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文淵
論文名稱: 完全中學高中部學生學習態度及其相關因素研究
The Study of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and Other Related Factors in All-through Secondary School High School Section
指導教授: 徐昊杲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3
中文關鍵詞: 完全中學學習態度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
英文關鍵詞: All-through Secondary School, Learning attitude, personal factors, family factors, school factor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4下載:4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完全中學高中部學生學習態度及其相關因素研究,為達研究目的,先進行文獻探討,進而以自編「完全中學高中部學生學習態度問卷」,為研究工具,研究對象樣本九十一學年度完全中學高中部學生共2730人,獲得有效樣本2443份,繼而應用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單一樣本t考驗、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以spss10.0進行統計分析,獲致下列結論:
    一、 完全中學高中部學生,具有正向學習態度。
    二、 在個人因素方面,完全中學高中部學生學習態度因性別、年級、入學方式、是否為本校國中生、是否有閱讀相關宣導手冊、是否有老師簡介不同而有差異。
    三、 在家庭因素方面,完全中學高中部學生學習態度因父母親職業、家庭社經地位、父母親教養方式、父母希望畢業後進路不同而有所差異;惟不因父母親教育程度不同而有所差異。
    四、 學校因素方面,完全中學高中部學生學習態度因學校類型、學校所在地、學校設施是否完善、是否喜歡老師教學方法不同而有所差異。

    The purpose of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learning attitude and other relevant factors. In the research procedures,first of all,literature revew was conducted and then self-made questionnaire was administered as a research tool.The subjects include 2730students in the high school section of All-through Secondary School and thus 2443 valid samples were obtained.As for the statistical method,frequency distribution and percentages,mean score,standard deviation,t-test,independent t test,one-way ANOVA was carried out in the statistical package SPSS10.0.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reached:
    (1) The students of All-through Secondary School high school section had positive learning attitude.
    (2) Regarding personal factors,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earning attattitude in the following variables,students’ genders in what,students’ grsde in what,the channels the student were admitted,whether or not the students are from the same junior high school,whether or not they have finished reading the guide books,Whether or not the teachers were involved.
    (3) As for family factors,except the education background of the patents,sin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following variables,the jobs of the parents,social status,the way they are brought up by their parents,job prospects of the parents
    (4) School factors,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following variables,the high school section of type,whrer the school is located,whether or not the school has good facility,preference for teacher’teaching style.

    謝誌…………………………………………………………………….I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III 表目錄………………………………………………………………….IV 圖目錄………………………………………………………………...VI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待答問題與研究假設……………………………………..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第四節 名辭釋義…………………………………………………..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世界主要國家完全中學實施現況..…..…………………..9 第二節 我國完全中學實施現況…………..…..………………….19 第三節 態度涵義及其相關研究…………..…..………………….33 第四節 學習態度涵義及相關研究……..………..……………….52 第五節 學習態度之影響因素及相關研究……..….……………..6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91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94 第三節 研究工具…….…………………..………………………..99 第四節 調查實施程序…………………..………………………..108  第五節 資料處理………………………..………………………..109 第四章 調查結果資料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受試者基本資料分析………………………………..….110  第二節 完全中學高中部學生學習態度傾向分析…………..….115  第三節 完全中學高中部學生學習態度個人因素差異分析…...137  第四節 完全中學高中部學生學習態度家庭因素差異分析…...148  第五節 完全中學高中部學生學習態度學校因素差異分析……159  第六節 綜合討論…………………………………………………16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80  第二節 建議……………………………………………………....185 參考文獻………………………………………………………………190 附錄一 高中多元入學方案簡介表…………………………………206 附錄二 建構效度因素第一次分析…………………………………208 附錄三 各分量表及總量表一致性分析……………………………210 附錄四 問卷專家審查人員名單……………………………………215 附錄五 預試問卷……………………………………………………216 附錄六 正試問卷……………………………………………………220

    【中文部份】
    大不列顛不科全書(民78)。台北:五南
    小牛頓國語辭典(民80)。台北:牛頓。
    王文科(民80)。學習心理學--學習理論導論。台北:五南。
    王文科(民84)。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玉屏(民70)。國中低收入學生學生為困擾、學習態度與學成就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福林(民79)。新制師院學生與師專學生家庭社經地位及其學習行為、學業成就之調查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秀玲(民77)。蓋聶教學理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秀槐(民73)。國中高低成就學生家庭環境與學習態度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樹源(民82)。影響高工土木建築群學生能源態度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戈伯元(民90)。臺北縣市完全中學教育政執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田振榮(民83)。高工學生能源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北:文景書局。
    石明卿(民78)。國小學生環境知識與態度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3),頁265-318。
    朱敬先(民75)。學習心理學。台北:國立編譯館。
    朱美玲(民86,5月17日)。國中升學壓力夫子也喊沉重!。自由時報,第9版。
    李美技(民69)。社會心理學。台北:大洋。
    李美枝(民78)。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台北:大洋。
    李茂政(民69)。影響態度與改變行為。台北:黎明。
    何榮桂(民72)。科學相關態度測驗(TOSRA)之因去分析及其有關問題之探討。測驗年刊,(30),頁1-12。
    何金針、蔡秋河(民63)。臺北縣立永和國中「學習態度測驗」之研究報告。測驗與輔導雙月刊合訂本,(1-60),頁116-118。
    余昭(民66)。人格心理學及人格之培育。台北:三民。
    余興全(民73)。國中環境教材及學生環境知識與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維誠(民66)。學習困擾調查結果分析與學業輔導。台北:行政院青輔會。
    林文通(民88)。二十一世紀日本教育的國際化。台北:作者。
    林宏昌(民73)。評量學生能力:態度。台中:臺灣省教育廳。
    林寶貴、錡寶香(民81)。高職階段聽章學生學習態度、成就動機及其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特殊教育學刊。(8),頁17-32。
    林勝義(民79)。學校社會工作。台北市:巨流。
    林清江(民69)。國中畢業生升學與就業意願之影響因素。教育計劃叢書,教育部教育計劃小組編印,頁6。
    林寶山(民79)。國中啟智班畢業生發展動向與適應現況之追蹤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林寶山(民81)。特殊教育導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官淑如(民86)。綜合詗中學生學習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金蓮(民78)。同儕個別教學對國中英語科低成就學生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武典(民77)。散播愛的種子-談輔導的理念與方法。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周天賜、吳武典(民69)。國中文化貧乏學生身心特質之調查研究。測驗年刊,(27),頁9-22。
    邱靜娟(民82)。國中生教育期望及其影響因素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文忠(民83)。中途輟學影響因素暨模式及其輔導策略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文忠(民84)。中途輟學影響因素暨模式及其輔導策略之探討。教育研究,(36),頁32-41。
    邱茂城(民86)。我國高級中等學校工業類科學生科學態度及其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文祥(民54)。包何二氏學習習慣與態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文祥(民56)。包何二氏學習習實與態度之研究。測驗年刊,(14),頁84-99。
    洪寶蓮(民76)。國中學生個人與環境因素對其學習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木利(民70)。高雄師範學院物理系學生科學態度成就之研究。高雄師院學報。(9),頁179-225。
    洪木利(民73)。中小學生科學態度之研究。臺灣省立高雄師範學院物理系研究報告。
    洪志生(民70)。我國國中生科學能力之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3),頁46-251。
    洪冬桂(民75)。我國大學生適應問題、因應行為、求助偏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姚如芬(民82)。高雄地區高中一年級學生數學學習態度與其數學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姚清煇(民86)。高級職業學校特殊教育實驗班學生學習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信華(民89)。綜合高中學生學習態度、教師效能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柯正峰(民78)。升大學補習班學生學習態度、對補習班態度及生活型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南號譯(日本教育改革會編)(民85)。日本教育改革審議報告。台北:教育部教研會。
    莊嘉坤(民81)。從態度的概念談科學態度的研究。台北:國教天地,頁31-43。
    莊勝義(民78)。台灣地區高級中學教育機會均等問題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本文(民60)。社會心理。台北:商印書館。
    秦夢群(民81)。高中教師管理心態、學生內外控與學生學習習慣與態度之關係研究。台北:行政院國科會科資訊中心。
    教育部(民89)。完全中學預估直升名額比率出爐。http://www.edunet.taipei.gov.tw/attach/n8911071.htm
    教育部(90)。中華民國台閩地區高級中等學校概況統計。台北:教育部統計處。
    郭聰貴(民67)。國小學生對學校態度之調查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生玉(民61)。國中低成就學生心理特質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文祿(民85)。高職轉型綜合高中問題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秀慧(民73)。 高中學生英文學習態度與方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麗娟(民83)。中學生職業成熟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英豪、葉茂坤、李坤崇、李明淑、邱美華(民80a)。國小學生科學態度量表編製報告。測驗年刊,(38),頁125-136。
    陳英豪、葉懋、李坤崇、李明淑、邱美華(民80b)。國小學生科學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南師院學報,(24),頁1-26。
    陳英豪、汪榮才、李坤崇(民82)。學習心事誰人知?國中國小學生學習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比較研究。國教之友,44(3),頁5-14。
    陳明珠(民83)。國小學童考試焦慮、父母管教態度、自我能力評估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
    陳秀慧(民73)。高中學生英文學習態度與方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奎憙 (民69)。教育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郭生玉(民69)教師期望與教師行為及學生學習行為關係之分析。教育心理學報,13,133-152。
    楊思偉(1999)。日本教育。臺北:商鼎。
    許榮富、趙金祁、吳永吉(民75)。國中學生科學態度研究分析。中華民國七十四學年度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彙編,頁185-219。
    張氏心理辭典(民78)。台北:東華。
    張芳全(民87)。教育政策-理念與實務。台北:元照出版。
    張春與(民67)。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民78)。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民80)。現代心理學(下冊)。台北:東華。
    張春興(民84a)。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民84b)。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民78)。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瑞村(民83)。高級職業進修補習學校學生學習技巧與學業成績關係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7),頁233~262。
    張新仁(民71)。國中學生學習行為、學習習慣、學習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得瑞(民75)。北市國民中學三年級學生次級文化與違規犯過行為的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鈿富(民82)。 高級職業學校學生中途輟學原因與輔導策略之研究(一)。教育資料文摘。
    張鈿富(民84)。教育政策分析-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張添洲(民82)。我國高級中等學校職業類科學生學習動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新辭典(民78)。台北:三民。
    程柄林(民80)。國民中小學生勵的學習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重新(民69)。心理測驗。台北:大洋。
    葉重新(民81)。心理測驗。台北:三民。
    黃安邦(民76)。社會心理學。台北:五南。
    黃安邦(民78)。社會心理學。台北:五南。
    黃福來(民71)。高中學生選組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安邦(民80)。心理測驗。台北:五南。
    黃淑馨、余霖(民85)。台北市首屆國中「自學班」畢業生學習狀況之追蹤研究(二)質的個案研究。台北市試辦國中畢業生自願就學輔導方案推行委員會。
    黃政傑和李隆盛(民84)。 我國全中學現況問題及其設立評估之研究。台北:師大教育研中心。
    黃政傑和張明輝(民86)。 完全中學試辦學校實驗課程規劃研究。台北:師大教研中心。
    黃貴祥(民76)。學習目標、學習技巧、自我概念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萬益(民64)。 國小學生學習適應問題之研究。新竹師專學報,(2),頁184~254。
    湯清二(民76)。國中學生物科學習因去與其科學態度和學習成就之關係。教育學院學報,(12),頁,451-471。
    楊龍立(民77)。中小學生在科學成就及對科學的態度中產生差異的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憲明(民77)。國中學生家庭社經地位、父母管教方式及學業成就與師生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國樞(民75)。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臺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1),頁7-28。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民81)。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
    葛樹人(民79)。心理測驗學(下)。台北:桂冠。
    葛樹人(民80)。心理測驗學。台北:桂冠。
    臺北教育局(民91)。九十一學年度國中畢業生升學高中管道參考表。http://www.edunet.taipei.gov.tw/tw/edu2/2-2
    臺北縣永平中學(民88)。完全中學評鑑結果報告。台北:台北縣永平完全學。
    趙富年(民70)。影響國中學生活適應的家庭因素。家庭與表青少年親職教育專題探討,頁8。
    鄭瑞澤(民76)。社會心理學。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鄭發育(民59)。態度-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鄭增財(民84)。台北市國中技藝教育班學生學習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正安(民73)。國中學生科學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慶仁(民89)。 美國教育改革研究。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劉安彥(民77)。社會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
    劉俊豪(民73)。國中學生升學選校意願及其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瑞圓(民83)。國中學生能源知識與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蘋(民85)。教育心理學。台北:三民。
    賴保禎(民69)。學習態度測驗指導手冊。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賴玉粉(民84)。花蓮縣原住民,非原住民國小學童適應與自我觀念之比較研究。花蓮師院初等教育研究所。
    鄧運林(民81)。臺北縣設置完全中學之研究。臺北:臺北縣政府教育局。
    盧欽銘(民66)。國中生科學產向與科學態度的分析研究。測驗與輔導,5(3),頁295-299。
    盧美貴(民74)父母教養方式與國小資優兒童學習行為之比較研究。台北市師專學報,(16),頁123-202。
    謝文全(民85)。中等教育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謝季宏(民62)。智力、學習習慣、成就動機及家長社會地位與中學生學業成就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秀景(民68)。我國中等學校學生科學態度評量之研究。教育學學報,(4),頁236-349。
    鍾蔚起(民70)。我國國中學生次級文化及差異因素之調查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瞿海源(民78)。社會心理學新論。台北:巨流。
    簡茂發(民73)。高級中學學生家庭社經背景、教師期望與學業成究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6)。
    蘇建文(民64)。國中高、低就學生心目中父母教養態度之分析。教育心理學報,(5),頁21-32。

    【英文部份】
    Aiken,R.L.&Aiken,D.R.(1969).Recent research on attitudes concerning science.Science Education,53,295-305.
    Aiken,L.R.,Jr.,(1970).Attitude toward mathematics.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40(4),pp551-596.
    Allprot,G.W.(1935).Attitudes.In C.M.Murchison(ed.),Handbook or Social Psychology. Woroeste,Massachusetts:Clark University Press.
    Anastasi,A.(1988).Psychological testing. 6th Ed.New York:Macmillan
    Baker,D.(1992).Letting student speak:Triangul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ssessments of attitudes toward science.ERIC.No.ED361 216.
    Baumrind,E.(1983).Rejioinder to Lewis’s reinterpretation of parental firm control effects.Are authoritative families really harmonious ? Psychologial Bulletin,(94),pp 134-142.
    Bogardus,E.S.(1925).Measuring social distance.J Appl.Social.,(9),pp299-308.
    Brookover,W.B.,Erickson,E.L..(1969).Selfsearch report,project NO.2811,East Lansing: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Brown,w.f.&holtzman,W.H.(1968).Survey of study Hobits and Attitudes:College Level,New York:Psychological corporation..
    Brown,S.A.(1976).Attitude goals in secondary school science.Stirling educational monographs,no.1,Stirling:University of Stirling.
    Campbell,D.T.(1963).Social attitude and others acquired behavioral dispositions.in S.Koch,Ed.,Psychology:A study of seience.New York:NcGraw-Hill.
    Cannon,R.K.,&Simpson,R.D.(1985).Realtionship among attitude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of ability grouped,seventh grade,life science students.Science Education,69(2),121-138.
    Entwistle,N.J.,Nisbet,J.,Entwistle,D.&Cowell,M.D.(1971).The Academic Personmance of Students.British Journal of Menical educational Pschology,(41),pp 258-267.
    Festinger,L.(1957).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Fredrickson,R.H.&Fonda.(1971).College admissions assistance by secondary school counselors.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49(5),pp186-203.
    Gagne,R.M.(1974).Essentials of learning for instuction. New York:Dr-yden press.
    Gagne,R.M.,Briggs,L.J.,(1979).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2n-ded.N.Y.:Holt,Rinehart and Winston,p296.
    Gagne,R.M.,Briggs,L.J.,&Wager,W.W.(1988).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pp 48-49,Orlando,FL:Holt,Rhinehart,&Winston.
    Gardner,P.L.(1972).Attitudes to physics.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 of Monarch University.
    Gauld,C.F.&HuKins,A.A.(1980).Science attitude .A Review Study in Science Education.17,129-161.
    Griffin,L.(1989).Enetgy,education and media use:A panel study of the knowledge gap.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l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Guttman,L.(1950).The problem of attitude and opinion measurement In S.A.Stouffer et al.,ibid.
    Guttman,L.(1950).The basis for scalogram analysis.In S.A. Stoufferetal..,Measurement and prediction.Princetion,N.J.:Princeton Univ.Press.
    Haladyna,T.,Olsen,R.,&Shaughnessy,J.(1983).Corelates of class attitude toward science.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0(4),313-324.
    Hollander,E.P.(1976).Principle and methods of social Psychology. Nes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utz,L.E.(1993).Instructional strategy change and the attitude and achievement of seventh-grade and eighth-grade seience students.DAI-A,54/01,P.136.
    Hovland,C.I.(1953).Attitede organization and change. Yale University press.
    Hovland,C.I.,Jenis,I.L.,&Keller,H.H.(1953).Communication and persuation.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Katz,D.(1960).The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attitudes.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24,163-204。
    Keeves,J.P.(1975).Thehome,the school and achievement in math and science.Science Education,59(4),439-460.
    Kelman,H.C.(1961).Processes of opinion change.Public Opinion Quarterly,(25),57-78。
    Koballa,T.R.,Jr.&Crawley,F.E.(1992). Attitude-behavior change in science education:Part2,results of an ongoing research agenda.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356 142.
    Krdch,D.,&Crutchfield,R.S.(1948). Theory and problems of social psychology. N.Y:Mcgraw-Hill book co.
    Kredh,D.,Crutchfield,R.S.,& Ballachey,E.L.(1962).Individual in society. New York:Mcgraw-Hill.
    Lavin,P.E.(1965).Thde prdciction of academic performance.NK:Russell Sage
    Likert,R.(1932).A tecniqu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attiutude. Archives of Psychology,(140).
    Macmillan,J.H.,&May,M.J.(1979).Astudy of factors influencing attitudes toward science of junior hight school students.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ning,16(3),217-222.
    Mccausland,D.F.,&Stewart,N.E.(1974).A cademic aptitude,study skill and attitude,and college GAP.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67),pp 354-357.
    Mejias,A.&Luis,A.(1989).Validation of a Spanish version of the revised science attitude scale for children with seventh grade students in Puerto Rico.DAI-A 49/09,2524.
    Moore,B.E.(1973).Predictor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involvement with science and perceptions of the scientists. 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Kansas State University.
    Newcombe,P.J.(1969).Are engeering and science relevant to moral issue in technological society ERIC.NO.ED045337.
    Osgood, C.E.,Suci,G.J.,& tannenbauam,P.H(1957).The measureme-nt of meaning. Urbana,Ill.:University of Lllinois Press.
    Oskamp,S.(1977).Attitude and opinions. Ea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Picou,J.S&Carter,T.M.(1976)Residence and the dynamics of status attainment as telated to aspiration formation.Texas A&M university press.
    Power,C.(1981).Changes in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science in the tra-nsition between Australia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18(1),33-39.
    Power,C.(1981).Changes in students’attitudes toward science in the transition between Australia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18(1),33-39
    Rasberry,S.,&Turner,J.S.(1988).A comparision of attitude toward school subjects and achievement in an alternative and traditional elementary school.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02914.
    Richardson,E.D.,&Johnson.L.(1980).Measuring teacher’s attitudes about energy and related subjects.ERIC.No.ED 194-367.
    Rosenbe,M.J.,&Hovland,C.I.(1960).Congnitive,affective.and behavioral components of attitudes.inc C.I.
    Rosenberg,M.J.,&Hovland,C.I.(Eds.).Attitude organization and change.New Haven,Conn.:Yale Univ.Press.
    Rodeach,M.(1968).Definition of attitude. InE.borgotta(ed.),Social
    Schageter ,J.N.(1980).Student Cognition,Attitudes,and Action-Oredntation and Teacher Attitudes towar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oncepts at the Seventh Grade Level.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A Beoo& howell Information Company,Ann rbor,Michigan.
    Scott,W.A.(1969).Attitude Measurement.In G.Lindzey&E.Aronson(Ed),The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Menlo Park,California:Addison Wesley.
    Shrigley,R.L.(1983).The attitude concept and science teaching. Science Education,67(4),425-442.
    Smith,J.D.(1989).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atterns and determinants of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scienc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selected Northeast Mississippi school of a function of school and nonschoo variables.DAI-A50/02,405.
    Smith,W.S. &Erb,T.O.(1986).Effect of woman science career role models on early adolescents’attitude toward scientists and woman in sci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3(8),667-676.
    Statts,A.W.,&Statts,C.K.(1958).Attitude established by classical conditioning.Jabnorm.xoc.psychol.,(57),pp37-40。
    Talton,E.L.&Simpson,R.D.(1987).Relationships of attitude toward classroom environment with attitude toward and achievement in science among tenth grade Biology students.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4(6),507-525.
    Tedeschi,J.T.,Schlenker.Bonoma,T.V.(1971).Cognitive dissonace:Private rationation or public spestacle.American Pychologist,(26),pp 685-695.
    Thomas,W.J.,&Znaniecki,F.J.(1918).The polish peasant in Europe and America.Boston:Badger.
    Thurstone, L. l.,&Chave,E. J.(1929) The measurement of attitud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shering,K.D.(1996).Relationship between Grade 10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 Science and Their Achievement in Scinece in Bhutan. MAI,34/02,508.
    Tuckman,B.W.(1974).Evaluating open classrooms.Joum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8(1),14-19.
    Warren,C.B.(1992).Variables which aggect young women’s science achievement and attitude toward science.DAI-A 52/11 ,3881.
    Willson,V.L.(1983).A meta-analysi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achievement and science attitude kindergaten through college. Joum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0(9),839-850.
    Yahya,A.a.(1990).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attems and determinants of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 science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seledted Baghdad city schools as a function of school and non-school variables.DAI-A 51/06,1997.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