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官力安 Kuan, lee-an |
---|---|
論文名稱: |
書包裡的青春物語——日治時期的學生書包 The youth stories in the schoolbags—Schoolbags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
指導教授: |
許佩賢
Hsu, Pei-Hsi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20 |
畢業學年度: | 10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9 |
中文關鍵詞: | 日治時期 、學生書包 、物質文化 、消費文化 |
英文關鍵詞: |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Schoolbags, Material Culture, Consumer Culture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1308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37 下載:4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對現在的學生來說,背著書包去上學,是一件再日常不過的事情。臺灣人開始有使用書包的共同經驗,是日治時期隨著近代學校的定著而逐漸形成。書包因為具備容器的功能性,形成教育規訓中非透明化的領域,所以在書包那個小小的空間裡面,同時交織著公領域與私領域的範疇,既是傳遞新知識的工具,也是思想交流的橋樑。
本研究以日治時期的學生書包為中心,基於使用書包已經成為臺灣人的共同經驗,以及物件為主題的研究有大量的圖像史料,因此本文以圖文書的方式呈現研究結果。全書分為六個篇章,前四章以物質文化的角度,探究不同學制與性別的書包形式、象徵性及意義;後兩章以消費文化的角度,觀察書包商品化與兩種主要的流通情形。
書包的社會生命史,為臺灣的過去訴說了一個以學生為視角的故事,因為容器的特性,在殖民統治之下,為臺灣人留了一塊自我追尋的空間。不論學生使用什麼形式的書包,都意味著近代教育在臺灣的展開,也象徵臺灣人對於新知識與學歷的追尋。同時,從學生的個人經驗可以看到,書包裡面除了裝著課本,也裝著學生對知識的自豪,甚至是對殖民統治的不滿。書包訴說著臺灣的政治、教育與社會的變化,也記錄著不同時代裡臺灣人的期待與感受。
As for the students, it’s a matter of course to carry schoolbags to school now. Taiwanese have been having collective experience of carrying schoolbags to school because modern school was established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Being a container, schoolbags belong to non-transparent discipline. In the schoolbags, it interweave public sphere and private sphere. Schoolbags is a tool for transmission of knowledge, and a bridge between different thoughts as well.
This study on schoolbags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Since Taiwanese have been having collective experience of carrying schoolbags to school and there are
ample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pictures, the author presents the research in illustrated book form. The book has six chapters, the first four chapters elucidate the form, the symbolic and the meaning of schoolbags in terms of material culture, the last chapters elucidate commodification of schoolbags and two kinds of circulation in terms of consumer culture.
The Social Life of schoolbags elucidate a st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being a container, schoolbags make a space to self-searching for Taiwanese. No matter what kind of schoolbags students use, it means that modern education was established in Taiwan and Taiwanese eager for knowledge and th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In addition, based on students experience, not only textbooks, but proud and disaffection are all in the schoolbags. The Social Life of schoolbags elucidate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s, education and social, and record Taiwanese expectations and feelings.
(一) 史料
1.檔案及政府出版品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臺灣總督府統計書》
《臺灣農家經濟調查》
《臺灣總督學事年報》
《臺灣經濟統計摘要》
2.報紙與雜誌
《朝日新聞外地版》
《婦人之友》
《臺灣婦人界》
《臺灣總督府府報》
《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日報》
《臺南新報》
《臺灣新聞》
《臺灣新報》
3.教科書
臺灣總督府
年代不詳《臺灣教科用書 國民讀本 一》。(出版地不詳: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
1914《臺灣總督府 公學校用國民讀本 卷二》。(臺北城內: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
1937《公學校用國語讀本 第一種 卷一》。(臺北: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
1942《コクゴ 一》。(臺北:臺灣總督府)。
4.圖像資料庫
校園生活記憶庫,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https://school.nmth.gov.tw/
臺灣舊照片資料庫,臺灣大學圖書館。
http://photo.lib.ntu.edu.tw/pic/db/oldphoto.jsp
典藏臺灣。
https://digitalarchives.tw/
國家文化資料庫老照片,國家文化資料庫。
http://newnrch.digital.ntu.edu.tw/nrch/
臺灣記憶,國家圖書館。
https://memory.ncl.edu.tw/index
5.學校出版品
芝原仙雄
1926《臺北師範學校創立三十週年紀念誌》。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阿部喜久十
1929《社頭公學校創立三十週年紀念誌》。臺中:社頭公學校創立三十周年紀念祝賀會。
第三高等女學校八十五週年校慶紀念同學聯誼會
1982《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八十五週年校慶紀念回憶錄》,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八十五週年校慶紀念同學聯誼會。
堀野竹松
1929《創立二十五週年紀念》。臺北: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
森田政雄
1934《幸學報特輯-開校十五週年紀念誌》。臺北:臺北第二高等女學校。
國立彰化女子高級中學
2009《國立彰化女中九十週年校慶特刊》。彰化市:國立彰化女子高級中學。
臺中州立臺中第一中學校
1929 《臺中州立臺中第一中學要覽》。臺中:臺中州立臺中第一中學校。
臺中州彰化郡鹿港第一公學校
1938《創立四十週年紀念誌》。鹿港 : 臺中州彰化郡鹿港第一公學校。
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
1933《創立滿三十年記念誌》。臺北 : 同窗會學友會。
臺南第一高等女學校
1938《綠丘通信:臺南第一高等女學校二十周念紀念》。臺南:臺南第一高等女學校。
臺南州立嘉義中學校
1928《臺南州立嘉義中學校一覽表(昭和3年)》。嘉義:臺南州立嘉義中學校。
臺北市立成淵高級中學
1997《百年樹人(1897-1997)》,臺北:臺北市立成淵高級中學。
6.日記與回憶錄
王育德, 王明理著,吳瑞雲, 邱振瑞譯
2018《王育德自傳暨補記:臺灣獨立運動啟蒙者》。臺北:前衛。
李筱峰
2004《臺灣革命僧:林秋梧》。臺北:望春風文化。
呂赫若
2005《呂赫若日記》。臺北:印刻。
吳尊賢
1987《人生七十:吳尊賢自傳回憶錄》。臺北:吳尊賢文教基金會。
1999《吳尊賢回憶錄:一為慈善企業家的成功哲學》。臺北:遠流。
林志宏、何思瑩訪問 ; 黃琬柔記錄
2020〈屏東運將的滿洲青春紀事:張喜榮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15。臺北:國家人權博物館。
2016〈政治受難者張大邦、楊國宇、蔡焜霖、洪其中、蘇玉鑑、周賢農、高文章口述歷史影像紀錄專輯〉。
曹銘宗
1999《自學典範 臺灣史學研究先驅曹永和》。臺北:聯經。
曾秋美訪問,江文瑜編
1995《消失中的臺灣阿媽》。臺北:玉山社出版。
黃旺成
2018《黃旺成先生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楊國宇
2007《68×68楊國宇對奕人生》。臺北:商訊。
葉立誠
2010《臺灣顏、施兩大家族成員服飾穿著現象與意涵之研究:以施素筠老師的生命史為例(1910-1960年代)》。臺北:秀威資訊。
鍾淑敏、詹素娟、張隆志訪問,吳美慧、謝仕淵、謝奇峰、蔡峙紀錄
2010《曹永和院士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二)先行研究
1.專書
Lawn, Martin and Ian Grosvenor, eds.
2005《Materialities of Schooling: Design, technology, Objects, Routines》 Oxford: Symposium Books.
ランドセル130年史編纂委員会編
2016《ランドセル130年史—ランドセル130年の軌跡, そして...》。日本:日本鞄協会ランドセル工業会。
セウプケン 著,山脇正民譯
1858《和蘭官軍之服色及軍装略図》。
王佐榮
2017《看見李火增:薰風中的漫遊者,臺灣1935-1945》。臺北:蒼璧出版有限公司。
2018《凝望鄧南光:觀景窗下的優游詩人1924-1945》。臺北:蒼璧出版有限公司。
2019《彩繪李火增:找回昭和美麗臺灣的色彩》。臺北:蒼璧出版有限公司。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
1999《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呂紹理
2005《展示臺灣 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麥田出版社。
林文龍
2005《楝花盛開時的回憶:日治時期畢業紀念冊展圖錄第三冊》。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孟悅、羅鋼主編
2008《物質文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凃照彥
1994《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人間出版。
姚浙生
2005《楝花盛開時的回憶:日治時期畢業紀念冊展圖錄第一冊》。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許佩賢
2005《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出版社。
許錫慶、黃得峰、顏義芳
2005《楝花盛開時的回憶:日治時期畢業紀念冊展圖錄第四冊》。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許錫慶
2010《臺灣教育沿革誌(中譯本)》。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陳培豐
2006《「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麥田出版社。
陳正祥
1993《臺灣地誌上冊》,臺北:南天書局。
陳聰明
2005《楝花盛開時的回憶:日治時期畢業紀念冊展圖錄第二冊》。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朝日新聞社編,許嘉祥譯
2018《南方的據點:臺灣 寫真報道》。臺北:蒼璧出版有限公司。
黃雯娟
2014〈臺北市街道命名的空間政治〉,《地理學報》第73期,頁79-105。
褚苔伊、黃金美圖文編撰
2005《北一女百年影像》。臺北: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葉立誠
2010《臺灣顏、施兩大家族成員服飾穿著現象與意涵之研究:以施素筠老師的生命史為例(1910-1960年代)》。臺北:秀威資訊出版。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2004《校園萬花筒》(臺北: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鄭麗玲
2015《躍動的青春 日治臺灣的學生生活》。臺北:蔚藍文化出版。
2018《阮ê青春夢:日治時期的摩登新女性》。臺北:玉山社出版。
劉澤民
2008〈臺北市街的「町」名之探討:以臺灣總督府檔案相關資料為範圍〉,《臺灣地名研究成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的文獻館),頁123-236。
謝仕淵
2004〈殖民統治與身體政治—以日治初期臺灣公學校體操科為例(1895-1916)〉,《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得的交錯》,臺北:播種者,頁277-312。
藍博洲
1993《日據時期臺灣學生運動 1913-1945 年》。臺北:時報文化。
難波知子
2016《近代日本学校制服図錄》。大阪:創元社。
2.論文
Anthony Di Mascio
2012 〈Material Culture and Schooling: Possible New Explorations in the History of Canadian Education〉,《Material Culture Review / Revue de la culture matérielle》76.PP82-92.
Brian McVeigh.
1997〈Wearing Ideology: How Uniforms Discipline Minds and Bodies in Japan〉,《Fashion Theory》Volume 1.pp. 189-213.
Herman, Frederik, Angelo Van Gorp, Frank Simon and Marc Depaepe.
2011〈The school desk: from concept to object〉,《History of Education》40 (1).PP97-117.
Sharon Kinsella.
2002〈What's Behind the Fetishism of Japanese School Uniforms?〉,《Fashion Theory 》.Volume 6, pp.215-237.
王慧瑜
2010〈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日本人的物質生活(1897-193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奇浩
2012〈喜新戀舊:從日記材料看日治前期臺灣仕紳之服裝文化〉,《臺灣史研究》19:3,頁201-236。
官力安
2019〈日治時期學生書包的物質文化史研究〉,發表於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主辦「上學去─近代教育與臺灣社會」國際研討會,頁74-87。
李衣雲
2015〈日治時期日本百貨公司在臺灣的發展:以出張販賣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33期,頁155-200。
洪郁如
2008〈學歷・女性・殖民地:從臺北女子高等學院論日治時期女子高等教育問題〉,收錄於臺灣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殖民地社會論文集,頁156-
183。
許佩賢
2013〈日治時期的實業補習學校〉,《師大臺史學報》第六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頁101-148。
2019〈新化柯瑞吉家族溫書所見之功學校教育現場〉,發表於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主辦「上學去─近代教育與臺灣社會」國際研討會,頁42-48。
莊佩琪
2007,〈日本通信販賣之研究—以化妝品業為例〉,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在職班論文。
陳思琪
2006,〈臺北地區耆老對1930年代日治初等教育之回憶〉,《臺北文獻》直字158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頁55-94。
陳宗仁
2005〈近代臺灣原住民圖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大歷史學報》36,頁53-106頁。
陳芳妹
2007〈物質文化與族群識別關係問題—以鄞山寺八卦文鐵香爐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22,頁91-269。
陳正祥、段紀憲
1952〈臺灣之人口〉,《臺銀季刊》4:1,頁39-120。
陳美惠
2007〈鹽水公學校內奉安庫之歷史意涵〉,《臺灣風物》57:3,頁69-101。
曾慧雯
2000〈清代臺灣啟蒙教育研究(1684-189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彭秉權
2018〈重新發現教科「書」的歷程:從物質文化看教科書的潛在課程〉,《教育研究集刊》64:1,頁01-31。
彭威翔
2010〈日治時期臺灣學校制服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肅科
1987〈日據時代臺北都市發展與臺人日常生活(1895--1945)〉,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理論組碩士論文。
蔣竹山
2006〈清代人參的歷史:一個商品的研究〉,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雅薇
2019〈日治時期臺灣高等女學校的制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金元
2017〈日本時代奉安庫之調查研究〉,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俊諺
2019〈日治時期校園空間的配置與規訓〉,發表於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主辦「上學去─近代教育與臺灣社會」國際研討會,頁88-107。
謝仕淵
2014〈「今後凡有勤務者 須待徽章」—1905年「保正甲長徽章」之研究〉,《歷史臺灣》,7,頁 51–72。
2019〈收藏/不藏:臺南新化柯家教育文書的收藏史解讀〉,《歷史臺灣》17,頁59-78。
鐘明佑
2019〈日治時期臺灣百貨公司研究-以菊元、林與吉井為中心(1932-1945)〉,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嚴漢廷
2018〈日治時期臺中市街的飲食空間與消費文化〉,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