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宜慧
Lin, Yi-Huei
論文名稱: 衝突與融合:普普藝術網點風格的實驗動畫創作論述
Conflict and Fusion:A Discourse on the Creation of Experimental Animation with Style of Pop Art and Artistic Screening
指導教授: 張晏榕
Chang, Yen-Jung
王希俊
Wang, Hsi-Chu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圖文傳播學系
Department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5
中文關鍵詞: 藝術網點普普藝術實驗動畫
英文關鍵詞: Artistic screening, Pop art, Experimental animation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GAC.013.2018.F0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5下載:2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普普藝術 Pop Art(Popular Art)又名「通俗藝術」,這個名詞是在1956年由英國藝術家羅倫斯(Laurence Alloway)提出的,即是對大眾傳遞訊息所創造的「大眾藝術」(Popular Art) 的簡稱。普普藝術萌芽於50年代初期的英國,隨即在50年代中期鼎盛於美國。普普藝術的創作方式主要是以當代社會流行文化的現成形象(著名明星或商品的形象),不強調圖像的原創,而是使用重覆複製大眾熟悉的形象物件符號。

    本論述根據普普藝術的精神,以藝術網點技術,應用至實驗動畫(Experimental Animation)的創作上。本創作以藝術網點大量複製、重覆性的普普藝術風格,使用為人熟悉、立場相互衝突的政治人物肖像表達諷刺意味。運用不斷重覆的圖像,有系統地拼貼成一個大的肖像,產生在視覺效果上是融合的,卻又解構的人物形象,挑戰觀者對人物的既定印象,藉由跨媒介之異同,期望從中獲得感觀與認知。

    最後於本論述結尾,提出以半色調藝術網點、彩色藝術網點為創作手法之實驗動畫歷程與心得,希望給予未來相關領域創作者一些參考。

    Pop Art is also known as “popular art”. The term was presented by English artist Laurence Alloway in 1956, abbreviated from the popular art that communicate and deliver to public. Pop art emerged in British in early 1950’s and soon circulated and boomed in United States around mid 1950’s. The fundamental approach to create of pop art majorly grasps and adopts elements from existed phenomenon from modern society and culture, for example, images of popular performing artists or commercial goods. It does not focus on the originality of an image, instead, it often uses repeated figures, objects or symbols which are familiar by the public.

    Therefore, this exegesis describe how artistic halftone screening can be applied on the creation of experimental animation with the spirit of pop art. The project created in this research applied techniques of artistic screening to duplicate images massively and repeatedly with pop art style. Well-know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celebrities in positions conflicting to each other are applied in the creation to express irony. Images are repeated and systematically joined to form large portraits. It brings out special visual experience which is juxtaposed while decomposed portrayal of characters. Nevertheless, at the same time, the images with visual effects also represent harmonic. It is intended to challenge stereotypes about characters of viewers and to bring new sensory through the experiment of media.

    Finally, by demonstrating the progress and experience of using halftone and color artistic screening to produce experimental animation, this thesis provides useful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 for creators and artists in the related area.

    謝誌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創作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創作構想 4 第三節 創作範圍與限制 5 第四節 創作流程 6 第五節 名詞解釋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普普藝術 9 第二節 實驗動畫 16 第三節 藝術網點 23 第四節 文獻探討小結 30 第三章 創作理念與方法 31 第一節 創作理念 32 第二節 創作風格 39 第三節 研究設備與工具 41 第四節 創作步驟 42 第五節 展場設計 46 第四章 創作成果 51 第一節 藝術網點的實驗 51 一、第一次藝術網點的設計 53 二、第二次藝術網點的設計 58 三、第三次藝術網點的設計 60 第二節 創作內容 63 一、內容設定 65 二、視覺效果設計 66 三、色彩分析 69 四、配樂 70 第五章 結論 73 第一節 結論 73 一、創作訊息傳達 73 二、媒體訊息傳達 74 第二節 對未來的建議與作品回饋 75 一、對未來的建議 77 二、作品回饋 78 參考文獻 81 一、英文文獻 81 二、中文文獻 82 三、網路資料文獻 84 附錄 86 附錄一 動態影像製作畫面 86 附錄二 展場的佈置物 90 附錄三 展覽現場 92 附錄四 訪談紀錄 94 附錄五 川金會 95

    一、英文文獻
    J. Paul Getty Trust (2013). Letterpress printed halftone images. The Atlas of Analytical Signatures of Photographic Processes, 9-35.
    Jin, N. Y. (2004). Video dithering. (Master’s thesis). Texas A&M University.
    Jinghuan, G., Jie, P., & Enyin, F. (2016). Application of digital watermarking technology to artistic screening image. Springer Verlag. doi:10.1007/978-981-10-0072-0_25
    Ostromoukhov, V. & Hersch, R.D. (1995). Artistic Screening, Proceeding of SIG-GRAPH’95, In ACM Computer Graphics, Annual Conference Series, CA, 219- 228.
    Producer, Max Hattler (Producer), (2005). Collision [Animation]. Available from http://www.maxhattler.com/collision/
    Producer, Max Hattler (Producer), (2010). Spin [Animation]. Available from http://www.maxhattler.com/Spin/
    Rudaz, N. , Hersch, R.D. & Ostromoukhov, V. (1998). An interface for the interac-tive design of artistic screens, Proceedings of the EP'98 Conferences, St Malo, 1- 10.
    S. Austin. (2015). Design for motion : fundamentals and techniques of motion design. New York : Focal Press.

    二、中文文獻
    沙明憲(2012)。無前期實驗動畫創作計畫-以生命題材為例。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呂靜修(2000))。普普風格的諷刺與隱喻手法應用於平面廣告設計之影像創作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余欣玲(2010)。普普風格之海報設計創作與研究。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浚鴻(2005)。網點細微結構產生數字形錯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陳緯倫(2006)。《泡泡劇》實驗動畫之研究與創作,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研究所多媒組碩士論文,臺北市。
    張恬君(1997)。非電腦繪圖與電腦動畫的美感與創意展。資訊與教育雜誌。57,18-28。台北: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黃文叡(2002)。現代藝術啟示錄。臺北市:藝術家出版。
    楊清田(2004)。普普藝術與臺灣後現代設計表現的關係研究-以臺灣海報設計為例,藝術學報,55-70。
    葉宛茹(2014)。具台灣意象內容的藝術網點文創設計—以「蝴蝶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葉宛茹、王希俊(2013))。具台灣意象內容的藝術網點設計—整合蝴蝶蘭與寬尾鳳蝶的影像為例,中央印製廠,4(29),55-66。
    趙桂英(1992)。文化如畫-普普藝術的大眾趣味與後現代的文化取向。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李采容、張瓊如、黃玉羽(2015)動態圖像之市場發展性研究—以頻道包裝為例。圖文傳播藝術學報,160。
    李道明等作;黃玉珊、余為政主編(1997)。非主流動畫的發展。臺北:遠流出版社。
    何政廣(2008)。普普藝術的超級明星李奇登斯坦。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何政廣、李家祺(2002)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荷。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李家祺(2008)。李奇登斯坦:普普藝術的超級明星。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林珮淳、陳緯倫(2005)。實驗動畫創作觀念與媒材之探討,藝術學報,(76),2。
    林珮淳、莊浩志(2002)。數位藝術美學之探討。美育雙月刊。130,62-72。
    陸蓉之(1990)。後現代的藝術現象。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馬德安(2008))。奧運金牌的故事。台北市:宇河文化。
    高千惠(2014)。第三翅膀:藝術觀念及其不滿。台北:典藏藝術家。
    張晏榕(2016)。動畫導論:美學與實務。台北:全華科技圖書公司。
    黃文叡(2002)。現代藝術啟示錄。台北:藝術家出版。
    黃翊欣(2014)。1960 年代普普藝術的現代意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曁硏究所。藝術論壇,(3),249-279。
    楊裕富、林萬福(2002)。後現代設計藝術。台北:田園城市出版。
    葉怡蘭(2003)。實驗與混合媒材動畫之探索。動的藝術,畫的電影,112-117。
    靳埭強、潘家健(2017)。設計的思考:設計師的心智與靈魂。台北:商務。
    亞德里安.喬治(2017)。策展人工作指南。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魯本.派特(2017)。設計政治學:視覺影像背後的政治意義、文化背景與全球趨勢。臺北市:麥浩斯。

    三、網路資料文獻
    Hersch(2017, Nov 6). Artistic Screening: a new image reproduction technique. Retrieved from:http://lspwww.epfl.ch/research/microstructureimaging/details-en.html
    Jinnah Yu , Ergun Akleman(2017, Nov 4). Video Screening Retrieved from: http://citeseerx.ist.psu.edu/viewdoc/summary?doi=10.1.1.87.9330
    Ken Knowlton(2017, Nov 4).Wikipedia Retrieved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en_Knowlton
    Ken Knowlton(2017, Nov 9). Ken Knowlton Mosaics. Retrieved from: http://www.knowltonmosaics.com/
    LaVie圖像發聲!設計的政治影響力(2018)。【網站文字資料】。取自:https://www.wowlavie.com/publication_unit.php?article_id=AE1800932
    幾何圖形該如何設計?起悅設計(2017)。【網站文字資料】。取自:https://read01.com/j8JMBd.html
    敬所有60年代的傳奇派對-普普藝術教父ANDY WARHOL(2017)。【網站文字資料】。取自:http://www.harpersbazaar.com.tw/fashion/news/news/a1545/to-all-sixties-parties-andy-warhol/
    封面秀:羅伊.李奇登斯坦風格(2013)。【網站文字資料】。取自:https://hirschshieh-fucker.blogspot.tw/2013/07/blog-post.html
    動畫的實驗精神。陳世昌(2013)。【網站文字資料】。取自:http://anibox-toon.blogspot.com/2013/06/blog-post.html
    台灣大學網路教學。戲劇與多媒體藝術風格(2013)。【網站文字資料】。取自:http://vr.theatre.ntu.edu.tw/hlee/course/th6_520/sty_20c/painting/pop-art.htm
    天人合一思想的科學基礎。楊憲東 (2012) 。【網站文字資料】。取自: http://worldinsand.blogspot.tw/2012_11_01_archive.html
    動畫的美學。吳淑玲(2004)。【網站文字資料】。取自:http://www.artouch.com/specialissuearticle.asp?issueid=200492259789592&id=200492258343248
    實驗與混合媒材動畫之探索 - 虛擬藝術村。葉怡蘭(2003)。【網站文字資料】。取自: http://art.tnnua.edu.tw/animate/實驗與混合媒材動畫之探索.htm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