南郭坑溪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都市計畫所,臺中。
    紀玉臨、周孟嫻、謝雨生(2009)。台灣外籍新娘之空間分析。人口學刊,38, 67-113。
    紀貝臻(2011)。領導風格與社區參與之關聯性研究:以社會資本觀點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高雄。
    唐儀庭(2013)。從眷村女性觀點看族群認同之傳承與變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研究所(含碩專班),臺北。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下的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
    徐曼真(2006)。遠渡重洋「六月雪」---四位外籍媽媽在臺生活適應之生命史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
    徐瑞霙(2013)。以優勢觀點探討新住民女性之社區參與與培力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臺北。
    婦女新知基金會(2003)。「不要叫我外籍新娘」記者會(新聞稿)。檢索日期:2013年12月30日,檢索自:http://www.awakening.org.tw/chhtml/topics_dtl.asp?id=98&qtagword 
    張亞齡、王俊斌 (2010)。什麼才算是多元文化教育?Maxine Greene的教育觀檢視。教育科學期刊,9(1),29-49。
    張其嫺(1993)。臺北市示範社區婦女參與社區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臺中。
    張芳全(2009)。台灣新移民女性的教育需求。台灣教育,655,37-43。
    張政勳(2009)。社區居民之信任與社區參與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南投。
    張春興(200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務。臺北:東華。
    張秋芬(2006)。看「我」、聽「我」—新移民女性的自我概念與族群認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臺南。
    張婉縈(2007)。外籍配偶的文化休閒活動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班,臺中。
    張雪君、劉由貴(2010)。從多元文化觀點探討來台女性新移民的文化衝擊-兼論苗栗縣政府的作法。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1,103-126。
    張頌琦(2007)。以充權觀點檢視越籍新移民女性「志工」的社會參與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臺中。
    張銘嘉、蔡雅雯(2013)。新移民子女之族群認同團體方案理念與設計。諮商與輔導,329,33-37。
    莊玉芬(2011)。新移民女性休閒活動參與差異因素探討—以臺北市大陸籍和越南籍新移民女性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休閒遊憩學系,花蓮。
    莊俐昕、劉素珍、黃源協(2011)。社區社會資本的促成、阻礙因素及其發展策略:社區領導者觀點之分析。行政暨政策學報,52,87-129。
    莊家欣(2006)。外籍配偶之子女族群認同及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以臺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臺南。
    莊喻如(2011)。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屏東。
    莊雅婷(2013)。臺灣母親在新加坡的跨文化母職教養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臺北。
    許少平(2009)。原住民族青少年之族群接觸與族群認同-以南投縣仁愛鄉埔裡鎮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南投。
    許木柱(1990)。台灣原住民的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載於 徐正光、宋文理(主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127-156。台北:巨流。
    許坋妃(1997)。高齡者社會參與動機、參與行為及參與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市老人活動場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臺中。
    許玲菱(2008)社區老人社區參與、社會支持與憂鬱症狀之相關性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臨床暨社區護理研究所,臺北。
    郭瑞坤、徐依鈴、張秦瑞川、沈逸晴(2013)。社區議題與社區自主性關聯之探討。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7(1),1-39。
    陳天馨(2011)社區參與都市空間改善機制探討-以臺南市田寮社區參與好望角計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都市計畫所,臺中。
    陳其南(民國84年2月19日)。經營大台灣從小社區做起。中國時報,第11 版。
    陳怡如(2000)。社區成人教育活動參與及其社區意識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
    陳東豪(2008)。彰化縣新移民女性之社區活動參與、社區感、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與本籍婦女差異之討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立德大學,臺南。
    陳昭儀、李雪菱(2013)。多元文化創造力教學的實踐與省思。創造學刊,4(2),5-29。
    陳美玉(2010)。新移民女性的家庭地位、社會支持對文化認同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社會學系,宜蘭。
    陳美芬、陳淑雲(2012)。有機村民的社區參與程度及其對幸福感影響之研究。農業推廣文彙,57,159-175。
    陳茂泰(1993)。台灣原住民的族群標幟與政治參與。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  家認同-臺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載於張茂桂(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  認同,臺北:業強。
    陳茂祥(1985)。淺談一般社區理論。社區發展,8(32),32-41。
    陳淑敏、林振春(2009)。主流群體眼中的他者:臺灣社區民眾與外籍配偶互動經驗知覺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125,287-307。
    陳淑雲(2012)。有機村居民社區參與程度對幸福感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健康促進與休閒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台東。
    陳欽春(2000)。社區主義在當代治理模式中的定位與展望。中國行政評論,10(1),183-215。
    陳雅雪(2012)。雲林縣國小新移民子女族群認同、自尊與生命意義感之相關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嘉義。
    陳毓齡(2009)。新移民家庭資本與其子女族群認同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臺中。
    陳燕禎(2008)。臺灣新移民的文化認同、社會適應與社會網絡。國家與社會學報(4),43-100。
    陳蕙欣(2003)。社區之參與傳播研究---以宜蘭縣珍珠社區發展文化產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臺北。
    陳錦煌、翁文蒂(2003)。以社區總體營造推動終身學習、建構公民社會。國家政策季刊,2(3),63-90。
    陳麗華、劉美慧(1999)。花蓮縣阿美族兒童的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9,177-226。
    彭連煥(2005)。社區民眾參與社區成人教育活動及社區意識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臺東。
    曾旭正(2007)。台灣的社區營造。新北市:遠足文化。
    黃宣範(1995)。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臺北:文鶴。
    黃郁婷、林揚瑩(2013)。外籍配偶國中子女的親子關係與族群認同初探。學校行政雙月刊,87,202-221。
    黃源協、蕭文高、劉素珍(2007)。社區意識及其影響因素之探索性研究。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1(2),1-33。
    黃瓊瑤(2008)。屏東縣本國籍以及外籍配偶子女族群認同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屏東。
    萬智宇(2008)。客家族群社區參與之研究─以南桃園地區社區發展協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桃園縣。
    葉昌期(2002)。多元文化社會之鄉土語言教育反省與檢討。市師社教學報,1,143-157。
    詹秀員(2001)。社區領袖與社區發展功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臺中。
    廖素嫺(2003)。社區老人參與志願服務之研究---以臺中縣社區長壽俱樂部為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臺中。
    趙佳慧(2006)。台灣與東南亞跨國家庭青少年外表形象、自我概念及族群認同間關連性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臺北。
    劉宗怡(2013)。青少年的族群認同比較研究:以新竹縣竹東鎮、竹北市、尖石鄉之國三學生為探索核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新竹。
    劉映晨(2004)。從族群認同危機看原住民青少年社會網絡。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38。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38/38-07.htm 
    劉美芳(2001)。跨國婚姻中菲籍女性的生命述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高雄。
    劉慧君(2006)。家庭內社會資本、自我概念、族群認同對台東縣原漢學童學習適應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臺東。
    蔡宏進(1996)。社區原理。臺北:三民。
    蔡辰蘋(2013)。以社會資本探討屏東縣泰武鄉平和社區發展協會之發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所),臺南。
    蔡佩芬(2014)。嘉義縣新住民女性自我效能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嘉義。
    蔡振州(2007)。大學生對於族群多元文化態度之建構與測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臺北。
    蔡雅玉(2001)。臺越跨國婚姻現象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臺南。
    蔡漢賢(總主編)(2000)。社會工作辭典。臺北市: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蕭昭娟(1999)。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臺北。
    賴筠婷(2014)。日久他鄉是故鄉?從新移民的社區參與看之。2014高齡化社會、社區學習與社會資本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賴慶安(2002)。雙語教學對兒童族語學習與族群認同之影響─以屏東縣一所排灣族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
    謝俊慶(2008)。新移民女性志工參與社區服務歷程之研究—以新莊社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嘉義。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8)。多元文化教育。臺北:高等教育。
    龔元鳳(2007)。大陸與東南亞新移民女性子女族群認同之差異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臺南。

    二、英文部分
    Arnstein, Sherry R. (1969).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35, 216-224.

    Arnstein, Sherry R. (1977).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he Politics of Technology, July, 240-243.
    Bagnall,R.G. (1989). Researching participation in adult education: A case of quantified distor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8(3), 251-260.
    Carver, C. S. &; White, T. L. (1994). Behavioral inhibition, behavioral activation, and affective responses to impending reward and punishment: The BIS/BAS scal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2), 319-333.
    Coben S. (1996). Mobilizing Communities for Participation and Empowerment. In Servaes. J. Jacobson. T.L. & White. S.A. (Eds.). Participatory Communication for Social Change. Londan: Sage Production.
    Gay, G. (1985). Implication for selected model of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for educatiors. Journal of Negro Educations, 54(1), 4355.
    Hillery, G. (1955). Definitions of community: areas of agreement. Rural Sociology, 20, 111-123.
    Lewin,K.(1948). Resolving social conflicts, selected papers on group dynamics. New York: Harper.
    Long, D. A., & Perkins, D. D. (2007). Community social and place predictors of sense of community: a multilevel and longitudinal analysis.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35(5), 563-581.
    Lyons, M., C. Smuts and A. Stephens. (2001). Participation, Empowerment and Sustainability: (How) Do the Link Work. Urban Studies, 38(8), 1233-1251.
    Mattessich. P. W. & Monsey. B. R. (1997). Community building: What makes it work. Saint Paul, MN: Fieldstone Alliance.
    Miller, D. C. (1983). Handbook of research desing and social measurement (4th ed). New York: Longman.
    Moorhead. G. & Griffin. R.W. (1998).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Managing people and organizations.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Paul. S. (1987).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Development Projects: The World Bank Experience. World Bank Discussion Paper6, Washington, D.C.
    Peruzzo,C.M.K. (1996). Participatory in Communication. In Servaes, J. Jacobson, T.L.
    Phinney, J. (1989). Stages of ethnic identity in minority group adolescents.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9, 34-49.
    Phinney, J.S. (1990).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and research. Psychology Bulletin, 3, 499-514.
    Plummer, J, & J. G. Taylor. (2004). Key factors and processes affecting participation. In Plummer. J. and J. G. Taylor. (E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China: Issues and Processes for capacity Building (pp.55-90). London.
    Plummer. J. & Taylor. J. G. (2004).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China. In Plummer. J. and Taylor. J. G. (Eds.).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China: Issues and Processes for Capacity Building (pp.36-54). London: Earthscan.
    Ponterotto, Joseph G. and Jennie Park-Taylor. (2007). Racial and Ethnic Identity Theory, Measurement, and Research in Counseling Psychology: Pres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4(3), 282-94.
    Redfield, R., Linton, R., & Herskovits, M. J. (1936). Memorandum for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38(1), 149-152.
    Tajfel. H. (1982).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33, 1-39.
    Wallman. S. (1983). Identity options. In minorities: community and identity. (ed. C. Fried.) . Springerl: New York.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