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婷伊
Ting-Yi Yang
論文名稱: 運動場域中身體資本與性別氣質:女子籃球運動員之身體經驗研究
A case study toward Bodies Experiences of College Female Basketball Athletes
指導教授: 程瑞福
Chen, Jui-F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1
中文關鍵詞: 性別氣質身體經驗運動場域
英文關鍵詞: femininity and masculinity, body experience, sport field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2下載:3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籃球運動高度碰撞及節奏快速的特性,所呈現之運動文化乃屬於陽剛性質,當女性行動主體置於陽剛文化情境之下,是否能激盪出多元的性別氣質呈現?本研究主要探討大專校隊女性籃球員與運動文化情境互動之下所呈現的性別氣質實踐。為瞭解大專女性籃球員之性別氣質呈現與情境脈絡的關係,本研究採取參與式觀察與深度訪談之研究方式蒐集資料,透過14名大專校隊女性籃球員於球場上的行為觀察及球員訪談,掌握大專校隊女性籃球員藉由身體活動所呈現的外貌及行為,以理解社會文化、性別規範與運動場域文化等面向,對於女性身體及性別氣質的影響。研究期程分為兩觀察階段:第一階段於101年2月6日至2月17日,此階段為校隊寒訓密集訓練期;第二階段為101年3月初至四月初,為每週固定三次晚間練球時段觀察,並於第二階段觀察結束後選取4名研究參與者進行訪談。研究結果發現:1.運動開展的女性身體,突顯陰性身體的內宥性及侷限性;2. 籃球運動訓練形成身體資本的改變,如肌肉增厚、體能變佳及籃球技術增強等;3. 身體資本的改變及籃球場域之陽剛文化,使大專校隊女性籃球員外貌形象脫離傳統女性樣貌,重組大專校隊女性籃球員之性別概念,展現女性陽剛氣質。透過大專校隊女性籃球員身體具體呈現陽剛與陰柔兼備之性別氣質,呈現多面向之女性內涵及形象,超越性別二元論述的概念,使多元性別意涵能透過運動而形成。

    Sports field is highly gendered and fills of masculine culture. This research attempts to underst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llege female athletes and basketball field, discovering the influences of the female athletes’ body posture. This study held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collecting data through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ing women's basketball school team’s players in university. The research findings shows: 1.Basketball training improved female athletes’ figure, such as muscle, physical vigor and skill of basketball; 2. In some actions of female athletes revealed the restrictions of feminine body; 3.The change of body capitals and the culture of basketball field rebuild female athletes’ gender configuration. Female athletes of basketball event can show femininities and masculinities, displaying multiple gender regime.

    口試委員與系主任簽字之論文通過簽名表........................................................ i 論文授權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謝 誌.................................................................................................................. v 目 次.................................................................................................................. vi 表 次................................................................................................................. viii 圖 次................................................................................................................. i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身體與社會建構……..………………………………………….… 9 第二節 性別化的身體……………………………………………………... 24 第三節 運動場域中的性別角力…………………………………………... 33 第四節 本章總結……………………….………………………………..… 45 第參章 研究方法…………..……………………………………… 47 第一節 研究取向…………………………………………… 48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實施步驟……………………………………………... 48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 50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54 第五節 研究資料分析............................................................................ 57 第六節 研究者角色與研究倫理............................................................ 59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60 第一節 進場─Join Us!籃球場域空間的特性………..……………..….. 60 第二節 過程─Just Do it ! 球場中的身體…..………………………….... 71 第三節 暫停─Time Out! 籃球場之外……………………………..….….. 86 第四節 本章小結……………………………………….………..……….. 93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95 第一節 結論………………………………………………………………... 95 第二節 未來研究建議……………………………………………………... 97 參考文獻 ....................................................................................... 98 附 錄 ...................................................................................... 110 附錄一 研究大綱…………………………………………………………... 110 附錄二 研究者同意書……………………………………………………... 111

    一、 中文部份
    王宗吉 (1992)。體育運動社會學。臺北市:銀禾。
    王宗吉 (1996)。社會學理論透視與運動社會學研究。八十五年度大專體育教師論文寫作研習,58-64。
    王宗吉 (譯)(2000)。運動社會學。臺北市:紅葉。(Nixon, H. L., & Frey, J. H. 著)
    王秀雲 (2007)。「招搖過市」:台灣性別文化史中的「不男不女,1960s-1970s。台灣社會學年會研討會論文。
    白金申 (1996)。籃球實踐薈萃 (二)。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石明宗、呂潔如 (編)(2006)。運動書寫。臺北市:師大書苑。
    朱全斌 (1997)。由年齡、族群等變項看台灣民眾的國家及文化認同。新文學研究,56,35-63。
    江吟梓、蘇文賢(2010)。教育質性研究實用指南。臺北市:學富文化。(M. Lichtman著)
    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 (譯)(2001)。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臺北市:群學。(Johnson, A. G. 著)
    何定照 (譯)(2006)。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臺北市:商周。(Young, I. M. 著)
    俞智敏、陳光達、陳素梅、張君玫 (2003)。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臺北市:巨流。( Abbott, P., & Wallace, C.著)
    吳宜霏 (2011)。籃球運動中女同志的T味身體操演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怡慧 (2011)。陽剛少女國中校園性別操演的敘事探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瑾嫣 (1999)。性別與運動。兩性平等教育季刊,7,131-134。
    但唐謨 (譯)(2001)。猛男情結:男性的美麗與哀愁。臺北,性林文化。(Harrison, G.P.、Katharine, A.P.、Roberto, O.著)
    李美枝 (1987)。社會變遷中中國女性角色及性別化特質的蛻變。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10期。
    李妮蓉 (2009)。焦點v.s.「嬌」點-建構媒體形塑的性別與運動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李長青 (1994)。解讀服裝。臺北市:商鼎文化。
    李猛 李康(譯)(1998)。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李康、李猛(譯)(2002)。社會的構成。台北縣:左岸文化出版社。(Anthony, G. 著)
    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 (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臺北市:五南。(Flick, U. 著)
    周新富 (2005)。布爾迪厄論學校教育與文化再製。臺北:心理出版社
    吳易軒 (2009)。今天,妳/你被制服了?藝術行動與國中生性別認同的相遇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翊瑄 (2011)。關於運動競賽,我說的其實是現實:女子足球員的自我經驗、運動文化與國族想像。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林文琪 (譯)(2006)。認同與差異。臺北市:韋伯文化。(Woodward, K. 著)
    林芳玫 (1996)。媒體與社會:多重真實的再現與詮釋。臺北市:巨流。
    林芳玫 (1999)。「走出『幹』與『被幹』的僵局—女性主義對色情媒介的爭議」。載於顧燕翎、鄭至慧 (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 (頁439-442)。臺北市:女書。
    林秀麗 (譯)(2000)。性與身體的解構。臺北市,韋伯文化。(Harding, J. 著)
    林秀麗、黃麗珍(譯)(2008)。性的扮演:陰/陽特質的實踐。臺北市:韋伯文化。(Harding, J. 著)
    林郁庭 (譯)(2008)。性/別惑亂-女性主義與身份顛覆。苗栗縣:桂冠。(Butler, J. 著)
    林瑞庭 (譯)(1995)。海蒂報告:男性氣概。臺北市:張老師。(Hite, S. 著)
    胡幼慧 (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胡幼慧、姚美華 (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校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 (主編)。質性研究 (頁141-157)。臺北市,巨流。
    邱天助 (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 Cultural reproduction of Pierre Bourdieu。臺北市:桂冠出版社。
    高宣揚 (1991)。結構主義。臺北市:遠流出版。
    高宣揚 (1998)。當代社會理論。臺北市:五南。
    高宣揚 (1999)。後現代論。臺北市:五南。
    高宣揚 (2002)。布爾迪厄。臺北市:生智。
    徐元民 (2006)。體育學導論 (第二版)。臺北市,品度圖書。
    徐苔玲、王志弘 (譯)(2006)。性別、認同與地方。臺北市:群學。(McDowell, L. 著)
    徐武雄、李鴻棋 (2006)。不同層級籃球訓練實務探討。福爾摩沙體育學刊,1,23-31。
    徐耀輝 (2003)。從運動社會學觀點談臺灣女性與運動。國民體育季刊,32(1),7-11。
    孫智綺 (譯)(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麥田出版。(Bonnewitz, P. 著)
    孫瑞穗 (2006)。〈專書序〉。載於何定照 (譯),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 (xiii-xxvii頁)。臺北市:商周。(Young, I. M. 著)
    莊妮娜 (2007)。性別的烙印:從刺青看女性身體的性別建構與實踐 (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新北市。
    單小懿 (2002,6月6日)。好的運動內衣要不會移動、透氣、伸展性強。民生報,D4版。
    張小虹 (2006)。後現代∕女人:權力、慾望與性別表演。臺北市:聯合文學。
    張如慧 (2006)。學校服裝儀容規定之性別差異-潛在課程的觀點。課程與教學季刊,4,35-50。
    張君玫 (譯)(1996)。社會學:概念與應用。臺北市:巨流。(Turner, J. H. 著)
    張君玫 (譯)(1997)。重塑女體:美容手術的兩難。臺北市:巨流。(Davis, K. 著)
    張碧芬 (2005)。台北塑身男女:社會建構觀點 (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畢恆達 (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嚴祥鸞(主編),研究倫理:危險與秘密(頁31-91)。臺北市:三民。
    畢恆達 (2000)。女生不愛運動嗎?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1,98-103。
    畢恆達 (2001)。空間就是權力。臺北市:心靈工坊。
    畢恆達 (2004)。空間就是性別。臺北市:心靈工坊。
    畢恆達 (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10全見版。新北市:小畢空間。
    畢恆達、洪文龍 (2006)。GQ男人在發燒。臺北市:女書。
    畢恆達、張素珠 (2006)。性別與運動。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Sac-Res-095-001)。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
    許立緯 (2010)。「迷妹」? SBL女性球迷觀賞方式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義雄 (譯)(2001)。體育、體適能及運動入門。臺南市:復文書局。(Siedentop, D. 著)
    許殷宏 (1998)。紀登斯結構化理論對教育社會學研究的啟示。教育研究集刊,40,93-112。
    許樹淵 (2012)。體育運動社會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向明 (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志梧 (譯)(1994)。不同空間的正文與上下文 (脈絡)。載於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 (399-409頁)。臺北市:明文。(Michel, F. 著)
    陳韋宏 (2009)。運動廣告的符號學分析-以NBA籃球明星Le Brown James 運動廣告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俊民 (2004)。運動員與非運動員之性別角色對成就動機及生活適應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建文 (2004)。女同志運動參與因素、身分認同、現身情形隊運動參與意願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美芳、季力康 (1994)。性別角色與知覺運動目的的差異。大專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185-194。
    陳益祥 (1999)。運動世界中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國民教育,5,46-50。
    陳嘉鴻 (2006)。鬆動霸權式男性氣概:以男性瑜伽參與之敘說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新北市。
    陳淑菁 (2002)。不同運動類型及不同年齡層女性運動員之性別角色及角色衝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陳渝苓、徐譽桓 (2008)。「當身體成為權力的戰場」從身體的學術觀點探討運動場域中父權與賦權概念之具象化與衝突。大專體育學刊,10(3),1-13。
    陳渝苓、廖明慧 (2009)。「搖滾玫瑰」:女性主義在運動場域中的具象與再現。大專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4,15-28。
    陳瑾葶 (2009)。污名感的桃花源?-運動場域女同志特有經驗之探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 (臺中校區),臺中市。
    陳肇芳 (2007)。大學校院學生休閒運動參與、涉入與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陳麗蘋 (2005)。大專校院女性參與運動校隊影響因素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鏗任、張育嫻、康瀚文、張蕙蘭 (2004)。民族誌研究。載於潘慧玲 (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 (153-198頁)。臺北市:高等教育。
    葉靜宜 (2011)。陽剛特質生理女性之日常生活處境與生存策略 (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新北市。
    甯應斌 (編)(2004)。身體政治與媒體批判。桃園縣: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黃惠雯、童琬芬、梁文蓁、林兆衛 (譯)(2002)。質性方法與研究。臺北市:韋伯。(Benjamin, F.C. & William, L. M.著)
    黃振紅等 (2010)。普通高級中學體育第二冊教師手冊。臺北市,華興文化事業。
    黃鈺婷 (2002)。大學生對運動項目主觀聲望之調查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黃瑞祺 (2002)。現代性、後現代性、全球化。臺北:左岸文化。
    黃曉紅(譯)(2000)。我們的朋友與我們自己。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啓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臺北﹕女書文化。(Delphy, C.著)。
    黃曉紅(譯)(2000)。美杜莎的笑聲。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啓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顧燕翎、鄭至慧主編)。臺北﹕女書文化。海倫.西蘇(Cixous, H. 著)
    黃囇莉、簡皓瑜 (2004)。性與性別。臺北市:巨流。(Archer, J.& Lloyd, B.著)
    游美惠 (2001)。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基礎。多元文文化教育,頁33-55。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楊志豪、劉宏裕 (譯)(2005)。運動社會學導論。臺北市:師大書苑。(Houlihan, B. 著)
    楊雅婷、顏詩怡、司馬學文、林育如 (譯)(2009)。性別與女性研究手冊。臺北市:韋伯。(Davis, K., Evans, M. & Lorber, J.著)
    滕德政 (2000)。「黑白黑白ㄘㄟ、!亞當夏娃ㄆㄟ、?」運動文化的性別刻板印象—一個國小班級躲避球運動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
    廖玉芳 (2003)。凝視身體─女性身體的變貌與潛藏意義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一民 (2005)。運動哲學的傳承與重建。運動哲學新論。台北:師大書苑
    劉北成 (譯)(2001)。臨床醫學的誕生。南京:譯林。(Foucault, M. 著)
    劉仲冬 (1999)。陰陽殊性、男女異行:性別差異的生物論述。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 (上) 性別與社會、建構。臺北市:心理。
    劉永祺(2010)。閾越-人的尺度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劉泗翰 (譯)(2004)。性/別:多元時代的性別角力。臺北市:書林。(Connell, R. W. 著)
    劉建台、林宗德 (譯)(2003)。男性氣概的當代觀點。臺北市:女書文化。(Clatterbaugh K.著)
    潘淑滿 (2006)。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潘慧玲 (2004)。轉變中的教育研究觀點。載於潘慧玲 (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瞿海源、王振寰 (2003)。社會學與台灣社會,臺北市,巨流。
    鄭欣怡 (2001)。電視運動轉播中男女主播語言使用之差異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鄭琇瑩 (2002)。女性體育教師性別角色之符號意涵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意頻 (2007)。消費者對運動內衣偏好、人因效標及顧客滿意度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歐陽惠敏 (2003)。學校化的身體規訓~一間小學的觀察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盧俊宏 (2006)。青少年運動團隊中女同志性認定及與隊友互動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燕繼榮 (2006)。投資社會資本-政治發展的一種新維度。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韓采燕 (2009)。性別化的實驗室:陽剛氣質與科技實作 (未出版碩士論文)。清華大學,新竹市。
    謝孟穎 (2003)。家長社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9(2):255-287。
    謝佩娟 (1996)。性慾特質的空間演出--新公園意義的多重解讀與同性戀主體的空間演出。慾望新地圖:文學、文化與性慾取向研討會引言稿,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
    謝明珊 (譯)(2012)。性別社會學導讀。臺北市:韋伯文化。(Holmes, M. 著)
    謝明珊、杜欣欣、國立編譯館(譯)(2009)。身體三面向文化、科技與社會。臺北市:韋伯文化。(Shilling, C. 著)
    簡春安、鄒平儀著 (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臺北市:巨流。
    鍾兆佳 (2003)。運動場上的彩虹足跡:以女同志球聚與「雷斯盃」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新北市。
    藍佩嘉 (1998)。銷售女體,女體勞動:百貨專櫃化妝品女銷售員的身體勞動,臺灣社會學研究,2,47-81。
    蘇昱瑄 (2010)。十二週馬克操訓練對高中生體能商之影響。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蘇淑冠 (2005)。愉悅/逾越的身體:從社會階級觀點來看西門T、婆的情慾實踐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顧燕翎 (編)(2000)。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市:女書。

    二、 英文部份

    Andermahr S., Lovell T., & Wolkowitz C. (1997). A glossary of feminist theory. London : Arnold.
    Babbie, E.( 2002). The basic of social research. New York: Wadsworth.
    Bem, S. L. (1974). 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81, 506-520.
    Bem, S. L. (1984). Androgyny and gender schema theory: 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integration. In, T. B. Sonderegger (ed.). Psychology and Gender, pp.179-226. NB: University of Nebraska.
    Birrell, S. & Cheryl L. (Eds.). (1994). Women, Sport, and Culture. USA: Human Kinetics
    Berger, M., Wallis, B. & Watson, S. (Eds.) (1995). Constructing masculinity. New York: Routledge
    Bourdieu, P. (1981). Men and machines. In Knorr- Cetina, K. and Cicourel, A.(eds), Advances in Social Theory and Methodology.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Bourdieu, P. (1985). The social space and the genesis of groups. Theory and Society, 14, (6), pp. 723-744.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Richardson, J. G. (Eds.),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Bourdieu, P. (1990). The logic of practice. Cambridge: Polity.
    Bult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New York: Routledge.
    Caroline, F. (1995). Lesbians and locker rooms: Challenging lesbophobia. Canadian Woman Studies, 15(4), 67-70
    Chen (2001). Role Conflict of Female College Athletes in Taiwan. Unpublished manuscript.
    Coffey, A., & Atkinson, P. (1996). Making sense of qualitative data: Complementary research strategies. CA: Sage.
    Connell, R. W. (1995). Masculinities.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onnell, R. W. (1996). Teaching the boys: New research on masculinity , and gender strategies for schools. College Record, 98(2) ,206-237 .
    Connell, R. W. (2005). Masculinities (2nd ed.).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Connell, R. W. (2009). Gender in World Perspective (2nd ed.). Cambridge, UK: Polity.
    Cowan, C. P., & Cowan, P. A. (1987). A preventive intervention for couples becoming parents: Research on support for parents and infants in the postnatal period. NY: Ablex.
    Crossley, N.(1995). Merleau-Ponty, the elusive body and carnal sociology. Body and Society, 1(1):43-63.
    Desertrain, G. S., Weiss, M.R.(1988). Being female and athletic: A cause for conflict? Sex Roles, 18, 567-582.
    Schmalz, D. L. & Kerstetter, D. L. (2006). Girlie Girls and Manly Men: Chidren's Stigma Consciousness of Gender in Sports and Physical Activitie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8(4), pp. 536-557. (http://www.waukesha.uwc.edu/Faculty---Staff/Directory/Faculty-Staff-A-C/Greg-Ahrenhoerster/102-Syllabus/102girly-girls.aspx)
    Duncan, M.C. (1990). Sports photographs and sexual difference: Images of women and men in the 1984 and 1988 Olympic Games.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7,pp. 22-43.
    Foucault, M. (1973). Madness and Civilization: A History of Insanity in The Age of Reason. NY: Vintage Books.
    Foucault, M. (1979).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Alan Sheridan Trans.). NY: Vintage Books.
    Foucault, M. (1980).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An Introduction. NY: Vintage Books.
    Foucault, M. (1997). Ethics: Subjectivity and Truth, NY: The New Press.
    Fusco, C. (1995). Lesbians and locker rooms-challenging lesbophobia.
    Canadian Woman Studies, 15(4), pp. 67-70
    Griffin, J. (1997). Customer Loyalty: How to Earn It, How to Keep It. SF: Jossey-Bass.
    Halberstam, J. (1998). Female Masculinity.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Halberstam, J. (2005). In a Queer Time and Place Transgender: Bodies, Subcultural Lives. N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Harker, R. (1990). Education and cultural capital. In Harker, R., Mahar, C. y Wilkes, C.(Ed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Work of Pierre Bourdieu: the Practice of Theory. London: Macmillan Press.
    Jackson, S., & Marsh, H. (1986). Athletic or antisocial? The female sport experience.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8, pp. 198-211.
    McElroy, M. A., Willis, J. D. (1979). Women and the achievement conflict in sport: Preliminary study.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1, pp. 241-247.
    MacInnes, J. (1998). The End of Masculinity.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Merleau-Ponty, M. (1962).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Smith, C. Tran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45)
    Moi, T. (2001). What is woman. In What Is a Woman and Other Essays.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reedon, P. J. (1994). Women, Media, and Sport: Challenging Gender Value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Rubin, G. (2006). Of catamites and kings: Reflections on butch, gender and boundaries. In Stryker, S. & Whittle, S. (Eds). The Transgender Studies Reader (pp. 509-520).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Sage, G. H., Loudermilk, S. (1979). The female athlete and role conflict. Research Quarterly, 50, pp. 88-96.
    Shilling, C. (1993). The body and social theor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Shilling, C. (2003). The body and social theory (2nd. Ed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Shilling, C. (2005). The Body in Cultur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Turner, B. S. (1996). The Body and Society. (2nd. Ed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West, C., & Zimmerman, D. H. (2002). Doing gender, doing difference: Inequality, power,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NY: Routledge.
    Willis, P. (1977). Learning to labor: 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oodward, K. (2004). Questions of identity. In K. Woodward (ed.), Questioning Identity: Gender, Class, Ethnicity (pp.5-42). London: Routledge.
    Young, I. M. (2005). On Female Body Experience: “Throwing like a girl” and other essays.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