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瀚文
Liu, Han-wen
論文名稱: 一所公立幼稚園教師成長團體發展歷程之個案研究
指導教授: 林育瑋
Lin, Yu-W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2
中文關鍵詞: 教師成長團體教師專業成長
英文關鍵詞: teachers' growth group,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是探討一個由教師自發力量形成的幼稚園教師成長團體的運作歷程,為瞭解團體發展歷程的全貌,本研究將採質性研究的方法來蒐集資料,探討教師成長團體形成的源由與運作歷程,以及在運作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經過將近三個學期的現場參與與資料蒐集,分析、歸納相關資料後,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在教師成長團體的形成源由有二:1、過去綠園在教師專業成長活動經驗的累積;2、園長為增進教師專業知能,進而促使教師成長團體的組成。
    二、在成長團體運作歷程方面:1、本研究之教師成長團體所經歷之階段有:醞釀階段、嘗試階段、發展階段;2、成長團體運作的形式有:讀書會、主題中心、主題報告、問題導向;3、成長團體所討論的內容主要以課程、家長、教師、幼兒等四大議題為主。
    三、教師成長團體在運作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為:行政事務的干擾、教師工作繁重、讀書會形式中閱讀不確實、團體中的討論僅止於分享層次。
    四、教師成長團體所帶來的影響:提昇專業知能、促進專業交流、激發學習動力、增進教師對彼此與環境的瞭解以及產生團體的促動力量。
    五、影響教師成長團體之因素:園長促發、行政力量的支持、行政事務的干擾、專家的協助、過去專業成長活動經驗的累積、由教師主導成長團體的發展、相同組織的團體成員。
    根據研究發現,本研究針對研究對象、教育相關單位以及後續研究等,提出相關建議做為參考。

    目錄…………………………………………………………………………..……Ⅰ 表次………………………………………………………………………………..Ⅲ 圖次…………………………………………………………………………..……Ⅳ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成長團體………………………………………………………… 7 第二節 教師成長團體之相關意涵………………………………………22 第三節 教師成長團體的研究現況………………………………………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43 第一節 關於研究現場…………………..………………………...………43 第二節 進入研究現場………………………………………………...…..50 第三節 蒐集資料的方式……………………………………………….…56 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63 第五節 研究的信賴度…………………………………………….………67 第四章 研究發現……………………………………………………….………75 第一節 教師成長團體的醞釀階段……………………………….………76 第二節 教師成長團體的啟動階段……………………………….………96 第三節 教師成長團體的發展階段……………………………….……..133 第四節 教師成長團體帶來的影響……………………………….……..155 第五章 討論、結論與建議………………………………………….………..161 第一節 討論…………………………………………………….………..161 第二節 結論…………………………………………………….………..175 第三節 建議…………………………………………………….………..177 參考文獻…..…………………………………………………………..…………..179 中文部分………………………………………………………..……………179 西文部分……………………………………………………..………………186 附錄 …………………………………………………………..…………………190 附錄一 教師訪談題綱…………………………………..……………..…190 附錄二 教師訪談時間表……………………………..………………..…191 附錄三 陳教授提供之討論問題綱要……………..……………………..192 表 次 表2-1.1 其他學者對於團體發展階段的分期…………………………………15 表2-1.2 影響團體互動的各種因素……………………………………………20 表2-2.1 教師成長團體的助益…………………………………………………23 表2-2.2 教師成長團體運作模式之優缺點……………………………………28 表2-3.1 教師成長團體的主題…………………………………………………28 表3-1.1 綠園作息時間表………………………………………………………47 表3-1.2 綠園教師基本資料……………………………………………………48 表3-3.1 成長團體聚會參與時間表……………………………………………58 表3-3.2 園務會議時間表………………………………………………………58 表3-3.3 班級觀察時間表………………………………………………………60 表3-4.1 資料代碼系統…………………………………………………………64 表3-4.2 轉譯符號………………………………………………………………64 表3-4.3 資料分析的分類表……………………………………………………66 表4-2.1 讀書會討論內容類別一覽表………………………………………..132 表4-3.1 綜合討論內容類別一覽表…………………………………………..154 圖 次 圖3-1.1 綠地國小組織圖………………………………………………………46 圖3-3.1 蒐集資料的方式………………………………………………………56 圖3-5.1 參與時間示意圖………………………………………………………68 圖4-0.1 成長團體發展階段時間圖……………………………………………75 圖4-1.1 醞釀階段的發展歷程圖………………………………………………95 圖5-1.1 學校教師主體化理念之實施原則關係圖…………………………..172

    壹、中文部分
    丁雪茵(2000)。讀書會的言談模式與知識建構歷程:以一個個案為例。發表於「新世紀教育發展願景與規劃」學術研討會,台北。
    丁興祥、李美枝、陳皎眉編著(1988)。社會心理學。台北:空中大學。
    王政彥(1992)。團體式教育決策參與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錦慧(2005)。國中生網咖使用、網路沈迷之調查與網咖少年成長團體之輔導成效。私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方紫薇(1980)。團體凝聚力。諮商與輔導,58,27-31。
    古富禎(2003)。校長帶領教師成長團體促進數學教學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教育學系數學組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田建中(2003)。合作研究語文科教學:以首冊注音符號教學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朱秉欣(1978)。怎麼樣改善人際關係(3版)。台中:光啟。
    朱進財(1987)。師專學生自我統整的相關因素及成長團體訓練效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池榮尉(2003)。國民小學教師團隊發展歷程之研究─以啄木鳥教師團隊為例。私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何縕琪(2000)。國小教師主題統整教學歷程之分析暨合作省思專業成長模式之建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咏吟(2003)。提昇國小資原班教師教學的合作省思專業成長團體效能。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91-2413-H-003-023),未出版。
    李郁文(1998)。團體動力學:群體動力的理論、實務與研究(3版)。台北:桂冠。
    李昭明等(2001)。教師成長團體之研究—以南海幼稚園為例。南海傳真,39,35-120。
    李俊湖(1998)。教師專業成長模式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執中(1980)。大學生成長團體的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嘉珍(2000)。協同數學成長團體下之教師佈題--以三位二年級教師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吳佩昇(1996)。我國國小教師專業發展活動型態之探討。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何長珠(2003)。團體諮商—心理團體的理論與實務(2版)。台北:五南。
    呂勝瑛(1981)。成長團體的理論與實際。台北:遠流。
    谷瑞勉(1997)。一個幼兒教師在職進修課程的實驗與省思。屏東師範學院學報,10,421-446。
    林芳寧(2003)。同理心成長團體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林春煌(2003)。成長團體對高中生物理科自我效能與學習成就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春慧(2003)。國民小學團隊學習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美賢(2002)。國小社會科實施多元評量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林益興(2002)。建構式領導成長團體動力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家興(1980)。會心團體與人際關係訓練。台北:天馬文化。
    林雪貴(2000)。更年期婦女成長團體經驗之參與式研究。國立陽明大學社區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瑞欽(1993)。學習團體理論與研究。高雄:復文。
    林萬億(1998)。團體工作:理論與技術。台北:五南。
    林碧珍、蔡文煥、施又齡、廖瓊雯、林美蓉與陳美玲(1999)。一群和我們在協同數學成長團體的小學教師。載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主編),八十八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彙編(319-350頁)。台北。
    周崇儒(2000)。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策略之分析。中等教育,51(5),74-81頁。
    柯秋桂(2003)。教師團體討論與幼師個人專業成長。載於幼兒教育改革研究會(主編),來!說我們的故事-幼教師的專業成長(79-121頁)。台北:心理。
    洪久賢(2001)。教師性別教育專業成長之分析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46(2),213-232。
    柯藍婷(2004)。數學專業成長團體中一位五年級教師的分數專業知識。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教育學系數學組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倪士峰(2001)。國民小學團對學習之個案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高敬文(2002)。質化研究方法論(第二版)。台北:師大書苑。
    陳怡萍(2004)。情緒成長團體在提昇情緒智能與情緒適應之效果評估:以大學生與社區成人為樣本。私立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美玉(1999)。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陳建銘(1995)。高雄地區國民小學團體動力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淑敏(1997)。從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談教師專業成長。新幼教,14,7-11。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聖謨(1999)。國民小學教師教學反省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慧美(2003)。國小數學種子教師在校推動成長團體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玉芬(2002)。性別平等成長團體對國小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張明麗(1998)。成長團體對國小女教師退休前後心理適應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維順(2004)。數學成長團體下初任教師教學行為轉變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教育學系數學組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許坤富(2002)。教師參與社會科成長團體對其教學信念影響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許雅貞(2002)。教師團隊的對話、反思與行動歷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德田(2001)。國小教師數學專業成長團體之運作探討。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未出版,台北。
    莊上霖(2005)。數學成長團體下一位資深在職教師數學教學知能成長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莊敏琪(2003)。流行漫畫成長團體對青少女性別角色多元化形塑之探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郭木山(2002)。國民小學學校本位教師專業發展之個案研究--以一個教師社群協同反省的行動研究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陸朝炳(2001)。教師專業成長團體之個案研究-以小學自然科教師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教育部(2003)。幼稚教育法。台北:教育部。
    黃玉茹(2003)。教師專業發展之實踐-多元文化教師成長團體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黃俊達(2002)。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學校本位統整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再版)。台北:心理。
    彭麗琦(2000)。學校本位教師進修之研究--以發展生活科課程方案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淑娟(1985)。護校學生成長團體之實驗。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楊婷雅(2003)。數學成長團體中一位教師的教材分析對其教學佈題之影響。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楊惠雯(2004)。幼教教師成長團體發展歷程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楊諮燕(2002)。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下國民中學教師專業發展個案研究。淡江大學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馥綺(2002)。「葉子的一生」主題式教學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廖秀微(2001)。運用團對學習促進教師STS教學實踐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廖瓊雯(1999)。探討四位一年級教師在協同行動研究取向的成長團體之下的數學信念。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潘世尊(2000)。教師的自我反省與協同反省:策略與品質的提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學報,11,91-108。
    潘正德(1995)。團體動力學。台北:五南。
    劉珀伶(2001)。透過教師成長團體促進學校本位教學評量多元化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蔡敏玲(1996)。國小一年級原住民學童在校及在家互動模式之詮釋性研究(Ⅱ)。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84-2413-H-152-008),未出版。
    蔡鎮聰(2003)。教師專業成長團體中互動關係之研究—以開發自然科教學模組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蔡寶桂(2002)。數學成長團體「教師促發者」之行動策略與反思歷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盧金鳳(2005)。應用學習風格於「班級共讀」提問之行動研究:以青鳳國小學校本位教師專業成長團體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瑞榮(1999)。教師成長團體之協同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謝麗紅(1995)。成長團體過程與團體效果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鍾冉媺(2005)。幼稚園中自發性教學研討團體討論互動歷程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教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瞿海源編著(1989)。社會心理學新論。台北:巨流。
    饒見維、洪清一、林美珠、王筱皇(1997)。學校本位的教師專業發展活動之協同行動研究。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專題研究成果報告。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2版)。台北:五南。
    Bates, M. J., C. D. & Blaker. K. E.(1988)。小團體領導指南(曾華源、滕青芬譯)。台北:張老師。(原著出版年:1982)。
    Bogdan, R.C. & Biklen, S. K. (2002)。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黃光雄主譯)。嘉義:濤石。
    Jocobs, E. E., Harvill, R. L. & Masson, R.L.(1995)。團體諮商-策略與技巧(劉安真、黃慧涵、梁淑娟、顏妃伶譯)。台北:五南。(原著出版年:1994)
    Maxwell, J. A. (2004)。質化研究設計(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譯)。台北:心理。
    Patton, M. Q.(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台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90)
    Robbins, S. P. (1987)。組織行為、概念、論題與應用(蔡承志等譯)(2版)。台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83)
    Yalom, I. D.(2001)。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方紫薇、馬宗潔等譯)。台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95)

    貳、西文部分
    Anderson, E., Wilson, T. D. & Akert, R. M. (1994). Social psychology: The hear and the min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
    Bednar, R. L. & Kaul, T. J.(1987). Conceptualizing group research: A preliminary analysis. Small Group Behavior, 9, 173-191.
    Berg, D. & Vogelaar, J. (1997). The need for a new perspective: creating learning networks for African teachers, chang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ICTs. In G. Marshall & M. Ruohonen (Eds.), Capacity Building for IT in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pp263-274).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Burke, P. J. (1987). Teacher development: induction, renewal and redirection. New York : Falmer Press
    Cartwright, D. & Zander, A. (1968) Group dynamics: research and theory. (3rd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Charrier, G. O. (1972). Cog’s ladder: a model of group development.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 37(1), 30–37.
    Corey, M. S. & Corey, G. (2002). Groups: process and practice(6th ed). CA: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Dexter, L. A. (1970). Elite and Specialized Interviewing. Evanston, Ill.: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Eddy, W. B., & Lubin, B. (1971). Laboratory training and encounter groups.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49(8), 625-635.
    Feldman, R. S. (1998). Social psychology(2nd ed.). NJ: Prentice Hall Inc..
    Forsyth, D. R. (1999). Group Dynamics(3rd ed).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Gabrielian, V. (1999).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An Overview.” In G. J. Miller & M. L. Whicker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Methods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pp.167-206). New York: M. Dekker.
    Gaskins, A. G. (1994). Influence of interdisciplinary team on teachers in an urban high school.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Nevada, Las Vegas.
    Golembiewski, R. T. (1962). The Small Group: an analysis of research concepts and opera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ómez, C. (2000). The struggles of a community of mathematics teachers: Developing a community of practice in an urban bilingual high school. Paper presented that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Mathematical Education, Tokyo, Japan.
    Guba, E. G., & Lincoln, Y.S. (1989). 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Guba, E. G. and Lincoln, Y. S. (1996). Competing paradigm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 K. Denzin and Y.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pp.105-117). Thousand Oaks, CA: Sage.
    Janis, I. L. (1983). Groupthink In J. M. Pennings (ed.) Decision making: a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pproach. New York: Marlcus. Wiener Publishing Inc.
    Johnson, D. W., & Johnson, F. P. (1987). Joining together: group theory and group skills (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Lakin, M. (1972). Interpersonal Encounters: Theory & Practice in Sensitivity Training. New York: McGraw Hill.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CA: Sage publications.
    Lincoln, Y. S. & Guba, E. G. (2000). Paradigmatic controversies, contradictions, and emerging confluences. In N. K. Denzin and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2nd ed., pp.163-188). Thousand Oaks, CA: Sage.
    Mills, T. M. (1967). The sociology of small groups. NJ: Prentice-Hall.
    Nickerson, S. D. & Sowder, J. T. (2002). What factors influence the formation of teachers’ profession communities and why should we care? Proceedings of the 26th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Group for the Psycholog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Vol. 3, pp.401-408). Norwich, United Kingdom.
    Noonan, B. & Hanson, B. (1999). Can school-based teacher-leadership work? Education Canada, 38(4), 30-31.
    Rau, J. W. (1990).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ers through a co-development group proces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Rogers, C. R. (1973). My philosoph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how it grew.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13(2), 3-15.
    Rosenholtz, S. J. (1989). Teacher's workplace: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schools.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Shadish, W. R. & Zarle, T. (1979). The validation of an encounter group outcome measure. Small Group Behavior, 10, 101-112.
    Shaffer, J. B. P. & Galinsky, M. D. (1989). Models of group therapy and sensitivity training. NJ : Prentice-Hall.
    Shaw, M. E. (1976). Group dynamics: the psychology of small group behavior. New York: McGraw-Hill.
    Smith, S. C. (1988). The collaborative school tasks shape.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5(7), 4-6.
    Somekh, B. (1991). Collaborative action research: Working together toward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C. Biott (Ed.), Semi-Detached Teachers: Building Support and Advisory Relationships in Classrooms(pp67-84).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Stava, L. J. & Bednar, R. L. (1979). Process and outcome in encounter groups: the effect of groups composition. Small Group Behavior, 10, 200‐213.
    Wheelan, S. A. & Kaeser, R. M. (1997). The influence of task type and designated leaders on developmental patterns in groups. Small Group Research, 28(1), 94-122.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