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維玲
論文名稱: 集聚.等待 — 蔡維玲都市群像彩墨探討
Gathering.Waiting – A Study of Group Images in Cities with the Approach of Colored Ink Painting
指導教授: 李振明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4
中文關鍵詞: 群像人物都市布白皴法肌理
英文關鍵詞: Figures of gatherings, figures, cities, unpainted spatial management, the method of showing shades and textures by using light and dry ink stroke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8下載:5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從圖像之社會意涵出發,探討社會中人類群聚現象,試圖將人類群聚之特性與論點,與繪畫圖像發生關聯,並跨越純藝術領域,以群眾心理學、都市學切入,探討群眾之好奇心、盲從、仿同、慾望的傳染行為,尋求更多元性的方向,輔佐畫面人物心理狀態之表現。
    描寫庶民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當中可略見早在宋朝時人群的集聚狀況,這些發生於800多年前的都市景象、人類喜好圍聚的狀態在現今的街頭也同樣不斷地重複發生,故本文對於這些恆常的人性,或都市繁榮、擁擠等狀態作分析,從中探討人類的習性與社會狀態,再運用於人物繪畫上的組織結構。
    以社會批判為目的的《流民圖》題材,是對於社會狀態的體悟與評判,從《流民圖》探討社會關懷,以顯繪畫關心社會之必要。此外,《流民圖》更是中國繪畫中以人物題材表現山水中散點式構圖的最佳代表,以散點式構圖來表現人物,可使排隊的隊伍無限地延伸,觀盡千萬里之景象,納須彌於芥子,觀宇宙於沙粒,遨遊於無限時空。
    ”經營位置”影響整體畫面的氣氛感受,布白的考量更是帶動氣體流動的重要因素,本文從布白的兩種觀點作探討,一是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觀念,二為疏可走馬,密不通風的觀點,試圖在留白與密實間取得平衡。
    皴法與肌理的探討則是另一項要點,山水運用皴法形成面,此研究嘗試把這個理念運用於人物衣紋的表現上,以類似樹葉的表現手法作出衣服皺摺的效果,在人物畫科中較著重線條的審美觀外尋找另一種拓展皴法肌理的可能。

    This research has its starting point focused on the social meanings of images in paintings, discussing the gathering phenomenon human beings and trying to draw out the linkage between the theories of human gathering’s features and the images and paintings. Also, beyond mere art’s point of views, the research is also conduc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oup psychology and city study to explore the infectious behavior of the curiosity, blindly obedience, imitation, and desire among people, seeking for more versatile directions to help adjust the mental performance of characters in a painting image.

    The folklore painting Spring Festival on the River depicting ordinary people displays some gatherings of people in early Song Dynasty. These phenomena happening more than 800 years ago in cities and how human are prone to gather still happen repeatedly on a streets in today’s world. Thus, the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eternity parts in humanity, the prosperity and crowds of cities for analyses, discussing the habitual sides of human beings and social conditions, then applying them to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structure in figure paintings.

    The emphasis of social criticism can be found in Beggars and Street Characters, which displays the reflection and criticism aiming at social conditions.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social care based on Beggars and Street Characters, paintings are apparently a society’s necessities when it comes to caring about the society. Besides, Beggars and Street Characters is the most appropriate work that stands for Chinese figure paintings which displays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ple vanishing points seen in landscapes. Displaying figures in a perspective of multiple vanishing points helps people’s lining up extend beyond limit; it helps construct a broad horizon for far-reaching scenery; it encapsulate the whole universe in small units to facilitate us in our traveling between different spaces.

    “The spatial management” is a key factor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tmosphere in the whole image; the unpainted spatial management even carri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air flow in an image. In the dissertation, two points of view are given for the discussion of unpainted spatial management: 1. The concepts of the visible in the in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in the visible. 2. The great capacity in sparse space and the intensely dense space constructed in images and. The dissertation will discuss how a balance can be reached between unpainted space and density.

    The method of showing the shades and the textures by light or dry ink strokes is also the focus in discussion. Landscapes contains the skills of && to create a surface. The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of applying the same idea into the surface of clothes in figures with the same effect of the possible wrinkles seen in leaves in a painting. The dissertation contains the possibility of another road to take to develop && skin texture into figure paintings, which have emphasis more on the sense of beauty for lines and curv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 /2 第三節 研究與創作的關係 /3 第四節 名詞解釋 /5 第二章 群眾圖像的時代意義 /6 第一節 圖像再現歷史 /6 第二節 社會化概念下的視覺藝術 /8 第三節 群眾聚集之心理探討 /13 第四節 都市群眾意識 /17 第三章 群像繪畫的表現與意涵 /19 第一節 東方傳統人物的表現方式 /19 第二節 《清明上河圖》中群像的表現 /23 第三節 《流民圖》中群聚圖像的探討 /26 第四章 創作理念 /30 第一節 畫面結組與視覺焦點的營造 /30 第二節 經營位置與空間布白的運用 /33 第三節 水墨材質肌理與皴法的再探 /36 第五章 作品分析 /40 第六章 結論 /62 參考文獻 /65 圖版 /70

    一 叢書
    1.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2. 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名著—藝術叢編》,臺北:世界書局,民國51年11月初版。
    3. 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類編叢書—「新校本」二十五史》,臺北:鼎文書局,1975~1977年。

    二 專書
    1. (宋)李昉等同編,《太平廣記》,臺北:明倫出版社,民國60年。
    2.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0年。
    3. (宋)郭若虛,《圖畫見聞誌》,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年第2刷。
    4. (東漢)許慎撰、楊家駱編,《說文解字》,臺北:世界書局,民國49年11月初版。
    5. (唐)張彦遠,《歷代名畫記》,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3年6月第二刷。
    6. (清)丁皋,《傳真心領》,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書成於乾隆丙子年—西元1756年)。
    7. Meyer Schapior,“Style”,Anthropology Today 2,in A.L. Kroeber,ed.。
    8. Wu Hung,The double screen : medium and representation in Chinese painting,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6。
    9. 三民書局大辭典編,《大辭典》,臺北:三民書局,民國78年初版。
    10. 王靜芝,《書法漫談》,臺北:臺灣書局,民國89年初版。
    11. 朱狄,《當代西方美學》,臺北:谷風出版社,民國77年初版。
    12. 何介鈞,《20世紀中國文物考古發現與研究叢書—馬王堆漢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刷。
    13. 何懷碩,《苦澀的美感》,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民國87年初版。
    14. 何懷碩,《創造的狂狷》,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民國87年初版。
    15. 俞崑,《中國畫論類編(上、下冊)》,臺北:華正書局,民國73年。
    16. 洪復琴,《臺灣地區群眾活動之分析與防處》,臺北:大陸書局,民國77年6月。
    17. 埃利亞斯.卡內提(Elias Canetti),《MASSE UND MACHT—群眾與權力》,馮文光、劉敏、張毅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年初版。
    18.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87年第12次印刷。
    19. 商務印書館編輯部編,《辭源》,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年2月第7版。
    20. 國立編譯館編、廖吉郎校注,《新編荀子》,臺北:國立編譯館,民國91年7月初版。
    21. 許志錠,《群眾心理學》,臺北:三鋒出版社,民國79年初版。
    22. 許嘉璐、梅季坤編,方一新、王雲路譯注,《管子譯注》,臺北:建安出版社,1998年11月初版。
    23. 陳兆復,《中國畫研究》,臺北:丹青圖書公司,民國77年再版。
    24. 陳秉璋、陳信木,《藝術社會學》,臺北:巨流圖書,2003年一版二刷。
    25. 傅抱石,《中國繪畫理論》,臺北:華正書局,民國73年初版。
    26. 傅武光、賴炎元注釋,《新譯韓非子》,臺北:三民書局,民國86年11月初版。
    27. 普列漢諾夫(G. V. Plekhanov),《藝術與社會生活通信》,臺北:弘文館出版社,民國75年初版。
    28. 黃克武主編,《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92年12月初版。
    29. 黃賓虹,《黃賓虹話語錄》,臺北:華正書局,民國75年初版。
    30. 楊貴慶,《城市社會心理學》,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3年3月第二版。
    31. 廖榮利,《現代人的精神動力》,臺北:幼獅文化事業,民國82年10月初版。
    32. 劉思量,《中國美術思想新論》,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1年9月初版。
    33. 劉振強,《道德經講義》,臺北:三民書局,民國69年7月第三版。
    34. 劉淵臨,《清明上河圖之綜合研究》,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58年6月初版。
    35. 潘諾夫斯基(Panofsky ,Erwin),《造型藝術的意義》,李元春譯,臺北:遠流出版社,1997年初版。
    36. 蔡勇美、郭文雄,《都市社會學》,臺北:巨流圖書,民國73年7月一版。
    37. 鄭瑞澤,《社會心理學》,臺北:中國行為科學社,民國76年8月初版。

    三 期刊
    1. 王平,〈淺談中國畫的構圖特色〉,《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頁95~96。
    2. 王正華,〈通衢車馬正喧闐—《清明上河圖》與北宋汴京的生活〉,《歷史月刊》,民國77年2月第1期,頁65~69 。
    3. 王正華,〈藝術史與文化史的交界:關於視覺文化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32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中國史研究所,民國90年9月,頁76~89。
    4. 王建生,〈「肌理說」的意義〉,《中國文化月刊》,第221期,1998年8月,頁46~48。
    5. 占必傳,〈論傳統中國人物畫的構圖特點〉,《黃岡師專學報》,1997年第2期,頁49~52。
    6. 石杰洪,〈談中國傳統畫透視的特點和運用〉,《西江大學學報》,1998年第3期,頁55~57 。
    7. 安志敏,〈長沙新發現的西漢帛畫試探〉,《考古》,1973年第1期,頁43~53
    8. 米澤嘉圃著,〈現代中國美術的群像表現—蔣兆和作「難民圖」的情景〉,李月桂譯,《當代》,1986年第5期,頁104~110 。
    9. 西蒙,〈有趣的排隊心理〉,《中國保健營養》,1999年第02期,頁22~23。
    10. 何懷碩,〈繪畫「整體感」的中西觀點—米澤嘉圃〈現代中國美術的群像表現〉讀後〉,《當代》,1986年第6期,頁110~113。
    11. 巫鴻,〈《女史箴圖》新探:體裁,圖像,敘事,風格,斷代〉,收於巫鴻主編,《漢唐之際的視覺文化與物質文化》,臺北:文物出版社,2003年,頁509~511。
    12. 李振明,〈《清明上河圖》考辨〉,《臺中商專學報》,第28期,民國85年6月,頁609~629。
    13. 沈天鷹,〈《清明上河圖》中的店舖經濟〉,《中州今古》,2000年第6期,頁41~42 。
    14. 周寶珠,〈釋《清明上河圖》中的「飲子」〉,《中原文物》,1996年第1期,頁97~99 。
    15. 林樹祥,〈中國畫經營位置的空白類型及其意蘊〉,《理論觀察》,1999年02期,頁51~52 。
    16. 施世昱,〈余承堯(1898-1993)山水裡的技法與色彩〉,《臺灣美術》,第44冊,1999年4月,頁10~18。
    17. 施榮華,〈論顧愷之“傳神論”的美學思想〉,《雲南師範大學學報》,第36卷第1期,2004年1月,頁76~81。
    18. 胡志偉,〈從《清明上河圖》搜尋史實〉,《歷史月刊》,第164期,民國90年9月,頁4~8 。
    19. 崔延和,〈《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與藝術特色〉,《西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漢文)》,1995年第2期,頁121~126 。
    20. 張宣書、王中旭,〈鄭俠進《流民圖》—一幅“規諫”的圖畫〉,《美術研究》,2004年第3期,頁82~84。
    21. 張炫,〈宋代社會生活的宏偉畫卷—《清明上河圖》試析〉,《昆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1期,頁32~36 。
    22. 張省卿,〈藝術史學科的創立—德國藝術史學巨擘瓦堡〉,《藝術家》,第265期,民國86年6月,頁438~448。
    23. 張瀚文,〈圖像資訊之描述與分析〉,《大學圖書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民國88年1月初版,頁104~115 。
    24. 許華林,〈形的困惑—從中國傳統人物畫造型的“不準確”說起〉,《晉東南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21卷第1期,2004年2月,頁65~66 。
    25. 郭學仁,〈馬王堆一號漢墓帛畫內容新探〉,《美術研究》,1993年第2期,頁63~67。
    26. 傅舉有,〈馬王堆繒畫研究—馬王堆漢畫研究之一〉,《中原文物》,1993年第3期,頁99~107
    27. 游振群,〈漢代六博與博戲之風〉,《故宮文物月刊》,第17卷第9期,民國88年12月,頁114~133。
    28. 黃澤昌,〈實處俱靈 斷處俱續——淺析中國書畫藝術中的虛實關系和美學特征〉,《臨沂師範學院學報》,山東:臨沂師範學院美術系,2001年第1期,頁104~106。
    29. 楊新,〈從山水畫法探索《女史箴圖》的創作時代〉,《故宮博物院院刊》,2001年第3期,頁17~29 。
    30. 葉明義、莊芳瑛,〈平面廣告留白效果之探索性研究〉,《臺大管理論叢》,第2期,民國90年6月,頁295~314 。
    31. 賈麥明,〈歷史遺珍—唐代的麵點食品〉,《故宮文物月刊》,第14卷第2期,民國85年5月,頁96~101。
    32. 蔡哲修,〈鄭俠進「流民圖」事考辨—鄭俠與熙寧政爭研究之一〉,臺北:《大陸雜誌》,第15號,民國77年12月,頁278~283 。
    33. 鍾年,〈中國歷史上的流民〉,《歷史月刊》,第127期,民國87年8月,頁80~84 。

    四 參考圖版
    1. 上海書畫出版社主編,《趙孟頫畫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
    2.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12墓室壁畫》,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5月第一版。
    3.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術全集—繪畫編1原始社會至南北朝繪畫》,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6年8月一刷。
    4. 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編,《中國美術分類全集—中國畫像石全集1—山東畫像石》,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6月一版。
    5. 林春輝編,《中國文物考古之美8—輝煌不朽漢珍寶—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墓》,臺北:光復書局,1994年第一版。
    6. 故宮博物院藏畫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歷代繪畫—故宮博物院藏畫集Ⅰ》,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78年12月第一版。
    7. 故宮博物院藏畫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歷代繪畫—故宮博物院藏畫集Ⅱ》,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78年12月第一版。
    8.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故宮書畫圖錄十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國84年8月第一版。
    9. 曾布川 寬編,《世界美術大全集 東洋編 第2卷—秦、漢》,日本:小學館,2002年6月第三刷,頁111~112。
    10. 曾布川 寬編,《世界美術大全集 東洋編 第3卷—三國、南北朝》,日本:小學館,2002年3月第二版。
    11. 湖南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馬王堆一號墓(上、下卷)》,日本:株式會社 平凡社,昭和51年4月第一版。

    (以上書目依照筆劃多寡排列)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