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洪玉津 |
---|---|
論文名稱: |
埔里茭白筍產銷性別空間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張峻嘉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0 |
中文關鍵詞: | 埔里茭白筍 、產銷活動 、性別分工 、性別空間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8 下載:2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埔里地區在民國七十年代因應稻田轉作促成多元化的農產經營,由於自然環境符合茭白筍生長的需求,農家以生產茭白筍為業,且在當地興起集貨批發的販運事業,農民則因長年種植研發出專屬本地的管理技術,配合農會產銷制度的輔導,茭白筍量產的規模領先台灣其他鄉鎮,形成地區性專業栽培的作物。
埔里鄉村的居民從事一級產業的茭白筍生產,農村社群的日常活動依循農作物生長時序的勞務進行安排,由於茭白筍市場化的商品販售,促使產銷歷程中的農事勞務和銷售加工逐漸改變男主女副的家庭式生產,發展出專業化的兩性勞務分工。本研究透過社會性別對於兩性角色期待「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探討埔里地區茭白筍產銷勞動空間兩性身體出現的動機,理解個體遵循自身男女本分的認知進行勞務而形成空間的實踐。發現婦女認知的家務範圍超出家屋的實體空間,往外延伸至男性工作勞動的公領域;補給性質的農事雇工則以女性為田間勞務的主要從業者,女性勞動和工作女性化導致生產歷程的操作空間呈現女性化。批發茭白筍的商業買賣在家屋空間進行,女性以家務認知觀念處理農產品的集散,在自家從事維持家計的生產活動,此外多元的銷售通路促使鄉村婦女參與農產品的加工製作;近年來針對茭白筍的創意開發以及受到符號行銷的影響以「美人腿」推出食品料理等相關商品,這些衍生產業結合婦女非正式就業、臨時彈性的勞力特性得到發展,女性從事茭白筍商品化銷售的勞務,進而強化銷售空間的女性化特質。性別的空間秩序是社會建構的產物,農村生活空間的性別屬性依循工作和家庭而性別化,兩性則以社會性別規範的框架實踐個體認知的本分,在已性別化的空間中產生跨界進而改變空間的性別屬性。
參考文獻
中文的部分
丁姝嫣(2001)《光復以來的埔里產業》,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
王志弘(1998),《流動、空間與社會1991-1997論文選》,台北:田園城市。
王洪文(1967),〈南投縣地理志氣候篇稿〉,《南投文獻叢輯十五》,143-166。南投:南投縣文獻委員會。
刘永青(2004),〈家户领域和公众领域:旅游业发展对摩梭人社会性别关系的影响—宁蒗县落水村摩梭小区个案研究〉,杜芳琴、王政 主編,《社会性别 第1辑》,199-216,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呂玉瑕(2001),〈性別、家庭與經濟:分析小型家庭企業老闆娘的地位〉,《台灣社會學》,2:163-217。
呂玫瑗(1988)《茶村家庭的兩性分工與婦女地位的變遷:以凍頂茶園經濟的變遷為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論。
李美枝、鍾秋玉(1996),〈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理學研究》,6:260-299。
李雲霞(2003),〈哈尼族稻作文化中的社會性別角色〉,《中央民族大學學報》,6:62-66。
杜素豪(1997),〈農家婦女勞動力的新詮釋—理論的回顧與概念的澄清〉,《婦女與兩性學刊》,8:265-286。
杜素豪、蘇雅惠、劉清榕(1999),〈台灣地區農家婦女農場工作角色〉,《台灣銀行季刊》,50(1):283-310。
杜素豪 (2006),〈已婚務農婦女的工作與家庭角色〉,《主計月刊》,602:47-56。
苏翠薇(2005),〈女人的房子,男人的家—拉祜族“轮歇地”变迁中的社会性别分析〉,李是 主編,《参与性发展中的社会性别足迹》,159-20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林天枝(1995),〈茭白筍產業的現況分析〉,《台灣蔬菜產業改進研討會專輯》,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特刊,37:215-226。
林天枝、洪澨堂(2000),〈茭白筍早生新品種-台中一號之育成〉,《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66:37-56。
林天枝、莊杉行(1995),〈茭白筍栽培技術改進研究〉,《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47:1-9。
林天枝、廖君達、黃肇家、黃晉興(2002),《茭白筍栽培管理手冊》,南投:南投縣埔里鎮農會。
胡幼慧 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徐宗國(1995),《工作內涵與性別角色》,台北:稻香。
翁愫慎(2007) ,〈陽光美人茭白筍〉,《鄉間小路》,33(8):4-5。
孫瑞穗(1996) ,《城市中的單身女人與家變—以八0年代以來台北單身城鄉移民女人的居住處境與經驗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炳誠(2003),《埔里與魚池盆地之沉積與新構造研究》,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碩士論文。
黃晉興(2003),〈茭白筍品種區別及栽培現況〉,《農業試驗所技術服務》,54:25-28。
黃晉興(2004),〈茭白筍之栽培與利用〉,《永續農業》,12:34-36。
黃晉興、安寶貞(2008),〈茭白筍產期調節與周年生產技術〉,《農業試驗所技術服務》,74:12-14。
黃晉興、張清安、安寶貞、林俊義(2005),〈茭白筍產期調節與周年生產技術〉,《農業試驗所技術服務》,61:18-22。
黃淑鈴(1998)《性別分工、家庭與勞動力市場再結構:南投高山茶區婦女採茶組織的個案研究》,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論。
黃煥彰(2003),〈廣興紙寮現況與未來發展〉,《台灣工藝》,15:70-71。
黃瑾瑜(1994)《不同作物別農家婦女勞動使用之比較研究-以大甲鎮為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碩論。
楊長苓(2006),〈製作性別:社會空間與性別打造〉,劉阿榮 主編,《社會學與現代社會》,117-147,台北:威仕曼。
楊貴三、張瑞津、沈淑敏、石同生(2007),〈埔里盆地的地形面、活動構造與地形演育〉,《地理研究》,46:1-16。
楊萬全(2000),〈南投縣埔里盆地的地下水〉,《台灣水文論文集》,63-73,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楊霞(2007),〈我國農耕時代婦女從屬地位的原因剖析〉,《農業考古》,3:80-82。
廖君達、林金樹、陳慶忠(2002),〈台灣茭白筍病蟲害種類及發生消長調查〉,《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農業彙報》,75:59-72。
鄭芳玉(2007),《埔里鎮茭白筍產業的產銷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
劉梅君(1999),〈性別與勞動〉,王雅各 主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255-297,台北:心理。
劉清榕、李青松、張明瑜(1998),〈農家婦女農業勞動參與之研究〉,《台灣經濟》,255:18-36。
盧蕙馨(1999),〈婦女人類學〉,王雅各 主編,《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再現》,19-34,台北:心理。
鍾幼蘭(1998),〈平埔族群與埔里盆地—關於開發問題的探討〉,《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97-140,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謝繼昌(1975),〈埔里盆地稻蔗雙作農村勞力之鳩集〉,《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0:143-166。
簡文吟(2004),〈台灣已婚婦女勞動再參與行為的變遷〉,《人口學刊》,28:1-47。
蕭仁貴(2007),《南投縣埔里鎮茭白筍產銷空間結構變遷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
羅大倫(2005)《台灣茭白筍對日行銷策略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論。
行政院農委會(1996~2006),《農業統計年報》
南投縣政府(1996~2006),《南投縣統計要覽》
埔里鎮農會(2007),《農戶運銷年統計》
Abbott, P. and Wallace, C.(1990),俞智敏、陳光達、陳素梅 等譯(1995) ,《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台北:巨流。
Connell, R.W. (2002),劉泗翰 譯(2004),《性/別-多元時代的性別角力》,台北:書林。
Goodall, P. (1991),李宛澍 譯(1994),〈設計與性別:哪裡是家的核心〉,《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593-607,台北:明文。
Mackenzie, S.(1989),殷寶寧 譯(1994),〈城市中的女人〉,《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565-592,台北:明文。
McDowell, L.(1999),徐苔玲、王志弘 譯(2006),《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台北:群學。
McDowell, L.(1989),蔡迪清、楊千惠、林妙芬 譯(2000),〈婦女性別與空間組織〉,《地理思想讀本》,297-319,台北:唐山。
Moir, A. and Jessel, D.(1993),洪蘭 譯(2000),《腦內乾坤:男女有別、其來有自》,台北:遠流。
Simone de Beauvoir(1949),陶鐵柱 譯(1997) ,《第二性》,台北:貓頭鷹。
Smith, S. J. (1999),王志弘 譯(2006),〈社會-空間〉,《人文地理概論》,17-32,台北:巨流。
外文的部分
Hapke, H. M. (2001) Petty Trader ,Gender, and Development in a Soth Indian Fishery. Economic Geography,77(3),225-247
Little, J.(2002) Rural Geography:rural gender identity and the performance of masculinity and femininity in the countryside.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6(5),665-670.
Little, J. & Panelli, R. (2003) Gender Research in Rural Geography. Gender, Place and Cluture,10(3),281-289.
Massey, D.(1994) Space, Place, and Gender .Minneapolis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orris, C. & Evans, N.(2001) ‘Cheese Makers Are Always Women’: gendered representations of farm life in the agricultural press. Gender, Place and Cluture,8(4),375-390.
Oberhauser, A. M. (1995) Gender and Household Economic Strategies in Rural Appalachia. Gender, Place & Culture: A Journal of Feminist Geography,2(1),51-70.
Sache, C. E. (1983) The Invisible Farmers :Women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New Jersey : Rowman & Allanheld.
網路資料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編(2007),〈茭白筍良好農業規範TGAP〉。http://www.afa.gov.tw/Public/saftyAgriculture/20078395497055.pdf(2008/09/25)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http://agr.afa.gov.tw/afa/afa_frame.jsp(2008/10/07)
李文汕(2001),〈茭白筍的引進與種植〉,《台灣溼地》。http://www.wetland.org.tw/about/hope/hope27/27-13.htm(2007/03/12)
林天枝(?),〈台中一號周年栽培管理要點〉,《台中區農業技術專刊》。http://tdares.coa.gov.tw/files/web_articles_files/tdares/1416/60.pdf(2008/08/10)
埔里藝站-埔里藝術家數位資料庫http://art.pulinet.com.tw/wang/2-2-1-3.htm(2008/09/30)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916/8/16072.html(2008/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