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異瑋
Lee Yi-Wei
論文名稱: 電視社會新聞節目之敘事研究 以卜羅普為分析架構
A Study On The Narrative Of TV Social News Reporting Programs:A Structural Method From Propp
指導教授: 劉立行
Liu, Li-Hs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圖文傳播學系
Department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6
中文關鍵詞: 敘事理論新聞節目
英文關鍵詞: Narrative, Reporting Program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54下載:4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三來有線電視社會新聞節目大行其道。這類節目都是回顧早年發生過重大社會新聞事件,採訪當事人或是相關人物,並追蹤該事件後續發展。由於這類型節目在週六、日晚間創造極高收視率,顯示必有其特殊之處。
    本研究採用立意抽樣,針對2011年寒假,周六晚間,各新聞台所播出的社會新聞節目為抽樣樣本進行內容分析,以敘事理論當中的卜羅普(V.Propp)31種角色功能編碼,分析該單元的內容文,探討這類型節目為何受到觀眾歡迎?其中是否有公式可循?
    本研究發現記者撰寫專題內容角色與卜羅普公式相符合,證明大多都是採用說故事的方法,來描述該事件或人物發展,並且對於內容刻意鋪陳。本研究期能藉由這樣的發現,讓其他類型節目在製作時,也能參考用敘事方法,增加觀眾收看。

    For the past three years, TV social news magazine reporting programs have become popular and caught the audience’s attractions. Among these programs, the majority is TV social news. The production crew usually choose the well-known incidents as the topics, revisited the place where the incidents happened, interviewed the related witness and/or victims, and had detailed follow-up after the incidents. These TV shows are often broadcasted on weekend evening and earned its popularity. These TV news programs are now very popular in major TV companies, indicating these news programs have their attraction to the audience.
    In this study, “purposive sampling” was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most popular TV news program on the major TV channels , broadcasted on weekend evening during winter vacation. The most popular topics in these TV new programs would be our study cases. By applying narrative approaches and the structural method from V.Propp on the context of the topics, it is desired to know why these topics can get their popularity from the audience and see if its narrative style is effective on catching the audience’s attention. If yes, then we would like to know how this is carried out.
    This study also finds out that many reporters introduce the related people in the incidents following the structural method from V.Propp and narrative approaches are often used to describe the incident. In this study, we discovered specific features in these TV news programs and believe that program popularity would be enhanced by narrative description.

    第壹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五節 研究流程 12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4 第一節 台灣社會新聞節目發展 14 第二節 敘事理論相關文獻 17 第三節卜羅普(V.PROPP)故事型態學 21 第四節 故事類型和公式 33 第五節E.SCRIBE與 V.SADOUR五階段戲劇情節 36 第叁章 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40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0 第二節 內容分析法優點與應用範圍 41 第三節 研究設計 42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7 第肆章 文本分析 50 第一節 研究前測 51 第二節 各故事文本分析 57 第三節 分析樣本劇情公式 63 第四節 社會新聞節目角色的行動功能 70 第伍章 結論 96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6 第二節 社會新聞節目功能項之比較 97 第三節 研究價值與限制 98 第四節 研究建議 98 參考文獻 99 一、中文部分: 99 二、英文部分: 102 附錄 105 附錄一 十個單元詳細分析表 105 附錄表1-2:〈101綁架案〉原文與故事結構 109 附錄表1-3:〈衛爾康大火〉原文與故事結構 116 附錄表1-4:〈鍾德樹縱火案〉原文與故事結構 120 附錄表1-5:〈林清岳弒親〉原文與故事結構 127 附錄表1-6:〈遊覽車弒親〉原文與故事結構 130 附錄表2-7:<石碇雙屍案>原文與故事結構 135 附錄表1-8:<徐自強案>原文與故事結構 140 附錄表1-9:<北宜斷掌案>原文與故事結構 143 附錄表1-10:<造橋火車對撞案>原文與故事結構 151 表目錄 表1-1 目前有線新聞台社會節目播出時間 1 表2-1 蔡琰與陳端慈利用卜羅普研究分析表 7 表2-2卜羅普功能角色分析 23 表2-3角色與功能對照 32 表2-3 卜羅普故事情節分析 35 表2-4 E.SCRIBE和V.SADOUR戲劇五階段與卜羅普功能對應 38 表3-1 社會新聞節目與卜羅普對應示範 44 表3-2單元角色功能統計 47 表3-3 社會節目劇情公式之比較 48 表3-4 套用警匪劇單元分析 49 表4-1前測編碼結果 51 表4-2-1《法眼黑與白》〈公車綁架案〉文本分析資料簡表 57 表4-2-2《法眼黑與白》〈101貴婦綁架〉文本分析資料簡表 58 表4-2-3《法眼黑與白》〈衛爾康大火〉文本分析資料簡表 59 表4-2-4《法眼黑與白》〈鍾德樹縱火案〉文本分析資料簡表 59 表4-2-5《台灣大搜索》〈林清岳弒親案〉文本分析資料簡表 60 表4-2-6《台灣大搜索》〈遊覽車弒親〉文本分析資料簡表 60 表4-2-7《台灣大搜索》〈石碇雙屍案〉文本分析資料簡表 61 表4-2-8《台灣大搜索》〈徐自強案〉文本分析資料簡表 61 表4-2-9《台灣啟示錄》〈北宜公路斷掌案〉文本分析資料簡表 62 表4-2-10《台灣啟示錄》〈造橋火車對撞案〉文本分析資料簡表 63 表4-3-1 社會新聞節目(開場)與(激勵)階段公式之比較 63 表4-3-2 社會新聞節目(錯蹤)與(高潮)階段公式之比較 65 表4-3-3 社會新聞節目(收尾)階段公式之比較 67 表4-3-4 社會新聞節目故事單元統計 68 表4-4-1:行動功能所故事文本數 90 表4-4-2:台灣社會新聞節目角色功能 91 圖目錄 圖1-1研究流程圖 13 圖2-1 CHATMAN敘事結構圖 18 圖3-1研究架構圖 40

    一、中文部分:
    Allen, R. C.(Eds.)(1992). Channels of Discourse, Reassembled. 李天鐸譯(1993)。《電視與當代批評理論》。台北:遠流。
    Turner, Graeme 著(林文淇譯),1993,《電影的社會實踐》。台北:遠流。
    McQuail, D.(2003)。《特新大眾傳播理論》(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4th ed)(陳芸芸、劉慧雯譯),台北:韋伯文化。(原作2000年出版)。
    Wimmer, R.D., Dominick, J.R. (1995)。《大衆媒體硏究》(Mass Media Research) (李天任、藍莘等譯),台北市 : 亞太。(原作1991年出版)。
    Weber, P., Robert(1989)內容分析法導論(林義男、陳淳文譯)。台北:巨流
    圖書。
    卜羅普(Vladimir Jakovlevic Propp)著,賈放譯,《故事型態學》(北京中華
    書局,(2006),頁73-77。
    王泰俐(2003)。〈從麥克魯漢觀點檢視本土電視新聞研究與雙重文本概念的演變〉,《中華傳播學刊》,4: 145-184。
    王泰俐(2004)。〈電視新聞節目「感官主義」之初探研究〉,《新聞學研究》,81: 1-41。
    王石番(1989)。《傳播內容分析法》,台北:幼獅。
    王育誠 ( 1998 )。《王育誠之新聞X檔案—中視社會秘密檔案節目集結》,台北:
    高霖出版。
    何貽謀(2002)。《台灣電視風雲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沈錦惠(2007)。《電子語藝與公共溝通》。台北:五南。
    李惠菁(2006)。《追獵女巫:由「倪夏畸戀」看話題女性新聞的語藝框架》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系碩士論文。
    林東泰(2008)。《新聞敘事:情節的再現與閱讀想像》。中華傳播學會2008年年會。台北:淡江大學。
    林照真(2007)。《收視率新聞學:台灣電視新聞商品化歷程之探析與批判》。
    世新大學新聞傳播所論文。
    林靜伶(2003)。《語藝批評: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邱志強、王懿(2010)。《試論法治新聞節目》。遼寧:今傳媒。
    洪賢智 (2005)。《電視新論》,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洪禎璐(2006)。《日式純愛情:解構日本純愛劇之愛情敘事公式、特色與心理原型意涵》。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研究所論文。
    姜如佩(2003)。《台灣電視中之客家意象:公視「客家新聞雜誌」之個案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論文。
    高辛勇(1987)。《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台北:聯經。
    徐 黎(2009)。《論中國電視新聞雜誌類節目的發展》
    http://big.hi138.com/?i89071徐黎 時間:2009-6-17 8:51。
    浩騰媒體(2010)。《春節假期收視行為分析》。中時行銷知識庫。http://marketing.chinatimes.com/ItemDetailPage/MainContent/05MediaContent.aspx?MMContentNoID=61689&MMMediaType=OMMEDIA 時間: 2010-9-10 12:12。
    陳世敏(1988)。《社會新聞的趨向:新聞現實與社會現實之間》。新聞學研究。40,頁141-165。
    陳芸芸、劉慧雯譯(2003)。《特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伯。
    陳端慈(1994)。《電影場景、語意、符號的空間文化化與全球市場化-李安早期電影個案分析》。銘傳大學媒體空間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志明(2010)。《天使與魔鬼的糾纏─<社會追緝令>節目產製、規範與文本分析》。世新新聞研究所論文 。
    黃 嬿(2009)。《台灣報紙全球與地方環境新聞分析─以全球暖化與「八八風災」新聞為例》 師範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黃新生(1992)。《媒介分析方法》,Arthur Asa Berger,台北:遠流。
    黃舜忠(2004)。《電視類型、後設文本與電視經濟:以2100 全民亂講為例》。南華大學傳播管理所碩士論文。
    楊孝濚(1989)。〈內容分析法〉,《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台北:東華書局。
    楊國樞(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東華書局。
    蔡 琰(1995)。《電視劇類型與公式分析》,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
    蔡 琰(199)。《電是時裝劇類型與情節公式》,傳播研究集刊,第一集。
    蔡 琰(2000)。《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台北 : 三民。
    蔡 琰、臧國仁(1999)。〈新聞敘事結構:再現故事的理論分析〉,《新聞學研究》,58:1-28。
    蔡 琰、臧國仁(2007)。〈「創意/創新」與時間概念:敘事理論之觀點〉。《新聞學研究》第93 期(十月號),1-40。
    劉美秀(2006)。《台灣企業危機處理報導之內容分析》。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所碩士論文。
    劉立行(1997)。《電影理論與批評》。台北:五南。
    劉新白、陳清河、沈文英編 (2003)。《電視節目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發行。
    臧國仁(1998)。〈消息來源組織與媒介真實之建構─組織文化與組織框架的觀點〉,《廣告學研究》,11:69-116。
    臧國仁、鍾蔚文(1999)。〈時間概念與新聞報導 -- 初探新聞文本如何使用時間語彙〉。《新聞學研究》,61: 137-178。
    臧國仁、蔡 琰(2009)。〈傳播與敘事─以「生命故事」為核心的理論重構提案〉。《中華傳播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
    鍾蔚文(1992)。《從媒介真實到主觀真實》。台北正中書局。
    瞿海源(1999)。〈社會新聞與社會問題:犯罪新聞為例〉,《「台灣社會問題研究
    學術研討會」論文》,頁521-34。台北:中研院社會研究所。
    羅文輝(1996)。《精確新聞報導》。台北:正中書局。

    二、英文部分:
    Berelson, B. (1952).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New York:
    Hafher Publishing Company.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08,35-319.
    Brezina ,T& Phipps ,H.(2010). False News Reports, Folk Devils, and the Role of Public Officials: Notes o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Law and Order in the Aftermath of Hurricane Katrina. Deilant Behavior ,31 ,1 ,97-134.
    Berger, A. A.(1992). Popular Culture Genres: Theories and Texts. Newbury
    Park,London, New Delhi: Sage.
    Chermak, S. M. (1995). Victims in the news: Crime and the American news media.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Chatman, S.(1995). Story and Discourse. In O. Boyd-Barrett and C. Newbold
    (Eds.),Approaches to Media: A Reader(477-484). London, New York:
    Arnold.
    Chatman, S. B. (1978).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Craig R. Smith (1977). Television News as Rhetoric. Western Journal of Speech Communication, 41(3),147-159.
    Genette, G. (1980). Narrative Discourse: An Essay in Method. Ithaca. New
    York:Cornell
    Hart, R. P., & Daughton, S. M. (2004). Modern Rhetorical Criticism. (3rd ed). Boston: Allyn & Bacon.
    Holsti, O. R. (1969). Content analys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Kozloff, S.(1992). Narrative Theory and Television. In R. C. Alle(Eds.), Channels of Discourse, Reassembled,67-100.

    Kerlinger, F. N., Foundations of Behavioral Research, 1986.
    Lacey, N.(2000). Narrative and Genre: Key Concepts in Media Studies.
    London:Macmillan Press.
    McQuail,D.(2000).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4th ed.).
    London:Sage.
    Nelkin, D. (1996). An uneasy relationship: The tensions between medicine
    and the media.Lancet, 347,1600-1603.
    Shapiro M, Barriga C, Beren J.(2010). Causal Attribution and Perceived Realism of Stories. Media Psychology, 3 ,273-300. .
    Sheley, J. F., & Ashkins, C. D. (1981). Crime, crime news and crime views.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45, 492-506.
    Propp, V. IA. (1928/1968). Morphology of the folktale (Trans. by L. Scott
    [and] with an introd. by S. P. Jakobson).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Propp, V.IA(1994)Morphology of the folktale (2nd.Ed.).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Paul, H.&, Koos,N.& Allerd,.P(2008)Explaining Effects of Sensationalism on Liking of Television News Stories The Role of Emotional,Communication Research, 35( 3), 319-338.
    Van Dijk, T. A. (1993). Racism and the press: Critical studies in racism
    and migration.London: Routledg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