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岱苹 TaiPing, Wang |
---|---|
論文名稱: |
當代藝術家奈良美智迷群樣貌之研究 The Study of the Fans of Yoshitomo Nara |
指導教授: |
林素惠
Lin, Su-Hu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圖文傳播學系 Department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84 |
中文關鍵詞: | 當代藝術 、奈良美智 、迷群 、閱聽人 |
英文關鍵詞: | contemporary art, Yoshitomo Nara, fans, audienc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39 下載:6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達達主義所帶來藝術生活化的趨勢使得當代藝術被「讀懂」的訴求越來越大,而普普運動引發的藝術大眾化與商業化風潮更促使當代藝術作品較以往更具有傳播性;在普普藝術以降的新普普運動中,日本當代藝術家扮演著將普羅大眾所熟知的動漫文化引入藝術殿堂的重要角色,而其中奈良美智為重要代表性人物之一,除了其作品受到喜愛之外,從電影《跟著奈良美智去旅行》中,研究者也觀察到一群當代藝術迷群的存在。
本論文透過迷群研究的相關理論描繪「當代藝術迷群」的樣貌,企圖以奈良美智迷群為媒介,連結傳播研究與當代藝術之間的相關論述。除剖析奈良美智藝術創作背景脈絡及其藝術風格外,本論文採深度訪談法,由迷群觀點探究奈良美智迷群所迷的文本、成迷的原因、行為,並歸納分析迷群篩選問卷之相關資料,整理出奈良美智迷群的背景與特徵等,以描繪當代藝術閱聽人之樣貌。
本研究發現奈良美智迷群具有許多「非典型的迷現象」,包括理性的購物行為、低調內斂的追隨行動、社群參與、模仿學習以及文本再生產行為的相對缺乏等。此外,奈良迷對於自我的迷群身份則偏向以「內在的長期關注與支持」作為主要的認同標準;本研究也發現他們多半具有藝文傾向、保有童心且想法鮮明有個性,與迷群眼中的奈良美智相似性極高,具有「冷靜但忠誠」的特質。
本研究為迷群文化應用在當代藝術領域的初探性研究,可算是對於當代藝術迷群樣貌相關問題的「普查」,可作為藝術相關領域在文化創意產業中進行策展或政策擬定之參考。
As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populariz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art that Pop Art movement contribute to, contemporary art nowadays becomes more and more communicative. Now we may say that the Japanese artis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o lead comic culture into the shrine of art, and Yoshitomo Nara is the most important artist among them. From the movie “Travelling with Yoshitomo Nara”, a kind of audience called contemporary art fans are observable.
The study is going to take Yoshitomo Nara fans as an example to portray the manifestation of contemporary art fans with the theory of fan culture, trying to understand how they behave as a fan, why they became a fan, and what really makes them fascinated with the method of semi-structured and in-depth interview. The issues of audience, art communication, consumer culture and aesthetic consumption will also be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By understanding the thoughts and behaviors of contemporary art fans, the study is looking forward to provide some ideas of relevant policy development in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一、中文部分
圖書
王文科、王智弘著。《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2008。
王正宜。《東京視覺設計關鍵詞》。臺北:原點,2007。
王筱玲、黃碧君譯。奈良美智 原著。《小星星通信》。臺北:大塊文化,2004。
王筱玲譯。奈良美智 原著。《奈良手記》。新北市:一起來出版,2013。
王曉玨、宋偉傑譯。John Fiske 原著。《理解大眾文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朱惠芬譯。蘿斯‧狄更斯原著。《現代藝術,怎麼一回事?》。臺北:臉譜,2009。
朱華瑄譯。Matt Hills 原著。《迷文化》。臺北:韋伯文化,2005。Matt Hills, Fan Cultures. London: Routledge, 1971.
吳東龍。《設計東京》,臺北:高寶國際,2006。
李維菁。《臺灣當代美術大系議題篇:商品消費》。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2003。
居延安譯。豪澤爾 原著。《藝術社會學》。臺北:雅典,1988。Arnold Hauser. The Sociology of Art.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1982.
林雅琪、鄭惠雯譯。亞瑟‧丹托 原著。《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臺北:麥田,2004。Danto, C. Arthur. After the End of Art: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Pale of Histor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邵培仁主編。《藝術傳播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
徐沛君主編。《傳媒與當代藝術》。「中國當代美術戰略研討文叢」之一。南昌:江西美術,2007。
徐洵蔚、鄭湛譯。Paul Taylor 原著。《後普普藝術》。臺北:遠流,1998。
高千惠。《藝術,以 XX 之名》。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09。
張君玫譯。John Storey 原著。《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2002。
張芬芬譯。Matthew B. Miles & A. Michael Huberman 原著。《質性研究資料分析》。臺北:雙葉書廊,2005。
張婉真譯。安‧寇克藍 原著。《法國當代藝術》。臺北:麥田出版,2002。Anne
Cauquelin. Lárt contemporain. France: Presses Universitaries de France, 1999.
莊仲黎譯。哲倫特、基托 原著。《看懂了!超簡單有趣的現代藝術指南》。臺北:先覺出版,2008。
陳云云、劉惠雯譯。丹尼斯.馬奎爾 原著。《特新大眾傳播理論》。臺北:韋伯文化,2003。McQuail, Deni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London: Sage, 1994.
陳坤宏。《消費文化理論》。臺北:揚智,1995。
陳淑鈴主編。《2008 臺北市立美術館年報》。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09。
陳淑鈴主編。《2010 臺北市立美術館年報》。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11。
陶東風主編,和磊、贺玉高執筆。《大眾文化教程》。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8。
陶東風主編。《粉絲文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陸蓉之。《後現代的藝術現象》。臺北:藝術家,1990。
黃子佼。《Feel Arts:一位當代藝術愛好者的隨手筆記》。臺北:大鴻藝術,2011。
黃惠雯、童琬芬、梁文蓁、林兆衛譯。Benjamin F. Crabtree, William L. Miller 編著。
《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臺北:韋伯文化,2003。
楊裕富、林萬福。《後現代主義設計》。臺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公司出版,2002。
劉法民。《魅惑之源:藝術吸引力分析》。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
劉惠媛。《沒有圍牆的美術館》。臺北:幼獅文化,2011。
蔡青雯譯。小山登美夫 原著。《當代藝術商機》。臺北:商周文化,2010。
蔡青雯譯。暮澤剛巳 原著。《當代藝術關鍵詞 100》。臺北:麥田城邦文化出版,2011。
賴譽夫主編。黃友玫、李韻柔、葉立芳、楮炫初、蘇文淑譯。《美術手帖:特集 回歸原點》。臺北:大鴻藝術,2012。
盧嵐蘭。《閱聽人與日常生活》。臺北:五南,2007。
謝碧娥。《杜象詩意的延異:西方現代藝術的斷裂與轉化》。臺北:秀威資訊科技,
2008。
羅美蘭著。《美術館觀眾特性與美術鑑賞能力關係之研究》。臺北:臺北市立美術
館,1995。
期刊、研討會論文
王宜燕。〈全球化脈絡下再思考閱聽人研究典範:閱聽人想像力的社會實踐觀點〉,
載於《中華傳播學會 2005 年會論文》,中華傳播學會(新竹縣:中華傳播學
會,2005)http://ccs.nccu.edu.tw/history_paper_content.php?P_ID=107&P_YEAR=2005
吳姿嫻。〈迷的前世、今生、未來:論「新媒介科技迷」〉,載於《中華傳播學會
2009 年會論文》。中華傳播學會(新竹縣:中華傳播學會,2008 )http://ccs.nccu.edu.tw/history_paper_content.php?P_ID=1068&P_YEAR=2008
吳彥明。〈「迷」之謎團-迷研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廣告學研究》,第 30 期(2008):127-131。
吴志斌、姜照君。〈為傳播而藝術:當代藝術精神的新維度〉,《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12 卷第 3 期(2010):67-70。
宋建林。〈藝術傳播的要素及其互動過程〉,《美學論壇》,2009 卷 3B 期(2009):9-12。
林青儀。〈藝術傳播中閱聽人的實踐〉,載於《中華傳播學會 2009 年會論文》,中華 傳 播 學 會 ( 新 竹 縣 : 中 華 傳 播 學 會 , 2009 )
http://ccs.nccu.edu.tw/history_paper_content.php?P_ID=1189&P_YEAR=2009
林素惠。〈杜象達達應否爲當代藝術「亂象」負責〉,《藝術學報》,第 79 期(2009):63-80。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
礙研究》,第 3 期第 2 卷(2005):122-136。
張玉佩。〈從媒體影像觀照自己:觀展/表演典範之初探〉,《新聞學研究》,第 82期(2005):41-85。
張芬芬。〈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第 35期(2010):87-120。
曾耀農、尚端武。〈藝術傳播的信息〉,《遼東學院學報》,第 8 卷第 48 期(2006):75-79。
楊清田。〈普普藝術與臺灣後現代設計表現的關係研究-以臺灣海報設計為例〉,《藝術學報》,第 74 期(2004):55-70。
劉宇。〈傳媒與當代藝術〉,《天津美術學院學報》,第 2 期(2006):26。
劉維公。〈當代消費文化社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生活風格、與生活美
學〉,《東吳社會學報》,第 11 期(2001):113-136。
蔡雨辰。〈迷的情緒與實踐:伊麗莎白佩頓的搖滾明星肖像〉,《議藝份子》,第 10期(2008):103-111。
蔡騏彭歡。〈亨利‧詹金斯:新媒介及粉絲研究〉,《中國傳媒報告》第 40 期(2011):23-31。
雜誌、報紙
王艾。〈紐約呼叫:從 Nobody Knows 到 Nobody’s Fool〉,《知日》,2011 年 1 月:60-71。
何定照。〈奈良美智用童話包裝焦慮吸引各年齡層〉,《聯合報》,2007 年 11 月 14日,版 A12 。
吳曉芳。〈來自我抽屜的深處--奈良美智在日本東京原美術館個展〉,《藝術家》,2004 年 11 月,59(5):166-173。
李長松 總編。〈奈良美智的創作世界〉,《XFUNS 放肆創意設計雜誌》,13:2-11。
兒島彌生、孔阿梨譯。〈與黏土為伴的新旅:專訪奈良美智〉,《知日》,2011 年 1月:72-81。
押野武志、靳麗芳。〈御宅族文化與日本趣味〉,《電影藝術》,2008 年 5 月,322:130-135。
林妙玲。〈日本當代藝術家奈良美智不完全可愛卻更具魅力〉,《遠見雜誌》,2007年 12 月,258:320-324。
林志鴻。〈虛實迷幻的情感迷宮 奈良美智海牙最新創作展〉,《藝術家》,2007 年 8月,387: 418- 425。
祝錚鳴編譯。〈奈良美智與村上隆〉,《世界美術》,2007 年 3 月:18-22。
陳凱恩。〈解構奈良美智〉,《藝術欣賞》,第 3 卷第 1 期:103-113。
陸蓉之。〈3L4D:動漫美學新世紀〉,《藝術家》,389: 324- 327。
萬年生。〈捧紅村上隆與奈良美智的推手〉,《商業週刊》,2010 年,1176:86-88。
趙曉雪。〈閱讀奈良〉,《知日》,2011 年 1 月:82-95。
潘力。〈奈良美智:一個人的獨白〉,《美術觀察》,2011 年 7 月:121-127。
潘示番、張晴文。〈生活的一瞬間,生活上的寫實專訪奈良美智〉,《藝術家》,2007年 12 月,391:196- 203。
顏洪。〈淺析奈良美智的藝術創作心理〉,《大眾文藝》,2011 年 2 月,2011 年第02 期:130-131。
蘇靜。〈歡迎來到奈良美智星〉,《知日》,2011 年 1 月:104-107。
莊亞築。〈夢遊娃娃遊台灣,李冠逸感性旅〉,《聯合報》,民 97 年 9 月 29 日:C2版。
碩博士、研討會論文與研究計畫
朱峰誼。《扁迷作為一種道德實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7。
吳垠慧。《臺灣當代藝術作品中的漫動畫圖像:以楊茂林、洪東祿的作品為例》。
臺北: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藝術與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呂靜修。《普普風格的諷刺及隱喻手法應用在視覺傳達設計的創作研究》。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林彣全。《當代藝術之圖文傳播現象研究—以後現代藝術家 Barbara Kruger 的創作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邱文櫻。《日本現代藝術家奈良美智插畫風格之探索與應用》。臺北: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設計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8。
邱馨儀。《從觀眾角度探討美術館對當代藝術的詮釋》。臺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徐瑱慧。《美術館觀眾參與當代藝術導覽活動經驗之探究》。臺北:國立臺北師範
學院藝術與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康宸瑋。《和我在一「綺」,意識陳綺貞的演繹:歌迷的詮釋與轉變》。臺北:世新
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莊雅荃。《跟著奈良美智玩跨界藝術商品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
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陳宜琦。《奇幻小說迷閱讀行為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9。
陳意欣。《從局內人觀點探索迷文化》。臺北: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8。
簡妙如。《過度的閱聽人:「迷」之初探》。嘉義: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
士論文,1996。
賴紀方。《村上隆藝術創作之研究》。彰化: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2008。
蘇慧堅。《小說閱讀沈迷行為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4。
網路資料
龜趣來嘻。〈文獻探討:第三節 閱聽人的新典範〉,《閱聽人 2.0》,2007 年 5 月,搜尋日期:2011/4/11 http://www.bigsound.org/portnoy/weblog/003285.html
周文翰,〈藝術明星後的資本和媒體〉,《新京報網》,2011 年 4 月 13 日,http://www.bjnews.com.cn/opinion/2011/04/13/117264.html。
影音資料
坂部康二。《NARA: 跟著奈良美智去旅行 Traveling with Yoshitomo NARA》(含別冊)。日本:原子映象有限公司,2008。
其他
文化批判論壇第卅七場:粉都(Fandom):迷文化研究。網路查詢:
http://www.cc.ncu.edu.tw/~csa/journal/55/journal_forum37.htm
後現代設計藝術 -- E 世代行銷品味論! N 世代流行戰
http://140.125.151.167/postmda/PostMDAc3.htm
二、外文部分
圖書
Abercrombie, Nicholas & Brian Longhurst. Audiences: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Performance and Imagination. London: Sage, 1998.
Bacon-Smith,Camille. Enterprising Women:Television Fandom and the creation of popular myth , Philadelphia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 1992.
Barthes, Roland. Visual Culture: the Reader. Thousand Oaks: Sage, 1999.
Birth and present : A studio portrait of Yoshitomo Nara / ed. by Kyoko Wada ; photographs by Mie Morimoto, 2003.
Cauquelin, Anne. L’art Contemporain.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92.
Cavicchi, D. Tramps Like Us: Music and Meaning Among Springsteen Fans. Oxford:Oxford Unicersity Press, 1998.
Certeau de, Michel.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Dennis McQuail. Audience Analysis. Thousand Oaks: Sage,1997.
Henry Jenkins. Textual Poachers: television fans & Participatory culture. New York : Routledge, 1992
Lisa A. Lewis, The Adoring Audience :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New York : Routledge,1992.
Ross, Karen & Nightingale, Virginia,媒介與受眾.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Turnbull, T. Arthur & Russell N. Baird. The Graphic of Communication: Typography, Layout, Desig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1987.
Will Brooker & Deborah Jermyn, The audience studies reader. New York : Routledge, 2002.
Yoshitomo Nara. Yoshitomo Nara: The Complete Works, San Francisco, CA : Chronicle Books, 2011.
奈良美智。《Nobody knows:Yoshitomo Nara Drawings》。東京都:FOIL,2005。
奈良美智。《Drawing File》。東京都:FOIL,2005。
奈良美智。《Ceramic Works》。東京都:FOIL,2010。
奈良美智。《SLASH WITH A KNIFE》。東京都:FOIL,2005。
奈良美智、Graf。《A to Z》。東京都:FOIL,2006。
期刊
Darling, Michael. “Plumbing the Depths of Superflatness.” Art Journal 60.3(2001):76-89.
Favell, Adrian . ”Bye bye little boy.” Art in America 99.4(2011):86-91.
Kinsella, Sharon. “Minstrelized girls: male performers of Japan's Lolita complex.”
Japan Forum 18.1(2006): 65-87.
Steinberg, Marc. “Otaku consumption, superflat art and the return to Edo.” Japan Forum 16.3(2004): 449-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