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曹律麟 Chou, Lot-Lon |
---|---|
論文名稱: |
荀子與董仲舒的名實論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heory of Ming-Shi between Xunzi and Dong Zhongshu |
指導教授: |
石蘭梅
Shih, Lan-Mei 閻鴻中 Yen, Hong-Cho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20 |
畢業學年度: | 10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4 |
中文關鍵詞: | 名實論 、荀子 、董仲舒 、正名 、名號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1498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8 下載:2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戰國時期興起了圍繞「名」、「實」關係的探討與論辯。先秦自有「名」的禮儀與文化傳統,而孔子在春秋時期提出了「正名」,名實論議題則興盛於戰國時期。戰國名實論主要有墨辯與名辯、《老子》與《莊子》、黃老道家的「刑名」,以及《韓非子》的循名責實。名實論議題延續至西漢前期,主要有《淮南子》的黃老「刑名」,以及《春秋》「正名」。
荀子與董仲舒參與了名實論的探討,他們各自透過《荀子》〈正名〉與《春秋繁露》〈深察名號〉、〈實性〉闡述名實論。他們有回應戰國的名實論者,也有透過名實論批評性善論的特徵。不過,他們的學術思想有明顯的差異。
荀子透過「後王之成名」,批評戰國名實論違反常識經驗與忽略歷史、制度與社會風俗習慣的由來。荀子主張「王者之制名」,期望王者維護常識經驗的原則,兼顧採納歷史、制度與社會風俗的依據,並重新建立「名」的體制典範。荀子從違反常識經驗與歷史的角度,批評性善論無法表達透過聖王禮義「化性起偽」的內涵。
董仲舒主張「名號」是「聖人」闡述超越經驗的「天意」,而結合具體意義與象徵意義的產物。「名號」本身具有後世值得效法的價值,也具有規範與批評現實政治的功能。董仲舒透過「性」的「名」與王者的「號」,批評性善論忽略了歷史的「聖人」在命名之初所賦予的王者教化意義。
荀子與董仲舒既有部分延續孔子「正名」的地方,也有與《春秋》「正名」一致的構想。在維護「名」的歷史與制度依據上,荀子與《左傳》一致。在推崇「名」背後的義理與批評褒貶上,董仲舒與《公羊傳》一致。
荀子與董仲舒在學術思想上的差異,說明他們是儒家內部兩種不同的學術思想,並先後因應戰國中晚期至西漢前期的歷史環境,而各自回應時代議題。
徵引資料
一、傳世文獻(依時代先後排序)
1.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張文彬分段標點,十三經注疏小組編,國立編譯館主編,《十三經注疏分段標點.論語注疏》,臺北:新文豐,2001年初版。
2.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林礽乾分段標點,十三經注疏小組編,國立編譯館主編,《十三經注疏分段標點.孟子注疏》,臺北:新文豐,2001年初版。
3. 戰國.公孫龍,吳毓江校釋,吳興宇標點,《公孫龍子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初版。
4. 清.孫詒讓,孫啟治點校,《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初版。
5. 朱謙之,《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初版。
6. 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編,《馬王堆漢墓帛書[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初版。
7. 清.王先謙,沈嘯寰點校,《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初版。
8. 清.王先謙,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初版。
9. 清.王先謙集解,日.久保愛增注,日.豬飼彥博補遺,《增補荀子集解》,臺北:蘭臺書局,1983年再版。
10. 梁啟雄,《荀子柬釋》,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初版。
11. 戰國.韓非,陳奇猷校注,《韓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初版。
12.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禮記正義(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初版。
13. 清.孫希旦,沈嘯寰、王星賢點校,《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1990年初版。
14. 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刁小龍整理,《春秋公羊傳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初版。
15. 清.鍾文烝,駢宇騫、郝淑慧點校,《春秋穀梁經傳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初版。
16.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修訂本)》,臺北:洪葉文化,2015年初版。
17. 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初版。
18. 劉文典,馮逸、喬華點校,《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初版。
19. 清.蘇輿,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2版。
20. 清.董天工箋注,黃江軍整理,《春秋繁露箋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初版。
21. 西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初版。
22. 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唐山出版,2007年初版。
23. 漢.班固,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初版。
24. 漢.許慎,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1992年初版。
25. 晉.杜預,《春秋釋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0年臺二版。
26. 蔣伯潛廣解、朱熹集註,《新刊廣解四書讀本:論語.學庸》,臺北:商周出版,2011年初版。
二、專書
1. 清.皮錫瑞;周予同增注,《增注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初版。
2. 孔繁,《荀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初版。
3. 伍振勳,《語言、社會與歷史意識-荀子思想探義》,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初版。
4.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初版。
5. 何儒育,《知天者:西漢儒家知識理論探索》(桃園:中央大學出版中心;臺北:遠流出版,2018年初版)
6. 余亞斐,《荀學與西漢儒學之趨向》,蕪湖: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5月初版。
7.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1980年初版。
8. 余嘉錫,《目錄學發微;古書通例》,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二版。
9. 李哲賢,《荀子之名學析論》,臺北:文津,2005年初版。
10. 李賢中,《先秦名家「名實」思想探析》,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初版。
11. 阮芝生著;趙林校訂,《從公羊學論《春秋》的性質》,北京:華夏出版社,2013年初版。
12. 周桂鈿,《董學探微》,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年初版。
13. 周群振,《荀子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初版。
14. 東方朔,《合理性之尋求:荀子思想研究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初版。
15. 林義正,《春秋公羊傳倫理思維與特質》,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3年初版。
16. 姜尚賢,《荀子思想體系》,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0年增訂版。
17. 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2008年二版。
18. 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臺北:臺灣商務,1992年二版。
19. 夏甄陶,《中國認識論思想史稿》上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初版。
20. 徐平章,《荀子與兩漢儒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2月初版。
21.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1969年初版。
22. 徐復觀,《公孫龍子講疏》,臺中:私立東海大學,1966年初版。
23.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初版。
24. 浦衛忠,《春秋三傳綜合研究》,臺北:文津出版,1995年初版。
25. 張心瀓編,《偽書通考》,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初版。
26. 張亨,《思文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出版:臺大發行,2014年初版。
27. 張素卿,《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研究》,臺北:書林,1998年初版。
28. 張造群,《禮治之道──漢代名教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初版。
29. 陳明恩,《詮釋與建構──董仲舒春秋學的形成與開展》(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1年初版)
30. 陳麗桂,《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文津出版,1997年初版。
31. 陳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聯經出版,1991年初版。
32. 陳蘇鎮,《漢代政治與《春秋》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年初版。
33. 程元敏,《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序疏證》,臺北:臺灣學生,1991年初版。
34.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增訂本上冊,臺北:臺灣商務,1993年初版。
35.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增訂本下冊,臺北:臺灣商務,1993年初版。
36. 楊寬,《戰國史》增訂版,臺北:臺灣商務,1997年初版。
37. 路德斌,《荀子與儒家哲學》,濟南:齊魯書社,2010年初版。
38. 廖名春,《荀子新探》,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初版。
39. 劉子靜,《荀子哲學綱要》,長沙:商務印書館,1938年初版。
40. 劉正浩,《春秋左傳通考》,臺北:致知學術,2014年初版。
41. 劉桂榮,《西漢時期荀子思想接受研究》,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3年初版。
42. 劉興均,《《周禮》名物詞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初版。
43.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初版。
44. 蕭登福,《公孫龍子與名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4年初版。
45. 賴慶鴻,《董仲舒政治思想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初版。
46. 錢新祖著,鐘月岑等合編,《中國思想史講義》,臺北:臺大出版中心出版:臺大發行,2013年初版。
47. 錢穆,《中國思想史》,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初版。
48.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二)》,臺北:東大圖書出版,1977年初版。
49. 魏元珪,《荀子哲學思想》,新店:谷風出版社,1987年初版。
50. 譚宇權,《荀子學說評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84年初版。
51. 日.宇野精一主編,林茂松譯,《中國思想(三) 墨家.法家.邏輯》,臺北:幼獅文化,1977年初版。
52. 日.佐藤將之,《荀學與荀子思想研究:評析.前景.構想》,臺北:萬卷樓,2015年初版。
53. 日.佐藤將之,《參於天地之治:荀子禮治政治思想的起源與構造》,臺北:臺大出版中心出版:臺大發行,2016年初版。
54. 日.深川真樹,《影響中國命運的答卷:董仲舒《賢良對策》與儒學的興盛》,臺北:萬卷樓,2018年初版。
55. 美.顧立雅著;馬騰譯,《申不害:公元前四世紀中國的政治哲學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9年初版。
56. Michael Loewe, Dong Zhongshu, a “Confucian” heritage and the Chun qiu fan lu, Leiden; Boston: Brill, 2011.
三、論文
1. 丁亮,《無名與正名──論中國上中古名實問題的文化作用與發展》,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2. 王初慶,〈從訓詁之層次論「《春秋》學」的應然與實然〉,收入氏著,《曙青春秋三傳論叢》,臺北:洪葉文化,2013年初版,頁1-47。
3. 王淑理,〈論《荀子》「法先王」、「法後王」之雙重義〉,《人文與社會學報》,3:6,臺灣,2017年,頁21-42。
4. 伍振勳,〈從語言、社會面向解讀荀子的「化性起偽」說〉,《漢學研究》,26:1,臺北,2008年,頁35-66。
5. 伍振勳,〈道統意識與德行論述:荀子非難思、孟的旨趣重探〉,《臺大中文學報》第35期,臺北,2011年,頁43-84。
6. 朱雅鈴,《荀子價值觀之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專班碩士論文,2005年。
7. 何儒育,《《春秋繁露》君王觀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8. 何澤恆,〈《老子》首章舊義新解〉,收入氏著,《先秦儒道舊義新知錄》,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頁295-348。
9. 李尚軒,《荀子名學思想研究》,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10. 李雨鍾,〈為承認而制禮:重審荀子思想定位的當代可能性〉,《清華學報》,47:4,新竹,2017年,頁621-650。
11. 李昱東,《西漢前期政治思想的轉變及其發展》,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
12. 李瑩瑜,《荀子內聖外王思想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13. 阮芝生,〈論史記中的孔子與春秋〉,《臺大歷史學報》第23期,臺北,1999年,頁1-60。
14. 周富美,〈墨辯與墨學〉,《臺大歷史學報》第1期,臺北,1985年,頁187-231。
15. 林建邦,《荀子理想人格類型的三種境界及其意義-以士、君子、聖人為論述中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5年。
16. 林翠芬,《先秦儒家名實思想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05年。
17. 洪業,〈春秋經傳引得序〉,收入氏著,《洪業論學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初版,頁223-289。
18. 苟東鋒,〈前孔子時代的名學〉,《哲學與文化》,44:2,台灣,2017年,頁167-183。
19. 張伯宇,〈董仲舒天人思想再論〉,《北市大語文學報》第16期,臺灣,2017年,頁93-116。
20. 曹峰,〈回到思想史:先秦名學研究的新路向〉,《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2期,山東,2007年,頁59-64。
21. 郭梨華,〈董仲舒論「天」與「情」〉,收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主編,《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兩漢論文集.第二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5年初版),頁285-299。
22. 陳波,〈荀子的政治化和倫理化的語言哲學──一個系統性的詮釋、建構、比較與評論〉,《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9期,臺北,2008年,頁99-126。
23. 陳俊華,〈論董仲舒的循環史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24期,臺北,1996年,頁1-40。
24. 陳昭瑛,〈人作為「類的存有」:荀子人文精神重探〉,收入林鴻信編,《跨文化視野中的人文精神:儒、佛、耶、猶的觀點與對話芻議》,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初版,頁21-48。
25. 曾暐傑,〈想像與嫁接──荀子傳經系統的建構與問題〉,《政大中文學報》第26期,臺北,2016年,頁183-218。
26. 舒坦,《「制名」與「禮」──荀子《正名》篇研究》,甘肅:蘭州大學哲學社會學院碩士論文,2017年。
27. 黃文彥,《荀子禮治思想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28. 虞萬里,〈先秦名字、爵號、謚號、廟號與避諱論略〉,收入袁行霈主編,《國學研究:第七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初版,頁47-68。
29. 劉念孫,〈荀子正名篇詁釋〉,《華國》,1:10,上海,1924,頁64-73。
30. 劉振維,〈董仲舒「性待教而為善」的人性論〉,《朝陽人文社會學刊》,4:1,臺中,2006年,頁1-34。
31. 劉振興,《君子必辯:行動視域中的荀子名辯論述》,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7年。
32. 諶祥勇,〈心栣而乘教──「正名」思想籠罩下的董仲舒人性論〉,《國際儒學論叢》第1期,北京,2019年,頁82-95。
33. 賴昶亘,〈有雅儒者、有大儒者──《荀子》「法後王」與「法先王」說法重探〉,《世新人文社會學報》第14期,臺灣,2013年,頁185-228。
34. 尤銳(Yuri Pines),〈新舊的融合:荀子對春秋思想傳統的重新詮釋〉,《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11期,臺北,2003年,頁137-184。
35. 日.赤塚忠著;佐藤將之、林明照合譯,〈荀子研究的若干問題〉,《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11期,臺北,2003年,頁85-110。